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印度的消费水平
印度的消费实际和我国的二线城市差不多,东西是便宜,但是加上消费税就跟国内差不多了。
房租,看在哪个城市,在新德里的话,三房的公寓,要10000RS左右,跟二线城市的房租差不多;
餐饮嘛,如果是自己买来煮就不贵,如果是去餐厅吃印度餐,也不贵,但是要吃中国菜,就贵多了,特别是荤菜贵份量不足。
❷ 印度消费水平如何
既得利益集团花天酒地,剩下的不如狗。
❸ 我国2011年GNP,GDP各是多少
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反映全球经济发展形势。按照国民经济支出法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由投资、消费和净出口三驾马车拉动的,三者在 GDP中所占的比重分别构成投资率、消费率和净出口贡献率。由于世界各国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制度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消费率高低不一、特点各异。与此同时,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影响,世界各国消费的相互联系也在日益加深,并在总量上和结构上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点和趋势。总体上看,世界各国消费率的增长与GDP同步或略高于GDP的增长,平均世界各国消费率稳中趋升。绝大多数国家在经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后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消费率通常会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然后稳定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平上,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与国际消费率比较,我国的消费率显然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并长期呈下降趋势,明显偏离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和标准结构。因此,积极扩大消费需求,逐步提高消费率,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世界各国消费率变化的基本趋势与特点
纵览世界各国消费率的演变,大体呈现以下基本趋势与特点:
一是消费同步或略高于GDP增长,消费率稳中趋高。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1986-1995年,发达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3%,私人消费增长3.1%;1996-2005年,发达经济体实际GDP年均增长2.8%,私人消费增长2.9%。在这两个10年中,私人消费均高于实际GDP增速0.1个百分点,反映了私人消费略微超前于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同样,在前后两个10年中,最终国内需求分别增长3%和2.9%,也都保持同步或略高于实际GDP的增长速度。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整体也呈现了类似的趋势。由于私人消费占据全部最终消费的绝大部分,其增长速度整体上快于GDP的增速,世界平均消费率因此总体趋于上升。近年来,这一趋势更为明显:2000年世界平均消费率为77.2%,2001、2002年分别上升到78.3%和 79.6%。
世界投资率的变化也可以反衬出消费率上升的趋势。1990年以来,世界平均投资率已从24%降至2002年的19.9%,按照世界最终国内需求基本同步于GDP增长的趋势可以判断,此期间世界平均消费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在14个代表性国家中,只有中国投资率呈不断提高趋势,澳大利亚、新西兰、尼日尔爾利亚、巴西和美国等5国基本稳定,而英国等其他8个国家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同样,储蓄率指标也可以反衬即期消费倾向和消费水平的变化趋势。世界平均储蓄率总体上同样在低走,2000年为22.8%,2001、2002年分别降为21.7%和20.4%。
二是居民消费增长快于政府消费。发达经济体在1986-1995年和1996-2005年期间,私人消费即居民消费年均增速比公共消费即政府消费分别高0.9和0.8个百分点。其中,美国居民消费增速更高于政府消费,即分别高1.4和1.8个百分点;欧盟居民消费增速也分别比政府消费高0.6和 0.4个百分点。只有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以后,居民消费疲软,而政府为振兴经济极力扩大公共消费,导致政府消费年均增速分别高于居民消费0.1和1.3个百分点。发展中经济体总体上居民消费增速也快于政府消费。正是由于居民消费增速较快,其占GDP的比重即居民消费率稳中趋高,大多数经济体都达到较高水平,成为最终国内需求的主体或绝对主体。
