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缅北反攻,驻印军是怎么一路捷报的
韦赛斯上任后,调遣空军支援地面部队进攻。那时候,天气恶劣,驻印军冒雨多次发起进攻,但在日军严密的防守面前,仍然难有进展。
7月6日,郑洞国军长和孙立人师长到达密支那战场。这时候,中国的抗日战争整整进行7年了,郑洞国为了激励士气,下达了夺取密支那、纪念抗战7周年的总攻击命令。郑洞国到战场后,经常亲临前线,视察督战,鼓舞士气,直接指挥中国驻印军围攻密支那的战斗。
7月13日,第30师主力,第14、第50师各一部,第5307部队等,在空军和炮兵的支援下,向密支那发起攻击。经过3天激战,部队逼近了密支那市区。
7月18日,驻印军集中航空火力和炮兵火力,向密支那发起猛烈攻击。激烈的战斗进行到26日,驻印军官兵接近密支那中心市区。在合围战斗的紧要时刻,新编第30师第90团被空运到密支那,增强了攻击力量。
8月3日,中国驻印军攻占密支那。这场战斗,驻印军打败了曾经在中国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常胜师团”,先后击毙日军2700多人,俘虏日军70多人。日军第56师团步兵旅团长水上源藏少将在战斗失败后自杀。在这场异常艰苦的围攻战斗中,驻印军伤亡达5100多人。战争是如此残酷,胜利的代价是多么贵重。
史迪威将军颇有感慨地说:反攻缅北的战斗,是“中国历史上对第一流敌人的第一次持久进攻战”。
密支那战斗结束后,中国驻印军进行休整和整编。史迪威将军仍担任驻印军总指挥,郑洞国升任副总指挥,所属部队扩编为2个军,即新编第1军和新编第6军。孙立人升任新编第1军军长,下辖新编第30、第38师;新编第2军下辖新编第22师,第14、第50师。数月后,新编第6军奉命调回国内作战。
驻印军攻占密支那以后,从印度经过卡盟、莫冈到密支那之间的铁路和公路畅通无阻,盟国运送给中国的战争物资可以经过密支那中转,减轻了“驼峰”航线的压力,提高了作战物资的运输量。缅北反攻作战胜利的重大意义由此可见。
八莫位于中缅边境,是缅甸北部伊洛瓦底江流域的一个大城市,规模仅次于密支那,也是日军侵略中国滇西的一个重要据点。中国驻印军攻克密支那以后,八莫的防御地位更加突出。日军为了维持缅北的侵略利益,把部署在南坎的第2搜索团、第16师团第2联队、混合炮兵1个联队,以及在莫冈、密支那溃退的日军残部调到八莫,在八莫周围构筑防御工事,组成新的防线,防守的总兵力达5000多人。
1944年8月28日,日军第2师团主力推进到芒市(中国云南潞西),第18师团从英多转移到中缅边境的南坎。日军把这2个师团部署到滇西,主要是企图阻止中国驻印军与中国远征军会师。
中国驻印军取得密支那战斗的胜利以后,部队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整训和补充,编制也作了局部调整。10月10日,驻印军总指挥部下达了第二阶段的作战命令。
10月21日,中国驻印军先头突击队新编第38师第113团奉命攻击前进,右纵队于29日攻占庙堤,左纵队在太平江上游的铁索桥附近渡江后,于11月1日抵达不兰丹。但是,江势险阻,第38师主力仍然滞留在太平江的北岸。
孙立人军长为了迅速攻克八莫,立即调整部署,命令右纵队的第112团迅速转移到左翼方向。从新龙卡巴向八莫南面的曼西进攻,切断驻守在八莫的日军的后方运输线;第114团在第113团在配合下,向八莫的正面攻击。
进攻战斗发起后,驻印军在美国空军的支援下,经过10多天的激烈战斗,相继攻克了莫马克和曼西,于11月上旬把八莫据点的日军包围起来。接连数天,驻印军在航空火力和炮兵火力的配合下,向八莫据点的日军发起攻击。但是,日军残部1500多人凭借有利地形和坚固的工事,继续固守八莫,拼命抵抗,梦想等待南坎方面的日军前来支援。
11月12日,新编第22师攻克大曼等日军据点后,迅速调遣部分兵力向八莫前进,策应第38师围攻八莫。
11月24日,驻印军突破八莫的外围据点,攻入八莫城内。激战中,除60多名日军跳入太平江,逃往南坎外,其余日军包括城防司令原三好上校在内的官兵,全部被歼灭。
11月25日,八莫全城被新编第38师占领。
