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最神奇寺庙,拥有8个地下宫殿,为啥却每天都有军警巡逻
因为在这些地下宫殿里面发现了许多的黄金珠宝以及价值连城的古董,为了防止有人盗窃这些财富,从而每天都有军警在这里巡逻。这个神奇的寺庙就是帕德玛纳巴斯瓦米神庙,它是在印度的克拉拉邦。本来这座寺庙已经被废弃很久了,并且寺庙的外观看起来也比较平凡,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所以没有什么人去关注它。
不管最终这笔钱被花在哪里,当地的人们只希望能够利用它来促进当地的发展。他们希望这笔钱能够花在刀刃上,而不是浪费掉。
Ⅱ 印度最着名的性庙
http://vip.rongshuxia.com/rss/bbs_viewart.rs?bid=108710&aid=10950328
Ⅲ 印度、尼泊尔有哪些着名的佛教寺庙详细点的~~
http://fo.ifeng.com/tupian/200707/0710_23_44428.shtml
那烂陀寺——印度最古佛教寺院
尼泊尔着名的猴山---斯瓦扬布纳特寺
http://shmali.blog.163.com/blog/static/319705492007522029563/
卡拉延佛庙的白塔,贾格纳斯神庙中让人脸红的情色雕刻和旧王宫都是加都的名胜。
http://ke..com/view/36739.htm
Ⅳ 中国唯一一座用印度人命名的寺庙,是哪座寺庙呢
那么,你有没有来过宁波旅游?对宁波印象怎么样?当你在宁波旅游时,有去过“阿育王寺”吗?你知道这个寺庙的名字来源于一个古印度国王吗?如果以后有机会再到宁波旅游的话,你还想不想去“阿育王寺”走走看看?
Ⅳ 印度第一座佛寺是
在印度,早期佛教并无寺院。佛教徒按照佛陀制定的“外乞食以养色身,内乞法以养慧命”的制度,白天到村镇说法,晚上回到山林,坐在树下,专修禅定。后来摩揭陀国的频毗沙罗王,布施迦蓝陀竹园,印度佛僧才有了第一个寺院。印度人称佛寺院为“僧伽蓝摩”,略称“僧伽”。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僧伽,设有殿堂、佛塔,殿堂内供奉佛像,周围建有僧房。支提式僧伽,是依山开凿的石窟,内有佛塔和僧侣居住处、
这两种式样的僧伽,先后传人了我国。
印度“精舍式”佛寺传人我国后,很快与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已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层层深入。到了隋唐时期,供奉佛像的佛殿,成为寺院的主体,塔被移到殿后,或另建塔院,这与印度以塔为中心的佛寺,已有很大的不同。
“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从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汉书·元帝纪》注)。汉代中央各行政机关的九个官署,就合称为“九寺”。九寺中的“鸿胪寺”,即接待印度高僧居住的地方,类似现在接待国宾的礼宾司和国宾馆。因此,“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新称呼。将称朝廷高级官署的“寺”,用来称呼佛教建筑,足可以说明统治者对佛教的敬重了。
中国佛寺采用传统宫殿建筑形式。寺院一般以殿堂(又称正殿、大殿或大雄宝殿)为主体。殿堂建筑集中地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风格和特点。
殿堂的屋顶,较多地采用庑殿、歇山、重檐、悬山、硬山、卷棚等样式。屋顶,无疑是中国建筑中最显着、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正视、侧视、俯视,它的立面平面都是曲线。曲线优美的屋顶,尤其翼状起翘的“飞椽”,轻巧活泼的动人形象,是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部分。
