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的教育水平怎么样呢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印度是一个神奇的国家,相当神奇。作为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国,它的小学毛入学率达到99%,但是中途辍学的却有很多。它的国民识字率七岁以上的不过73%,而15岁以上的更是不到70%。印度从国土面积和人口上来看,真真切切是一个大国的模样,但是其教育水平完全比不上同等级的国家,更是比不上发达国家。但是呢,印度的大学确实不算少,光高等学府就有760所。
而作为印度最底层的首陀罗,他们虽然也可以接受一定的教育,但是通常,有些家庭会让孩子中途辍学来赚钱补贴家用。至于那个连种姓制度的排行都没有资格进入的贱民阶层,他们是没有受教育的权利的。如果是个女孩子,那么不仅仅是不能受教育这么简单,还有可能会被自己父母当做物品贩卖出去。不过,近些年,印度政府似乎是认识到了这个问题,正在整改,不过收效甚微。
② 印度的教育状况
印度一直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心, 希望能够通过发展高等教育增强其人才的国际竞争力。因此印度独立后便十分重视工程技术教育, 早在50年代就仿照美国(房源)麻省理工学院(M IT ) , 在全国相继建立了6 所“印度理工学院”, 发展至今, 印度已经有了550 多所工程技术学院和1 100 多所多科技术学院。2000 年, 印度有大学及类似机构248 所, 开放大学7 所, 所有高校总数达到11 000多所, 高等学校在校生839. 9 万人。
印度的一些大学在世界上已经颇有名气, 在世界各国, 来自印度的工程师、教师、医生和劳工有数百万名, 受聘于联合国系统内的各个组织或机构的有数万人。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软件行业。印度近年来经济能持续增长与其近十年来软件技术迅猛发展是密不可分的,软件出口更是执世界之牛耳, 带动了印度经济的腾飞。有关资料显示, 印度软件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已达到了34 万人, 其软件科技人才还以每年6万人的速度急剧增长。
③ 印度的教育文化
几句话描述一个大国的教育是很困难的。但总体来看,印度教育的比较大的一个特征是其公平性较差。基础教育方面,公办学校与私立学校之间差异显着,富人读的私立学校条件好,而穷人就读的公立学校很差;平均学习年限也比较短;高等教育方面有几个理工科很牛的学校;受种姓制度影响,录取并不公平。
④ 为什么这些年印度越来越落后
为什么这些年印度越来越落后?原因在这!
二战的结束标志着人类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战争的硝烟逐渐散去,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体的时代正在展开。欧洲在美苏两国的主导下呈现出一种对抗发展的态势,而亚洲国家也相继开始稳步发展,当时还在中国和日本都在战争的阵痛期之中,而且日本还被美国把持,短期内无法东山再起。所以这个时候亚洲实际上的第一强国是遭到二战破坏较少的印度。
(特别是印度在经济方面发展得不如中国好1. 改革和改革后的排外性
印度在改革后确定了发展民族工业的基本方针,但在这个改革明显带有排外性质,主流意识形态中认为一切来自于外部的都是不好的,因此拒绝几乎一切外国资本和技术。在经济体发展初期,资本积累和技术提升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在那样一个一无资本、二无技术的“穷屌丝”国家,引进外资和技术都是对其经济发展相当关键的,但由于意识形态上的排外性,基本没有引入外资,因此导致发展的滞后。时至今日,印度逐步虽然加强了对外合作,但其在经济领域依然相当排外。
(与之相对的,中国在五十年代大规模引入苏联的资本和技术,在七十年代大规模引入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应该说,这些引进的资本和技术为中国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印度在发展初期所极度缺乏的)
2. 城市(工业)贵族与农村(农业)贵族的对立
