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印度美食种类不逊我国,为何印度美食依然上不了台面
说起印度的美食相信很多的外国人是不能接受的,也只有本国人才能吃得下这样的美食呢,不仅外观不好看,味道也是不怎么样,看到最后你会觉得印度人爱吃的美食简直跟我们自己吃的不能相提并论,差距太大。都说印度的食物让人提不起食欲,但是看完下面这几种印度食物,你觉印度食物让你有食欲吗?
Samosa
沙摩沙是三角形的咖哩炸饺,它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印度街头快餐。它的馅是由薯仔、扁豆、洋葱、奶酪碎羊肉、鸡肉等制成的,再搭配香菜酱和罗望子酱,就变成了印度人们喜欢的食物。
看完你还觉得印度的食物没食欲吗?
⑵ 看看印度人从杀鸡开始,怎么炒一锅鸡肉,感觉炒
用料
鸡胸(绞碎) 一片(200克左右,多一点少一点不影响)
中号洋葱,切碎 1个
中号番茄(我用的罐头番茄,已去皮,用新鲜番茄注意去皮) 3个
长青椒 1根
蒜头7-8瓣
姜黄(可以用咖喱粉替代,不过五香粉就少放一点) 1小勺
五香粉1大勺
辣椒粉1大勺
完整黑椒粒 1小勺
姜1指长(中指,嘻嘻)
香菜叶 少许(可不要)
盐适量
步骤 1
洋葱切碎,番茄、青椒统统切碎放一个碗里,香料(姜黄、辣椒粉、五香粉、黑椒)混在一个碗里,鸡肉绞碎,蒜头和姜切碎放一个碗。我喜欢把材料都放在小碗里准备好,看起来很专业的样子,嘻嘻。
步骤 2
少许热油炒洋葱,炒至稍稍有点金黄,加姜与蒜炒香
步骤 3
下鸡肉炒至变色。注意鸡肉下锅前用少许料酒拌一拌,比较容易炒开
步骤 4
倒入香料大火继续翻炒均匀
步骤 5
加番茄、辣椒丁,倒入1杯半水,可以酌情增减,喜欢吃干一点的就少加点,我喜欢汤汤水水,就加得多一些。
步骤 6
盖上盖子小火炖40分钟,炖好后如果水分过多,开盖大火烧一会,蒸发掉部分水分。千万别蒸干了,咖喱的精华都在汤汁里呢
步骤 7
找个漂亮的碗装起来,一定要把碗沿擦干净,嘻嘻
小贴士
1. 切洋葱不流泪的小诀窍:洋葱让人流泪主要是因为气味刺激,所以剥掉洋葱外皮马上要用冷水冲洗,水膜可以减少气味的刺激,很敏感的人可以每切几刀就用水冲一下刀。
另外就是切洋葱要快,不要把洋葱切成几大块再去切丁,要整体切。首先把洋葱竖着对切成两半,一半放远点(离得远气味轻一点),加一半竖着划三刀切分成四份,但注意洋葱头的那一端不要切断,就像是开花一样,一头分开,另一头还连着。然后横着切,切出来就是洋葱丁了,切得也快。(下次切洋葱再传点图上来)
2. 咖喱就是讲究一个香料配比,用什么肉倒是不那么讲究,大块肉或肉末也是随意,印度人有的连肉都不放,直接放印度小扁豆,味道也很好
⑶ 关于印度菜 北京那有印度菜饭店
印度菜
印度共和国有十多个民族。居民多信印度教,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锡克教、佛教。在饮食上一般以稻米、面食为主。印度人不吃牛肉但喝牛奶,并善于调制奶制品.在口味上尤喜食咖喱,嗜好酸辣,成菜汤宽,重油重色。烹调方法以烧、煮、烩、炸、炒、为常见。饮食时人们喜用手抓食,高层人物多用刀、叉、勺食之。荤菜烹制,喜用挂糊,不善用浆,丁香、八角、小茴、豆蔻、辣椒粉、黄姜粉、格拉玛什拉粉用量惊人。红茶为印度一大特产,饮用时需烧煮,并加入白糖和奶粉。在众多的印度菜肴中,咖喱类菜为其最大特色。
