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号称欧洲祖母的维多利亚女王,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
令人着迷的维多利亚女王到底有着怎样的传奇人生呢?小编在上初中的时候就喜欢研究西方的历史,对这方面了解的比较多,小编就来讲一下吧。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第二长的君主,她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女王。她在位的期间是英国最强的“日不落帝国”时期,历史上称为“维多利亚时代”。维多利亚是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第四个儿子爱德华王子。1819年,当维多利亚出生后,父亲对这个结实健康的头生女的降生欣喜若狂。然而,在维多利亚8个月的时候,父亲爱德华王子在一次打猎中他受了风寒,从此一病不起,不久便撒手人寰。两人在1840年结婚,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亲王婚后一生育有九个孩子,由于是近亲通婚,四个王子中的三个都是血友病患者,五个公主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不过,因为随着英国的强大,维多利亚的女儿们都找了好婆家,儿子们也都娶了好媳妇!小编了解到的消息是这样的,欢迎大家前来补充。小编是不说废话的口水君,记得关注我或者点赞哦,小编需要你们的支持呢!
2. 有关维多利亚女王的资料
维多利亚女王 Alexandrina Victoria (生于1819年5月24日 - 卒于1901年1月22日)
【巾帼风姿,一代辉煌】
英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在位时间长达63年。维多利亚女王是第一个以“大不列颠和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和“印度女皇”名号称呼的英国君主。她在位的63年期间(1837年6月20日-1901年1月22日),是英国最强盛的所谓“日不落帝国”时期,她在位期间直到她去世后,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1914年,英国都称为维多利亚时代,1914年以后,英国开始走向衰落。
维多利亚女王肯特公爵爱德华之女。1837年登基,时年十八岁。即位初年,她积极参与朝政,和首相墨尔本子爵W.拉姆(1779~1848)配合默契,倾向于辉格党人,与托利党人格格不入。1846年以后,女王和丈夫艾伯特亲王(Prince Albert)坚决反对外交大臣H.J.帕默斯顿的对外政策,逼使帕默斯顿辞职。在位后期,转向保守党并同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结为至交,积极支持他的殖民侵略政策。
维多利亚1876年成为印度女皇。1881年,首相迪斯累里去世后,开始信任索尔兹伯里和张伯伦。1887年及1897年,英国举行隆重大典,庆祝女王即位50周年和60周年,并借帝国各属地代表聚集伦敦之机,举行帝国殖民地会议,利用女王声誉,巩固大英帝国的统治和内部团结。在维多利亚统治期间,英国从一个普通的欧洲国家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
【童年与家庭】
维多利亚的父亲是肯特公爵爱德华(乔治三世国王第四子),母亲是德国萨克逊-科堡-萨尔费尔德的维多利亚公主。1819年5月24日,维多利亚在伦敦肯辛顿宫出生,当时为了让孩子在伦敦出生,她的父母专程从德国巴伐利亚长途跋涉赶回英国。父母为她取名费尽了心机,最后定名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一是表示对孩子的俄国教父——亚历山大一世的尊敬,二是为了纪念她的母亲。
维多利亚还是婴儿的时候,她的父亲在一次打猎后染上风寒,不久后去世,当时维多利亚只有八个月大。维多利亚从小在母亲的德国环境中长大,早年在其舅父利奥波德一世(后为比利时国王)的监护下受教育,长期受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1837年,她叔父不列颠帝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威廉四世去世,当时维多利亚18岁。维多利亚迅即登基,成为女王。同时,她将汉诺威王位让予她另一叔父,从此汉诺威不再属于英国。
维多利亚女王与她的表兄萨克森—科堡—哥达亲王阿尔伯特(一位德国王子)成婚,维多利亚一生育有九个孩子,但由于是近亲通婚,四个王子中的三个都是血友病患者,所幸五个公主个个健康美丽,但也是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她们与欧洲王室联姻的结果是使这一可怕的疾病在欧洲王室中蔓延。
