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海上石油污染的影响和危害
主要指油轮失事和海上油田井喷等事故。近20年来,已发生多起超级油轮事故,如1967年 3月“托利卡尼翁”号油轮在英吉利海峡触礁失事是一起严重的海洋石油污染事故。该轮触礁后,10天内所载的11.8万吨原油除一小部分在轰炸沉船时燃烧掉外,其余全部流入海中,近140公里的海岸受到严重污染。受污海域有 25000多只海鸟死亡,50~90%的鲱鱼卵不能孵化,幼鱼也濒于绝迹。为处理这起事故,英、法两国出动了42艘船,1400多人,使用10万吨消油剂,两国为此损失 800多万美元。相隔11年,1978年超级油轮“阿莫戈·卡迪兹”号在法国西北部布列塔尼半岛布列斯特海湾触礁,22万吨原油全部泄入海中,是又一次严重的油污染事故。
直至目前,最严重的海上油田井喷事故是墨西哥湾“Ixtoc-I”油井井喷,该井1979年6月发生井喷,一直到1980年 3月24日才封住,共漏出原油47.6万吨,使墨西哥湾部分水域受到严重污染。
内容
由于世界石油运输主要依靠海上运输,而油船在航行中搁浅、碰撞、触礁、起火爆炸以及船体本身结构破损等造成的溢油事故,在世界各地,每年大约溢出原油20万吨~40万吨。
1967年3月下旬,位于英国康沃尔海岸到锡利群岛之间的马温特海湾,到处都是一片死亡景象。螃蟹、海胆、鳌虾和各种鱼类陈尸海滩,海面上是一大片酱黑粘稠的原油。原来在这个月的18日,一艘美国的超级油轮“托里·卡尼”号不慎碰触在名叫“七块石”的暗礁上,8个油槽当即损坏6个,石油大量泄漏出来。为打通航道,最后用飞机炸沉了油船,所载70多万吨原油全部泻入大海。
1978年3月下旬,美国巨型油轮“阿莫柯·卡迪兹”号在法国布勒塔尼海岸线外触礁断裂为二。两个星期之内,它往海中漏出的原油达22万吨,造成历史上最大的漏油事件,浸污海滩达160千米长,不计其数的鱼类死亡。
1989年3月24日,美国9.5万吨级的“埃克林·瓦尔德兹”号油轮在阿拉斯加州的威廉王子湾触礁,船体破裂,2.32万桶的原油泄漏在海上。油膜覆盖了大约1600平方千米的海水。水上的浮油蔓延达4600平方千米。使1万只海獭,10万只海鸟受害。
1991年1月17日开始的海湾战争破坏了大批油井,使大量的原油流入海中,形成的原油带长96千米,宽16千米,漂流的原油估计多达1100万桶,这是海上石油污染事件中最严重的一起。海湾地区有700多口油井在燃烧,每小时喷出1900吨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其烟雾扩散到印度,俄罗斯和非洲部分地区,并造成地中海、整个海湾地区以及伊朗部分地区降黑雨。
墨西哥湾拥有282口海底油井,再加固态垃圾的倾倒,严重污染了200万平方千米海域,来自油井的油和其他燃料,在海的表面形成厚厚的凝聚层。由于油的污染,沿海的一些海鸟不再下蛋,即使下蛋,蛋壳也很容易破碎。有毒物质也影响到了像螈鱼和其他游入江河产卵的鱼类的正常回游规律,因为它们被受到污染物的海流所包围。墨西哥海军打捞出16.1万种浸在水中的含油物,以及来自墨西哥海滩与港口中的1202吨垃圾。
2. 漂浮在海上的巨大垃圾场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绝望
海底巨型垃圾场有多恐怖?目前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达350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如果再不采取措施,海洋将无法负荷,而人类也将无法生存。海洋垃圾怎么产生的?主要通过这几方面:工厂废弃物、农药污染、生活污水排放、塑料垃圾等等。人类在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航运、捕鱼等海上活动是海滩垃圾的主要来源。
海底巨型垃圾场有多恐怖?
