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度资讯 > 被称为印度马哥的是什么药

被称为印度马哥的是什么药

发布时间:2022-06-04 14:53:24

⑴ 什么动物在印度被他们称为 "神"

蛇在印度被称为神。

蛇在印度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民众视蛇为“神”的化身,相信蛇能带来好运,其中眼镜蛇尤其受到崇敬。印度有蛇庙、蛇村、蛇舞、蛇船赛,每年还有蛇节。

据资料统计,印度对蛇的崇拜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出于对蛇的尊敬,印度盖起了不少宏大的庙宇。在村落附近,在水井和水塘旁,都可以看到刻在石头上的蛇的图腾。印度有关蛇的传说与神话数不胜数,比如,人们认为蛇代表的是永恒运动,是祖先灵魂和住家守护者的化身。

千百年来,印度一直活跃着一群耍蛇人。他们每天走街串巷,几个大小不一的篮子,一根笛子,便构成了他们的全部家当。印度耍蛇人的祖上大都住在深山老林,自然环境让他们从小就习惯了与毒蛇为友。就算是不小心被蛇咬了,他们也会用草药迅速解毒。

(1)被称为印度马哥的是什么药扩展阅读:

印度蛇神:

Naga,又被称为那迦、那伽,印度神话中居住在地下的蛇神,一般被描绘为上半身人形。

印度神话中居住在地下的蛇神,一般被描绘为上半身人形。作为蛇神的那加,传说除了拥有剧毒和再生的能力外,更被人们作为掌管生死的神灵来崇拜。传说中它们居住在地下或水中,拥有可以照亮黑暗的地底世界的世间罕有的宝石。

在很多神殿的入口处都有那加的塑像,人们希望以此借由它的力量得到守护。

⑵ 因为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有什么现象

因为种姓制度,印度社会有非常明显的等级现象。种姓制度是一种由等级关系表现出来的阶级关系。各等级在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等级关系实质上是一种阶级关系。尤其是对第四种姓的压迫与剥削更明显地看到这种等级制度的阶级本质。例如,对陀罗除以上所说在社会地位、职业、婚姻、宗教、法律等方面的待遇外,还有以下几个方面严酷的规定:①不能与他们等级高的人交谈。②可以任意被驱逐甚至被残杀。③永远为别人服役,并且没有财产权。④只许住郊外,夜间不准走动。⑤只能从事繁重劳动。

⑶ 印度种姓制度是谁定的古代修罗场指的是什么

刚好昨天在看这方面的书。

这种制度萌芽极早,但最初并不严格。雅利安人从大约公元前2000年左右从今天的阿富汗、巴基斯坦一带侵入印度。大概在公元前五六世纪的时候,他们的势力遍布整个北印度,恒河和朱木拿河回流的地方成了婆罗门教的文化中心。种姓共有四种,婆罗门(祭司、知识垄断者),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牧民 和商人),首陀罗(工匠),前三种是雅利安人,首陀罗是印度的原始居民,实际上跟奴隶差不多,地位很低。到了公元前4、5世纪的时候,由于统治需要,婆罗门卖了大力气,大肆宣扬,把这种制度神圣化,加以巩固,他们把社会上不同阶级和阶层人民的权利、义务、甚至生活细节都刻板地规定下来,不得逾越。

修罗场是于佛教传说中,阿修罗王常常和帝释天战斗,因阿修罗有美女而无美食,而帝释天有美食而无美女,相互妒忌抢夺,相互争战的战场。

⑷ 马哥露酒是真是假治早泄

不靠谱的,千万不可自己乱吃药。早泄是由于手淫或者过度房事引起,戒除手淫控制房事才是恢复的跟本,单纯吃药效果有限。建议去正规的三甲医院看,千万不要去黑心的私立专科医院,被宰几千上万很正常。可以网络贴吧“戒色吧”学习科学的戒除手淫和养生的方法帮助恢复。还有补肾治疗,可以选用右归丸,金锁固精丸调理。

⑸ 印度牛粉是啥

应该是牛粪,牛在印度是非常的受尊重的,印度人把牛视为神圣。

牛被印度教教徒视为“圣兽”,印度教徒认为,牛既是繁殖后代的象征,又是人类维持生存的基本保证。就是在科学技术十分发达的今天,印度人对牛仍然是敬之如神。印度教不准吃牛肉,印度虽有养牛业,但只能提供牛奶、黄油及牛粪作燃料,印度人特别喜欢是水牛奶。

