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的古都是什么
古印度历史上的孔雀王朝的都城是华氏城。
相关资料:
孔雀王朝(约前321年-前324年至约前187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华氏城。
到了旃陀罗笈多儿子瓶头王(宾头沙罗)统治时期,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达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阿育王就是这强大王朝的继承者之一。
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统一了除了现卡纳塔克邦以南及阿富汗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并将佛教定为国教,到处派人往各地宣传佛教,一时亚非欧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迹。经此提倡,佛教遂成为世界重要宗教之一。孔雀王朝约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
汉朝和同时期的罗马帝国与印度的孔雀王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文明。
编辑本段【国王一览(大约在位时份)】
旃陀罗笈多:前322年 - 前298年
瓶头王(宾头沙罗):前297年 - 前272年
阿育王:前273年 - 前232年
十车王:前232年 - 前224年
沙姆婆罗蒂:前224年 - 前215年
沙里苏卡:前215年 - 前202年
提婆伐曼:前202年 - 前195年
萨塔陀拉:前195年 - 前187年
布柯提婆陀:前187年 - 前185年
编辑本段【名称的来源】
一种说法是由于旃陀罗笈多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也有一说“孔雀”一词来源于其梵语发音(mayūra)与旃陀罗笈多的母亲的名字发音相近。
答案补充
孔雀王朝(约前321年-前324年至约前187年),即古印度摩揭陀国的王朝。前325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从印度河流域撤走,在旁遮普设立了总督,留下了一支军队。这时,旃陀罗笈多(月护王)率领当地人民揭竿而起,组织了一支军队,赶走了马其顿人。随后,他又推翻了难陀王朝,建了新的王朝,定都华氏城。由于他出身于一个养孔雀的家族,因此,后来人们把旃陀罗笈多建立的王朝叫孔雀王朝。也有一说“孔雀”一词来源于其梵语发音(mayūra)与旃陀罗笈多的母亲的名字发音相近。
答案补充
到了旃陀罗笈多儿子瓶头王(宾头沙罗)统治时期,孔雀王朝已控制了印度河平原,恒河平原,孟加拉湾,德干高原以及远逹阿拉伯海的广大领域。阿育王就是这强大王朝的继承者之一。
答案补充
前3世纪中叶阿育王在位时国势强盛,统一了除了现卡纳塔克邦以南及阿富汗的整个印度次大陆,并将佛教定为国教,到处派遗传教师放各地宣传佛教,一时亚非欧三洲都有佛教徒的足迹。经此提倡,佛教遂成为世界重要宗教之一。孔雀王朝末年,王权衰落,印度重新分裂为许多国家。西元前一世纪与西元一世纪间,大月氏中的一个叫贵霜(Kushan)的部落攻入印度北部,不仅占领旁遮普,而且据有喀什米尔,印度河流域及恒河上游阿富汗以及中国西域的一部,建立强大的贵霜王朝。公元二世纪中叶,贵霜王朝迦腻色迦(Kanishka,公元123-153年)时不可一世,促进东西文化交流。 孔雀王朝约前187年为巽加王朝所取代。
⑵ 祗园精舍 卫舍城 灵鹫山 竹林精舍 现在都还有遗址吗
