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联邦制和邦联制有什么区别
联邦制国家,是指一个国家;邦联制国家是指多个国家组成的联盟。联邦制国家其实类似于我国商朝时期的社会形态,那个时候虽然号称是“商朝”,可是实际上“商国”只不过是其中最大的一个诸侯罢了,除了“商国”,还有其他很多个诸侯,例如后来造反的“武周”。只不过古时候的诸侯联盟制度,军权和政权都是掌握在各地诸侯手中的,大家只是统一服从最大的“王”的命令。如今的联邦制国家,则是政治独立,而军事统一,例如美国。
假如邦联制国家发生了战乱,那么就是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其他国家都可以找个理由加入,在如今本着世界和平的原则的情况下,甚至其他国家可以强行制止他们发生战争。这就像一个村里的人互相打架一样,大家把家庭建在了一起,组成了村落,也就是组成了“邦联制国家”。然而两个家庭发生了矛盾,互相打架,那么其他人是可以上前前行将打架的双方拉开的。
综合而言,联邦制国家是指多个联盟组成的国家,而邦联制国家是指多个国家组成的联盟。
B. 国体、政体、国家结构都是什么意思,举例说明
国体,就是国家性质。也就是什么阶级掌握政权。当今世界只有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两种。中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社会主义的一种。
政体,就是国家政权的组织方式。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资本主义的政体按国家元首是否世袭,分为民主共和制与君主立宪制两大类。民主共和制按照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分为总统制与议会制两种。还有委员制(瑞士,实际是议会制)、半总统制(法国等)。
君主立宪制按照立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分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日本等)与二元制君主立宪制(约旦、摩洛哥等,还有历史上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大日本帝国等)。
国家结构是指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模式。现在的国家分为单一制(法国、越南等大多数国家)和联邦制(美国、俄罗斯等)。
单一制,指由若干不享有独立主权的一般行政区域单位组成统一主权国家的制度。下级行政区的权力来自上级政权,重大事务上自己没有独立的权力。特点有:全国只有中央政府有外交权力,公民只有一个国籍,全国一部宪法,全国一套司法体系。按照地方拥有的权力大小,分为中央集权型(法国、日本等绝大多数,也是单一制的一般形式)与地方自治型(英国等)。
联邦制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联邦成员(共和国、州、邦等)结合而成的一种国家结构形式。地方拥有一定的主权,但主要限于对联邦成员内部。对外交往上,联邦政府代表全国,联邦成员原则上没有任何外交权。但是,瑞士等国允许联邦成员拥有一定外交权。公民有多个国籍,既是联邦公民,又是所在联邦成员的公民。全国有多部宪法,联邦宪法和各联邦成员宪法。全国多套司法体系,联邦的和各联邦成员的。联邦制国家按照联邦政府对联邦成员的控制力度,分为集权型(印度、阿根廷等)和分权型(美国、德国等)。集权型,中央可以干涉成员内政,分权型反之。
C. 共和制和联邦制有什么区别
共和制,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都采用共和制。共和制是国家的管理形式的一个方面的内容。共和制政体与君主制政体相对应。共和制政体下的国家元首,是选举产生的,实行任期制。君主制政体下,国家元首是世袭的终身的。
联邦制,指一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处理中央与地方、整体与其部分的关系制度。联邦制与单一制相对。联邦制简言之,是一个个政治实体(州、邦)的联盟。中央的主权由地方上缴的。单一制下,国家为了便于管理,将疆域划分各个普通行政区域,地方的权力是由中央授予的。
D. 印度尼西亚的国家结构形式
2.555亿,世界第四人口大国。有数百个民族,其中爪哇族人口占45%,巽他族14%,马都拉族7.5%,马来族 7.5%,其他26%。民族语言共有200多种,官方语言为印尼语。约87%的人口信奉伊斯兰教,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6.1%的人口信奉基督教,3.6%信奉天主教,其余信奉印度教、佛教和原始拜物教等。
印尼是东盟最大的经济体。农业、工业、服务业均在国民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1950~1965年GDP年均增长仅2%。60年代后期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开始提速,1970~1996年间GDP年均增长6%,跻身中等收入国家。1997年受亚洲金融危机重创,经济严重衰退,货币大幅贬值。