从两三个塑料袋,到成片的垃圾......
四、塑料垃圾
而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暴风雨把陆地上掩埋的塑料垃圾冲到
大海里;二是海运业中的少数人缺乏环境意识,将塑料垃圾倒入海中;第三就是各种海损事故,货船在海上遇到风暴,甲板上的集装箱掉到海里,其中的塑料制品就会成为海上“流浪者”。
2008年的海洋垃圾监测统计结果表明,人类在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航运、捕鱼等海上活动是海滩垃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57%和21%;人类海岸活动和娱乐活动,其它弃置物是海面漂浮垃圾的主要来源,分别占57%和31%。
3. 日本货轮在毛里求斯海岸触礁漏油,造成的后果有多严重
石油泄漏对海洋的生态来说是一个大灾难。
我们都知道油比水轻,油会漂浮在海面上并在风和海浪的推动下不断的扩大扩散,分割形成大小不一的油膜群。有些油膜可能会被海风吹到极地冰面,污染冰山。被油膜覆盖的冰层会增强吸热能力从而加速冰层的融化,使海平面不断上升,淹没大量岛屿和海岸,对岛屿上的居民和近海城市带来灾难。
被污染的扇贝
从太空中看地球,能看到我们的星球散发着蓝蓝的光芒,这都是海洋的功劳。海洋占地球面积的71%,水量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从某一角度能看到一整个面都是蓝色的海洋。蓝色给人舒服轻松的感觉,是生命的摇篮,所以保护海洋就是保护我们人类自己。
4. 跪求资料
张田勘 2003-3-31
1991年海湾战争后,科学家竟从珠穆朗玛峰上的雪中发现了石油灰烬。而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目前正在进行的伊拉克战争将造成的环境灾难可能远远超过那一次。
目前,国际社会在强烈希望早日结束这场战争的同时,也关注着战争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因为战争不仅意味着当地平民的伤亡,而且也会破坏人类环境损害我们每一个人——
焚烧财富迁祸环境
这次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必然会使中东人也是全球人的财富——石油资源遭到破坏,甚至化为乌有,因为无论是伊拉克的背水一战还是美军的狂轰滥炸,都必然会大量毁灭伊拉克的油田。石油燃烧不仅对环境和生态,也对人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
随着战争持续进行,油井燃烧的滚滚浓烟景象已经通过现代传媒出现在全世界人们的面前。
1991年,伊拉克军队在从科威特撤退时曾炸毁了那里的730口油井,科威特花费400亿美元,用了8个月才将大火扑灭,对科威特经济和全球环境造成严重破坏。而伊拉克油井数量2倍于科威特,它们对经济和环境的危害也将严重于1991年的海湾战争。
伊拉克油田的井压是科威特油田的2倍,因而,其火势将更为猛烈。在科威特,当时灭火队员以一天一口井的速度扑灭油田大火;而在伊拉克,可能会是一个星期一口井。当时科威特油田有数百万桶原油燃烧,焚烧后的烟雾和化学物质遮天蔽日,形成白天黑夜皆为黑茫茫一片的大地污染奇观,而且几个月后也未消失。科威特也因此被西方媒体称为“人间地狱”。油田焚烧后油烟污染的严重程度足可熏死飞禽,当地的羊被宰杀后发现肺部都是黑的。
原油流失水生物种灭绝
据世界环境监测中心、欧佩克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战后的调查统计,海湾战争油田焚烧后,对生态的破坏如下:
在海湾战争中,美英联军的空袭造成大约600万桶原油流失,而伊拉克焚毁科威特油井又造成每天约500万桶原油燃烧。这些原油有很大部分流入海中,先后形成三片共约1200平方公里的油膜,造成世界最大的海洋石油污染。由于原油污染海面,约100万只水鸟丧失了沿岸滩涂上的栖息地,油污沾满了鸟儿的羽毛,使得它们无法飞行与觅食,约30000只海鸟死亡,52种鸟类灭绝,受到伤害的还有其他迁徙于波斯湾的各类海龟、鱼类。
