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这个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印度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也不是有一个民族为主的国家。历史上的印度是许许多多国家的总称,是一个地区名称,不是国名。后来英国殖民者来到南亚,他们成立了一个东印度公司,也就是在东方的印度地区“经商”的公司。这个公司用军队推翻了原来当地的许许多多国家的政权,掠夺、压迫、残害殖民地人民,还把势力渗透到中国西藏等地。后来有个叫甘地的人绝食请愿,希望由“印度人”接管这个殖民地的权利。沉沦的日不落帝国在二战打击下已经无力经管东印度公司治下的大片土地,于是他们送了一个顺水人情:你们“印度”独立吧!只要还在“英联邦”就可以了。于是这个甘地不费一枪一弹做了印度的开国总统。原来饱受殖民者侵害的各殖民地亡国人民,再次沦为“印度政府”的国民,饱受“印度人”的欺凌压迫,这种压迫包括宗教压迫、经济压迫政治压迫种族压迫形形色色。不久伊斯兰教徒们就独立出来一个巴基斯坦、孟加拉国,还有斯里兰卡。但是其他较小民族的独立被镇压。“印度人”对殖民者没有放一枪一弹,但是对追求自由独立人权的各民族人民却从没有心慈手软。他们的屠杀和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世界历史上从来就不存在一个叫印度的国家。我们早就知道那里是天竺各国,曾经的“西方极乐世界”。今天的这个国家是帝国主义殖民者的遗产。今天的印度继承了殖民者的一切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思维。是老殖民者的现实代理人。他们在思维上和他们以前的宗主是一模一样的,手段是一样残忍可耻的。今天的印度统治者和老殖民者一脉相承,是压迫南亚各民族的集团和工具。如果我们承认印度主张的中印边界,不如请“东印度公司”回来更好。 在那个所谓“民主、自由”的印度,贫穷落后,等级森严,少数民族永无出头之日。只有极少数殖民继承者享受尊严和富贵。我们如果有一点良心,就应该向那个地方输出革命。至少可以输出思想。退一万步,和它不相往来,任其自灭。最愚蠢的是支持它、向它投降。但是按老殖民者制造的“民主、自由、普世价值”,就是中国向印度学习,对它投降。
⑵ 印度人什么时候过年
印度最大的节日叫排灯节(DIWALI),规模类似于中国春节,在印度旧历的最后一天,一般在公历10月下旬。
⑶ 印度人为什么戴头巾
印度人特别是印度男人戴头巾主要是由于以下原因:
1、宗教信仰
印度有些地区和信仰的男性是有包头巾的习俗的,这种头巾称为Turban。头巾有各式各样的包裹方法,其中锡克教男性头巾,具有特定样式。根据传统,锡克人从小到大都必须蓄头发、留胡须,并且包着头巾。小孩头巾样式比较简单,只用黑布绑成发髻的形状。
成年人的头巾样式比较复杂,首先必须用黑色松紧带将长发束成发髻,然后再以一条长约3公尺的布,裹成头巾,样式为两边对衬成规则状。锡克人头巾色彩繁多,有的人甚至搭配衣服颜色。
2、传统观念
印度人包头则是和他们的传统观念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印度人认为,头是人体中最重要的部分,他们非常在意头部,认为不能随意触摸。如果小孩子被摸头,会被认为是不吉利,如果大人的头被摸了,那就等于受到了侵犯。
(3)印度人什么时候出头扩展阅读
印度的概况
印度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500年至1500年之间创造了印度河文明。公元前1500年左右,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征服当地土着,建立了一些奴隶制小国,确立了种姓制度,婆罗门教兴起。
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统一印度,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2世纪灭亡,小国分立。公元4世纪笈多王朝建立,统治200多年。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1398年突厥化的蒙古族人由中亚侵入印度。
