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印度和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什么

印度和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什么

发布时间:2022-05-28 08:44:42

‘壹’ 中国和印度打过仗吗是什么时候

有过,名字就叫做中印战争。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这场战争普遍聚焦在陆军的战斗上,因为地形的关系,双方的海空军几乎没有参与这次战争冲突。
时 间:1962年6月至11月
结 果:中国完胜
伤亡情况:中国军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印度军队阵亡4383人,负伤1047人
主要指挥官:张国华;布里吉·莫汉·考尔

‘贰’ 中国古代和印度有没有过战争

有。唐初,印度半岛最强大的中印度统一印度半岛建立摩揭陀帝国,并很快与唐朝建立友好关系。篡位的新王阿罗顺那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2000人马半路伏击,除王玄策、蒋师仁外从骑皆遇难,王玄策被擒扣押。后来,王玄策、蒋师仁寻机逃脱,发誓要灭绝印度,以雪使者被杀之耻!在尼泊尔,王玄策与尼泊尔王谈判,以吐蕃王松赞干布的名义(当时松赞干布分别迎娶了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大唐帝国的文成公主为皇后),向尼泊尔借得7000骑兵,同时还檄召临近处各大唐藩属国,外加吐蕃松赞干布派来了1200名精锐骑兵,人马总数接近一万。自命为总管、命蒋师仁为先锋,直扑印度。在北印度茶博和罗城外,王玄策用“火牛阵”一仗击溃印度数万象军。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手段——云梯、抛石车、火攻,狠攻月余。公元648年,茶博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印度兵将三千,印度兵将落水溺毙者超一万,被俘一万一千,阿罗顺那逃回中印度。
王玄策乘势攻入中印度,并发誓要尽灭印度。而印度兵将与唐军(算是外籍军团)一接触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弃国投奔东印度,求得东印度王尸鸠摩援兵,接着再招集散兵残将准备反攻唐军。玄策、师仁设分兵用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坑杀。最后,阿罗顺那妻子拥兵数万据守的朝乾托卫城也被蒋师仁攻破,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印度灭亡!

‘叁’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重要的事知道的告诉下

主要是关于佛教的传递,在南北朝时期,达摩一苇渡江说的就是这时期,之后佛学在中国的慢慢发展,到唐朝有发生了玄奘西天取经(不要误以为是西游记,西游记是根据这改编的),到老毛时期,发生过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在藏南边境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关于这场战争楼主想了解更多可以看下《喜马拉雅的雪——中印战争纪实(中国与印度历史上唯一一次大规模现代战争)》这本书,至于别的,我还不是很了解,如果楼主知道后可以告诉我,共同进步

‘肆’ 印度在历史上曾经三次挑衅我国,结果分别是怎样的

印度的古代史是辉煌的。像古代中国,一样,它也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这也是许多印度人引以为豪的原因之一。然而,与中国,不同的是,古代印度一直是一盘死沙,统一时期很少像中国,一样,多次被外国民族侵略,而中国,作为邻国,从未侵略过印度,中国没有侵略过印度,这并不意味着印度没有挑衅中国,历史上印度,曾经挑衅过中国三次,最后的结果出奇的相同:印度,的挑衅以失败告终

1962年,为了保卫祖国领土,我边防部队对入侵的印军队进行了猛烈反击,彻底打败了印军队,甚至彻底摧毁了印度军队的战斗精神。印度的一些极端分子仍然认为1962年的失败是国耻。

历史上,好战的印度三次挑衅中国,都以惨败告终。好战者必须先死是永恒的真理!

‘伍’ 请问历史上China和印度尼西亚发生过战争吗

历史上China和印度尼西亚发生过战争的。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元朝曾经和位于现在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爪哇国和葛郎国发生过战争。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元朝建国后,元朝皇帝忽必烈与爪哇经常互派使节,保持友好,后来爪哇国王却刺元朝诏使孟右丞,忽必烈认为这是对大元帝国的莫大侮辱,遂决定在1292年出兵征伐爪哇。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忽必烈任命史弼为统帅,泉州太卿亦黑迷失 ,福建行省右丞高兴为副帅,率兵2万,战船千艘,渡海进攻爪哇,元朝大军到达苏门答腊岛后,招降了岛上的国家。

当时,爪哇国与邻国葛郎关系不好,爪哇国王哈只葛达那加刺为葛郎国王哈只葛当所杀,爪哇国王女婿土罕必舍耶攻打哈只葛当失败,却希望元军帮助他。

元军帮助他打败葛郎完后,土罕必舍耶要求回国,表示以更换正式降表和准备向元朝入贡的珍品。

史弼和亦黑迷失同意,并派万户担只不丁和甘州不花带兵护送,途中,土罕必舍耶反叛元朝,杀害护送他的元军将领,并率部进攻元军,元军败,返回。

元朝进军爪哇虽然没有多大结果,但却使爪哇对元朝军队害怕。

加上中国元朝的南方人大量南下东南亚开展远洋贸易,中国元朝南方海军经常在南中国海巡逻到婆罗洲(加里曼丹岛),爪哇遂主动遣使入贡中国元朝,爪哇为中国藩属国,两国之间的官方和人民往来密切。


