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新印度钢铁有限公司产量如何

新印度钢铁有限公司产量如何

发布时间:2022-05-08 02:20:09

① 印度的钢铁工业基地、电子工业基地,它们的布局因素是什么

印度的钢铁产业

产生与布局:优越的资源条件 印度拥有丰富的铁矿、锰矿和铬矿资源,其蕴藏量、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前列。煤炭资源也很丰富,唯优质炼焦煤不足。而且上述几种资源,在地理分布上互相毗邻,为发展钢铁工业,尤其是建设大型生产基地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印度的铁矿资源具有储量大,品位高,分布集中的显着优点。其探明储量达72亿吨,平均品位为60.3%,按含铁量计居世界第5位。最主要的矿带位于加尔各答以西240~320公里的焦达讷格布尔高原,跨越比哈尔邦和奥里萨邦。这里也是印度重要的煤田和锰矿产区,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钢铁工业区。区内铁矿基本上全部内销。此外,在印度半岛的中、南部也拥有一批大型铁矿山,所产矿石主要供出口。1989年印度开采铁矿石5340万吨,居世界第6位;其中近半数出口,约提供了世界贸易量的7%。主要出口到日本。在本国出口贸易中,铁矿石地位也比较重要。

印度锰矿的储量约l.28亿吨,居世界第5位。其分布与主要铁矿带毗邻,产销十分近便。1985年锰矿产量为114万吨,本国钢铁工业、本国其他行业和出口大约在其中各占1/3。

印度煤炭总储量达1千余亿吨,但优质炼焦煤不多,主要集中于焦达讷格布尔高原附近,煤田位置对钢铁厂布局有很大的吸引力。印度南部的资源条件是有铁无煤,这里的钢铁厂多使用进口炼焦煤。

印度钢铁工业的生产布局特点 世界各国钢铁工业的生产布局,既有其共有的规律性,又往往各有自己的特色。这些都离不开资源和历史基础。对于印度钢铁工业生产布局的基本特点,我们大体上可归纳为两条,即:

(1)向以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为骨干,近年来中、型电炉钢厂发展较快。

(2)内陆建厂,分布集中,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主要消费区。

发展历程 印度现代钢铁工业发端于20世纪初。1937年全国钢产量首次突破百万吨大关,此后直至1952年生产规模在所有发展中国家里一直居于首位。印度独立后的头十年,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从1956年开始执行的第二个五年计划起,印度政府把钢铁工业列为发展重点,投入巨资,并接受外国援助,先后建设起一批现代化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钢铁产量遂开始明显上升。但总的看来,发展速度并不快,不仅与投入的巨额资金不相称,与本国发展钢铁工业的优越条件也不相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控制了全部生产能力4/5的“公营”体制下,决策不当、管理不善的现象比比皆是,再加上长期缺电、运输紧张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不少基建项目一再拖期,已投产的生产能力也未能充分利用,致使整个钢铁工业经济效益很不理想,其扩大再生产也受到了不利影响。1989年,印度产钢129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9%,在各国中居第15位;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里,已次于中国、巴西和韩国,居第4位。从1949年到1989年,中国钢产量增长384倍,韩国增长2284倍、巴西增长41倍,印度则仅为8倍。

此外,由于印度大型联合企业分布过于集中,许多地区均与之远离,为确保供应,70年代以来印度在一些消费区建设了一批中小型电炉钢厂,加上老厂,1984年其总数达176家,合计产钢能力为400万吨,占全国1/4。中小钢厂以电为主要能源,废钢铁为主要原料,相对于大型联合企业,具有设备简单,工艺流程短,布局和经营都比较灵活的特点,今后还可望有进一步的发展。

印度的钢铁工业基本上完全建立在本国资源基础上,又基本上是面向本国市场的。受资源条件制约,大型联合企业除1988年新建的维沙卡帕特南厂外,部集职于矿产丰富的焦达讷格布尔高原及其毗邻地区。长期以来,全国绝大部分钢和生铁都是东起加尔各答、西迄比莱,横贯焦达讷格布尔高原,长700公里的狭长带状区域内生产的,这样高的集中程度在世界上也不多见。该区不临海洋,完全属内陆建厂;又无大河流贯,运输全赖铁路。其生产布局的主要条件是区内拥有储量巨大且配套齐全的各种原料和燃料,本身又是重要的工业基地,钢铁消费量独占全国之半数,因而具有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和消费区的显着特点。