1999年底开始缓慢复苏,GDP年均增长3%~4%。2003年底按计划结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经济监管。苏希洛总统2004年执政后,积极采取措施吸引外资、 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整顿金融体系、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经济增长一直保持在5%以上。
2008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印尼政府应对得当, 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2014年以来,受全球经济不景气和美联储调整货币政策等影响,印尼盾快速贬值。2016年印尼国内生产总值12406万亿印尼盾,同比增长5.02%。贸易总额2535亿美元,同比下降13.5%。全年通胀率3.02%。
相关如下:
1997年金融危机前一直实行财政预算平衡政策,决算略有盈余。近年来实施赤字预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前,全国共有 144家国内商业银行。金融危机中,银行业遭受重创,一大批银行纷纷倒闭。印尼政府成立银行重组机构,对银行业进行重组与整合。
之后,印尼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普遍增强,资产质量明显改善。截至2012年底,印尼共有109家商业银行,其中5家国有银行,26家地区发展银行,55家私营全国银行,23家外资、合资银行。
E. 回答日本、美国、印度的政体,国家结构形,政党制服
日本采用议会内阁制政体。
宪法: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实施。宪法规定:实行以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议会:泛称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1993年起众院选举制度由中选区制改为小选区和比例选区并列制。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参议院定员247名,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国会例会每年1月至6月举行,会期150天。必要时还可召开临时国会和特别国会。
参议院:自民党与保守党组成联合会派,故议席数合计;国会改革联络会为保守党和无所属之会的略称。
政府:内阁为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的18名大臣组成。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内阁总理大臣任免,天皇认证。
司法机构 : 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院。采用“四级三审制”。最高法院为终审法院,审理“违宪”和其他重大案件。高等法院负责二审,全国共设四所。各都、道、府、县均设地方法院一所(北海道设四所),负责一审。全国各地还设有家庭法院和简易法院,负责民事及不超过罚款刑罚的刑事讼诉。
最高法院长官(院长)由内阁提名,天皇任命,14名判事(法官)由内阁任命,需接受国民投票审查。其他各级法院法官由最高法院提名,内阁任命,任期10年,可连任。各级法官非经正式弹劾,不得罢免。
检察机构分为最高检察厅、高等检察厅、地方检察厅。检察官分为检事总长(总检察长)、次长、检事长、检事等。检事长以上官员由内阁任命。法务大臣对检事总长有指挥权。现任检事总长北岛敬介。
政党: 战后日本实行“政党政治”,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各种政党相继恢复或建立。目前参加国会活动的主要政党有自民党、民主党、公明党、自由党 、日本GCD、社民党、保守党等。
美国采用总统共和制政体。
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实行分权与制衡的原则,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分别由国会、总统、法院掌管,三个部门行使权力时,彼此互相牵制,以达到权力平衡。
国会有立法权,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有权否决,国会又有权在一定条件下推翻总统的否决;总统有权任命高级官员,但须经国会认可,国会有权依法弹劲总统和高级文官;
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并经国会认可,最高法院又可对国会通过的法律以违宪为由宣布无效。
国家结构:联邦制,联邦州拥有高度自治权。