维多利亚女王不喜欢孩子,“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前,”她说,“他们都是丑陋的”。维多利亚尤其讨厌她的长子威尔士亲王爱德华。母亲对儿子处处相逼,爱德华则处处忍让。后来维多利亚几乎禁止威尔士亲王参与政务,但爱德华出访欧美各国获得了很大成功,成为各国公认的政治新星。
维多利亚女王的后人很多都和欧洲各国的王室成员结婚,大女儿维多利亚成为德国腓特烈三世的皇后,她的一个外孙就是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一个外孙女是希腊王后;第二个孩子是后来即位的英国国王爱德华七世,她的一个孙女是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王后;第三个孩子阿丽丝成为德国西南黑森亲王路易四世的王妃,她的一个外孙女是俄国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的皇后,另一个外孙女是现在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丈夫菲利普亲王的外祖母;另外三个女儿其中两个是德国南部巴登堡和德国北部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亲王的王妃。还有一个嫁给苏格兰的一位公爵,后来成为加拿大的总督。而儿子们则都是娶了丹麦、俄国和德国各地的公主、郡主们为妻。正因如此,1901年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之前,就已经成为“欧洲的祖母”。维多利亚在世时,曾有一张和这些着名的孙子辈亲戚们的全家福合影,没有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实际是在这些亲戚们之间打起来的。
【维多利亚女王和鸦片战争】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时,英国已经完成了资本主义工业革命,为了满足国家寻找原料地和销售市场的要求,英国开始在世界各地建立殖民地和自治领。1840年英国占领了新西兰,这标志着英国在全世界的殖民体系形成。
英国对中国的野心由来已久。英国与中国的贸易最早始于茶叶、丝绸的贸易;但是这些商品是英国市场上的奢侈品,而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体制使得英国的工业革命的产品毫无用武之地。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英国商人开始在英国政府的支持下倾销鸦片。1839年,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极大程度上打击了英国政府的倾销政策,1840年初,维多利亚女王在议会上发表了着名的演说,呼吁“为了大英帝国的利益”,向中国发动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遂始。
【铁腕统治与空前繁荣】
维多利亚时期,是大英帝国对外领土扩张最辉煌的时期,为了扩张领土,女王不惜使用一切手段。而这正是她从丈夫那里学到的:阴谋、收买、强权、先下手为强、武力攻占。1857年,英法两国争夺苏伊士运河的统治权达到白热化的程度,但是一场设计巧妙的阴谋使英国获得了苏伊士运河的控股权,法国只能乖乖地退让。次年,在大英帝国殖民地的版图中又增加了印度,这可是大英帝国王冠上的一颗明珠。英国还让俄国在1877~1878年与土耳其的战争中的胜利果实几乎化为乌有。当时,俄国军队离伊斯坦布尔只有一步之遥,俄土双方签订协议,将巴尔干半岛的一部分土地归属俄国。而维多利亚不希望看到俄国势力深入到巴尔干半岛,她以武力和外交双重施压,迫使俄国做出退让。
维多利亚女王在位期间,英国的经济迅速成长,不断繁荣强大。女王登基的时候,英国只有几条铁路,但她去世的时候,英国已经拥有一个连接各大城市的发达铁路网。为了展示英国的昌盛和强大,第一次万国博览会于1851年在伦敦开幕,成为当时的举世盛事。在文化和科学方面,世界闻名的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和英国博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都是维多利亚时代的风云人物。由于经济和工业的不断发展,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人逐渐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便利,伦敦的污水排放系统和伦敦街头出现的白炽灯都是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时候实现的。在1891年,也就是女王去世之前的十年,英国已经实行对所有小孩进行免费教育。
维多利亚时代英国虽是君主立宪制度,维多利亚女王对大臣们的影响力依然很大。她在位期间,大英帝国极度扩张,达到空前的繁盛,深深影响中国历史的鸦片战争也是在她刚即位不久发生的。直至今天,世界上许多河流、湖泊、沙漠、瀑布、城市、港口、街道、公园、学校、建筑物等都是以维多利亚命名的,包括有澳大利亚的维多利亚州,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新加坡维多利亚纪念馆,香港的维多利亚港,香港的维多利亚公园,塞舌尔群岛首都维多利亚,非洲最大的湖泊维多利亚湖,还有很多很多。