上述五厂在生产布局特点上大体上都属于煤铁两就类型,但彼此之间又有一些差别,以此可分为三类。

表5-23 印度五大钢铁联合企业一览

(1)位于铁矿和煤矿的中点,如贾姆谢德布尔厂。该厂距铁矿石的主要供应来源96公里,距全国最大的贾里亚炼焦煤田160公里。

(2)建于铁矿产区,如劳尔克拉厂和比莱厂。前者紧靠全国最大的辛格布姆铁矿,供应十分近便。比莱则距品位极高的查理拉贾拉铁矿不远,有专用铁路相连。比莱厂附近还有丰富的石灰石矿和锰矿,唯距煤田较远。

(3)建于煤田区,有波卡罗厂和杜尔加布尔厂。前者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炼焦煤产地,后者是各大厂中距贾里亚煤田最近的。

除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外,上述五厂在生产布局上还有一些共同特点、如陆路交通方便,其中贾姆谢德布尔、劳尔克拉、比莱三厂均在加尔各答—孟买的干线铁路上,杜尔加布尔厂在加尔各答—德里的干线铁路上,便于产品运往主要工业中心。典型的如杜尔加布尔厂,距加尔各答160公里,除有四线电气化铁路相连外,还有公路和运河沟通。此外,各厂用水也很方便,工厂一般均沿河布列,贾姆谢德布尔厂位于一宽4公里的河谷中,既满足了用地要求,水源也有保证。比莱厂为供水专门开凿了一条运河,并建有大型蓄水池。

在上述核心区以外,80年代印度在半岛中部的维沙卡帕特南附近建成了本国第一座大型临海钢铁联合企业,首期工程年产钢120万吨,二期将达340万吨。维沙卡帕特南是印度主要的铁矿石输出港,并可利用矿砂船返运进口炼焦煤,生产布局特点迥异于前述各厂。维厂的建成,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印度钢铁工业高度集中的状况,对供应广大的南方具有重要意义。

印度钢铁新政提出,到2019-2020财年印度钢产量将从2004-2005财年的3800万吨增加到1亿吨,年均增长率达到7.3%,为此需要约440亿美元的投资。该政策旨在鼓励提高钢铁产量,而且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和产品结构以及生产效率等方面,均将具有全球竞争力,使其国家钢铁产业成为现代化的、高效的并具有世界先进水准的产业。印度钢铁新政旨在通过多种策略达到这一远期产量目标。例如,在需求方面,印度政府将通过实行鼓励措施、建立信息知晓通道以及加强交货链(特别是乡镇地区)的方面刺激消费。在供给方面,国家将鼓励增产,在程序和政策上消除原料获得渠道的瓶颈,鼓励技术研发、人力资源以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

电子工业

和科技中心与教育水平有关,北部和半岛南端。

艾哈迈达巴德 班加罗尔 孟买 都不错。

印度电子工业不算很发达呀,远不及日韩.
但印度的软件业世界第一,因为印度是精英教育,数学很好,语言又比东亚诸国有优势。

印度整体电子产业市场仍然落后于中国。2004年,后者的电子行业产值达到了2720亿美元。印度电子行业预期的高增长吸引了市场研究机构的注意。In-Stat预测,印度电子市场复合年增长比率将达到23%,到2010年销售额达到400亿美元。

In-Stat还指出,较低的劳动力和原材料成本、雄厚的技术力量是印度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人口众多培育了电子产品的消费市场。

在这一过程中,也存在着障碍。In-Stat分析师Bryan Wang认为,“主要的挑战来自于电子行业基础设施需要尽快完善、外国投资流程有待简化、政府要重新考虑关税问题。目前的进口零关税政策使进口产品价格低于国内产品价格。”