政党制度:采用两党制。美国宪法虽然没有规定政党地位,但政党是美国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影响渗透于其他各种政治制度。两党制在美国成立联邦初期就已萌芽,到南北战争后,两党制正式形成。垄断资产阶级通过两大政党控制整个国家政治机构,操纵全国政治生活。两党的主要职能是操纵和包办选举,特别是总统选举。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长期轮流执政。美国政党除两大党外,还有其他一些政党,但它们都无法影响两大党轮流执政的地位。
印度的采用联邦共和制 总统是国家元首,但其职责是象征性的,实权由总理掌握。国家的总统及副总统任期5年,由一个特设的选举机构间接选举产生。印度副总统在总统无法行使权力时,并不能自动接任总统。
内阁:行政权力由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即印度的内阁)行使。议会多数党向总统提名总理人选,由总统任命总理。然后再由总理向总统提名副总理及其他内阁成员。国务院设国务卿一名、国务委员若干名。不设副国务卿。
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宣称印度为所谓的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联邦院共244席,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立法院议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
司法: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
政党
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简称国大党(英)。国大党(英)是印度最大的资产阶级政党。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1885年12月成立,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该党现为最大执政党,现任主席索尼娅·甘地(Sonia Gandhi)。
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350万党员。印度人民党是印度第二大资产阶级政党。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资产阶级利益,具有极端民族主义和极端教派主义色彩。现任党主席为奈杜(Nai)。
印度(马克思主义)(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分出后组成。近年来发展较快,党员增至70万,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现任总书记哈·辛·苏吉特(H.S.Surjeet)。
印度(Communist Party of India):成立于1920年。有党员54万。1964年分裂,以党主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与党内发生分歧而被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现任总书记A·B·巴尔丹(A·B·Bardan)。
泰卢固之乡党(Telugu Desam 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党。近年来是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选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政党。在安得拉邦执政,党主席、邦首席部长钱·奈杜(Narra Chandrababu Nai)以重视信息技术着称。
F. 文莱,印度尼西亚,摩洛哥,伊朗的国家结构形式是联邦制还是单一制
这要看你怎么理解“联邦制”与“单一制”了。
这几个国家的政治制度里都有美国联邦制的影子,国家的最高元首都通过全民选举选出来,可能与西方“民主制”的影响有点关系,且这几个国家都有较完善的议会机构;不过,由于各个国家的文化历史渊源不同,各国都有不同的联邦主体,例如,文莱是一个类似新加坡的国家,联邦机构比较稳定;印尼由于本土有土着部落,所以落后地方的政府机构基本瘫痪,而且由于受西方“自由”观念影响,印尼法律甚至允许人裸体行走(在落后地区很常见);而伊朗虽然照抄了美国制度,但由于伊斯兰教实力强大,所以也相当不开放(例如,女人不许穿短裙,不许露出手臂上部与肩部),它的统治机构也有一定的单一制成分,不过这种“单一”与中国的单一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中最开放、最自由的,而且中国的制度虽然不像美国那样有吸引力,但却能解决许多美国无法解决的问题,例如党派斗争、地方与中央权力之争、资本家操纵国家等,伊朗什么都不能解决。
G. 西方国家政府的组织形式主要有几种
