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两部史诗是怎么记忆

印度两部史诗是怎么记忆

发布时间:2022-05-24 00:20:00

❶ 古印度的两部伟大史诗是什么

在古希腊文明中,两大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占有重要的位置,而在古印度,同样是两部伟大史诗,不仅显示了古代印度人杰出的智慧,而且开启了艺术的先河,它们就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❷ 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是什么~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为古代印度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约有十万颂,《罗摩衍那》约有二万四千颂。在古代印度,它们以口头吟诵的方式创作和流传。因而,它们的文本是流动性的,经由历代宫廷歌手和民间吟游诗人不断加工和扩充,才形成目前的规模和形式。
摩诃婆罗多》的精校本(八万多颂)于一九三三年出版第一卷,一九六六年出齐。《罗摩衍那》的精校本(近两万颂)于一九六〇年出版第一卷,一九七五年出齐。编订精校本的宗旨是试图通过对勘各种抄本,力求恢复作品的原始形式。但对印度两大史诗来说,这是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首先,这两大史诗本身是漫长的历史积累的产物;其次,印度古代的书写材料主要是贝叶,原始的或早期的抄本不可能得以保存。目前的精校本所能做到的只是在现存这些并不十分古老的抄本基础上,提供一种尽可能古老的版本。同时,它们排除了种种明显的讹字和衍文,因而也是一种比较纯洁的版本。另外,它们以脚注或附录的方式,将一些重要抄本的重要异文一一列出,这使它们实际上比过去的任何抄本都完全,有利于两大史诗的研究。

据现代学者考证,《摩诃婆罗多》的成书年代约在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之间。在这漫长的八百年的成书过程中,《摩诃婆罗多》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是八千八百颂的《胜利之歌》,后来演变成两万四千颂的《婆罗多》,最后扩充为十万颂的《摩诃婆罗多》(即《大婆罗多》),成为古代文明世界中最长的一部史诗。

关于这部史诗的作者毗耶娑,我们目前所知道的都是传说,很难断定他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既被称作这部史诗的作者,又是这部史诗中的人物。按照史诗本身提供的故事,毗耶娑是渔家女贞信在嫁给象城福身王之前的私生子。贞信和福身王生下的两个儿子花钏和奇武先后继承王位,都没有留下子嗣就死去。于是,贞信找来在森林中修炼苦行的毗耶娑,让他与奇武的两位遗孀行房,生下两个儿子持国和般度。此后,毗耶娑仍然隐居森林。但他目睹和参与了持国百子(俱卢族)和般度五子(般度族)两族斗争的全过程。在般度族五兄弟升天后,他用三年时间创作了这部史诗。

❸ 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代印度的两大史诗是:《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❹ 古代印度人留下的两部史诗是

《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着作。有10万“颂”(诗节),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被称为网络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是“印度的灵魂”。

摩诃婆罗多(天城文 〉、IASTMahābhārata),一译“玛哈帕腊达”,是古印度两大着名梵文史诗之一,另一部是《罗摩衍那》。《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而成,其中不但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还有宗教哲学及法典性质的着作,因此篇幅很长。《摩诃婆罗多》有“二十万行长诗”之称,在《格萨尔王》被发现之前,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摩诃婆罗多》的成书时间约从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四世纪,历时八百年。它长期以口头方式创作和传诵,不断扩充内容,层层累积而成。它的成书年代处在印度从原始部落社会转化为国家社会的时代,也是从吠陀时期的婆罗门教转化为史诗时期的新婆罗门教(即印度教)的时代。这部史诗以印度列国纷争时代为背景,描写婆罗多族的两支后裔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而展开的种种斗争,最终导致大战。大战的结果虽然有胜败,但双方将士几乎全部捐躯疆场,是一个历史悲剧。这部史诗的成书过程是印度古人汇集和保存民族思想文化遗产的一种特殊方式。这部史诗本身就宣称道:“正法、利益、爱欲和解脱,这里有,别处有,这里无,别处无。”也就是说,这部史诗的内容囊括了人世间的一切。因此,这部史诗成书后,在印度古代被奉为“第五吠陀”,也就是被奉为“圣典”。印度现存最古老的四部吠陀(《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 毗耶娑
吠陀》)是吠陀时代的“圣典”,而《摩诃婆罗多》则是史诗时代和古典时代的“圣典”,即“第五吠陀”。了解了《摩诃婆罗多》这部史诗也就基本了解了印度教传统文化。所以,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是“印度的灵魂”。史诗所写的故事不是一般的王族内争,而是显着对立的两类统治者的斗争,是弱小对强暴、受侮辱损害者对加侮辱损害者、遭遇流放迫害因而接近人民的贵族对高踞王位骄横残暴的贵族的斗争。基调是颂扬以坚战为代表的正义力量,谴责以难敌为代表的邪恶势力。坚战公正、谦恭、仁慈,而难敌贪婪、傲慢、残忍。难敌的倒行逆施不得人心,连俱卢族内一些长辈也同情和袒护般度族。史诗表现了人民在乱世希望由比较贤明的君主,而不是由暴虐的君主统一天下的愿望。当然,史诗也是忠于现实的,它描写每逢大战关键时刻,般度族都是在黑天支持下采用诡计取胜的,因而使他们减却光彩。这说明作者对统治者的认识是清醒的,并未违背生活真实而一味进行美化。 贯穿史诗的是法的哲学思想体系。“法”是作为国家社会的结构秩序,同时也是每个人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法和非法规定了是非善恶的标准。这种思想利用史诗故事形象地表达出来,把最后幸存的般度族长子坚战解释为是法的化身和胜利。当然,这是很牵强的。 这部作品很早就以各种形式传到了东南亚,对当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它已被译成印度现代一些主要语言和英、法、德、俄语乃至爪哇语。汉语全译本共六卷,由金克木、赵国华、黄宝生等翻译,乃迄今为止,除梵、英以外世界上第三个全译本。
编辑本段传承方式
《摩诃婆罗多》成书后,以口传和抄本的形式传承。抄本使用的材料主要是桦树皮和贝叶。十九世纪开始出现《摩诃婆罗多》的印刷文本。二十世纪初,西方学者认识到《摩诃婆罗多》对于研究印度文化的重大学术价值,曾经计划编订《摩诃婆罗多》精校本,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中断工作。从1919年开始,印度本国一批梵文学者重新启动这项工作,历时近半个世纪,于1966年出齐《摩诃婆罗多》全书精校本。

