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蓝舌石龙子吃什么
喂饲,食物杂食性(植物和动物);
花,蔬菜,柔软水果 (例如:香蕉,奇异果,士多啤梨,桃,洋李,芒果,西红柿);
水流慢的无脊椎动物 (例如:蜗牛,鼻涕虫),间中初生小白鼠或大种白老鼠。
蓝舌石龙子,世界上第二大的石龙子,是一种非常温顺而且容易饲养的蜥蜴。分布于澳洲大陆和附近岛屿,印尼和新几内亚也有分布。顾名思义,他们的舌头是蓝色的,平时会不时向外一伸一伸的。他们是地栖性的石龙子,在澳洲,它们经常出没于家庭后院的墙脚缝隙,野外数量庞大。
② 养蓝舌石龙子需要UVB吗
uvb不需要,但是平时晒晒太阳足够了。如果平时不晒太阳那就需要uvb5.0。钙粉一定要,蓝舌长得快,需要大量钙质一周一次钙粉
③ 蓝舌石龙子长大会变色吗
会。
蓝舌石龙子(拉丁学名:Tiliqua scincoides),有鳞目石龙子科动物,属于非CITES附录物种 。它们分布于澳洲大陆和附近岛屿,印尼和新几内亚也有分布。它们舌头显蓝色,是一种温顺且易饲养的蜥蜴。
它们是地栖性的石龙子,在澳洲,它们时常出没于家庭后院的墙角缝隙,野外数量庞大。杂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面包虫等活饵都能接受,且食量大。
外形特征:
蓝舌蜥的外形不但少了一般蜥蜴类的狰狞 ,反而还多了一份滑稽,加上那特殊的蓝色大舌头,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爱好者。蓝舌蜥在澳洲共有六个亚种分布,最常见的亚种就是俗称东部蓝舌蜥或是斜纹蓝舌蜥。
由于四肢短小,蓝舌蜥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较大的地面空间,四尺的饲养箱可以养一对成体比较足够,底材以无菌土比较适合,可以供它们挖掘巢穴。
温度日间保持摄氏28度左右,夜间保持23度左右最适合。加温灯是必须的,灯下温度保持在摄氏33度左右。它们是会喝水的蜥蜴,所以需要放置水盆提供饮水。
蓝舌蜥属于杂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面包虫等活饵都能接受,而且食量颇大,每周都需要定期补充钙质、与一般蜥蜴比较不同的是蓝舌蜥能够吃死的昆虫或小老鼠,不需要活饵。
④ 马老奇蓝舌的优缺点
优点:
1、寿命较长15年以上,25年以下
2、蓝舌石龙子是少数几种可以和主人产生互动的蜥蜴。 他们能够认识到的声音和能记住的脸。
3、事物,蓝舌是杂食动物(杂食的爬宠通常都有一颗垃圾桶般的心)人工环境下主食通常可以给予猫粮狗粮为主食,但是因为丰富的蛋白质含量,所以往往容易养出一条过度肥胖慵懒的蓝舌。
缺点:
1、对待它要十分有耐心,养动物就相当于养孩子,不抛弃不放弃。
2、生长环境,人工饲养的情况下,森林地表,树皮,等更加适合充当理想的垫材。可能一般人家里是无法达到这样的条件。
3、对温度会有所挑剔。温度:通常在箱子营造热区和冷区的温度阶梯让他自己选择。冷区通常(22-26)热区应该保证在(32-40度)左右。
⑤ 蓝舌石龙子的基本信息
学 名:Tiliqua scincoides 。
原产地:澳洲与新几内亚各岛。
栖息环境:干燥草原及森林区 。
体长:全长45-60公分。
适温:摄氏22-28度 。 蓝舌蜥的外型不但少了一般蜥蜴类的狰狞 ,反而还多了一份滑稽,加上那特殊的蓝色大舌头,自然也吸引了不少爱好者。蓝舌蜥在澳洲共有六个亚种分布,最常见的亚种就是俗称东部蓝舌蜥或是斜纹蓝舌蜥的Tiliqua s. scincoides,主要分布在澳洲,少部份分布在印尼和新几内亚等地。族群和数量都很多,可以算是澳洲最普遍的蜥蜴,经常在住家后院出没。蓝舌蜥很活泼也很容易驯养,只要常接触,很快就会失去警戒心而变得很温驯,是很适合初学者当宠物的蜥蜴。如果饲养得当,通常都能活上20年以上。类似的亚种是Tiliqua s. intermedia 称为北部蓝舌蜥,外型与东部种十分相似,主要以眼后的黑斑来区分。