印度是民主体制,但发展非常不均衡,城市经济虽然已经相当现代化,但也还存在相当封建的农村社会,部分农业贵族在农村实际上过着奴隶主/大领主一样的生活,由一个家族支配一片土地上的生杀大权。反映到经济上,印度在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本有限,对工业部门的投入已经不多,再加上农业贵族在政府中的影响力,又抽走一部分资本和政策倾斜,导致工业发展进一步减慢。现阶段体现出的基础设施缺乏(比如大规模缺电)即是这个问题的一个缩影:工业要发展需要土地、劳力和自然资源(如水利),但农业贵族对土地、人口流动和自然资源的控制阻挠了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造成发展瓶颈(工业发展对资本很敏感,资本投入对工业发展、以及工业发展后对整个经济体的带动作用,都要比资本投入到农业中效果要大)。印度政府缺乏在经济发展中执行必要的干预的能力,这也是个历史问题。
(与之相对的,中国在过去的社会运动中,基本将土地的使用权掌握在政府手中,再加上地方政府一些巧取豪夺,中国的城市工业发展基本没有面临严重的土地制约和资源制约。农村反倒成了城市转嫁危机的软着陆区,比如你们都听说过的知青下乡,事实上政府就是利用领袖的个人魅力解决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爆发的就业危机的一种方式,印度不存在这样解决问题的渠道。注意,这里没有做政治判断)
近来,印度随着计划经济的弱势和政府更强的新自由主义倾向,原本在社会福利领域倾向穷人的政策逐渐倒向资本,以提高社会总产值为目标,减少了社会补贴,增加了企业补助。政府从农村“退出”对农村社会有着极大的破坏力。印度农村居民出现了大量的营养不良和欠债。据统计,1995-2006年约二十万印度农民通过自杀避债。中国近年来也显露出新自由主义倾向,但在资本管制和农村补贴上并没有太大放松。
3. 民生与教育
印度的基础教育比中国要落后很多,尤其是农村地区。2011年,印度识字率为74.4%(一部分邦的对“识字”的定义是会写自己的名字),而中国为95.9%,青年识字率接近100%。以下链接给出的是印度的识字率分布(File:India literacy rate map en.svg)。基础教育的发展也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可以看出,印度也体现出发展中国家的特色,即区域不均衡,而若仅从教育方面讨论,则这种不均衡要比中国严重得多。
(中国基础教育是厉害,同为金砖四国的发展中国家——巴西,其识字率是88.6%,还是低于中国)
一项综合了教育、民生(人均寿命期待)和人均收入的数据(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人类发展指数)显示,2013年,中国HDI为0.699,在186个世界排名101,而印度HDI为0.554,排名为136。
如上,印度与中国存在很多相似的发展问题,比如发展带来的不平等、文化上的男女不平等、社会矛盾加剧、环境的破坏等等,这其中有相同点,也有很多不同,而且不同不能仅仅归咎于政治制度问题,这其中还存在着相当大的文化、历史问题和国外势力的影响特别是美国、俄罗斯、英国、法国等。望采纳)
⑤ 印度是免费上学为什么识字率低
印度宪法规定印度上学和看病都是免费的
印度的基础教育跟中国相比却十分的糟糕。2010年世界教科文组织报告显示印度人均教育时间不到4.5年,中国的人均教育时间为7.5年,女性识字率方面印度不到50%,中国女性识字率达99%!一个有素质有文化的国民生产率比文盲高是可以肯定的。
虽然2010年印度6至14岁的学龄儿童入学率高达85%,可是到了四五年级的时候入学率只有不到60%,辍学率十分的惊人。
印度的弱势群体复杂多样,以妇女与儿童为例,弱势群体分为表列种姓、表列部落等,这些弱势群体,地位低、受到排斥。众所周知,印度高校录取学生,不是根据成绩,而是出身。每个印度学生身上都有标签,并以此作为进入大学的决定性因素。
在人口较多的北方城市更是严重。女孩上学会被歧视,因此,女孩频繁辍学。而且,印度有四分之一的人口,连温饱无法满足,对他们来说,吃饱肚子比接受教育更重要,很多家庭的孩子,未成年就步入社会,加入到劳动大军中。
一是印度原来的国民教育程度本来就不高,一些父母认为孩子读书无用,还不如出来收破烂帮补一下家用来得实际,这样的认识会造成教育水平恶性的循环。
二是印度重男轻女观念十分的严重,认为女孩就是个亏本货,未来出嫁还要准备一笔嫁妆,现在给她上学本来就要一笔支出,还不如让她早就出来赚钱攒嫁妆更好。
三是印度的种姓制度让低种姓的儿童对上小学感到恐惧。上小学时一些高种姓的同学可以随意欺负低种姓的儿童,那些低种姓的儿童不敢反抗,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难免会失去求学欲望。
