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现在印度用什么裹尸布

现在印度用什么裹尸布

发布时间:2022-05-25 03:57:22

⑴ 玄奘死后,为何用苇席裹尸,置于深山老林

子午岭沿黄土高原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边际徐徐东进,南折而行,忽然一个拐弯,遂耸成了玉华山。川流不息,冲出四个峡涧,都极为幽邃,它们是:芝兰谷,凤凰谷,野火谷,珊瑚谷。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说:“有玄奘法师者,法门之领袖也。”玄奘便圆寂于斯。古者有言,生有时,死有地。玄奘居然应验了。

627年,玄奘27岁,开始了西域之行。他是随商队出境的。他曾经再三上书朝廷,盼望能批准其往天竺去学习佛经,最终无音讯。遂不惜违反法律而去追求真理。见他走了,官方便发布了通缉令,指出:“有僧玄奘,欲入西蕃,所在州县,宜严候捉。”到凉州,通缉令便到凉州,到瓜州,通缉令便到瓜州,好在有仁者相助,玄奘才没有半途而废。

玄奘是河南偃师人,慧根深长,十二岁便在洛阳净土寺出家。之后持钵云游天下,足迹遍布今之河南、陕西、四川、湖北、河北和山西,他谦虚请教高僧大德。不过,他终于遗憾地发现,佛教流行中国几百年,却争论纷纭,迷惑久存,信徒也各执其辞,遂发誓往释迦牟尼的故乡去澄清问题。

西域路上,玄奘九死一生。风暴、沙漠、雪山、骄阳,迭起袭身。尝有四天不得饮食,而且常常迷失方向,只能寻白骨和马粪向前。胡佬之谋害,盗匪之抢劫,甚至部族之强留,也都是致命的危难。然而,玄奘发誓:宁可死,不能屈,并坚持走到了天竺,今之印度。数渡恒河,遍巡圣迹,尤其是在那烂陀寺跟随戒贤大师的五年学习,使其佛经大明。遵戒贤大师之命,玄奘为众僧设坛授业,释义排难,从而名声鹊起。应戒日王之邀,在曲女城参加法会,连续十八天宣扬大乘之旨,千目仰视,万耳倾听,竟无一声诘责反驳,从而威望隆盛。这是641年春天的情况,玄奘41岁。

然而到佛教之源来学习,是为解决中国的问题,天竺再惬,玄奘也要归去,遂告别了他的崇拜者和仰慕者,启程返回。在抵达于阗国的时候,玄奘不忘他是偷渡出境的,便上书朝廷,承认自己私奔天竺,冒犯了宪章。645年,唐太宗下诏,表示欢迎其还,并愿见玄奘。

一个彻底追求真理的人不惧怕困难、坎坷,甚至准备牺牲,同时,也能拒绝富贵和权力。当年在赴西域的路上,便有高昌王爱敬玄奘,提出要供养他一生,并奉为国师,让其民崇拜和仰慕,不过玄奘坚拒,因为其目标并不在地位与生活的优越;在洛阳,玄奘向唐太宗汇报了西域十七年的收获,唐太宗欣悦有加,觉得其具松风水月之清华、仙露明珠之朗润,遂建议他辅政治国,不过,玄奘也婉拒了,因为他所追求的不是世俗之显赫。所以,矢志成事,就当像玄奘一样去欲无畏。

玄奘返回后,基本上就在长安翻译佛经,先在弘福寺,后到慈恩寺,又到西明寺,凡十五年,功绩丰硕。可惜京师人杂,请教者和好奇者纷至沓来,难有宁日。长期劳作,身体也病倦了。他便上书唐高宗李治,希望恩准往玉华寺去翻译佛经,度其余生。唐高宗同意了,并批示翻译佛经的团队随之而行。

玉华寺就在玉华山。624年,唐高祖李渊在凤凰谷建仁智宫,一来避暑、狩猎,二来可以驻兵防御突厥对关中的进犯。周谷城认为,突厥就是秦汉时期的匈奴。到了647年,不足48岁的唐太宗身患风疾,特别惧热,便改仁智宫为玉华宫,并扩大为五门十殿,巍峨至极,从而修养于斯。唐高宗登基不久,大约是651年吧,下诏废玉华宫为玉华寺,并还土于民,其原因难测。玄奘便居这里的肃成院,共四年,有大典翻译成册。

664年夏历正月的一天,玄奘在玉华山过河,趔趄失足,损伤其胫,渐为重病。玄奘显然有预感,遂吩咐门徒,他的生涯将尽,死了用苇席裹尸,置于深山老林的僻静之处就行了,因为他的身体不洁,怕染天物。几个门徒虽安慰了师父,但却不禁流泪。二十六天后,玄奘便圆寂了。

西安距玉华山有两个小时的路程。高冈上的草木和峪沟里的草木尽管青葱满堆,但似乎已有秋风在孕育了。蓦地感到一阵惆怅!玄奘曾经向唐太宗提出要到嵩山少林寺工作,太宗不同意,之后,玄奘又向唐高宗提出要到嵩山少林寺工作,高宗也不同意。为什么皇帝不给玄奘选择的自由?为什么非要把玄奘安置在长安不可?是因为玄奘的思想影响天下吗?皇帝是如何考虑的?玄奘又是怎么一种感受?玄奘在玉华山多少留下了一些遗产。看到了悬空而凿的供奉释迦牟尼及其菩萨的岩窟,看到了一棵娑罗树,还有佛足印石和金刚座石。

