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将军是什么级别

印度将军是什么级别

发布时间:2022-05-11 01:04:59

⑴ 世界各国的最高军衔分别是什么,有大元帅吗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大多不尽相同:大多数国家的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这样细分一下,各国军衔最多可以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和兵八个等级。 目前仅有俄罗斯、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蒙古、古巴、英国、法国、印度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元帅军衔。美国于二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盟国的元帅。除朝鲜之外,其他国家的元帅目前都只有一级。不少国家的元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着的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如美国目前已没有在世的五星上将;法国的元帅,也是作为荣誉军衔,只授予德高望重的逝世上将;印度历史上也仅有一人荣获元帅军衔。还有个别国家,并未正式设元帅衔,但在战时曾有人被授予元帅军衔。 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设有将官军衔。其中,多数国家的将官分为四级。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四级;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蒙古、古巴等国的将官一般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不设准将。只有波兰例外,将官设五级(大、上、中、少、准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既不设大将,也不设准将,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以英国为首的英联邦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准将既不算将官,也不算校官,而是作为将、校之间的一个特殊军阶。因此,这些国家的将官军衔实际上大多为少将至上将三级。一些中、小国家,将官等级少,有的以中将、少将或准将为最高军衔。拉美一些小国,如厄瓜多爾尔尔、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的将官只有一级,就叫“将军”。有些国家将官的衔称比较特殊,如日本的将官称“将一”、“将二”、“将补”,通常译为上将、中将、少将。瑞士高级军官军衔分四级;将军、军长、师长、旅长,分别相当于别国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智利陆军将官设四级,衔称为上将、四星中将、中将、少将。

⑵ 世界各国军衔是如何分等级的呢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
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没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
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
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
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

元帅目前,俄罗斯、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蒙古、古巴、
英国、法国、印度、泰国、阿富汗、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元帅军衔。美国于
第二次民办大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盟国的元帅。除朝鲜之外,
其他国家的元帅目前只有一级。不少国家的元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着的
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如美国目前已没有在世的五星上将;法国的元
帅,也是作为荣誉军衔,只授予德高望重的逝世上将;印度历史上也只有一人荣
获元帅军衔,他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期的陆军参谋长马尼克肖。还有个别国家,
并未正式设元帅衔,但在战时曾有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如芬兰法定最高军衔为上
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将军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设有将官军衔。其中,多数国家的将官分为四级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
等国,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四级。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
蒙古、古巴等国的将官一般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不设准将。只有波
兰例外,将官设五级(大、上、中、少、准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
既不设大将,也不设准将,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以英国为首的英联帮
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准将既不算将官,也不算校官,而是作为将、校之间的特殊
军阶看等。因此,这些国家的将官军衔实际上大多为少将至上将三级。一些中、
小国家,将官等级少,有的以中将、少将或准将为最高军衔。拉美一些小国,如
厄瓜多爾尔尔、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的将官只有一级,就叫"将军"。

有些国家将官的衔称比较特殊,如日本的将官称"将一"、"将二"、"将补",
通常译为上将、中将、少将。越南海军将官军衔分为"海军都督"、"海军副都督"
、"海军准都督",应套译为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瑞士高级军官军衔
分四级;将军、军长、师长、旅长,分别相当于别国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智利陆军将官设四级,衔称为上将、四星中将、中将、少将。

校官所有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有校官军衔。东、西方各国绝大多数都设上
校、中校、少校三级,只有中国和朝鲜校官为四级,多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
大校,但已于1982年取消了上校衔,实际上也是分三级(大校、中校、少校)。
日本中级军官军衔称"佐"。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
国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佐官设一佐、二佐、
三佐三级,亦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一般都设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尉官军衔。前苏联
、东欧各国和朝鲜、越南、蒙古、古巴、阿富汗等国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四级、大尉军衔一般授予连长,这与西方国家的上尉实际上是同一个等级。前苏
联的大尉在西方被译作上尉,上尉被译作"上级中尉",与西方国家的中尉列为一
格。现在译作上尉的俄文原词,系由"资深的"和"中尉"组成,说明前苏联原本也
是把它作为中尉里面的一级看待。此外,前苏联的初级军校毕业学员一般授予中
尉军衔,少尉衔基本不用;波兰不设少尉,而设大尉、上尉、中尉;罗马尼亚男
军官兵最低军衔是中尉,少尉是专为女军官设的。因此,也有将前苏联、东欧等
国的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依次译作为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的。有些国
家将准尉列为尉官的最低等级,因此,尉官等级较多,一般为四至五级,最多的
达七级。如土耳其、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等国尉官设上尉、中尉、少
尉、准尉四级;以色列、智利设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五级;
巴拿马设上、中、少尉和一、二、三、四级准尉,多达七级,是世界上尉官衔级
最多的国家。

