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的传统节日是哪些
印度节日很多,主要的国庆节(1月26日)、独立节(8月15日)、灯节(印历8月30日)、洒红节(很有名,印历12月15日)、难近母节(印度教节日)、湿婆神节、佩镯节、佛诞节、马哈维那节等等。列不完的
② 印度最重要的节日是
灯节在公历10或11月间,是印度教最大的节日,在印度的地位相当于中国的春节。部分人认为灯节起源于《罗摩衍那》。罗摩王子最终打败十首魔王拉瓦那,携妻子悉多返回京城,进城时恰逢傍晚,全城百姓为了庆祝罗摩凯旋就点亮了所有的灯火。此后,每年的同一天都要点灯庆祝罗摩的胜利。另外一种最流行的说法是,这一天财富女神拉克希米要巡游人间,她的慧眼望见哪一家,哪一家就会财源广进。于是,人们纷纷点起灯光将房子照亮,期盼着能吸引财富女神的目光。事实上,根据灯节的日期来看,它很可能是古代印度人民庆祝收获的节日。
每年灯节的晚上, 德里都要变成不夜天。家家户户的门口、窗前、阳台都摆着一排排的灯或蜡烛。不少房前还挂着各式各样的彩灯,有钱人家会把一串串的灯挂满整栋楼房。商人们在这一天要更换账本,开始商铺新一年的经营。商业区更是灯火通明,有的市场甚至会用彩灯在街道上搭起天棚,望能招财进宝。即使在贫民窟或街边窝棚里居住的穷苦人,也要设法在门前点一盏油灯,期待着拉克希米改变他们的命运。这天,人们要打扫干净房屋,置办丰盛的菜肴和传统甜点,全家吃团圆饭。饭后还要燃放烟花爆竹,直至深夜。那场景分明就是中国的除夕。
洒红节大致在公历3月份左右,它在印度的地位恐怕仅次于灯节。这个节日一过印度的天气就变得炎热起来,所以它是印度的春节。关于洒红节的来历也有一个故事。从前有个叫希兰亚卡西普(HIRANYAKASHIPU)的邪恶国王,强迫臣民尊他为神,而小王子普拉拉德(PRAHLAD)却依然坚持对毗湿奴的信仰。国王为此让他的妹妹、不怕火烧的霍利嘉(HOLIKA)抱着普拉拉德跳进火堆之中,妄图除掉小王子。然而事与愿违,霍利嘉被烧为灰烬,普拉拉德却因为毗湿奴的保护安然无恙。百姓们为了庆祝,便向小王子身上泼撒红颜色的水。
洒红节来临时,人们不管相识与否,都可以向对方泼红水,或是用各种颜色的粉泼撒对方,用各色颜料把对方涂成大花脸和大花袍。除了人之外,汽车也不能幸免。那架势很像我国傣族的泼水节。因此,同事们出席洒红节庆祝活动时都会选一件不打算要了的衣服穿上。入夜后,人们还会播放音乐,载歌载舞。如果是在乡村,还要点上一堆篝火,象征烧死霍利嘉和摧毁邪恶。
③ 印度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印度的传统节日:
1,元旦 公历1月1日,这是世界性节日,因而印度也不例外。新年伊始,各家各户都要喜庆一番。只是印度人在形式上似乎又加上了一点本国特色,那就是在相互拜年时,要在亲朋好友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点,以示吉祥。
2,国庆节 公历1月26日。1929年,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国大党在其年会上通过决定,规定1930年1月26日为独立节。此后,这一节日每年都过。
3,甘地纪念日 公历1月30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的伟大领袖、当代印度国父甘地遇刺身亡。此后,这一天便成了人们参拜甘地陵墓、纪念他伟大人格的日子。
4,萨拉斯瓦蒂节 一般在公历1月到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在此期间,印度教徒要纪念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
5,开斋节 公历2月前后,是穆斯林节日。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开斋节没什么两样,开斋节前,穆斯林要封斋一月,白天不得进食,到了开斋节,穆斯林们到清真寺礼拜,尔后宰牲摆宴,欢欣庆祝。
