① 140万军队形同虚设,为何军队庞大的印度奈何不了巴基斯坦
如果单从军队的人员来看,印度跟巴基斯坦绝对不是一个量级的。
印度有140万军队,有雄厚的财力购买美俄法的先进武器,武装力量总规模全球第四。反观巴基斯坦,50万军队基本就是印度的三分之一。武器装备上, 巴基斯坦跟印度比,简直就是土豪和叫花子的区别。
俄制战机战斗力超强,性价比高。但经印度斯坦航空维修过,经常摔下来,战机坠毁率世界第一,不仅费钱,还导致好多飞行员妻子成了寡妇。
此外,印度军队组织指挥、管理水平、后勤补给差,凡此种种,都是战斗力的减分项。印度其实不是败给了巴基斯坦,而是败给了自己。
② 实际分析,印度军队的战斗力究竟如何
现在的大家只要一提到印度的军事实力,大家就知道在1962年中国解放军碾压了印度军队这件事,但是实际上,印度除了当时输给了中国之外,基本上就再也没输过了。
毕竟印度在军队实力方面,海陆空三军的总兵了有21万这么多,仅次于中国位于世界第四,这之中陆军一共103.5万,海军一共7万人数,空军有将近17万人数,在预备役和准军事部队方面更是不容小觑,有150多万人,不但如此,如果真的爆发了战争,印度能召集到的军队人数达到了恐怖的300万,在兵力方面可以说是世界第一,而且和一般人想的不一样,在军费支出方面,印度可以说是非常的大方了。
这养将军人职业化,便于保留更多的军事人才,使得训练时间更长久,得到的训练也更加充分。受到印度国防战略调整的影响,进度将要将尽可能的财力和物力都用来支持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为了稳固军心,吸引更多人才参军入伍,印军的待遇相当高,在经济发展水平一般,甚至有点差劲的印度,参军入伍就成了群众一个比较好出路, 所以会让很多年轻人动心和加入。这样战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得到了很好的提升,一种尚武的风气也在印度社会形成和发展。
在战略上,我们永远要蔑视敌人,但是战术上,我们一定要重视敌人,这样写其实并不是为了吹捧印度,正相反,我们要正确的认识印度,正确的认识她,无知才是最可怕的事,永远不要小看你的任何对手,也不要一直把印度当成无关紧要的国家,就随便蔑视它,因为印度绝对不仅仅就像是报道的那么弱,也不仅仅是想象中那样。
我们需要对印度有正确且客观的认识,不能光顾着嘲笑别人,把印度的很多事实当作笑话来听,却忘记了印度本来也是一个异常强大的国家,从国与国的层面上来讲,印度的军事实力是值得我们国家尊重的。
③ 我国与印度边境冲突,那么印军的战斗力如何呢
今年6月份,在加勒万河谷附近,我方与印方爆发了边境争端,双方发生肢体冲突,结果不出意外,印方被解放军吊打,死亡20名边防军。那么?印度的真实战斗力如何呢!
更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向来都把中方视为头号大敌,在军事武装方面,也多以应对中方力量为主。比如在印度陆军部队中,培养的山地部队规模高达10个师,超过20万的兵力,号称全球最强山地作战部队。这些士兵训练有素、装备精炼,是“高原战争”中的一把利刃。
尽管印度的综合实力不如中方,尽管我们应该藐视对手,但绝不能忽视印度的发展速度。
④ 印度兵力在中印对寺有多少人
对峙一线到底多少人?
