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佛教中一共有几位佛
佛教中一共有9位佛。
分别是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药师佛,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历史派别
原始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南传佛教
在第一次佛教分裂后,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诸派向南传播,盛行于斯里兰卡,遍传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称为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属于巴利语系,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现代中国南传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参见傣族佛教。
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亦称上座部佛教。
汉传佛教
北传的佛教分陆路和海路两条线进行。陆路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国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印度大月氏贵霜皇朝等时代,其势力范围曾直接覆盖到西域诸地,与中国西部边境接壤),另一路由海路直接传入中国南方,如达摩,真谛等大祖师,均从海路直接来到中国在广州登陆后北上。
(1)古印度佛教都有哪些人称佛扩展阅读
汉传八宗
禅宗
少林寺,有“天下第一名刹”之誉;是中国汉传佛教禅宗祖庭,位于河南省登封县嵩山少室山五乳峰下。因寺院坐落于少室山阴密林之中。故而得名。北魏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孝义帝为佛陀禅师修建,敕就少室山为佛陀立寺。萨提达摩来此,于寺凝修壁观,建立禅宗,历代屡次重修。禅宗传承以达摩为初祖,少林寺西北有初祖庵,建于宋代,石柱上有宋宣和七年(1125年)题字,寺西南原有二祖庵,中有二祖慧可塑像。
匡救寺,位于河北成安县,禅宗二祖慧可说法之处,相传达摩曾在此为二祖说法。
山谷寺,又称乾元寺、三祖寺。位于二安徽潜山西北三十里的三祖山,禅宗三祖僧璨大师曾在此讲经说法,寺庙有僧璨大师塔。
真觉寺,又称东山寺,位于湖北黄梅东北二单的冯茂山上。禅宗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曾居于此。
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南六十里处,原名宝林寺。禅宗六祖慧能开法于此。寺内有六祖肉身塔,供于六祖殿内。
“禅”是梵语“禅那”的音译简称,意译为修习方法,禅宗以“禅”概括佛教的修行实践,“静虑”。禅原本是佛教普遍奉行的一种故而得名。禅宗是中国汉传佛教中影响最大、传播最广、发展最成熟的一个宗派。
天台宗
祖庭——浙江省天台山国清寺
三论宗
祖庭——陕西西安户县草堂寺、江苏省南京市郊栖霞山栖霞寺
法相宗
(慈恩宗)祖庭——陕西西安的大慈恩寺,即大雁塔和陕西长安区的兴教寺
华严宗
(贤首宗)祖庭——陕西西安长安区的华严寺
律宗
(南山宗)祖庭——陕西西安净业寺
密宗
(真言宗)祖庭——陕西西安的大兴善寺和青龙寺
净土宗
(莲宗)祖庭——陕西西安的香积寺、江西庐山的东林寺、山西交城西北石壁谷中的玄中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佛教
‘贰’ 几千年来只有释迦牟尼佛被称为佛吗,达摩祖师,六祖大师,米克斯巴祖师等诸多大成就祖师与释迦牟尼本师佛