波斯湾水生物种的灭绝难以计算,海水中的鱼类也因缺氧和中毒而大量丧命。另外,海洋中50%的珊瑚受到污染,成千上万吨二氧化硫排放到空中,沉积在海湾地区的硫磺和氧化氮就高达250万吨,给当地的农业造成了灾难性的危害。而这些物质会产生大量酸雨,也必然在以后给海湾和全球造成生态灾难,因此,当年海湾战争造成的污染几十年都难以消除。
虽然伊拉克地处沙漠,但其中部有两河流域形成了肥沃土地和茂密森林。而目前正在进行的战争必将使这样的森林和土地受到污染和破坏。
这种灾难可以从1991年的海湾战争及更早的几次战争看到,当时伊拉克有20%的红树因原油焚烧而遭污染。而在20世纪60年代的越南战争,由于美军对越南森林喷洒脱叶剂,不仅使越南1%的森林毁灭,40%的森林受到破坏,而且使得美军和越南当地人深受脱叶剂的危害,灾害最为严重的地区寸草不生,60%的婴儿出生畸形,许多成年人不育,参加越战的美军退伍士兵患不明原因的疾病。更为早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前苏联与德国法西斯敌对双方曾毁掉森林2000万公顷,花圃果园65万公顷,炸死各种大型动物1亿头以上,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所以,随着这次伊拉克战争的启动和进行,伊拉克两河流域孕育的巴比伦文明和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可能会遭到毁灭性破坏。
战争硝烟污染大气
当年海湾战争后,专家认为,科威特上空的大气污染程度不低于一枚轻量级化学弹头所形成的污染。若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若干年后,其危害程度将不亚于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带来的危害。不过,海湾战争和油田大火造成的大气污染对整个地球构成的危害,更是难以估计,因为这种危害并不局限于中东地区。
石油燃烧释放的烟雾伴随着战争硝烟飘向天空,影响了亚洲季风,导致了印度和东南亚干旱。数年之后,当科学家对登山队员从珠穆朗玛峰上取回的雪样进行化验时,竟发现了海湾石油大火所飘逸去的灰烬,南极考察站的科学家们也在南极的雪水中化验出了海湾战争的污染物。
不仅在珠峰南坡一些外国人发现了黑雪,而且北坡的西藏当地居民也于1991年发现有黑雪降下。中国科学院1992年的监测分析表明,珠峰大气、水中增加的化学元素正是石油燃烧的排放物。此外,在青藏高原采集到的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冰芯———海拔7100米的达索普冰芯也记录了这些污染事件,从冰芯中已鉴定出正构烷烃等120多种有机化合物,这是全球首次在山地冰芯中发现如此多的有机化合物。
不仅如此,1991年的海湾战争对环境的污染在其他一些方面更有深远而潜在的后果,比如,对土壤、对地下水、对气候……虽然有的研究人员认为海湾油田的焚烧造成科威特当地气温上升,但从长远结果看,油田焚烧后的污染更可能导致气候变冷。因为烟雾在大气层的上方聚集,阻挡了来自太阳的能量和阳光,从而导致下面的地球气温急剧下降。果然,在1992年,环境专家就发现,科威特当地的气温有了下降。此外,燃烧的油烟导致的酸雨更引发了科威特人严重的呼吸道疾病。科威特公共卫生专家与美国哈佛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表明,仅仅在1992年就有约1000人死于大气污染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由于以上种种灾难和对环境的破坏,甚至世界上最圣洁的屋脊——珠穆朗玛峰都已受到海湾战争的污染,因而专家认为,海湾战争造成的生态灾难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但是,由于伊拉克拥有2倍于科威特的油井,那么这次伊拉克战争造成的环境灾难完全有可能远远超过上一次的环境灾难和生态毁坏。