印度教是印度第一大宗教,其信徒占总人口的83%(图为印度教三大神)
种姓制度就源于印度教,形成于吠陀时代后期,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它将人分为4个等级,从高到低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这3个等级为高等种姓)和首陀罗(卑贱种姓)。而贱民(即表列种姓,又叫“不可接触者”)在印度不算人民,不在4个等级之内
它是古代世界最森严的等级制度,不同等级间严禁通婚,实行社会隔离,并且职业世袭。
每个等级又分化成更小的集团,即亚种姓,目前已有上万个。
在种姓制度下,身份是与生俱来的,卑贱种姓和表列种姓人群在社会中会遭受压迫和隔离,在接受教育和选择职业等方面也受到各种限制和歧视。
印度普拉塔姆基金会所做的一项研究表明,虽然印度96%的孩子都上了学,但是他们在公立学校几乎学不到什么东西。85%的孩子学了3年还不识字——最多只认识自己的名字,而这一比例在4年前为54%。最多能从1数到19,
印度于2010年通过的《教育法》虽然要求6岁-14岁年龄段的每个孩子都必须上学,但它却似乎并不关心他们在学校究竟能学到什么。这部法律看上去更像是一份建筑招标书,因为它详细规定了每间教室以及学校操场的面积所必须达到的最低标准。
在北方邦偏远的农村地区,一所好公立学校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它首先必须靠近公路。因为这样可以方便老师开车前来。尤其是每当有检查团来临时,老师们能够迅速赶到。
然而,并非所有的学校都具备这种“奢侈”的条件。在锡达布尔县的一个小村庄里,小学的校园几乎见不到人影,比人更多的是狗和牲畜。学校的一间侧屋里堆满了干草。
政府医院对所有病人敞开大门,从挂号、手术到药品各项服务一律免费。
免费医疗是非多
病人看病不花钱,自然会经常光顾医院,这就导致了一系列弊端。首先是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资金无法及时到位。医院财政紧张,医疗条件自然就难以跟上,稍微好点的药品经常缺货,使得病人被迫拿着医生处方到药店里自费买药。
其次,医生每天面对的病人太多,工作压力很大。记者采访的新德里一家中等政府医院,平均每天要接待5000多名患者。同时,由于医生的待遇不高,给病人看病时自然免不了应付差事,渎职和误诊现象时有发生,造成医患之间关系紧张。据了解,公立医院里病人辱?和殴打医生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还有病人或家属杀害医生的恶性事件发生。
光顾印度政府医院的基本都是低收入人群,他们对医疗条件要求不高,只要少花钱能治病就行。几位病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政府医院的确提供免费治疗,但只能对付一般的小病,对于一些严重的病症和复杂的手术却无法对付,药品也满足不了需要,病人只能转到条件好但收费高的私立医院。
私立医院为富人服务
虽说政府医院看病免费,但是有钱人肯定无法忍受这里脏乱差的条件,因此,设备先进、干净整洁但收费昂贵的私立医院就成为他们看病的首选地。在印度,私立医院约有1300多家,主要面向中产阶级以上的人群。
私立医院不仅有漂亮的大楼,宽阔的草坪,一流的医疗设施,还有不少在西方受过高等教育的医生。 和那些拥挤嘈杂、诊断和治疗条件差、建筑陈旧的公立医院有天壤之别。 由于私立医院提供收费医疗服务,所以医生的待遇高,医疗条件好,药品品种齐全。据介绍,普通医科大学毕业生是很难进来的,但凡有些名气的私立医院的医生不是“海归派”,就是印度医科大学的博士,至少也是在政府医院工作过多年,并已经积累了丰富临床经验的大夫。
立医院的条件虽好,但收费却高得惊人。记者的一位印度朋友不久前只做了一个简单的CT扫描,就花了1万多卢比(相当于2000多人民币)。这还算是个小数目,一些大手术的收费动辄数万至数十万卢比不等,而且由于这些医院自负盈亏,管理非常严格,病人不把钱先付清,就别想进手术室。
⑥ 印度的教育那么烂,为什么印度裔ceo可以统治硅谷
印度人正在悄悄地占领硅谷。印度精英正在涌入硅谷的管理、技术、计算机和其他领域。在美国500强公司中,许多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都变成了印度人。例如,进入谷歌的盛大披萨。掌管微软的萨特雅·南德拉;领导百事可乐的因陀罗·克里希纳莫斯;安卓系统的负责人桑德鲁。一方面脏乱不堪,另一方面又充满了精英。印度教育发生了什么?印度糟糕的教育状况差距是一个非常极端的国家。他们不像世界上其他国家那样按财富排名,而是按姓氏排名。印度人分为四个种姓,贱民没有姓。