几千年来只有释迦牟尼佛可以称为佛陀,所谓的佛陀是福慧两足尊,他的福德与智慧皆达到了无上的究竟之中。能称为佛的不是那些祖师可以相比的。释迦牟尼佛的前世,历经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圆满了佛陀的果位。而像达摩、慧能和米克斯巴等等祖师皆在智慧上达到了开悟的境界,走上了成佛之路,但这条路是很长的,他们没有达到圆满的佛陀果位。
而三世佛分为横三世与竖三世。横三世是现在十方世界中在世讲法的佛陀,西方阿弥陀佛,东方药量琉璃光佛和这个世界的释迦牟尼佛。而竖三世是时间上的划分,与横三世的空间区别不同,指的是过去的燃灯佛,现在的释迦牟尼佛和未来的弥勒佛。
佛陀是无上的,但数量是很多的,这个世界过去的佛陀很多,未来也有很多。释迦如来特别在他是这个法运期的佛陀,而咱们得闻佛法皆是释迦如来之力。待到未来释迦如来法运终尽之后,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黑暗期,无人传承与宣讲佛法,等到未来弥勒下生成佛,才重新有佛法的传承与宣讲。以前的诸佛是这样来度化众生,未来也是一样。
南无释迦牟尼佛。
‘叁’ 古印度佛教中的“八部众”都包括什么
在古代印度佛教中的“八部众”是佛教八部护法天神。其中都包括天众、龙众、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和摩呼罗迦。
‘肆’ 佛教里的佛具体是什么呢
释迦牟尼佛,他在因地时,也曾在人间修行过、
有一个故事记载,为何释迦牟尼佛的侍者“阿难”,他的记忆力超群,比一般人都强,但是他为什么能够得过目不忘、多闻第一的果报呢?当时弟子们都非常疑惑,便去问世尊,世尊就告诉他们:过去世中,有个小沙弥,每天要出去托钵,而师傅还要让他背经文,可是他背下的经文一去托钵就都忘记了。又一次师傅责令他,问他为什么背不下来,你去托钵也可以背经文吖?! 于是这个小沙弥就非常苦恼,一边托钵一边就哭了起来,当时一个大富长者看见这个小沙弥在哭,就问他怎么回事。小沙弥就告诉他,师傅让他背经,可是他每天要托钵,所以没有时间背。 于是这个长者发了慈悲心,让小沙弥每天去他家托钵,然后托钵完赶紧回去背经,于是这个小沙弥就十分欢喜。
这个小沙弥,就是释迦摩尼佛,小沙弥的师傅,就是过去佛迦叶佛,那个布施的富人就是后来的阿难。他因为布施功德,帮助小沙弥背经文,而此生得过目不忘的果报、
有此而来,释迦牟尼佛,也是过去生中常常修习佛法,生生世世累积善根,最终从因地到佛地,这个过程是不容易的。释迦牟尼佛曾经做过五百世忍辱仙人;在四禅天时,因为诽谤几句僧人,而堕地狱。。。等等,
而释迦牟尼佛因为他的精进力,而超过了弥勒菩萨,先弥勒而成佛、而未来佛,也就是下一劫中的佛,就是弥勒佛。弥勒菩萨要在五十六亿七千万年后,来娑婆世界实现成佛。
所以,我们看过他的事迹,就要时刻提醒自己,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及时行乐、普善一切众生、南无阿弥陀佛!
‘伍’ “佛”,这个称谓最早出自哪里,释迦牟尼佛之前有这个称谓吗
1 佛教究竟是什么?诸位要晓得,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众生的教育,所以它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
2 在哲学里面,“能”与“所”是对立的;佛法虽然讲能所,能所是一不是二。宗教的定义,一定要有一个宇宙的造物主、一定要有个神,佛法里面没有造物主,也没有神。
3 “佛”是一个对于宇宙人生彻底觉悟的人,他不是神。你如果对于宇宙人生彻底觉悟了,你也就叫做佛了。
4 佛法是平等的,佛说人人都可以成佛。佛法教学的目的,就是教大家成佛。所谓成佛,就是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对于宇宙人生的真相彻底明了。
=========================================
古圣先贤、诸佛菩萨慈悲到极处,用什么?教化,教学。如果信仰宗教的人对于宗教的教义都能通达明了,他会爱所有的宗教。为什么?所有宗教源头是一个自性里头真诚的爱心,变成宗教教学的根底、根源。