对于印度越界边防部队的人数,这是一个令人关注的问题。
对于印度边防部队非法越界,国防部8月3日深夜发布重磅声明,敦促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度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恢复两国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近几年来,印度明显加强了驻守印占锡金地区的第27山地师的实力,全师基本兵力约有1.5万人,另有上级加强的电抗营和陆航大队。2009年后,该师有前出锡金以北1000M“手指地带”的迹象,意在战时能迅速封堵西里古里走廊
对峙结束了啊 2017.08.28日印度撤了 希望有帮助
⑤ 62年中印之战各自的参战兵力是多少
1962年10月至11月,中印边境战争在中印藏南边境地区爆发。在短暂的作战过程中,中国军队在西段清除了印军全部入侵据点。据可查资料,中国军队全歼印军3个旅,另歼灭印军5个旅各一部,总计歼灭入侵印军8900余人。
参战兵力:1962年中印战争始末——4万解放军击败30万印军,直逼印度首都
中国军队:
战绩: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伤亡: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
缴获:
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消耗:
炮弹22976发、枪弹701342发、手榴弹7080枚、爆破筒64节、炸药2050kg,喷火油料677L,损坏122mm榴弹炮1门、机枪18挺、长短枪81支、40mm火箭筒2具、电台(步话机)5部、汽车12台。
参考:中印战争
http://ke..com/view/76323.htm
⑥ 1962年中印战争中国出动多少军队
中国出动一个师的兵力。这场战争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发生的,它不同于国内进行的民族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也不同于抗美援朝战争。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一场规模、时间都很有限的边界作战。毛泽东称中印边界反击战是一场“军事政治仗,或叫政治军事仗”,中国在获得胜利后主动撤军,表明了中方以和平谈判解决边界问题而反对以武力改变边界现状的一贯立场。
(6)印度冲突时有多少兵力扩展阅读:
印度企图以武力解决边界争端引起的,是政治军事仗。中国政府一贯主张以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和平谈判解决边界争端,而印度尼赫鲁政府则坚持扩张主义立场,执意以武力实现其领土要求。
印度败走的那场中印边境战争,中国人称“对印自卫反击战”,在印度则以“瓦弄之战”闻名——当年的战争,正是由印度入侵位于中印边境东侧的瓦弄地区而起,又以中国成功收复瓦弄结束。
为了“铭记”这场“屈辱”,印度将战败的11月21日设为“瓦弄日”。自1963年起,每年11月印度都会举行“瓦弄日”纪念活动。
⑦ 中印战争双方参战兵力到底是多少
名称
中印战争
伤亡情况
中国军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
地点
藏南地区
主要指挥官
印度军队阵亡4383人,负伤1047人中
时间
1962年6月至11月
参战方
中国;印度
结果
中国获胜,军队回撤到战前位置
⑧ 印度拥有140万军队,为何奈何不了巴基斯坦
现代化战争不是靠人多取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印度的军事和经济各方面实力都远超巴基斯坦,但是为什么奈何不了小小的巴基斯坦呢?下面我根据在印度的生活经历来分析下。
印度表面上军事很强大,实际军事体系很差,各部门协调能力极其差。举个例子,年初印巴冲突时,印度地面部队发射一颗导弹把自家的一架飞机干掉了。这在国际社会是个大笑话。飞机上的敌我识别系统不开启,地面部队不确认飞机标志,发射导弹不请示。这就是印度现代化军队的状态,如何能战胜巴基斯坦,更何况背后还有中国在撑腰。
巴基斯坦只是印度领导拿来拉选票的一个方式,就像美国最近几届总统一样上台前先打中国牌。莫迪之所以每次在换届选举时对巴基斯坦进行局部轰炸和挑起冲突,无非就是向印度人展示自己强硬的手腕,获取更多奋青的支持。
印度还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出兵攻打巴基斯坦,且不说军事实力,这种做法在国际社会上也是站不住脚的,舆论压力都能让印度执政党下台。
所以不管印度的经济军事实力有多强,都奈何不了巴基斯坦。因为巴基斯坦是全球公认的主权国家。
⑨ 请问印度在中国边境上多少兵是否有冲突呢
印度在中印边境部署的兵力已达10万,有冲突发生。
⑩ 中国和印度军力对比
