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人在一战中表现如何
印度位于我国的西南方位,而且现在的人口数量是仅次于中国的,就是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曾被英国殖民者统治近二百多年,一战中德国军队所向披靡,在欧洲大陆上横行霸道,使得各个国家国国自卫。而印度军队在一战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度是个人口大国,而且当时被英国当做殖民地,所以打着英国人的旗号,为英国而战就是他们的旗号。
战争不管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都是对人的尊严的践踏,都是对生命的不负责任。因为一战的原因,中国暂时的逃离了帝国主义魔爪,但是就那么短短几十年,最终也没有改变被帝国主义蹂躏的下场。
再多数的时候印度军队都是充当着炮灰的角色,因为强国出政权弱国无外交,那时候印度军人甚至都不能为自己呐喊。我们在网上或许了解到印度军队在一战中的溃不成军,印度军队在一战中的软弱无能,即使几倍于敌手还是被打倒。不管如何一支军队如果没有军魂那就不是军队那就是一群散兵游勇。
⑵ 谁能给我介绍一下印度的近代史
近代印度(1757~1947) 从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1600)_起到它在印度占有统治权时(1757),有一段早期殖民掠夺史。这段历史在年代上属于印度中世纪末期,但它的时代性质则属于殖民统治的早期。
英国在印度的早期殖民掠夺(1600~1757) 葡萄牙人收购印度的香料在西方销售,获得厚利。继之而起的是荷兰。1600年12月31日,英国为了同荷兰商人竞争而成立了英国东印度公司。1623年英荷达成默契:荷兰垄断东印度群岛,英国垄断印度次大陆。
英国东印度公司在1609年续领特许状时,取得了5项特权:掠地铸币、筑城养兵、缔结盟约、宣战媾和、审理刑事民事案件。后来,东印度公司的中心从西海岸转移到孟加拉。在这个时期内东印度公司的活动主要是为建立政权准备条件。1765年东印度公司取得孟加拉、比哈尔、奥里萨的收税权,主宰了孟加拉。公司直接掌握了财政和军权,间接掌握了行政权。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后,工业资本家力图控制印度,以使英工业品畅销印度各地。所以,18世纪末与19世纪初也是英国在印度扩张领土最突出的时期。在55年内(1763~1818)英国在印度直接进行过30次兼并土地的战争 。在52年内(1766~1818) 英国与印度地方政权签订过23次割地条约。它在50年内(1765~1815)解决了欧洲其他国家在印度绝大多数的据点。
1818年6月,马拉特势力覆灭。拉贾斯坦、中印度、卡提阿瓦半岛的一些首脑都承认了英国的主权。除旁遮普和信德外 ,英国已经控制整个印度 ,印度成了英属印度帝国。1818年后,殖民统治基本上处于巩固政权时期,但是也还有过两起兼并高潮。第一批被兼并的是信德(1843)和旁遮普(1849),英国殖民地疆域就达到了防范沙俄南下的天然界线。
另一批被兼并的土邦是贝拉尔(1853)和奥德(1856)。贝拉尔是理想的原棉供应地,奥德是理想的英国棉织品的销售市场。 英国用“绝嗣丧权原则”兼并的土邦有萨塔拉(1848) 、那格浦尔(1853)和詹西(1854)。最后阶段的兼并引起了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义。这次大起义后,英国正式结束了名存实亡的莫卧儿王朝,也结束了东印度公司。1858年颁布的英国女王诏书开辟 了一个新的统治方式。