【晚年生活】
维多利亚女王和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感情很好,但1861年,亲王在女王中年时代去世,这时维多利亚女王受到英国人的普遍敬重,大臣们也开始主动询问她的意见。然而,丈夫的去世让女王郁郁寡欢,她曾长时间离开伦敦隐居,即使公开露面,她也不戴王冠,而总是一种寡妇的打扮。由于维多利亚长期隐居,导致首相无法事事请示女王,因此首相的权力渐渐增大,促使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更趋完善。
维多利亚女王经历长时间的离群索居后,1870年代后期,她重新活跃起来,1897年举国庆祝女王登基60年的盛大庆典使得女王和王室的威望大大提高。
1900年12月,维多利亚女王身体不好,但仍坚持去了怀特岛(Isle of Wight)——她和已去世的丈夫阿尔伯特喜爱的地方。许多年以前,在这个岛上,他们身边围绕着可爱的年幼儿女。在这个幽静的地方,女王写下了遗嘱,写下了自己葬礼的细节,她吩咐死后给她穿上白色的衣裙。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在怀特岛去世,终年82岁。
【历史评价】
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象征着一个时代。在维多利亚统治期间,英国国民空前团结,英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帝国,并不断壮大发展。这是女王给英国人留下的最好遗产,也是对她一生政绩最有力的评价。极少有坐上帝位的女人,能像维多利亚一样,如此出色地完成了女王的职责,同时又拥有如此平凡的作为女人的幸福。她统治的时期,特别是1851年以后,在英国历史上被称为维多利亚时代。她在位的六十余年正值英国自由资本主义由方兴未艾到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时期,英国极度强盛,经济、文化空前繁荣,科学、艺术都有很大的发展,君主立宪制得到充分成熟,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维多利亚时代”被许多英国人所怀念。
3. 印度被英国殖民统治了200多年,为何印度不恨反而却对英国感恩
跟咱们中国一提及“殖民”、“殖民地”,就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不同,主流上看,还真是这样,比如现任印度总理莫迪,就多次公开表示,感谢英国给印度创建的现代教育体系、修筑的铁路网(2万多公里的铁路,现在还用着)、打下的工业基础,还有英语这一宝贵的文化财富等等....
所以,英国早期的殖民并没遭到过大规模的反抗,没留下什么冤仇。
到了19世纪,从未去过印度的维多利亚女王直接成了印度女皇,画像挂满了南亚次大陆的各种场所,印度人提及女王也是一脸的尊崇,没说一个“不”字。印度中上层人士会也以说英语,上英国人办的学校,给英国人做事儿,去英国开眼为荣。
下图,2017年电影《维多利亚与阿卜杜勒》就描述了一个忠心耿耿侍奉维多利亚女王的印度男仆形象,大赞女王和印度仆人的深厚友谊。电影中的阿卜杜勒,可比女王的儿孙们孝顺多了。
4. 关于维多利亚女王的经历
维多利亚女王是英国汉诺威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她于1837年6月20日继位,1838年6月28日在威斯敏斯特教堂举行加冕仪式,1876年5月1日加冕为印度女皇。1897年英国为女王在位60周年举行庆典,维多利亚女王是目前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君主。由于这一时期英国迅速地向外扩张,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地,因此被称为"日不落帝国"。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但“维多利亚时代”却一直延续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维多利亚只有8个月大的时候,她的父亲在一次打猎中染上风寒后去世。维多
维多利亚收到继位的消息,1837年利亚从小在母亲的德国环境中长大,早年在其舅父利奥波德一世(后为比利时国王)的监护下受教育,长期受自由主义思想的熏陶。1837年,维多利亚的叔父英国国王兼汉诺威国王威廉四世去世,当时她18岁。维多利亚迅即登基为英国女王。同时,她将汉诺威王位让予她另一叔父,从此汉诺威不再属于英国。
5. 维多利亚女王的生平是怎么样的
