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印度和巴基斯坦关系这么差
印度与巴基斯坦的矛盾是印巴分治的祸端,是分家不清的的祸根。具体表现为领土争端。
古代印度,包括巴基斯坦、孟加拉、斯里兰卡。十七世纪。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6月英国为了便于长期统治印度,提出《蒙巴顿方案》把印度分成两个自治领,信仰印度教的地区划为印度,信仰穆斯林教的地区划为巴基斯坦。当时,印度国大党接受了《蒙巴顿方案》。印度一分为二,巴基斯坦分东巴,和西巴。克什米尔地区,英国殖民者故意搞的不清,为印巴的争端埋下付笔。8月14日和8月15日,印度分成两个自治领地。
1950年印度独立,建国。1956年巴基斯坦独立,建国。两国开始为克什米尔问题发生领土争端。连年战争不断。
1971年印度又派兵侵略东巴基斯坦。支解了巴基斯坦,1972年成立了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失去东巴,两国仇恨更大。
其次,苏联为了制约中国,支持印度反对中国,中国为了反对印度,支持巴基斯坦。美国为了和苏联挣霸,也支持巴基斯坦。这是印巴不和的国际环境。
② 印度人与巴基斯坦人的关系如何
不共戴天吧!
印度和巴基斯坦本来都是印度,但后来被英国殖民了,二战结束后印度要求独立,英国耍了个心眼,在独立前将印度的穆斯林迁往北方,而印度教徒迁往南方,形成印巴分治!但是南方还有少量穆斯林,北方还有少量印度教徒,当人数不均衡就发生了冲突,南方印度教徒围攻剩余的穆斯林,而北方穆斯林以同样的方式还以颜色,从民众冲突,变成了暴力冲突,最后成了武装冲突。
③ 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历史关系是怎样的
摘要 莫卧儿帝国的疆域中,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疆域是核心区域,海岸线也很长。所以,英国对印度进行殖民统治后,为了便于统治,将英属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印度辖区内主要居住印度教徒,而巴基斯坦则居住穆斯林教徒。英国的这种殖民统治,让两地人为的割裂起来。
④ 巴基斯坦和印度的关系
原先是一个国家,后来西方列强迫于压力允许印度独立时让巴基斯坦独立了,当时是东西两个巴基斯坦,一个是如今的孟加拉国,后来,印巴战争以巴基斯坦战败结束,孟加拉国便独立出来。再加上两国在克什米尔的边界争议,两国基本上处于敌对状态。
⑤ 巴基斯坦与印度的历史关系是怎样的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位于亚洲南部,与中国、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相邻,长期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别成立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曾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后始终不睦,并于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全面战争,因印度策动和支持东巴(今孟加拉国)独立,印巴两国1971年12月断交,1976年7月复交。
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展开核军备竞赛,两国关系急剧紧张。1999年2月,印总理瓦杰帕伊与巴总理谢里夫签署了《拉合尔宣言》,双边一度缓和。但4月印巴试射导弹,5月两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发生激烈冲突,印巴关系再次由缓和趋向恶化。
12月,一架印民航班被劫持,印外长指责巴与此事有牵连。2000年,印巴关系处于僵持状态,年底气氛有所缓和。2001年,印巴关系以“9·11”事件为界线呈前缓后紧之势。2002年,印巴关系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
(5)巴基斯坦跟印度的关系现在怎么样扩展阅读
巴基斯坦与印度分裂的原因
16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入侵印度。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征服果阿(今印度西南岸地区,包括邻近的安格迪伐岛)。1600年,英国殖民者成立印度公司,在印度从事商业剥削,并逐步在印度沿海建立一些据点。
1957年,发生了印度与英国在普拉西的一场大战,印度战败,逐步沦为英国的殖民地。1849年,英国殖民者占领了全印度。1857年,印度爆发了着名的历时近两年的全民反英大起义。印度反英国殖民统治一直未中断。
