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菜的一辣四多四多指什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是素食王国。由于历史和宗教的原因,印度的饮食文化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和文化意蕴,素食文化是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印度人一般不喜肉,喜素食,吃素的人占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印度虔诚的佛教教徒和印度教教徒是素食主义者,耆那教教徒更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加之一些印度素食主义者协会等团体极力倡导素食,这使得吃素的人数长期居高不下。因此,印度的素菜集中了饮食的精华,有着较高的地位,而且越有文化和地位的人越吃素。
印度饮食存在着“一辣四多”的共通性。所谓一辣指普遍用咖喱和辣椒佐味,四多指奶品多、豆品多、蔬菜多和香料多,其实质是素食为主,俭朴务实。由于素食主义者人数众多,印度的部分蔬菜价格很高,有些甚至和鸡肉的价格相当。吃素的人还会喝大量的牛奶和甜食,不用担心营养不良。
对不少中国人来说是野味的东西,在印度却“惨遭”冷遇,几乎无人敢问津。不说狗肉、猫肉、鸽子肉之类的,就是甲鱼、泥鳅、乌龟、蛇等,印度人基本上也不吃,还包括各种肉类的下水杂物。受宗教禁忌的影响,他们多数不喝酒,极少在宴会上劝酒或者一饮而尽地干杯,嗜酒成瘾者更是少之又少。
B. 印度菜的特点 印度菜有什么特色
印度菜的咖喱味很浓,洋葱占有绝对主导的地位。印度咖喱是用它熬成的,菜是用它炒烩出的,肉类是用它浸泡的。
你如果在印度的餐厅吃饭,看到这样的菜品,千万不要以为是菜做坏了而大惊小怪。印度人只吃羊肉、鸡肉和一些海鲜,在印度,你不会吃到其它的肉类。因为印度人多为素食主义者,所以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永远作为他们的一道主菜呈现给宾客。在许多正式的场合,印度人用刀叉吃饭,但私下里,他们还是习惯于用手抓饭。因为他们觉得,那样的食物没有矜持,如果你在印度人家里作客,一定要尝试用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菜大部分为糊状,这样便于用手抓饼或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即:用刀叉、却是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印度人的主食是麦面饼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饼,然后再吃米饭。印度的米饭用叫做BASMATI的米做成,世界有名。这种米形状细长,味道浓香,是由于印度的气候决定的——半年干燥,半年湿润。如果你去到印度北方,会觉得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你去到南方,就会觉得菜味很辣,这也是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造成的。由于印度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为芭蕉叶、香蕉叶等植物叶子,很漂亮。如果你是第一次在印度吃饭,那么你一定要点名为PAP
AD的小吃和叫做“咖喱角”的头盘,主菜应该点一些TANDOOR烧烤,甜品则要点家乡酸奶(DAHI),最后还要要一杯香料印度茶(MASALACHAI)。我觉得,吃印度菜,非常的异域,它体验的是神秘的味道。
印度菜强调食材新鲜,香料更是现磨的,烹调各种辣度的咖喱,极富层次感;大量拌入椰浆和酸奶,以增加酱汁的浓度与香味,也是其特色之一。
印度人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单一,通常只是鸡肉、羊肉、海鲜和各类蔬菜;调料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都会有一款比较主要的调味料,比如孜然、马萨拉等;菜肴的烹饪方式也相对简单,有烧、烤、炒等几种。食客点餐时,只需选择食材、主要调料和烹饪方式,印度大厨绝对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印度菜口味较浓,但愈往北部则口味渐淡,一般食物的烹调法自古以来就受蒙古人的影响。其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过的鸡,放入一种印度特制的炉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鸡肉的芬芳开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干时,吃起来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用鸡烤之外,鱼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烤,一样的美味可口。还有一道叫做“可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欢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软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别。
印度还有一种“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这个,是用一种未切的面包叫Nan,用来和米饭一起配着咖喱吃,米饭的清香夹带着咖喱的美味,定能让你一饱口福。
印度人的主食是麦面饼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饼,然后再吃米饭。印度的米饭用名为BASMATI的米做成,是一种世界闻名的米。这种米形状细长,味道浓香,是由印度的气候决定的———半年干燥,半年湿润。
如果你到印度北方,会觉得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到南方,就会觉得菜味很辣,这也是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造成的。
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为芭蕉叶、香蕉叶等植物叶子,很漂亮。
最宜搭配红酒和啤酒
