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文明有没有中断
印度文明当然中断的,公元前200~公元200的时候,由于当时强大的古印度王朝——孔雀王朝的覆灭,导致印度区域一带不断被外族和外国所入侵。先是希腊人在公元前2世纪侵入了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紧跟着,又有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也都纷纷入侵。而他们这些国家入侵后,却都积极地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输入了进来,而古印度文明则不断的受到排挤。
同时,伴随着中亚地区阿富汗境内的突厥人的兴起,就在1001-1026年间,该王朝就曾经先后17次侵入北印度。虽然,他们最终并没有在印度建立起其有效统治,但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印度区域的影响力却在不断扩大,从而使古印度文明在最终遭受到了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之后,走向了灭亡。
所以现在称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为古印度而不印度,就是其文明在后面灭亡了。
Ⅱ 4大文明古国是如何被断代的,为什么会被断
1.古巴比伦文明的兴衰
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曾经诞生过灿烂的古巴比伦文明。这块广袤肥美的平原,由发源于小亚细亚山地的两大河流——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冲积而成。公元前4000年,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在肥沃的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发展灌溉农业。幼发拉底河高于底格里斯河,人们很容易用幼发拉底河的水灌溉农田,然后灌溉水排入底格里斯河,再流人大海。良好的生态系统带来了发达的农业,农业的发展又带来了繁荣昌盛,在两河流域建立了宏伟的城邦。从公元前500多年开始,巴比伦文明逐渐走向毁灭并被埋藏在沙漠下将近2 000年,变成了历史遗迹。古巴比伦文明的败落曾经是一个秘密,而地理学和生态学专家对此作出了令人信服的破解:古巴比伦文明衰落的根本原因是不合理的灌溉。由于古巴比伦人对森林的破坏,加之地中海的气候因素,致使河道和灌溉沟渠严重淤塞。为此,人们不得不重新开挖新的灌溉渠道,而这些灌溉渠道又重新淤积。如此的恶性循环,使得水越来越难以流人农田。一方面,森林和水系的破坏,导致土地荒漠化、沙化;另一方面,古巴比伦人只知道引水灌溉,不懂得如何排水洗田。由于缺少排水系统,致使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下水位不断上升,给这片沃土罩上了一层又厚又白的“盐”外套,使淤泥和土地盐渍化。生态的恶化,终于使古巴比伦葱绿的原野渐渐褪色,高大的神庙和美丽的花园也随着马其顿征服者的重新建都和人们被迫离开家园而坍塌。如今在伊拉克境内的古巴比伦遗址已是满目荒凉。
2.埃及文明的衰亡:
埃及到了二十王朝以后,一系列的奴隶起义导致国力衰竭,开始了跨越5个王朝的第三中间时期(前1070年-前664年),其间的王朝有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二十四和二十五王朝。埃及自第二十六王朝进入古埃及后期,最终在前525年被波斯阿契美尼德帝国所灭,古埃及时代结束了。波斯人在埃及建立了第二十七王朝和第三十一王朝,埃及二十六王朝后裔反抗波斯人成功和内战,建立了短暂的第二十八、二十九和三十王朝。前332年埃及又被亚历山大大帝所统治,亚历山大死后,其部将托勒密一世占领了埃及,建立了托勒密王朝,也被称为法老,但当时的埃及已经是彻底在外族人的统治下了。
3.古印度文明衰落之谜:
通常意义上认为,古印度的文明时代是从公元前1000年后期的吠陀时代开始的。然而新的考古材料证明,整个史前时期直到文明出现的前夕,在古印度都是有人居住的。 19 世纪20 年代,英国考古学家在印度河流域发现了新的远古文明———哈拉帕文明,这个文明曾兴旺发达了几个世纪,后来突然衰落。那么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呢? 19世纪早期,印度旁遮普地区的哈拉帕曾出土过许多古物和两枚印章,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22 年,印度考古学家在信德地区的一个古代佛塔下面,发现了被尘土淹没、沉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摩亨佐·达罗,同时也出土了类似的印章和古物。
印度河流域出土的这两座古城的城址,设计复杂,文物多彩,宛如一幅幅迷人的画卷,使人们看到了作为世界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代印度高度发展的文化。后来又陆续出土了若干的文化遗址,按考古学界以首次发现的地点命名的习惯,它们又共同被称为“哈拉帕文化”。
哈拉帕文化是早已被人们遗忘了的文化。存世的文献中甚至没有关于它的传说,当然更没有关于那个时代的历史记载了。由于在两河流域遗址发现有印度河流域的的印章,考古学家推测约在公元前2350 年至1770 年间,印度河流域与两河流域之间的人们曾有商业往来。据此大体可以推定, 印度河流域文明即哈拉帕文明存在于约公元前 2300至1750年。
到公元前1750年,却突然衰落,从此印度河流域哈拉帕文明之光熄灭了。这个古老文明究竟是怎样毁灭的?学者们也有种种不同的推测。
有些学者认为,由于雨量减少,信德地区日益干旱甚至沙漠化,居民不得不移往他方。有些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落是地震、泥石流、旋风等灾变的结果。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印度河的改道,原先的河谷沃土变成了沙土,人们被迫离去。
以上推测都把哈拉帕文化的衰亡归因于种种自然灾害,但是自然灾害不足以说明———分布在那么广阔土地上各城市为何一齐衰亡?