八莫战斗,驻印军击毙日军2430人,俘虏日军21人,缴获飞机2架,大炮25门,战车2辆,轻重机枪65挺,步枪630多支,夺取飞机修理厂2座。新编第1军官兵伤亡1021人。八莫战斗的胜利,为驻印军与远征军会师奠定了基础。
攻克八莫后,驻印军又向南坎发动了进攻。
南坎地处中缅边境,西通缅甸八莫,东可到龙陵,南坎的公路与滇缅公路互相连接,交通十分便利。日军入侵缅北以来,在南坎修筑公路,储备粮弹,早就做好了长期防守的准备。八莫战斗结束后,日军在南坎的部队主要是第56师团和第2师团各1部,兵力共有2个师。
驻印军第38师围攻入莫的时候,八莫的日军自知难以持久作战,紧急向南坎求援。11月30日,驻守南坎的日军第55旅团旅团长山崎四郎上校率领所属部队,并附属炮兵、工兵、辎重兵各1个联队,从南坎北上,救援八莫。谁知,这支被称作“山崎支队”的日军在行进途中,与驻印军第30师的主力部队遭遇,两军在拜家塘、康马附近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一时难分胜负。新编第一军军长孙立人将军得知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在八莫战场上的第38师第112团向日军的后方截击,这就使山崎支队首尾难以相顾,根本无法支援八莫。12月17日,第30师把日军山崎支队击退后,乘胜前进,逼近南坎。不久,第38师第112团也向南坎西侧疾进。12月下旬,第30师进至南坎外围。孙立人军长看到南坎附近是一条狭长的谷地,如果正面攻击,部队难以展开。于是,孙立人军长命令第38师第112团等部队首先歼灭南坎外围的日军,对南坎形成双重包围。
1945年1月14日,围攻南坎的部队先后进至南坎西南的预定出发阵地,做好了总攻击的准备。15日,驻印军新编第1军各部队在强大的航空兵火力和炮兵火力的配合下,用坦克突破开路,向据守南坎的日军发起了猛烈攻击。据守南坎的日军虽然拼命抵抗、但根本无法阻止驻印军强大的火力和兵力突击,伤亡惨重,士气低落。
1月15日,新编第30师的部队攻占南坎,少数残余日军狼狈地突围,向东北方向古木蔽天的森林里逃去。
南坎战斗,驻印军先后击毙日军1780人,俘虏日军12人,缴获卡车10辆,夺取仓库10多座,以及其他许多作战物资。
蒋介石对南坎战斗很重视。当蒋介石看到驻印军攻克南坎的捷报后,立即打电报给卫立煌,命令中国远征军迅速攻占畹町,尽快扫除中印公路上最后的日军据点。
蒋介石的命令,揭开了中国远征军一场新的战斗。
② 中国在中印边界军力布署
美国媒体9月4日刊载旅居加拿大的印度作者哈里·桑德(Hari Sud)的文章,文章题为“中国对印度的军事优势正在消失”,文章对中印军力对比做了一些分析,还提到,中国如果发起对印度的战争并没有什么意义,中印两国应当加大经济和贸易往来。文章的主要内容如下:
美国合众国际社亚洲在线报道,文章首先说,中国言与行或导致类似1962年的另一场冲突。中国不喜欢印度作为一个全球性大国的崛起,还对印度未来五年的军事采购计划有所猜疑。
文章提到,中国在八月中旬开始进行一场代号为“跨越-2009”(Stride 2009)的大规模实兵军事演习,调遣50000部队远离基地远程机动。根据分析,这场演习表明中国准备好对国家任何一处地方有事时,能够作出快速反应,这场演习还展现了,中国基础设施的有效性,已经允许部队快速部署到成百上千公里之外的地方。演习计划在10月1日,也就是新中国的60周年大庆时达到高潮。文章说,中国在中部省份维持有30-40个师的预备役部队,但是中国西藏和印度边境地区在快速部署的区域之外,只有一条建设在永久冻土上面的铁路线与内部省份地区相连接。尽管这场演习不是专门针对印度,但最近忙于巴基斯坦边境地区的印度,或许需要调整其防务位置了。
文章提到,在1978年中印达成协议,两国将在喜马拉雅山区维持现状,避免军事建设。1998年事情有所变化。印度在东段地区维持30000部队,在西段维持20000部队,印度没有在边境地区修筑新的公路和提升基础设施,事后表明这是一个错误。在过去30年来,印度与中国举行了13次高级别的边界问题谈判,最近一次是在7月份,但成果寥寥。
