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度的男性小便池没有门,为何要这样设计
因为印度人比较习惯随地大小便,如果小便池设计了门的话可能会使民众有排斥心理。印度人心里普遍有一个观念,那就是排泄物是非常脏的,是污秽的东西,不应该触碰,所以所有的印度人都习惯了随地大小便,这样带来的好处就是可以不用清扫排泄物。而这种方式在印度人的心里早已根深蒂固,所以小便池也要入乡随俗。
没有门的小便池让印度民众渐渐接受不随地大小便这件事。印度民众不习惯室内厕所主要是不习惯封闭式的厕所,而小便池如果设计成有门的那就与室内厕所的下场一样了。而没有门的小便池不仅能够限制上厕所的范围,提高干净整洁的程度,也能够在民众能够接受的前提之下,两全其美。
2. 印度电影厕所革命描写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什么
逐一而述:
《厕所英雄》是2017年上映的一部印度电影,而早在2012年,BBC曾以印度中央邦一个于2011年发生的真实事例为报道,全程介绍了结婚五天的新娘安妮塔·纳雷(Anita Narre)因丈夫希夫兰(Shivram, 日薪工/日雇劳工)家中没有厕所,愤而离家的故事。事后希夫兰在全村人的帮助下修建了厕所,安妮塔因此回到了丈夫家中。如图,该女子照片:
此外,虽然《厕所英雄》的结局是人人喜闻乐见的,但除上述两件因厕所引发的婚姻争议事件外,能看到一些如:
2014年印度北方邦的布道恩地区-卡尔塔村两名14/15岁的表姐妹因夜间如厕被奸杀并吊死在树上;
2015年恰尔肯德邦一名17岁少女Khushboo Kumari,因哀求家中修厕无果而上吊自杀。
更早也有,这也是莫迪宣布“Swachh Bharat Mission”的最初动机之一。
3. 莫迪上台时宣布修建了一亿多间厕所,如今印度的“厕所革命”成功了吗
之前莫迪宣布要在国内建设一亿个厕所,时间过去挺久了,现在变的怎么样了呢?今年10月2日是甘地诞辰150周年纪念日,甘地之前指出厕所是印度文明和健康的一项主要指标。
最后,露天如厕存在公共卫生危害风险,比如感染和传播一系列疾病,此外,露天如厕还可能造成安全和隐私问题,这些都是莫迪要推行厕所革命的重要原因。整体上看,这个厕所革命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不过还有很多人喜欢就地如厕,这个习惯要用很长的时间去改变。
4. 印度到处都是“露天”厕所,那么印度女人是怎么上厕所的呢
近些年来,作为金砖国家之一的印度,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所树立的大国形象也迅速崛起。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生活在21世纪的大国,印度竟然还有过半的人口在露天大小便。据前几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至今印度人有1.31亿家庭没有修建厕所,800多万家庭仍然在使用公共厕所,超过1.23亿的印度家庭至今在户外如厕。
无论是在印度的首都新德里,还是在经济繁荣的孟买,凡是去过印度的人都会发现,在这些城市的铁道边、海岸边,人们都泰然自若地随地大小便,印度的铁路系统甚至被称之为“全球最大的露天厕所”。
户外厕所
近些年来,随着印度的崛起,“厕所文化”也备受印度政府和世人的关注,随地大小便的“传统文化”,导致了印度的国家形象受损。为了提高女性权益,改善国家形象,印度社会发起了“无厕所,无妻子”的活动,该活动的目的在于号召女性,不嫁给不能提供卫生间的求婚者,以此来提高女性权益,保证女性的卫生安全。联合国自2014年发起了“清洁印度”运动,印度政府从世界银行贷款15亿,用来投建新厕所。希望有朝一日,印度女性的“厕所革命”可以真正的实现。
5. 印度曾进行了厕所革命,为何那些建造的厕所最后变成了厨房
因为印度人不愿意接受室内厕所,厕所被荒废后改造成为了厨房。印度随地大小便的情况是非常常见的,因为在所有印度人的心里,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想法,那就是排泄物都是污秽的,没有人愿意与排泄物共处一室。所以这么多年来,印度人一直选择了在室外大小便这种方式,为的就是不与排泄物同时在一个封闭空间当中。
为了不让厕所被荒废,所以就改造成了厨房二次利用。因为厕所在修建过程中通了上下水,所以有作为厨房的条件,这就使得这些厕所在被荒废了之后,很多民众拿它们当做厨房来使用。政府见状,知道室内厕所无法推广,就将很多厕所改造成了厨房,供民众来使用,也算作是一个便民方式。
6. 为什么印度人上厕所要用手擦
