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为什么那么多西瓜
印度的气候适合西瓜的生长,因为印度大部分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就这么简单。
Ⅱ 西瓜的果肉的颜色为什么是红的
西瓜表面的绿色是一种保护色,是因为西瓜表皮内含有叶绿素,可以使西瓜混杂在藤叶之中,相对于其它颜色更不容易被发现,同时还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里面是果实的果肉,含有叶红素,只储存养分不制造养分,因为被包裹起来见不到阳光,所以光合作用得不到发挥.
Ⅲ 西瓜为啥是红色的
影响西瓜瓤色的因素,即影响细胞色素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温度。色素的形成与温度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栽培,由于果实发育期所处的温度不同,瓜瓤的深浅有一定差别。另外,果实的向阳面较着地面(阴面)着色较好,这是因为果实阳面的温度高于阴面之故。红瓤西瓜品种,其果肉颜色受茄红素的含量所支配。在秋季栽培条件下,因为西瓜变瓤期瓜气温较低,影响红瓤品种中所含茄红素的形成,致使瓤红色变淡。 2、栽培管理条件。在西瓜生长过程中,施肥、浇水不适时,或施肥过程中偏施氮肥等,都可能造成色素形成受阻。 3、留瓜节位。留瓜节位过低,此时功能叶较少,造成果实发育不良,果实空心或着纤维增多;留瓜节位过高,由于光合效率降低,呼吸消耗增加,果实含糖量降低,果肉变软着色不良。此外,授粉受精不良,不能形成种子,没有形成种子的部位胎座发育不良,质地较硬,着色不佳,品质低劣。 以上几点是影响西瓜瓤色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几点,我们在栽培西瓜的过程中就应该: ⑴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浇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三元素肥料比例协调。 ⑵合理的留瓜节位,以第二至三雌花留瓜为主,加以人工授粉,使其授粉均匀。 ⑶西瓜生产过程中,一般在采收前10-15天,每隔2-3天翻瓜1次,保持商品瓜的果皮色泽均匀 西瓜果实为瓠果,由子房受精发育而成。整个果实则由果皮、果肉、种子三部分组成。其中,果皮由于房壁发育而成,果肉由胎座发育而来,种子则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不同品种的西瓜,其形状,大小、皮色、花纹、瓤肉颜色表现多种多样。这些特征常用作辨别品种的主要依据。第一,果实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子房的大小和开花后20天左右果实的发育。在雌花刚开放的4~5天,是果实能否坐住的关键时期;在其后的15~ 20天,是果实体积增大的主要时期,增长量为整个瓜重的 90%左右;果实成熟前1O天,体积增加缓慢,主要是果实内部成分的变化。因此,开花前后应及时整枝打杈,加强肥水,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瓜率。第二,西瓜果形不一,有圆球形,高圆形、短椭圆形和长椭圆形等。通常生长初期以纵向生长为主,中后期则横向生长占优。果实发育初期若遇低温、干燥、光照不足、营养生长过旺时,常产生畸形果。第三,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除品种不同外,还和留瓜节位有关,留瓜节位低的果实小、扁于、皮厚、空心、纤维多。这与果实发育初期叶片数少,养分积累不足及低温引起植株长势较弱有关。对此,生产上多摘除第1个瓜,选留第2~3个瓜。其中尤以第3个瓜较好,瓜大皮薄。但考虑到早熟性及保险性,仍以留第2个瓜为宜。第四,瓜瓤色泽关系到品质及各地消费习惯的差异。其色泽不同与瓜内所含色素不同有关。红瓤含茄红素和胡萝卜素,且主要由茄红素含量多少决定,由此形成淡红、大红等不同色泽;黄瓤则含各种胡萝卜素;白瓤含黄素酮类,与各种糖结合成糖苷形式而存在于细胞液中。
Ⅳ 印度“神奇买瓜法”,中国大妈模仿后立刻售罄,为何
中国是名副其实的“吃瓜大国”,中国的西瓜产量和西瓜消费量都是世界第一,有数据显示,全球70%的西瓜都被中国人吃掉了。
2018年,中国的西瓜产量为79269592吨,净进口还有20万吨,而产量第二名的土耳其,一年才生产393万吨,即使是从第2到第10名加起来,西瓜产量只有中国的1/4。而中国在吃西瓜上,也是世界第一,根据统计,中国人人均每年要吃掉100斤西瓜。