亚历山德拉·维多利亚生于1819年,父亲是英王乔治三世的四子爱德华·肯特公爵。母亲是德意志的科堡公国某大公的女儿,曾结过婚。维多利亚不满周岁就失去了父亲。小时候母亲为她请来了汉诺威一位路德派教士的女儿路易丝·莱纯任女教师,给她以启蒙教育。维多利亚受到信奉新教的莱纯极大影响,把她视为自己有生以来最好的朋友。1837年6月,20日国王威廉四世亡故,维多利亚继承王位。执政的内阁首相是58岁的辉格党人墨尔本。维多利亚女王本来是在自由主义气氛熏陶下长大,即位时又适逢辉格党得势,乐于同辉格党人共事是很自然的。她在即位当天早上9点钟单独接见首相时,向他表示:“我早就有意留你和其余的阁员总理政务。”维多利亚女王和首相不仅在公务上配合得很默契,而且建立了密切的私人关系。墨尔本是一个深谙世故的政客,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个尚不足20岁的女孩子。她没有政治经验,事事都把墨尔本当成靠山,对他无限钦佩、信赖,每天的活动完全以墨尔本为转移。他每天把大批经内阁讨论议定的公文拿来请她过目或签发,维多利亚女王亦乐于从事这些程序性的公务活动。公务之余,墨尔本就给维多利亚女王讲授有关英国宪法、历史以及英属海外领地的各种知识。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不久,议会举行大选。选举结果,辉格党在议会里只得到348票对310票的微弱多数。墨尔本政府显然好景不长了,但维多利亚女王当时尚未意识到局势的严重性。1837年11月新议会开会前夕,维多利亚女王还特地率领车队从白金汉宫前往市政厅,在伦敦市内举行了一次车队巡礼游行,之后在市政厅举行了盛大宴会,以示对新议会的祝贺。11月20日,新议会由维多利亚女王主持开幕。维多利亚女王亲自发表演说,给议会以支持。但是内阁危机仍不可避免。墨尔本政府困难重重,于1839年5月向维多利亚女王提出辞职,迫于形势,维多利亚女王不得不授命托利党人罗伯特·比尔组阁。
维多利亚女王于1840年2月结婚,丈夫是她大舅父的儿子阿尔伯特亲王,德国人。亲王最初不视政事,1840年议会授予阿尔伯特在维多利亚女王发生不测时以摄政权,其政治地位随之上升。1841年,阿尔伯特出面同比尔进行了几次秘密谈判,在女侍问题上达成了谅解,缓和了维多利亚同比尔之间的紧张关系。虽然如此,维多利亚女王并不甘心只作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很快地,在对外政策上又同内阁发生了新的冲突。1846年,辉格党人约翰·罗素任内阁首相,帕麦斯顿出任外交大臣。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和帕麦斯顿在一系列对外关系问题上出现了矛盾。
他们同帕麦斯顿的冲突首先在西班牙维多利亚女王伊莎白拉的婚事问题上开始。当时法国和德意志的科堡公国都希望通过同西班牙王室联姻来控制西班牙。英国王室经过多方活动本已阻止他们、特别是法国愿望的实现。但由于帕麦斯顿的疏忽,此事最后让法国操了胜券,法王路易·腓力普的儿子蒙邦绥同伊莎白拉的妹妹斐南德结了婚,为其后嗣争得继承西班牙王位的可能。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对此甚为不满。在对葡萄牙国内进步分子反对王室的斗争,对欧洲大陆上1848年革命运动等问题上,维多利亚女王同帕麦斯顿的矛盾更为尖锐。
帕麦斯顿想利用欧洲大陆上民族、民主运动的力量,打击那里的封建君主势力,扩大英国资本主义的影响。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坚决反对这些运动,竭力维护欧洲大陆国家王室的统治。帕麦斯顿根本不把维多利亚女王放在眼里,不理睬她的意见和要求,发出的外交公文不经她过目,重要的外交活动也不向她报告。在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两地归属问题上,普鲁士和丹麦发生了冲突。维多利亚女王夫妇同情普鲁土,帕麦斯顿则支持丹麦,并于1850年签署了列强确保丹麦领土完整的条约。
维多利亚女王再也不能容忍帕麦斯顿这种无视君上的态度,转给他一封措词强硬的信件。但是帕麦斯顿对维多利亚女王的要求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在对外政策上独断专行。1851年12月,路易·拿破仑在法国发动政变,帕麦斯顿擅自代表英国政府表示支持。这一次不仅维多利亚女王不赞成,首相约翰·罗素也不同意帕麦斯顿对法国的态度,于是罢免了他的外交大臣职务。但是在英、法、俄为争夺在中近东的势力范围而进行的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期间,维多利亚女王又改变了对帕麦斯顿的态度。1855年亚伯丁内阁因进行战争不力而倒台,维多利亚女王欣然授命帕麦斯顿组织新内阁,以把战争进行到底。
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的首相中,维多利亚女王特别推崇保守党人迪斯累里。在位后期同迪斯累里结为至交。迪斯累里尊称维多利亚为“仙女35”,维多利亚深深赞许迪斯累里通过购买苏伊土运河一半股票而一举控制这条东西海上交通命脉的“高超”手腕。维多利亚女王支持奴役印度,并通过迪斯累里的努力,实现了她的皇帝梦想。1876年5月英国议会通过加封维多利亚为印度女皇的议案,1877年1月1日,在印度德里正式宣布女皇即位。英国早年从印度拉合尔掠夺来的闻名宝石“科伊努”(重109克拉)成了女皇皇冠上最大的一颗明珠。作为酬谢,维多利亚女王加封迪斯累里为贝肯斯菲尔德伯爵。