三是消费率在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阶段会有显着上升,此后基本趋于稳定。根据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等在《发展的模式 1950-1970年》中采用多国模型所给出的标准结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GNP)不同水平时的消费变化呈动态分布。以1964年的美元来衡量,居民消费率在人均GNP低于100美元时(中值70美元)为最高,达到77.9%,为贫困型高消费。此后,随着人均GNP提高到1000美元,居民消费率开始直线下降,累计下降16.2个百分点。但是,当人均GNP迈过1000美元门槛以后,居民消费率的图景出现了转折性变化,开始步入上升阶段。本文分析中大多采用GDP数据,由于人均GNP与人均GDP的数值差距不大,因此一般认为,消费率与人均GDP的关系与上述结论接近。通过对美国和其他国家的实证考察,在人均GDP从1000美元通向3000美元左右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通常都伴随居民消费率一定程度的攀升。比如,美国1942年人均GDP首次超过 1000美元,到1962年达到3144美元,20年间年均经济增长4.9%,GDP总量相应从1618亿美元提高到5865亿美元,增长2.62倍;同期,人口增加5167.8万人。按照支出法核算,同期美国居民消费率从1942年的54.9%提高到1960年的63%,18年间提高了8个百分点,从占 GDP的一半多一举上升到接近2/3的水平。
四是当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以后,消费结构升级显着加快。根据钱纳里等的标准结构,在人均GNP超过1000美元以后,食品和衣着类等生存型消费比重下降,发展享受型消费比重迅速上升。代表居民食品、饮料、烟草等消费支出比重的恩格尔系数,从100美元以下时的53.2%下降到1000美元时的28.4%,降幅达24.8个百分点。在人均GNP达到1000美元以上(中值15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降幅趋缓,仅下降1.6个百分点。另据对17个主要国家、地区数据的分析,在人均GDP1000-3000美元阶段,恩格尔系数平均从41%下降到32%。其中衣着类消费小幅下降,平均下降 1.9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发展享受型消费总体上呈上升趋势。
五是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大多消费率偏低。多数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是明显的例外,其消费率居于较低水平,而且没有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增加而明显提高。据世界银行的统计,2003年韩国、香港地区、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的消费率与1985年各自的消费率相比,均有一定幅度下降,其中泰国和马来西亚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只有印尼和菲律宾消费率居较高水平,并总体呈上升趋势。日本尽管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消费率有明显上升,但在人均GDP处于 1000-3000美元阶段,消费率也不升反降。日本人均GDP从1965年的1071美元增至1973年的3372美元,年均增长15%;但 1965-1973年,日本消费率却下降了5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率也同步下降了5个百分点。
消费率变化的国际比较
通过与国际平均水平和各国消费率的广泛比较,可以发现我国消费率居于世界较低水平,明显偏离了世界消费率变化的一般趋势和标准结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近20年我国最终消费与居民消费年均增速低于GDP年均增速,与此期间世界消费同步或略高于世界GDP增长的基本趋势相悖。据计算,1986-2004年,我国名义GDP年均增长15.74%,而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年均名义增长仅为14.55%和14.48%,最终消费和居民消费分别低于GDP年均增长1.19和1.26个百分点。考虑价格因素,1979-2004年最终消费实际增幅更低于GDP增幅2.4个百分点;进入20世纪 90年代后,消费增长低于GDP增长的幅度进一步扩大。