玄奘是旷世之人,也是绝代之人。

⑵ 石棉的化学成份

石棉是6种具有商业用途天然纤维矿物的总称。石棉这个术语不是矿物学的,而是商业性的术语,是指具有高抗张强度、高挠性、耐化学和热侵蚀、电绝缘和具有可纺性的矿物产品。石棉由纤维束组成,而纤维束又由很长很细的能相互分离的纤维组成。石棉可分为蛇纹石石棉(温石棉)和闪石石棉两类。石棉很早就用于织布,中国周代已能用石棉纤维制做织物,因沾污后经火烧即洁白如新,故有火浣布或火烷布之称。
石棉具有高度耐火性、电绝缘性和绝热性,是重要的防火、绝缘和保温材料。目前石棉制品或含有石棉的制品有近3000种,主要用于机械传动、制动以及保温、防火、隔热、防腐、隔音、绝缘等方面,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汽车、化工、电器设备、建筑业等制造部门。
由于石棉纤维能引起石棉肺、胸膜间皮瘤等疾病,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性物质,其他一些国家正在审视石棉的危险。
【发展简史】
人类对石棉的使用已被证明上溯到古埃及,当时,石棉被用来制作法老们的裹尸布。在芬兰,石棉纤维还在旧石器时代的陶器作坊被发现了。希腊历史学家赫罗多托斯(公元前5世纪)曾谈到用来装盛被焚烧尸体骨架的耐火容器。据说夏勒马澳拥有一块用石棉制成的白色台布,他在一次宴请客人的饭后将桌布扔于火中以使客人感到惊奇。
中国周代已能用石棉纤维制做织物,因沾污后经火烧即洁白如新,故有火浣布或火烷布之称。列子书中就有记载:“火浣之布,浣之必投于火,布则火色垢则布色。出火而振之,皓然疑乎雪”。马可波罗曾说道一种“矿物物质”,被鞑靼人用来制作防火服。
在法国,拿破仑皇帝曾对石棉很感兴趣,并鼓励在意大利进行实验。最古老的石棉矿是在克里特岛(希腊)、塞浦路斯、希腊、印度和埃及发现的。在18世纪,欧洲共记载了20个石棉矿,最大的是位于德国的赖兴斯坦(Reichenstein)。在美洲大陆,宾夕法尼亚洲开采石棉开始于17世纪末期。
1860年以后工业采矿发展起来,这既是受到了意大利和英格兰纺织工业的驱动,又是因为在南非、北美和俄国发现了大型石棉矿藏。
1900年前后,全世界开采的石棉数量大约是每年30万吨。石棉采矿自工业时代开始一直不断发展, 1975年约500万吨的石棉被开采出来,此后,吸入石棉粉尘带来的健康风险被广为传播开来,使用石棉的数量逐步下降,到1998年降至300万吨上下。
【矿物种类】
石绵种类很多,依其矿物成分和化学组成不同,可分为蛇纹石石棉和角闪石石棉两类。蛇纹石石棉又称温石棉,它是石棉中产量最多的一种,具有较好的可纺性能。角闪石石棉又可分为蓝石棉、透闪石石棉、阳起石石棉等,产量比蛇纹石石棉少。
1.蛇纹石石棉(serpentine,chrysotile)
也称纤维蛇纹石石棉,或温石棉(amphibole),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镁和结晶水,它的分子式是Mg6[(OH)4Si2O5]2。蛇纹石石棉呈白色或灰色,半透明;没有磁性、不导电、耐火、耐碱,纤维坚韧柔软,具有丝的光泽和好的可纺性。目前世界所产石棉主要是蛇纹石石棉,约占世界石棉产量的95%。
2.角闪石类石棉(amphibole)
包括青石棉(crocidolite)(亦称兰石棉或紫石棉)、铁石棉(amosite)、直闪石石棉(anthophyllite)、透闪石石棉(tremolite)和阳起石(actinolite)。角闪石类石棉各品种由于含有钠、钙、镁和铁成分数量不同而相区分。须注意,蛇纹石和角闪石矿物本身可有纤维结构或非纤维结构两种,有纤维结构的蛇纹石和角闪石才称为石棉。
【矿物性质】
不同种类的石棉,物理机械性质和化学性质也都不同。石棉纤维长度一般为 3~50毫米,也有较长的。中国发现最长的石棉纤维达2.1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
石棉纤维的轴向拉伸强度较高,有时可达374公斤/厘米2,但不耐折皱,经数次折皱后拉伸强度显着下降。石棉纤维的结构水含量为10~15%,以含14%的较多。加热至600~700℃(温升10℃/分)时,石棉纤维的结构水折出,纤维结构破坏、变脆,揉搓后易变为粉末,颜色改变。
石棉纤维的导热系数为0.104~0.260千卡/米•度•时,导电性能也很低,是热和电的良好绝缘材料。石棉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一般在300℃以下加热2小时重量损失较少,若在 1700℃以上的温度下加热2小时,温石棉纤维的重量损失较多,其他种类石棉纤维重量损失较少。
蛇纹石石棉是镁的含水硅酸盐类矿物,属单斜晶系层状构造。原始结构呈深绿、浅绿、浅黄、土黄、灰白、白等色,半透明状,外观呈纤维状,具有蚕丝般光泽。蛇纹石石棉纤维的劈分性、柔韧性、强度、耐热性和绝缘性都比较好,比重为2.49~2.53,比热为0.266,表面比电阻为8.2×107~1.2×1010欧,体积比电阻为1.9×108~4.79×109欧•厘米。
蛇纹石石棉的耐碱性能较好,几乎不受碱类的腐蚀,但耐酸性较差,很弱的有机酸就能将石棉中的氧化镁折出,使石棉纤维的强度下降。
角闪石石棉属于单斜晶系构造。颜色一般较深,比重较大,具有较高的耐酸性、耐碱性和化学稳定性,耐腐性也较好。尤其是蓝石棉的过滤性能较好,具有防化学毒物和净化被放射性物质污染的空气等重要特性。
蛇纹石石棉和闪石石棉的区分是:把石棉放在研钵中研磨,蛇纹石石棉成混乱的毡团,纤维不易分开,闪石石棉研磨后易分成许多细小的纤维。不含铁的石棉呈白色,含铁的石棉呈不同色调的蓝色。纤维状集合体丝绢光泽,劈分后的纤维光泽暗淡。
石棉是彼此平行排列的微细管状纤维集合体,可分裂成非常细的石棉纤维,直径可小到0.1微米以下。完全分裂开松后,用肉眼很难观察,因而是良好的细菌过滤材料。
纤维长度超过8毫米的石棉与20~25%的棉纱混合可制成防火纺织材料,较短的纤维可用于制作石棉胶合布、石棉板和绝缘材料等。蓝石棉具有独特的防化学毒物和净化放射性微粒污染空气的性能,被用于制作各种高效能过滤器,用它制造的石棉纸过滤效率达99.9%。
垂直裂隙的石棉纤维称为横纤维,一般长度在30厘米以下,蛇纹石石棉多以这种形式产出,平行裂隙方向延长的石棉纤维称纵纤维,其长度可达1米以上,蓝石棉多为纵纤维。其他石棉这两种纤维均有。
【产地与储量】
据美国USGS统计,世界石棉已探明储量2亿吨,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巴西、南非和津巴布韦,特别是俄罗斯的乌拉尔地区和加拿大的魁北克地区,合计约占世界总储量的50%。