军士军士是介于军官或准尉与兵之间的一个等级,亦称为"士官"。各国军士
等级差别较大,多数分三级或四级,分三级的通常为上士、中士、下士;为四级
的一般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波
兰、意大利、阿根廷、秘鲁等一些欧美国家,军士设六至七级。而目前我国设士
官八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四级)、军士三级,共计十一级,是当今设军士
等级最多的国家。

兵兵是军衔等级体系中最低的一个层次。多次国兵的衔级设二--三级。前苏
联、东欧国家和朝鲜、蒙古、越南、古巴等国,均设二级:上等兵、列兵;美、
英、法、意等国设三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或新兵);德国、日本等国设四级别;印度则设五级;而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荷幸、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只设一级。

⑶ 军衔等级按大小是怎样排的

世界各国军衔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没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 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 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

元帅目前,俄罗斯、朝鲜、罗马尼亚、南斯拉夫、保加利亚、蒙古、古巴、英国、法国、印度、泰国、阿富汗、葡萄牙等十几个国家设有元帅军衔。美国于 第二次民办大战后期正式设立的五星上将衔,等同于盟国的元帅。除朝鲜之外, 其他国家的元帅目前只有一级。不少国家的元帅衔一般只在战时授予功勋卓着的 高级将领,平时很少有人被授予。如美国目前已没有在世的五星上将;法国的元帅,也是作为荣誉军衔,只授予德高望重的逝世上将;印度历史上也只有一人荣 获元帅军衔,他是第三次印巴战争时期的陆军参谋长马尼克肖。还有个别国家, 并未正式设元帅衔,但在战时曾有人被授予元帅军衔。如芬兰法定最高军衔为上将,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曾被授予元帅军衔。

将军世界上共有100多个国家设有将官军衔。其中,多数国家的将官分为四级 。美、英、法等西方国家和一些较大的第三世界国家,如印度、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准将四级。前苏联、东欧各国、朝鲜、越南、 蒙古、古巴等国的将官一般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四级,不设准将。只有波 兰例外,将官设五级(大、上、中、少、准将)。巴西、阿根廷、墨西哥等国,既不设大将,也不设准将,将官分上将、中将、少将三级。以英国为首的英联帮 国家和阿拉伯国家,准将既不算将官,也不算校官,而是作为将、校之间的特殊军阶看等。因此,这些国家的将官军衔实际上大多为少将至上将三级。一些中、 小国家,将官等级少,有的以中将、少将或准将为最高军衔。拉美一些小国,如厄瓜多爾尔尔、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等的将官只有一级,就叫"将军"。

有些国家将官的衔称比较特殊,如日本的将官称"将一"、"二"、"将补",通常译为上将、中将、少将。越南海军将官军衔分为"海军都督"、"海军副都督" 、"海军准都督",应套译为海军上将,海军中将、海军少将。瑞士高级军官军衔分四级;将军、军长、师长、旅长,分别相当于别国的上将、中将、少将、准将 。智利陆军将官设四级,衔称为上将、四星中将、中将、少将。

