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白马寺印度佛殿里为什么要供奉释迦牟尼
释迦摩尼佛是本师,目前世界所有的佛教,都是依照释迦摩尼佛所讲的话来受持的。当然要供自己的老师了。南无阿弥陀佛!
㈡ 印度佛塔和洛阳白马寺的建筑之间有什么传承关系
印度人修的
㈢ 求教洛阳白马寺印度殿供奉的是哪位神圣
释迦牟尼佛,印度运来的
那里还没建好呢,佛也还没开始贡
先看报道吧
㈣ 白马寺的破坏保护
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第一次遭到了破坏。东汉初平元年(公元190年),以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的各地联军,对洛阳形成了半包围的阵势。为防止人民逃回,他便把洛阳城周围二百里以内的房屋全部烧光,白马寺被烧荡殆尽。
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即位于许昌。在东汉洛阳废墟之上,重新营建洛阳宫,即包括重建白马寺。再从曹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有昙柯迦罗在白马寺译“佛律”的记载,足证白马寺在文帝曹丕、明帝曹叡之后已经恢复。
西晋永安元年(公元304年),司马颙部将张方攻入洛阳,烧杀虏掠,在长期的战乱兵火中,白马寺再一次遭受严重破坏。
经过北魏末年的“永熙之乱”,洛阳城又一次残遭破坏。在迁都邺城之后,洛阳仅余寺四百二十一所,其中,尚有白马寺。大约在“永熙之乱”中,白马寺虽难于幸免,但还是残存下来了。直到清代,在白马寺大殿左侧,还保存一座“白马寺造像幢”,幢有五十余尊佛像,上下左右俱有题名。另在解放前,白马寺曾出土一尊巨大的玉石弥勒菩萨坐像,身高2.16米,系一件极可宝贵的北魏造像佳作。惜已散失海外,至今仍保存在美国一家博物馆中。
唐武周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武则天敕修白马寺,这是白马寺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唐代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发生的“安史之乱”,对东都洛阳的破坏甚为严重。白马寺当亦然。“安史之乱”以后的白马寺,还保存着一些唐代或唐代以前的断碑。
唐代末年,洛阳长时期陷入战乱兵火。白马寺再次遭受战乱的破坏。
到了宋代,采取适当保护佛教的政策宋代淳化三年(公元992年)宋太宗敕修白马寺。
明代初年,以禅宗中的临济宗最流行。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太祖朱元璋敕修白马寺;景泰年间,明政府曾规定各地寺观产业限制为六十亩。
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身为朝廷司礼监掌印太监兼总督东厂之职的黄锦,又一次大规模整修白马寺。由黄锦撰文的《重修古刹白马禅寺记》石碑,保存了关于此次重修的详细资料。此次重修,大体上奠定了今日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在白马寺沿革史上意义重大。据解放后地面实测,白马寺总面积为四万平方米左右,这和明代重修时占地六十二亩的记载基本相合。
明代末年,洛阳又遭战乱破坏。清代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立佛殿(接引殿)被焚烧;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复被重建。接引殿是寺内现存规模最小,重建最晚的一重大殿。清代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曾重修清凉台之毗卢阁。
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尤其是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上海事变发生后,南京国民党政府受到强敌威胁,决计迁都洛阳。国民党中央委员张继等来洛阳,往访白马寺。时白马寺墙败宇塌,庭阶荒芜,即于一九三一年委请上海佛教会德浩法师住锡白马寺,重行营建。此次重修,修建了山门内左右两侧的门头堂、云水堂和天王殿、大佛殿两侧的客堂、祖堂、禅堂、斋堂,又在寺院东南、西南各修建方形歇山顶二层阁楼一座(即钟、鼓楼,也称角楼),以青石镶包了印度高僧墓和天王殿、大佛殿的台基,补修了各殿阁、厢房之门窗;配置铜铁器,铸宝鼎、铜牌、铜钟,并把一尊高约0.90米的白玉佛迁奉于毗卢阁内。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州大地处于战乱兵火之中,白马寺两度败落,墙颓殿倾,野草没膝,一片荒凉景象,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