(5)被称为印度马哥的是什么药扩展阅读

印度是全球牛的存栏量最多的国家,印度教认为牛是繁殖的象征,也是维系人类生存的必要生产资料,印度大街小巷虽然到处是牛,但这些四处闲逛、安然游荡的牛也是有主的。主人必须帮着挤奶,但饲喂、繁殖都不必操心,因为大街就是大牛圈,走到哪吃到哪,走到哪拉到哪,甚至走到哪生到哪。

在印度,牛的福利基本能够得到保障,大都“颐养天年”,而非“英年早逝”幼龄即遭屠杀,自然死亡之后才可利用。

主人受到恩惠,牛儿充分自由,多好哇。好是好,只是牛多草少,害得这些牛在大街上可怜兮兮地找吃找喝,在垃圾堆里翻来翻去,什么瓜皮烂叶,甚至连报纸都吃。这些牛既然生于大街、长在大街,当然就不怕人,也不会去威胁人,大家相安无事。

⑹ 什么是香辛料

一、香辛料的历史

香辛料的历史始终贯穿着我们探索世界的历史。
在穴居时期,有个人无意地用灌木叶子拿来包肉,后来他惊讶地发现肉的味道变得更好了,有些果仁、种籽、浆果-甚至是树皮也有同样的作用。
这一偶然的发现,可能就是人类使用香辛料的开始。香辛料在古代也是用来去除食物的异味的。那时候保存食物新鲜的方法并不多,香辛料也就显得尤为珍贵。
在今天看来,中世纪后期卖到欧洲的香辛料的价值简直是不可思议。一小撮小豆蔻的价值相当于一个穷人一年的收入,很多奴隶的身价也就值几把胡椒而已。
现在的香辛料大致可以分成5类:
非草本香辛料 Spices:带有香气的天然植物,可以是植物干籽、花苞、花果、树皮或根,多产自热带地区。比如丁香、桂皮、大蒜、姜等。
草本香辛料 Herbs:带有香气的叶子,有时也可以是植物的花的部分,通常产自地中海气候地区。 比如皮萨草、罗勒、百里香、迷迭香、月桂等。
种籽香辛料 Seeds:带香气、颗粒小的整个植物干果实,通常产自温带气候地区。 比如胡椒、孜然、大茴香、小茴香等。
复合香辛料 Blends:非草本香辛料、草本香辛料、种籽香辛料或其他香辛料的混合型香辛料,原料既有粉状的,又有完整的。 比如五香粉、咖喱粉等。
调味酱料 Condiments:任何非草本香辛料、草本香辛料、或种籽香辛料,但更多是一种辛香、已经加工的混合调味料,有时是液状的,调味酱料经常和食物一起上桌。 比如番茄沙司、沙拉酱等。
最先将香辛料带入欧洲的是阿拉伯商人。
他们清楚自己正控制着一种需求紧俏的商品,阿拉伯商人不仅把香辛料的来源视为天机,而且还编造出种种离奇怪诞的故事来,夸大采集香辛料的危险性。
然而,当人尽皆知亚洲和印度是这些珍稀的香辛料的真正产地时,世界探索便白热化起来了。
哥伦布、马哥伦和其他人不仅声称他们发现的新大陆属于他们,而且他们的船还将植物、水果、种籽、香料以及他们发现的调味料载回欧洲。
供应地一被发现,这些强国便垄断了这类商品的贸易。通常那些拥有最强大海军的国家才能取得香辛料源地的控制权。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和英帝国都曾称霸一时。事实上,在这些香料垄断国中,荷兰是最迟来分一杯羹的,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荷兰一直稳稳地掌握着控制权。
随着加勒比岛和中美洲的发现,许多香辛料成了烹饪调味料,其中主要的有红辣椒、香草和甘椒。
有些香辛料在欧洲极其受欢迎,几百年后被移民带入了美国。
在15世纪至18世纪的整个欧洲扩张时期,香辛料倍受青睐,香辛料烹饪技术达到了顶峰,特别是在布丁和肉类菜肴中。
香辛料的大胆运用更令现代的调味大师咋舌。
从东方来的辣味香辛料,如辣椒、姜、丁香等,往往与美国本土的小茴香和香菜籽混合用,大茴香、肉豆蔻和薄荷等甜味香辛料的使用令菜肴的味道更胜一筹。 这些都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调味料。这种同类风味的调味料可以任意和其他不同类风味的组合,而且在今天的香辛料烹饪中还得到普遍使用。
调味酱料 Condiments:任何非草本香辛料、草本香辛料、或种籽香辛料,但更多是一种辛香、已经加工的混合调味料,有时是液状的,调味酱料经常和食物一起上桌。 比如番茄沙司、沙拉酱等。
当阿拉伯作为香辛料贸易垄断国的地位下降后,欧洲殖民大国之间开始了争霸战。
起初,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船长和舵手作为最早的航海家,最早取得香辛料贸易霸主的地位。他们的影响势力延伸到印度、缅甸,甚至菲律宾。
1493年,亚历山大教皇六世在西班牙和葡萄牙之间分出了一块新美洲。16世纪末,西班牙统治了香辛料贸易,而不就之后便面临了英格兰和荷兰的有力挑战。
在17世纪末,美国间接地从香辛料贸易中尝到甜头。波士顿出生、英格兰长大的伊利胡·耶鲁受雇于英国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垄断了印度所有的贸易,这所公司的船只从印尼的马鲁古群岛带回了第一批肉豆蔻和丁香。
伊利胡·耶鲁最终成了印度马德拉斯省的省长。他用香辛料收入用来资助耶鲁大学。
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新英格兰的大帆船横行世界贸易海域时,美国人已直接地参与了香辛料贸易。