由于四肢短小,蓝舌蜥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较大的地面空间,四尺的饲养箱可以养一对成体比较足够,底材以无菌土比较适合,可以供它们挖掘巢穴。温度日间保持摄氏28度左右,夜间保持23度左右最适合。加温灯是必须的,灯下温度保持在摄氏33度左右。它们是会喝水的蜥蜴,所以需要放置水盆提供饮水。蓝舌蜥属于杂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面包虫等活饵都能接受,而且食量颇大,每周都需要定期补充钙质、与一般蜥蜴比较不同的是蓝舌蜥能够吃死的昆虫或小老鼠,不需要活饵。
雌雄的判别很容易,雄性的头部比雌性来得宽大许多。蓝舌蜥是胎生的蜥蜴,经过冬天的低温刺激后,在初春时会进行交配,在饲养箱中设置生产箱,箱内铺上略湿润的报纸或干水草。在交配后3-5个月,雌蜥会产下10-15只左右的幼蜥,幼蜥的饲养并不困难,只要喂食与成蜥相同的食物即可,只是食物的体积必须要小一点,三年左右可以成年,这时就会成为石龙子科中最大的一个种类,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垫底物泥土,砂砾,树皮 (例如:树皮,椰壳碎),幼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人造纸屑 (例如:压缩纸粒)。 温度:29 - 31 °C -- 照点 (例如:太阳灯)23 - 26 °C
--日间 (例如:日用蓝灯)19 - 22 °C
-- 夜间 (例如: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陶瓷发热器)。
湿度:中
躲藏处
可采用人工洞穴 (例如:树洞,发热洞穴)等。
喂饲
食物杂食性(植物和动物);
花,蔬菜,柔软水果 (例如:香蕉,奇异果,士多啤梨,桃,洋李,芒果,西红柿);
水流慢的无脊椎动物 (例如:蜗牛,鼻涕虫),间中初生小白鼠或大种白老鼠。
繁殖
胎生。
⑥ 蓝舌石龙子是群居还是独居
建议独居,因为冷血动物成年以后会因为性感觉而互相争斗,这会造成对它们的伤害。蓝舌石龙子很好养,只要温度注意不超过40度,适度稍微干燥点,垫材最好是细沙,就很好养。平常给他点蟋蟀,水果,蔬菜就行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UVB,还有,蓝舌石龙子皮肤很容易受伤,不要和陆龟鬃狮在一起养那样会受伤的。记住,小的时候可以群养,一年以后千万别群养啊,采纳我吧,我没积分了,我有急用
⑦ 蓝舌石龙子问题
原产地:澳洲与新几内亚各岛
栖息环境:干燥草原及森林区
体长:全长45-60公分
适温:摄氏22-28度
蓝舌蜥的外型不但少了一般蜥蜴类的狰狞 ,反而还多了一份滑稽,加上那特殊的蓝色大舌头,自然也吸引 了不少爱好者。蓝舌蜥在澳洲共有六个亚种分布,最常见的亚种就是俗称东部蓝舌蜥或是斜纹蓝舌蜥的Tiliqua s. scincoides,主要分布在澳洲,少部份分布在印尼和新几内亚等地。族群和数量都很多,可以算是澳洲最普遍的蜥蜴,经常在住家后院出没。蓝舌蜥很活泼也很容易驯养,只要常接触,很快就会失去警戒心而变得很温驯,是很适合初学者当宠物的蜥蜴。如果饲养得当,通常都能活上20年以上。类似的亚种是Tiliqua s. intermedia 称为北部蓝舌蜥,外型与东部种十分相似,主要以眼后的黑斑来区分。
由于四肢短小 ,蓝舌蜥不善攀爬,所以需要较大的地面空间,四尺的饲养箱可以养一对成体比较足够,底材以无菌土比较适合,可以供它们挖掘巢穴.温度日间保持摄氏28度左右,夜间保持23度左右最适合.加温灯是必须的,灯下温度保持在摄氏33度左右.它们是会喝水的蜥蜴,所以需要放置水盆提供饮水.蓝舌蜥属于杂食性,一般蔬果和蟋蟀,面包虫等活饵都能接受,而且食量颇大,每周都需要定期补充钙质.与一般蜥蜴比较不同的是蓝舌蜥能够吃死的昆虫或小老鼠,不需要活饵.