虽然在吃西瓜上和生产西瓜上,中国都是世界第一,但在卖西瓜上,中国却不敢自称世界第一,中国的西瓜售卖方式大概只有三种,一种是整个买,一种是切开卖,主要是切块或者切半个,还有就是榨汁卖,但中国的邻国印度卖西瓜的方式却非常奇特。
Ⅳ 西瓜为什么是红色的
影响西瓜瓤色的因素,即影响细胞色素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1、温度.色素的形成与温度有关.同一品种在不同季节栽培,由于果实发育期所处的温度不同,瓜瓤的深浅有一定差别.另外,果实的向阳面较着地面(阴面)着色较好,这是因为果实阳面的温度高于阴面之故.红瓤西瓜品种,其果肉颜色受茄红素的含量所支配.在秋季栽培条件下,因为西瓜变瓤期瓜气温较低,影响红瓤品种中所含茄红素的形成,致使瓤红色变淡.2、栽培管理条件.在西瓜生长过程中,施肥、浇水不适时,或施肥过程中偏施氮肥等,都可能造成色素形成受阻.3、留瓜节位.留瓜节位过低,此时功能叶较少,造成果实发育不良,果实空心或着纤维增多;留瓜节位过高,由于光合效率降低,呼吸消耗增加,果实含糖量降低,果肉变软着色不良.此外,授粉受精不良,不能形成种子,没有形成种子的部位胎座发育不良,质地较硬,着色不佳,品质低劣.以上几点是影响西瓜瓤色的主要因素,针对上述几点,我们在栽培西瓜的过程中就应该:⑴加强栽培管理,适时浇水,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氮、磷、钾三元素肥料比例协调.⑵合理的留瓜节位,以第二至三雌花留瓜为主,加以人工授粉,使其授粉均匀.⑶西瓜生产过程中,一般在采收前10-15天,每隔2-3天翻瓜1次,保持商品瓜的果皮色泽均匀 西瓜果实为瓠果,由子房受精发育而成.整个果实则由果皮、果肉、种子三部分组成.其中,果皮由于房壁发育而成,果肉由胎座发育而来,种子则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不同品种的西瓜,其形状,大小、皮色、花纹、瓤肉颜色表现多种多样.这些特征常用作辨别品种的主要依据.第一,果实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子房的大小和开花后20天左右果实的发育.在雌花刚开放的4~5天,是果实能否坐住的关键时期;在其后的15~20天,是果实体积增大的主要时期,增长量为整个瓜重的 90%左右;果实成熟前1O天,体积增加缓慢,主要是果实内部成分的变化.因此,开花前后应及时整枝打杈,加强肥水,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瓜率.第二,西瓜果形不一,有圆球形,高圆形、短椭圆形和长椭圆形等.通常生长初期以纵向生长为主,中后期则横向生长占优.果实发育初期若遇低温、干燥、光照不足、营养生长过旺时,常产生畸形果.第三,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除品种不同外,还和留瓜节位有关,留瓜节位低的果实小、扁于、皮厚、空心、纤维多.这与果实发育初期叶片数少,养分积累不足及低温引起植株长势较弱有关.对此,生产上多摘除第1个瓜,选留第2~3个瓜.其中尤以第3个瓜较好,瓜大皮薄.但考虑到早熟性及保险性,仍以留第2个瓜为宜.第四,瓜瓤色泽关系到品质及各地消费习惯的差异.其色泽不同与瓜内所含色素不同有关.红瓤含茄红素和胡萝卜素,且主要由茄红素含量多少决定,由此形成淡红、大红等不同色泽;黄瓤则含各种胡萝卜素;白瓤含黄素酮类,与各种糖结合成糖苷形式而存在于细胞液中.
Ⅵ 在中国叫西瓜,外国叫什么
外国叫水瓜,寒瓜,夏瓜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西瓜产地,但西瓜并非源于中国。西瓜的原生地在非洲,它原是葫芦科的野生植物,后经人工培植成为食用西瓜。 早在四千年前,埃及人就种植西瓜,后来逐渐北移,最初由地中海沿岸传至北欧,而后南下进入中东、印度等地,四五世纪时,由西域传入我国,所以称之为“西瓜”。 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按胡娇于回纥得瓜种,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今南北皆有。”这说明西瓜在我国的栽培已有悠久的历史。
在夏天,躲在屋里吹空调、吃西瓜是很多人渴望的“幸福”生活,可是大家知道西瓜为什么叫西瓜呢?而不是叫东瓜或者北瓜呢?西瓜是中国特产,还是从外国引进的呢?下面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西瓜的由来。
一看:外形规则,纹路清晰,带有光泽。瓜蒂、瓜脐部位向里凹入,藤柄向下贴近瓜皮,近蒂部粗壮青绿,这样的西瓜就是熟的。