从新英格兰运胡椒到苏门答腊的船只络绎不绝,使得胡椒的价格降到1843年的不足3美分一磅。这一经济灾难影响到美国贸易的许多方面。
后来,爪哇和中国海域上的海盗活动猖獗,使运胡椒的远洋航行变得风险重重,新英格兰的香辛料贸易急剧下降。
同时,象其他国家一样,美国也将香辛料贸易迁移到西部。
1835年,美国在德州的殖民者将墨西哥几种红辣椒粉混合,制出了辣椒粉,使美国的口味更添新趣。
当淘金热降温后,香辛料才作为经济作物开始在加州种植。美国北达克他州、蒙大拿州和加拿大的大草原地区种起了芥末籽。
美国的烹调手法纷繁多样,这是因为美国本身是由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人组成。
而来美国之前,他们已能巧妙运用香辛料创出风味独特的菜肴了。这些美国移民在迁移到美国后,很难找到他们喜爱的调味原料。
同时,供应充足的异国食物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香辛料调味的要求。很多时候,年青一代不懂得珍惜反而故意摒弃原来国家的饮食传统文化。
只是在近代,随着跨国旅行的增长,世界各国的调味美食才得以发展成为一种时尚。
历史证明,天气条件会影响到作物的种植规模、质量和价格。
香辛料由种植到收割的成活期,有短仅3个月的多数草本香辛料;有长达6年到8年的一些木本香辛料。
一些典型的例子,如甘椒、肉豆蔻和丁香,从种植到收割要花6至8年;香草和胡椒藤要3年才成熟。
如果暴雨摧毁了一部分种植物,接着的几年便可能会出现供货不足,并发价格上升的现象。
随着香辛料的普遍使用和价格的相对低廉,很难想象这么点带香气的叶子、种籽和树皮也曾如此稀有昂贵。
几百年来,人们发动战争、开垦荒地,就只是为了得到这些香辛料。
二、香辛料介绍
香辛料
香辛料是利用植物的种子、花蕾、叶茎、花蕾、根块等,或其提取物,具有刺激性香味,赋予食物以风味,增进食欲,帮助消化和吸收的作用。香辛料含有挥发油(精油)、辣味成分及有机酸、纤维、淀粉粒、树脂、粘液物质、胶质等成分,其大部分香气来自蒸馏后的精油。香辛料广泛应用于烹饪食品和食品工业中,主要起调香、调味、调色等作用。
一般分类
辛香味香料主要是指在食品调味调香中使用的芳香植物的干燥粉末或精油。人类古时就开始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芳香植物作为药物用于饮食,它们的精油含量较高,有强烈的呈味、呈香作用,不仅能促进食欲,改善食品风味,而且还有杀菌防腐功能。现在的辛香料不仅有粉末状的、而且有精油或油树脂形态的制品。香料,又名辛香料或香辛料,是一些干的植物的种子、果实、根、树皮做成的调味料的总称,例如胡椒、丁香、肉桂等。它们主要是被用于为食物增加香味,而不是提供营养。用于香料的植物有的还可用于医药、宗教、化妆、香氛、或食用。香料很少单独使用,大部分以数种数十种成份调和构成。有时,香料也指制造香味用的材料。香辛料细分成5类:
1、有热感和辛辣感的香料,如辣椒、姜、胡椒、花椒、番椒等。
2、有辛辣作用的香料,如大蒜、葱、洋葱、韭菜、辣根等。
3、有芳香性的香料,如月桂、肉桂、丁香、众香子、香荚兰豆、肉豆蔻等。
4、香草类香料,如茴香、葛缕子(姬茴香)、甘草、百里香、枯茗等。
5、带有上色作用的香料,如姜黄、红椒、藏红花等。
特殊种类
混合香辛料
混合香辛料,是将数种香辛料混合起来,使之具有特殊的混合香气。它的代表性品种有:咖喱粉、辣椒粉、五香粉。
五香粉
常用于中国菜,用茴香、花椒、肉桂、丁香、陈皮等五种原料混合制成,有很好的香味。
辣椒粉
主要成份是辣椒,另混有茴香、大蒜等,具有特殊的辣香味。
咖喱粉
主要由香味为主的香味料、辣味为主的辣味料和色调为主的色香料等三部分组成。一般混合比例是:香味料40%,辣味料20%,色香料30%,其它10%。当然,具体做法并不局限于此,不断变换混合比例,可以制出各种独具风格的咖喱粉。
常见种类
1)八角
又名大茴香、木茴香、大料,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香药)合用均美。主要用于烧、卤、炖、煨等动物性原料。有时也用于素菜。如炖萝卜、卤豆干等。八角是五香粉中的主要调料。也是卤水中的最主要的香料。
属性:性温。功用:治腹痛,平呕吐,理胃宜中,疗疝瘕,祛寒湿,疏肝暖胃。
2)茴香(即茴香子)
又名小茴香,草茴香。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茴香的嫩叶可做饺子馅,但很少用于调味。茴香子主要用于卤、煮的禽畜菜肴或豆类、花生、豆制品等。
味道、属性、功用与八角基本相同。
3)桂皮
又名肉桂,即桂树之皮。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很少单用。主要用于卤、烧、煮、煨的禽畜野兽等菜肴。是卤水中的主要调料。
属性:性大热,燥火。功用:益肝,通经,行血,祛寒,除湿。
4)桂枝