狂轰滥炸动摇地质结构
多少年来,战争对环境破坏的另一种后果尚未进入人们的视线,因而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利用高科技制成的激光制导炸弹、大规模杀伤性炸弹以及贫铀弹等强烈动摇了地质结构,造成地壳破坏,引发地震。
美国和北约所使用的带穿透器的炸弹能在地下几十米深处爆炸,不仅可以影响地壳结构,而且会对地震源产生直接影响。比如,1999年美国、北约对南斯拉夫轰炸到第28天,即4月30日,贝尔格莱德地区发生了烈度为5.5、震级为4.5的地震。而在此之前的4月16日在捷克、4月28日在罗马尼亚和克里米亚也发生了好几次地震。显然,这是不正常的,因为在两周内欧洲这一地区发生的地震频率远远高于平均水平,研究人员不得不把地震原因归为美国和北约的狂轰滥炸。后来统计表明,南斯拉夫土地上经受了美国和北约50万吨总当量的炸弹,对当地地质结构造成严重破坏并隐藏了未来地震的危机。
研究人员认为,地壳会像嘴唇一样可吸入来自外部的动力冲击,以后再将其释放出来。但是这个时间有多长,就很难说了。2001年美国在对阿富汗一次轰炸投放近100吨爆破弹和一些威力巨大新式真空弹后9小时,在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边界就发生一连串地震。因受到轰炸而延期的强烈地震也许会在1个月、1年或10年后发生。
在产油的伊拉克,轰炸造成的灾难还在于造成石油层的破坏。狂轰滥炸造成地壳异常活动后,伊拉克的地壳将缓慢移动,石油会流向重新形成的地下贮藏所。于是,不仅伊拉克的石油财富会悄悄转移,而且将埋下地震的隐患。
更令人担心的是,美国人还在炫耀他们最新研制的重型炸弹。2003年3月11日,美国宣布,当天下午在佛罗里达西北部地区成功投放并引爆了一枚重达10.5吨的巨型炸弹。这种巨型炸弹学名为“高能空中爆裂弹”,这种炸弹将产生极大的心理震撼作用,迫使对手“不战而降”、消极避战乃至望风而逃。然而,这种炸弹将对伊拉克的地质环境造成怎样的灾难性破坏,只有等到以后才能知道了。
贫铀弹危害环境和生物
在过去10年里进行的三大地区战争——海湾战争、波黑战争和科索沃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均使用了贫铀弹。美国、北约在1994~1995年间在波黑使用了10800枚贫铀弹,1999年轰炸南联盟期间,共使用了3.1万枚贫铀弹,严重破坏了整个巴尔干地区的生态环境。
2001年1月6日的《俄罗斯报》也报道,早在海湾战争后北约就知道使用贫铀弹的后果会怎样。当时,美国共向伊拉克投放了9.4万多枚贫铀弹,25万伊拉克人遭受了从天而降的300吨放射性物质的危害,数千名美国军人也受到贫铀弹的伤害。但由于他们在伊拉克领土上逗留的时间并不长,所患疾病程度并不算太严重。但是,后来由贫铀弹及石油燃烧等共同引起的“海湾战争综合征”也祸及10万美军大兵,美国政府和北约对此或三缄其口,或连连推卸责任。
贫铀弹是一种具有极大杀伤威力的新型炸弹。它以贫铀为主要原料制成。贫铀是在提炼放射铀(铀235)的过程中的副产品,其放射性比天然铀低65%,可平均持续4000~5000年。这种放射性物质暴露于自然环境下,会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总体来说,贫铀弹对人体至少有五大伤害:一是引起造血障碍,表现为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红蛋白减少,造血细胞受损而导致造血障碍;二是引起白内障,表现为眼晶体混浊及视觉障碍,这也是最早发生和最多见的病症;三是白血病及其他恶性肿瘤;四是生育能力下降,甚至会导致精子和卵子中的染色体畸变和基因突变,进而导致下一代出现异常;五是生长发育出现障碍,严重时会引起寿命缩短、未老先衰或提前死亡。