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一般人一年赚多少,可能400000 doller per year 吗
一般人的话是不可能的。
就算美国一般人都是不可能的。
印度城市家庭年收入平均为2400美元,而农村家庭年收入平均不到1500美元。
请参看这篇文章。
印度人的理财习惯:喜欢把钱藏家里
日期: 2010-02-05来源: 人民日报 作者:
42岁的萨吉夫在新德里开了一家杂货店,小店每月都能给他带来3万卢比(1美元约合40卢比)的收入。他一家4口,每月的花销在1万卢比左右,剩余的钱都被他存了起来。萨吉夫在他的卧室一面墙上挖了一个洞,他的所有存款就放在这个洞里,洞外面用一个相框遮挡。不幸的是,最近一个小偷进入他家行窃,竟从他家偷走了100万卢比。在家里这样藏钱的印度人有很多,因为每年都有很多起窃贼从人们家里墙壁中偷走大笔款项的案例。
近日,印度公布的一项全国性调查结果也显示,印度人不仅偏爱存钱,而且还喜欢把钱藏在家里。
这项调查名为“印度是如何挣钱、消费和储蓄的”,是由印度全国应用经济研究委员会和美国曼克斯纽约人寿保险公司联合进行的。印度全国有2.059亿家庭,这次调查抽取了6万多家庭作为调查对象。这项大规模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全面了解印度家庭的收入状况和理财观念。
调查结果显示,87%的印度家庭不喜欢投资,而喜欢把钱攒起来。只有2%的家庭购买保险,而炒股的家庭更是少得可怜,只有0.5%的家庭投资股市。在基金、股票等各种投资项目中,家庭总投资额只占到印度所有家庭总收入的3%。
根据这项调查结果,51%的印度家庭把钱存在银行里,而36%的家庭则把钱存在自己家里。即使是有银行存款的家庭,人们在家里也存有很多钱,如果这样一算,至少有81%的家庭在家里藏着一笔钱。在家里藏钱的家庭不仅包括无地农民、小商小贩,还包括政府官员、大学教授,也有亿万富翁和影视明星。
“印度人喜欢存钱,一方面是因为传统所致,另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所迫。”尼赫鲁大学经济学家莫汉教授说,印度社会有着节约的传统,人们有着存钱的习惯,另外,生活没有保障且不确定性支出日益增多,这也使人们不敢轻易大手大脚地消费。印度人之所以不热衷于投资,主要是因为印度人行事大多以保险和稳健为基本原则。正因为如此,印度人宁可把钱藏在家中。当然,把钱藏在家中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逃税。一旦把钱存入银行,首先必须提供资金来源证明,而且要交纳个人所得税。
这项调查发现,83%的家庭选择存钱是为了应付生病、灾难等紧急情况;81%的家庭存钱是为了子女的教育支出;69%的家庭存钱是为了养老之用;63%的家庭存钱是为了以后的支出,如孩子出生、结婚、应酬等项目;将近47%的家庭存钱是为了买房子或者建房子,只有22%的家庭存钱是为了购置耐用消费品。
尽管印度人喜欢存钱,但由于收入普遍较低,他们存的钱数量非常少。这项调查发现,96%的家庭说如果家里没有了生活来源,家里的存款连一家人一年的生活都维持不了。印度城市家庭年收入平均为95827卢比,而农村家庭年收入平均不到5万卢比。印度城市家庭年存款平均为6762卢比,而农村家庭年存款平均只有3000卢比。印度拥有彩色电视机者,城市家庭约占54%,农村家庭只占17%。
Ⅱ 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国谁的人均收入高,
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
但反观中国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07年第4名,2010年第2名。其它比较:教育投入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占GNP的比例为5.1%,发达国家为5.3% ,撒哈拉的南非国家为4.6%,印度为3.5%,最不发达国家为3.3,中国为2.3%(成为世界上投入最少的国家?)。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1%,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逐年减少。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受教育人口的中国,只用了占世界各国教育总开支的1.5%;美国两亿人口,教育经费为7千亿美圆,中国十三亿人口,教育经费仅0.4千亿。以2003年开始,肯尼亚这个经济落后国家克服重重困难,破天荒地实行了小学义务教育。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义务教育非那个“义务教育”,他们是真正的全免费教育,学生完全不交书本费、学费和杂费等一切学习费用。继肯尼亚之后,马拉维、莱索托、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也都实行了小学免费教育。 2/3非洲国家的教育经费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4%。医疗投入中国公共卫生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在全球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88(倒数第四),美国是13.9%,瑞士是10.9%.WTO制定的最底投入标准为5%,世界经合组织为8.4%中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70%,但医疗服务支出不到全国总支出的20%。中国在教育、医疗方面的投入比不上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乌干达!!!中国官方公布的其官/民比例目前达到了1:28(一说1:15),绝对创世界第一。当代中国官民比例之高举世罕见。尽管统计资料的来源各不相同,但官民比例的数字大致差不离,如从纵向看,我国官民比例在汉代是1:7948人,唐代是 1:3927人,明代是1:2299人,清代是1:911人,1949年是1:294人(一说是1:600人),而今天是1:30人(一说是1:28 人),有个别地方甚至达到了空前的1:9人(如陕西省黄龙县是9个农民供养1个干部);从横向上看,1999年中国的官员比例是1:30人,印尼是 1:98人,日本是1:150人,法国是1:164人,美国是1:187人。农村社会的基层政府是典型的“吃饭型财政”,行政管理费及工资支出占到了当地财政收入的80%~90%。特大利好,中国人均薪资收入再创地球新低2009年中国人均薪资收入占GDP比例由2008年的12%下降为8%,比非洲还低,卫冕世界最差,再创地球新低。
最新
名次 国家 人均收入(美元/年)
107 中国 4,270
146 印度 1,330
162 巴基斯坦 1,050
这是维 基百 科最近的数据,由世界银行提供
Ⅲ 印度人均收入是多少
这个段子还要流传多久,
2015年7月1日,世界银行公布了最新的人均国民总收入(GNI)数据,以下为中国和印度的数据,分别为2010年到2014年,
中国 4,300 5,000 5,870 6,740 7,380
印度 1,290 1,440 1,530 1,560 1,610
Ⅳ 听说印度人收入比中国人高.真的吗
从来听说来的?