校官所有实行军衔制的国家,都有校官军衔。东、西方各国绝大多数都设上校、中校、少校三级,只有中国和朝鲜校官为四级,多一级大校。越南虽然也设 大校,但已于1982年取消了上校衔,实际上也是分三级(大校、中校、少校)。
日本中级军官军衔称"佐"。旧日军军衔佐官设大佐、中佐、少佐三级,相当于别国的上校、中校、少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自卫队军衔佐官设一佐、二佐、三佐三级,亦相当于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西方和第三世界国家一般都设上尉、中尉、少尉三级尉官军衔。前苏联、东欧各国和朝鲜、越南、蒙古、古巴、阿富汗等国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 四级、大尉军衔一般授予连长,这与西方国家的上尉实际上是同一个等级。前苏 联的大尉在西方被译作上尉,上尉被译作"上级中尉",与西方国家的中尉列为一格。现在译作上尉的俄文原词,系由"资深的"和"中尉"组成,说明前苏联原本也是把它作为中尉里面的一级看待。此外,前苏联的初级军校毕业学员一般授予中尉军衔,少尉衔基本不用;波兰不设少尉,而设大尉、上尉、中尉;罗马尼亚男军官兵最低军衔是中尉,少尉是专为女军官设的。因此,也有将前苏联、东欧等国的大尉、上尉、中尉、少尉,依次译作为上尉、中尉、少尉、准尉的。有些国家将准尉列为尉官的最低等级,因此,尉官等级较多,一般为四至五级,最多的达七级。如土耳其、巴西、阿根廷、乌拉圭、墨西哥等国尉官设上尉、中尉、少尉、准尉四级;以色列、智利设上尉、中尉、少尉、一级准尉、二级准尉五级;巴拿马设上、中、少尉和一、二、三、四级准尉,多达七级,是世界上尉官衔级最多的国家。

军士军士是介于军官或准尉与兵之间的一个等级,亦称为"士官"。各国军士等级差别较大,多数分三级或四级,分三级的通常为上士、中士、下士;为四级的一般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波兰、意大利、阿根廷、秘鲁等一些欧美国家,军士设六至七级。而目前我国设士官八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四级)、军士三级,共计十一级,是当今设军士等级最多的国家。

兵兵是军衔等级体系中最低的一个层次。多次国兵的衔级设二--三级。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朝鲜、蒙古、越南、古巴等国,均设二级:上等兵、列兵;美、英、法、意等国设三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或新兵);德国、日本等国设四级别;印度则设五级;而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荷幸、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只设一级。

日本军衔

1945年二战结束前,旧日本军衔分为将官,佐官,尉官,准士官,下士官,和兵,计六等十六级。所谓准士官即准尉,下士官即军士。按日文称谓其十六级次序为:大将,中将,少将,大佐,中佐,少佐,大尉,中尉,少尉,准士官(准尉),曹长(上士),军曹(中士),伍长(下士),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日本海军军衔,分为将官,上长官(同陆军佐官),士官(同陆军尉官),准士官(准尉),下士(军士)和卒,计六等十八级。下士官以上的等级与陆军相同,而兵的等级较陆军多两级,分为一,二,三,四,五等水兵。

二战后,日本于1950年开始重建军队,至1954年建成陆,海,空三军,称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军衔分干部,曹士两大类。其干部仍为将,佐,尉,三等九级,但军衔称谓与旧日军有所不同,将官分为将一,将二,将补,分别相当于上,中,少将;佐官称一佐(上校),二佐(中校),三佐(少校);尉官称一尉(上尉),二尉(中尉),三尉(少尉);曹士称一曹(上士),二曹(中士),三曹(下士),士长(上等兵),一士(一等兵),二士(二等兵),三士(三等兵)。1970年增设准尉,1980年又增设曹长(即军士长)。目前,日军官兵的军衔共有六等十八级。

日本新旧军衔名称日,汉对照表

旧日军 战后自卫队 汉译名
大将 将一 上将

中将 将二 中将

少将 将补 少将

大佐 一佐 上校

中佐 二佐 中校

少佐 三佐 少校

大尉 一尉 上尉

中尉 二尉 中尉

少尉 三尉 少尉

准士官 准尉 准尉

曹长 军士长

曹长 一曹 上士

军曹 二曹 中士

伍长 三曹 下士

上等兵 士长 上等兵

一等兵 一士 一等兵

二等兵 二士 二等兵

三士 三等兵

元帅只是大将的名誉加级而已,有很多好处,比如参加元老院,拿元帅杖,配校官,尉官各一名,是天皇的军事顾问,称呼一般为海(陆)军大将,元帅

⑷ 将官的概念及各国设置将军军衔的时间及等级是

将官是军衔的一级。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亦称将军。

美、英、法、印度等国的将官军衔设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美国自1866年起还设有五星上将,一般在战时授予,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元帅。前苏联、古巴和东欧国家的将官军衔包括大将、上将、中将、少将。中国清朝末期编练“新军”,于光绪31年定上等军官的军衔称号为“都统”;1909年11月规定上等军官第一级内增设“大将军”和“将军”衔称,为正都统和有勋劳者赏赐荣衔。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定上等军官军衔称号为“将军”。同年8月,北洋政府改上等军官军衔为“将官”,并区分为上将、中将、少将3级。