(5)印度和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扩展阅读:

元朝打过的东亚国家:

元灭南宋十年后,东边经高丽分蒙军、汉军、高丽军三路漂洋过海去打日本,南方的宁波同时出海一路原来的南宋汉军,结果这四路军到了日本的鹰岛的时候遇上飓风,元朝大军淹死一大半,剩下的被埋伏好的日军杀了个干净。

四年后,忽必烈的一个儿子镇南王出兵越南,越南军队躲进山林,元军打越南就藏起来,元军坐下休息,越南就跑出来骚扰,让元军觉都没法睡。

况且当地炎热潮湿,真蚊子也不少,疟疾盛行,水土不服,元军实在熬不下去了,退出越南战争。

几乎与此同时,元朝两次进攻缅甸,逼着缅甸签下条约每年纳贡,然后撤军了。从缅甸撤回来的元朝军队又跑去打越南,觉得上次镇南王办的事太丢人了,结果还是一样,直熬到带的干粮吃光了,被迫撤退。

三年后元军从福建出海,直扑印尼,爪哇的国王立马投降。爪哇国王让元军帮助攻打敌国葛郎,元军果然拼尽全力灭掉了葛郎国,爪哇国王立马带兵掩杀疲惫的元军,剩下的元军仓皇撤退。

‘陆’ 中国和印度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战争,什么原因造成的

中国和印度发生过中印边境战,这是在1959-1963年发生的,期间一直都有冲突,是因为印度不断的在中国的边境挑起事端,在中国的领土上设立军营和界碑,派出部队驻扎,印度说要按照印度被英国殖民时期单方面划定的边界为主!但是此英立边界严重危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印度军方也不断的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与印度边界的驻军发动侵扰!在1962年,毛泽东下达自卫反击战决定,调集数百辆解放牌卡车和数万官兵对印度进行反击,印军屡战屡败,最后部分军队投降,边境战暂时告一段落!但是在从此以后的20年间,中印还是有部分冲突!这都是因为英国单方面决定的中印边境条约有关!但是相关条约中国并没有签署和承认,所以此边境条约应为无效!此条约是英国与印度签署的,岂能奏效?

‘柒’ 中国和印度两民族古时到底有什么恩怨

大唐与印度之战

初唐年间,在葱岭南有国名天竺,今名印度,乃佛陀诞生之地,举国崇尚佛法。时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天竺国。

贞观年间,有唐僧玄奘,俗家姓陈,为求西天佛法,历尽坚苦,往天竺求佛经。至中天竺见得天竺国王尸罗逸多。那中天竺国王尸罗逸多,又称摩迦陀王,武功过人,颇有勇略,东征西讨,象不弛鞍,转战多年,征服另四天竺国。待得见大唐高僧,喜不自禁,与唐僧语曰:“偿闻汝国有圣人出世,汝能为我说明圣迹否?”唐僧乃与摩迦陀王略述太宗皇帝生平神武,中原平乱、降服四夷等功绩,使得番夷诸国尊誉曰--天可汗。摩迦陀王闻之大为仰慕:“如汝所言,吾当东行面圣,朝觑汝王。”

唐僧在天竺游历十数年,采集经论六百五十余部,带回中土。摩迦陀王多亦派使臣偕唐僧东来,谒见太宗皇帝。太宗亦喜,命云骑怀儆,持节往抚天竺。摩迦陀王召国人大臣曰:“东土有天朝,名摩诃震旦,从古至今从未与我天竺往来,今摩诃震旦有圣人遣使到此,理当拜迎。”乃出朝恭迎唐使,膜拜受诏。复亦遣使大唐,献火珠郁金菩提树,谒见太宗。两国遂建交往来。

贞观二十二年,摩迦陀王尸罗多逸逝世,国内陷入大乱,叛臣阿罗顺那自立为主,僭夺天竺宝器,伪立为王。因地遥天远,唐廷居然未闻。

文成公主怔怔地盯着香帕,上面提着一首诗。那是她在嫁到吐蕃前的一天,她偷偷地召王玄策入了大明宫,那时她正沐浴出来,犹如一只散着清香的出水芙蓉,正梳着头,王玄策贴在她的身后,嗅着她的发香,随口占了诗一首:

“娥皇垂髻发如云,轻丝拂面疑似柳
想要问花花含羞, 馨香飘过柳枝头”

那时节她只想着哪天王玄策立了大功,便可向父皇提亲。但她没有想到那是她和王玄策在大唐的土地上最后一次相会,随后王玄策就被调去攻打高昌,为她的父皇建那千秋霸业。等他凯旋归来时,父皇已把自已嫁给了松赞干布,这,也是为了大唐的千秋霸业。更没有想到的是,她还能和他在这吐蕃国再次相会。此时的王玄策已是大唐右卫长史,奉诣出使天竺,途经此地,顺便拜会了吐蕃王庭。如今二人再次见面时已人事全非,昔日的公主已是母仪天下的吐蕃王后,而昔日年轻风流的王玄策,如今已是名蜚海内的大英雄了。