❺ 古印度的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

摩诃婆罗多《摩诃婆罗多》是享誉世界的摩诃婆罗多和印度史诗,它的汉语全译本,约有五百万字,和《罗摩衍那》并列为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现存的本子是在一部史诗的基础上编订加工而成,其中有长篇英雄史诗,而且有大量的传说故事作为插话,有宗教哲学以及法典性质的着作。有10万“颂”(诗节),内容篇幅相当于《罗摩衍那》的4倍,被称为网络全书式的史诗,规模宏大、内容庞杂。印度现代学者认为《摩诃婆罗多》是印度的民族史诗,内含印度民族的“集体无意识”,堪称是“印度的灵魂”。

罗摩衍那 《罗摩衍那》(梵语,Rāmāyaṇa,意思为“罗摩的历险经历”),与《摩诃婆罗多》并列为印度两大史诗,作者是印度作家蚁垤(跋弥)。全书是诗体,用梵文写成,诗律几乎都是输洛迦(意译为颂),即每节2行,每行16个音节。全文共分为七章,24000对对句。内容主要讲述阿逾陀国王子罗摩(Rama)和他妻子悉多(Sita)的故事。

❻ 印度两大史诗是哪两部它们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印度古代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的合称。它们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八百年间,长期在民间流传,主要颂扬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业绩,表现了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非正义的主题。《摩诃婆罗多》的作者相传是广博仙人,题目的意思是“伟大的婆罗多族的故事”,全诗约10万颂(每颂两行,每行16个音),共分18篇,是世界上已有写本的最长史诗。主要写了婆罗多的后代党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和国土而进行的斗争和战争。《罗摩衍那》成书稍晚,书名的意思是“罗摩的漫游”或“罗摩传”,传说作者是“蚁垤”。全书共7篇500章,2400颂。史诗以罗摩和妻子悉多的悲欢离合为主要线索,展示了印度古代社会生活的全貌。两大史诗都用“输洛迦”诗律,都体现了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

❼ 印度两大史诗指的是什么

印度古代的《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两部史诗的合称。它们约形成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4世纪的八百年间,长期在民间流传,主要颂扬传说中的民族英雄业绩,表现了光明战胜黑暗、正义战胜非正义的赤陶匾上刻着史诗《罗摩衍那》的主题。两大史诗都用“输洛迦”诗律,都体现了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它们不但开辟了印度文学的新时代,对印度人民世界观的形成、印度文学的发展,都有重要意义。

❽ 印度的两大史诗是什么

印度的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闻名于世的文学作品。这两首史诗内容庞大,情节生动复杂,艺术手法高超,在印度文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两部史诗的篇幅之长,在其他民族的史诗中是非常罕见的。两大史诗成书以后,对印度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成了印度教教义的核心。

❾ 印度两大史诗是哪两部

印度文学史上,吠陀文学之后的又一个高峰是史诗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并称印度两大史诗,不但是印度文学宝库中的无价之宝,也是世界文学太空中彪炳千秋的星座。如果说吠陀文学是宗教文学。那么,两大史诗为代表的英雄颂歌则是宗教化了的世俗说唱文学、两大史诗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经过了无数婆罗门和民间歌手的加工修改。

❿ 印度两大史诗

《摩诃婆罗多》是世界长度排名第二的史诗,仅次于藏族的《格萨尔王》。
《摩诃衍那》是印度排名第二的史诗。

阅读全文

与印度两部史诗是怎么记忆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到印尼雅加达机票多少钱 浏览:297
武汉比英国小多少 浏览:81
英国封国怎么改善自己 浏览:180
现在去伊朗旅游多少钱 浏览:249
意大利哪里可以买被子 浏览:145
坐火车到越南要注意什么 浏览:262
中国舞董老师如何下竖叉 浏览:821
中国哪个县城不娶女不嫁 浏览:555
印尼不能带什么入境 浏览:269
意大利黑面酱怎么做 浏览:900
英国的羊肉怎么样 浏览:659
越南订机票怎么样 浏览:909
伊朗人与中国人有什么区别 浏览:613
越南女人怎么吃猪血 浏览:252
香港去印尼泗水机票多少钱 浏览:426
哪个药店买伊朗白斑膏 浏览:768
意大利披萨怎么捏边 浏览:150
遨游中国倒车镜怎么放大 浏览:843
为什么印尼不入侵东帝汶 浏览:233
中国为什么喷子那么多 浏览: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