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
1947年6月,英国通过“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⑷ 印度人的外貌特征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
1、尼格利陀人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2、原始澳大利亚人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
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被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
3、蒙古利亚人
印度的蒙古利亚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蒙古人和与藏族关系密切的汉藏语系民族。蒙古人的后裔为莫卧儿人,他们已经基本上融入在印度主体民族之中,由于混血的缘故,蒙古人的体貌特征已经不明显。
包括查克马人和雷布查人在内的汉藏语系民族则带有明显的黄种人特征。他们肤色浅黄,脸庞扁平,眼睛细小,胡须和体毛稀少。
4、达罗毗荼人
达罗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来自地中海地区,被称为地中海人。他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肤色浅黑的古地中海人、肤色黄褐的所谓正宗地中海人以及东地中海人或称闪米特地中海人。地中海人进入印度后与当地的原始澳大利亚人通婚融合,形成了达罗毗荼人。
5、印度雅利安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古民族,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
他们身材高大,头型窄长,眼眶深陷,鼻梁高而窄,毛发浓密。雅利安人最初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曾在许多世纪中不断迁徙扩张,先后到达伊朗、叙利亚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纳托利亚、希腊以及东欧各处。
⑸ 印度人属于什么人种以及迁移历史
从身体外表特征看,印度人肤色表现黝黑。从这一表象看,很多人认为印度人是黑种人。然而划分人种的外表特征除肤色、头发形状、面部等特征外,还有其他许多主要依据,如骨骼。骨骼不同,人种不同。以头颅骨为例,头颅骨周边近椭圆形的是白种人;头颅骨周边呈三角形的是黄种人;头颅骨周边近似方形的为黑种人。而印度人的头颅骨周边近似椭圆形。从这一主要区分依据看,印度人肤色虽然表现黝黑,但不是黑种人,而是白种人。
其次,从印度人原居地看,印度人原是居住在黑海和里海附近的雅利安人,大约在距今4000多年前迁往今日的印度半岛。印度半岛大部分在北纬10°-30°之间,地处热带,热带强烈的太阳辐射,使今天的印度人皮肤变得黝黑。可见印度白种人的皮肤黝黑,是通过人类迁移后,在新的环境影响下表现出来的。
⑹ 印度人的祖先是欧洲人,为何会比我们落后
所以,大航海时代/地理大发现时代开始了。当欧洲人发现了新大陆,到达了印度,到达了东亚。当欧洲人一边通过殖民地掠夺世界,一边欧洲内部持续竞争的时代。欧洲,尤其是西欧各国普遍成为了世界列强和发达国家。
再谈印度,印度之所以落后。除了没有欧洲崛起的诸多条件之外,印度还有一个天然的优势成为了印度天然的劣势。热带!
因为地处热带和亚热带,所以印度物产丰富。恒河和印度河冲击的大平原又接近温带。在世界交通较为封闭,也就是海洋贸易未建立起来,依赖陆地运输的时代,这样优秀的大平原成了各种民族争夺的主要战场。
所以,无独有偶。四大文明古国,全部都是诞生于一两条河流中下游的温带大平原地区,所以在远古上古时代,这四个温带大平原地区诞生了优秀的四大文明古国(除了印度,还有黄河长江中下游的古中国,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以及尼罗河中下游的古埃及)。只不过,中国的华北平原和关中平原是纯温带平原。但印度的恒河和印度河平原则更是接近热带的亚热带,物产更丰富。因为物产丰富,所以容易不思进取。这也是为什么热带国家从未出现世界列强的原因。