六祖惠能大师开悟的时候讲了五句话,末后一句话最重要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你问宗教从哪来的?自性变现的。佛教,自性变的;基督教,自性变的;伊斯兰教,自性变的。所有的宗教全是自性变的,“一即是多,多即是一”,它是一体。连《庄子》里面都有这么一句话,庄子那个时代佛教没到中国来,他说出“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这话是佛说的,那我们要问,庄子是不是佛?是。老子、庄子、孔子、孟子,如果生在印度,印度人称他作“佛”,称庄子、称孟子为“菩萨”;释迦牟尼佛如果生在中国,中国人就称他“圣人”,中国人称“圣人”、称“贤人”,“圣贤”。所以称呼不一样,他们达到的境界是平等的。何况大乘经上常说一句话“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说得广、说得深,一切众生,包括释迦牟尼佛、包括所有的宗教没有一个例外的,所以成佛。
佛的境界是什么?六根缘外面境界,眼见色看得清楚,耳闻声听得清楚,六根接触六尘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智慧,心里头一念不生,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佛,这就成佛了。
有起心动念,这叫“菩萨”。菩萨起心动念,但是没有分别执着,这个要知道。
有分别,没有执着,阿罗汉。阿罗汉有分别,没有执着,有起心动念。
凡夫见色闻声,起心动念、分别执着通通有,六道凡夫。这里头有善有恶,起心动念有善恶,分别执着有善恶,都在心意。儒家教我们“诚意正心”,跟佛法给我们讲的“断烦恼”,一个意思,讲的是一桩事情。
如果你把所有宗教经典细细去研究,百分之八十相同,不同的小部分,那是个人居住环境不一样,生活方式不一样,是这个地方差距。道理行法都一样,没有人教人杀生的。“杀”是大恶,杀生的人,尤其是无缘无故杀人,特别在战争时候太容易发生,果报都在地狱。现在喜欢杀生的人常常做恶梦,常常有惊恐、惊慌、恐怖,现报;来世三途,恶鬼、畜生、地狱。
‘陆’ 除了释迦牟尼还有谁是佛
当代佛教的教主是释迦牟尼佛,
【释迦牟尼】
佛名,华译为能仁寂默,是开创佛教的教主,本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的王太子,父名净饭,母名摩耶,为了追求真理,而出家修道成佛。降生于公元前六二三年,二十九岁出家,三十五岁成道,说法四十五年,八十岁涅盘(即公元前五四三年)。但根据中国历史记载,佛诞生于周昭王二十四年,涅盘于周穆王五十三年,距今已三千多年了。
【维摩】
维摩诘的简称,华译为净名,净是清净无垢之义,名是声名远扬之义,相传是金粟如来的化身,自妙喜国化生在此世上,以居士的身份辅助释迦教化众生。
由此可见,释迦牟尼佛在世时,应该至少有两位佛陀一起在教化众生。
实际上,还远不止这些。观音菩萨是正法明如来;文殊菩萨是七佛之师,更是古佛再来;而迦叶、阿难、须菩提……大弟子们,仍然都是古佛再来,古高僧大德讲经时都有说明。还有,谁能生佛,谁能做佛的父母,谁又能做佛的儿子,这样看来,释迦牟尼佛的父亲净饭王以及母亲摩耶夫人,还有释迦牟尼佛的儿子罗睺罗,都是古佛再来,只不过示现的身份不同罢了。
佛陀教育娑婆世界刚强难化的众生,可谓用心良苦啊!!!
净空老法师讲法更让我们初学者吃惊:
阿弥陀佛是根本佛,
而释迦牟尼佛、药师佛、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日月灯佛、名闻光佛、大焰肩佛、须弥灯佛、无量精进佛、无量寿佛、无量相佛、无量幢佛、大光佛、大明佛、宝相佛、净光佛、焰肩佛、最胜音佛、难沮佛、日生佛、网明佛、师子佛、名闻佛、名光佛、达摩佛、法幢佛、持法佛、梵音佛、宿王佛、香上佛、香光佛、大焰肩佛、杂色宝华严身佛、娑罗树王佛、宝华德佛、见一切义佛、如须弥山佛……
以及礼佛大忏悔文中88位佛
千佛忏、万佛忏中的所有佛
……
这些所有的佛的名号,全都是阿弥陀佛的别名。
所以说,十方三世一切诸佛,都劝他们的弟子念阿弥陀佛。
净土宗的精髓、大藏经的中心、佛法的颠峰就在于此啊!!!