1.1议会共和制国家 在议会共和制国家中,议会拥有立法、组织和监督政府(内阁)等权力。政府(内阁)由占议会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来组织,政府对议会负责,当议会通过对政府不信任案时,政府就得辞职或呈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只拥有虚位,没有实权。 实行议会共和制的国家有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意大利、德国、奥地利、印度等。 1.2总统共和制国家 而在总统共和制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揽行政权力,统率陆、海、空三军,行政机关(政府)和立法机关(议会)相互独立;由当选的总统组织政府。美国是历史上最早实行总统制共和制的典型国家。墨西哥、巴西、阿根廷、埃及、印度尼西亚等国也实行总统共和制。 2.按国家政府组织形式可分为五类: 2.1内阁制国家 这是一种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与总统制相对。由于内阁制政府具有对议会全权负责的特征,故又称责任内阁制、议会内阁制,是当前西方国家最普遍的政府组织形式。内阁制的内阁是以议会为基础产生的。内阁首相(或总理)通常由在议会中占多数席位的政党或政党联盟的领袖担任。首相从政见基本相同的议员中挑选阁员人选,提请国家元首任命,组织内阁。国家元首对内对外名义上代表国家,但并无实际行政权力,由内阁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全权负责。元首颁布法律、法令和发布文告时,都必须由首相或有关阁员副署。内阁接受议会的监督,定期向议会报告工作。如内阁得不到议会信任,其阁员必须集体辞职,或由内阁提请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举行议会大选。新议会如果仍对内阁表示不信任,内阁则必须总辞职,由国家元首任命新首相组织新政府。首相(或总理)是内阁政府首脑,主持内阁会议,总揽政务,拥有任免内阁成员和所有政府高级官员的权力,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对内对外的重大方针政策。由于各国的情况不同,宪法赋予首相(或总理)的权力大小也不尽相同。 2.2总统制国家 2.2.1总统制国家 这是一种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资产阶级共和国政府的一种组织形式,以美国为典型,与议会内阁制相对称,指由选民分别选举总统和国会,由总统担任国家元首,同时担任政府首脑的制度。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在宪法中都规定了总统的职权。美国是最早实行总统制的国家。它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并互相制衡的制度。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兼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总统的实际权力非常广泛。总统直接组织和领导政府。政府不对国会负责,只对总统个人负责。总统有权接受部长的辞职或解除其职务。内阁由总统指定的官员(通常为各部部长)组成,只是总统的集体顾问。国家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完全分立,权力相互制衡。议员和政府官员不得相互兼任,国会无倒阁权,政府也无解散国会的权力。但国会行使立法权受总统的制约,如美国总统对国会通过的法案可行使否决权,但国会再以2/3多数通过,不经总统批准即可成为法律。总统的权力也受国会的制约,如总统对政府高级官员的任命要得到参议院的认可,总统和政府高级官员如违宪犯法,国会可提出弹劾。 2.2.2半总统制国家 半总统制是从总统制衍生的,一般也可以划到总统制中。基本特点是:国家元首(总统)和政府首脑(首相或总理)分设,由不同的人担任,都负实际政治责任;议行混合,国家元首和议会都由人民直接选举,议会中的多数党组阁,推举首相或(总理);议会有倒阁权,但不能直接罢免总统。半总统制的代表国家是法国、俄罗斯等。 2.3议会制国家 这是民主政治制度的一种,也称议会民主制或内阁制,特点是其政府首脑的权力来自议会(或国会)的支持,而这种支持通过两种途径落实:第一是国会改选后的多数议席支持,第二是行政首长赢得国会的信任投票。因此,所属政党未能赢得国会大选的政府首长连同其内阁必须提出辞职,而未能通过国会信任投票的政府首长,连同其内阁也必须辞职。由国会重新在席位居多数的党派中协商选举产生新的首脑与内阁。 2.4委员会制国家 这是一种特殊政府组织形式,又称合议制,代表为瑞士。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是由联邦议会两院联席会议选出委员组成的联邦委员会;联邦委员会委员多数选自议员,但一旦当选,须辞去议员职务,不得兼任其他公私职务;委员实行集体领导,集体议事和集体负责;每年从7名委员中选一名做联邦主席和一名联邦副主席,事实上,主席和副主席按照进入联邦委员会的先后顺序,轮流担任,任期1年,不得连任;联邦主席对外作为国家元首行使元首在外交礼仪方面的职权,对内兼任政府首脑,负责主持联邦委员会会议,但无裁决权,也无权解散议会。 2.5国务院制国家 这是中国特点的政府组织形式。特点:国务院是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国务院由每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产生,实行总理负责制;总理由中国共产党依照法定程序推荐,由国家主席提名,经全国人大投票半数通过,由国家主席任命产生。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全体会议及国务院常务会议,重大问题须经全体会议和常务会议讨论;国务院的其他组成成员也均由党中央推荐,总理提名,全国人大代表投票半数通过,国家主席任命。它还具有执政党和政府在国家行政管理活动中共同发挥管理主体作用的“政府管理主体结构二元化”的特征。