印度人不怎么喝汤,且以各式饼类取代米饭为主食。但是有一种印度式炒饭,米粒饱满纤长,咬劲松软,放多些水蒸煮也不会粘糊,呈现出润泽的金黄色。而说到其主食膳饼,则有些类似台湾的炒饼,但薄了许多,且仅为炸与烤二种。像以芥麦粉加入沙拉、油、糖、盐、牛奶,揉成球状后铲平,立即置入锅中炸成中空膨酥的麦饼,再沾上酸酸甜甜的芒果酱或咖喱泥入口,当脆嫩的饼皮碰上那用芒果、水蜜桃、姜丝、菜果醋混合煮成的冰镇糊酱,口感极佳。另外还有一种奶油煎饼,平铺上揉入香奶油的面团,涂各式口味泥末食之,外酥内软颇为可口。
说起印度菜中开胃菜的特色,比起主菜绝对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用机器压制成的黄豆泥,由于泥中添加胡椒粒和盐巴,吃时不妨以油炸方式使薄片上部分盐分流失,口感较不咸且符合健康原则。嗜辣者不妨撒点辛香粉和稠咖喱,别有风味。香酥的咖喱脆饺素有“孟买蝴蝶”之称,外皮似越式春卷皮,内包二种口味,马铃薯或肉酱,且吃得出青豆仁、青辣椒丁和洋葱香,若沾上特制的绿酱一起食之,口感则岂只是单纯惊奇而已。因为这绿酱可是用香菜末、洋葱、盐、柠檬汁、青辣椒作成的泥状蘸料。另外,印度人最爱吃的除了洋葱、咖喱、膳饼之外,还有各式奶酪制品。最特别的吃法分为甜与咸两饼,润颜又助消化。如黄瓜奶露,在新鲜柠檬糊状奶酪里放入小黄瓜、洋葱及番茄,酸咸开胃。另一种液态饮品酸乳,里面可随个人喜好添加糖、盐或者甜巧克力粉。
由于宗教信仰的缘故,印度菜多羊肉、鱼、鸡肉与鲜蔬菜养生素(指可吃蒜、洋葱)。各食材依不同香料烹调出“指”颊留香的美醇原汁烩菜。最典型的就是干烧咖喱虾。先以鲜虾浸入烫咖喱汁中除腥,再加入香料爆香块炒,沥汁后起锅,肉质弹性特佳。另外就是有名的咖喱鸡,不油、不辣、淡咸适中入味,需有信手拈来的火候功夫才行。
不喝汤的印度民族,餐后来杯奶酪饮料可去饱胀感。或者来杯印度的大吉岭奶茶。印度茶是直接将茶配入牛奶,加上姜、糖、香料慢火细煮二分钟。或者直接加入炼乳即可。另一道极品“玫瑰奶油茶”,柔滑纯郁的玫瑰香味扑鼻先醉,含入舌尖,纯香微蕴,更易醉人。马萨拉茶要添配生姜与小豆寇。饮水是从上面滴下来用嘴接,饮茶是倒入盘中用舌舔。习惯于分餐制多系席地围坐,右手抓食。
印度菜概括而言就是一种“简单食材+主要调料+烹饪方式”的组合。而印度菜神奇之处就在于它多种多样的调料。印度人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烹饪中熟练使用各种繁杂的调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丰富的味道。
简单食材
早就听闻印度菜的神奇,最神奇就在于它的调料--据说,印度菜所使用的调料几乎达到了“世界之最”的地步,每道菜的调料都不下10种。其实,在印度人的生活中,他们早已在日复一日的烹饪中熟练使用各种繁杂的调料,也正是由此造就了印度菜神秘而丰富的味道。
真让印度人自己来解析印度菜,他们往往说不出什么门道,反倒是一些精于美食的中国饕餮客,总结出了印度菜的最大特点:“简单食材+主要调料+烹饪方式”的组合。
印度人在食材的选择上比较单一,通常只是鸡肉、羊肉、海鲜和各类蔬菜;调料虽然种类繁多,但是每道菜都会有一款比较主要的调味料,比如孜然、马萨拉等;菜肴的烹饪方式也相对简单,有烧、烤、炒等几种。食客点餐时,只需选择食材、主要调料和烹饪方式,印度大厨绝对可以按照你的口味和要求制作出美味的菜肴。
当然,品尝一个国家的菜肴,并不只在满足口腹之欲,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习俗和生活方式。印度菜在菜式创造和就餐礼仪上,都已经逐渐变得更加国际化,但是有一些细节仍然需要外国食客们注意,否则仍有可能在餐桌上贻笑大方。