石棉矿床产在超基性岩中或变质白云岩中。石棉产在宽几毫米或几厘米的岩石裂隙中形成棉脉,矿体则由群集的棉脉组成。蛇纹石石棉分布广,占石棉总产量的95%。它主要形成于侵入体与白云岩或白云质灰岩的接触带和超基性岩经变质作用形成的蛇纹岩的网状裂隙中。闪石石棉多在动力变质条件下,由热液提供钠、镁质交代含铁硅质岩而成。最大的纤蛇纹石矿藏位于俄罗斯联邦的岛拉尔山脉。
【主要应用】
世界上所用的石棉95%左右为温石棉,其纤维可以分裂成极细的元纤维,具有优良的纺丝性能。青石棉和铁石棉占石棉总消耗量的5%以下,主要用于造船。直闪石石棉是类似滑石的一种石棉,常用作“工业滑石”。
石棉纤维可以织成纱、线、绳、布、盘根等,作为传动、保温、隔热、绝缘等部件的材料或衬料,在建筑上主要用来制成石棉板,石棉纸防火板,保温管和窑垫以及保温、防热、绝缘、隔音等材料。石棉纤维可与水泥混合制成石棉水泥瓦、板、屋顶板、石棉管等石棉水泥制品。石棉和沥青掺合可以制成石棉沥青制品,如石棉沥青板、布(油毡)、纸、砖以及液态的石棉漆、嵌填水泥路面及膨胀裂缝用的油灰等,作为高级建筑物的防水、保温、绝缘、耐酸碱的材料和交通工程的材料。国防上石棉与酚醛、聚丙烯等塑料粘合,可以制成火箭抗烧蚀材料、飞机机翼、油箱、火箭尾部喷咀管以及鱼雷高速发射器,船舶、汽车以及飞机、坦克、舰舶中的隔音、隔热材料,石棉与各种橡胶混合压模后,还可做成液体火箭发动机连接件的密封材料。石棉与酚醛树脂层压板,可做导弹头部的防热材料。兰石棉还可作防化学、防原子辐射的衬板、隔板或者过滤器及耐酸盘根、橡胶板等。
1.纺织
纤维长度较长、含水量较多的石棉纤维经机械处理后,可直接在纺织机械上加工,制成纯石棉制品。或在石棉纤维中混入一部分棉纤维或其他有机纤维,制成混纺石棉制品。由于大多石棉纤维的长度较短,比较脆硬,容易折断,用机械加工容易污染空气。为了改进纺纱工艺和防止污染,近年来采用湿法纺纱,首先制成石棉薄膜带,经加拈制成纱线,然后再加工成为各种石棉制品。石棉纱线经制绳机械加工可制成各种绳索。也可织成石棉布缝制石棉服、石棉靴、石棉手套等劳动保护用品。
2.建筑
石棉水泥制品,常见的如石棉水泥管,石棉水泥瓦和石棉水泥板和各种石棉复合板等。这类制品的石棉用量占石棉总消耗量的75%以上,随着涂料工业的发展,各种彩色石棉瓦、彩色石棉板等将为建筑行业提供更优质的材料。 石棉板用于建筑物的隔热、隔音墙板等。 生产石棉水泥制品一般选用硬结构的针状棉,级别要求不甚高,4~5级棉即可满足使用要求。
石棉水泥制品所用石棉主要为温石棉,有时也掺加适量青石棉和铁石棉,所用水泥主要是硅酸盐水泥,若用磨细石英砂代替40%左右的硅酸盐水泥时,则制品需经蒸压养护。石棉与水泥的重量比的范围为10∶90~20∶80。
石棉水泥制品的生产方法有圆网抄取法、马尼亚尼成型法、 挤出法、 注射法以及干法等。①圆网抄取法(Hatschek process)是较多采用的方法。其工艺是石棉水泥料浆加水稀释成为一定浓度的悬浮液后,经圆网筒过滤脱水并转移到一无端毛布上形成薄料层,然后通过真空脱水和加压密实,使薄料层粘集成为具有一定厚度的料坯,以供加工成各种制品,如波形瓦、平板和管等。②马尼亚尼成型法 (Magnani process)是将较浓的石棉水泥料浆或石棉水泥悬浮液直接流入成型机的毛布上,进行真空脱水和加压密实,制成石棉水泥波形瓦或压力管。马尼亚尼成型法、挤出法、注射法或干法制造石棉水泥制品,其石棉利用率均不如圆网抄取法高。
石棉水泥制品具有较高的抗弯和抗拉强度,可制成薄壁制品;还具有耐蚀、不透水、抗冻性与耐热性好以及易于机械加工等许多优点。其主要缺点是抗冲击强度较低。
石棉纤维在沥青中可以提高沥青的软化温度及降低其在低温下的脆性。 石棉沥青制品有薄型石棉沥青板、石棉沥青布(石棉油毡)、石棉沥青纸、石棉沥青砖、液态的石棉漆和软性嵌填水泥路面及膨胀用的油灰等,作为建筑物的防水、保温、防潮、嵌填、绝缘、耐碱等材料。
3.工业
(1)石棉保温隔热制品:锅炉外壁和导管上常用石棉制作保温层,能提高锅炉的热效率,降低热能损耗。对蒸汽设备隔热,可降低车间温度,对于石油精炼等易燃、易爆部门亦可减少事故。冷藏设备采用石棉隔热,可以提高冷藏效果。用于车、船等交通工具的锅炉室隔热,将不致提高车厢或船舱的温度。 为了充分利用短纤维石棉和低质量石棉以降低成本,把石棉和其它材料配合制成以下保温材料用于有关设备中。如碳酸镁石棉粉、硅藻土石棉泥、碳酸钙石棉粉、陶土石棉粉等都是比较廉价的石棉保温材料。近年来,国内又开发出了一种比较高级的石棉保温材料-泡沫石棉,该产品导热系数低、保温性能好、节能效果显着,而且装卸方便。
(2)石棉橡胶制品:主要用于各种设备的密封、衬垫。主要品种包括:油浸石棉盘根、油浸石棉石墨盘根、其它石棉盘根、石棉橡胶板,耐油板等。生产量最大的是普通石棉橡胶板(高、中、低压)及耐油板,一般用温石棉制造,根据牌号不同选择不同级别。
(3)石棉制动(传动)制品:是任何传动机械和交通工具所不可缺少的,因为石棉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有良好的摩擦性能。
a.制动产品:有制动带、制动片或叫刹车带、刹车片。国产刹车带现有三种类型:一是石棉编制刹车带,分树脂和油浸两种,多用于矿山机械和拖拉机;二是橡胶石棉布刹车带;三是石棉纤维橡胶刹车带,多用于轻型机械的制动。 国产刹车片主要用石棉为增强材料,以酚醛树脂为粘合剂,以填料为摩擦性能调节剂,经膜塑而制成的三元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载重汽车的制动刹车。另外,还有人工合成的火车闸瓦,钻机闸瓦等。
b.传动制品:主要用于各种机动车辆和工程机械的动力传动。主要品种为各种规格的离合器片、阻尼片等。石棉离合器的主要成分与刹车片相近。石棉制动材料对石棉的要求不很高,只要石棉纤维充分松解,5、6级石棉已能满足制品性能要求。
(4)石棉电工材料:利用石棉纤维与酚醛树脂塑合而制成各种电工绝缘材料。在电工上做高压器材的底板,高压开关把手,电话耳机柄及其军用器材以及配电盘、配电板、仪表板等。 在造纸机上,用精选的石棉制成厚度为0.2mm以下的绝缘石棉纸,是用在电机线圈的一种绝缘材料。 温石棉用于制造电工绝缘材料时,必须充分注意纤维中所含铁的存在形式。这种铁若是以磁铁矿细粒分散在纤维中,则其制品的绝缘性显着降低,甚至不能做电工制品。因此,必须经过特殊处理除去此类杂质,方可用于制造电绝缘制品。涞源石棉矿属碳酸盐岩型石棉矿床,含铁量少,绝缘性能极佳,最适宜制造石棉电工材料。