6,丰收节 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盛行于南印度。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要打扫清除,人们要穿戴一新,烧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阳神,尔后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团聚。人们还要举行敬牛仪式,给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牵牛游行或举办赛牛会等。
7, 复活节 公历3月2重日至4月25日间,是基督教节日。基督教徒要到教堂做礼拜,庆祝耶稣复活。
8,除十节 公历5、6月间,是印度教节日。该节源于古代对河川女神的祭祀。印度教徒认为,节日期间到恒河等圣河沐浴,可消除身、口、意三方面的十种罪恶。
9,独立节 公历8月15日。纪念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统治,正式宣布国家独立。
10,灯节 公历11、1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印度最隆重的节日。
④ 印度“泼粪节”是个什么样的节日
印度泼粪节是每年的11月9日。据外媒报道,印度南部Gumatapura村开始了一年一度的 “戈尔哈巴节”,俗称“泼粪节”。
收集牛粪的人们
印度牛粪饼是用来吃的,如果是泼水节还能接受,就单单只是身上淋湿,而泼粪节就是臭一整天,想想都呛鼻子。在这里给印度的牛粪饼辟个谣,别人不是拿来吃的,是拿来晒干了当作燃料使用。但是!他们喝牛尿饮料是真的,还有人从牛尿里提取成分制成药丸,声称能保健。在今年9月,印度卫生和家庭福利部部长表示,牛的尿液也十分有用,可以治疗健康问题,相关部门正在认真研究使用牛尿制作药物和治疗癌症。
印度人喜欢“泼粪节”这一天,喜欢这样美好的日子!
⑤ 所有的印度人都庆祝diwali 么
排灯节(Diwali Festival,也叫光明节)
排灯节(Diwali Festival,也叫光明节)是印度的重要节日。在每年的这一天,烟火和各种节日的灯会照亮黑暗的夜晚,这是全世界约10亿印度人在庆祝排灯节,这是世界上最广泛庆祝的节日之一,在印度、尼泊尔等,它甚至是全国性的节日。人们庆祝排灯节为期5天,不同种族、宗教的人都会热烈同庆,是印度全国性的重大庆典。通常举办在每年的10月底至11月底之间,在印度历8月朔望月的月末,即在印度阴历的最后一个月的最后一天。
排灯节又称为“屠妖节(Deepavali)”, 是正义战胜邪恶, 光明战胜黑暗的日子.排灯节与几个印度的神话有关,这些神话讲的是正义战胜非正义、光明战胜黑暗的故事。排灯节最普遍为人所知的故事是:根据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罗摩神背井离乡14年之后, 终于在神猴的帮助下, 战胜掠走他妻子悉多的十头魔王拉瓦那,重返故国印度最古老的城市阿约提亚。为了庆祝国王的回归,国人点亮了数以千计的土灯,欢迎新王登基, 狂欢达旦。这个城市为国王的归来举行了盛大而欢乐的庆祝活动,它象征着国王的光芒。灯节的名字凸显了人们的欢乐。
庆祝排灯节的由来很多,这一天是吉祥女神拉希什米(Lakshmi)一年一度下凡的日子, 自然是庆典的高潮。 家家户户打扫庭除, 开大门, 张灯结彩, 迎接财神拉希什米的到来. 四手女神拉希什米手持莲花,拜者如云。拉希什米女神不仅代表财富, 智慧,运气, 也是美貌和生命力的象征。在这个节日里,要祭拜拉希什米女神。
其中还有一个故事讲的是,克里希那神消灭了破坏天地的恶魔和地狱之神纳拉卡苏拉。印度人崇拜居住在神圣的格法德汉纳山中的克里希那神,认为他是主神之一的毗湿奴的第八个化身,这节日对他们具有很深的宗教意义。这个节日还有重要的意义。排灯节是一个纪念耆那教的创立者马阿哈维拉的节日,他死后进入了极乐世界。
排灯节没有正式的典礼,它与世界上其他地方的圣诞节和新年庆祝活动相似。为了表示对神祗们的尊敬,人们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并进行粉刷。人们穿新衣,决心开始新的生活。在黄昏的时候,为了迎接排灯节,印度的家家户户都会点起油灯。排灯节之所以得名,是由于人们在这个节日里,将用陶土作的灯碗里,放上灯油,点上灯捻,在房子周围组成一排排的,以驱赶黑暗,祈福光明。因为它们象征着光明、繁荣和幸福。