雌雄的判别很容易 ,雄性的头部比雌性来得宽大许多.蓝舌蜥是胎生的蜥蜴,经过冬天的低温刺激后,在初 春时会进行交配,在饲养箱中设置生产箱,箱内铺上略湿润的报纸或干水草,在交配后3-5个月,雌蜥会产下10-15只左右的幼蜥,幼蜥的饲养并不困难,只要喂食与成蜥相同的食物即可,只是食物的体积必须要小一点.三年左右可以成年,这时就会成为石龙子科中最大的一个种类。可选用较阔而矮的饲养箱,因为它们不太喜欢向上爬 (例如:订制木柜,玻璃饲养箱)。垫底物泥土,砂砾,树皮 (例如:树皮,椰壳碎),幼沙 (例如:爬虫沙,钙沙),人造纸屑 (例如:压缩纸粒)。
活动时间 日间;12 - 14 小时直接阳光照射,或紫外光照明设备 (例如:紫外光管 5.0,强力紫外光灯)。
温湿度 温度:29 - 31 °C -- 照点 (例如:太阳灯)23 - 26 °C -- 日间 (例如:日用蓝灯)19 - 22 °C -- 夜间 (例如:夜用红灯,红外线发热灯,陶瓷发热器)。
湿度:中
躲藏处可用,可采用人工洞穴 (例如:树洞,发热洞穴)等
喂饲食物 杂食性(植物和动物);花,蔬菜,柔软 水果 (例如:香蕉,奇异果,士多啤梨,桃,洋李,芒果,西红柿),水流慢的 无脊椎动物 (例如:蜗牛,鼻涕虫),间中 初生小白鼠或大种白老鼠
繁殖胎生
分类蓝舌石龙子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东部蓝舌石龙子,
最常见也是最普通的种类。背上有7-8条斜纹,多数眼睛后方具有黑色条纹,少数比较淡,前腿比较干净没有花纹,野外种群数量大,分布于澳洲东部和东南部。其另外一个亚种巨人东部蓝舌(King Eastern)体长可达50-60厘米。
西部蓝舌石龙子,
体色为茶褐色并有4-6条宽纹覆盖,眼睛后方有黑色条纹,分布于澳洲西部的干燥地区。
北部蓝舌石龙子,
和东部蓝舌很像,背上带有斜纹,眼后不具黑色条纹,按不同地区也有几个亚种。
1)来自Darwin的北部亚种
2)来自Kununurra的北部亚种
3)来自Prince Regent的北部亚种
中部蓝舌石龙子,
体色灰白并有多条橘色细纹覆盖其上,眼后方有黑色条纹,头型呈三角形,尾短,体型相对其它种类的蓝舌要肥胖很多,他们不太喜欢动。分布于澳洲中部及南部的沙漠和半沙漠地区。
斑点蓝舌石龙子,
身体上具有竖直的斑点,尾部覆盖横向条纹。分布于澳洲东南部及塔斯马尼亚群岛上。分为两个亚种,普通种(Blothed)和高山种(Alpine blothed)。普通种的体色比较灰暗,高山种则比较鲜艳,通常在澳洲高山种的斑点蓝舌价格要比普通种的高好几倍。
印尼蓝舌石龙子,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斜纹巨人,分布于印尼,新几内亚,是蓝舌石龙子中唯一一种分布于澳大利亚以外的品种,由于澳大利亚禁止出口他们的物种,这种蓝舌便成为了澳洲以外的地区宠物市场里比较常见的蓝舌石龙子。他们和北部蓝舌很像,身上覆盖黑色的斜纹,眼后无黑斑,体型比较大,黑色的四肢是他们明显的特征。
另外有一种英文名叫作Irian Jaya的品种,Irian Jaya是印尼的一个地区的名字,接近新几内亚。当地所产的蓝舌介于澳洲东部蓝舌和印尼蓝舌中
⑧ 养蓝舌石龙子森林地表多久洗一次
一周一次