英国政府于1947年2月改派蒙巴顿任印度总督,6月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印度被分割成: 巴基斯坦国,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人口7千万; 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人口2.25亿;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千万。
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但可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1947年8月印、巴正式分治。8月14日巴基斯坦宣告独立,成为英联邦的自治领(领土包括东、西巴基斯坦两部分),1956年3月23日成立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
1947年8月15日印度自治领成立,1950年1月26日宣布为印度共和国,仍为英联邦成员。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结束了英国在印度的190年的殖民统治。1961年,印度收回果阿。后来大多数土邦加入了印度。但原北部土邦克什米尔归属未定。
因此,印巴两国曾于1947年10月至1949年1月和1965年9月发生两次大规模武装冲突。两国领导人也曾多次举行会议,确认“应该遵照该邦人民的愿望加以解决”。但由于印度坚持克什米尔是“印度联邦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仍是悬案,没有解决。
⑥ 印度和巴基斯坦作为水火不容的典型国家,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历史恩怨
两个国家复杂关系,有着相同习俗,却“水火不容”
对于现在世界上很多的国家来说,在近代史上都是一部血和泪的历史,当时都被帝国主义牢牢踩到脚下,虽然有很多的国家完成了独立,但是还有很多的领土被强行分裂。其中最典型的那个就是现在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了,这两个国家原本就是一个国家,但是由于,国内各种的矛盾只能分而治之了,可见当时帝国主义压迫是非常大的,也能想象到当时整个社会的混乱。
相反的是韩国在战争后,政府注重发展的经济,人均GDP也已经超过了20万,也是亚洲最早步入发达国家行列的国家之一,韩国的企业三星电子全球闻名,他们的娱乐业和旅游业也非常的发达。所以很多的人都想到韩国与游玩一番。长期以来,朝鲜和韩国关系始终无法调和,有的时候不仅打嘴仗,还会发生冲突。两国都将对方设为自己的敌人。
⑦ 巴基斯坦和印度有什么关系
印度和巴基斯坦原来是一个国家,位于亚洲南部,与中国、缅甸、阿富汗、伊朗等国相邻,长期为英国殖民地,1947年分治,分别成立印度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曾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1947年8月印巴分治后始终不睦,并于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全面战争,因印度策动和支持东巴(今孟加拉国)独立,印巴两国1971年12月断交,1976年7月复交。
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展开核军备竞赛,两国关系急剧紧张。1999年2月,印总理瓦杰帕伊与巴总理谢里夫签署了《拉合尔宣言》,双边一度缓和。但4月印巴试射导弹,5月两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发生激烈冲突,印巴关系再次由缓和趋向恶化。
12月,一架印民航班被劫持,印外长指责巴与此事有牵连。2000年,印巴关系处于僵持状态,年底气氛有所缓和。2001年,印巴关系以“9·11”事件为界线呈前缓后紧之势。2002年,印巴关系仍处于紧张对峙状态。
(7)巴基斯坦跟印度的关系现在怎么样扩展阅读
巴基斯坦入出境须知:
须持有效护照及签证从巴开放口岸入境,护照有效期应在半年以上。入境时应填好入境卡,持有效护照和签证,经边检、海关检验后方可入境。入境后若需延长停留时间,可在巴内政部护照签证处办理签证延期手续。
巴基斯坦在5、6、7、8、9月天气炎热,来巴中国公民应注意防暑降温,可携带一些清凉油、风油精等药品。在夏天,建议携带医治肠胃疾病的药品,预防因饮食不洁引发的肠胃疾病。巴基斯坦城市都有国立医院和私人诊所,能够保证一般常见病的治疗。但在农村、边远山区基本上无医无药,卫生条件较差。巴是肝炎疾病的高发区,其他传染疾病主要有霍乱和疟疾。
⑧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矛盾是这么回事
半个多世纪以来,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时紧时缓,双方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武装冲突几乎从未中断。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归根到底是克什米尔问题。