文章还说,对于中国的“威胁”印度有自己的评估,已决定寻求在边界地区的军事建设。八个山地师在喜马拉雅山区进行作战训练,还将增派两个师,此外,60000印度地面部队将被派往靠近达旺地区的东部边界,还有20000部队将增派到西段边界的拉达克地区。在东部,三个曾被废弃的机场被激活,在西部,也有三个机场被重新启用,距离中国西藏边界只有200公里的一个主要机场将被升级成能够起降苏-30战机,这个机场是对中国铁路线的一个主要威胁;印度还开始其他一些公路的建设,其中一条将通过马拉里-若唐山Manali-Rohtang)将拉达克与印度其他地区相连。
文章接着评论说,印度的上述进展可有效地应对中国现有的优势,此外,与1962年的时候相比,印度部队在丛林和山地作战的能力更强,1999年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卡吉尔(Kargil)冲突中的表现大概向中国表明,印度已经不会像在1962年的地面战中轻易地被击败了。中国赢得了1962年的冲突,使用了经典的中国战争策略,在地面战中,印度的士兵由并不能胜任的将军指挥,而且,中国士兵使用的冲锋枪具有优势,它们迅猛的火力压倒了携带二战时期“李-菲尔德”步枪的印度兵。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变化,印度的突击步枪能够与中国的媲美,印度的将军们也学会了战争的艺术。
文章提到,印度将在未来五年中接收新型的军事装备,它的新下水的核动力潜艇将在2012年或者2013年前完全角成战力,而且,从俄罗斯订购的航母也将有望加入印度海军服役,印度自制的轻型战斗机以及进口的中型战斗机将形成战力,所有上述这些装备,再加上适合在喜马拉雅山区作战的超轻型火炮将部署到位,2014年之前,印度军队的火力将达到现有的两倍,是1962年的十倍。
对印度最大的威胁是从中国西藏发射的射程达到1500公里的巡航导弹和印度洋上的中国海军舰队。印度的工业核心地带和军事基地在上述导弹的射程之内,而且新型制导系统让这些导弹的打击精度极高。遭受200枚巡航导弹的集中攻击时,根本无法防御,印度唯一的希望在于(假设)这些导弹在飞跃喜马拉雅山区飞行600公里之后,丢掉了它们的攻击目标。印度利用在马六甲海峡的西部出口附近的海军基地对抗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动作。
文章最后提到,中国发起对印度的战争没有什么意义,中印两国应当加大经济和贸易往来,这可以带来更多的财富。
哈里·桑德(Hari Sud)是前C-I-L公司副总裁、前投资战略分析家、国际关系专家,曾就读于旁遮普大学(Punjab University)和密苏里大学(University of Missouri),旅居加拿大已有34年。
印度目前在中印边界东段驻军10万人,在中印边界西段的印控克什米尔驻军40万,到2020年和中印边界附近的印度驻军总和将达到60万。印度正在采购126架战机,曾大江认为到2020年印度空军将拥有1900余架飞机,20架F-35,20架苏35或米格35,130架F-16C/D或F-18E/F,200架苏30,49架“幻影”2000,116架“美洲虎”,78架米格-29,165架米格-27,79架米格-23,400架米格-21,各型运输机250架,“费尔康”预警机10架,侦察机和教练机等400架。曾大江认为到2020年印度陆军将突破100万人,分为6个战术司令部,装备4000辆坦克,其中1500辆T-90装备21个坦克团(每个团71辆或72辆T-90),2500辆T-72改进型装备40个坦克团(每个团62辆或63辆T-72改进型)。
2009年印度拥有1700余架飞机,3000辆坦克,98万陆军。2020年印度将拥有1900余架飞机,4000辆坦克,100万陆军。如此庞大的印度军队,动用其一半的军事实力攻入西藏是有可能的,中国不可大意。
③ 印度山地部队战斗力怎么样
山地作战其实印度挺强大的,中国在边境放了重兵,很大一部分是为防阿三的山地部队,谢谢采纳
④ 印度边界安全部队开枪打死五名入侵分子,这出于什么原因
出于捍卫自身国家主权完整与独立,捍卫《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的国际法尊严。