吃印度餐,最好饮红酒或啤酒,因为这两种酒都比较清口。特别推荐“印度啤酒”(KING FISHER)——印度最有名的啤酒,与浓烈味道的印度菜搭配起来感觉刚刚好。
C. 印度的美食有什么特点
印度菜强调食材新鲜,香料更是现磨的,烹调各种辣度的咖喱,极富层次感;大量拌入椰浆和酸奶,以增加酱汁的浓度与香味,也是其特色之一。
印度人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单一,通常只是鸡肉、羊肉、海鲜和各类蔬菜;调料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都会有一款比较主要的调味料,比如孜然、马萨拉等;菜肴的烹饪方式也相对简单,有烧、烤、炒等几种。食客点餐时,只需选择食材、主要调料和烹饪方式,印度大厨绝对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印度菜口味较浓,但愈往北部则口味渐淡,一般食物的烹调法自古以来就受蒙古人的影响。其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是用香料腌过的鸡,放入一种印度特制的炉灶上用文火烤,烤到一定火候,即鸡肉的芬芳开始溢出而肉汁也未被烤干时,吃起来十分美味可口。
除了用鸡烤之外,鱼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烤,一样的美味可口。还有一道叫做“可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欢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软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别。
印度还有一种“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这个,是用一种未切的面包叫Nan,用来和米饭一起配着咖喱吃,米饭的清香夹带着咖喱的美味,定能让你一饱口福。
印度人的主食是麦面饼和大米,每餐都是先吃饼,然后再吃米饭。印度的米饭用名为BASMATI的米做成,是一种世界闻名的米。这种米形状细长,味道浓香,是由印度的气候决定的———半年干燥,半年湿润。
印度北方菜的味道是微辣的,而到南方,就会觉得菜味很辣,这也是由于南北气候的差异造成的。
南方植物多,因此盛菜的器具多为芭蕉叶、香蕉叶等植物叶子,很漂亮。
D. 印度人都吃一些什么样的食物
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有很大差别。北方人以小麦、玉米、豆类等为主食,尤其喜欢吃一种叫做“恰巴提”的薄面饼。南方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人们以大米为主食,爱吃炒饭。而中部德干高原则以小米和杂粮为主。印度人喜欢吃带有辣味的、伴有咖喱的食物。在饮水和饮料方面,印度人和西方人一样,没有喝热水的习惯,一般喜欢喝凉水或者饮用红茶、牛奶和咖啡。
E. 印度美食文化
虽然牛肉在印度属于禁忌食品,但印度对于牛奶制品情有独钟,比如印度奶酪就是随处可见的素食食品;还有印度人每天必喝的奶茶内也是使用牛奶作为原料。酸奶也是印度常见的食品之一。
印度的主食以米饭和面食为主,印度南部偏爱米饭,而北部常见面食。用手吃饭是传统印度人必不可少的习惯。
面食常见种类有:较厚的发面饼——馕、带馅的酥油饼、全麦无发酵小饼和南方常见的带馅薄饼——杜莎等。食用面食时,大部分印度人喜欢将饼类撕成小块,卷着豆汤或其他菜式食用。
印度的菜式口味偏重,无论青菜还是肉菜都会使用很多种调味料烹制。咖喱毋庸置疑是印度使用最多的一种调料。除了咖喱,辣椒、胡椒、肉桂、丁香等等调料都是印度菜式必备的调料。
印度文化特点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
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F. “印度菜”在其他国家眼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菜
‘印度菜’在大多数国家中并不受欢迎,在大家的眼里,总会觉得印度的饭菜不是很干净,而且印度的饭菜是直接上手抓,会让很多人感觉不适应,大部分中国人他们其实对于印度的菜并不是很能接受,而且印度咖喱的口感在某种程度上不太适合一些比较保守的中国人尝试,总体来说对比西餐和日本料理,中国人对印度菜没有什么太大的好感。
3总的来说印度菜可分为南北两大菜系,北印度菜的口味以微辣为主,以咖喱为特色,菜色清爽,更受欢迎,所以世界各国的印度菜多是北印度菜。南印度菜系,香料多用咖喱叶和芥末子,口味较重,以酸、咸、辣为主,原料多用椰子,菜式简单。但尽管印度菜种类很多,也依然不受大多数国家欢迎。
G. 印度饮食民俗
在这里,越有文化越有地位的人越吃素
中国菜“清清白白”,印度菜“糊糊涂涂”
赴家宴、光着脚、手抓饭,表达的是亲密朋友之情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也许没有一个国家的饮食文化像印度那样,具有如此明显的宗教色彩,如此深刻的文化意蕴。
印度菜口味较浓,但愈往北部则口味渐淡。新德里是印度美食中心,大小餐厅林立,一般食物的烹调法自古以来就受蒙古人的影响,其中最受人欢迎的一道菜叫做坦肚喱(Tandoori), 是用香料腌过的鸡,放入一种印度特制的炉灶上用文火烤,到一定火候时,鸡肉芬芳而肉汁也未被烤干,十分美味可口。除了用鸡烤之外,鱼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烤,一样的美味可口。还有一道叫做[可马]的咖哩料理也很受欢迎,是把肉用凝乳泡软,即可食用,味道很特别。印度还有一种“家常菜”,普通老百姓常常都吃这个,是用一种未切的面包叫Nan,用来和米饭一起配着咖哩吃,米饭的清香夹带着咖喱的美味,定能让你一饱口福的。
在一流饭店内都供应上等的西餐及印度餐,中国菜亦颇为流行,但口味都已改变为当地口味,可能是入乡随俗的原因吧。印度食品的价格浮动较大,尤其蔬菜和水果,价格亦随季节而异。
一半国民喜吃素
印度朋友邀请我出席他的生日庆祝活动。大家先是一起唱歌跳舞,然后吃自助餐。我找遍了所有的菜盘,竟然全是素菜,连鸡蛋也没有。不仅如此,连薯仔、红薯、萝卜等菜都没有,吃的全是地面上长出的东西。我非常奇怪,有人告诉我:克瑞迪亚是耆那教徒,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一些印度人对素食的较真达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一次,印度朋友科米卡对我说,他访问中国期间,中国餐馆用煮过荤菜的锅给他做素食,那怎么行呢?