克什米尔问题是“分而治之”殖民地政策造成的。克什米尔是“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的简称,位于印度、巴基斯坦、中国、阿富汗之间,面积约为19万平方公里。
克什米尔情况很特殊,它处于印度与巴基斯坦之间,“地理因素”的考虑在这里不起作用。而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80%却是穆斯林。
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应该归入巴基斯坦;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
(8)巴基斯坦跟印度的关系现在怎么样扩展阅读:
印巴最近冲突
2019年2月14日下午15时左右,在印控克什米尔斯利那加以南约27公里的普尔瓦马地区,武装分子用一辆载有爆炸装置的车辆对印度中央后备警察部队的一个车队发动了自杀式袭击,造成至少40人死亡,多人受伤。
2月15日,印度宣布取消给予巴基斯坦的最惠国待遇,并将从巴基斯坦进口商品关税提高到200%。
18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南部地区,印度宣称打死3名可疑武装分子,冲突造成印方4名士兵和1名警察死亡。同日,巴基斯坦外交部发言人穆罕默德·费萨尔在推特上表示,巴外交部决定临时召回驻印度大使。
2019年2月27日深夜,巴基斯坦外长库雷希紧急给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通电话,通报巴印局势最新情况,希望中方继续为缓和当前紧张局势发挥建设性作用。
2019年3月初,应巴基斯坦方面邀请,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孔铉佑对巴基斯坦进行访问,就印巴局势与巴进行沟通。
2019年3月4日早上,巴基斯坦和印度军队在克什米尔争议地区彼此向对方阵地开火 。
⑨ 为何巴基斯坦和印度不和原因是
就两国关系而言,印巴矛盾历史渊源不长。因为1947年才有这俩个国家出现。
而在那之前,英属印度的控制范围相当大,整个次大陆几乎都在其治下。
回溯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女王荣光已经失去了对于印度的有效控制。至于印度独立前的斗争,不细说了。但是在斗争过程中,有两只最为主要的力量。一个是着名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倡导者,甘地影响下的国大党(甘地并非政治领袖,时任国大党的主席是尼赫鲁);另外一只就是穆斯林民族联盟,在真纳的率领下。
1945年,新工党上台,克莱门特指认蒙巴顿为总督,决定于1947年8月15日完成权力交接。才有了后来一系列的谈判,也就是如何建国。
甘地自己也说,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未能说服他的朋友真纳。按照宗教来划分国家确实是蒙巴顿实施的,但是这当中其实混杂着党派斗争和权力的漩涡。
“按照宗教”来划分,这本身就是产生矛盾的源头。所以有印度人也曾经批评甘地,说如果英国多统治两年,也许印巴问题不会存在。
印度教和伊斯兰教的冲突由来已久,从九世纪穆斯林进入印度开始,围绕信仰的思想冲突和暴力冲突不断。这是积怨已久的一次大爆发。
于是,在建国的那一天。东西巴基斯坦和印度漫长的边境线上是大量难民分别向属于自己宗教的一国涌去。在首都德里,开国总理尼赫鲁也不得不在开国第一天走向街头劝戒人民停止暴力攻击。
宗教冲突,是最根本的由来。往后的发展,就混杂着政治等许多因素了。
⑩ 巴基斯坦和印度到底有什么关系,有何恩怨情仇
拜神不同,印巴先分家再火并
二战结束以后,世界各地民族解放运动风起云涌,英国迫于压力将其英属殖民地分而治之, 就是现代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从此后印巴关系时紧时缓,成为南亚的热点。表面上看印巴对立是老牌殖民国家统治遗留问题,而更进一步地探究就会发现,如此僵化机械的自治方案是以宗教---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为基础的,遗憾的是,理论上的宗教信仰分割和现实中教徒的地理分布并不是完美同步,由此,分治导致了两大宗教教众仓促之间的逃亡和迁徙,短时间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加剧了两大宗教的敌对,这对之后的印巴关系都有着深刻影响。从中也能体会到政教分离、宗教世俗化的必要性。
印巴双方冲突的核心在克什米尔地区,该地区确定不了归属,就是因为王公高层是印度教,而普通民众大部分是伊斯兰教,意向无法统一,最后只能划一条实际控制线,一边归印度,一边归巴基斯坦。自分治以来,印巴双方已经打过两次仗,期间小规模冲突更是无数。双方的主权领土之争的背后,宗教、民族都在推波助澜,但是还有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资源之争。