第二,我国消费率大大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与国际平均消费率高位稳定并趋于微升的趋势相比,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我国消费率仅在 1978-1981年有一定幅度上升,即从62.1%上升到67.5%,居民消费率从48.8%升至53.1%;此后长期趋于下降,1997年最终消费率降至58.2%,居民消费率降至46.5%;2003、2004年最终消费率又进一步降至55.4%和53.6%,居民消费率则降至43.3%和 41.9%。与此同时,世界平均消费率却从2000年的77.2%上升到2003年的79%。与钱纳里等的标准结构中工业化中期阶段的消费率65%相比,我国目前消费率也要低12个百分点。
第三,世界银行关于各大洲26个代表性国家的数据显示,1985-2003年间我国消费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多数欧洲国家平均消费率在70%-80%之间,由于它们均属于高收入国家,其最终消费率的一般趋势是高位稳定或略有提高。比如,英国从1985年的 80.71%提高到2003年的86.63%,提高将近6个百分点。只有卢森堡是例外,其消费率从1985年的77.93%降到2003年的 61.11%,下降近17个百分点,从较高水平行列降到中低水平行列。北美洲三国都在高位稳定的基础上略有提高,其中同一时间美国和墨西哥的消费率分别提高2.35和8.1个百分点。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都稳居高位并略有提升,2002年消费率分别达78.47%和78.17%。非洲的埃及和南非也是稳中趋升,2003年消费率分别达到84.77%和81.43%的高位。拉美的阿根廷、巴西、智利、秘鲁四国的平均消费率也分别在70%-80%之间,虽有一定波动,但始终稳定在高于70%的水平。与上述国家相比,我国的消费率大约要低10-20个百分点。
第四,我国消费率在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中位列较低。2003年世界银行数据显示,我国内地最终消费支出在GDP中所占比重为53.05%,比日本的74.43%低21个百分点,比韩国、香港地区和泰国分别低15个百分点左右,比马来西亚低4.6个百分点,比新加坡低0.26个百分点。
第五,与印度相比消费率也有较大差距。印度同是人口大国,其消费率绝大多数年份一直稳定在77%-78%之间的较高水平,最低为1995年的74.67%,最高为1998年80.31%。而同一时期,我国平均水平不超过60%,比印度低近20个百分点左右。
几点启示
世界各国消费率演变的一般趋势和标准结构反映了各国经济的普遍规律和要求。在如何对待和培育消费需求方面,世界各国各地区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从中可以吸取很多有益的启示:
第一,逐步提高消费率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趋势。我们应当遵循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工资性收入,优化消费的制度环境,使消费保持同步或略高于GDP的增长率,稳步提高消费率,使居民消费逐步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第二,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过于依赖外需和投资,其本身明显的脆弱性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尽管东亚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在一定历史阶段内,由于出口高增长和高投资率的支撑而实现了更快的经济增长,但亚洲 金融危机 的教训表明,单纯依赖高投资率,国内消费需求状况长期得不到改善,必然加重经济增长对国际市场的过度依赖,一旦国际金融市场出现风吹草动或出口下降,就有可能引发国内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乃至金融经济危机。
第三,经济贸易大国尤其应该内需外需同时并举。日本采取"贸易兴国"战略,在经济高速成长阶段,形成了"高积累、高投资、高出口"的增长模式,国内居民消费处于受压抑状态,消费率不升反降,加重了对外需的依赖。由于过于依赖外需,日本在日美贸易谈判中被迫步步退让。"广场协议"导致日元大幅升值,出口下降,并引发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破灭后,由于扩大内需政策前后反复,收效甚微,居民消费更趋疲软,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陷入"失去的10 年",至今仍未完全走出通货紧缩的泥潭。而德国,由于市场开放度较高,高出口与高消费率并举,其受外部打压和抗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强,自身适应和调整的灵活性大,所以贸易摩擦相对较少,马克升值并未给德国经济带来大的冲击。
第四,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增强经济的稳定性。2000年美国在"新经济"泡沫破灭后,次年又遭遇"9·11"事件的巨大冲击。为了应对危机,美国一方面连续多次降低利息,另一方面大幅度减税,有力地促进了居民消费,在投资和出口下降的情况下,居民消费的较快增长为支撑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实现复苏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他发达国家也有类似的促进消费以稳定经济的经验,值得借鉴。