一般来讲,在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大小便都要上厕所来解决,在但印度是一个例外,因为在印度根本就找不到厕所。印度厕所都没有卫生纸,人们也不习惯自带卫生纸,全部是在马桶旁备有一个水槽,是伸手可及的。大便过后,便用左手手指去擦肛门,然后马桶边水槽里的水冲洗左手。觉得用纸费事,而且浪费资源,还要花钱买卫生纸。
只有在有外国人光顾的高级场所的卫生间里才有手纸,这其实是一个好习惯。其好处首先痔疮的发病率大大减低;其次可以大量节约纸张,对保护地球资源、绿色工程的保护和发展,都极为有利。光这一项,就能节约大量木材。但旅居在印度的侨胞,认为有伤大雅,大都还不习惯,至今保持着自己的民族习惯,仍然用手纸
7. 印度进行了厕所革命,为何印度人却把厕所变成了厨房
印度人之所以把厕所变成厨房,是因为他们认为厕所是不干净的东西,不能建在家里面,而印度当地的政府也只是光负责给他们安装厕所,但是并没有从实际上解决根本的问题,没有办法通上水,所以就导致了印度人根本没办法用这些厕所,就把厕所改成了厨房了。
但是很多人没有将厕所当成厕所来用,他们将厕所变成了厕所,还有的把厕所当成了新房子,杂货店使用。当被问到原因时,印度人都说每天光是挑吃的水就要走三公里的路,现在这个厕所也没有通水,还要专门给厕所挑水,是很累的。
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高层只关心人们用不用厕所,而不关心人们的习惯和厕所能不能正常工作。
8. 莫迪的“厕所革命”成功了吗
经过几十年经济上的迅猛发展印度离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已经只一光年之遥。不过在表面上看来光鲜亮丽的背后,这个国家却隐藏着许多让世人诟病的社会问题。
据印度自己的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数据,印度目前仅有71.3%的农村受访家庭表示他们能用上厕所。而其中3.5%的受访者表示,尽管有厕所但他们从来不用。不过这个数据已经比2012年仅仅40.6%的厕所覆盖率高的多了。
不得不说通过厕所革命,印度已经在改善国民的卫生习惯和国家的卫生环境上迈出了大大的一步。但很明显一亿个厕所,99%的农村厕所覆盖率是不可能的。
9. 露天如厕让印度蒙羞,2014年莫迪总理计划5年盖1亿厕所,成效如何
“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药转》李商隐
01
一般人可能看到这首诗根本不知道在说啥,其实这首诗说的正是如厕这件事。古代人对如厕二字十分隐晦,李商隐为了含蓄的表达如此,写的也是隐晦直至。在我们国家,把上厕所隐晦成大号或小号,随地大小便被认为是极度不文明的做法。不过这一切在开挂民族那里却不一样了,对印度领导人来说,最头疼的事情之一就是厕所问题。
04
就目前来看,印度的厕所行动任重而道远,不过印度确实有实力解决这一问题,只是需要时间罢了。
10. 印度政府倡导的厕所革命为什么资金充足却无法顺利推进
2019年11月,印度总理莫迪在甘地诞辰150周年大会上宣布,五年以来,印度已经在全国建成厕所超过1亿个,成功解决了印度99%的民众如厕问题,露天上厕所在印度已经成为了历史。
在此之前的9月,莫迪在前往美国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还受邀参加了在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举行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举办的颁奖仪式。该基金会为表彰莫迪在环境问题上做出的贡献,特意把去年的“全球目标守卫者”荣誉颁给了他。
(厕所革命)
计划实施后,2015年全印度共建厕所近500万座,2016年建成580万座,在2017-2018年,印度的厕所建设达到高潮。一年内建成厕所数量近3000万个。
但是,即便按照这样的速度计算,莫迪政府要在2019年实现目标,还必须完成大约4000万座厕所的修建,这显然是相当困难的。
那么,莫迪政府最终实现“厕所革命”了吗?
印度统计局在2019年下半年做了一项调查,在对10万人的调查中,仅有大约71%的农村受访家庭表示能用上厕所,还有4%的受访者表示,虽然家里有厕所,但他们从来不用。在个别邦,如奥里萨邦,仍然有高达40%的农村家庭没有修建厕所。
但是,印度政府在2019年发布的《国家年度农村卫生调查报告》中,却有着不同的说法。这份报告显示,农村家庭厕所的覆盖率已超过了95%。
不过,纵观莫迪政府的“厕所革命”,似乎还没有完全达到预定目标,但取得的成效还是有目共睹的。
印度卫生官员表示,要真正实现户外随地大小便的“零排放”,除了厕所等硬件设施全部到位外,还必须要转变印度人的观念,革除人们根深蒂固的传统陋习。
这项艰巨的任务,恐怕要等待更长的时间。因此,莫迪的“厕所革命”,还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