美国总统也开始过排灯节(Diwali)。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10月14日在白宫里举行了排灯节的点灯仪式。据报道,这个习惯开始于2003年的小布什时期,但奥巴马是第一个以总统身份点燃象征光明的灯的。
⑥ 印度人有什么节日传统
印度节日: 印度的节假日名目繁多,但各地情况不一。有全国性的,也有地区性的,有政治性,也有民俗性的,但更多的是宗教性的,富有民族色彩。 全国性节日全国性节日全国性节日全国性节日:
•元旦 1月1日
•国庆节 1月26日
•独立纪念日 8月15日
•甘地逝世纪念日 1月30日
•宗教性节日
•印度教灯节 10月-11月
•印度教十胜节 9月-10月
•印度教除十节 5月-6月
•伊斯兰教开斋节 2月
•伊斯兰教古尔邦节 4月
•基督教复活节 4月
•基督教圣诞节 12月25日
•锡克教那纳克诞辰节 11月
•耆那教摩诃毗罗节 每逢15年一度的3月举行
元旦
公历1月1日。这是世界性节日,因而印度也不例外。新年伊始,各家各户都要喜庆一番。只 是印度人在形式上似乎又加上了一点本国特色,那就是在相互拜年时,要在亲朋好友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点,以示吉祥国庆节国庆节国庆节国庆节 公历1月26日。1929年,印度历史最悠久的政党国大党在其年会上通过决定,规定1930年1月26日为独立节。此后,这一节日每年都过。1947年8月15日,印度正式宣布独立后,1月26 日被正式定为国庆节。 1950年1月26日,印度颁布了共和国宪法,1月26日具有了更为重大的意义。每年1月26日,印度政府都要在总统府前的广场上举行声势浩大的游行。
甘地纪念日
公历1月30日。1948年1月30日,印度独立运动的伟大领袖、当代印度国父甘地遇刺身亡。此后,这一天便成了人们参拜甘地陵墓、纪念他伟大人格的日子。
萨拉斯瓦蒂节
一般在公历1月到2月间,是印度教节日。在此期间,印度教徒要纪念知识女神萨拉斯瓦蒂。
洒红节
公历2、3月间,是印度教节日,也是全国性的大节日。此节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细节下面另述。
开斋节
公历2月前后,是穆斯林节日。这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穆斯林开斋节没什么两样,开斋节前,穆斯林要封斋一月,白天不得进食,到了开斋节,穆斯林们到清真寺礼拜,尔后宰牲摆宴,欢欣庆祝。
丰收节
也叫“庞格尔节”,在公历3月中左右,盛行于南印度。节日期间,家家户户要打扫清除,人们要穿戴一新,烧做甜牛奶米粥敬奉太阳神,尔后全家分食。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团聚。人们还要举行敬牛仪式,给牛洗澡,染牛角,好食以待牛,牵牛游行或举办赛牛会等。
⑦ 印度有什么节日
印度由于宗教多,民族多,加上地方大,所以节日多达上千个。全国性较大的节日有(印度节日多充满宗教色彩,所以日期多以印历计算,有别于公历,故无法确定其公历日期,以下月份均以公;历计算):
元旦 1月1日
印度共和日 (Republic Day) 1月26日,即国庆日,各邦首都均有庆祝盛会及巡行,而以首都新德里的巡行最壮观。
甘地逝世纪念日 1月30日, 是日在首都的甘地陵(Raj Ghat)有诵经、祈福活动。
湿婆神节 (Shivratri 或Mahashivratri)也叫湿婆神之夜节,在印度教寺庙庆祝,时间在公历2-3月(印度12月黑半月第四天)举行。节日期间,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都要斋戒。
洒红节(Holi) 洒红节就是泼水节,是印度纪念黑天的节日,源于古时的丰收祭仪,在每年2-3月(印度历为12月望日)举行。节日期间,成群结队的印度教徒,载歌载舞,在篝火旁边尽情跳跃,庆祝春天来临,并互相泼水,向路人撒红粉或红水。
拉玛节 (Ramanavami)每年公历3-4月,印度较徒庆祝毗湿奴(Vishnu)的化身拉玛(Rama)的生辰。
马哈维那节 (Mahavir Jayanti)耆那教徒庆祝其祖师马哈维那(大雄)寿辰之日(3-4月)。过节时,数以万计的较徒聚集在当地耆那圣人的大石像前举行祭典和参拜活动。