第五,低消费率不一定与人口大国直接相关,关键取决于工资收入水平和消费制度环境。印度消费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其原因一是居民收入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较高,伴随经济的增长劳动工资水平增加较快;二是其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制度较为健全,政府公共消费发展相对平稳,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较完善。
第六,顺应消费结构升级趋势,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1000-3000美元阶段,居民吃穿类消费比重显着下降,住用类比重显着上升,住房、汽车、交通、通信、教育、旅游、文化娱乐和服务性消费等成为新的消费热点。应当顺应这一趋势,促进住房、汽车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使上述新兴消费热点成为拉动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动力。
❹ 什么是指最终消费率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公式为: 消费率=消费基金/GDP×100%。其中,消费基金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其解析:
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且净出口保持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资本形成总额和最终消费额是此消彼长的。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如果用于投资的部分多了,投资率就会提升,那么可用于消费的部分就减少了,消费率就相对降低了。
一般来说,投资是扩大再生产、提高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较高的投资率不仅可以直接带动生产的增长,还会带动居民消费的增长。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为保持经济较快地增长,都维持较高的投资率水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投资率会逐步趋缓,消费率逐步提升。
此时,经济增长也由投资拉动为主转为以消费拉动为主,此后,消费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消费率的提高同时可以刺激生产的扩大,增加投资,对GDP产生双轨拉动。
❺ 怎样查世界银行里的数据
household consumption rate
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需求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我国1981年至1998年17年间居民消费率基本以平均每年0.33个百分点的幅度持续下降已经由1981年的53.1%下降到47.5%
我国最终消费率的升降基本由居民消费率的升降决定,2000年居民消费达到创水平的48%,最终消费率也达到近几年的最高值61.1%,2001年以来,虽然政府消费率保持高位,但由于居民消费率下降,最终消费率也随之回落。
而属于中下等收入国家行列的我国2008投资率为43.2%,最终消费率为54.3%,居民消费率39.8%。
过去不少企业重城市根据对1996—2010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消费率等因素的测算和相关分析,2010年我国居民的年消费水平将达1441元左右(其中城镇居民约达2459元,农村居民约达1004元)。
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司长彭志龙日前表示,我国居民消费增长较慢,居民消费支出在GDP中的比重较低。据悉,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为35.3%,美国为70.1%,印度为54.7%。(12月3日《上海证券报》)
消费量占生产量即GDP的比例,就是消费率。一般说来,经济结构的科技含量越高,社会的消费率也越高。而总的消费率,又可以分为居民消费率与公共消费率两大组成部分,即居民消费量与公共消费量分别占GDP的比例。公共消费,基本落实为政府消费。同等物资前提下,居民消费率高则公共消费率低,反之亦然。
美国的居民消费率已经为70.1%,总消费率之高令人艳羡,正与其世界第一的科技水平相匹配。而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如此之低,却不能完全归于科技水平的差距,因为科技水平并不占优势的印度,居民消费率也超过了中国近20个百分点。粗略一点说,美印之间在居民消费率上的差距主要反映了科技水平上的差距,而中印之间在居民消费率上的差距,主要反映在公共消费率上。