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858~1947) 1858年后,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在印度的最高机关是印度政府。印度政府由印度总督及其执行委员会组成。印度总督称为参事会总督,又称副王,由英王任命,任期5年。总督的执行委员会成员6人,任期5年,也由英王任命。外交部部长由总督兼任,其他各部由执行委员会分配。立法工作由执行委员会的扩大会议进行。扩大会议的成员有在职官员、应邀人士和当选人士。全印度分13省,其中五大省为孟加拉、孟买、马德拉斯、旁遮普、联合省。省有级别,级别差距很大。马德拉斯和孟买的省督及其执行委员由英王任命。全印度的土邦约有700个。大土邦只有海得拉巴、迈索尔、巴罗达、“克什米尔和查谟”。英国对土邦有严密的监督制度,严禁国内外结盟。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掠夺和剥削 1702~181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通过贸易、直接掠夺、实行以柴明达尔为对象的永久性在此建立商站土地整理等方式对印度进行殖民掠夺和剥削。19世纪中叶,田赋约占东印度公司总收入的2/3。
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工业资产阶级的成长,1813年英国议会取消了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的贸易垄断权。从此,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1833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准许英国人在印度经营种植园。这是英国把印度直接变成它的原料产地的开始。从19世纪中期起,英国资本开始输入印度。19世纪后期,英国对印度的投资主要限于铁路、水利和种植园。其中以铁路为主(始于184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资本大量进入印度的工业部门。印度成为英国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的结果,使印度的大量财富流入英国。史书称之为“财富外流”。
印度资产阶级的形成和发展 从19世纪中叶起,印度开始发展民族工业(主要是纺织工业 。70、80年代,在西印度的孟买和艾哈迈达巴德形成了第一批工业资产阶级。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印度已形成了第一批民族资本垄断集团。
⑶ 中印战争时印度损失到底多大啊
中国取得到了全面的胜利,锻炼了部队,提高了国际声望,还为中国取得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和平.光说歼敌当然是中国厉害了,中国只有少量人员伤亡并没有一个俘虏,而印度部队成建制的被歼灭.中国如果再打下去就打到印度首都了.阿三为了怕被看不起一直说自己赢了,包括现在还是说中国怕它,简直是开玩笑.中国是经历了民国初年的军阀混战,八年抗战,国共内战才建立起的新中国,解放军是打败了多少对手,经历了多少苦战才获取的最后胜利;而印度的独立是向自己的主子英国佬乞求来的,这样的国家它的军队有多少血性,又能有多强的战斗意志,更别说它的战斗技巧、战略战役战术了。当时两个国家都是新生不久,中国有经过百战余生的老兵,有久经战事的各级军事指挥官,各部队在面对阻击、迂回等九死一生的战斗任务时能奋勇争先,不惧牺牲,而印度在殖民地时英国人不可能培训印度本土的军官士兵多强的战斗力,可以镇压老百姓就行了,在一战、二战中的表现也没听说有啥出彩的地方,主要是做炮灰。
战前印度的战略上就是心存侥幸,没有面对中国反击的准备,这必然影响军队的备战,而中国经过朝鲜战争的现代战争洗礼,当时老毛在位,强硬无比,决策迅速,打了印度阿三一个措手不及。
至于你说的装备问题,战场在高原,重装备难以运动,主要还是轻兵器,以及一些小口径火炮,当时中国因为有苏联援助的技术,各种装备与世界的差距不大,印度的装备方面并不占优势。
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能光看装备,还要看它的士气,战斗意志,训练,最后是聪明的头脑,会不会充分利用战场以及战场以外的各种有利条件,扬长避短。解放军还有一个政治工作,不过现在的人不一定懂,简单说就是告诉士兵是为什么而战,这样每一个军人都能悍不畏死,以身堵枪眼,滚地雷。
⑷ 在一战中忙碌的印度得到了什么好处