这位分析师还提及,印度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目前已有3.3亿人口,有足够能力购买电子消费品,比如计算机等。

② 印度钢铁业与中国的差距有多大

印度钢铁产量大约是1.1亿吨,而我们是10亿吨。刚解放时,我们的钢产量还仅仅是印度的四分之一,但现在是他的约10倍了。

③ 世界十大钢铁大国

世界十大钢企分布国家如下 :

1 .安赛乐米塔尔公司2009年产量:73.2百万吨 卢森堡

2 河北钢铁集团2009年产量:40.2百万吨 中国

3 宝钢集团2009年产量:38.9百万吨 中国

4 武汉钢铁集团2009年产量:30.3百万吨 中国

5 韩国浦项制铁公司2009年产量:29.5百万吨 韩国

6 新日本制铁公司2009年产量:27.61百万吨 日本

7 江苏沙钢集团2009年产量:26.39百万吨 中国

8 山东钢铁集团2009年产量:26.38百万吨 中国

9 日本JEF钢铁公司2009年产量:26.28百万吨 日本

10 塔塔钢铁公司2009年产量:21.90百万吨 印度

④ 跪求世界各国钢铁产业的发展概况

全球钢铁产业发展呈现梯度转移
来自多方面的信息研究表明,世界钢铁市场逐步进入新的洗牌格局。几年前,德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蒂森克掳伯自在中国建立了不锈钢厂和镀锌厂。现在,蒂森克虏伯又将视线转移到了巴西,拟在当地建设1家年产500万吨的板坯厂。最近,中国宝钢和巴西矿业企业淡水河谷公司(CVRD)合资在巴西建设大型钢铁生产厂,有资料表明,近两年或几年内,中国钢企还将在印、度、越南等地建立分厂。所有这些个案的背后,呈现明显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次钢铁产业整合的显着特点,即一个特征明显的“梯度转移”现象正在全球钢铁业悄然形成。

首先,世界钢铁生产向经济活力旺盛地区转移的步伐加快,由经济发达地区向次发达地区和潜在经济发达地区转移的特征十分明显。在10年前,中国市场作为世界上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吸引了包括钢铁巨头在内的世界所有产业的目光,一个向中国地区转移的大潮流很快形成并演变成滚滚而来之势,现在,中国已经逐步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地区之一,大大推进了中国钢铁产业发展进程,中国钢产量在短短几年内就由年产钢1亿吨迅速提升到今年的接近5亿吨。全球IT咨询公司和服务公司Capgemini的研究报告认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出口所占比重为8%以上,印度的比例不足1‰但有证据显示,在今后5年内,印度将发展成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有机构对《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企业500强中的340家企业的调查结果显示,很多企业计划今后3~4年把与印度企业展开外包合作放在优先考虑地位。从这一点上分析,印度无疑已经成为许多钢铁巨头眼中的潜在发达地区。

其次,钢铁产业向能源、资源丰富地区以及目标消费地区转移的速度力口快。随着全球范围内资源、能源价格大幅度涨价的趋势,资源、能源密集地区正在成为钢铁强企进行战略转移的优先选择目标,中国和日本这铁生产,是在当前资源供应紧张的前提下钢铁企业达成的共识。同时,近年来巴西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增长率保持在5%左右,对钢铁的需求量也随之快速增长,率先在巴西投资建设钢铁联合生产厂就相当于抢先登陆了这块增长潜力非常巨大的新兴市场。此外,拉美市场的需求潜力也极为可观。以巴西为前沿生产基地,扩大企业自身在拉美市场的影响力,也是其目标之一基于对原材料产地进行生产、就近应拉美市场以及大量节省物流成本费用等的考虑,以上两国钢铁企业做出了在巴西建厂的选择。