编辑本段君主制
君主制国家的最高权力在实际上或名义上掌握在君主个人手中,君主终身任职并且实行世袭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是相对于共和制而言的。 君主制由君主(包括国王、皇帝、天皇、苏丹等)担当国家元首。君主实行终身制,并且是世袭的。这种政治制度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古代的奴隶制国家、封建制国家,多实行这种专制制度。 现在世界上还有十几个君主制的国家,如沙特、科威特、摩洛哥、尼泊尔等,而英国、瑞典等虽然还是王国,但已经演变成了君主立宪制的国家。 历史上到今天,大体可分为两种君主制国家: 1.君主专制国家 君主专制国家又分为两类: 1.1君主专制制国家 君主专制制国家是实行君主独裁的政体形式。主要特点是:君主拥有无限的权力,他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法律,臣民必须绝对服从。君主依靠官僚军事机构,维护其专制统治,对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中国是世界上实行君主制历史最长的国家之一。 1.2等级君主制国家 这是欧洲中世纪时西欧封建国家的君主借助等级代表机构实行统治的政体形式,是封建割据向封建中央集权过渡的政权形态。主要特征是:在国王之下设立由国王召集,有贵族、僧侣和市民等代表参加的等级代表会议。等级代表会议是君主的立法咨询机构,是君主、贵族、市民等上层分子的政治联盟形式,是反对封建割据和加强王权的工具。自13世纪起,西班牙、葡萄牙、德国、英国和法国等先后实行等级君主制。法国是等级君主制的典型。 2.君主立宪国家 君主立宪国家又分为两类: 2.1二元君主制国家 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国家虽然也制定了宪法,设立了议会,但君主仍然保持封建专制时代的权威,集立法、行政、司法和军事大权于一身,是权力中心和最高的实际统治者。宪法往往是钦定的,是君主意志的反映;议会是君主的咨询机构,立法权是形式的,君主不仅拥有否决议会立法的权力,而且还通过任命或指定议员控制议会;内阁是君主行使行政权的机构,首相由君主任命。二元君主制产生于资本主义发展较晚、封建地主阶级长期拥有巨大势力的国家,是资产阶级与地主阶级联合专政的一种统治形式,较议会制君主制带有更多的封建专制君主制的色彩。 2.2议会君主制国家 这是以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和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君主不直接支配国家政权的政体形式。在这种政体形式下,内阁必须从议会中产生,通常由议会中的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阁,并对议会负责,君主只履行任命手续。内阁如失去议会信任,则必须辞职或提请君主解散议会,君主也要例行公事表示同意。君主是“虚位元首”,仅仅是国家象征。二战后,实行这一政体的国家有英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瑞典、日本、泰国等。
H. 印度联邦制的特点
印度的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1)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宪制安排。它有两个基本的建构原则,第一,制定一部有严格修改程序的宪法,在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全国政府管理国防、外交、统一大市场等与全国人民密切相关、需要集中管理的特殊事项,其他与各构成单位人民密切相关、能够分别管理的一般性事项,都由各构成单位政府管理。第二,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2)各构成单位议会议员、政府首长,由当地人民选举产生。(3)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并且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4)此外,联邦制还有两个并非不重要的原则:联邦议会一般实行两院制,其中一院按人口比例选举产生,另一院由各构成单位选举或任命的代表组成;(5)当联邦与各构成单位发生权力冲突时,由独立的司法机构——联邦最高法院或宪法法院依据宪法裁决。
