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人饮食
印度人因宗教关系气候原因,食素者多,食荤者少。印度人大多信仰印度教。印度教徒以食羊肉为主,绝不吃牛肉,但允许吃鸡蛋、黄油、牛奶,也可以吃鸡、鸭、鱼肉。有许多印度教徒从不吃肉,甚至连鸡蛋也不吃一个,因为在他们看来,鸡蛋也属于有生命的东西。特别是中上层人士吃素者很多,越是身份、社会地位高的人荤食者越少,他们认为只有社会地位低的人才吃羊肉。
因此,在印度,有许多素食饭店和旅馆是不供应肉食的。伊斯兰教徒以食牛肉为主,绝不吃猪肉。其他教团,如拜火教、基督教等对肉类无所禁忌。印度人一般以大米、小麦为主食。菜肴多采用炖、烧、煮、烤等烹饪法;调味喜用咖喱、辣椒和黄油,不喜食油腻。喜食菜类有:西红柿、洋葱、薯仔、大白菜、菠菜、茄子、菜花等。特别爱吃薯仔,认为是菜中佳品。不吃菌类、笋类及木耳。
印度人吃饭,与许多国家不同,他们既不像西方人那样用刀叉,也不像中国人一样使用碗筷,他们大多使用盆子,用右手抓取。吃抓饭是印度人的习俗,他们用右手抓饭、接食物。在抓饭时,一般只用三个手指(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将饭菜拌匀,随后再一把把抓着吃。他们的三个手指不但能吃米饭,甚至还能把菜汤同米饭一起搅拌,然后一一送进嘴里,就连稀粥也能用手抓入口中。
印度人的双手分工明确,除上厕所外,一般都用右手。在朋友相聚或参加招待会、聚餐会时,主人往往以自助餐形式款待客人。在这种场合下,通常是站着进食,到餐桌上拿取自己喜欢吃的食物。客人用左手拿盘子,右手抓食物。印度的食具别具风格,无论是盆、壶、罐,还是盘、碟,不少是铜制品,富贵人家还有不少银器。厨房的各种大小炊具一般也都是铜制品。
印度人一般不喝酒,认为喝酒是违反宗教习惯的。所以在宴请印度客人时,如对方不愿喝酒,不要勉强劝酒。锡克教徒绝对禁酒。印度人大多喜爱喝红茶。他们把茶叶放人铜制或铝制的壶里煮沸,再加入适量牛奶和白糖,所以印度茶不带苦味,香甜可口而且富有营养。印度的茶水呈稀粥状,不像中国的茶水那样清淡,两者的味道也不大相同。有些印度人宁可不吃早点,也要喝上一两杯奶茶。除饮红茶外,印度人也比较普遍饮用咖啡、牛奶、凉水等。
Ⅱ 印度人吃肉
除了印度恒河之外,印度的饮食习惯也是让人费解的,印度人喜欢吃手抓饭却从不喜欢洗手。印度很多人都是有着自己信仰的宗教,所以大多数人都是吃素的,吃肉的人都很少。就拿印度的一个宗教种族婆罗门来说吧,信奉这一宗教的人,一辈子只能吃蔬菜而不能吃肉。而且去印度旅游,很多印度餐厅门口都会写明店内没有牛肉,也不提供猪肉。
其实印度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不吃肉的,只是大部分人不吃猪肉和牛肉而已,比如鸡肉鸭肉印度人都是可以吃的。印度人对于鱼肉也很挑剔,因为在印度恒河里面捕捞的鱼不允许在市面上售卖,也是不允许吃的,因为在印度人的心中很合适非常神圣的,恒河水里的鱼同样也是非常神圣的,甚至很多印度人每天都会往河里投撒食物,用来喂这些鱼。所以这也导致了我们现在所看到印度恒河里面鱼泛滥的事件,渐渐的,印度恒河里面的鱼也成为了当地的一种灾难。
或许对于印度人来说不吃那里面的鱼,是因为心中的信仰,而对于我们中国或者是外国友人来讲的话,恒河里面的鱼是没有人敢吃的。
Ⅲ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背景:印度的饮食习惯和气候、习惯、宗教戚戚相关,了解一下这些有助于理解印度饮食。在夏季白天平均温度在40度左右有3-4个小时会达到50度以上;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通,文盲率比较高,如果没有上过学的基本上无法交流;印度教占80%以上,剩下最多是伊斯兰教(10%?),佛教占比非常小;
2、牛:印度教中牛是神,印度人非常尊重牛,大街上随处可见自由散步的牛。所以如果你进某家印度餐馆有牛肉类的菜,那么他可能不太正宗,要不就是伊斯兰教的印度餐厅?