在军事上,首先看军事技术。印度的导弹技术大约相当中国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水平,差距在20年以上。印度的烈火导弹的水平达不到中国巨浪1的水平。当时中国已经拥有洲际导弹和核潜艇,而印度到现在还不具备独立发展这两项技术的能力。印度发展的蓝天防空导弹其弹体来源于前苏联的萨姆6,三叉戟低空导弹存在严重技术问题,性能还不如中国80年代发展的红7。中国在当时高空防空已经发展了TMD的“反击”。
航空技术是印度与中国差距最小的军事技术领域。因为中国主要精力投入导弹方面,相对航空技术投入少,独立能力比较导弹和航天技术差一些。但是来自国外的技术封锁使中国的航空工业获得了非常宝贵的独立开发能力。印度航空工业一直依靠外国的技术援助,依靠外国产品生产许可证生产先进战斗机,因此虽然在一段时期内印度装备战斗机比中国先进,但是印度一直没有获得完整的航空技术能力。在开放以后得到国外先进技术的支持以后,最近10几年中国航空技术突飞猛进已经远远将印度抛在身后。这是综合国力和综合技术能力和工业能力的差距。中国出口技术给巴基斯坦的FC-1在近两年不断采用新技术升级使得其技术完全超过印度的LCA轻型战斗机,在气动设计、发动机、机载武器等方面优于LCA成为一型高性能中档战斗机。
在海军装备方面,印度根本没有一个强大的造船工业,因此印度强大的海军只能是沙滩上的大厦。印度的国产军舰必须依靠外国提供全部技术,包括设计、船体材料和建造工艺、动力、武器、雷达以及总体等等。一旦失去外国技术援助印度立即一筹莫展。如核潜艇是印度一直梦寐以求的装备,但外国由于防止核扩散条约的限制无法提供印度技术援助,几十年印度只好干等这毫无办法。虽然印度已经特许生产过先进潜艇如德国209级和俄罗斯“K”级。但是现在印度还是要依靠外国来援助才能制造潜艇。中国核潜艇在1971年就下水了。现在中国海军舰艇的技术水平已经基本达到欧洲的水平,超过俄罗斯。现在影响到中国军工技术水平的主要是基础工业水平。
在陆军技术方面就更不用提了,印度到现在还不能生产155毫米重炮,自己搞的坦克陆军不想要。进口重炮还要进口炮弹。总之在低技术的陆军武器装备上印度仍然没有自主生产能力。
总体上看,印度的军事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只是在个别的方面如计算机方面可以自己生产,当然IC还要进口。
印度的军事能力,依靠进口装备和技术,印度保持了与中国相当的军事技术装备。因为中国庞大的军队不可能迅速全部换装新装备,同时也没有这个需要。但是印度的军事力量的发展极度不平衡。中国军费使用上大致装备采购、人员开支、训练和装备维护各占三分之一。而西方发达国家在人员和训练、装备维护的开支比例更大一些。而印度的军费开支主要是人头费和装备采购费,而训练和装备维护费占比例不和理。海军航母舰队基本上是驻港舰队,空军飞机事故率居高不下,陆军坦克等装备的完好率极低都是这种情况的体现。印度的装备体系非常混乱,表现出缺乏军事管理能力。印度陆军光步枪的子弹就有7.7毫米、北约7.62X51毫米、俄制7.62X54毫米、7.62X39毫米、5.56毫米等多种体制,而且在部队装备5.56毫米步枪以后,居然没有安排子弹生产。只好到国际市场上采购了几千万发子弹。
从历史上看,印度从来是在战争发动前突击在国际军火市场上采购弹药和武器零部件来提高装备的完好率和战备率。这样的情况使得印度非常难以应付突发的大规模军事冲突。下卡吉尔冲突就是例证。印度在这样一场小规模的边境冲突中,对手还是穆斯林武装,几乎用光了库存的大口径炮弹,战后在国际市场突击采购。从这种情况来看,印军虽然装备比较先进,但后勤和管理非常落后,这在1963年与中国的边境冲突中已经表现出来了。但现在并没有显着改进,这是印军的软肋。印军没有能力进行一场较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如朝鲜战争规模,甚至如上甘岭战役这样规模的战役也没有能力持续进行,上甘岭美军消耗炮弹130万发,志愿军消耗炮弹40万发,战役持续40多天。
看起来印度的战略是在印度设定的条件下,即在印度选定的战场、时间、战争规模等条件下、进行一场预有准备的中低规模的高技术战争。如甲午战争日本突袭中国、日俄战争日本突袭俄罗斯远东舰队。采取先发制人的手段,在战争一开始就取得决定性胜利,而后依据有利的战场形势,通过谈判和国际斡旋获得最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因此印度必然采取精兵主义,从印美空军对抗演习看印度空军的精锐有着不可忽视的战斗力。但是这个战略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如果对手不按照印度的设想出牌,印度缺乏应变的准备和能力。在1963年印度与中国的冲突中就发生了这种情况。中国的反应超过了印度的估计,结果印军遭到惨败。
从以上分析,印度的硬实力比中国有非常大的差距,特别是长期竞争的潜力方面差距更大。局部冲突中双方的技术差距不明显。但可以运用的战术方面的差距和后勤能力仍然存在着显着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