消费领域主要有商业楼宇屋顶面材料、涂覆复合材料、摩擦材料、密封垫圈材料、绝缘材料。
【主要危害】
1.石棉污染
世界上所用的石棉95%左右为温石棉,其纤维可以分裂成极细的元纤维,工业上每消耗1吨石棉约有10克石棉纤维释放到环境中。1纤克石棉约含100万根元纤维。元纤维的直径一般为0.5微米,长度在5微米以下,在大气和水中能悬浮数周、数月之久,持续地造成污染。长期吸入一定量的石棉纤维或元纤维能引起石棉肺、肺癌、胸膜间皮瘤、腹膜间皮瘤和胃肠癌等。
研究表明,与石棉相关的疾病在多种工业职业中是普遍存在的。如石棉开采、加工和使用石棉或含石棉材料的各行各业中(建筑、船只和汽车修理、冶金、纺织、机械和电力工程、化学、农业等)。
德国1980-2003年期间,石棉相关职业病造成了1.2万人死亡。法国每年因石棉致死达2000人。美国在1990-1999年期间报告了近20000个石棉沉着病例。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重申纤蛇纹石石棉的致癌效应,特别是导致间皮瘤的风险,继续呼吁使用替代品。世界卫生组织还声明,没有认定任何门槛,在此水平之下石棉粉尘不致产生癌症风险。
许多国家选择了全面禁止使用这种危险性物质,包括大多数欧盟成员国(所有成员国到2005年必须禁止一切石棉的使用)和越来越多的其他国家(冰岛、挪威、瑞士、新西兰、捷克共和国、智利、秘鲁)。其他一些国家正在审视石棉的危险,如澳大利亚和巴西。
2.测定方法
用化学方法测定环境中的石棉是很困难的。石棉在环境中含量很低,大气中、水中的石棉只占其中悬浮物总量的数万分之几至数千分之几,目前一般采用电子显微镜法测定。环境中的温石棉的元纤维具有纵横比大于3,呈管状,管内并有毛细管结构等特征。在电子显微镜下将元纤维放大1万至2万倍,借助其特有的形态进行计数,以1纤克石棉等于100万根元纤维的关系换算成为纤克每立方米来表示大气中石棉含量。水中石棉含量以每升水中含有石棉纤维的根数表示。
3.防治措施
① 城市中禁止兴建石棉及石棉加工厂,已建工厂则增设高效除尘装置,加强个人防护和定期体检。
② 制订石棉的排放标准和最高容许标准。
③ 禁止喷涂含有石棉纤维的耐火材料。
④ 严禁将石棉垃圾倾入江河湖海等水域。