所以,印度的历史,就一直是各种外来民族入侵的历史。新的入侵者成为统治者,然后一段时间之后,因为物产丰富,缺乏了竞争对手,而不思进取。之后又被更新的入侵者来统治。印度的种姓制度就是建立在这种大环境之下的。所以,印度和印度人给我们的印象就是,印度人很懒惰。其实,长期在热带繁衍的民族,都有这个毛病,懒惰。不管是印度、东南亚还是非洲,都如此。每天吃个水果,然后躺在树下睡觉。这就是葡萄牙人初到东南亚某国时,对当地土着的评价。
所以,印度落后的原因,其实就是大环境的原因,整个国家大部分领土处于热带和亚热带,因为丰富的物产,所以有民族性的“热带懒惰症”。
所以,哪怕印度高种姓是雅利安人又如何?一个民族的性格如何,在上千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中是不会因为知识的传承而塑造。一个民族的性格更主要的是因为地理环境这样的大基础而塑造。这也是中国各地有不同地区性性格的原因。中国人基本同源,全人类其实也同源,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区域性性格的原因,就是地理因素导致的。热带,导致懒惰。而热带导致的懒惰,是在热带生存了上千年的民族很难扭转的。
⑺ 古印度人最早出现在几年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 古印度全盛时期的疆域
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⑻ 印度人的生活习惯
印度人的一些生活习惯如下:
在日出之前起床。古人相信早起的重要性——西方甚至还有这样的谚语:“早睡早起使人健康、富裕、聪明.”东方人也认为人体在清晨的时刻功能较佳。在夏天和冬天,适合在6点起床。起床前先花几分钟计划一下今天的行程,想想在这一天当中要完成些什么;
起床后用水洗脸,清洁眼睛、鼻子与嘴巴。用特殊设计的银质或不锈钢的刮舌器来刮除舌苔。舌头如果被脏物遮盖住了,就无法完全品尝到食物的滋味。用牙膏刷牙,再用漱口水漱口;
喝一大杯水以启动身体机能,清洁膀胱与肠道。试着每天早上建立固定的排便时间。我们跟所有的动物一样,都有一定的习惯。当我们的身体建立起行事秩序时,身体功能就能运动顺畅,便秘是由慢性疾病所引起,一个人如果在赶时间,就没有办法让身体自然运作。这也是为什么人要早起,好有充分时间完成一天工作的原因;
在东方,排便过后总是会清洗肛门,当然最好是能洗个澡或淋浴一下。把全身清洗干净,保持新鲜洁净感是非常重要的事。阿育吠陀医生相信“洁净清纯使人亲近上帝”,这样的道理也适用于身体、衣服与家居环境。洗过澡后,应该涂抹阿育吠陀精油(依个人状况选择适合的精油),并用尼莉迪油(neelyadi oil)按摩头部,可以预防头痛、秃头、白发、保持发质柔润;
早餐前做一些运动。瑜伽适合每个人做(不只限于受过严格训练的运动员),而且不拘于地点,也不需要特殊的服装或工具。运动可以加强循环系统,保持督夏平衡,促进身心健全,完成一天的工作;对抗忧虑情绪也很有效;
早上8点以前吃早餐。饭前饭后要洗手,餐后要清洗牙齿及舌头。如果可能,做一些轻微的运动,如散步15分钟以帮助消化;
擦一些适合你的阿育吠陀香水,也建议戴一些适合你属性的宝石。一般相信戴耳环能保护你避免受到行星与恶魔的侵害。比较时尚的说法是,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穿着,搭配的色彩与风格,这样我们的外表才能呈现内在的宁静和谐。所谓特殊的颜色适合特定的人这种说法来自阿育吠陀,也就是说每个人应该依照自己的督夏(体质倾向性)来穿着,就像我们应该依照法规与章程来生活一样;
将午餐当做一天的大餐。吃一定的分量(阿育吠陀相信一餐该吃的量就是你的双手可以捧起来的分量),而且要保持一定的频率,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要注意你吃的东西,专心致志地吃。如果可能最好安静地吃,不要说话也不要笑,更不要争执。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帮助新陈代谢的过程顺利进展;
吃饭时不要喝水(顶多喝一小口以滋润消化液)。不过在一天当中要多喝水。避免喝可乐或其他加工饮料,也不要喝酒。一天当中顶多喝一到两杯茶或咖啡。一天该喝多少水,依个人情况而定;