是舍卫城,您打字颠倒了 【舍卫城(Sravasti)】 古印度佛教胜地。传为释迦牟尼长年居留说法处。亦译室罗伐、罗伐悉底;意译为闻者、闻物、丰德、好道等。古印度拘萨罗国都城。在今印度北方邦北部,拉普底河南岸。佛教史上着名的祗园精舍所在地。据说拘萨罗国富商给孤独(又名须达多,意为善授)长者用金钱铺地的代价购得波斯匿太子祗陀在舍卫城南的花园,作为释迦牟尼在舍卫国说法、驻留的场所。祗陀太子为这一举动所感动,亦将园中的林木捐献给释迦牟尼,故亦称“祗树给孤独园”。7世纪玄奘来此时,已“都城荒颓”、“伽蓝数百,圮坏良多”。1893年英国考古学家卡宁汉在此进行发掘。出土的佛教文物大多收藏于勒克瑙博物馆。 【灵鹫山】 简称灵山。因山形似鹫,且山上鹫鸟又多,故名。地点在今天印度比哈尔省王舍城东北约十多公里处。 称祗园,在古印度舍卫城,与王舍城的竹园同为释迦牟尼时代的两大精舍之一。释迦牟尼在祗园住了二十五年左右,宣讲了许多经典。可参见《大唐西域记》卷六。此外,“祗园”在诗文中又往往泛称佛寺。如唐·白居易《题东武丘寺六韵》诗:“香刹看未远,祗园入渐深。”又如清·姚鼎《鹫峰寺》诗:“寂寂清溪水,萧萧祗树园。”后俗语中用“祗树有缘”指与佛法有缘份,多指入寺为僧。如明·陈汝元《金莲记·郊遇》:“自家叫做佛印,生来有些灵性,只为了悟一心,因此削光两鬓。漫言祗树有缘,落得浮萍无定。” :竹林精舍在耆阇崛山中,其地平坦,严净胜于余处。佛曾于中说法,故有精舍,或云迦兰陀竹园。
⑶ 天竺摩揭陀国是指今天的哪一国度
摩揭陀王国,又称摩揭、摩羯陀(英文名称,Magadha kingdom),是古代中印度王国,佛陀时代印度四大国之一,鼎盛于频毗婆罗王和阿阇世王时期,疆域包括恒河南岸(今比哈尔邦),国都在王舍城(今拉杰吉尔Rajgir) 。
在不同王朝统治下,摩揭陀王国的疆域有很大变化,有时以摩揭陀为核心区域的政权会扩张为囊括整个北印乃至南印部分地区的大帝国。
(3)印度王舍城是现在哪里扩展阅读
天竺: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在中国历史上,对天竺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对音)。《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称为天竺。天竺是唐朝时期大国,唐太宗李世民派唐和尚去西天取经(即西天取经)此地为西天。
西汉以来所说的身毒、天竺、信德均是梵语sindhu的音译,是确指印度河流域的辐射区的,而非整个南亚大陆。
唐高僧玄奘往西域取经,首创根据In读音正名为“印度”,“夫天竺之称,异议纠纷,旧称身笃,身毒,贤豆,天竺等。今从正音,宜云印度”。
⑷ 古印度波罗奈和王舍城是一个地方吗
摘要 佛世时,中印度着名之六大都城。南本涅槃经卷二十七举出舍婆提城(梵S/ra^vasti^ )、娑枳多城(梵Sa^keta )、谵婆城(梵Campa^ )、毗舍离城(梵Vais/a^li )、波罗奈城(梵Ba^ra^n!asi^ )、王舍城(梵Ra^jagriha )等六大城之名。长阿含经卷二则以迦毗罗卫城取代娑枳多城,巴利文经典以憍赏弥城取代毗舍离城。又摩诃僧祇律卷三十三增加迦毗罗卫、憍赏弥二城,而为八大城。
⑸ 请问一下,佛教圣地,竹林精舍位于印度哪里
竹林精舍,佛教历史上首座寺院,汉语音译"迦兰陀竹园″。位置在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国都王舍城,即今印度比哈尔邦的巴特那地区。
⑹ 印度佛脚印有千幅轮的地方在哪个省
王舍城(Rajgir),是印度次大陆的佛陀时代(公元前6-前4世纪)十六大国之一的摩揭陀国早期的都城。公元前684年,摩揭陀国定都在旧王舍城,此城因毁于火灾,向北迁移到4千米外的新城。
之后,摩揭陀国为了适应国家扩张的需要,再次迁都至华氏城。定都华氏城后,王舍城逐渐荒废。新王舍城的遗址,今在印度国比哈尔邦那兰达县拉杰吉尔镇(现有遗址园区,地理坐标:东经85.42度,北纬25.03度)。王舍城是佛祖释迦牟尼长期居住修行的地方,佛陀逝世后,在王舍城举行了第一次佛教结集,因此是佛教圣地之一。
耆阇崛山(qí shé kū shān)位于中印度摩羯陀国首都王舍城之东北侧,是着名的佛陀说法之地。其山名之由来,一说以山顶形状类于鹫鸟,另说因山顶栖有众多鹫鸟,故称之。梵语gr!dhra 本为'贪食者'之意,其后转指兀鹫;此类鹫鸟羽翼略黑,头部灰白少毛,好食死尸,栖于林野。
玄奘大师纪念馆,在这里瞻礼了玄奘大师头盖骨舍利、佛陀脚印(千幅轮)、妙法莲华经血经。
⑺ “西天”到底在哪里,是指现在的印度吗
吴承恩的神魔题材小说《西游记》,讲述了大唐高僧玄奘在三个徒弟的帮助下,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在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的故事。按照小说的描述,唐僧取得真经的地方应该在中亚、南亚一带,更确切地说指的是佛教的发源地印度。那么,“西天”真的是指现在的印度吗?