即桂树之细枝,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只不过不及桂皮味浓。
5)香叶
即桂树之叶。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桂皮相同,但味道较淡。
6)砂姜
又名山奈、山辣。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生吃熟食均可。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佳。主要用烧、卤、煨、烤等动物性菜肴。常加工成粉末用之,在粤菜中使用较多。
属性:性温。功用:入脾胃,开郁结,辟恶气,治牙疼,治胃寒疼痛等症。
7)当归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苦、香。主要用于炖、煮家畜或野兽类菜肴。因其味极浓,故用量甚微,否则,反败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补血活血,调气解表,治妇女月经不调、白带、痛经、贫血等症。为妇科良药。
8)荆芥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食香料。味道辛、香,有时用于烧、煮肉类,主要作菜用。
属性:性温。功用:入肺肝,疏风邪,清头目。
9)紫苏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本味两用。味道辛、香。但用于炒田螺,味道极妙,有时用于煮牛羊肉等。
属性:性温。功用:解表散寒,理气和中,消痰定喘,行经活络。可治风寒感冒,发热恶寒,咳嗽气喘,恶心呕吐,食鱼蟹中毒等症,梗能顺气安胎。
10)薄荷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本两用。味道辛、香。主要用于调制饮料和糖水,有时也用于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清头目,宣风寒,利咽喉,润心肺,辟口臭。
11)黄栀子
又名山栀子,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也是天然色素,色橙红或橙黄。味道微苦、淡香。用途不大,有时用于禽类或米制品的调味,一般以调色为主。
属性:性寒。功用:清热泻火,可清心肺之热,主治热病心烦,目赤、黄疸、吐血、衄血、热毒、疮疡等症。
12)白芷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一般都是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烧、煨的禽畜野味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祛寒除湿,消肿排脓,清头目。
13)白豆蔻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常用于烧、卤、煨等禽畜菜肴。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入肺,宣邪破滞,和胃止呕。
14)草豆蔻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微甘。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卤、煮、烧、焖、煨的禽畜野味等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味性较白豆蔻猛,暖胃温中,疗心腹寒痛,宣胸利膈,治呕吐,燥湿强脾,能解郁痰内毒。
15)肉豆蔻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与它药合之,用于卤煮禽畜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温中散逆,入胃除邪,下气行痰,厚肠止泻。
16)草果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用于烧、卤、煮、煨等荤菜。
属性:性热燥火。功用:破瘴疠之气,发脾胃之寒,截疟除痰。
17)姜黄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它是色味两用的香料,既是香料,又是天然色素。一般以调色为主,与它药合用,用于牛羊类菜肴,有时也用于鸡鸭鱼虾类菜肴。它还是咖喱粉、沙嗲酱中的主要用料。
属性:性温。功用:破气行瘀,祛风除寒,消肿止痛。
18)砂仁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用,主要用于烧、卤、煨、煮等荤菜或豆制品。
属性:性温。功用:逐寒快气,止呕吐,治胃痛,消滞化痰。
19)良姜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与它药合之,用于烧、卤、煨等菜肴。