3、鱼:印度有比中国还长的海岸线,各种鱼类产品丰富,但是好像很多印度人是不吃鱼的,因为没有很好的保鲜措施,离开海水的鱼很快会死亡腐烂,久而久之这些人吃鱼就会觉得恶心,因为自己胃已经不能承受;所以印度是鱼类出口大国;
4、啤酒:印度有一个非常不错的啤酒牌子叫:kingfisher,产地在甘地出生的省份,但是那个省因为是甘地的出生地所以有很多禁忌,比如永久禁酒……所以,他们每次出国都要到印度馆子点上几瓶kingfisher解解馋;
5、咖喱:印度的咖喱是由各种各样的蔬菜、香料混合而成,据说排列组合起来是无穷无尽滴,所以咖喱是吃不尽的,但是最有名的好像就那几种组合。咖喱本身是不辣的!只是加了辣椒的咖喱才会辣。另,在超市里的包装成品咖喱都味道不正宗;
6、手:印度人吃饭是靠手的,右手,左手是用来擦屁股的,不可以上桌。一般的吃法是撕一片囊,然后拿这小片囊去抓咖喱,然后将夹着咖喱的囊塞进嘴里。初见很怪,不过试过以后其乐无穷:)
Ⅳ 印度人饮食有哪些特点
1)吃饭用右手抓(左手是上厕所用的)。
2)喜欢吃咖喱,印度的咖喱南北有数十种,味道不完全相同。
3)印度教徒,特别是身份高的,素食为主,锡克教徒和穆斯林则可以吃羊肉和鸡肉。
4)米饭最讲究的是产于克什米尔地区的长粒香米,陈年的更香。
5)大量食用奶制品,主要的来源是一种奶水牛,主要的形式是鲜奶、酸奶、奶豆腐、酥油。
6)火候走极端,或者炖得稀烂,或者完全是生的,不喜欢中间状态。
7)调味走极端,咸的菜绝对不放糖,甜的菜绝对不放盐。
8)烹饪使用大量香料。
9)水果品种多,但最喜欢的是芒果。常常用鲜水果榨汁。
10)在中国常见的印度飞饼在印度很少见,最常见的主食除了米饭外是一种石块上烤熟的饼“捷帕提”。
11)蔬菜中最多是薯仔。
12)大量食用煮熟的豆类。
13)印度教严格限制饮酒,所以印度酒鬼很少。
14)喜欢喝红茶,放奶和盐。
15)上层社会和机关接受了英国的下午茶的习惯,下午四点多会就着饼干喝茶。
16)日常生活中不锈钢餐具使用最多。
以上都是亲身经历,纯手打,非转抄。
Ⅳ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全部都是制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于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义者,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永远作为他们的一道主菜呈现给你。 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 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
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5)印度人一个人能吃多少扩展阅读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总人口约13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 72%为印度-雅利安人,25%为达罗毗荼人。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
尼格利陀人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最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在新移民到来以后,尼格利陀人多被他们屠杀、同化,或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被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
Ⅵ 搞笑脑筋急转弯大全及答案
欠揍的谜语
1.Q:蓝色的刀和蓝色的枪
A:刀枪不如(刀枪blue)
2.Q:身穿这金色衣服的人
A:一鸣(名)惊(金)人
3.Q:数字“3”在路上翻了一个跟头,接着又翻了一个跟头
A:三番两次
4.Q:一条狗过了独木桥之后就不叫了,为什么?
A:过目(木)不忘(汪)
5.Q:第十一本书
A:不可思议(book11)
6.Q:牛猪狗羊赛跑,到终点后,牛猪狗都喘得不得了,只有羊不喘气,为什么?