王玄策是自愿请诣接这出使天竺的苦差事的,不然行这万里不毛之地,风餐露宿,受那荒野大漠风号沙砾之苦,没有皇帝点名是没人愿意来的。不过王玄策却自已报了名,为了什么他自已非常清楚。太宗甚喜,接连给了许多赏赐,临行前还让他抓了蒋师仁做垫背当他的副史,带走了唐僧的师弟辩机和尚做翻译。从骑五十余,从长安出发,一行人不知行了多少个月总算进了天竺的境内。

辨机是个和尚,倒还好说话,蒋师仁却从出长安起,一路上就没有停止过埋怨,一直唠唠叨叨到了天竺。他们没有想到运气更不好的事情:摩迦陀王已死,阿罗顺那篡位,一听说大唐使节入境,竟派了二千兵将伏击。

总算玄策、师仁及五十从骑都是久经沙场,虽慌不乱,排成雁行阵把辩机夹在阵中,奋力杀出丛围,直逃入吐蕃境内,松赞干布闻讯带了千骑往援,结果只救脱了玄策、师仁、辩机三人,从骑尽皆战死,全队覆没。

玄策大怒之余,檄召邻近各部军府节度使,及近处各大唐番属国,集兵马万余,自为总管,蒋师仁为先锋,一仗击溃天竺数万先头象骑,直取茶骖和罗城。阿罗顺那大惊,守城不出。玄策一心报仇,拿出唐军攻城的各种技量,云梯、石车、火攻,狠攻三月余,终攻得茶骖和罗城兵溃城破。玄策一路追来,斩杀天竺兵将三千,另大半赶入恒河中溺死。

玄策以师仁为先锋,自为后应,趁势攻入中天竺,发誓要尽灭天竺。而天竺兵将与唐军逋一接仗便溃不成军,阿罗顺那无奈只好弃国投奔东天竺,求助东天竺王尸鸠摩的援兵,接着再收集些散兵残将,欲反攻唐军。玄策、师仁欺天竺人不通兵法,只知蛮斗,设了分兵伏杀计引阿罗顺那上钩,一举全歼阿罗顺那残部。活捉了阿罗顺那,余众尽皆坑杀。阿罗顺那的妻子尚拥兵数万,据险坚守朝乾陀卫,也被师仁击破,逃的逃,降的降。至此远近城邑望风而降,中天竺遂灭,共收得土地五百八十余所。

因东天竺援兵阿罗顺那,玄策欲顺势再亡东天竺,东天竺王尸鸠摩吓得魂飞魄散,忙送牛马三万头、弓刀缨络财宝若干,向唐师谢罪,以示臣服大唐,玄策方才罢兵回朝。执阿罗顺那及一干降臣,绑俘长安,太宗皇帝大喜过望,下诏封赏玄策,授朝散大夫。

当真是英雄风流不尽数,刀马所至皆汉土,出尘有诗赞曰:

大漠狼峰孤烟直,天苍地茫啸西番。
铁骑踏破极乐土,扬鞭异域蔑沙场
开疆自有王朝散,何必不忘骠骑郎。

‘捌’ 历史上中国和印度交战过几次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或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仅此一个
历史上曾具有蒙古血统的巴布尔建立莫卧儿王朝(元朝前后)

‘玖’ 中国和印度打过仗吗

打过。中印战争。

‘拾’ 中国古代和印度打过仗吗

中国古代和印度打过仗。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时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印度)的新国王,派军队劫掠使团。王玄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

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王玄策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参拜。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

(10)印度和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什么扩展阅读:

后续发展: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国王遣使随之来中国。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次年回国。

贞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未至,尸罗迭多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Arunasva)立,发兵拒唐使入境。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Narendra-deva;一说是Auvarman)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

高宗显庆三年(658,一说显庆二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今印度达班加北部)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

阅读全文

与印度和中国历史上发生过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的音乐汉字怎么哼 浏览:553
意大利留学去哪个城市好 浏览:266
英国塔桥用英语怎么说 浏览:560
越南相当于中国哪个省的大小 浏览:548
如何评价越南小伙 浏览:379
中国房地产高价持续多久 浏览:695
惊喜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531
英国留学什么年龄好 浏览:455
印度粗糖怎么熬 浏览:386
中国移动卡如何增加流量 浏览:689
意大利的警察是什么 浏览:618
晚安的印度语怎么写 浏览:54
印尼巴士怎么看全程 浏览:611
越南有多少人姓冯 浏览:687
中国外交部能提供什么帮助 浏览:723
英国人有多少国籍 浏览:986
印尼的驾驶本过回国内得多少钱 浏览:784
越南国旗为什么模仿中国国旗 浏览:263
印度搅棒是什么 浏览:309
伊朗有什么厉害球员 浏览: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