⑶ 木乃伊的裹尸布是用什么做的

是用亚麻制成的。

⑷ 印尼松巴岛的存尸风俗是什么

在印度尼西亚松巴岛,居民有存尸的风俗。死者在埋葬前要用松巴岛的土布,层层包裹,一般都要包上几十层,甚至上百层。有一位王族将军的后裔,他的尸首被包上一百五十五层松巴布。尸体必须是坐着的姿势,坐在一块牛皮上。

如死者家属无力举行隆重葬礼,那就只好把层层包裹的尸首存放在屋内。在松巴岛的勃拉里岛和里第乌玛鲁等地,就有一些人家在屋里存放了好几具尸首,有的甚至存放了十几年、几十年,即使包上这么多层布,把它放置在屋内,让子孙们在两旁端上祭品供奉,其腐烂时的尸臭仍时而可闻,但子孙们不能作任何回避,直到举行葬礼为止。

松巴岛的居民大都信仰一种原始的“马拉波”,即把“祖宗”奉若神明。他们认为祖宗仅次上帝,因此对祖宗的葬礼,必须十分隆重。他们认为死者在阴间和活人在阳间一样,需要吃饭穿衣,使用钱钞,因此举行葬礼时,就要屠宰牲口,埋葬财宝,以供死者在阴间享用。

这种裹尸存尸的风俗,虽然极不卫生,但也促进了松巴岛的手工织布业的发展。岛上几乎家家户户都有手工织布机,勤劳智慧的松巴妇女,善于织出图案美观、色彩鲜艳的各种松巴布。

⑸ 水葬是哪个民族

水葬是一些国家、地区、民族都有的殡葬习俗,不专属于某一民族。在中国水葬主要是以藏族为主。

水葬是世界上比较古老的葬法,即将死者遗体投于江河湖海的葬法。水是人类生命之源,人们对水寄于无限美好的向往和遐想。在许多神话中,都把水和神、幸福、美好、不朽连在一起。所以在安葬死去的亲人时,人们又很自然地联想到水葬。

传统水葬一般采用三种形式:漂尸式、投水式和撒灰式。

漂尸式:尸体完整,通常放在竹筏、木筏或小舟上,有的裹上白布、覆上鲜花或哈达,选河道水流较大处作入水口,让死者的身体,随水漂流。

投水式:有全躯式投水和分尸式投水。全躯,常见将死者束缚成婴儿状,装入麻袋并封好口,当然,为了不使身体浮出水面,还不忘记装入石块或缀上石块;分尸式投水,一般会连棺椁一起拆散了,投入水中。

撒灰式:当然,除前面送葬仪式外,在最终处理时,还要分两步,火化成灰与撒入水中。

(5)现在印度用什么裹尸布扩展阅读:

在恒河边印度教徒的水葬中,一般需要准备这样一些材料:

担架一副;裹尸布一块;小油灯一盏;鲜花花环和花瓣;矩形柴堆(长宽可以放下死者而略显阔绰)与引火草;酥油;檀香木片一堆;负责火化的焚尸人还需准备长竹竿等用具。

与《杀生》电影中“水葬”的表现形式有诸多不同,送葬队伍一路高喊的内容,也不是“啊——啊——”,而是“罗摩­——罗摩­——是真理(satya);罗摩——罗摩——是真理(satya))”(罗摩是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化身)。

在20世纪80年代后,瓦拉纳西等城市,于恒河边兴建电力火葬场,这种柴堆火化法就被电力火化所代替,之所以被取代原因当然是柴火的缺陷:难成灰烬。

漂尸式在安葬时,可以做得很哀很美,具有良好的装饰基础。整洁崭新的服饰、覆盖鲜花与花瓣,极大程度上保持着死者(在活人、尤其外人眼中)的尊严。

当死者身体随水流走之后,由于没有经过最初的人工处理,这个身体就必须等待大自然进行漫长的腐化分解,若由于风向问题等,造成死者在下游某个水岸搁浅,难免会形成腐臭变形、不堪入目,此时,死者最初那份短暂的尊严,早已一扫而光,造就了“开端美好——结局不堪”的现象,这一点,与人类回归大自然的神圣初衷,也颇为相隔。

投水式的婴儿状,是为了表达人重新如婴儿般回归自然怀抱的祈愿,同时,还带有祝愿早日投胎转世的美好心愿;分尸式,则背后与当地人的另一层信仰有关:祭“鲁”。据说部分藏族同胞的这种水葬方式,是为了将身体彻底奉献给“鲁”。

“鲁”大约是世界四大元素:地、火、水、风中“水”的神灵,在藏人心目中,除了小片指甲或毛发等留着纪念外,将身体完完全全奉献给河水中的鱼类水生物食用,就是对“鲁”的最好祭礼。

⑹ 各个国家的葬礼习俗

当家里死了人,首先是向亲朋好友报丧,报丧要身背大米,将米洒在亲戚朋友家的楼梯上,然后站在楼下,把死讯报告给亲朋。如果到外寨报丧,按照古老的传统,只能站在寨子外面,托人把死讯通报给寨里的亲朋好友。