A:扬眉吐气(羊没吐气)
7.Q:一只蜜蜂叮在挂历上
A:风(蜂)和日丽(日历)
8.Q:一只熊走过来
A:有备而来(有bear来)
9.Q:羊给老鹰打电话
A:阳(羊)奉(phone)阴(鹰)违(喂)
10.Q:哪一种蝙蝠不用休息
A:不修边幅(不休蝙蝠)
11.Q:手机不可以调到马桶里,为什么?
A:机不可失(湿)
12.Q:一群人拿鸡蛋砸枪
A:枪林(淋)弹(蛋)雨
13.Q:拿筷子吃饭
A:脍(筷)炙(至)人口
14.Q:有十只羊,九只蹲在羊圈里,一直蹲在猪圈里
A:抑扬顿挫(一羊蹲错)
15.Q:天哪,整个地区只有这一家还没装电话
A:天衣无缝(天,一无phone)
16.Q:为什么帽子脏了要翻面再带
A:张冠李戴(赃冠里带)
17.Q:小玉的妈妈骂小玉的爸爸性无能
A:欲罢(玉爸)不能
18.Q:用猪肝和熊胆作成的神奇肥皂
A:肝胆相照(香皂)
19.Q:牛小时候叫犊,那兔子、乌龟小时候应如何称呼?
A:兔崽子、龟儿子
20.Q:避孕药的主要成份是什幺?
A:抗生素
21.Q:放烟火时为什幺不会射到星星?
A:因为星星会“闪”
22.Q:一个离过很多次婚的女人,该怎么称呼她?
A:前功(公)尽弃
23.Q:小白很像他的哥哥,为什么?
A:因为真相(像)大白
24.Q:狼、老虎和狮子玩游戏,谁一定会被淘汰?
A:淘汰狼(桃太郎)
25.Q:世界上最富有同情心的动漫人物是谁?
A:机器猫。
Why:因为他总是向人伸出圆手(援手)!
26.问:世界上最最黑暗的动漫人物是谁?
答:还是机器猫!
为什么:因为他伸手不见五指……
27.Q:非洲食人族的酋长吃什么?
A:人啊!
Q:那有一天,酋长病了,医生告诉他要吃素,那他吃什么?
A:吃植物人呀!
29.Q:胖子从12楼掉下来会变什么?
A:死胖子
30.Q:吃饱饭了谁会帮你添饭?
A:飞龙嘛,因为飞龙在天(再添)嘛
31.Q:有一棵三角形的树被送到北极去种,请问长大后,那棵树叫什么?
A:三角函数(寒树)!笨!
32.Q:屈原的老婆姓什么?
A:姓陈,因为屈陈(臣)氏
33.Q:猴子最讨厌什么线?
A:平行线,因为没有相交(香蕉)
34.Q:哪为历史人物最欠扁?
A:苏武。因为苏武牧羊北海边(被海扁)!
35.Q:一只兔子和一只跑得很快的乌龟赛跑,猜一猜谁赢拉?
A:兔子!
Q:错!是乌龟拉,前面有说是一只跑很快的乌龟,跑很快噢!
Q:兔子不甘心,又和一只戴了墨镜的乌龟比赛跑步,这次谁赢拉?
A:恩……兔子吧……
Q:错!那只乌龟把墨镜一摘,耶!又是刚才那只跑很快的乌龟!
36.Q:有两个人掉到陷阱里了,死的人叫死人,活人叫什么?
A:叫救命啦!
37.提问:布和纸怕什么?
回答:布怕一万,纸怕万一。
原因:不(布)怕一万,只(纸)怕万一。
38.Q:蚂蚁去沙漠,为什么沙子上没有留下他的脚印,而只留下一条线呢?
A:因为它是骑脚踏车的!
Q:蚂蚁从沙漠回家了,他没有通知任何人,但是他家人却知道他回来了!为什么啊!
A:看见他停在楼下的脚踏车……
39.Q:台湾什么时候会想要统一?
A:买方便面的时候……
40.从前,有一只白猫和一只黑猫,一天白猫掉到水里去了。黑猫把它救了上来。白猫对黑猫说了一句话……
Q:这句话是什么?
.
.
.
.
.
.
.
.
.
.
.
.
.
A:“喵”……
41.Q:A和C哪个高?