两餐之间不要吃零食,因为零食会让胃口变得不稳定。在吃下餐之前,要确定前一餐所持的食物都已经消化了(一般来说是四、五小时之后,依个人情况而定);
不要抽大做广告的香烟。阿育吠陀建议抽一种有治疗效果的烟草(含有药草疗效的香烟),这种药草可以缓和肺病、咳嗽、打嗝、喉咙痛、头痛、鼻窦痛、牙痛、鼻痛、失眠与一般的症状。用餐过后,刷过牙之后才可以抽药草香烟。这种药草香烟可以刺激脑部活动(广告上的香烟却会造成反效果);
早一点吃晚餐可以让身体在入睡前有足够时间消化食物。尽量在餐后或睡前散步约30分钟;
晚十点该是睡觉的时候了。这是适合性生活的时刻。理想上,十点钟就应该关灯了。不要俯卧,可以侧卧,膝盖微屈。
⑼ 印度人是黄种人吗
印度人不是黄种人。印度人是混血人种。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以蒙古利亚人为主体的亚洲大陆先民移居印度,形成了外来种族迁入印度的第三波。印度的蒙古利亚人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族群,蒙古人和与藏族关系密切的汉藏语系民族。
达罗毗荼人的直系祖先主要来自地中海地区,被称为地中海人。他们可以分为三个类型,即肤色浅黑的古地中海人、肤色黄褐的所谓正宗地中海人以及东地中海人或称闪米特地中海人。地中海人进入印度后与当地的原始澳大利亚人通婚融合,形成了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最初是居住在俄罗斯南部与南乌克兰草原地区的一支古民族,约在公元前1500年前后穿越西北部的山口来到印度。他们身材高大,头型窄长,眼眶深陷,鼻梁高而窄,毛发浓密。雅利安人最初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曾在许多世纪中不断迁徙扩张,先后到达伊朗、叙利亚等地,也有的分支散布到安纳托利亚、希腊以及东欧各处。
(9)印度人什么时候出头扩展阅读
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曾在印度与南亚其他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体系。印度古代的种姓制度把人们分为四个种姓:最高一级是婆罗门。婆罗门本为祭司,根据《摩奴法典》规定,可从事教授吠陀经、司祭与接受奉献这三样工作,但在8世纪以后祭司逐渐不受重视,洁净便取代前者,成为婆罗门最主要的特征。第二级为刹帝利,《梵书》称其具有与婆罗门共享“管辖一切生命”的权利。
刹帝利是战士和统治者,掌握实际的政治与军事权力,但被排除在完整的司祭过程之外,因此不具有宗教上的权力。第三等级为吠舍,即一般的平民,任务是生产食物,并提供各种祭品。
《瞿昙》规定吠舍可从事农耕、商业、畜牧与放贷的工作。最低一等级为首陀罗,首陀罗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奴仆,负责提供各种服务。
在四个种姓外,还有达利特,即贱民,多由罪犯、战俘或是跨种姓婚姻者及其后裔组成。他们的身份世代相传,不能受教育、不可穿鞋、也几乎没有社会地位,只被允许从事非常卑贱的工作,例如清洁秽物或丧葬。
在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中,把种姓制度的出现用神话来解释,说原始巨人普鲁沙死后,天神梵天用他的嘴造出了婆罗门,用双手制成了刹帝利,用双腿制成了吠舍,用双脚制成了首陀罗。而达利特是人类违反吠陀的产物,本不该存在。
1947年独立后,印度在法律上已经废止种姓制度,但社会心理影响远未消失。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人数众多的低种姓在选举政治中的影响扩大,历届政府为拉选票,不断推出照顾低种姓的“名额保留政策”,在教育、就业、社会福利等多方面予以特惠
1997年,科切里尔·拉曼·纳拉亚南成功当选印度历史上第一位出身达利特阶层的总统。2017年7月22日,印度选举委员会20日宣布计票结果,全国民主联盟总统候选人拉姆·纳特·考文德当选新一任总统,成为印度历史上第二位出身达利特阶层的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