中印皆为发展中国家,比之发达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福利体系建设都不够完善,决定了公共消费率会高于发达国家。近些年来,中印两国之间在基础设施上越拉越大的差距为世人所共见,在一个方面反映了中国公共消费率高的合理性。然而,在另一个方面,以“三公”支出、楼堂馆所建设、灰色交易盛行为代表的靡费支出,毫无公共意义之支出的巨大也是为世人共见的,则反映了中国公共消费率高的不合理性。
时下强调刺激消费、扩大内需,可以分作两个方面看:一方面,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需要继续发展生产,用丰富的产品来满足消费需求。另一方面,就是要在确保公共消费率中合理部分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压缩其中不合理的部分,分配率提高的空间应主要从这里压缩出来。
其实,刺激消费本主要为刺激居民消费;扩大内需,本主要为扩大居民内需。在路径上,就是通过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压缩公共消费中之不合理部分,保证公众能分配得更多、能够有钱去消费。现在居民消费率不高、居民内需不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公众没钱。中国居民存款总额不过20万亿,人均也就一万元多点,对应于保障体系的不健全真的是没钱;对应于现时的物价水平,自我保障能力也相当脆弱。倘若忽略了这些,非把公众这点“压箱钱”挤出来不可,显然是钻了为经济而经济的牛角尖。
居民消费率的计算方法在我国是有缺陷的,你可以查找国外有关数据自己计算,比较结果就清楚了
❻ 什么是消费率
消费率又称最终消费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的最终消费(用于居民个人消费和社会消费的总额)占当年GDP的比率。它反映了一个国家生产的产品用于最终消费的比重,是衡量国民经济中消费比重的重要指标。一般按现行价格计算。其公式为: 消费率=消费基金/GDP×100%。其中,消费基金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
❼ 印度消费水平大概怎样呢 两个人出差印度新德里一周,带多少卢比现金够用呢
新德里的消费水平挺高的,尤其住宿,比国内高很多。建议住IBIS,相对比较经济,环境也还行。吃饭的话,中餐馆很少,价格很高。CP那个地方有一家中餐馆,做川菜,非常不错,但是价格高,是国内价格的几倍。古尔冈的新办公区,也是化为中兴的办公楼附近,有中餐馆,价格还行。印度本地的餐馆,小的就不要进了,吃完拉肚子。本地饮食分干湿两种,湿的就是各种糊糊,看着都倒胃口;干就是烤鸡类、炸的食品,还有汤,还不错。
出差期间,不好找餐馆,就选择KFC,麦当劳、必胜客之类的吧。价格比国内便宜点,还干净些。
交通方面,正规出租车要提前打电话叫,可以让酒店帮忙提供号码或者安排。
黑出租的司机,一般英语很差,而且可能乱收费。
一周的话,一千美金足够了,用不了。机场换一点(1000卢比就行),可以够打车就行了。从机场到IBIS, 700卢比以内。可以到新德里换卢比。那里有一些商店可以换钱,汇率比银行好很多。
有其他问题可以问我。
❽ 中国人口第一,但消费还不如印度,原因出在哪里
中国人口第一,但消费还不如印度,原因就在于中国人传统的消费观念以及过快上涨的房价。
随着最新的一次人口普查数据出炉,我国又一次稳居了世界第一大国的位置,但是跟人口数量最多不成正比的是我国的消费率只有39%,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甚至连印度都达到了60%多,而我国的消费率远远低于印度,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发生变化,而印度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很贫穷的地方,这里贫富差距极大,就算是在首都也可以随处见到有人大小便,在火车上总是挤得满满当当,甚至有人坐在火车顶上,这样的一个国家居然消费率要比我们国家高,这有些让人无法相信,下面就来说一说原因:
你知道中国人口第一,但消费还不如印度,原因出在哪里吗? 欢迎留言讨论。
❾ 印度的消费水平怎么样到那边旅游,要准备多少资金
如果单讲旅游,费用主要是吃住行。因为印度是等级社会,各阶层都有自己的活法。具体分析如下:
吃:印度吃方面还算可以吧,KFC,必胜客等都和国内差不多略微便宜点。还有很多地摊也可以吃,每餐2-3块钱应该可以吧。
宾馆:印度宾馆整体比过内贵2倍左右,但是各等级宾馆都有。中国人一般倾向于住40-50美刀的,类似国内七天连锁那样的级别。如果非一般人,请酌情上下浮动,王菲每年来这里住的地方估计会好不少,咱不知道多少钱。
行:如果租车,在印度偏贵。但是如果作为背包客在印度旅游还是很便宜的,火车可以选择3等一下的便宜车厢。飞机票因为kingfisher倒闭可能涨价不少,不过还不算贵,和国内一个水平吧。
❿ 印度这个国家的消费水平和我国有什么区别
对于印度的消费水平和我国的消费水平有什么不一样的话,真的是像我的美女导游那样说,区别还是很大的!不过旅游就是为了体验生活,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和事,都有会带给你不一样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