激烈的竞争真让人头疼。这次考试与高考相当,程度更高。印度有句谚语:一等学生去印度理工学院,二等学生去麻省理工学院。基础教育造就了一大批尊重学生个性、注重素质的印度精英和注重能力的应试教育。他们的精英教育模式的确有其优点。也正是因为如此,印度出来的人才几乎是世界顶尖的,所以他们会去往世界科技的顶端硅谷。
⑦ 印度民众受教育程度如何
2011年的印度人口普查报告中披露,女性文盲率为34%,是男性一倍之多。
在人口数量上,印度也渐渐与中国接近,在未来5-10年内也会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是从人口受教育基本素质来看,印度离现代化工业强国距离也是比较远的,大国走到强国这一条路子也是很漫长。
印度的高等教育如同建国初中国高校教育的特点,重理工科轻文科。印度大学最热门的专业是工程系、商科、法律与医学、人文学科。在印度有很多私立学校学费很贵却比一般政府学校设施还要好。
印度现在国内一共有550多所中层技术学院与1100多所科学技术学院。在全世界主要国家(G20),大部分国家识字率基本也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印度的识字率却在70%之上。可以看到,印度的识字率是比发达国家低百分之二十。这也是在G20国家中,识字率最低的。印度近年来经济飞速增长,与软件技术的飞速发展是紧密相联系的。由于高等教育的发展使软件行业发达,软件出口占世界之顶尖,也刺激印度经济的发展。
⑧ 印度的教育现状如何
1、印度是世界上第二人口大国,据2004年数据统计,其人口已接近11亿, 迅速增长的人口给包括教育在内的印度社会各方面带来相当大的压力。
2、 其次,印度经济基础较为薄弱,虽然印度政府为消除贫困付出了巨大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印度贫困线以下的人口仍呈增加趋势。从1973年到 1997年,印度贫困人口的绝对数字始终保持在3亿以上,至1998年仍有43% 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3、种姓制度长期存在,至今仍深刻地影响着印度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化和教育等诸多领域。
4 教育体制 ,精英政治国家 , 重视高等教育 , 忽视低等教育(中小学教育) ,倒锥型人才结构,义务教育阶段与 高等教育的脱节,使得高等教育难以扩 张,面对印度经济的高速扩张弹性很小 义务教育(低等教育)。
⑨ 印度理工学院:印度学子的“终极殿堂”,难考程度远超哈佛,为何这么说
做人难,做学生难,做高考生更难,做印度高考生超级难,作为要考印度理工学院的高考生最难!有多难呢?难于上青天!
印度人口数量在近15年内急剧增加。长此以往,对印度而言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不是一件难事。人口过多与之伴随而来的就是学龄儿童人口数量激增,生存空间紧张,资源短缺,就业压力大,升学压力更大!
虽然印度的学龄人口增加很多,但是印度的教育水平,教育能力,甚至学校数量并没有太大提升与发展。由此可知,在印度上学的难度一定是相当之大。
一、印度娃咋上学?
从学生角度看,出国寻求出路是很合理的。但是从国家角度看,就十分痛心。人才流失,国家发展受阻,社会建设缺乏优质人才。所以,近几年印度造飞机摔飞机,造桥桥塌,好不容易自主研发的高铁,交通部长想要发视频庆祝还得把视频二倍速,"手动"给高铁提速。
⑩ 你知道印度这个国家的教育现状如何么
教育一直都是各个国家看重的问题,因为大家都明白教育兴国,教育强国。虽然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有些教育措施实行起来也会比较难。中国的教育模式,大家都清清楚楚,毕竟都是经历过教育的。但是,我想说的并不是中国的教育,而是印度的教育,现在印度这个国家的教育现状是怎样的?
虽然印度的教育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但是很多教育方式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特别是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这种精神,大多数中国人是没有这种能力吧!我们也要吸取国外优秀的资源来强大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