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博士哈里·夏尔马1998年起草的一份研究报告说,海湾战争中使用的贫铀弹使美国退伍军人和伊拉克公民中的癌症患者增加了2万~10万人。英国生物学家科格希尔认为,在南斯拉夫投射的贫铀弹造成的核污染相当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的3%。贫铀弹已使所有巴尔干地区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南斯拉夫的放射性指标更是达到了正常标准值的3000%。
经历了海湾战争的伊拉克人民更是深受美军贫铀弹长期辐射的危害。在伊拉克南部小城巴索拉医院工作的肿瘤专家阿里在今年3月对墨西哥《全球化
》月刊记者约翰·皮尔格说,在海湾战争之前,巴索拉每个月大约有3~4人死于癌症,如今死亡率上升了12倍,仅仅在他的医院每个月就有30~35人死于癌症。他们的研究表明,在今后5年中,这一地区40%~48%的人都会罹患癌症。虽然他们不能确定原因,但是他们认为这一切都是美国和英国在战争中使用贫铀弹造成的。
有专家表示:“我们无法组织人员对此进行研究,我们甚至没有仪器来测量这一地区的放射线水平是否超标。这里发生的事情和切尔诺贝利发生过的一样,造成的后果极其严重。这里的蘑菇变得十分巨大,河流中的鱼长得奇形怪状,已经无法食用,就连花园中的葡萄都发生变异。”
从表面看,人类、生物和环境所受到的威胁与损害是战争,但实际上,人类最大的危险和灾难来自于自身的心灵,战争只不过是人类为了达到自己欲望和野心的一种极端手段,但是人类在把自己的智慧、财力和资源用于战争武器和战争后,所有的人和环境都面临的是毁灭。人类现有的核武器已足够把地球毁灭几十次。
战争对环境和人类都是一场灾难,而这次伊拉克战争带来的灾难将会十倍甚至几十倍于过去的所有战争。拯救人类、生物、地球和环境只有和平,而非战争。也只有和平,人类才会有更好的生态,才会有与自然更和谐的关系。(原载《文汇报》)
5. 原油在海面上泄露了有什么处理方法
原油泄漏有很多种 简单点有陆地泄露和海上油轮泄露 陆地泄露危害性大一点,简单处理方法是直接烧掉。 油轮泄露就要打捞了。原油泄露后是漂浮海面的,首先用东西圈起来,然后聚拢,用水泵之类直接抽到运输船上,上岸后再行处理。 再有,如果你问的意思是原油泄漏之后的污染问题怎么处理的话,那就比较麻烦了。一般是处理不干净的。
采纳哦
6. 海洋是个聚宝盆,是个,是个
海洋是个聚宝盆,海洋是个取之不尽的药库,海洋是个物产丰富的粮仓,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7. 急用!!!!!有关海洋的!!
是的
海洋能源包括
潮汐能:是一种利用水位变化所产生的位能及水流所产生的动能(潮流能)而获得的一有效能源。
波浪能:(因波浪上下波动浮力,™M向波压力或波浪所引起的水中压力变化而产生的能源。
海洋温差能:即利用深部海水与表面海水的温度差产生有用的能源。
盐梯度能:即利用两处含盐份高与含盐份低的海流,因混合产生渗透压作为动力,而可用以产生能源。
洋流能:利用高速度的洋流或潮流带动结合水车、推进器、及降落伞状物的水中电厂而将其转换为有用的能源。
海洋能源
浩瀚的大海,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更有真正意义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海洋能源。它既不同于海底所储存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海底能源资源,也不同于溶于水中的铀、镁、锂、重水等化学能源资源。它有自己独特的方式与形态,就是用潮汐、波浪、海流、温度差、盐度差等方式表达的动能、势能、热能、物理化学能等能源。直接地说就是潮汐能、波浪能、海水温差能、海流能及盐度差能等。这是一种“再生性能源”,永远不会枯竭,也不会造成任何污染。