再次,“近水远山”是当前钢铁产业新一轮调整的又一特点,钢铁产业向沿海和内河丰富地区转移趋势明显。这一特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钢铁市场表现突出。目前,在中国3000公里海岸线上的重要城市,都能看到钢铁企业进行战略性布局的影子,宝钢拟在湛江建新厂、首钢的曹妃旬搬迁工程、辽宁的鲅鱼圈钢铁基地、山东的日照钢厂等项目,都选择了沿海布局的思路。以水运作为原料和产品进出主渠道的战略考量,无疑对降低成本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国际钢铁巨头在进行产业转移中,也无一例外地选择在交通运输优势明显的地区建设新的钢铁厂,而在水、陆运输的选择上,均优先选择在水运发达地区进行布局。

同时,资金的同步.转移是钢铁产业转移的另一个明显特点。在传统的钢铁企业转移中,西方发达国家总体上以卖技术、卖设备、卖生产线为主要手段,而当前钢维多利亚钢铁公司()。在总投资额中,宝钢的出资比例为60%。最近一段时间,国际上大型钢铁企业的对外投资方式正在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投入大量资金在生产原料丰富的地区建设包括高炉冶炼设备在内的钢铁联合生产厂已经成为新的趋势。有国外报刊评论,这是国际钢铁行业发展史上不曾有过的现象。

到目前为止,在国外投资建设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厂的钢铁企业已经有安赛乐米塔尔、浦项制铁、塔塔钢铁公司、新日铁以及宝钢等,其计划投资金额合计超过550亿美元,计划年产能合计接近6000万吨(5920万吨)。大型钢铁企业国外投资方式的这一转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对国际钢铁业产生深远影响。中国钢铁企业在这一重大转变中担纲了重要角色。

需要指出的是,以上产业转移的行为均不是为了单一目的而进行的,而是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基础上选择最大利益的结果,即成本最小化和利益最大化。同时,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圈定了各自的目标市场,即市场:最近化。如近几年俄罗斯及中东地区的钢铁需求增长迅速,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钢铁企业联手组成合资企业,拟凭借其良好的市场基础在当地市场占得先机,并凭借地理位置上的优势覆盖中东市场。在新日铁与原安赛乐签订的合作协议中,规定新日铁向安赛乐的欧洲钢厂提供汽车板生产技术,此举是为了对当地的日系汽车生产商进行就地供应.

全球钢铁产业重新洗牌为大势所趋

世界钢铁市场在1999至2001年间历经了一段相当不景气的时期,一方面受到整体市场供过于求的影响,另一方面钢材贸易市场的竞争激烈,使得世界钢价持续探底,在2001年跌落到近20年的低点。也由于景气不佳,国际钢铁大厂纷纷降价以减少库存,造成市场出现恶性削价竞争局面,使得国内外钢厂都出现营业收入、获利均大幅下降的情况。

以名列美国《财富》杂志2002年世界五百强企业的7家钢铁公司来说,2001年平均年营业收入下降17%,在获利方面的表现也不尽如意,7家公司中有5家出现亏损,而亏损超过5亿美元以上的有日本的住友金属和NKK,欧洲的阿塞勒和考勒斯集团等4家公司。随着经营压力的与日俱增,迫使钢铁企业必须审慎思考该如何调整经营策略以因应大幅变动的经营环境。

从近几年世界钢厂的动态来观察,可以发现已有若干厂商开始从竞争策略的型态着手改变,由过去单打独斗的竞争模式,慢慢朝向联合重组的合作型态发展。而钢厂间的策略联盟协议,从较为单纯技术合作开始,逐渐拓展到产销层面的深度合作;联盟关系的发展,也从短期合作慢慢延伸到长期紧密配合的伙伴关系,甚至发展出更为密切的资本合作关系。

从世界各地的联合重组案例来看,有三个重要的趋势:

第一,拥有广大的内需市场做后盾的中国大陆厂商成为炙手可热的联盟目标,日、韩、美、欧等国的钢厂都积极与大陆厂商合作投资。而具有独特技术优势的日本钢厂,则被美欧钢厂锁定为技术合作伙伴的首选目标。