国民政府时期,将官设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5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将官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将官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

⑸ 元帅,将军都是什么级别呢

元帅是军队里最显赫的头衔,在中国古代最早是统帅全军的军事一哥,到南北朝时期,元帅开始正式成为统领全军的官职名称,后来就有些泛滥了,一般作为率军作战的主帅,相当于二战时期的方面军司令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德国的元帅区分为帝国元帅和军种元帅两个级别。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在主要军事强国里,都取消了元帅军衔。和平年代,一般不设元帅军衔,非举国大战,一般不授予元帅军衔,这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只有极少数国家还保留着元帅、主帅和次帅等古老军衔。目前世界主要军事强国里唯一的元帅在印度,2002年阿尔琼辛格被授予印度空军元帅军衔。

⑹ 军人分多少个等级的都有什么级别呀

您好·军官: 上将:边花 三星 中将:边花 二星 少将:边花 一星 大校:二杠 四星 上校:二杠 三星 中校:二杠 二星 少校:二杠 一星 上尉:一杠 三星 中尉:一杠 二星 少尉:一杠 一星 士兵: 上士 中士 下士 列兵 陆军军衔——将官 校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官 士兵 海军军衔——将官 校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官 士兵 空军军衔——将官 校官 校官 尉官 文职干部 学员 士官 士兵 将官(上中少 终身) 校官(大上中少 大校终身) 尉官(上中少) 文职干部(终身) 学员(牌 无任何星杠) 士官(一二三四五六 一般五六级后终身不退役) 士兵(列兵 上等兵 士兵服役两年退役)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军衔,基本上实行一职编两衔的制度,199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修正的《军官军衔条例》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总参谋长、总政治部主任的职务编制军衔为上将,其他各职级的编制军衔为: 正大军区职:上将、中将 ; 副大军区职:中将、少将; 正军职,少将、中将 ; 副军职:少将、大校; 正师职:大校、少将; 副师职(正旅职);上校、大校; 正团职(副旅职):上校、中校; 副团职:中校、少校; 正营职:少校、中校; 副营职:上尉、少校; 正连职:上尉、中尉; 副连职:中尉、上尉; 排职:少尉、中尉。 出处: 区分军人等级、表明军人身份的称号、标志,国家给予军人的荣誉。 通常由将官、校官、尉官、准尉、士官、士兵构成其等级体系,有的国家还设有元帅。以置于肩、领或袖、帽等处的专门徽章符号,标志军人的军衔等级和所属军种、兵种及专业勤务。军衔的种类按其性质,可分为正式军衔、临时军衔和荣誉军衔;按兵役,可分为现役军衔、预备役军衔和退役军衔。许多国家的法律规定,军衔是军人的终身荣誉,非经法律判决不得剥夺,具有一定功绩的军人退役后,在规定的场所有权着佩带军衔符号的军服。实行军衔制度,有利于提高军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加强军队的组织纪律性,方便军队的指挥和管理,促进军队正规化建设;对国际联盟作战和军队交往也具有重要意义。军衔等级的设置,同军队的规模和体制编制密切有关。欧洲早期的军队,最大编制是团,所以当时最高军衔只是上校,将军则是代表君主或元首指挥作战的首领。以后,随着军队组织编制扩大,将军遂划分为若干等级,以指挥不同规模的军队。各国军官军衔同军队职务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通常是上尉一连长,上校一团长,准将一旅长,少将一师长,中将一军长,上将一方面军(或战区)司令官。军衔授予的条件和程序,各国都以法律形式加以规定。授予军衔,一般以军人所任职务的编制军衔、政治品质、业务素质、服役经历及劳绩贡献为依据。军官军衔的授予,许多国家集中在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手中,也有的国家将中、下级军官军衔的授予权赋予国防部和高级军事机关。军衔晋升是军人的一种权利。各国对校级以下军官及士兵军衔的晋升期限,都有具体、严格的法律规定;将官军衔的晋升,通常实行择优选升,不规定具体期限。和平时期,军衔一般都是按期逐级晋升,因职务提升而军衔低于新任职务的编制军衔,或在工作中建有突出功绩的军官,军衔可提前晋升。为使军人原军衔与其所任职务相一致,有的国家实行临时军衔制度。如美国规定,下士以上军人正式军衔尚未期满,而被正式任命或临时任命为比其正式军衔高的职务时,则授予同新任职务相适应的临时军衔。临时军衔,一般都高于本人的正式军衔。被授予临时军衔的人员,其权力和服装式样与正式军衔相同。职务下降时,临时军衔亦随之下降,但不得低于原有的正式军衔。英国、印度等国,亦实行临时军衔制度。军衔是多数国家规定军官服役年龄和军人享受物质待遇的重要依据。军官服役年龄的大小,同军衔的高低成正比,不过这种比率逐步呈缩小趋势。如20世纪初,日本规定上将65岁,少尉45岁,而80年代末规定上将60岁,少尉53岁,上将与少尉的最高服役年龄之差,由20岁缩小到7岁。西方国家军官的薪金,大多以军长作为依据,东欧一些国家的军官,军衔则为薪金构成的一部分。中国古代有一套独特的武职官员等级制度。秦汉时期,官员的等级称“石”。魏晋以后,官员的等级称“品”,多数朝代的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18级(每品分正、从两级)。唐宋时期,武职官员等级设9品32级。隋唐以后,在品之外还设有“武阶”。阶数多少各朝不等,多者45阶,少则18阶,每阶均有等级称号,如骠骑大将军、昭武校尉、陪戎副尉等。以不同颜色和图案的冠服佩饰标志官员的品阶,是中国古代武阶制度的一个显着特点,它表明中国封建社会武职官员的等级制度已趋完善。清朝末年,清政府参仿西方军事制度,实行营制改革。从1904年开始至1911年3月,历时6年多,逐步地在中国军队中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衔制度,取代了传统的武阶制度。中国初次建立的军衔设6等18级:上等第一级包括大将军、将军、正都统,第二级为副都统,第三级为协都统;中等第一级为正参领,第二级为副参领,第三级为协参领;初等第一级为正军校,第二级为副军校,第三级为协军校;额外军官一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兵分正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辛亥革命后,1912年1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改定军衔等级为6等16级:上等军官称将军,中等军官称都尉,初等军官称军校,每等分大、左、右3级;额外官佐1级;军士分上士、中士、下士3级; 兵分上等兵、一等兵、二等兵3级