家里人则把死者抬到竹楼的中间,将尸体依靠在木柱上,傣家称棵木柱为“骚流乃”,并要求一次性坐靠稳,否则不吉利。然后用温水沐浴更衣,随后将死者平卧,双手合于胸前,手下置腊条二对,用白布裹尸,把眼、鼻、嘴部位剪孔裸露,殓入棺中。择日出殡,傣家人有许多忌讳,傣语说:“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陇”与“来”分别为干支中的“辛”与“丙”。“晚陇抱些宰,晚来抱些影”,意思是“陇”日,死者是男的就不能出殡;“来”日,死者是女的也不能出殡。出殡那天,要把竹楼作一次彻底大扫除,把三脚架下作一次彻底清除,将死者生前用过的东西,集中化为灰烬,倒在江河里,顺水而流,和死者一起进入天国。另外,由一亲属男子,右手持一把长刀,左手拿一个白布袋,用刀把前来参加送葬亲友手中的“曼苦”树叶包着的饭粒挑进白布袋里,一起送进墓地,让死者不作饿死鬼,好好安息。如果死者是热恋中的青年,要选择他(她)们常去那进而玩耍的一棵树,出殡时,将尸体在树干上撞击数下(一般是双数),并祷告说:“这就是您心爱的人了,带上他(她)一起去吗。”据说,不这样做,死者的灵魂就会回来找他(她)心爱的人。使其闹病。

如果是孕妇病故,就要对孕妇进行剖腹,将婴儿取出,把妇女和婴儿分葬两地。这是因为成人和小孩是要分葬的。有些地方,出殡时,还要举行断绝夫妻关系仪式。不论年龄多大,其中一方去世,都要举行仪式,其仪式是:用一缕白线(或用一腊条,从中折断),系在棺木上或尸体上,生者握住另一端,由村长或一长者,将其线割断,即表示断绝夫妻关系。可以另娶和另嫁,不受婚约。

送葬返回,重新安放铁三脚架,重新燃起火光,请僧侣诵“芒嗄拉”经文,送家神家鬼,然后方告葬礼结束,开始新的生活。

壮族二次葬习俗

人死后,第一次葬是将遗体安放在木制的棺材里,“躺”着埋在土里,堆成长形坟,叫“长墓”,也叫“新墓”,表示人还“睡”着,并没有“死”;也表示人的灵魂还没有到“阴府”,还是“新鬼”,没有投胎转世,所以在家堂上另给他设灵位,祭祖时他是没有份的,所以另在他的灵位设祭。第二次葬是第一次葬三年之后,也就是腐尸“化净”之后,将“净骨”捡出,安放在陶罐(壮话叫做“金罐”,也叫“金钟”)中,选取“坟山宝地”重葬,堆成圆形坟,叫“圆墓”,也叫“祖墓”。顾名思义,“祖墓”的死者是应该有后代的(含旁系亲属),故年轻人死后一般不作二次葬。解放前,按习俗不满36岁的人(还有带身孕死[壮语叫“湿身死”]的妇女)是不进行二次葬的。但在解放后,人们思想解放了,没那么迷信了,成年人(16岁以上)及“湿身死”妇女也行二次葬了。

一次葬的墓地,一般比较随便,地头田边、茅山荒坡均可,并不讲究“风水”,不过还是要请“地理师(风水先生)”来定“坟向”,定下葬时辰,除了葬礼十分看重之外,入葬却非常从简。但在旧社会,或追溯到民国以前,有个别“富贵”的人,为显示自己的身份,一次葬非常隆重,墓地也建得异常堂皇,仿照帝皇的做法,不再做二次葬,民间称之为“大葬”。不过,在民众观念中,对此种葬式大都嗤之以鼻,并不看重;甚至对一些荒芜的“长墓”讥之为“无主”或“无后”,有时还以此来咒骂自己厌恶的人“以后死了埋长墓”,意为未成年即死(早死)。

二次葬的墓地则很讲究“风水”,如果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墓地,宁可把“金坛”(捡骨后安放净骨的陶罐)寄葬在临时选定的地点,一般寻找向阳、干爽的土坡劈崖,挖个可以容得“金坛”的拱门形的洞穴,“金坛”安放好之后,通常敞开着,过路的人可以看到,也有用草皮土块封住的。对这种寄葬,清明扫墓也很简单,砍去杂草,烧几柱香即可。但寄葬时间不能太长,通常是一年,最多三年,当然也有因经济问题或其他原因而长年寄葬的。

二次葬墓地的“风水”通常由“地理师”来寻找,或自己寻得后由“地理师”来确认。人们普遍认为,墓地的“风水”会给子孙后代带来好运,否则就要倒运。稍懂“地理”的人都知道,墓地应该靠山临水或枕山面水或背靠山峰、面临平原,就像活人所住的村庄一样。上林李姓巨族(据族谱记载,宗传三十余代,现今人口二十余万人)祖传的族谱上有个故事,足以说明人们对墓地风水的看重。故事原文是:

传说五百年前,有个风水先生,寄宿于吾太始祖讳景晟公的家居住,其人之名乃是江西黄胜东也。此人有博通古今之学,尤属风水特长,终日游山玩水,到处命山为名,所谓金鸡展翅,丹凤朝阳,白鹤饮水,九龙戏珠,每一山都因其形而得其名。……景晟公官任凤化(今上林)知县,娶妻黄氏。黄氏为人宽达,四海来客,视同一家。前述黄胜东先生游旅凤化,客居景晟公家,黄氏待之如亲兄弟,黄先生感动得世所罕见,因而有心送一风水宝地与她。送地之前,特再三试黄氏之心:一说,先生每天出游,返家时将带满污泥的双脚浸入水缸涤洗,黄氏不但不恼,反而慰问先生,并毫无怨言地清洗水缸,再充满水,次次如此;二说,先生每逢雨天必出游,并向黄氏取伞,返家时,黄氏总在门口等其归来,在门口,先生就当黄氏之面,故意将雨伞在门框上碰破,黄氏非但不怪,还为先生顶风冒雨而赞赏有嘉,如此不知损坏了几多雨伞;三说,有一次,先生要去邀约故人,因而借景晟公官衣一用,黄氏慷慨与之并多予银两,先生酒宴之后,将所剩猪肉以官衣包回,弄得官衣龌龊不堪,黄氏亦不怪之;……先生既受黄氏之招待,于是送给黄氏一坟地坐落于天堂山之岭西燕云徐村背,并称,所谓天堂山三台落脉,土角流金蚂蚁窝地也,此吉地有三种葬法:一曰九代状元,二曰代代富足,三曰千子万孙。景晟公愿以九代状元而葬,而黄氏则因景晟之前五代、代代独子,因而阻止道:九代状元虽贵但不长而衰,而千子万孙世代绵长,蕃而不绝。先生满口称赞黄氏之见胜于须眉,正是福人葬福地,结果黄氏百年之后而葬之,先生亲自主持葬事,后来应验,于是留下千子万孙《澄江巨族》之传说……