第二,在各区域市场中的龙头企业逐渐浮出台面。目前美国钢铁业形成国家钢铁集团、美国钢铁公司和纽柯三大集团鼎立的局面。在欧洲,则有阿塞勒、LNM集团、考勒斯集团、蒂森克虏伯钢公司、里瓦集团五大钢铁集团。在日本有已经合并的JFE,以及正进行联盟合作的新日铁、神户、住友,形成两大集团势力争锋的情况。在俄罗斯,EvrazHolding成功整并了下塔吉尔钢铁公司、西西伯利亚钢铁厂、库兹涅茨克钢铁公司三家钢厂,而马格尼托哥尔斯克钢铁公司与新利佩茨克钢铁有限公司也正协商合并事宜。这些龙头企业已经显着地在区域市场中,拉大与其它竞争者在生产规模上的差距。

第三,目前来说,跨越区域市场的联盟合作已经相当普及;但在横跨区域市场的重组案例还不算多,碳钢部分的案例有美国钢铁公司购并位于斯洛伐克的VSZ;不锈钢个案则有西班牙的Acerinox购并南非的Columbus、欧洲的阿塞勒购并巴西的Acesita与美国的J&L。未来钢铁业重组确实很有可能继续朝向世界化的重组模式来迈进。

未来牵动世界钢铁产业联合重组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上游铁矿石业与下游汽车业的重组,原料供货商与客户集中度提高所带来的压力,很可能进一步加速钢铁业的重组进度。此外,联合重组对于提升钢铁产业的整体获利能力的正面效应,也会提高厂商的合作意愿。

中国大陆的宝钢集团是宝钢股份和原上钢系统钢铁企业重组的产物,重组比较彻底;而宝钢、武钢、首钢签署的不过是合作协议;前不久报道的鞍钢和本钢的重组也强调了操作主体仍是两个公司。

根据国家统计局按照新的统计标准统计的数据,我国钢铁行业企业中被列为大型工业企业的就有113家,可见我国钢铁企业之多。这其中分布不合理现象也非常严重。可怕的是,这种势头随着我国钢铁企业迎来的新一轮发展正有扩大的趋势,这对营造我国钢铁工业良性发展的环境很不利。如果这种发展势头得不到有效的合理的引导,未来几年就有可能出现较大力度的联合重组,到时有些企业必将为之付出沉重的代价。从美、日、欧的钢铁工业发展来看,我国钢铁工业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不但要积极开展上下游的纵向联合重组,也要积极开展横向的联合重组,联合重组的模式也可以是多种多样,关键一点不能做表面文章,只要这样,才能提升我国钢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才能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

⑤ 中国钢铁行业会被印度赶超吗

目前在中国的钢铁产量8.6亿吨,印度的钢铁产量1亿吨,印度要是超过中国,按目前的速度需要150年的时间。

⑥ 印度的工业什么时候崛起,特别是钢铁业

印度工业概况

独立后,印度工业有了迅速发展。目前工业约占国民收入的1/4。大部分工业品已能自给, 许多工业品和技术已打入国际市场。现在印度不仅能制造一般的高技术产品, 而且也开始涉足尖端科技领域。机械工业已发展成为印度工业中的最大生产部门, 在 工业总产值中占30%左右。

如今, 印度在发电和化工设备, 各种电器、机车、汽车、拖拉机、船舶、飞机和其它设备的制造方面, 大多已能自给。 某些产品还大量出口, 机械工业已成为印度出口赚取外汇最多的部门,其出口值在出口总值中已占10%以上。化学工业中的大部分产品是在独立后才开始生产的, 且发展速度非常迅速, 如制药、制碱和化肥等。 印度的能源工业(包括煤炭、石油和电力)发展也较迅速。煤炭是印度的第一能源, 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的40%以上。 印度已建成4座核电站。 目前电力供应十分紧张。 轻工业在印度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20%以上, 主要为纺织工业和食品工业, 其中食糖, 茶叶和纺织产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整个工业的发展, 棉麻纺织、制糖、榨油和制烟等传统工业的优势地位正在不断地让位于化学、能源、机械和电子等新兴工业。

印度钢铁行业发展一览:

印度一向以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自豪。其中,探明的铁矿砂储量达到120亿吨,成为世界上继澳大利亚、巴西之后第三大铁矿砂出口国。2003年,印度生产铁矿砂1.2亿吨,出口6200万吨,其中对华出口4200万吨。受国际市场铁矿砂需求量迅速增长的影响,印度国内2003年铁矿砂价格由每吨793卢比(约17美元)上涨到1,300卢比(约28美元)以上,出口价格由34美元左右上涨到36美元以上。随着国际市场铁矿砂需求量增加,印度铁矿砂开采量和出口量也在增加。印度计划2010年铁矿砂产量达到1.9亿吨。

丰富的铁矿资源为印度钢铁生产提供了原料保障。但是,大量铁矿砂出口导致印度国内铁矿砂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使钢材生产成本大大增加,钢材出口竞争力受到很大影响。印度钢铁行业协会力促政府禁止铁含量64%以上的铁矿砂出口,优先保证国内钢铁企业对铁矿砂的需求。

印度钢铁工业一直发展较慢,过去政府只允许公众公司(上市公司)从事钢铁生产。钢铁产量低,国内消费量不高,出口数量少。自从1991年印度政府实施经济改革以后,印度政府相继取消了钢铁企业增加产量审批制度和只有公众公司才能生产钢材的规定,允许私人企业兴建中小钢铁厂,允许外资企业以自动审批方式建全资钢铁厂。1992年,印度政府为提高本国钢铁企业效率和竞争能力,取消了钢材销售价格控制和分销调控政策,取消了钢材进出口限制。此外,印度政府降低了资本货物进口关税、实行贸易帐户卢比可兑换、允许动用海外金融市场资源、稳定现有税收结构等政策,极大地调动了钢铁生产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从此使钢铁产业出现转机。目前,印度的钢铁产量中,大钢铁联合企业生产的数量占43%,中小钢铁企业占57%。

印度生铁产量增长速度很快。1991-1992财年印度生铁产量为159万吨,2002-2003财年生铁产量达到529万吨。

1991-1992财年以来印度生铁产量如下:
单位:百万吨
财政年度 生铁产量 财政年度 生铁产量
1991-1992 1.59 1998-1999 2.97
1992-1993 1.85 1999-2000 3.18
1993-1994 2.25 2000-2001 3.11
1994-1995 2.79 2001-2002 4.07
1995-1996 2.80 2002-2003 5.29
1996-1997 3.30 2003-2004 5.22
1997-1998 3.39 2004-05(4-9月) 2.32

1991-92财年印度钢材(成品碳钢)产量为1,433万吨,到2003-04财年,其钢材产量达到3,619万吨。以下是印度1991-1992财年以来钢材产量情况:
单位:百万吨
财政年度 产量 财政年度 产量
1991-1992 14.33 1998-1999 23.82
1992-1993 15.20 1999-2000 26.71
1993-1994 15.20 2000-2001 29.70
1994-1995 17.82 2001-2002 30.63
1995-1996 21.40 2002-2003 33.67
1996-1997 22.72 2003-2004 36.19
1997-1998 23.37 2004-05(4-9月) 18.80

印度国内钢材消费量不大,人均钢材消费量为26.7公斤,与2000-01财年世界人均钢材消费量121公斤相距甚远,与印度日益增长的钢材生产能力不相符。因此,印度政府一直设法通过建造发电厂、石油化工厂、化肥厂等项目,通过房屋改造、道路和港口等交通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大国内钢材消费量,收到了一定的效果。1991-1992财年印度钢材表面消费量,即:印度钢材总产量与进口数量之和减去出口的数量为1,484万吨,2003-2004财年钢材消费量达到3,032.8万吨。

印度1991-1992财年以来钢材消费情况如下:
单位:百万吨
财政年度 消费碳钢数量 财政年度 消费碳钢数量
1991-1992 14.84 1998-1999 23.15
1992-1993 15.00 1999-2000 25.01
1993-1994 15.32 2000-2001 26.87
1994-1995 18.66 2001-2002 27.35
1995-1996 21.43 2002-2003 28.897
1996-1997 22.12 2003-2004 30.328
1997-1998 22.63 2004-05(4-8月) 12.66