据《印度时报》8月22日报道,印度边境安全部队(BSF)高级官员透露称,当地时间22日早晨,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的印巴边境附近击毙5名“入侵者”。 印度边境安全部队第103营的士兵还从死亡的“入侵者”身上收缴了AK-47系步枪和手枪。 印度军队并非人们印象“里中看不中用”的样子,他们也有血性的一面。这不,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就开枪打死了五名入侵分子。印度边境安全部队在印度北部旁遮普邦印巴边界线附近击毙了5名渗透入侵者。
边境作为一个国家的第一道防线,防卫和驻军都是十分的严密,除了防止领国入侵或者是越境之外,在防范不法分子的非法越境也起到了奇效。但是有些国家边境线很长,而且地形环境非常的复杂,士兵巡逻的时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的困难,恰恰这也是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的一个点。
这种果断处理的办法,值得为印度点赞!
⑤ 边防解放军和边防武警有什么区别
两者区别有:
(1)职务的侧重点不同。
解放军边防部队通常驻防在一线,侧重于对外,一般都由省级军区领导,驻防在我国重要边境地区。
而武警边防部队驻防在二线,侧重于对内,在一些不是很危险的地方驻扎的是边防武警部队,如与朝鲜的边境线上就是边防武警。
(2)所属单位不同
解放军边防部队一般都由省级军区领导,驻防在我国重要边境地区。
而武警边防部队受解放军总参谋部、公安部共同组成的边防委员会领导。
中国边防解放军在巡逻
拓展资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边防部队的主要任务是:
(1)严守国界,保卫边疆,同一切侵略、挑衅行为作斗争;
(2)负责边境值勤、管理,维护边境秩序,保护边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3)处理边境涉外事务,增进中国人民与邻国人民间的友谊;
(4)参加边疆社会主义建设,做好群众工作和民兵工作,搞好军民联防等。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边防部队的主要任务:
(1)是沿边沿海地区边防管理;
(2)是边境沿海地区、海上治安管理及渔船民管理;
(3)是出入境人员、交通运输工具的边防检查和监护;
(4)毗邻香港、澳门边境一线的巡逻警戒,北部湾海上边界巡逻监管;
(5)是涉外边防合作;
(6)是防范、打击沿边沿海地区各种违法犯罪,管辖在海上发生的刑事案件,管辖在边境管理区和沿海地区发生的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案、运送他人偷越国(边)境案、偷越国(边)境案和破坏界碑、界桩案。
⑥ 印度在中印边境争议地区部署了多少部队,装备如何,中
中印战争,中国大概部署了10000多人大概4个团的兵力,印度部署了20000多人的人兵力。
在兵力部署上印度更占优势。
战绩
在整个自卫反击作战中,中国军队歼灭印军3个旅(第7旅,第62旅、炮兵第4旅),基本歼灭印军3个旅(第112旅、第48旅、第65旅),另歼灭印军第5旅、第67旅、第114旅、第129旅各一部,毙伤印军第62旅旅长霍希尔.辛格准将以下4885人,俘印军第7旅旅长季.普.达尔维准将以下3968人(其中校官26名、尉官29名)。
伤亡
中国边防部队阵亡722人(其中军官82名、士兵640名),负伤697人(其中军官173名、士兵524名)。
缴获
飞机5架、坦克9辆、汽车437辆、88mm加农炮13门、88mm榴弹炮36门、75mm山炮12门、106.7mm迫击炮27门、106mm无后座力炮6门、81mm迫击炮142门、51mm迫击炮144门、轻重机枪631挺、长短枪5,772支、火箭筒112具、枪榴弹发射器(掷弹筒)32具、枪弹4120591发、炮弹79720发、手榴弹16921枚、地雷14848枚,电台(报话机)520部,炮兵观测仪等其他器材735部(具)。
消耗
炮弹22976发、枪弹701342发、手榴弹7080枚、爆破筒64节、炸药2050kg,喷火油料677L,损坏122mm榴弹炮1门、机枪18挺、长短枪81支、40mm火箭筒2具、电台(步话机)5部、汽车12台。
可以说中方大获全胜,不过忌惮于美国的压力,我们及时撤军!