属性:性温。功用:除寒,止心腹之疼,散逆治清涎呕吐。
20)丁香
又名鸡舌香,属香木类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香、苦。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可。常用于扣蒸、烧、煨、煮、卤等菜肴。如丁香鸡、丁香牛肉、丁香豆腐皮等。因其味极其浓郁,故不可多用,不然,则适得其反。
属性:性温。功用:宣中暖胃,益肾壮阳,治呕吐。
21)花椒
又叫川椒,其实并非四川独有,也并非四川产的好。我国华北、西北、华中、华东等地区均有生产。花椒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麻、香。凡动物原料皆可用之。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但多用于炸、煮、卤、烧、炒、烤、煎等菜肴。荤素皆宜,在川菜中,对花椒的使用,较广较多。
22)孜然
味食香料,味辛、香。通常是单用,主要用于烤、煎、炸的羊肉、牛肉、鸡、鱼等菜肴。是西北地区常用而喜欢的一种香料。孜然的味道极其浓烈而且特殊。南方人较难接受此味,故在南方菜中极少有孜然的菜肴。
属性:性热。功用:宣风祛寒,暖胃除湿。
23)胡椒
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浓辛、香。一切动物原料皆可用之。汤、菜均宜。因其味道极其浓烈,故用量甚微。常研成粉用之。胡椒在粤菜中用得较广。
属性:性热。功用:散寒,下气,宽中,消风,除痰。
注:胡椒能发疮助火,伤阴,胃热火旺者忌吃。
24)甘草
又名甜草,属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甘。主要用于腌腊制品及卤菜。
属性:性平。功用:和中,解百毒,补气润肺,止咳,泻火,止一切痛,可治气虚乏力,食少便溏,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疮疡中毒,脘腹及四肢痉挛作痛等症。
注:多食令人呕吐。
25)罗汉果
属藤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甘。主要用于卤菜。
属性:性凉。功用:清热,解毒,益气,润肺,化痰,止咳,解暑,生津,清肝,明目,润肠,舒胃,可治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循环系统的多种疾病,尤其对支气管炎、急慢性咽喉炎、哮喘、高血压、糖尿病等症均有显着疗效。
26)香茅
属香草类草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香,微甘。通常是研成粉用之。主要用于烧烤类菜肴。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属性:性寒。功用:降火,利水,清肺。
27)陈皮
即干桔子皮。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辛、苦、香。单用或与它药合用均宜。主要用于烧、卤、扣蒸、煨等荤菜。也用于调制复合酱料。
属性:性温。功用,驱寒除湿,理气散逆,止咳?痰。
28)橙叶
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用途、属性、功用与陈皮相同。
29)乌梅
属木本植物,味食香料。味道酸、香,其用途不大,只用于调制酸甜汁,或加入醋中泡之,使醋味更美。
30)山奈
山奈,又名沙姜,三奈。Kaempferia galanga LINN 姜科植物。具有温中散寒,化浊,行气,消肿止痛的功能。
辛、苦温,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少用。
31)山渣
性酸,消食化积、散瘀行滞,对高血压高血脂有明显的降低作用,一般以温煮为好,当茶饮也有良好的收效。
32)小茴
[别名] 谷茴香、谷茴。小茴香,土茴香,野茴香,大茴香,谷香,香子,小香 ;
辛温、理气和胃、祛寒止痛,是烧鱼的常用调料。
33)木香
性味性温,味辛、苦。
有广木香、云木香两种,行气止痛,气味浓香,但配料时少用。
34)甘松
辛、甘、温,近似香草药理,食欲不振,气郁胸闷,常用作卤盐水鹅。
35)干姜
分南姜和北姜,辛、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化痰温肾散寒,是家庭伤风感冒、胃子不好的必备之品。
36)肉桂
平常所说的桂皮,三年生,产于广西,温肾助阳,温通经脉。
37)肉蔻
辛温气浓香,涩肠止泻、温中行气,产于东南亚,是香料中的调味佳品。
38)辛夷
辛温、通鼻窍,我国各地都有。它的别名,木笼花、望春花、通春花,是卤菜烤肉的好材料。
39)阳春砂
辛温,是腌制卤菜的佳品,价格昂贵。
特殊机能
辣椒
有强烈的辛辣味,能促进唾液分泌,增进食欲,一般使用辣椒粉,在汤料中起辣味和着色作用。