希望大家能够好好看看净空老法师的讲座,受用无穷。
‘柒’ 佛的十种称呼
如来、 应供、正遍知、 明行足、善逝、世间解、 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1.如来
如来的梵文是多陀阿伽,其义为:乘真如之道而来。
2.应供
应供的梵文为阿罗诃,其义为一切天与人皆应供养;
3 .正遍知
正遍知的梵文为三藐三佛陀。
4 .明行足
明行足的梵文为鞍侈遮罗那三般那。
5.善逝
善逝的梵文为修伽陀,其义为好去。
6 .世间解
世间解的梵文为路迦惫,世间有有情世问及无情世问两种。
7 .无上士
无上士的梵文为阿耨多罗。
8 、调御丈夫
调御丈夫又译为调御师。
9.天人师
天人师的梵文为舍多提婆、 魔㝹舍喃。
10 .佛世尊
佛世尊此三字在这裹虽是合在一起说,但实在是两个尊号:佛与世尊。
(7)古印度佛教都有哪些人称佛扩展阅读
原始佛教
佛教产生于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人名悉达多·乔达摩(公元前565年~公元前486年)。20岁时离家成道,此后被尊称“佛陀”,意为觉悟者,简称“佛”,所传宗教被称为“佛教”。佛陀示现涅槃后的数百年间,佛教传遍印度次大陆,称为原始佛教,这段时间称为原始佛教时期。
自佛陀入灭百年后起,原始佛教内部由于对教义的理解不同,曾发生多次分裂,进入部派佛教时期。
南传佛教
在第一次佛教分裂后,原始佛教分成了上座部和大众部。上座部诸派向南传播,盛行于斯里兰卡,遍传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地区,后传入中国云南,广西等地。称为南传佛教。上座部佛教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的语言主要是属于巴利语系,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巴利佛教。
现代中国南传佛教主要分布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思茅地区、临沧地区、保山地区,傣族、布朗族、阿昌族、佤族的大多数群众信仰南传佛教。参见傣族佛教。
南传佛教传承了佛教中“上座部佛教”的系统,遵照佛陀以及声闻圣弟子们的言教和行持过修行生活,故亦称上座部佛教。
汉传佛教
北传的佛教分陆路和海路两条线进行。陆路经西北印度和西域诸国古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印度大月氏贵霜皇朝等时代,其势力范围曾直接覆盖到西域诸地,与中国西部边境接壤),另一路由海路直接传入中国南方,如达摩,真谛等大祖师,均从海路直接来到中国在广州登陆后北上。
印度大陆的声闻佛教和菩萨乘佛教是同时传入东土的。除大乘经典外,中国现存的印度大陆各部派的声闻乘经典也很丰富。达摩祖师西来,曾赞叹“东土汉地,好一派大乘气象!”由于中华文化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根性,汉传佛教主流为菩萨乘佛教(又称大乘佛教),声闻佛教在汉地一直不如菩萨乘佛教被接受和流行,尤其到后代,“汉传佛教”几乎成了大乘佛教的代名词。由于汉传佛教所使用的语言是以汉语为主,故也称为“汉语系佛教”。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主要流行于西藏、云南、四川、青海、新疆、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藏族、蒙古族、裕固族、门巴族、珞巴族、土族群众普遍信仰。
藏传佛教的戒律体系是完整的佛教体系,比丘、比丘尼、居士瑜伽士等戒律一应俱全。藏传佛教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藏族地区形成和经藏族地区传播并影响其他地区(如蒙古、锡金、不丹等地)的佛教;二是指用藏文、藏语传播的佛教,如蒙古、纳西、裕固、土族等民族即使有自己的语言或文字,但讲授、辩理、念诵和写作仍用藏语和藏文,故又称“藏语系佛教”。
回鹘佛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西域、敦煌出土了为数极为丰富的古代回鹘文文献,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佛教内容。这些文献填补了历史记载上的许多空白,为古代回鹘佛教、历史、文学、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知的资料,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广泛重视,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对回鹘佛教文献的研究可以说是20世纪西域古代佛教研究中成果最为辉煌的领域。在世纪之交对这些成果进行总结、回顾,具有继往开来的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佛教
‘捌’ 佛教中的各种佛、菩萨、罗汉、天王等分别有哪些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佛: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
寺庙经常供奉的佛有:
1.三身佛
