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电影《冈仁波齐》的主题是什么
近日,电影《冈仁波齐》在中国大陆上映,作为一部以“信仰”和“宗教”为主题的电影, 电影名称《冈仁波齐》,让很多第一次听到的人感到不理解。
冈仁波齐,是西藏的一个山脉。
冈仁波齐与梅里雪山、阿尼玛卿山脉、青海玉树的尕朵觉沃并称藏传佛教四大神山。 冈底斯山脉横贯在北部昆仑山脉与南部喜马拉雅山脉之间,如一条巨龙卧在西藏西部阿里广阔的高原上。它高高扬起的头,如一座大金字塔,耸立在阿里普兰的高原上,这就是海拔6656米的主峰冈仁波齐。
冈仁波齐峰是多个宗教中的神山。梵语称为吉罗娑山,冈仁波齐峰北麓是印度河上游狮泉河的发源地。相传雍仲苯教发源于该山;印度教认为该山为湿婆的居所,世界的中心;耆那教认为该山是其祖师瑞斯哈巴那刹得道之处,藏传佛教认为此山是胜乐金刚的住所,代表着无量幸福,常年在此处转山的信徒不断。
而这部电影,就是讲述普拉村村民尼玛扎堆在父亲去世后决定完成父亲的遗愿,带着叔叔去拉萨和神山冈仁波齐朝圣的艰辛路途。
⑵ 冈仁波齐是一个怎样神秘的地方
说起西藏这片土地,总会萦绕着一些挥之不去的符号,比如藏传佛教、比如净土。
其实,去掉的这些关键词的西藏同样迷人。
对于我来说“ 有生之年系列 ”基本意味着,如果我去过,这辈就不可能再去了。
因为这些地方去一次就足够在你的记忆里开出鲜花。
当人们和我聊起西藏,聊起阿里地区。
我大概会和你们说,没有宗教加持的冈仁波齐同样神秘,没有故事修饰的玛旁雍错同样迷人。
这就是为什么这片土地能吸引如此众多朝圣者的主要原因吧。
拉萨的街头手持佛珠和转经轮的僧侣已经模糊了样貌,弥漫着藏香的大昭寺留给我的最后记忆是一片和煦的阳光。
⑶ 印度人为什么认为冈仁波齐峰是神山
LZ您好
印度人知晓冈仁波奇峰是在唐朝。并且没有征服过该处。
7世纪初,发生了唐玄奘取经,还有王玄策出使印度等事件,之后,唐朝与印度关系没有更为拉近,反而是吐蕃与印度北部政权越走越近。
在此之前,印度宗教兴起时,无论是佛教,还是印度教,其“天下”的范围就是印度半岛三角形的一亩三分地,喜马拉雅山对他们而言并不是神山,而是人与神居住的分界线。
之后,他们推测了神明分别居住在喜马拉雅山之后哪里,其中财神阎婆罗的财富,被推测在冈底斯山脉所在位置附近。这一些,可以在古印度《往世书》中找到记载。
【当然,冈仁波齐峰附近不可能满地财富。】
然后就回到开头,吐蕃与印度交往密切之后,终于,有印度僧侣被邀请,前往吐蕃弘法,然后就发现了冈仁波齐峰独特的外形,符合佛教教义中“须弥山”的形象,于是就将其称为神山,并将这一说法带回了印度。
这本来只是佛教内的事,但也很快引起了湿婆崇拜的印度教徒的注意,于是冈仁波齐峰也就“顺便”变成了印度教的神山。
在这里必须明确重申:藏区在吐蕃崛起之前,与周边是几乎0交流的【要有,也是东北青海方向羌人有交流】,非要有宗教,也是偏向中西亚的拜火教等。与南方印度是隔绝的。冈仁波齐峰成为神山,完全就是个偶然事件,是其特殊外形造成的。
⑷ “冈仁波齐“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其流传最广的切莫之迷事件是什么
据信不少小伙伴在电影院看过一部叫《冈仁波齐》的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位虔诚的藏民,为了去祭拜“冈仁波齐”,与途中所发生的许多故事,而此片中的冈仁波齐正是藏传佛教的四大神山之一,且该片中也有关于“切莫”的传说。
⑸ 西藏神山冈仁波齐,专家在山中发现了什么山上时间流动异常
我们总共发现了100多座金字塔和各种古迹,它们分布在海拔6714米高的冈仁波齐峰周围。金字塔形状各异和规模之大令人惊叹不已。整个金字塔群非常古老,因此损坏得很厉害。完全可以有根据地说:在西藏存在着主要由金字塔组成的古建筑群。
⑹ 冈仁波齐是全世界公认的神山,为什么至今也没人敢登顶
因为冈仁波齐山是世界公认的宗教的神山,是四大宗教的发源地,同时还被认为是世界的起源,同时还有很多科学都未能解释的事件。是对神山的尊敬,地位十分崇高,攀爬它就是对此的不尊敬,且所在的地理位置攀爬也有一定的难度。最重要的是中国唯一禁止攀登的山峰。
在世界上,不论国籍、文化、种族、教派等等,都把这冈仁波齐当做是心里的神山,对次深深的敬畏和朝拜,认为去朝拜的路是一种心灵上自我的救赎。直是朝圣者和探险家心目中的神往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