根茎部具有芳香而强烈的辛辣气味和清爽风味,粉状汤料常用姜粉,液状汤料中易用鲜姜。
大蒜
有强烈的臭、辣味,可增进食欲,并刺激神经系统,使血液循环旺盛,根茎部有芳香和强烈辣味,在汤料中可掩盖异味,使香味宽厚柔和,但在粉状汤料中用量要适宜,不易过大,一般用量0.5-1%。
香葱
有类似大蒜的刺激性臭、辣味,干燥后辣味消失,加热后可呈现甜味。用于粉末调配汤料,使香气大增,用脱水葱叶,为方便面增添一片片翠绿的点缀,诱人食欲。
胡椒
有强烈的芳香和麻辣味,有黑胡椒、白胡椒两类,一般常用白胡椒,麻辣汤料中必不可少,用量约1-2.5%。
花椒
有特殊的香气和强烈辣味,且麻辣持久,是我国北方和西南地区不可缺少的调味品,麻辣汤料中常用。
肉桂
有特殊芳香和刺激性甘味,粉末汤料中用量为0.5-1%。
大茴香
有特殊芳香气,微甜。粉末汤料中用量约为0.5-1%。
云南渗渗泉清真调味食品有限公司介绍
一、创始人马保军先生于1985年开始在中药材、香辛料的主要产区进行收购… …经多年积淀,在草果、干姜、茴香、孜然、当归、党参、胡椒、花椒、辣椒等原料主产区(云南、甘肃、广西、陕西、海南)建立了收购加工基地,是一家专业经营农副产品、中药材、调味食品的公司。
目前经营的香辛料、中药材多达百余种,奠定了面向全国进行货源供应的基础。
单山蘸水、马老表米线、冬冬食品、伊天园、老灶火锅等这些消费者熟知的品牌多年来与我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目前与我公司合作的工厂类、餐饮类、批发类省内外客户多达3000余家。
公司的愿景是为调味大师与烹饪行家提供优质香辛料、中药食材与油脂的同时,为合作伙伴、员工提供稳健成长的创富舞台,企业在多方合作共赢平台上,成就世界级名族品牌的百年梦想。
31年风雨历程,渗渗泉正逐步蜕变为一家管理规范化,运营标准化,品牌全国化的世界级民族品牌。
二、渠道
1、调味品工厂与食品工厂30家。
2、兰州拉面200家。
3、昆明餐饮100余家。
4、云南贵州各地市区县批发商1000余家。
三、联系方式
更多行业资讯,香辛料知识,营养搭配,调料配方尽在官方网站:渗渗泉香辛料