鼓励钢材出口是印度政府解决钢材供求矛盾的另一种方式。为调动本国钢材出口企业的出口积极性,印度政府按钢材出口企业实际钢材出口数量,给予一定比例的进口免税额奖励。钢材出口企业可凭此进口免税额进口本企业所需商品。然而,1999-2000财年,受欧盟和美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的影响,印度钢材出口受阻。2002年开始,随着中国对钢材需求量的增加和进口钢材数量的大幅度提高,给印度钢材出口带来转机。2002年印度向中国出口钢材2.63亿美元,出口铁矿砂6.96亿美元。2003年印度向中国出口钢材10.78亿美元,出口铁矿砂14.77亿美元。由此,印度把中国列为其钢铁出口的主要对象。

印度1991-1992财年出口生铁和钢材情况如下:
单位:千吨
财政年度 生铁 钢材 财政年度 生铁 钢材
1991-1992 0 373 1998-1999 281 1,944
1992-1993 16 895 1999-2000 290 2,998
1993-1994 620 1,605 2000-2001 230 3,000
1994-1995 466 1,272 2001-2002 242 3,000
1995-1996 502 1,320 2002-2003 629 4,966
1996-1997 451 1,922 2003-2004 576 5,922
1997-1998 785 2,383 04-05(4-8) 75 1,666

1992年初,印度政府取消对钢铁价格的调控。2004年2月,印度政府将碳钢进口关税降低到15%,生铁关税由10%降为5%,合金钢进口关税由20%降为15%。2004年8月,印度政府将非合金钢进口关税由10%降到5%,碎铁屑进口关税由5%降为零,废船进口关税由15%降到5%,次品钢材进口关税为40%,非炼焦煤、冶炼用煤、镍进口关税为5%,炼焦煤进口关税为零,高熔点原料进口关税由20%降到15%。钢铁消费税为12%。印度政府降低钢铁进口关税使钢材进口大大增加。

印度1991-92财年以来进口生铁和成品碳钢情况如下:
单位:千吨
财政年度 生铁 碳钢 财政年度 生铁 碳钢
1991-1992 152 1,043 1998-1999 2 1,637
1992-1993 73 1,115 1999-2000 3 2,200
1993-1994 21 1,153 2000-2001 2 1,632
1994-1995 1 1,936 2001-2002 2 1,375
1995-1996 8 1,864 2002-2003 1 1,510
1996-1997 15 1,822 2003-2004 2 1,650
1997-1998 3 1,815 04-05(4-9) 0 900

目前,印度钢铁企业面临许多问题。除以上提到的钢材供需矛盾之外,还有冶炼焦炭不足问题,电、铁矿砂、焦炭等价格上涨问题等。为应对这些难题,该行业采取了很多措施。例如:印度米拓钢铁公司收购北美最大的钢铁厂-维尔博罗斯国际钢铁集团公司,印度塔塔钢铁公司收购新加坡NatSteel钢铁公司,印度金达尔钢铁集团公司收购印尼不锈钢冷轧钢厂等。印度积极利用自身海绵铁储量大的优势,大力开采海绵铁。以此代替进口货紧价扬的废钢铁,大大提高优质钢材生产量。2003年印度海绵铁产量比2002年增长17.5%,达770万吨,居世界第一位。

⑦ 中国VS印度:什么时候印度钢铁竟然快要超越我们了

2016年唐山的钢产量为8831万吨2
河北省粗钢16年1.93亿吨
印度的钢铁工业部的数据显示,在截止2017年12月份为止的2018财年前九个月中,印度生产了8670万吨的粗钢
确实势头很猛,已经超过了唐山,但和河北还有一定差距