有些学者认为, 由于土地的过度耕作、水利设施被忽略或破坏以及长期伐林掘土烧砖, 土壤逐渐恶化, 致使哈拉帕文化趋于没落。有些学者认为, 印度河流域城市文明的富足, 引来了山地部落的入侵, 结果造成文明的毁灭。
还有学者认为,哈拉帕文化的衰亡是雅利安人侵入的结果。这种学说虽然曾经盛行一时,但是雅利安的侵入在公元前1500 年以后,而现在已经测定哈拉帕文化在此以前就已经衰亡了。因此,哈拉帕文化衰亡的原因仍然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
许多年来,我国一直流传着“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但是,我查阅了一些权威的“世界历史”着作,发现这种说法只在我国流行,并没有得到世界范围的历史学界的公认。
20世纪是人类各文明全面交流、沟通、融汇为一个整体的全球化(地球村)世纪。200多年以来国际考古学、历史学获得惊人的发展,所有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对于“文明与文化”的基本观点逐步趋于一致。但是,全世界没有一部历史着述采用“中国和埃及、巴比伦、印度并称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
因为这个说法并不规范,缺乏科学论证和史料的根据。
“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从何而来?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文献资料,是在梁启超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中,最初创始“四大文明古国”之说。这首七言长诗写道:
初为据乱次小康,四土先达爰滥觞:
支那印度邈以隔,埃及安息邻相望,
(梁启超自注:侯官严氏考定小亚细亚即汉之安息,今从之。)
(梁启超自注:地球上古文明祖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梁启超并不是历史考古学家,他的这首七言长诗只不过抒发一种感想,并没有学术上的确凿根据。所以不足为凭。我们还是考察一下学术界的论点。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长期担任伦敦大学教授。他的12卷本巨着《历史研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历史着作。在《历史研究》一书的开头,汤因比就指出,以往历史研究的一大缺陷,就是把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的一般范围,这大大限制了历史学家的眼界。事实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独立地说明自身的历史问题。应该把历史现象放到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比较和考察,这种更大的范围就是文明。
文明是具有一定时间和空间联系的某一群人,可以同时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文明自身又包含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其中文化构成一个文明社会的精髓。
汤因比把6000年的人类历史划分为21个成熟的文明:
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古印度、希腊、伊朗、叙利亚、阿拉伯、古中国(商代)、安第斯(南美洲)、玛雅(中美洲)、中国(唐以后)、天竺(兴地)、朝鲜、日本、拜占庭、俄罗斯、墨西哥、育加丹。
另外还有5个中途夭折停滞的文明:玻里尼西亚、爱斯基摩、游牧、斯巴达和奥斯曼。
如果要说“古国”之“国”,那么古代“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希腊、伊朗、叙利亚”都是不同的“国”,都是比古中国更早(或几乎同时)的“文明古国”,哪里来的“四大”?事实上不能成立。
一般说来,古代文明最早起源于公元前4000—3000年地中海及波斯湾周围地区的尼罗河流域和两河流域,扩展到以色列、希腊群岛(克里特和迈锡尼)、伊朗、叙利亚等地,由考古证明:这些地区的文明都早于中国(已经得到考古证实的是公元前1500年商代文明,而公元前2000年左右夏代的证据尚嫌不足,还没有发现文字和青铜器工具等,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
只有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吗?