印度虔诚的佛教徒和印度教徒都是素食主义者,耆那教徒更是严格吃素,吃素的人占印度人口一半以上,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印度是素食王国,素食文化是印度饮食文化中最基本的特色之一。由于印度多数人喜欢吃素,印度开有不少只为素食主义者服务的饭店。西方国家的流行食品不得不适当地印度化。印度有专门为素食主义者开设的比萨饼店,麦当劳供应的夹层食品,相当一部分不是鸡鸭鱼肉,而是蔬菜。美国驻孟买总领事西蒙斯告诉我,肯德基在印度办不下去,只好撤走。
抽烟喝酒不流行
由于历史与宗教的原因,印度社会自然而然产生了越有地位、越有文化的人越吃素,反之,越没有地位、越没有文化的人什么都吃这一
H. 印度人主要的饮食有哪些
印度饮食:
印度的菜肴,南北口味各异.印度南部,气候炎热,许多来自非洲的移民,口味重,嗜好有刺激性的食物和调料,如咖喱、洋葱、辣椒等.因此,南印度的食物经过一番料理后,颜色看来格外的鲜红.相比之下,北印度人的口味就清淡多了,他们无论添加咖喱或洋葱,都不像南方人那样越刺激越好.
饮食特点
印度人饮食口味的基本特点是淡而清滑。他们喜吃的主食是印度烙饼和咖喱米饭;喜食的肉类是鸡鸭和鱼虾;喜爱的蔬菜是番茄、洋葱、薯仔、白菜、菠菜、茄子、菜花,尤其爱吃洋山芋,认为洋山芋是菜之佳品;所喜欢的饮料是红茶、咖啡、冷开水等。无论做饭或做菜,印度人绝不用酱油或酱类调料,而总是离不开咖喱。常用的咖喱粉可达二十余种。除此之外,他们做豆汤、素菜或鸡鸭鱼虾时,也往往要使用金色的郁金花等类调料,有时也拌用香辣料。印度人最不喜欢吃大荤,最注重的是烹调多用调料。做咖喱鸡要用17种调料,炖菜所用的调料最多。
饮食禁忌
印度人多为印度教徒。印度教奉牛为神,其教徒严禁吃牛肉,同时也严忌众人在同一食盘内取食。一般而言,富贵人家忌讳多吃荤食。
少数印度人信奉伊斯兰教,他们遵照教规,严忌吃猪肉。一般来说,所有印度人几乎都忌吃猪肉,认为吃猪肉是下贱行为。
极少数印度人信奉锡克教,他们严戒饮酒。
戒酒几乎是全体印度人的共同习俗,有的邦是戒酒邦,也有的邦规定每周有"戒酒日"。
在日常生活中,印度人忌吃蘑菇、木耳和笋类蔬菜,同时也忌讳用左手或双手递食或敬茶。.......
更多内容欢迎登陆www.57in.com
I. 印度人每天的饮食都是什么组成的,尝起来味道怎么样
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我们的邻国。提到印度,大家可能会想到美丽的泰姬陵,但对于印度饮食却始终不敢恭维,因为印度天气炎热,食物本身就容易腐败,再加上印度的特色咖喱,总给人一种有味道的感觉。再加上网上流传的印度饭菜的照片,让人完全没有食欲。
但据说印度饭菜看着丑吃着香,非常下饭,事实是这样吗?