⑺ 将军等级

美国将官,属于美国军衔体系中的第一等,分为五星上将(战时或战后对有特殊贡献的高级军官才授予)、上将(也称作四星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等五级军衔。 俄罗斯将官,属于俄罗斯军衔体系中的第二等,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四级军衔。 英国将官,属于英国军衔体系中的第二等,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等四级军衔。 法国将官,属于法国军衔体系中的第一等,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等四级军衔。 朝鲜将官,属于朝鲜军衔体系中的第二等,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四级军衔。 越南将官,属于越南军衔体系中的第一等,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四级军衔。 古巴将官,属于古巴军衔体系中的第二等,分为大将、上将、中将、少将等四级军衔。 印度将官,属于印度军衔体系中的第二等,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等四级军衔。 韩国将官,属于韩国军衔体系中的第一等,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等四级军衔。 加拿大将官,属于加拿大军衔体系中的第一等,分为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等四级军衔。 日本自卫队将官,属于日本军衔体系中的第一等,分为上将、中将、少将等三级军衔。 阿尔及利亚将官,属于阿尔及利亚军衔体系中的第一等,分为少将、准将等两级军衔。

⑻ 军队的军衔等级是如何设置的

军官军衔等级的设置,是军衔制度的核心。如果说世界各国军衔制度有所不同的话,首先就在于军衔等级设置的不同。

从军衔发展的历史看,军队的规模、军队的组织体制、联盟作战及国际交往的对等原则等等,都是军衔等级设置的重要制约因素。

当今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设置不同,多数国家军官分将、校、尉三个等级;部分国家在将官之上还设有元帅,军衔分帅、将、校、尉四个等级。还有一些国家把准将作为非将非校的特殊军衔。另有个别国家把准尉当作不同于尉官的单独一级军官军衔。士兵军衔,各国通常分为军士(士官)和兵两个等级。如此细分起来,各国军衔最多可分为帅、将、准将、校、尉、准尉、军士、兵八个等级。