多年以来,我国还广泛流传一种“所有的文化都中断了,只有中华文明还在延续”的浮夸虚骄的“观点”,这不仅是“戏说”、简直是信口开河的“胡说”,是不懂装懂、妄自尊大的集中表现。
2000年1月12日,中新社报道说:“长途跋涉了两万余里、途经四大文明古国、三大宗教发源地的香港凤凰卫视‘千禧之旅’摄影车队,昨天在万里长城西端起点的嘉峪关举行了隆重的入关仪式。……余秋雨说,亲眼目睹几个与中华文明一起繁荣,甚至更早成熟的古老文明,都灭亡了,或者衰败了,只有中华文明还在延续,还在生机勃勃地发展,……。”
2003年04月01日余秋雨发表谈话:《深入反思中国文化》。他断言:“我走完全世界的一些文化的发祥地之后,我的反思更多的是考虑中国文化未灭亡的原因,唯一就它没有中断,所有的文化都中断,唯一它没有中断原因何在,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
不知道余秋雨对于这个问题想得怎么样啦?
到底“想”出什么名堂没有?
还不过是故弄玄虚的空想、梦想、幻想、狂想?
数年来,余秋雨先生不知厌烦地再三鼓吹:“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断甚至烟灭了。”他所谓的“千禧之旅”是“补上了中国文化研究很有价值的一个空缺”。
这实际上是一个“伪命题”,是不懂装懂、不学有术的自做多情的编造。
历史考古是严格、严谨、严肃的学问,不是像黄梅戏那样可以随心所欲编造神话而“戏说”的!
余秋雨再三重复的、毫无新意的断言,并不符合事实。他又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而不作更正,以至于以讹传讹、误人子弟。
一些学者、报刊媒体和科研教育机构,长期以来频繁地重复鼓吹“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的不正确说法,在社会上造成严重的误导,必须加以澄清。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巨着《历史研究》中,有一章对各个文明的考察(第九章)列出了图表。从汤因比的权威性图表可以看出,至少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都一直延续至今,而并非“只有中国文明得以延续,而其它古代文明都中断甚至烟灭了。”
如果说:古埃及、苏美尔、米诺斯、赫梯、巴比伦……等古代文明没有延续到今天,如果说:安第斯(南美洲)、玛雅(中美洲)文明已经灭绝,玻里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达文明和奥斯曼文明等5个文明中途夭折停滞了,那么还说得过去。
但是,实际上希腊文明和印度文明这两大文明,比中国文明更加古老。
考古发掘证明:希腊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印度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000年,都比古中国文明更早得多。
至今居住在希腊的还是古希腊人的后代,一脉相承使用的还是希腊语,保存和发扬光大了悠久的希腊文明;
至今居住在印度的还是古印度人(达罗俾多和雅里安人)的后代,一脉相承使用的还是印度各语言和方言,保存和发扬光大了悠久的印度文明;
他们何曾“都中断甚至烟灭了”?
余秋雨如此信口雌黄,要是希腊人和印度人(还有伊朗人、叙利亚人等等)一起来质问你余秋雨,那么你何以应答?张口结舌罢了。岂不丢人现眼到家啦?
对于世界文明的初步看法
根据今天我们对于人类文明史的认识,应该承认:过去流行的“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并不规范。
首先,不该说“国”而应该称为“文明地区”——考古研究表明:年代最古老的几个文明地区是:两河流域(苏美尔、亚述等许多国家)、尼罗河流域(古埃及各王朝、各国)、印度河流域,等等。这三大地区,首先出现了文字和青铜器,这是文明的最重要标志。它们可称为“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
而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字,年代远远晚于尼罗河流域象形文字和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事实表明:夏商文明的年代,比两河流域、尼罗河流域、印度河流域的(有文字可考)的文明,要晚2000—3000年。但是,这“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后来由于外族入侵和其他原因而中断了,但是三大最古老文明的成果实际上并没有“湮灭”,它们对于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影响,一直保留下来了。例如世界通行的拼音字母、各种工具、建筑格式等,就是从它们那里继承下来的并发扬光大的。
接下来,影响重大深远而一直延续到现在的文明地区,是希腊文明(后与犹太以色列的基督教文化融合)、印度文明(印度教、梵文经典等)和中国夏商文明(汉字等),这继起的三大文明,都一直延续发展到今天。
如此“三大最古老的文明地区”和“延续至今的三大文明地区”的新提法,就是我的初步结论。建议由此代替“四大文明古国”的不规范提法。
世界文明史,乃是以考古发掘和史料记载为根据的实事求是的学问。我们中华民族,既不应该妄自菲薄,也不应该妄自尊大。
Ⅲ 古印度文明为什么会消失
古印度文明会消失是因为当时强大的古印度王朝——孔雀王朝的覆灭,导致印度区域一带不断被外族和外国所入侵。而这些国家入侵后,却都积极地把自己国家的文化和思想输入了进来,而古印度文明则不断的受到排挤。