新中国成立后,白马寺先后于1952年、1954年、1959年多次拨专款重修。1959年郭沫若先生参观白马寺,曾留下了“白马驮经印度来”一首“七律”作为纪念。1961年,国务院确定白马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革之时,白马寺也惨遭破坏。佛像被砸,经卷被烧。相传为摄摩腾、竺法兰二高僧带来的极为珍贵的三十余片“贝叶经”也化作灰烬。
1972年对白马寺的全面修复,这一次重修,前后持续十年,用款数十万之多,翻修主要殿阁,彩绘天棚、梁、架、斗拱,油漆门窗、殿柱,广骋新老艺人塑造佛像,贴金涂彩;培植花木,彻阶修路。使千年古刹,面貌为之一新。1973年,正式成立了文物保管所。1984年,移交洛阳市佛教协会和僧人管理。一些在“十年动乱”时被迫还乡的僧人也先后返寺。国家对他们进行了妥善的安排,使其诵经有所,衣食有靠;还为僧人的佛事活动而配设了多种香案、供器、七珍八宝,在大殿内悬挂幔帐,莲台前摆列蒲团,逐渐恢复了这座千年古刹固有的宗教气氛。
1987年3月,寺院的山门、大佛殿、天王殿得到维修加固。1990年,齐云塔院得到扩建。之后,为接待广大游客和前来朝拜的海内外佛门僧众,适应蓬勃发展的大旅游形势,洛阳市对白马寺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和环境美化,新建了钟鼓楼、法宝阁、藏经阁,新辟了玉佛殿、卧玉佛殿、六祖殿,泰式佛殿,修建了山门前的广场。经过扩建后的白马寺总面积达到200亩左右。
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1983年,白马寺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2001年1月,白马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4A景区。
㈤ 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第一古刹,为何这样说
汉朝开始佛教对中国的影响逐渐扩大,而白马寺是唐朝着名的寺庙,代表着当时中国佛教的最高水平,很多的重大佛教事件都在这里举行,所以说白马寺是中国佛教的第一古刹。白马寺坐落在洛阳城,是一座很古老的寺院,从古至今都是中国佛教的圣地,白马寺见证了中国佛教的兴盛,也见证了很多封建王朝的兴衰,对佛教在中国的产生和传播有着重要的意义,白马寺的历史底蕴极为深厚,确实称得上中国佛教的第一古刹。
儒家思想一直都是封建王朝的主流思想,其次就是佛家和道家思想。白马寺就是佛家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的见证者,这里保存着很多经典的佛家着作,其中就包括当年玄奘从天竺带回来的《金刚经》,玄奘写的《历游天竺记传》也保存在这里。佛家的思想已经在人们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了,已经成为中国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你是一个佛教的信奉者,一定要去白马寺看看。
㈥ 白马寺里面没有佛像,为什么它可以称为天下第一庙
洛阳白马寺,是我国汉地第一座佛教寺院,所以有天下第一寺之说。天下,是当时古人惯用的说法,并非是指全球范围。白马寺是有佛像的,正因为佛、法、僧三宝俱全,才能称为首座寺院。
佛教在我国广泛传播之后,各地开始兴修寺院,而且多以雕塑(泥质)、雕刻(木质)形式来表现一座寺院的主供佛,如释迦牟尼、观音菩萨或文殊菩萨等。与此同时,在我国还兴起了在山岩峭壁等处开凿大型佛像,以弘扬佛法的活动。正是这种大型的立体雕塑、雕刻佛像造型,给我们造成了有关佛像的“片面”认知。
白马寺在建寺之初只是供奉两位天竺高僧所携带来的佛像,并未进行大型佛像的雕塑、雕刻,但佛像确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如今,白马寺除了中国本院之外,更是辟有印度佛殿苑、泰式佛殿苑等建筑等,是全球唯一一座拥有中、印、缅、泰四国风格佛殿的国际化寺院,寺内各种佛像庄严雄伟,既是我国重点汉传佛教寺院,也是一所佛教艺术文化的博物馆。
㈦ 洛阳白马寺现在开门吗
洛阳白马寺现在是不开门的。
㈧ 白马寺的门票多少钱
洛阳白马寺:50元,实行套票制(包含白马寺、齐云塔、世界佛殿博览区)
白马寺本身并不大,就是那五座殿宇;可白马寺景区却很大,全部走完至少要有两小时。景区实际由几部分组成:白马寺,外国风格寺庙区,齐云塔院。
㈨ 白马寺开放时间
洛阳白马寺门票价格是35元每人,印度佛殿门票价格是每张20元;
白马寺院和印度佛殿的联票价格为每张50元。
开放时间是7:30-17:30 。
㈩ 洛阳白马寺今天开放了吗
洛阳白马寺早就开放了,只是有人员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