在一战中忙忙碌碌的印度根本就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反而牺牲了不少的士兵,虽然是作为战胜国,但是这次战争的胜利对于印度真的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其他国家依然没什么人给他好脸色看。而且英国人也表示印度的士兵是真的贪生怕死,每次打仗的时候都会逃跑,让英国人感到非常的头疼。而且印度装备的确也非常的落后,所以对一战真的没什么实质性的帮助。
印度虽然属于战胜国,跟随英国后面打了不少的仗而且最后也胜利了,但是印度作为胜利国的确是没有获得什么好处,可以说是白干了一波,死了两万多的人,到最后啥也没捞到。但是综合印度在一战的表现来看的话只能说是有苦劳没什么功劳,印度上网十几个人可能才消灭对方一个人,战斗能力是很低下的。所以一战的印度可以说就是在白忙活了。
⑸ 一战时这些国家的实力是怎么样的
英国:当时的世界霸主,号称日不落帝国,但是经济实力实际上已经落后于美国和德国
法国:实力紧随英国,经济上是当时世界第四,政治上为第二
俄国:世界强国中实力最弱的,由于沙皇制度的存在阻碍了俄国进一步发展,因此俄国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塞尔维亚:本来被奥匈帝国所统治,后来独立,但是一直存在被奥匈帝国吞并的可能,实力较弱
美国:实际上的最强国,经济世界第一,一战前期坐山观虎斗,后期渔翁得利,最终成为亚太地区霸主
比利时:帝国主义列强之一,但是由于国家较小,军事实力有限
中国:依然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虽然有点实力,但是依然被当做弱国看待
日本:列强之一,强于俄国,但是实力与欧洲豪强依然有较大差距
意大利:列强之一,但是军队作战能力较差,本来是同盟国,开战后跳到协约国,最后成了战胜国
罗马尼亚:同塞尔维亚,属于相对弱国
希腊:当时已经沦为英国殖民地,正在酝酿独立
澳大利亚:英联邦成员,经济较强,但军事实力有限,受制于英国
加拿大:军事实力较弱
印度:同中国,有一定实力,但是依然是弱国,处于英国殖民之下,正在酝酿独立
新西兰:同澳大利亚
南非:英国殖民地
葡萄牙:列强之一,但是已经没落,基本上受制于欧洲列强
德国:经济世界第二,军事实力已经在英国之上
奥匈帝国:奥地利和匈牙利合并而成,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军事实力不强
奥斯曼帝国:基本上是封建帝国时代,军事实力较弱,武器相对落后
保加利亚:军事实力不强,长期受制于俄国和奥匈帝国
⑹ 一战时期印度人口,注意是拥有巴基斯坦和缅甸的整个英属印度
根据1913年的统计,当时英属印度人口约319500000人
英属印度(British India)是指英国在1858年到1947年间于印度次大陆建立的殖民统治区域,包括今印度、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缅甸,但不包括斯里兰卡。
(注:网络上说1941年英属印度人口1亿6000万是错误的)
⑺ 一战发生前后,印度的状况(英文介绍)
?
⑻ 1915年的印度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当时的印度,不是一个国家,而是由无数的公侯王国及土邦组成。五花八门的宗教与迷信,庞杂的教派、仪式与种性等级制度,他们周期性的盲信狂热发作时,就互相屠戮。最为惊人的是那些称为“不可触摸”的贱民,为数约5000万,社会视之如麻风病人。他们不得居住在村中,或从公用井中取水,也不得进特权阶级的庙宇,他们走近时必须大喊“不洁!不洁!”叫人避开。
⑼ 印度的第一次战争,和猪油有什么关系
那时印度被英国占领,英国军队中里也有会印度人,英国军队不尊重印第安人和几个印第安宗教人士的信仰,制造子弹让信徒们用牙齿咬,一下子就惹恼印度教徒。我们都知道印度教徒认为牛是神圣的动物,所以他们从不吃牛肉,伊斯兰教认为猪是肮脏的动物,所以他们从不吃猪肉,这两种动物是两种宗教的禁忌。
英国经过两年的时间才镇压下去,才彻底平定这场起义,也花费了大量的钱财。落后的国家将被打败,这不仅是我们从自己的经历中学到的,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已经证明的。因此,我们需要努力发展和拥有自己国家的全部力量,而不是在军事和经济上依赖其他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