二次葬,先是捡骨(也叫“捡金”),一般是一次葬三年后。所以定三年,一是等遗体腐化干净,二是按“五服”应“斩哀三年”。捡骨也要选好时辰,“五服”内的直系亲人都到场,先烧香祭拜,然后掘土、开棺,开棺时用蓬布或雨伞遮阳,见骨时亲属痛哭流涕,之后才围成一圈,逐一将遗骨取出,揩净,如果遗骨潮湿,还要用炭火烘干。最后按从脚到头的顺序安放到“金坛”中,取“坐”着的姿势,表示他自然从容地坐着,面对人间和他的子孙,祭拜时就像与后人亲密无间地“见面”一样,盖好罐盖。下葬又另选时辰,在墓地事先挖好一个容得“金坛”的圆筒形井穴,到时辰才将“金坛”放进去,“井穴”上严盖一块圆形石板,再堆土成墓。然后举行隆重的祭拜仪式,二次葬礼仪结束。

二次葬后,一至三年之间,还要“探金”一至两次。所谓“探金”,就是掘开坟土,打开石板,探看“金坛”里的遗骨好不好:干爽的、金黄色的为好,泡水的、灰黑色的就不好。好的,就放心“定葬”了;不好的,要取出“金坛”寄葬,再找“风水地”重行二次葬;不好不坏的(遗骨虽不泡水但很潮湿、颜色灰白),可暂时复土留坟,第二年再“探金”一次,看看转好或转坏以决定该墓地的取舍。“探金”也由“地理师”定时辰和主持,前后均要祭拜,但仪式都较简单。“定葬”后,此墓就是“祖墓”了,一般不再迁动了。
崖葬
在崖穴或崖壁上安葬人的遗体的一种葬俗。是风葬即露天葬的一种。崖葬习俗早在中国古代濮、 越、 巴、僚、汉等民族部分人中即已盛行。《临海水土志》对崖葬已有记载。中国的崖葬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的仙霞、武夷山区,贵州,广西山区、西江流域,湖南、贵州和四川接壤处的酉、辰、巫、武、沅等五溪流域,四川东南的长江及其支流沿岸,四川、云南的乌蒙山区北麓至金沙江边,台湾各岛屿。据碳14测定,福建武夷山崖葬船棺最早,距今3840±90年,约当于春秋、战国时期。及至近代,部分壮族、 布依族、 苗族、瑶族、仡佬族,以及现在贵州西南部的部分苗族和台湾兰屿高山族雅美人都行崖葬。
崖葬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①将葬具放置在天然崖穴中的称崖洞葬;②将葬具放入山崖层理罅隙的称崖墩葬;③将葬具放置在开凿的山崖窟龛中的称崖窟葬;④在悬崖上凿孔钉木桩搁置葬具的称悬棺葬。崖葬的葬制分一次葬和二次葬两种。 葬具有多种: 葬尸多用木棺、石棺、陶棺和布袋;葬骨或骨灰多用小匣、小函和陶瓮。一些崖葬处还伴有崖画、享堂或木偶。崖葬的葬所,有的仅置一、二葬具,有的置有数十葬具。同一处的若干葬具有的是同族或合寨择期举行仪式后同时葬入的,有的则是陆续葬入的,待葬满一穴后再另择它处。
越南、泰国、印度和缅甸交界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日本的琉球群岛及美拉尼西亚群岛和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些地方,也有崖葬习俗。
纳西族葬俗
1、 木几。纳西语,即"停尸"。在云南丽江一带人死后经过洗尸、换寿衣,然后停放在正躺物种中央的木板床上。头朝外丶脚朝里丶盖上被,中间房一面镜子,脸上该一块白布(或白纸),打开堂屋所有的门。死者头前方一供桌,拜上一小碗夹生饭,上隔一熟鸡蛋及一双十字交叉的筷子,并摆上各种糕点及饭菜,点上长明灯(头部脚步各一盏)孝子披麻带孝,亲友祭奠,都必须磕头、哭丧。停放一天或两天即如棺,在云南中甸一带,要把穿戴一新的尸体停放在住房大木床末端,而上神龛,上该有四段抹布拼成的单子,在压以竹子。头部防一供桌,摆上供品,点上油灯,村里的人闻讯后都要前来添油、县饭、一家一碗米饭,上访两片腊肉或两个鸡蛋。孝子在一旁守灵。叩头、哭丧、东巴颂经。停放一天后入关。
2、 木聘。纳西语"出殡"其仪式火葬于土葬地区各不相同。实行火葬的纳西族支系摩梭地区,在火化的当天一早,邀请达巴和喇嘛念"安魂经"。念毕,在棺材上拴以数丈白布。随着三生土炮响,正式出殡。这时,孝子背皮口袋,左手持灯,右手牵着白布走在前,哭声、乐声、火拴土炮声响成一片,直往火葬场地。实行土葬的纳西地区,出殡的当天一早,先派人去挖墓穴,并把为死者准备的碗、盘、筷子、木勺等,防盗区墓地途中的第一个插路口。出殡前,孝男孝女向灵柩扣拜告别,把祭桌换为长凳,其上放一乘着净水的碗,东巴边念送魂开路经边用法刀把碗砍碎。在哀乐声和哭声中,由八人抬棺起来。从跪在院中的孝男孝女头上越过。之后,东巴和吹鼓手奏乐开道,孝男孝女在大门外及第一个岔路口反向跪下两次,让灵柩从头上越过,孝女及亲友哭拜,返回,孝子则扛"混幡"因灵柩到墓地。
3、 木猜。即洗尸,是云南永宁纳西族摸索人的洗尸仪式。是在人断气后,请"达巴"占卜,确定用水的水源,从家族中选出一人,随同达巴去取水,取水的人头代铜盔,审批披甲,背负长刀,犹如古代的武士。取水时,左手端碗,朝河流逆回舀水。据说,这样家里人才会无病无灾。不然回乡流水一样逝去。用柏枝烧热水,搬入鼻烟、蒿技、酒等。由家中成年男子洗尸。洗尸用的水,男的九碗,女的七碗,而丽江纳西族在城区附近,用的试土罐在水流方向舀水、舀前在河边插几柱香,并丢几个潜在河里。舀水回家时,一路上不许和任何人说话。
4、 曰每。即"指路云南永宁纳西族摩骏系在人死后"起尸装馆"由达巴念开路经。内容有氏族历史,迁入永宁的经过,死者的生平以及向死者交待回族先方向地址路线。纳西族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就要回到祖先的故地,于祖先生活在一起。开路时,拴上一只鸡,男性拴公鸡,女性拴母鸡,表示陪伴死者上路。云南中吉在"指路"时,东巴一边念开路净,一边步步往前移动,象征未死者引路。而丽江的纳西族,则在病人要断气时,以便让其"含敛"一边喃喃指路。
5、 回魂。时纳西族旧时的丧俗。纳西族人认为人死魂不死,人死后三天要回家来,固有让死人还魂之俗三坝纳西族,将死者火化后,当天晚饭后,死者家属巴火烫打扫干净。周围萨上灰。夜里不关堂屋门,让死者的魂回来,这种迷信习俗,解放后多以改变。
6、 含殓。纳西族语"纱撒吭"。纳西族的习俗,在云南丽江一带,当病人快咽气时,由儿子将红纸包房入病人口中,并说你去的时候不要有什末牵挂,由三条路,上面世豺狼虎豹的路,不能走;下边是雉鸡的路,也不能走,中间是菩萨善人走的路,你就走这一条。"当病人死后,即将红纸包取出,挂在脖子上,表示这是给死者上路的盘缠。
7、 洗马。纳西族的一种丧俗。这种丧俗时因地而已的。在火化前一天,人们要选择一匹马或几匹马配上华丽的辔头鞍鞠,仪式死者乘骑。选好马以后,在达巴主持下,选择八名精壮小伙子,头戴插有公鸡尾的毡帽,身穿由龙图形的长衫,要佩长刀,向死者磕头祈祷"阿普阿因(爷爷奶奶),保佑我们,我们为你备马征战,凯旋而归"祈祷毕,便出发"洗马"。
队前打一面三角小旗,其上绘有日月图案。把马牵到河流交汇处停下,达巴吟唱河或湖的起源,歌颂水神的仁慈,赞美骏马。唱完,小伙子们依次用三碗水象征性的把所牵的马从头到尾洗一遍。洗毕,将木碗打碎。达巴在念"马洗干净了,人也洗干净了,这些马奔跑入飞,虎狼燕子都不如他。为你准备了一切,你一定会顺利返回家乡"于是,牵马人骑上马,杨鞭驱马急速回家,回途中,要安排"伏兵",跳搏斗舞。