联邦制国家各构成单位政府,不同于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它们在国家中具有很高的、独立的地位。国内许多研究外国政府制度的学者往往将两者混为一谈,这实在是出于本土成见的一种严重误解。从性质和功能上说,单一制国家的地方政府是实现全国政府目标的手臂,(6)联邦制国家各构成单位政府却并非如此。根据联邦制原则,全国政府与构成单位政府并不是核心与边缘、上级与下级的关系,而是具有不同权力、职能范围的政府之间的关系。它们彼此独立,权力都有限制。各构成单位也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因为它们与联邦在不同范围内分别行使统治权。当然,它们也不是国际法意义上的独立、主权国家。并且,联邦是全体人民建构的永久性共同体,是任何构成单位或群体无权随意取消的主权国家
I. 国家的形式有哪几种,分别是什么意思
1、国家结构形式是制国家的统治阶级所采取的、按照一定原则来划分国家内部区域,调整国家整体与组成部分、中央与地方之间相互关系的国家外部总体形式。国家结构形式与政权组织形式共同构成了国家形式。
2、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
现代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有两大类:单一制和复合制。
单一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单位或自治单位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其特征是:
①从法律体系看,国家只有一部宪法,由统一的立法机关根据宪法制定法律;
②从国家机构组成看,国家只有一套中央机关体系;
③从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划分看,地方政府的权力由中央授予,地方行政区域单位和自治单位没有脱离中央而独立的权力;
④从对外关系看,国家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公民具有统一的国籍。
复合制国家是指有两个或多个成员国联合组成的联盟国家或国家联盟。近代复合制国家主要有邦联和联邦两种形式。
邦联是几个独立的国家为了一定的目的而结成的比较松散的国家联合。邦联没有统一的宪法;各个成员国保留有自己的主权;邦联议会或成员国首脑会议是协商机关,其决议需经成员国认可方有约束力;各成员国可以自由退出邦联。邦联制不是典型意义上的国家结构形式。
联邦是两个或多个成员国(邦、州、共和国等)组成的复合制国家。其特征是:
①从法律体系看,联邦有联邦的宪法,各成员国有各成员国的宪法;
②从国家机构组成看,联邦和各州各有各的一套中央机关体系;
③从联邦和各成员国的权力划分看,其职权划分由联邦宪法作出具体规定,既要保证联邦行使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财政、军事等主要国家权力,又规定各成员国享有一定的外交权;
④从对外关系看,有些国家允许其成员国享有一定的外交权,联邦国家的公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成员国的国籍。
3、国家结构形式的类型:单一制和复合制
(1)单一制国家,就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的单一主权国家。它的主要特点是:全国只有一个立法机关,一个中央政府;全国只有一部宪法;公民只有一种国籍;全国按地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域,各行政区域接受中央政权机关的统一领导;国家是一个完整的主权国家,也是国际交往中的单一主体。实行单一制的国家:如中国、法国、意大利、日本、匈牙利、波兰、蒙古 等
(2)复合制在当代主要采取联邦制形式。联邦制国家是指由若干成员单位(共和国、州、邦等)组成的联盟国家。它的主要特点是:除有联邦中央政府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中央政权机关;除有联邦的宪法外,联邦各组成部分也有自己的宪法;联邦公民同时也是成员国公民;在对外关系上,联邦是国际交往的主体,但有的联邦国家允许其成员国有某些外交。实行联邦制的国家主要有美国、德国、瑞士、俄罗斯、印度、缅甸、巴西等国
(3)当代国家采取的结构形式主要是单一制和联邦制两种类型。各个国家采取何种形式,直接的决定因素是各国历史的、民族的国情,并且直接由国家性质决定。无论是单一制还是联邦制,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都可采用。但无论采取何种结构形都要根据本国国情,以利于本国政权巩固和社会的发展。
(4)区分单一制国家和联邦制国家主要应当看:第一,全国是否只有一个中央政府统一领导国家事务;第二,全国是否只有一部宪法作为法律依据;第三,中央政府对外是否统一行使外交权。同时,要注意区分单一制和联邦制的实质是地方政府是否具有自主选择权和以地方名义参与中央政府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