同时,伴随着中亚地区阿富汗境内的突厥人的兴起,就在1001-1026年间,该王朝就曾经先后17次侵入北印度。虽然,他们最终并没有在印度建立起其有效统治,但他们所信仰的伊斯兰教在印度区域的影响力却在不断扩大,从而使古印度文明在最终遭受到了彻底的、毁灭性的打击之后,走向了灭亡。
古印度文明的起源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产生时间约为公元前3100年,由达罗毗荼人(或叫哈拉巴人)组建城邦,发展社会生产。
而恒河文化昌盛于公元前1800~前600年间,为印度着名的吠陀时代。吠陀时代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即梨俱吠陀时期,约在公元前1800~前1000年;后期约在公元前1000~前600年。
前期经典很少提到家庭,社会仍具部落性质;后期部落社会分解为4个瓦尔纳的社会。4个瓦尔纳中首陀罗为最低层,吠舍为中层,刹帝利和婆罗门为上层。
Ⅳ 古印度文明曾世界领先,为何渐渐陨落,倒退千年,一个原因最致命
古印度是被称为文明古国之一,曾经与古埃及以及古巴比伦还有中国并称。当时的地区领土有现如今的印度以及巴基斯坦,印度河流域是印度文化的中心点,对于印度来说,它就像是一个巨型号的各类型文化的聚集地,囊括着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传统遗迹。
古印度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者和见证者,它的历史之久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一直到现在的二十一世纪。它的跨度更广可以从西方国家到东方国家,也可以从亚洲地区到欧洲地区,各个领域、各种文明文化的发展印迹都浓缩于印度。
同时,古印度也是一个种姓多、种族多的古国,其中最有名的四大姓就是:婆罗门(多为印度祭司的姓)、刹帝利(多为印度贵族种姓)、吠舍(属印度平民之姓)、首陀罗(印度奴隶的姓)。
随着孔雀王朝的覆灭,阿富汗地区的突厥部落渐渐崛起,在整整二十六年间,突厥前后17次侵略北印度地区。虽然没有最终统治印度,但突厥信奉的伊斯兰教在印度影响甚大,这一次使得古印度的文明遭到了重创,而且还是彻底性的破坏和毁灭。
不过,也有说法,将印度的衰落和灭亡是因为地界以及环境的影响,以及印度自身发展的局限性,这些都是有可能诱发的原因之一,但是真正导致印度文明陨落还是统治王朝的衰败,外族的侵略。
Ⅳ 在你看来古印度文明消失的原因是什么呢
古印度文明首先在印度河流域兴起。它的高峰期是公元前2600年至1900年,人口为500万,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人口开始下降。先前有人分析过,古印度文明衰落的主要原因是雅利安部落的入侵、频繁的大地震和过度使用水资源。然而,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冬季季风导致的降水减少导致了干旱,从而导致了古印度文明的衰落。
Ⅵ 有个疑问,四大文明古国的印度是如何中断的
印度文明的发源地在印度河流域,在今天的巴基斯坦。印度文明亡于公元前1500年,是被雅利安人灭亡的。如今的印度已经和古印度文明没有关系了。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发明的,用于统治印度人。印度文明由于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没有传承。
Ⅶ 古印度文明是怎么毁灭的是雅利安人入侵还是被泥浆淹没
1,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3000的哈拉帕文化。公元前2000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摧毁了他,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梨俱吠陀描述这一时期雅利安人的主要活动是祭祀、迁徙和对土着居民(达罗毗荼人)进行征服。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
2,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与希腊人先后入侵
3,孔雀王朝建立
4,从前2世纪初开始,大夏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侵入印度
5,大月氏人成为最成功的侵入者,他们在北印度建立了强大的贵霜帝国
6,笈多王朝
7,中亚嚈哒人(白匈奴)入侵
8,12世纪末穆斯林征服北印度
9,德里苏丹国(伊斯兰时期)
10,莫卧儿帝国(伊斯兰化的蒙古人)
11,殖民地时期(葡萄牙,荷兰,法国,英国先后侵略,最后成为英国人殖民地)
12,独立印巴分治
印度就这么个历史,全告诉你了。
Ⅷ 古印度文明被哪个国家中断过
一种解释说,这是由于外族人侵造成的.改说倡导者认为,从城市遗址最大层格斗和暴力厮杀所说的大神"因陀罗什城堡的摧毁者",可以认为印度河文明是由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摧毁的.不过,雅利安人进入这一地区的最早时间是公元前15世纪,此时文明已经衰亡.另外,印度河文明的衰落是城市经济向村落经济和游牧业的退化,不是大规模的战争引起的人口灭绝。
有些人认为,这是洪水造成的,特大洪灾迫使印度河改道,人们不得不遗弃旧城市.不过,此论无法解释印度河流域整个地区大城市衰亡现象.