⑺ 干隆的裹尸布价值连城,它究竟是用什么制作的

其实这块裹尸布并不是普通的布料而是缂丝陀罗尼经被,他是由藏羚羊绒,獐子绒和真丝混合缂丝而成的。孙殿英在抗日期间肆意洗劫了干隆的陵墓,抢走了许多珍宝,但是他并不知道这块裹尸布的价值,在他的眼中这就是一块破布,他们将上面缝制的珍珠金线拆走之后,就将被子随意的扔在了一旁。

这陀罗尼经被长约2米、宽1.38米,经被中特意标明了“左脚掌”和“右脚掌”、“左肩”和“右肩”的位置,完全按照干隆身高量身订做的,质地、织法和文字均带有明显的干隆时期印记,堪称国宝,可谓价值连城,但是当初却被盗墓者随意地丢弃在一旁。

阅读全文

与现在印度用什么裹尸布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为什么中国人比印度人团结 浏览:121
越南山里做什么好吃 浏览:353
印度为什么技术落后外包产业好 浏览:337
中国的长城印度的东埔寨是什么 浏览:986
印度人为什么要讲话 浏览:945
印度是哪个国家的军工 浏览:916
印度左右逢源是怎么回事 浏览:68
欧陆战争意大利第一关怎么打 浏览:653
印尼电信广告什么歌 浏览:30
中国入境可以带多少手机电脑 浏览:267
怎么看待伊朗捐款事件 浏览:512
越南富安有什么好玩的 浏览:376
外国人到中国定居有哪些条件 浏览:983
印度到印尼要多少钱 浏览:17
意大利有什么的手表品牌排行榜 浏览:770
过去几年中国有多少人口 浏览:702
非洲美女要多少钱才肯嫁到中国 浏览:964
越南的火龙果要怎么运到中国 浏览:274
伊朗官方语言英语怎么说 浏览:294
中国到越南火车经过多少站口 浏览:5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