《阿弥陀经》中说道:“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佛教教义认为:人的生老病死皆是苦难,这些苦难源自于人类的欲望。如果想寻求解脱,摆脱苦难,就要通过修行,达到无欲无求的境界。而“西方”正是“阿弥陀佛”得道成佛的地方。相传这里是一个没有痛苦,只有喜乐、清净、平等的极乐世界,又称“西方净土”。由此,我们可以得出: “西方”并非实指,而是佛家所求的一种清净、安乐的理想境地。
从另一个角度上看,历史上确有玄奘西天取经这一史实。唐朝高僧玄奘苦于中国佛经混乱,决定到西天求取真经。途经120多个国家,最终到达印度。他在印度佛教圣地那烂陀寺潜心学佛修道,曾在辩论中大破外道诸论。取经归来,玄奘一面翻译佛经,一面奉旨撰写自己求经途中的经历见闻。645年,12卷的《大唐西域记》撰述完成,进献太宗皇帝。这在当时轰动一时,反响强烈。《西游记》便以玄奘取经经历为原型。按照小说中唐僧所走路线推断, “西天”是指唐代的天竺国——印度是毫无疑问的。
知识链接
雷音寺
根据史实推断,《西游记》中所写的雷音寺,指的应该是当年玄奘学佛的那烂陀寺。据史料记载,这所寺院位于古印度王舍城外,是当时印度最大、最壮观的一所寺院。.院中收藏书籍繁多,种类齐全。常年居住的僧人有四千之多,前来求佛学经的人络绎不绝。玄奘曾经在这里钻研佛法5年,年近百岁的主持方丈还曾破例为玄奘连讲佛法15个月。
后来,这座寺庙在战火中被夷为平地。人们根据《大唐西域记》所载,发掘出了这座佛家圣地。如今,与那烂陀寺相关的一些文物正陈列在王舍城附近的一家博物馆中。
⑻ 王舍城的介绍
王舍城是古印度摩揭陀国的国都,使王舍城闻名于世的竹林精舍是佛祖释迦牟尼修行的地方,四周是岩山围绕的坚固盆地。城壁像中国的万里长城,外壁厚约5米,总长40千米,是印度现存最古老的石造城壁。
⑼ 古印度的孔雀王朝的首都在哪
王舍城就是古代魔揭陀王朝的首都!
⑽ 西天大雷音寺在什么地方
那烂陀寺(Nalanda Temple)---“莲花盛开的地方”
公元627年的一天,一位僧人悄悄离开了当时唐朝的首都长安,发出“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的誓愿,不畏路途遥远,克服艰难险阻,前往西天取回“真经”。这位僧人就是当时着名的高僧玄奘,也就是小说《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形。那烂陀寺(Nalanda Temple)便是玄奘西天取经的终极目的地。它的另一个名字在中国家喻户晓,就是《西游记》中所描写的西天大雷音寺。
位于印度古城王舍城(Rajagaha)外约10多公里处的那烂陀寺,是当时印度最大、最壮观的佛教高等学府。收藏着浩瀚的大乘、小乘佛教经典以及婆罗门教最古老的经典和天文、地理、医药、数学、音韵等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