潮汐能就是潮汐运动时产生的能量,是人类利用最早的海洋动力资源。中国在唐朝沿海地区就出现了利用潮汐来推磨的小作坊。后来,到了11-12世纪,法、英等国也出现了潮汐磨坊。到了二十世纪,潮汐能的魅力达到了高峰,人们开始懂得利用海水上涨下落的潮差能来发电。据估计,全世界的海洋潮汐能约有二十亿多千瓦,每年可发电12400万亿度。
今天,世界上第一个也是最大的潮汐发电厂就处于法国的英吉利海峡的朗斯河河口,年供电量达5.44亿度。一些专家断言,未来无污染的廉价能源是永恒的潮汐。而另一些专家则着眼于普遍存在的,浮泛在全球潮汐之上的波浪。
波浪能主要是由风的作用引起的海水沿水平方向周期性运动而产生的能量。
波浪能是巨大的,一个巨浪就可以把13吨重的岩石抛出20米高,一个波高5米,波长100米的海浪,在一米长的波峰片上就具有3120千瓦的能量,由此可以想象整个海洋的波浪所具有的能量该是多么惊人。据计算,全球海洋的波浪能达700亿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为20-30亿千瓦。每年发电量可达9-万亿度。
除了潮汐与波浪能,海流可以作出贡献,由于海流遍布大洋,纵横交错,川流不息,所以它们蕴藏的能量也是可观的。例如世界上最大的暖流——墨西哥洋流,在流经北欧时为1厘米长海岸线上提供的热量大约相当于燃烧600吨煤的热量。据估算世界上可利用的海流能约为0.5亿千瓦。而且利用海流发电并不复杂。因此要海流做出贡献还是有利可图的事业,当然也是冒险的事业。
把温度的差异作为海洋能源的想法倒是很奇妙。这就是海洋温差能,又叫海洋热能。由于海水是一种热容量很大的物质,海洋的体积又如此之大,所以海水容纳的热量是巨大的。这些热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另外还有地球内部向海水放出的热量;海水中放射性物质的放热;海流摩擦产生的热,以及其他天体的辐射能,但99.99%来自太阳辐射。因此,海水热能随着海域位置的不同而差别较大。海洋热能是电能的来源之一,可转换为电能的为20亿千瓦。但1881年法国科学家德尔松石首次大胆提出海水发电的设想竟被埋没了近半个世纪,直到1926年,他的学生克劳德才实现了老师的夙愿。
此外,在江河入海口,淡水与海水之间还存在着鲜为人知的盐度差能。全世界可利用的盐度差能约26亿千瓦,其能量甚至比温差能还要大。盐差能发电原理实际上是利用浓溶液扩散到稀溶液中释放出的能量。
由此可见,海洋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只要海水不枯竭,其能量就生生不息。作为新能源,海洋能源已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兴趣。
8. 印度尼西亚廖内省的杜迈港高出海平面多少
高出多少真不知道,你就参考泊位水深吧:印度尼西亚油港。位于该国西部苏门达腊岛东北海岸中腰,鲁帕海峡南岸,临马六甲海峡。东南距新加坡约140海里,西北距勿拉港约170海里,北距马来西亚的巴生港约90海里。港区沿鲁帕海峡岸东西伸展,北有鲁帕岛为屏障。东部是PERTAMINA公司石油化工码头,计有6个泊位,呈栈桥式,前沿水深15-18米,除1号和6号泊位外,其它均可靠泊1.0-3.5万吨级油轮,1号泊位可泊10万吨级油轮,但6号泊位仅接纳3000吨级以下的油轮,有软管分别连接库区。中段是原油码头,共有4个栈桥泊位,1号和2号泊位水深18米以上,可靠泊15万吨级油轮;3号和4号泊位水深在15米以上,分别可泊10万和5.5万吨级的油轮,有12英寸输油管道连接码头油库。西部是港务局1号和2号干泊位,供1-2万吨级干货轮停靠,码头上备用13、18、40吨岸吊各一台和40吨移动式吊机两台。该港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石油输出港,南部的米纳斯油田也是印尼最大的油储产区。气象资料请参考印尼气候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