元帅

元帅是军阶的一级。为许多国家最高军衔。16世纪时,法国和德国先后开始以元帅作为最高军衔。17世纪的奥地利、俄国,18世纪的英国,19世纪的西班牙、土耳其、意大利、日本,20世纪的印度、波兰、芬兰、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前苏联、中华人民共和国、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蒙古人民共和国、保加利亚、巴西、泰国、乌干达等国都先后设立元帅衔。前苏联设立苏联大元帅,苏联元帅和苏联海军元帅,空军元帅,兵种元帅和专业兵主帅、元帅。中华人民共和国在1955~1965年实行军衔制时,设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衔,并将这一军衔授予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和叶剑英。

将官

将官是军衔的一等。高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亦称将军。美、英、法、印度等国的将官军衔设上将、中将、少将、准将;美国自1866年起还设有五星上将,一般在战时授予,相当于其他国家的元帅。前苏联、古巴和东欧国家的将官军衔包括大地、上将、中将、少将。中国清朝末期编练“新军”,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定上等军官的军衔称号为“都统”;1909年“月规定上等军官第一级(正都统)内增设“大将军”和“将军”衔称,为正都统和有勋劳者赏赐荣衔。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1月定上等军官军衔称号为“将军”。同年8月,北洋政府改上等军官军衔为“将官”,并区分为上将、中将、少将3级。国民政府时期,将官设特级上将、一级上将、二级上将、中将、少将5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1965年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将官设大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将官设一级上将、上将、中将、少将4级。

校官

校官是军衔的一级。中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世界各国的军衔等级体系中均设有校官阶次,多数国家分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有的国家分为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历史上有的国家只区分为上校、少校两级。构成校官这一军衔阶次的上校、中校、少校等术语,最初是团队首领的职务名称。以后,随着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原来的官职名称,逐渐与职务分离,成为与职务相辅相成的军衔等级称谓。在中国,清朝末期编练“新军”,参仿西欧式军衔制度,于1905年8月规定中等军官的军衔称号为“参领”。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于1912年3月改中等军官军衔称号为“都尉”。中华民国政府于同年8月改中等军官军衔称号为“校官”,区分为上校、中校、少校3级。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1965年实行军衔制期间及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后,校官均设大校、上校、中校、少校4级,为师、团、营职的编制军衔。

尉官

尉官是军衔的一级。初级军官军衔的统称。世界上凡实行军衔制的国家均设尉官这一阶次。多数国家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有的国家分为大尉、上尉、中尉、少尉4级,还有的国家分为大尉、上尉、中尉、少尉、准尉5级。构成尉官这一军衔阶次的上尉、中尉、少尉等,最初是职务名称。如15世纪在意大利雇佣军中,连队的最高长官称为上尉,副职称为中尉。随着军衔制的建立和发展,这些官职名称逐渐由职务系列转变为军衔系列,成为区分初级军官军衔等级的称号。在中国,清朝末期的“新军”,于1905年8月规定初等军官的军衔称号为“军校”。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沿用。1912年8月,民国政府改初级军官军衔称号为“尉官”,分为上尉、中尉、少尉3级,为连,排职军官的编制军衔。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55~1965年实行军衔制期间,尉官设大尉、上尉、中尉、少尉4级。1988年重新实行军衔制,尉官设上尉、中尉、少尉3级,分别为连职、副连职、排职的编制军衔。

军士

军士是介于军官或准尉与兵之间的一个等级,亦称为“士官”。各国军士等级差别较大,多数分三级或四级,分三级的通常为上土、中士、下士;为四级的一般为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土。美国、法国、德国、奥地利、比利时、波兰、意大利、阿根廷、秘鲁等一些欧美国家,军士设六至七级。而目前我国设士官八级(军士长四级、专业军士四级)、军士三级,共计十一级,是当今设军士等级最多的国家。

兵是军衔等级体系中最低的一个层次。多数国兵的衔级设二——三级。前苏联、东欧国家和朝鲜、蒙古、越南、古巴等国,均设二级:上等兵、列兵;美、英、法、意等国设三级:一等兵、二等兵、三等兵(或新兵);德国、日本等国设四级;印度则设五级;而捷克、斯洛伐克、西班牙、荷兰、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只设一级。