另有人认为,印度河流域靠洪泛耕作,洪水传染疟疾等疾病,疾病广泛流行是造成哈拉帕文明衰亡的原因之一.另外,从生态学和水文学等方面看,哈拉帕城市文明的后期发生过剧烈的地质水文变化,如有些地区由于河水逐渐干涸,居民点消失,影响了文明的发展和维系,促进文明迅速衰亡。
新近有人指出,探究哈拉帕文明衰亡之因,着重点应放在它为什么没有力量抵御天灾人祸上,哈拉帕文明虽从事大规模的内外贸易和手工业生产,但基础仍是生产水平有限的农业和牧业.这是只能靠简陋的工具耕种河边的洪泛地,没有修理过像样的灌溉工程,生产技术方面缓慢,没有铁器,结果导致整个体系的停滞不前.在这种情况下,外来文化的冲击或自然灾害轻而易举地予旧有文明以致命的打击。
Ⅸ 为什么说印度文明是被中断的
古印度文明 印度的远古文明是在1922年才被发现的。由于它的遗址首先是在印度哈拉巴地区发掘出来的,所以通常称为"哈拉巴文化";又由于这类遗址主要集中在印度河流域,所以也称为"印度河文明"。哈拉巴文化的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至前1750年。 哈拉巴文化是古代印度青铜时代的文化,它代表了一种城市文明。从已经发掘的城市遗址来看,城市的规划和建筑具有相当高的水平。如摩亨佐·达罗城,面积达260公顷,全城划分为12个街区,有整齐宽阔的街道和良好的排水系统,有的住宅精美宽敞,开始迈入文明的门槛。这一文明延续了几百年之后逐渐衰落,于公元前18世纪灭亡。哈拉巴文化衰落后,由印度西北方入侵的游牧民族雅利安人在印度创立了更为持久的文明。雅利安人于公元前2000年左右出现在印度西北部,逐渐向南扩张。到了公元前6世纪初,相传在印度形成了16个国家。经过长时期的兼并战争,到公元前4世纪,在南部的恒河流域建立起以摩揭陀为中心的统一国家。 在这一时期,印度西北部的印度河流域遭到波斯帝国的入侵。波斯人统治印度河流域近两个世纪之久,直到公元前4世纪后期才一度被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所征服。旃陀罗笈多领导了反马其顿起义,在驱逐了侵略者后统一了北印度,不久又推翻了摩揭陀国的难陀王朝,从而建立起古代印度最为强盛的孔雀王朝。 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古代印度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在文学、哲学和自然科学等方面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创性的贡献。在文学方面,创作了不朽的史诗《摩诃婆国多》和《罗摩衍那》。在哲学方面,创立了"因明学",相当于今天的逻辑学。在自然科学方面,最杰出的贡献是发明了目前世界通用的计数法,创造了包括"0"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所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度,只是通过阿拉伯人传播到西方而已。公元前6世纪,在古代印度还产生了佛教,后来先后传入中国、朝鲜、日本。参考资料:另见 http://book.sina.com.cn/nzt/his/1102563889_yazhoushi/5.shtml(更细)
Ⅹ 印度文明是怎么消失的
1、外敌入侵。很多民族不断的想古印度进攻,并且还将其特有的文化、思想都带进了古印度,对原有的古印度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2、中亚帝地区突厥人的崛起,他们把伊斯兰教输入了古印度,把古印度的佛教文化和社会体系彻底搅乱,文明上渐渐被外来植入的文化和制度所替代。
3、社会上等级森严的种姓制度也随着不断的战争而分崩离析,社会矛盾逐渐被激化。
古印度文明
以其异常丰富、玄奥和神奇深深地吸引着世人,对亚洲诸国包括中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古印度文明细分两部分来看:
一是印度河流域产生的文明。
另一就是恒河流域产生的文明。所说的古印度文明消失指的是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消失,而恒河流域的文明则未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