J. 印度人喜欢吃汤面条吗印度人口味,喜欢吃什么
印度人只吃炒面不吃汤面
主食有三种,米饭(有白米,但多数会炒一下)、面条(也是炒的,没有汤面哦)、饼(各种各样,菜汁揉到面里做的,有一种叫做印度面包的饼几乎和中国的烙饼没一点区别,估计是郑和教他们的)。
印度人不喜肉食,喜欢吃素,我估计他们对吃肉食的人还会比较鄙视。印度只吃三种肉,鸡肉、鱼肉和山羊肉,而且吃的很少。印度人不喜饮酒,这是传统,但是年轻人会聚在一起豪饮,不成问题,而且我也看到过一些老汉去卖酒的商店揣上两瓶高度的伏特加乐颠颠的回家小醊。印度人吸烟的很少,这不是传统问题,有可能是经济问题,因为我看到印度烟民去卖烟的小店买一支烟,然后点上享受一番。印度的商店里不卖酒也不卖烟,超市也不卖肉,卖烟卖酒都有专门的小店,但我不知道到哪里买肉,我为此去了集贸市场和夜市,在那种在中国应该到处是烤羊肉小摊的气氛里,我没有看到哪怕一小块肉,到处只是卖坚果和甜食的摊位。吃不上喜欢的肉使印度饮食对于我大为逊色。
印度可能由于没有炒菜的锅,因此没有炒菜,所有的菜品几乎都是糊糊状的东西。主食有三种,米饭(有白米,但多数会炒一下)、面条(也是炒的,没有汤面哦)、饼(各种各样,菜汁揉到面里做的,有一种叫做印度面包的饼几乎和中国的烙饼没一点区别,估计是郑和教他们的)。那些黏糊糊的菜品配不同的主食,有的是就米的,有的是就面条的,有的是就饼的。我要着重说一下印度的米饭,我感觉那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米,口感很不好,粒型很长,没有粘性,就像是过去吃的籼米,炒出来也是散的。
我们在印度受到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早饭在酒店吃,印度人服务意识强,你想吃什么就和服务员说,他会给你端上来,分到盘子里,就差喂到你嘴里了。一般是煎蛋、牛奶(可以加玉米片)、咖啡、水果(几乎天天是菠萝和木瓜)、炸油饼、薯仔泥或薯仔饼、蒸制糕点。煎蛋天天吃很腻,后来我们都换成煮蛋了,但是他们会热情的帮你把皮剥掉,然后抓到你的盘子里,你看到他们服务员黑黑的手(肤色),我相信大家不会感觉舒服,但是你要拒绝他的服务会让他们诚惶诚恐的。
午饭在工厂餐厅,休息日在酒店吃,但无论在哪,都会按程序来,很麻烦。喝完冷饮,先一人上一碗汤,印度的汤是加了面粉的,有点像中国的糊辣汤,也是有一点辣味,说老实话味道还可以,和我们一起的德国西马克的工程师每顿饭都要喝两碗。然后会换餐具,换上大盘子和刀叉,端上主食,就是我说过的米、面条和饼,搅成糊糊的蔬菜、鸡肉、羊肉 。刚端上来的主食服务员会给每人分到盘子里,直到你说“ok”。剩下的,放到桌子上,大家自己取或招呼服务员替自己取。吃完主食换餐具,换上一套小勺和小碗,吃甜点或冰淇淋。在这之前或许还有果盘,当然也要换餐具(对了,好像很长时间没有见果盘了,看来印度人也是能省就省啊,对中国专家也这么不大方)。
晚饭在酒店,服务很周到,招呼打得很勤,每句话都有“sir”,值得表扬。我们自己点,一般会点炸羊肉(印度配羊肉的酱真是很好吃啊)、鸡大腿(印度叫‘胳巴’)、鸡翅根(印度叫‘鸡根’)就着面条或饼吃(多让人瞧不起的吃法啊,哈哈)。
印度的小吃几乎都是甜的,而且是非常甜,油炸的居多,你要是买一些小贩会用报纸给你包上,还是算了吧,让爱吃甜食的南方人来享受吧。印度的汤却非常咸,咸得连东北人都受不了,真是怪了。
最后说一下价钱的事情。一份面条价值120~150卢比,绝对吃饱一个人,饭量小的两个人吃一份都够呛,这都是饭店里的价格;一份炒米饭100~130卢比;一份白米饭80卢比;面饼一张(比较小)12~50卢比,看里面有什么了,那种类似中国油烙饼,一张20卢比,两张就可以了;啤酒一瓶(好一点的,都不是印度产的)100卢比,到外面自己买65~80卢比;白酒一瓶3两,40度左右,75~150卢比(差的就不说了);鸡翅根一份100卢比,八个;鸡大腿150卢比两个;一份羊肉饭有羊肉、胡萝卜炒豆角、炸薯仔条、浇汁、米饭等150卢比;单买一块羊肉大约半斤不到70卢比;一份汤可以到65卢比(真贵啊,可能喝汤的都是讲究人,贵一点没关系),别的想不起来了,对了一美元兑换47卢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