Tip1:就餐也要拿捏时间
印度人通常一天只吃两顿饭,第一餐是在上午接近中午的时候,第二餐基本在晚上9点以后。但是习惯西式生活的印度人,也开始一日三餐,每餐包括开胃菜、汤、主菜和甜点,根据个人食量点菜,也可以不要开胃菜。
如果和印度人同桌吃开胃菜,吃得太快或太慢都是不好的,最好尽量保持和对方相同的速度把菜吃完。甜点和茶一定要等到饭后再端上餐桌,否则也是对客人非常不礼貌的行为。
印度人实行分餐,所以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菜。
Tip2:“手抓饭”的乐趣和忌讳
虽然目前在许多正式场合,印度人已经开始用刀叉吃饭,但在私底下,他们仍然习惯用手抓饭吃。“手抓饭”是印度人长久以来的就餐习俗,吃饭前他们会先洗净手,然后准备就餐。如果去印度人家里做客,一定要尝试“手抓饭”的乐趣。也正因为这一习惯,使得印度大部分菜都被制作成糊状,这样才便于用手抓饼卷着吃,或是抓米饭拌着吃。而且,印度菜的吃法也很特别,是中西合璧的,既使用刀叉,也要大家一起点菜一起吃。
特别要注意的是,印度人用手也是有忌讳的,那就是他们只用右手抓食物,而左手绝对不得用来触碰食物。印度人认为,左手是专门用来处理不洁之物的,因此吃饭时,他们的左小臂一般沿桌边贴放,手垂放于桌面以下,或是干脆把左手藏在隐蔽的地方。
用餐结束,服务员会给客人用小碗端来洗手水,水里漂着用于清洁的柠檬片和用于装饰的花瓣,当然,只能清洗右手。
Tip3:不辣、微辣、辛辣
印度菜看起来品种繁多,大体可以分为不辣、微辣和辛辣三个类型:
不辣(KOMAR)--用洋葱泥、杏仁等来调味,味道微甜,完全不辣,比较有营养。
微辣(CURRY)--用咖喱调味,最典型的印度菜。红咖喱、绿咖喱、黄咖喱在印度菜中都很常见,味道属于微辣或中辣,比中国川菜辣味稍弱,但是仍然感觉比较刺激。
辛辣(VINDALOO)--属于印度菜中最辣的一种,加辣椒粉制作而成,味浓汁辣,是印度西部沿岸地区的名菜。通常说来,印度北方菜的味道微辣,而南方菜味就很辣,这也是由于印度南北气候的差异造成的。
Tip4:解读OLC的秘密
印度人在就餐时,通常还会点一道名叫“OLC”的小菜,即洋葱(ONION)、柠檬(LEMON)和辣椒(CHILLI)。厨师把这三样东西切成片状,放在盘中,食客随时用手抓着放入口中。由于印度人特别爱吃咖喱菜,所以需要有“OLC”来中和咖喱过于浓重的味道。
Tip5:最宜搭配红酒和啤酒
吃印度餐,最好饮红酒或啤酒,因为这两种酒都比较清口。特别推荐“印度啤酒”(KING FISHER)--印度最有名的啤酒,与浓烈味道的印度菜搭配起来感觉刚刚好。
Tip6:不可不喝的“印度拉茶”
首次吃印度菜,有几样东西一定要品尝,比如“开胃小吃”(PAPAD)、“印度炉烧烤”(TANDOOR)、“酸奶甜品”(GAHI),最后还一定要点上一杯“印度拉茶”(MASALA CHAI)。
“印度拉茶”也叫“香料印度茶”,主要是因为它里面放有马萨拉调料(MASALA)。“印度拉茶”的制作方法是:先把水烧热,加入立顿红茶和姜烧开,再加奶烧开,最后放入马萨拉调料。厨师如果想“作秀”,还可以将茶水在两只茶杯间来回倾倒,展示“拉茶”的制作。
“印度拉茶”冬夏皆宜,冬天饭后热饮,更有助于暖身。
印度小厨
人均:¥64
地址: 北京朝阳区三里屯北小街2号2楼
电话: 010-64609366 64627255
推荐菜 :