“斗拱”是中国建筑独有的奇特构件,常被用来代表中国建筑,兼具结构、造型、装饰多重功能,十分独特()…斗拱由多种形状各异的木块重叠装配而成,位于柱顶、额枋、梁枋与屋顶之间,它的使用可增加屋檐伸出的长度,缩短梁枋跨度,分散节点处的剪力,此外,还兼有装饰作用并表现尊贵等级。使用斗拱的木构架,是“中国建筑真髓所在”(梁思成《清式营造则例》)。
大殿一般采用梁柱结构。其梁柱做法,是沿进深方向在石础立柱,柱上架梁;梁上又立短柱,上架一较短的梁。这样重叠数层短柱,架起逐层缩短的梁架。最上一层立一根顶脊柱,形成一组木构架。每两组平行的木构架之间,以横向的枋联结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顶脊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子;檩子上排列椽子,承载屋面荷载,联结横向构架。这种木构架,是用中国传统工艺做成,可抗地震的破坏。
从建筑格局上看,我国建筑群体的平面布局,多为均衡对称,设计时以纵轴为主,横轴线为辅,通过暗示、烘托、对比等手法,使建筑间含有微妙的虚实关系,从而体现了中国建筑“含蓄”的美学特征。一般佛寺的建筑,也以中间一条南北向纵轴线为主,主要建筑都位于南北向的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安排在轴线的东西两侧。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山门的正面为天王殿,天王殿后面是大雄宝殿、法堂,再后面为藏经楼。
唐宋时代,禅宗兴起后,提倡“七堂伽蓝”制,即建有七种不同用途的建筑物。到了明代以后,七堂伽蓝已有定式,即以南北为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和藏经楼。东西配殿则为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药师殿等。寺院的东侧为僧人生活区,包括僧房、 香积厨(厨房)、斋堂(食堂)、茶堂(接待室)、职事堂(库房)等。西侧主要是云会堂(禅堂),以接待四海云游僧人居住。
近代佛寺的基本部分,主要为两组建筑:山门和天王殿为一组,合称“前殿”,大雄宝殿为一组,为佛寺主体建筑。有了这两组建筑,方可称为“寺”。庭院布局以四合院最为典型,从表面看,四合院是一个封闭型较强的建筑空间,但实际上,宽大的庭院,使用中灵活多变,适应性很强。所以宫殿、衙署、佛寺、住宅等建筑,都普遍采用这种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建筑,还十分重视色彩,特别是重要建筑,往往是屋不呈材,墙不露形”,形成了独特的东方建筑色彩艺术,这一特点在佛寺建筑上也同样得到体现。
公元6世纪,汉传佛教传入日本,此后日本的佛教建筑深受中国影响,对中国佛寺多有模仿和借鉴,但又有不同于中国的特色,非对称就是其中之一。
Ⅵ 印度猴子庙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殊的么
印度有一座寺庙叫做“猴庙。”不过原本这座寺庙不叫做猴子庙了,而是因为在这座古寺庙里的猴子数量太多了,占据的数量比较多,多到什么程度呢?很多游客想,顶多也就是一只两只的猴子吧,不是的,几乎在这个寺庙当中到处都是猴子。长期这样下来,这座寺庙就被游客给改名了,改叫猴子庙。
不过,游客对此也不反感,反而都很温和的在一旁笑嘻嘻地给猴子食物吃。他们觉得寺庙本来是乐善好施之地,这猴子肯在寺庙呆着,这说明当地风水好,所以面对猴子越多,当地的人非但不开心,反而还欢迎,久而久之当地人就忘记这寺庙原本的名字,大伙都称它为猴子庙。
印度最“奇葩”的寺庙,供奉着3000只猴子,游客:注意自己的物品
Ⅶ 印度的寺庙的描述详细点