释迦牟尼佛(应身佛) 毗卢遮那佛(法身佛) 卢舍那佛(报身佛)
※佛教称 法身佛和报身佛 ,凡人是看不见的。
2.三方佛(又名横三世佛)
西方极乐世界教主 阿弥陀佛
娑婆世界教主 释迦牟尼佛
东方净琉璃世界教主 药师佛
※三方佛体现净土信仰
中国佛教信徒大多愿往西方极乐世界。
3.三时佛(又名竖三世佛)
未来世 弥勒佛
现在世 释迦牟尼佛
过去世 燃灯佛(或迦叶佛)
※三时佛从时间上体现佛的传承关系,表示佛法永存,世代不息。
寺院中弥勒造像有佛像、菩萨像(天冠弥勒)、和化身佛(大肚弥勒)三种。
4.华严三圣
华藏世界教主 :
普贤菩萨 毗卢遮那佛 文殊菩萨
※华严宗对毗卢遮那佛的崇拜取代了对其他佛的崇拜,故有的寺院专门供奉华严三圣。
菩萨: 即自觉、觉他者
寺院中常见的菩萨有: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观世音菩萨 地藏菩萨 大势至菩萨
他们分别组合为:
①三大士 文殊、普贤、观世音
②四大士 文殊 普贤 观世音 地藏
③五大士 文殊 普贤 观世音 地藏 大势至
1.文殊菩萨 :手持宝剑或宝卷,身骑狮子,人称大智菩萨。道场在山西五台山
2.普贤菩萨 :手持如意棒,身骑六牙大象,人称大行菩萨。道场在四川峨眉山
3.观世音菩萨:为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故又称观音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持杨柳枝。人称大悲菩萨。观世音本无性别,但在南朝后为更好的体现大慈大悲和方便闺房小姐供奉,产生女身观世音像。为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还有千手千眼观世音。观世音菩萨道场在浙江普陀山。
4.地藏菩萨:手持锡杖,或手捧如意珠。人称大愿菩萨。道场在安徽九华山。
5.大势至菩萨:头顶宝瓶内存智慧之光。 其道场在江苏南通的狼山。罗汉:全称阿罗汉,即自觉者。
寺院中有十六罗汉、十八罗汉和五百罗汉。还有民间传说的济公也列在罗汉之列。护法天神:着名的护法天神有四大天王、韦驮、二王尊、珈蓝神关羽等。
1.四大天王是:
东方持国天王,身白色,手持琵琶;
南方增长天王,身青色,手握慧剑;
西方广目天王,身红色,右手缠龙或蛇,左手持宝珠;
北方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宝伞,左手握神鼠;
2.韦驮:原为南方增长天王手下神将,汉化韦驮为身穿盔甲的少年武将形象,手持法器金刚杵,或双手合十将杵搁于肘间,通常置于天王殿大肚弥勒像背后,脸朝大雄宝殿。
3.二王尊:指珈蓝守护神密迹金刚和那延罗天。 一般以金刚力士像置于山门殿空门内两侧 。民间俗称 ,哼哈二将。
4.珈蓝神关羽:在古印度珈蓝神有18位之多,地位相当于寺院的土地神,关羽是最着名的汉化珈蓝神。
相关链接:网页链接
‘玖’ 释迦摩尼创立佛教以前有没有佛的称呼
有 全称佛陀、佛驮、休屠、浮陀、浮屠、浮图、浮头、没驮、勃陀、馞陀、步他。意译觉者、知者、觉。觉悟真理者之意。亦即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如实知见一切法之性相,成就等正觉之大圣者。乃佛教修行之最高果位。佛者觉也。即得到了大智慧,将宇宙万物三届诸相均看透的人就是佛。佛和汉语中的“圣”、“贤”等词有相近之处,但当时译经者因为觉着汉语中的“圣”“贤”等词尚不足以形容佛的觉悟和修行,所以创造了“佛”这个词汇。
释迦牟尼佛是贤劫第四尊佛.
一切佛都具有十大名号,又称如来十号、十种通号。此十号为:(一) 如来 (二) 应供(三) 正遍知(四)明行足(五)善逝 世间解(六)无上师七调御丈夫 (八) 天人师(九) 佛(十)世尊
‘拾’ 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为什么又被称为如来佛祖
释迦牟尼,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的王子,因为在他十九岁的时候,对人世间的一些生老病死的感触很多,想要下定决心寻找到解决之道,至此之后出家修行。三十岁的乔达摩·悉达多终于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成道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而这个时候的释迦牟尼也就是后来的如来佛祖,而如来佛祖也被称为释迦如来,“如来”,这个词是梵语中翻译过来的,“如”,就是真如,指一切事物,也就是法德真实状况,同时也包含了如实的意思。
释加牟尼三身中之今世投胎为乔达摩·悉达多,生是一个王子。为了防止他长大后出家,他的父亲很早就让他结婚,并且不让他看到不好的事情。可是在一次出宫时坐在马车上看到各种各样的人:生病的、年迈的、贫穷的、出家人,他感叹世间疾苦,于是他就决定出家。
他为了寻找众生解脱之道几乎走遍了所有的大山,尝遍所有疾苦,幸亏在他身边有很多的神在保护着他。因为神也有灾劫来临之时,他们也希望释迦牟尼能找到解脱之法。释迦牟尼坐在菩提树下四十八天后觉悟,终成正果,众生受益无穷!
这是释迦牟尼的前世今生,因为他已经涅槃,所以不可能再转世了。佛实际上是无有差别的,一般只是姿势上的差别。白幢是他的法身,不生不灭;悉达多是他的报身;他以不同的身份出现在不同的场合就是他的化身;以上就是释迦牟尼三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