咖喱(33) 玛沙拉奶茶(15) 玛沙拉(12) 玛沙拉鱼(11) 千层薄饼(10) Lassi(6) 烧春鸡(5) 烤饼(4) 咖喱烧春鸡(4) 玛沙拉牛腩(3) 椰汁咖喱虾(2)
天都里印度餐厅
人均:¥252
别名: Tandoor
地址: 北京朝阳区工体北路2号兆龙饭店1楼
电话: 010-65972211 65972299-2112
推荐菜:
咖喱鸡(12) 芒果酸奶(12) 马来可巴鸡(4) 烤鸡(3) 烤羊肉(2)
恒河印度餐厅(世贸天阶店)
人均:¥73
别名: Ganges Indian Resterant
地址: 北京朝阳区光华路9号世贸商业中心1号楼
电话: 010-65872999
推荐菜
酸奶(11) 印度薄饼(8) 烩蔬菜(4) 鹰嘴豆(2) 芒果酸奶(2) 咖喱羊肉(2) 咖喱蔬菜(2)
恒河印度餐厅(成府路店)
人均:¥69
别名: Ganges Indian Resterant
地址: 北京海淀区成府路160号三才堂写字楼1楼
电话: 010-62627944
推荐菜
腰果烩鸡肉(6) 玛莎拉烩羊肉(5) 咖喱鸡(5) 芒果酸奶(4) 各种沙拉(4) 印式烩嫩羊肉(3) 印度烤鸡肉(3)
马沙拉之香印度餐厅
人均:¥73
地址: 北京西城区南锣鼓巷60-2号
推荐菜
芒果酸奶(13) 菠菜咖喱炒印度豆腐(4) 咖喱角(4) 咖喱羊肉(2) 咖喱薯仔菜花(2) 藏红花烤米饭(2)
拉兹印度音乐餐厅(鼓楼店)
人均:¥95
别名: RAJ Indian Restaurant
地址: 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31号
电话: 010-84037462 64011675
推荐菜:
咖喱羊肉 烤菜花 酸奶
泰姬楼印度餐厅(国贸店)
人均:¥125
别名: Taj Pavilion
地址: 北京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西楼1楼L128
电话: 010-65055866 65052288-80116
推荐菜:
咖喱角
本杰比印度餐厅
人均:¥106
别名: Punjabi
地址: 北京朝阳区朝阳公园西路好运街2楼C-8号(21世纪饭店西)
电话: 010-58670221 58670223
推荐菜:
蒜蓉饼 烩茄子 烤羊肉件 脆薄饼
泰姬楼印度餐厅(丽都店)
人均:¥148
别名: Taj Pavilion
地址: 北京朝阳区将台路6号丽都假日饭店3楼
电话: 010-64367678
推荐菜:
lassi 酸奶 咖喱羊肉 蒜泥薄饼和黄油薄饼
⑷ 印度美食(INDIAN FOOD)
印度老百姓在美食文化上南北差异较大,北方烹饪中有许多肉、谷物和面包,喜辣味;南方多素食、米饭、辛辣咖喱。印度人家庭基本食品是米饭、家常饼、小扁豆,普通佐料是干青酸辣泡菜和香菜叶。
印度人的正餐常以汤菜开始,通常是稀薄咖喱,其余菜肴一般全部同时搬上,不分几道上菜。正餐之外有辅佐食物,最普通的是凝奶或酸奶、咖喱拌青菜、凝奶拌蔬菜、蔬菜泥和酸辣酱。餐后食品通常有阿月子果仁冰激凌、用米做的布丁、用玫瑰水提味的奶油奶酪球、加糖水的煎饼、用奶酪和牛奶做成的糖和鲜水果等。饭后印度人常用一种槟榔子、熟石灰和香料做成的包在槟榔叶中的调制品招待客人,以助消化。不过一般寻常百姓家用餐没有上述复杂。