⑺ 古人是怎么发现槟榔的作用

海南的槟榔美丽传说。在远古时代,海南岛有个妖精叫三彭,他无恶
不作,残害百姓。当地人忍无可忍,告诉天帝,天帝派来一个叫



的大将铲除三彭。
他们整整搏斗了七天七夜,
三彭最终不是宾的对手,
便向五指山密林深处逃窜。这时,恰好有一个樵夫挑柴下山,欲饮水
解渴,狡猾的三彭就变成一条小虫,潜入水中,被樵夫饮入腹中,躲
过了宾的追捕,从此不敢出来。后来,三彭的师母闻讯赶来,她使用
魔法,用大石头把宾压在五指山下。从此,宾化作了植物,从石缝中
茁壮成长。这种植物高数丈,叶似芭蕉,团聚顶端,风吹时如羽扇扫
妖之状,叶中藏着累累果实。此果可待客,能疗疾。于是,人们亲切
地把这种植物称作

宾郎

。久之,写成了加



字旁的

槟榔




趋朝夜永未央渠,听鼓应官有底忙。行到前门门未启,轿中端坐
吃槟榔。

这是清代刑部尚书、
诗坛一代宗师王士祯戏赠清顺治进士、
内阁中书程可则的七绝诗。说起槟榔,这种美食良药还与艺术相通。
槟榔是产于广东、福建、云南等地的一种棕榈科常绿乔木。槟榔别名
洗瘴丹,其种名槟榔子。自古以来,槟榔既是供人们消遣的美食,又
是一味功能颇多、疗效显着的草药。在历史上,满清人入关以后,八
旗功臣及汉人显贵遍居京城,锦衣玉食,肠肥脑满;为求健脾调中、
预防宿食不消,渐渐都成了槟榔癖,无一不嚼槟榔。程可则乘轿在正
阳们等候朝参时,也不忘嚼槟榔。因而,便有了这首七绝诗。

槟榔轶事多多。因其果实形似鸡心,呈粉红或橙黄色,富含有机
酸、氨基酸、油脂和多种生物碱,口感柔滑甘美,且各味浓重,自古
以来食之成癖者不乏其人。
南朝宋代刘穆之,
是一位政绩卓着的重臣,
同时又是

食前方丈、且辄为十人撰

的饕餮之徒,必嚼槟榔以消食。

《南史
·
刘穆之传》
载:

食毕求槟榔。
江氏兄弟戏之曰:

槟榔消食,
君之常饥,何忽须此?
‟”

至于槟榔的食用、药用价值,史籍多有记述。南朝梁代医学家陶
弘景所撰《名医》谓:

槟榔生海南,出交州者形小味甘,广州以南
者,形大味涩。

交州,即广西大部分地区,无论味甘味涩,若食之,
须以盐水炒过,
名之曰

盐炒

槟榔或

熟槟榔


若入药,
则切片生用。
槟榔性温,归胃、大肠经,有驱冲破积,下气行水之功,尤长于降气
破滞。槟榔配用木瓜、紫苏、防己等能治脚气水肿;配用焦三仙、莱
菔子、桃仁、莪术等可治痰食积聚;单味配服对驱除绦虫最有效,配
牵牛子,对绦虫、蛔虫均有效,配使君子、苦楝皮等可驱蛔虫、蛲虫
等多种寄生虫。