A:ABCD,所以是C高
42.Q:童话故事里,谁的胸部最小?
A:小红帽
W:因为她奶奶被狼吃了
43.Q:石头和年糕打架,谁赢了?
A:是石头。因为年糕心软。然后石头就一脚把年糕T到海里了
44.Q:茉莉花、太阳花、玫瑰花哪一朵花最没力?
A:好一朵美丽(没力)的茉莉花- -#
45.曾经有一对情侣,正准备结婚。结果男猪脚收到了入伍通知书。在走的那天,他约了女孩到了海边,把准备好的戒指给女孩带上,说:2年后,我们在老地方碰面,那时候,请做我的新娘。
2年后,女猪脚到了海边,等到天黑都没等到男猪脚的出现,她摘下戒指,丢到了海里。
男猪脚在他们常约会的地方等到天黑,也没等来女猪脚,痛苦的流下了眼泪,2人再也没有联系。
N年后,男猪脚在海边钓鱼,你猜他钓到了什么?
……
……
……
……
……
……
……钓到了年糕……
46.有一只小小猪,他的妈妈不喜欢他,想把他送走。一天,猪妈妈带着小小猪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那里连公车都没有,结果第二天,小小猪回来了。
又一天,猪妈妈把小小猪丢到一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哪里连路都没有,结果过了几天,小小猪回来了。
再一天,猪妈妈带着小小猪去了一个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那里什么都没有,一望无际,结果你猜怎么了?
……
……
……
……
……
……
……
……结果小小猪没有回来……
47.Q:忘情水是谁给的?
A:是“啊哈”给的,因为,“啊哈~给我一杯忘情水……”
48.Q:哪里的电话用户最忙?
A:宁波……因为您拨(宁波)的用户正在通话中……
49.Q:下雨天没多少钱不要出门?
A:因为,下雨天没事千万(4000W)不要出门……下雨天没伞千万(3000W)不要出门……
50.话说我从外地归来,大家都在机场迎接我,还有3架飞机……
第一架到了,大家都在欢呼,以为我在飞机上,一看,下来的是69叔,大家:切~
第二架到了,大家继续在欢呼,一看,下来的是AKI,大家:切~
最后一架了,大家想,肯定是cissy了,依然欢呼我的名字,结果,你猜是谁回来了?
……
……
……
……
……
……
……小小猪回来了……
51.Q:猜一句英文:“”……
A:Long time no see(c)
52.Q:李小龙最喜欢谁?
A:李小龙最喜欢阿朵呀!
W:因为他总是叫:“阿朵阿朵啊朵!!!!!”
53.Q:有一个警察,一个医生,一个老师,一个大学生一起出门,在路上看到一个小偷在偷东西,问是谁挺身而出喝止了小偷?
A:医生,因为“路见不平一声(医生)吼啊”……
54.Q:小狗和小兔去老师那里背书,为什么老师让小狗先背?
A:因为旺旺仙贝(先背)……
Ⅶ 印度人一天吃几餐
在印度,有钱的印度人一天吃三餐,外加下午四点左右学英国的下午茶(饼干小西点)。
某些虔诚的印度教徒在星期二这一天不吃烟火食,只吃香蕉,喝牛奶。
很多穷人(据说30%左右)每天只能在上午吃一顿饭。
古佛教在印度有戒律“过午不食”,也反映了这种穷日子。
要注意,一天吃一顿饭的人是不工作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那里一动不动。
Ⅷ 介绍印度人吃什么