印度北部农民平均月收入才200块人民币,孩子都穿不起鞋。
Ⅳ 2014年印度人平年纯收入是多少美元
人均GDP在1800美元左右Nominal,4000美元左右PPP.
印度和中国社会结构差异巨大,收入也差异巨大,中国苦力是印度收入的十几倍,产业工人只有2-3倍,工程师不到1倍,医生不如印度医生收入高,农民是印度的接近10倍,公司初级职员也不到1倍。每个行业不同,印度是资本主义国家,衡量他的平均收入没有意义,他们政府也不关心这个。
Ⅵ 经济只相当于我国20%的印度,平均工资有多少钱
2019年印度全国经济总量达到了2.85万亿美元,虽然印度的经济总量虽然只达到了中国的20%,但是已经位居世界第五位了。2018年印度月平均工资达到了13500元卢比,也就是1300元人民币左右,而在当时中国就业人员的月平均工资达到了5600元。印度居民的收入跟中国的差距真的不是一星半点,但是光是1300元这个工资也不是每个印度居民都能够达到。有57%的印度人工资低于印度的平均标准,印度是一个贫富差距较大的国家,正经的上班族里面,印度军队的军官们收入是相当高的,达到了8万卢比,有的甚至达到了10万卢比。虽然收入高的人生活美滋滋,但是收入低的却是苦兮兮。因为人均收入摆在那里了,所有印度的物价并不高,在印度,5000卢比已经足够基本的生活,因为物价并不高,所以维持温饱也并不是什么难事。
应答时间:2021-03-11,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Ⅶ 在印度这个国家,月薪如有一万元人民币,生活水平能达到什么样
比较好了,因为在印度物价比较低,所以还挺好的。
Ⅷ 想问一下印度的人均收入大概多少 (注意不是人均gdp)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印度的人均收入超越中国!!
keydi
1楼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二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
17日公布的关于印度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印度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的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
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 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印度的经济增长,开始于2001年。从2001年至2006年,年均
增长速度约7%,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印度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
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300%。八年间,印度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
印度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印度人平均月工资25112卢比,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孟买和班加罗尔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
均约4.6万卢比,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东北部首都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22000至
28000卢比(人民币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印度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印度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
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
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印度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印度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
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印度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11000卢比(折人民币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
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印度最低生活费标的 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
12000卢比,退休人员8000卢比,儿童是10000卢比。与中国西藏接壤的
阿鲁纳恰尔邦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9300卢比(折人民币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云南省昆明市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
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曲靖市、保山市、大理县和普洱县为
117元),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费指数为10800卢比,退休人员8800卢比,儿童9700卢比。由于“贫困线”的标准特别高,全印度平均计算,
相当于人均GDP的40%,而各级政府财政支出的最大一块,就用在医疗、教育、补贴、救济等社会保障体系上。以孟买市2007年预算儿童补贴项目为例,全
市明年财政预算,用于有子女家庭社会支持款项总额750亿卢布(108亿人民币),生育二胎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所获一次性补助金额将增加4倍,从5000至
1.6万卢比不等;每个儿童的月津贴数额将增加1至1.5倍;多子女家庭的年度校服补贴从1000卢比增至7000卢比;因在家照顾3岁以下残障儿童而不
能外出工作的父母将获得每月7500卢比(1300人民币);抚养三岁以下儿童的大学生家庭每月的食品补贴将增加两倍,从550卢布增至1650卢比;为
预防社会孤儿出现及发展家庭教育方式,发放给监护人用于抚养被监护人的资金数额将从4500卢布提高到8000卢比。(注:最新汇率10卢比=1.453
人民币)
可以这样说,今日的印度,“贫穷”是相对的,从绝对意义上,已经没有穷人了。民选的官员,拼命讨好选民,除免费医疗、免费教育之外,印度政府补贴,救济项
目,共有几百项之多。这样情势下,在经济恢复了的印度,想当穷人,不容易做到。4月10日,印度财政部部长慕克吉(Pranab
Mukherjee)宣布,根据印度2007~2009年三年预算计划,未来三年间,实际工资还将提高50%。印度宏观经济分析和短期预测中心《印度经济
长期趋势》报告预测,2012年前印可赶上韩国、西班牙、以色列的经济发展水平,2020年前,人均GDP可达2940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