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的竞技体育水平为什么不高
印度竞技体育水平不高是多方面的.
1 印度人受宗教的影响极深,对西方的现代竞技体育持保守态度,参与热情有限。很类似西亚的一些阿拉伯国家。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2 印度不象中国把竞技体育当成一种“国家政策”来抓,要知道据说我国每培养一个奥运冠军的成本是20亿人民币
3 由于人种的因素,毕竟都是亚洲黄种人,印度人的优势项目往往和我国有很大的重合。
4 印度的经济实力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该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极其滞后。有限资金投入军事领域中,竞技体育水平不高也就不足为奇了.
5 印度的国球是板球,而板球恰恰并不是奥运项目.
② 为什么印度的体育水平那么落后
印度竞技体育成绩不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首先,印度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一样,非常重视教育,印度的父母都希望儿女成为工程师、医生等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没有多少父母愿意让子女去辛辛苦苦练体育。记者在与几位认识的印度人交谈时,他们坦言:让孩子从事体育,在我们这儿很难有作为。
二、其次,气候和地理条件也是印度成为体育大国的限制条件。印度地处热带,气候极为湿热,加上国家和民众相对贫穷,没有好的室内训练条件,只能选择室外训练。这样炎热潮湿的气候成了体育发展的瓶颈。难怪有人这样半开玩笑地说:“这么热的天,让印度人上哪儿练体育去啊?”
三、第三,印度政府对体育不够重视。相对于在经济、军事领域的慷慨,印度政府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投入则显得囊中羞涩、吝啬不已,发展体育大国似乎根本没有被纳入印度政府的议程。这已经成为制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第四,印度体育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更愿意到国外训练,因为他们认为“同外国教练相比,印度教练往往缺乏训练手段,他们并不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比这点更严重的是,在印度,教练的选拔也成为多种利益的较量。谁能当上教练不看其技术、训练水平及能力,而是看谁的后台老板硬。
③ 印度的体育水平为什么那么落后
印度竞技体育成绩不佳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一、首先,印度与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一样,非常重视教育,印度的父母都希望儿女成为工程师、医生等社会地位较高的职业,没有多少父母愿意让子女去辛辛苦苦练体育。记者在与几位认识的印度人交谈时,他们坦言:让孩子从事体育,在我们这儿很难有作为。
二、其次,气候和地理条件也是印度成为体育大国的限制条件。印度地处热带,气候极为湿热,加上国家和民众相对贫穷,没有好的室内训练条件,只能选择室外训练。这样炎热潮湿的气候成了体育发展的瓶颈。难怪有人这样半开玩笑地说:“这么热的天,让印度人上哪儿练体育去啊?”
三、第三,印度政府对体育不够重视。相对于在经济、军事领域的慷慨,印度政府对竞技体育发展的投入则显得囊中羞涩、吝啬不已,发展体育大国似乎根本没有被纳入印度政府的议程。这已经成为制约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第四,印度体育总体发展水平较低,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总体水平不高。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更愿意到国外训练,因为他们认为“同外国教练相比,印度教练往往缺乏训练手段,他们并不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比这点更严重的是,在印度,教练的选拔也成为多种利益的较量。谁能当上教练不看其技术、训练水平及能力,而是看谁的后台老板硬。
④ 印度体育为何如此糟糕
尽管印度是一个人口大国,但是体育非常的差,在过去的历年奥运会里,基本上没有取得过什么成绩,寥寥的几块奖牌用手指都能数出来,这无疑是一件让人感到奇怪的事情,毕竟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二多的国家,按理说出现体育人才的概率应该非常大,可是印度的体育却如此的薄弱,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政府缺乏投资的意向。职业体育是非常烧钱的,一旦缺乏资金的投入,那么从设施到奖金,都无法构成体育的经济基础,印度近年来尽管经济发展速度尚可,但是总体来说依然非常贫穷,政府无意向去将大笔资金投入到体育项目,而我们都知道,培养一个体育人才是需要花费较大代价的,这需要足够的金钱来做支撑。