⑧ 世界上最大的30家钢铁企业有哪些

全球最大25家钢铁企业年度粗钢产量排名显示,2016年,总部位于卢森堡的安赛乐米塔尔公司以粗钢产量9080万吨仍位居全球第一;排名第二位的则是一家新面孔,即中国宝武钢铁集团,该集团是由中国两大钢铁企业宝钢集团(2015年排名第五)和武钢集团(2015年排名第11)于2016年合并而成,合并后粗钢产量达到6380万吨,跃升为中国最大、世界第二大钢铁企业,但2016年粗钢产量仍较安赛乐米塔尔公司落后2700万吨,差距依然不小,不过较排名第三位的日本新日铁住金公司高出1850万吨,全球第二的位置相对较为稳固。
2016年全球前25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排名 百万吨

注:2016年塔塔钢铁公司粗钢产量为根据该公司钢材交货量所估计数据。
2016年,全球前25大钢铁企业粗钢产量总计6.83亿吨,占世界粗钢总产量的42%,与2015年占比43%相比变化不大。从钢铁企业分布区域来看,亚洲钢铁企业仍然占据绝对地位,共有18家钢铁企业进入榜单,其中中国有十家入围,不过较2015年的12家减少两家(宝钢集团和武钢集团合并后减少一家,渤海钢铁集团拆分后退出排名),印度有三家,日本、韩国各有两家,中国台湾有一家。另外,美国有两家钢铁企业入围,卢森堡、德国、俄罗斯、巴西和伊朗各有一家进入榜单。因此,从规模来看,中国钢铁企业在全球钢铁业仍然占据绝对统治地位。
从排序看,2016年全球各大钢铁企业名次变化不大,不过宝钢与武钢合并,再加上渤海钢铁集团拆分,给其他钢企提供了很好的入围机会。2016年,印度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粗钢产量同比增长20.2%,排名由上年的第30位蹿升至第21位;印度钢铁管理局排名第23位,上升四位;伊朗矿业发展和革新组织(IMIDRO)排名第25位,虽然粗钢产量同比略有减少,但仍上升一位;而俄罗斯耶弗拉兹公司因粗钢产量同比下降近6%而退出前25位。

⑨ 中国钢铁产量是多少

2020年1-12月全国粗钢产量为78159.3万吨。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1-12月全国生铁、粗钢和钢材产量分别为8.88亿吨、10.53亿吨和13.25亿吨,同比分别增长4.3%、5.2%和7.7%。

2020年1-12月全国累计进口钢材2023.3万吨,同比增长64.4%,均价831.6美元/吨。而同期全国累计出口钢材5367.1万吨,同比下降16.5%,均价847.2美元/吨。

全球钢铁行业竞争格局: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钢铁产量达到18.78亿吨,比2019年增长0.48%。其中,中国钢铁产量位居全球第一,为10.65亿吨,同比增长11.52%,占比达到全球产量的一半以上。

其次是印度,产量为1.0亿吨,同比下降9.96%,占全球钢铁总产量的5.34%;日本居第三位,产量为0.83亿吨,同比下降16.16%,占全球钢铁产量的4.43%。

⑩ 钢铁产量居世界第二位是哪个国家

不是日本就是美国、俄罗斯 不过现在有可能是印度

阅读全文

与新印度钢铁有限公司产量如何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墨脱和印度哪里交界 浏览:994
意大利的物价为什么便宜 浏览:64
伊朗火车价格多少钱 浏览:195
为什么很多潮汕人都在印尼 浏览:974
改造后意大利风情区有哪些高科技 浏览:42
中国最美枫叶林在哪里 浏览:930
中国哪里没有木薯 浏览:806
印尼白燕窝多少一克 浏览:814
伊朗感染病毒肺炎多少人 浏览:177
伊朗超推迟比赛什么时候开始 浏览:953
伊朗国土面积多大有多少人口 浏览:588
伊朗男女多少岁可以领结婚证 浏览:920
印度伟哥在国内怎么销售 浏览:607
印度花生干果怎么样 浏览:131
伊朗的盟国有多少个 浏览:712
印尼燕窝产量怎么样 浏览:927
印尼留学签证需要准备什么 浏览:637
意大利语等级考试哪个好考一些 浏览:35
历史学专业去意大利哪个学校 浏览:790
印度的玛萨拉粉是什么 浏览: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