水利资源: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
就比如2019年2月初印度遭自杀式恐怖袭击后,除了军事报复,还截断了几条河的水流来制裁下游的巴基斯坦,水是生命之源,它影响着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水资源成为双方冲突的另一诱因。印度在殖民时代就很重视水资源的控制,这大概是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出自本能地需求吧,独立之后,在尼赫鲁领导之下,大兴水利工程。现任总理莫迪同样重视水资源管理,投资900亿美元在河流贯通项目(river-linking project)上,这个项目是莫迪上任之前就有的,也就是说印度在水资源管理方面,历界政府态度是高度统一的。
与此同时,巴基斯坦水资源很紧张,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之一,印巴双方在世界银行的调停之下1960年签了IWT(Ins Waters Treaty),然而国家有界河流无界,这个协议就如同分治方案一样,在实际执行的时候,不但引发印巴国际冲突,还引发印度国内的冲突。具体到克什米尔地区,河水在流向巴基斯坦的时候,经过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所以主权问题与水资源磋商交错在一起,问题更复杂,而双方水资源的摩擦愈来愈多,大有超越主权领土争端之势,成为印巴冲突面临的头号课题。
印巴矛盾是综合、长期性的,已渗透两国的方方面面。和平安稳的生活谁不向往?然而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印巴争端,好像一句话可以概括,那就是“走得太远,就忘记了为什么出发。”
若只如初见:曾经“印巴的一家亲”
着名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曾有词句: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悲风秋画扇。这既是恋人之间的表白,用于两国也不显突兀,但在地缘政治中,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印巴历史的变迁也可以以此形容。“打扮”历史的过程中,两国从政府到学界到民众,各方诉求表现背后的心理变化意味深长。就比如说古印度和印度共和国在地理意义上,并不是等同的,古印度包括现代的印度的一部分外加现在的巴基斯坦、尼泊尔还有孟加拉瓜。巴基斯坦的历史教科书里,“古印度”是要被屏弊的,巴基斯坦不愿意用古印度这个说法。在向后人灌输国家历史的时候,会有意识地根据现在的民族诉求相应地增删,与其说它是在记录历史不如说是在制造(making)历史。
现代的印度,即印度共和国,因为在名称上和古印度保持一致,听起来它更像是和古印度一脉相承的。而巴基斯坦虽然是从古印度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却对“印度”敬而远之,个中微妙心理和民族宗教情绪挺耐人寻味,随着两国关系的恶化,巴方更是只认“印度(India)”是现代的印度共和国,对于曾经属于古印度这一史实放任其被印巴对立所激起的排斥心理覆盖,谁这么认为仿佛是一种政治不正确,巴方把自己的历史重新定义,就是要撇清和现代印度的关系。然而官方口径和普通民众的心理认同毕竟还是有距离,要冲突还是融洽,要战争还是要和平,这难道不是最简单的选择题?
但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学术界的“印度历史”,指的是整个南亚地区,当然包括巴基斯坦在内。普通人的概念里,古印度(Ancient India)也是现代的独立的印度共和国的前身,二者是等同的,英国把科依诺尔钻石(Kohinoor diamond,世界最大钻石之一,原重191克拉)归还给印度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在这件事上,巴基斯担、孟加拉国完全靠边站。
巴基斯坦对自己的过去也不是说要完全割裂,承认可以,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命名如何解读。只不过巴方对待历史的态度就算改变了,也很难在国际社会的语境里让大家觉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和现代的印度三者加总起来差不多等同于“古印度”。
伊斯兰教改良者Sir Syed Ahmed Khan为穆斯林争取权利同时也说过:“印度(Hinstan)比作新娘的话,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就像新娘的一双眼睛,无论哪个削弱了,都有损新娘的美丽”,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如何和谐相处,需要智慧、需要时间、更需要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