⑻ 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雅利安人(以下简称雅利安人)侵入印度的七河流域后,为了把自己较白的肤色同土着居民较黑的肤色区别开来,开始使用瓦尔纳一词。在雅利安人占领的地区便出现了雅利安瓦尔纳与达萨瓦尔纳。随着雅利安人的社会分化,从事祭祀的僧侣和以部落首领为首的武士集团逐渐同雅利安一般人民大众脱离开来,而成为两个特权等级。一般人民大众则成为雅利安人社会内部的第三等级。这样,再加上被征服的土着居民,在社会上便自然地形成 4 个地位不同的社会等级。关于这 4个等级产生的最早记录 ,见于《犁俱吠陀》最后一篇的普鲁沙赞歌。其中依次提到婆罗门、罗惹尼亚(即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种姓的产生当属后期陀时代。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分化,种姓制已逐渐形成为一种社会体系。作为第一等级的婆罗门,独揽宗教事务,形成专门的祭司阶级,有些婆罗门还参与政事。第二等级的刹帝利,是掌握军政大权的武士阶级。这两个等级处于统治地位。第三等级的吠舍,是雅利安人的平民大众,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等。这是就雅利安人3个等级具有代表性的职业来说的,而社会现实并非如此单纯。事实上有些高级种姓的人也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而在吠舍中间有些商人后来恃其财富,飞黄腾达。第四等级首陀罗,基本上是被征服的土着居民,但也有贫困的雅利安人。他们是被压迫、遭奴役、受歧视的无权居民等级,从事手工业和农牧业,他们之中大多数是奴隶。
古代种姓制度 这4个等级至法经、法典时代,日趋严格。在职业上,各种种姓原则上是世袭不变的。按《摩奴法典》规定,高级种姓由于“穷困”可以从事低级种姓的职业;相反,低级种姓不得从事高级种姓的职业。在婚姻上,各种姓原则上同姓通婚,即实行内婚制。《摩奴法典》规定,高级种姓之男因“贪欲”可以娶低级种姓之女;相反,低级种姓之男不得娶高级种姓之女 。前者称“顺婚” ,后者称“ 逆婚”。职业世袭化和种姓内婚制是种姓制的基本特征。不同种姓的人还不能同坐、同饮食。此外,各种姓间,特别是前3种种姓和首陀罗之间 ,在宗教社会生活和法权方面 ,都有严格的界限和区分。前者有权参加雅利安人的宗教生活,经过入门式(入教式)称为再生人。后者无权,故称为非再生人。在法律上对再生人与非再生人刑事犯罪、债务和继承等民事纠纷都有不同的规定。婆罗门教经典对各种姓间的关系所以作如此严格的规定,旨在保证高级种姓、特别是婆罗门种姓的特权利益。
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发展,在吠舍和首陀罗中间,繁衍出很多从事不同职业的小集团。这些小的职业集团逐渐脱离原来的瓦尔纳而成为单独存在的迦提。迦提具有瓦尔纳职业世袭和内婚制的基本特征, 属被压迫等级 ,社会地位低下。《摩奴法典》记载59种迦提,其中最受压迫的是所谓逆生的6种迦提:苏特(看管马和战车者),马哥陀(商人) ,维底哈卡(服侍妇人),阿尧哥沃(木匠),刹特里(捕杀穴居动物者),旃荼罗(运搬无亲人的尸体和执刑者)。在这6种人中,旃荼罗的地位最为低下,最受歧视,为古代“ 不可接触者”(贱民)的代表。后来迦提的数目愈演愈多,四个瓦尔纳的区分越来越失掉意义,从而这一概念逐渐消失而为迦提代替。

⑼ 古印度除了具有奴隶社会的一般特征之外,还有什么重要特点

有一个叫唐雪航的人曾颁发过一种叫做太平的法令.

阅读全文

与被称为印度马哥的是什么药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的微波炉怎么样 浏览:996
朱丽在英国是什么水平 浏览:835
印尼想做什么工作 浏览:267
c罗在印度怎么样 浏览:582
怎么看印度祛痘膏化妆品日期 浏览:485
自带印尼印章用什么印油 浏览:350
印尼养什么宠物好 浏览:174
中国战疫彰显了什么 浏览:759
赴英国签证怎么办 浏览:486
中国疫情是怎么被发现的 浏览:536
英国贵族是什么狗 浏览:425
买意大利冠军怎么买 浏览:944
意大利哪里买妙巴黎 浏览:628
越南现在哪个城市好 浏览:167
越南战斗英雄有哪些人 浏览:592
哪个才是真实中国 浏览:875
伊朗急救电话多少 浏览:365
伊朗为什么总打伊拉克 浏览:791
意大利知名通讯社是什么 浏览:104
美国为什么要制裁伊朗小说 浏览: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