⑦ 关于对印度在两国边境驻守了多少个军想干什么中国对此有什么对策
军队人数在10万左右,有达几千辆的坦克群,预计要部署18架苏30战斗机中队,已经部署4架,因为目前印度与中国领土边界争议上保持现实控制的局面,没有化界条约作保证,所以边界随时有可能发生冲突,所以几十年来中国方向都是印度部军的重点。关于中方的对策,青藏铁路是一个例子,具体的对策现下还不清楚,但如果开战,对2国来说都没有好处,所以战事还是比较遥远的。
⑧ 请问驻守在边境的解放军是什么解放军呢
很高兴能够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1。守边境的解放军可以统称为 边防部队,很据边防的稳定情况,有的边境又解放军守,有的由武警把守。 2。边防部队,一般都属于那种能够应急反应,有一定的战斗能力的,部队,乙类以下,没有实际战斗能力的部队是不让守的,这也是为了我们国家的安全和人民的财产着想的。 3。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请及时追问我,我是过来人,请采纳。
⑨ 抗战时,中国驻印军是什么样的
今年9月3日是抗战胜利75周年,电影《八百》正在上映。此时联想起家中老人(当年曾在国防部外事局工作)说过许多与抗战相关的往事,再结合诸多当年亲历人的回忆录说说当年中国驻印军的二三事。
这里先说个引子: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9月4午夜国军三方面军副司令长官郑洞国携24位官兵(机上还装载1辆美制吉普车以方便在沪时活动)搭乘盟军C54运输机柳州起飞,9月5日凌晨飞抵上海江湾机场。
这,就是国军第一批抵沪接管在沪日军投降的军事人员。在这架飞机上有位年轻的上尉参谋,他就是后来成为着名文史学者的黄仁宇。这一重要时刻后来被他写入了自己的回忆录。
不熟悉这段历史的人或许不明白,为啥是三方面军来上海接管在沪日军的投降?这是因为当年三方面军下属各部多为王牌主力,如新6军因在滇缅作战中大败日军精锐第十八师团战功突出,被安排在南京负责最重要的受降仪式,同样,参加过抗战时多次会战的94军负责接管上海与苏州地区的日军投降。这也是三方面军历史上最高光的一刻。
经驼峰航线运到中国的美械装备多配发中国远征军,少量配发其他部队。图为1945年5月,国军第74军在即将参加芷江战役时获得配发的美械装备1门75毫米美式山炮。从这位少年兵和他脚上草鞋看,当年王牌第74军的兵员与装备不会强到哪里去。
从国内初到向印度兰姆伽基地的中国士兵以补充驻印的新编1军与第6军。到1944年5月,中国驻印军共有5个师。全装美械,还配备两个坦克营,其中有30辆重32吨的谢尔曼中型坦克。
补充到印度的官兵一到印度后即被要求脱去身上破烂军装,换上新配发的军装。当年驻印军士兵配发军服 伙食基本是向美军看齐。
当年中国驻印军的兰姆伽基地在印度中部,处加尔各达到新德里间,面积有30平方公里,各种设施完善,配有游泳池、电影院等娱乐设施。
⑩ 中国与印度边境上有驻兵吗印度那边也有驻兵吗
有 中国与印度有领土争端,边界长达几千公里,中国的驻兵主要驻扎在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