印度人不喜肉食,喜欢吃素,我估计他们对吃肉食的人还会比较鄙视。印度只吃三种肉,鸡肉、鱼肉和山羊肉,而且吃的很少。印度人不喜饮酒,这是传统,但是年轻人会聚在一起豪饮,不成问题,而且我也看到过一些老汉去卖酒的商店揣上两瓶高度的伏特加乐颠颠的回家小醊。印度人吸烟的很少,这不是传统问题,有可能是经济问题,因为我看到印度烟民去卖烟的小店买一支烟,然后点上享受一番。印度的商店里不卖酒也不卖烟,超市也不卖肉,卖烟卖酒都有专门的小店,但我不知道到哪里买肉,我为此去了集贸市场和夜市,在那种在中国应该到处是烤羊肉小摊的气氛里,我没有看到哪怕一小块肉,到处只是卖坚果和甜食的摊位。吃不上喜欢的肉使印度饮食对于我大为逊色。 印度可能由于没有炒菜的锅,因此没有炒菜,所有的菜品几乎都是糊糊状的东西。主食有三种,米饭(有白米,但多数会炒一下)、面条(也是炒的,没有汤面哦)、饼(各种各样,菜汁揉到面里做的,有一种叫做印度面包的饼几乎和中国的烙饼没一点区别,估计是郑和教他们的)。那些黏糊糊的菜品配不同的主食,有的是就米的,有的是就面条的,有的是就饼的。我要着重说一下印度的米饭,我感觉那是一种比较原始的米,口感很不好,粒型很长,没有粘性,就像是过去吃的籼米,炒出来也是散的。 我们在印度受到的待遇还是不错的,早饭在酒店吃,印度人服务意识强,你想吃什么就和服务员说,他会给你端上来,分到盘子里,就差喂到你嘴里了。一般是煎蛋、牛奶(可以加玉米片)、咖啡、水果(几乎天天是菠萝和木瓜)、炸油饼、薯仔泥或薯仔饼、蒸制糕点。煎蛋天天吃很腻,后来我们都换成煮蛋了,但是他们会热情的帮你把皮剥掉,然后抓到你的盘子里,你看到他们服务员黑黑的手(肤色),我相信大家不会感觉舒服,但是你要拒绝他的服务会让他们诚惶诚恐的。 午饭在工厂餐厅,休息日在酒店吃,但无论在哪,都会按程序来,很麻烦。喝完冷饮,先一人上一碗汤,印度的汤是加了面粉的,有点像中国的糊辣汤,也是有一点辣味,说老实话味道还可以,和我们一起的德国西马克的工程师每顿饭都要喝两碗。然后会换餐具,换上大盘子和刀叉,端上主食,就是我说过的米、面条和饼,搅成糊糊的蔬菜、鸡肉、羊肉 。刚端上来的主食服务员会给每人分到盘子里,直到你说“ok”。剩下的,放到桌子上,大家自己取或招呼服务员替自己取。吃完主食换餐具,换上一套小勺和小碗,吃甜点或冰淇淋。在这之前或许还有果盘,当然也要换餐具(对了,好像很长时间没有见果盘了,看来印度人也是能省就省啊,对中国专家也这么不大方)。 晚饭在酒店,服务很周到,招呼打得很勤,每句话都有“sir”,值得表扬。我们自己点,一般会点炸羊肉(印度配羊肉的酱真是很好吃啊)、鸡大腿(印度叫‘胳巴’)、鸡翅根(印度叫‘鸡根’)就着面条或饼吃(多让人瞧不起的吃法啊,哈哈)。 印度的小吃几乎都是甜的,而且是非常甜,油炸的居多,你要是买一些小贩会用报纸给你包上,还是算了吧,让爱吃甜食的南方人来享受吧。印度的汤却非常咸,咸得连东北人都受不了,真是怪了。 最后说一下价钱的事情。一份面条价值120~150卢比,绝对吃饱一个人,饭量小的两个人吃一份都够呛,这都是饭店里的价格;一份炒米饭100~130卢比;一份白米饭80卢比;面饼一张(比较小)12~50卢比,看里面有什么了,那种类似中国油烙饼,一张20卢比,两张就可以了;啤酒一瓶(好一点的,都不是印度产的)100卢比,到外面自己买65~80卢比;白酒一瓶3两,40度左右,75~150卢比(差的就不说了);鸡翅根一份100卢比,八个;鸡大腿150卢比两个;一份羊肉饭有羊肉、胡萝卜炒豆角、炸薯仔条、浇汁、米饭等150卢比 ;单买一块羊肉大约半斤不到70卢比;一份汤可以到65卢比(真贵啊,可能喝汤的都是讲究人,贵一点没关系),别的想不起来了,对了一美元兑换47卢比。
Ⅸ 印度的饮食习惯是什么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经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果酱、黄油,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炖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Ⅹ 问大家一个问题:印度人能吃饱饭吗
上层人士挥金如土,普通百姓饭都吃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