古印度着名的佛教寺院及学术中心---那烂陀寺。意译为“施无厌”。遗址在今印度比哈尔邦巴腊贡附近。据佛教传说,原是释迦牟尼的大弟子舍利弗诞生及逝世之处,释迦牟尼亦路经此地。寺始建于5世纪,据《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载:该寺“庭序别开,中分八院,宝台星列,琼楼岳峙,观辣烟中,殿飞霞上,生风云于户牖,交日月于轩檐,羯尼花树,加以流水逶迤,青莲菡萏,晕焕其间,庵没罗林,森疏其外……印度伽蓝数乃千万,壮丽崇高此为其极”。12世纪,此寺一直是印度佛教重要的教学及研究中心之一。据说在极盛时期,佛教学者云集,主客常达万人。不仅当时印度的着名佛教学者在此修持讲学,中国、朝鲜、日本等国的一些僧人也不远万里,负笈前来。我国的玄奘、义净,就先后于盛期中(7世纪)至此留学。在佛教上,该寺兼有大、小二乘而以大乘为主,大乘中兼有中观派、瑜伽行派及密教,同时旁及印度其他宗教哲学派别,如胜论、数论、四吠陀等,此外还学习因明、声明、术数、医方明等各种知识。12世纪末,该寺为人侵的穆斯林所毁,后遂湮没无闻。1861年,一批欧洲学者根据《大唐西域记》的记载及附近出土的碑铭,进行了初步的勘查发掘。20世纪初,印度考古部门又进行了大规模的发掘,发现该寺遗址达100万平方米。印度独立后,新建了那烂陀佛教学院,内设汉、藏、日、梵、巴利文等课程。20世纪50年代,中印两国合作,在那烂陀修建了一座玄奘纪念堂。
Ⅷ 古代印度,最着名的佛教寺院是什么寺
最着名的位于今比哈尔邦巴特那市东南的那烂陀寺。该寺建于公元5世纪上半叶笈多王朝时期,是印度佛教学术中心,后屡有扩建,规模宏大,殿宇壮观,声闻海外。寺内宝彩、宝海、宝洋三大殿,实际是藏书甚丰的图书馆,其中宝洋殿高达九层,极为壮观。宋《高僧传》卷三《寂默传》称:“那烂陀寺,周围四十八里,九寺一门,是九天王所造。”这样一座享有盛誉的大型寺庙群,竟在12世纪末时毁于入侵穆斯林的兵祸,连寺中收藏着的无数珍贵的典籍也未能幸免于难。随着佛教在印度本土的衰微,佛教建筑在印度也成为过眼云烟,辉煌不再。
Ⅸ 印度到底是信哪个教,为何寺庙那么多
其实他们信奉的教比较多,听说印度是一个很尊敬佛教的地方所以寺庙也是很多的。关于印度,根据资料显示印度历史悠久,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文明的地区之一。而印度河是其文明的发源地。这个条目是关于印度次大陆的历史。古印度文明的疆域曾包括今印度共和国、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阿富汗南部部分地区和尼泊尔。1947年后,印度的领土仅包括今印度共和国部分。
在寻访了几位着名的沙门思想念家乡然而未得到满意答案之后,他毅然决然决定去实践当时沙门中较为流行的做法——苦行。过了六年的苦行没有一点成果,无奈他只能放弃苦修,吃饭睡觉来恢复体力,在菩提树下参悟冥想,终于修成正果,悟出来大道理,成为了觉者佛陀,那时候他才三十五岁。这也就是印度为什么那么重视佛教界,佛教中有着 他们的信仰,他们需要的的东西了。
Ⅹ 印度的性寺庙叫什么名字
着名的Khajuraho,印度最着名的性庙!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东南600公里。 卡久拉霍 (Khajuraho)性爱神庙是印度性文化最集中最完美的代表,也是千年前印度雅利安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卡朱拉霍的神庙目前仅存25座,分东、西、南三大群落。在公元9~13世纪,卡朱拉霍曾是印度很有势力的昌德拉王国(Chandela)的都城,印度教在北方的重镇。王国的开国君主是纳努克(Nannuk),其他有影响力的君主包括瓦卡帕提(Vakapati)、丹加提婆(DhangaDev)和耶输跋摩(Yashovarman)。公元950-1050年是王国的鼎盛时期,在方圆10公里的范围内建有85座壮观的印度教和耆那教石雕神庙。14世纪外族异教势力入侵并控制整个印度次大陆时,反对偶像崇拜的莫卧儿王朝摧毁了昌德拉王国,同时对以人物造型为主的印度教神庙大肆破坏。 与其他印度神庙的命运比较起来,这里多少算是幸运的了,这个没落于沙漠中的小山村,与世隔绝的地理位置让它逃避了很多战火的摧残以及宗教冲突的迫害,让我们今天能欣赏到印度中世纪最完整的寺庙性爱文化。 这些神庙因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艺术在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录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