1851年,由阿尔伯特亲王筹备,维多利亚女王剪彩揭幕了展示英国经济发展的“万国博览会”。1886年维多利亚女王又和大儿子威尔士亲王主办了印度和殖民地博览会。1867和1897年在伦敦举行的两次帝国殖民地会议,同时也是两次盛大庆典。英国资产阶级利用帝国各属地代表聚集伦敦之机,隆重庆祝维多利亚女王即位50和60周年,以抬高维多利亚女王的名誉。
晚年维多利亚对英国人和布尔人为争夺南非殖民地而进行的英布战争(1899—1902)十分关心。为了鼓励士兵在这场帝国主义战争中勇敢战斗,1900年4月,81岁高龄的维多利亚女王渡海到爱尔兰都柏林住了三个星期,表示对爱尔兰支援战争的鼓励。
1901年1月22日,维多利亚女王去世。
6. 印度女皇与维多利亚女王的关系
185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行政权力被解除,英属印度成为英国的直辖殖民地,莫卧儿王朝皇帝对印度的统治权转入英国王室手中。1871年,维多利亚女王的女儿维多利亚长公主的丈夫、德意志帝国唯一的皇子,弗里德里希(即后来的弗里德里希三世)被他的父亲、德意志帝国皇帝威廉一世立为德国皇储。一旦威廉一世驾崩,弗里德里希将成为德国皇帝,而维多利亚长公主也将成为德国皇后。当时的英国首相迪斯雷利认为,虽然英国的国力大过德国,但德国是帝国,英国却只是王国。如果维多利亚长公主成为德国皇后,那身为母亲的英国女王维多利亚地位还要在其女儿之下,这样不合理。所以他希望维多利亚女王成为女皇,这样才能在礼仪上不被视为在德国之下,况且英国在事实上已经是帝国(大英帝国),而且还是高于其他所有帝国的“日不落帝国”,只是缺了名义上的确认。维多利亚女王便顺水推舟,于1877年接受了这一称号,成为英国和印度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皇帝。
7. 维多利亚女王对印度的影响
影响:
1 印度官方语言为英语
2 民族民风、当地人思想、社交、文化等【精神方面】
3 军队站姿、礼仪、装备等【军事方面】
4 经济发展等【金融方面】
5 国家机构、机关、政要人物等都仿照【日不落帝国】【政治方面】
好累啊
对比一下未回归时的香港
再看一下《安娜与国王》(Anna and The Kind)
【公主殿下】在下告退
正滇男子汉笔留 不知能否帮到你
8. 维多利亚女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认为女王陛下是英国最伟大的君主 英国人之最上面这样说:维多利亚女王缔造了英国最强盛的日不落帝国时期,成就了前无古人的维多利亚时代。。。这一时期政治英国自有资本贸易由方兴未艾转向鼎盛,进而过渡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阶段,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君主立宪充分发展,所有这些都是维多利亚女王成了英国和平与繁荣的象征。维多利亚女王,英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一位君主。开创了大英帝国统御七海、国运昌盛的黄金时代。她坚决、独立,亦将责任、良知、道德和坚定具体实践,成为维多利亚时代的象征。翻开历史,大概找不出像维多利亚这样的女人,即如此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女王的职责,有如此平凡地拥有了一个女人的幸福
很多人讨厌女王陛下是因为她扩大和一直往中国输入鸦片 她鼓励鸦片战争 我也鼓励
她成为印度女皇 这又怎么 只能说人家厉害
我觉得说得太棒了 都说伊丽莎白一世才是最伟大的君主 一世有什么 大英帝国那么强盛又不是她一个人弄起来的 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才叫世界强国
维多利亚还和阿尔伯特创造了世界第一场世博会 那天女王陛下高兴的都睡不着了 她很后悔他没有去参加世博会的闭幕式
不过她真的很棒
抄袭无效
9. 为何维多利亚女王,年轻时和晚年判若两人,珍贵老照片见证她的变化呢
维多利亚女王是爱德华王子与维多利亚公主的独生女,她是英国鼎盛时期的统治者,同时也是印度女皇。维多利亚女王18岁时继承英国王位,在位64年,纵观英国历史只有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比她在位的时间长。其实维多利亚女王的性格发生过很大的变化,分水岭是她的丈夫阿尔伯特亲王的去世,这一点在她留下来的珍贵的老照片中有明显的体现。
维多利亚女王对阿尔伯特亲王很依赖,他们的感情十分恩爱,但是阿尔伯特亲王在42岁时英年早逝,维多利亚女王悲痛欲绝,之后她深居简出,从伦敦搬到了苏格兰。当维多利亚女王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时,她的形象和之前判若两人,她总是一袭黑衫头戴白纱,神情也是郁郁寡欢,身材走样发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