第二,群众基础。尽管印度人十分喜爱体育,但是他们的体育基础其实非常差,在人们的观点里,体育是体力劳动,远不如干其他劳动来的实在,所以他们对于子女的培养也会着重在其他方面,这使得很多有天赋的人连接触真正体育的机会都没有,自然别说成为真正的职业运动员了。
⑤ 印度作为一个世界人口大国,为什么竞技项目这么差
1.国家不重视。
因为相比竞技体育带来的国家荣誉,和平与发展问题显然更重要。青壮年要么进入军队,要么进入农田、工厂,国家政策上就无法向体育倾斜。
2.国民不参与。
体育运动是吃饱之后的需求,生存显然要比高质量的生存优先级高,先解决吃饭问题是第一要务。体育对于穷国国民来说是种奢侈爱好,所以参与度低。
3.经济不适应。
体育特别是竞技体育,是需要人们把原本用于生产的时间拿出来锻炼的,国民劳动生产率低下,没有那么多空余时间拿出来进行体育锻炼;而且体育是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和设备支撑的,游泳跳水项目得先有泳池,田赛得有赛场,径赛得有赛道,力量项目得有器材,技巧项目得有场馆,马术得有马,没钱就没有一切。
4.科技不支持。
一名优秀运动员需要很多科技支撑,运动物理学,运动生理学,营养学,药理学,发育学,组织学,基因科学,材料科学,系统科学等等方面的科技支撑,别的不说,跑步项目中一双好的跑鞋对成绩的提高有多大作用我想大家都应该清楚。
5.国际环境不允许。
高水平交流是提高运动水平的必经之路,但是如果本国擅长或较为普及的运动,这个领域内的其他水平较高国家与本国不友好,这种交流往往会有巨大的阻力。中美建交前的中国体育不用说了,俄罗斯本届奥运的待遇大家也看到了。印度人擅长的领域,恰恰与对印度不友好的国家擅长领域很重合,这样印度只能在本国不擅长的体育领域与外部交流,这种对体育水平的掣肘恰恰是印度尴尬国际地位的一种表现。
6.文化不适合。
安天命,以和为贵,不重视竞争的文化,与现代体育精神完全相悖,中国建国前的文化类似于此。如果这种文化还有森严的等级制度,还有以食素为高尚,以生理病态为美,以歧视女性和贱民为荣,那么就更加难以在现代体育精神的最高舞台奥运会上取得什么好成绩了。
⑥ 为什么印度这个大国,体育这么差有人知道原因吗
” 这个问题的确很有意思。 因为从资料上看:作为人口大国,印度迄今没有一个人摘取过奥运会单项金牌。而反观印度的综合国力,印度是除中国外,综合实力增强最快速的国家,在21CN里,两个亚洲的超级大国将展开全面的较量。印度的体育水平与其综合国力为什么不成正比呢?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要从很多方面发掘。从宗教信仰的角度看[宗教影响印度人的饮食和体育观的培养乃至体育环境的形成] 我认识学校的几个印度留学生,和他们有过一定的交流。我觉得和他们交流,最大的障碍不是语言,而是信仰的差异。印度是一个宗教盛行的国家。宗教历史源远流长,是佛教,印度教的发源地,而且还有一部分人信奉伊斯兰教。因此印度的宗教实际上是印度教,佛教,伊斯兰教三足鼎立的局面。好友rakeshe bub 告诉我,大多数的印度人并不是信奉佛教,而是印度教。在印度,信佛教的人大概只占10%左右,而印度教徒占大多数,其次是伊斯兰教。这让人比较吃惊,因为在我的脑海里印度就是一个信释迦牟尼的国家。 与体育强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相比较。印度受更多教条教规的束缚。比如饮食,不能吃荤主吃素,连带荤腥的油都很少占,这一点可以从印度学生的平常生活可以看出来。到了中国仍然保持原有的饮食习惯,坚持吃素食,可见信仰之深。 然而,饮食习惯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一个民族的健康状况。 可以肯定的说印度人身体素质是落后于中国的,也落后于其他亚洲国家的。比如日本韩国这些发达国家的运动员,虽然个子不是很高,但是体能特别好。 如果说一个国家对宗教热衷到家家念经拜佛的地步,恐怕印度是无以复加的。宗教不仅影响了印度人的身体素质,也束缚了印度人培养其体育观。印度教和佛教的教义差不多,都崇尚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 ,都讲求“守戒,苦行,虔信。” 只是印度教不想佛教那样消极避世,更加积极一点。可能这就是大多数印度人信印度教而不信佛教的原因吧。但是都离不开戒律,虔诚,以及繁多的礼仪和祭祀活动。这与体育崇尚参与,竞争,拼搏的精神是相抵触的。也就是说,从事体育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其信仰,这是冒天下之大不讳。所以,在印度从事体育的人远远没有亚洲体育强国中国,日本,韩国那么多。从历史角度来看民族性格[历史铸就民族性格,民族性格决定体育精神] 翻开近代中印两国历史,有许多相似。两国都有一段屈辱的惨遭屈辱的历史。中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地位。而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长达200多年,在1948独立以前,一直被视为英国女王王冠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两个国家前后独立不到一年,然而取得独立的方式确不同。