复活节(Good Friday)4月,纪念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后第三日的复活。
佛诞节 (Buddha Purnima)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公历在5-6月。每年的此日,各国的佛寺及僧众都要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用香水洒洗佛身。同时,崇佛之家还要以花献佛,祭拜佛祖,施舍僧人。
独立节 (Independence Day) 8月15日,是印度全国性节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过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获得了独立。独立节这一天,印度总理要在德里的红堡上升起三色国旗,发表讲话,总统要向全国人民致辞祝贺独立节。
十胜节 (Dussehra) 是印度教最盛大的节日,又叫凯旋节。仪式共举行10天,庆祝拉玛战胜邪魔。时间在9-10月。
灯节 (Diwali) 灯节是印度教徒四大节日之一,在公历10-11月举行。灯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印度教神庙显得格外热闹,人山人海。妇女们虔诚地手捧摆满祭品的盘子,缓步朝庙堂走去。祭祀仪式开始时,人们双手合十,闭合双眼,对着神灵,默默祈祷。祈祷仪式结束之后,祭司在教徒的前额上点白灰、朱砂等,然后给教徒一点神赐的圣水和祭物。庆祝灯节会使人的身心得到净化,逢凶化吉,同时表示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恶。
⑧ 印度主要节日
印度主要节日有:共和国日、独立日、洒红节灯节、元旦。
1、共和国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建立共和国。
2、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
3、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冬去春来、春季收获季节,因此也被称为春节。
4、灯节(Diw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5、元旦(New Year),印度从每年10月31日起为新年共5天,第四天为元旦。新年第一天,谁也不许对人生气,更不准发脾气。有些地区的人们以禁食一天一夜来迎接新的一年,由元旦凌晨开始直到午夜为止。由于这种怪异的习俗,印度的元旦被人称为“痛哭元旦”、“禁食元旦”。
6、普什卡骆驼节:普什卡博览会或普什卡嘉美拉是一年一度的为期五天的骆驼和畜牧展,在印度拉贾斯坦邦普什卡镇举行。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骆驼交易会之一,除了买卖牲畜之外,它已成为重要的旅游景点,其亮点已成为诸如“matka pod”,“最长的胡须”和“新娘比赛”等竞赛。
⑨ gudi padwa 是什么节日
“gudi Padwa”是印度一个神圣的节日,这标志着新的一年的开始,新的一个月,新的一天。
对于印度教徒,这一天具有特别的重要性。
⑩ 据报道,印度人过节互扔石头致头破血流,这到底是什么奇葩节日
其实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更别说是不同的国家了,很多过节的方式不一样也是可以理解和得到尊重的,但是对于这种过节的时候互扔石头的行为都已经对别人造成的伤害,还是让人无法赞同的。而印度人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行为,是因为他们在庆祝自己的传统宗教节日,而根据他们的传统,在过节的这一天当地的人需要分成两队,然后再拾起石头互相扔石头,而且必须要等到对方全都头破血流之后才能结束,这样以危害别人的人身安全为目的的庆祝方式,让人很不能理解。
不同的民族和国家都有自己的风俗和习惯,但无论是什么样的风俗习惯都不应该以伤害别人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