准尉与士兵军衔制度

军衔制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把士兵的衔级包括在内,构成上至最高统帅、下到士兵的完整的军人等级体系。各国军队都有士兵军衔制度。一些国家在军官与军士之间,还设有准尉制度。

鉴于军队部分专业技术人员和机要保密人员不宜流动频繁,一些较为复杂的操作和管理技术只经短期培训难以适应实践需要,一些相当于军官职务的人员军衔级别不能按指挥军官那样正常晋升,一些长期留用的优秀技术士兵需给予相应的级别、待遇。于是,一些国家相继在军官和士兵之间设置了准尉衔。准尉大多是军队中的技术骨干,目前准尉在军队中担负的职务范围趋向扩大。

多数国家的准尉是介于尉官和军士之间的特殊军阶,既不算军官,也不算土官(军士),有的国家是军官的最低一级。

准尉的军衔虽是少尉的下一级,但通常不能晋升为少尉,而只能在准尉的衔级内,逐级晋升。

⑼ 大将和上将的级别

上将是将官中的最高等级,也是军官最高级别。大将为将官中的最高军衔。

此前的军衔条例,上将分一级上将和二级上将,但是一级上将的军衔,并未授予给任何一位军中将领。

我军在一九五五年实行军衔制时,将官共分为四等,即少将、中将、上将和大将。另外在大将之上,还设立有元帅军衔。



(9)印度将军是什么级别扩展阅读

大将军衔最早由苏联红军设置,1940年5月最高苏维埃主席团发布命令,将高级军官军衔改称将官,大将为陆军将官中最高级别,与海军元帅等同。

1943年设置了空军、炮兵、装甲兵、工程兵和通信兵元帅后,大将军衔只在诸兵种合成军队中设置,与军兵种元帅属同一级别。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一些国家以及朝鲜、越南、古巴、尼加拉瓜、缅甸等国也相继设置大将军衔。1955年到195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期间,也曾设立大将军衔。

⑽ 军人分多少个等级的都有什么级别呀

(2009年后)军官军衔设下列三等十级,分别是: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衔

将官:上将、中将、少将;

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

尉官:上尉、中尉、少尉。

士官:一级军士长、二级军士长、三级军士长、四级军士长、上士、中士、下士。

兵:上等兵、列兵。

2、军官军衔对应肩章从低到高是:

尉官:一杠一星,少尉;一杠二星,中尉;一杠三星,上尉。

校官:两杠一星,少校;两杠二星,中校;两杠三星,上校;两杠四星,大校。

将官:金色橄榄枝加一颗金星,少将;金色橄榄枝加二颗金星,中将;金色橄榄枝加三颗金星,上将。

(10)印度将军是什么级别扩展阅读

建立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是军官职业化改革的基础。1988年实行新的军衔制,军委明确先按职务等级晋升,将来再过渡到军衔主导晋升。这次改革,将把军衔作为反映军官能力的主要标尺,基于军衔构建军官管理制度体系。

通俗地说,就是以军衔等级为基石,系统设计和安排军官的服役年限、培训交流、选拔任用、待遇保障以及退役和安置等各项制度。通过确立军衔在军官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切实把能力导向打仗导向立起来。

我军军官服役制度还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主要是军官更替速度过快,在基层一线历练不够扎实,有的刚培养成熟就退役了;重年龄轻年限,对自然增长的年龄卡得很严,致使不少军官“年龄恐慌”大于“本领恐慌”。

阅读全文

与印度将军是什么级别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关系为什么这么好 浏览:853
伊朗和美国为什么有仇 浏览:163
为什么印尼人喜欢喷香水 浏览:145
印度歼10怎么样 浏览:676
越南马皮凉在越南哪个位置 浏览:832
伊朗女人戴什么手表 浏览:993
买越南媳妇多少人民币 浏览:413
去伊朗旅游带多少钱 浏览:23
想陪你很久很久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9
英国人怎么评价约翰 浏览:910
印度订不到酒店怎么办 浏览:932
传说对决印尼服怎么进 浏览:673
关于英国论文怎么写 浏览:406
意大利有哪些品牌的车 浏览:581
伊朗对西班牙怎么样 浏览:895
1元换多少越南盾合适 浏览:172
越南610是什么金 浏览:277
印尼什么时发生地震 浏览:35
印尼红龙鱼15公分怎么看 浏览:567
中国公元前900年什么时期 浏览: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