泡澡频繁容易感冒。
蓝舌石龙子(巨柔蜥),世界上第二大的石龙子,是一种非常温顺而且容易饲养的蜥蜴。分布于澳洲大陆和附近岛屿,印尼和新几内亚也有分布。顾名思义,他们的舌头是蓝色的,平时会不时向外一伸一伸的。他们是地栖性的石龙子,在澳洲,它们经常出没于家庭后院的墙脚缝隙,野外数量庞大。
⑨ 干养乌龟怎么养
由于龟的干养多是针对水龟而言的,那么这个“干养”也是有条件的。并不是将龟在那干放着就好,就可以不管不顾了。对于水龟来说,长时间不提供水饮用是不行的。大家都知道,还有像猪鼻龟这类高度水栖的龟类,离水几小时便会有生命危险的。
龟虽然耐饿,但是耐渴却不能太长时间,只能说龟在有水的情况下,饿上几周是没问题的。如果几周不接触水,龟恐怕都干了。这个时候和龟的冬眠又有所不同,虽然龟冬眠很多时候埋在沙子或者椰土里面睡觉,也没有接触水。但是这个时候龟的新陈代谢处于极其微弱的状态,几乎很少消耗,而且环境里的沙子或者椰土也是要保湿的,并不是完全无水。
正确的水龟干养方式应是:水龟离水,饲养在干燥的容器内,保持身体干燥,放在通风的地方。多半针对龟出现咬脚趾、腐皮腐甲或者眼睛感染、擦伤等伤病时,为的是抑制细菌的快速增殖,给龟疗伤的契机,是我们人为采用的手段。这段时间不能给龟晒太阳,否则容易干晒脱水,除非短时间你守在旁边,哈哈。因为干晒而出龟命的事例已经很多了吧。每天可以泡澡1-2次,期间龟会自行饮食补水,或者龟还有进食欲望的时候,这时候可以喂食。泡澡时间在半小时至一小时即可,当然这个不是固定的,没有什么标准啦,只是大家自己拿捏一下就好。
水龟出现外伤或者感染时,干养的护理其实对于它的康复还是很有帮助的。大家也会发现,在龟患有腐皮腐甲的时候,它也更喜欢待在晒台上不下水,这是龟本能的一种趋利避害。水是万物之源,伤口的细菌繁殖也是离不开水的,切断水源一定程度上是有抑制细菌繁殖作用的。
那么有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低温季节并且又需要干养,就只能尽力提供一定的加温办法了。
相信大家都有听过套缸加温的方法吧。采用套缸的方式其实就是小缸放置在大缸内部,大缸装水配加热棒,温度调节到适宜的数值就好。小缸内部正好运用周围的水温进行加热。不过这时,大缸的顶部是需要加盖进行保温的,不然容易产生温度差。留出点缝隙就好,进行换气用,也不能全封闭嘛。要是你有一套完整的陆龟箱饲养设备,那就直接在里面干养保温就很好了。
龟是变温动物,尤其是水龟干养期间需要补水,而往往我们遇到的气候并不是最理想的。这时候就是要注意温差的变化。不是说龟不能受冷,除非热带龟,而是不能接受短时间内温度的骤升骤降而已。若是温度变化差距能控制在3℃以内,龟还是可以接受的。温差变化太大,龟也是会感冒的。
相信大家对龟的干养有一定的了解了吧。干养只是我们辅助治疗龟疾病的一种方式。如果健康的龟自然不需要干养,水陆结合的环境,让它自行选择上岸还是下水。
⑩ 刚买了蓝舌石龙子,食物和水多久喂一次比较好最大能长多大求简单的饲养方法。
这个很好养的,而且很萌,哈哈食物2天喂一次就好。饲养箱里放一个水盆。平时狗粮就好偶尔给点水果蔬菜。大的马老齐能长60-70厘米 晓得印尼50-60吧。饲养挺简单的。望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