印度的饮料多种多样。在南方,人们喜欢喝浓咖啡,因为那儿靠近咖啡产地。在北方,人们喜欢喝茶,因为那里有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下游平原,气候湿润,所产茶叶量为世界之最。两种饮料总是同牛奶和糖一起端上来,如果你在茶中不放牛奶和糖,应要“清茶”。印度其它的饮料随地方和季节而异,新鲜果汁是印度人普遍喜欢的。印度的酒类不像西方国家那样流行,在许多省,特别是穆斯林居住的地区,旅馆和饭店以外是禁止喝酒的。在新德里,每个月的第一天和第七天以及节日是禁酒日。去印度旅行,旅游者可在签证时申请一种“全印酒类许可证”,持有这个证件将会准许你在禁酒地区携带和消费酒类。
印度人用餐通常不使用餐具。在北方,人们用右手的指尖抓食物吃,把食物拿到第二指关节以上是不礼貌的。在南方,人们用整个右手搅拌米饭和咖喱,并把它们揉成团状,然后食用。印度人用手进食,但不能用手触及公共菜盘或为自己从中取食,否则,将为同餐人所厌恶。就餐时常用一个公用的盛水器供水,喝水时不能嘴唇接触盛水器,而要对准嘴往里倒。餐后印度人通常给客人端一碗热水放在桌上,供客人洗手。
下面的链接介绍的更详细http://travel.163.com/05/0812/18/1QVMH9LE00061DOU.html
⑸ 印度特色美食
10种不可错过的印度美食
Bhelpuri 爆米花
发源自旁遮普邦的天多利烤鸡是知名印度美食,以香料和奶酪将鸡块腌过,再涂上烧烤汁,然后放入圆筒形的陶泥烤炉内烧烤。烧烤汁由多种香料调制而成,包括肉桂、月桂叶及丁香等,令味道层次更丰富。烤鸡出炉后,略带焦香,令人胃口大开。
⑹ 印度人不爱吃猪肉,也不吃牛肉,那他们吃什么肉呢
印度人不爱吃猪肉,也不吃牛肉,他们主要的肉食还是以鱼肉海鲜和鸡肉为主。
印度的信仰印度是一个非常注重信仰的国家,他们不喜欢吃肉,偏好于素食其实就跟印度人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因为根据印度的信仰,其实他们是不能杀生的。肉类食物肯定已经算是杀生了,所以大部分的印度人其实不仅不吃猪肉和牛肉,其实所有的荤菜都是不能吃的,只有极少一部分的印度人是可以开荤的。
而鱼肉中的蛋白质的含量很丰富,白肉也比红肉更加健康,所以说印度人逐渐就放弃了红肉,如果不吃鱼肉的话,也可以选择鸡肉。所以可以看到在印度很少有非常肥胖的人,大部分的印度人身材都是保持的很好的,这也跟印度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关系,要么是吃素的,要么就是吃鱼肉和鸡肉的,这跟很多人的减肥餐有得一拼。
⑺ 你觉得印度菜好吃吗
吃印度菜可以说就是吃咖喱味。在印度餐馆,常常会发现印度人餐毕盘中几乎不留一点汤汁,而肉倒会被剩下。其实印度菜的精华就是咖喱,而为了更好地体会咖喱的美味,点菜时最好点一碗白饭,将咖喱汁拌着一起吃。至于到印度餐馆点菜,最好避免点多样同一种咖喱制作的菜,因为每一种咖喱都有不同的风味,所配的菜也不尽相同,仔细尝试每一种咖喱的精妙,才能够真正领略印度菜之辣。
印度人饮食南方以大米为主,北方以面食为主,餐馆有米饭、烙饼和面条供应。就米饭来说,印度人不只是用大米加水煮,而是要放进许多配料,一种名叫“拜思尼”的拌饭,里面有肉、蔬菜,还有药草,吃过一次的人永远不会忘记它的,那个感觉是飘飘然,无比的舒畅,像做了神仙一样。
印度面食也极有特色,爱吃烤饼的游客应该品尝一下“贾巴迪”,这种烤饼松软而香,北方来的游客一买就是一大叠,舌头一打卷,一个饼就不见了。印度的甜食最有名,那才是真正的甜品,够甜,甜得你回国后吃甘蔗觉得还需再蘸糖才够味!最值得推荐的是旧德里的“敦都里鸡”,它是最有代表性的印度名菜,15世纪时莫卧儿人带进印度的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