中国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先后经历了辛亥革命,军阀割据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战争。大大小小的战争铸就了中华民族不怕强敌,不畏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而在印度从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争,对侵略者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由于二战时期,英国在亚洲战场节节败退,日本步步紧逼。英国眼看印度难守,为了缓解印度的反抗情绪,对抗日本,就勉强答应印度二战结束以后归还其主权。二战结束之后,英国信守承诺,印度获得了独立。战争使一个国家支离破碎,也是一个民族坚强。因此可以说印度的民族性格不具有用暴力反抗,而只是非暴力不合作。当其他亚洲,欧洲国家在进行暴力革命的时候,印度是一片乐土,也注定了印度自卑,懦弱的性格。 民族性格对比: 印度:非暴力,不合作,你不惹我我不惹你,你惹我我躲你。
中国:不畏强,不欺弱,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⑦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印度的体育水平怎么样
印度是一个人口众多的超级大国,但从以往的奥运成绩来看,巅峰时期鲜有亮点。男子曲棍球曾经是印度的王牌。从1928年到1980年,印度男子曲棍球队共获得11枚奥运会奖牌,其中包括8枚奥运会金牌。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着名射击运动员宾德拉才击败中国着名运动员、雅典奥运会冠军朱启南,为印度代表团赢得第一枚个人奥运金牌……男子曲棍球和射击都是印度奥运军团战绩最好的两个项目。
如上所述,射击给印度带来了第一枚个人奥运金牌,也是目前印度体育的焦点之一。除了宾德拉,印度射击队还有其他一些世界级球员,包括世界杯金牌得主钱德拉。但是,自从规则改变后,射击比赛就有了很大的机会。虽然印度射击队已经成为中国队最强的对手之一,但里约奥运会却失败了。所以印度体育要想增加提高2028年奥运会整体战绩的权重,除了投篮,还必须找到更多的突破点。
⑧ 作为最有可能成为超级大国的四个金砖国之一的印度,为什么体育水平这么低
第一,印度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没有太多的钱来保证体育部门的消耗。
第二,印度佛教盛行,佛教的哲学更重视自身的修养,不重视与人争斗,这点和体育竞技精神相悖。
第三,印度政府不重视。
⑨ 为什么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的国家,奥运会成绩这么差
印度作为世界人口第二的国家,但在奥运会中的成绩却非常的差,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国家不重视体育竞技,没有把太多的精力投入到其中,再加上印度是一个各自执政的国家,一直都没能得到统一,所以社会发展也不是够,官员贪腐的现象也很严重,印度政府把大量的钱财都掌握到了自己的手中,而不是用于国家的建设。
体育方面虽然没有进步很多,但起码不再像以前那样一点都不被重视,许多孩子也开始去学习体育项目了,但是我觉得印度想彻底摆脱这种现状还是很困难的,因为这样的现状已经维持很久了,但是只要国家肯努力,终有一天会改变的,真心希望印度能够越来越好,人们可以享受到更高的待遇。
⑩ 印度历史共夺得多少奥运会金牌
一,印度有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72%为印度-雅利安人,25%为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的入侵摧毁达罗毗荼人建立的古印度河流域文明。)
(达罗毗荼人。)
(雅利安人。)
二,由于印度民族众多,语言复杂,据有关资料统计,印度共有1652种语言和方言。其中使用人数超过百万的达33种。
英语在18世纪进入印度,如今印度拥有世界第二大英语使用人口,约1.25亿。
三,海外印度裔人口约3500-4000万。美国:4,460,000(占人口的1.5%)
沙特阿拉伯:4,100,000(多是印度劳工)
据估计,仅在美国,印度裔就担任了十多所商学院院长。
(2014 年 2 月,印度人萨提亚·纳德拉出任微软 CEO。)
据《财富》杂志统计,世界500强企业中,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
四,剑桥大学历史学家推算,印度占全球收入比重由1700年约22.6%,下降至1952年只有3.8%。
在工业革命之前,印度次大陆是世界上最富庶的地方之一;印度面积仅298万平方公里,但耕地面积达160万平方公里,而且印度水热充足,比如印度水稻一年三熟。
人口数量庞大,而且耕地极广阔,粮食充足。
五,印度连续参与了24届奥运会,却只拿了9枚金牌,这9枚金牌里还有8枚是曲棍球比赛获得的,而在1980-2008年间,印度进入了长达28年的奥运奖牌荒。
这是因为印度政府不重视体育,根据印度国会的报告,政府每年对体育的投资经费才25亿美元,平均每人每年只有2美元,是美国的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