二摸:瓜皮硬而光滑,就是好西瓜,而外皮软、粘的西瓜基本上都不是新鲜的西瓜。
三掂:同样大小的西瓜,越轻的成熟度越高,而特别重的西瓜,很有可能是生的。
四听:将西瓜托在手中,用手指轻轻弹,托瓜的手感觉有些颤动,是熟瓜;如果是“噗、噗”声,西瓜就熟过了;如果是“嗒、嗒”声西瓜还没有熟。
Ⅶ 为什么西瓜是红色的
里面所含的色素不是花青素,而主要是茄红素。
西瓜果实为瓠果,由子房受精发育而成。整个果实则由果皮、果肉、种子三部分组成。其中,果皮由于房壁发育而成,果肉由胎座发育而来,种子则由受精后的胚珠发育而成.不同品种的西瓜,其形状,大小、皮色、花纹、瓤肉颜色表现多种多样。这些特征常用作辨别品种的主要依据。第一,果实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子房的大小和开花后20天左右果实的发育。在雌花刚开放的4~5天,是果实能否坐住的关键时期;在其后的15~
20天,是果实体积增大的主要时期,增长量为整个瓜重的
90%左右;果实成熟前1O天,体积增加缓慢,主要是果实内部成分的变化。因此,开花前后应及时整枝打杈,加强肥水,人工辅助授粉,提高坐瓜率。第二,西瓜果形不一,有圆球形,高圆形、短椭圆形和长椭圆形等。通常生长初期以纵向生长为主,中后期则横向生长占优。果实发育初期若遇低温、干燥、光照不足、营养生长过旺时,常产生畸形果。第三,果皮厚薄也是反映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除品种不同外,还和留瓜节位有关,留瓜节位低的果实小、扁于、皮厚、空心、纤维多。这与果实发育初期叶片数少,养分积累不足及低温引起植株长势较弱有关。对此,生产上多摘除第1个瓜,选留第2~3个瓜。其中尤以第3个瓜较好,瓜大皮薄。但考虑到早熟性及保险性,仍以留第2个瓜为宜。第四,瓜瓤色泽关系到品质及各地消费习惯的差异。其色泽不同与瓜内所含色素不同有关。红瓤含茄红素和胡萝卜素,且主要由茄红素含量多少决定,由此形成淡红、大红等不同色泽;
Ⅷ 西瓜为什么是红的
红色的西瓜是西瓜品种里最常见的。
现代生活重金属多,餐厅饭菜和超市零食口味重,特别是薯片等膨化零食。所以多吃红色西瓜好哦。红色水果对利尿特别好,还有草莓和樱桃等。
水果成熟后变成紫色或者红色,主要是因为表皮受到充足的光和作用造成的。
青绿色是果实成长中的保护色,是果实的表面现象,它内含高浓度果酸,且皮厚,可防止虫咬,起到保护它自身内在待可食部位。青绿色时果皮毛孔明显,可吸收水份和养份,还有光和作用。水果成熟时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合物,而且随着成熟程度的增加,其浓度也会有所变化。随着成熟季节的到来,受阳光照射的时日积累,内在的营养积累,慢慢的它的皮薄了,表皮的颜色就会变化,花青素增多,酸性的表皮就会变红。就象有的树叶会由绿变黄或红一样。
西瓜在五代引种中国,当初称为寒瓜,是否又名水瓜、夏瓜、青登瓜,则有待考证。西瓜品种很多,不只现代,古代其皮色即分青、绿,其瓤则有红、白品种,其种子有黄、红、黑、白色等品系,现在西瓜品类更无可计数了。西瓜西瓜果皮、果肉、种子都可食用、药用。
籽壳及西瓜皮制成“西瓜霜”专供药用,可治口疮、口疳,牙疳,喉蛾(急性咽喉炎),及一切喉症。
西瓜果肉(瓤)有清热解暑、解烦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用来治一切热症、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咽喉疼痛、口腔发炎、酒醉。
西瓜皮用来治肾炎水肿、肝病黄疸、糖尿病。
西瓜子有清肺润肺功效,和中止渴、助消化,可治吐血、久嗽。籽壳用治肠风下血、血痢。
Ⅸ 西瓜是什么形状颜色味道的
西瓜通常为球形或椭圆形,果皮通常为绿色或黄绿色、墨绿色,上面布满了不规则的波浪形绿色花纹。
成熟的西瓜内瓤通常为红色、也有少数品种为黄色,里有黑色或褐色西瓜籽。成熟时的西瓜多汁,味甜,花果期夏季。
(9)印度的西瓜为什么那么红扩展阅读:
公元前2000年或者更早,埃及人就在尼罗河流域栽培西瓜,因为考古学家在那个时代建造的法老墓穴中发现了西瓜种子。在《圣经》中,西瓜也被提到,古代犹太人在埃及被奴役时,西瓜曾经是他们的食物之一。
有学者认为是北非湿润时期,西瓜自己走过去的;也有学者认为是随着人类的活动,西瓜的种子被带到了金字塔旁边。不管怎样,西瓜种子伴随着美味多汁的果肉,就从来没有停下过传播的脚步。
公元7世纪的时候,随着不同地区的人类开始频繁的穿梭与交流,西瓜的种子被带到了印度,并在那里得到广泛栽培;之后,又经过了大约300年,到了10世纪,也就是中国历史上唐宋之间的五代时期,西瓜的种子终于传播到了中国。今天,中国成为世界上西瓜产量最大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