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人饮食有哪些特点
印度的食物在世界上独具特色。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除了咖喱粉,印度市场上还出售各种调料粉,赤、橙黄、绿、棕,五颜六色,至今笔者也没弄明白这些调料究竟含有什么成分。
印度饮食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由于印度教徒占人口的多数(82%),牛肉是禁忌,因而,在欧洲市场上价格最贵的是牛肉,在印度是最便宜的,10至15个卢比一公斤,价格之低廉令人咋舌。猪肉也比较便宜,因为穆斯林和高种姓的印度教徒都不吃猪肉,低种姓的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才吃猪肉。羊肉价格最贵,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都吃。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又香又脆。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每样菜都烧得烂糊糊的,且放了不少咖喱粉,全是清一色的黄色。长时间的熬煮使维他命尽失,令人觉得可惜。印度人的早餐已经西化,一般是一杯牛奶,几片面包,果酱、黄油,但中午饭和晚饭则是地道的印度风味,每餐都有豆子汤。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印度最驰名的一道菜大概是“炖杜里鸡”,其名声犹如北京烤鸭。做法是把鸡腿、鸡块沾满香料,放在炉子里用炭火烧烤而成。出炉时味鲜肉嫩,十分可口。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说起饮食,不得不提一下印度的甜食。印度的甜食可谓“名符其实”,甜得发腻。甜食种类很多,有煎的、炸的、烘的、烤的,一应俱全,但每一道甜食都无一例外地甜得要命。多数印度人都嗜食甜食,印度人容易发胖,大概与嗜食过多的甜食有关。印度人的晚餐也晚得名符其实,最早的在晚上8点左右,晚的在10点左右。吃完饭不久就上床睡觉,不发胖才怪呢。
由于长期是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人也像英国人一样,有喝午茶的习惯。印度的茶是奶茶,做法是把牛奶掺水煮开,再把茶叶倒进去,煮沸后用小筛子把茶叶滤出,加糖后即可饮用。
roganjosh咖哩羊肉
gushtaba辣肉球加优酪乳
biryani鸡或羊肉加橙汁饭
tandoori鸡鱼等肉加上香料在陶锅烹煮
kebab印度烤肉串
bhujia咖哩素菜
samba印度煎饼包泡菜及咖哩扁豆
pomfret鲑鱼
malai椰汁咖哩虾
kulfi冰淇淋,印度茶
㈡ 真正的喜马拉雅盐是什么
喜玛拉雅岩盐是喜玛拉雅岩石上的盐,喜马拉雅岩盐含氯化钠98%以上,其余元素包括铁、钙、镁、钾、锌、镓、硅等等数十种人体所需矿物质。喜马拉雅水晶盐是存在于喜玛拉雅山的最纯净的盐,仍像古代深海里的盐份一样纯净,并且蕴含了我们人体所能发现的所有元素。这样的水晶盐具有巨大的能量来源。水晶盐是透明的,具有白色、粉色的、红色的各种纹理,而最纯净的粉红色水晶盐又是岩盐中最
㈢ 西餐里的海盐和我们吃的食用盐有什么区别
海盐多取自盐田最上层新鲜的盐,矿物质含量丰富,味道带走层次感,多用于酱料和牛排的二次调味无需加热。普通的食用盐咸味更重,多用于热菜烹调。
㈣ 吃的食盐是什么
食盐是指来源不同的海盐、井盐、矿盐、湖盐、土盐等。它们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国家规定井盐和矿盐的氯化钠含量不得低于95%。食盐中含有钡盐、氯化物、镁、铅、砷、锌、硫酸盐等杂质。我们规定钡含量不得超过20mg/kg。食盐中镁、钙含量过多可使盐带苦味,含氟过高也可引起中毒。近年来许多试验证实,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发病率有一定关系,膳食中食盐摄入过多,可引起高血压。世界卫生组织(WHO) 建议每人每日摄入5g 以下食盐可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我国规定成人每日摄入6g食盐即可满足机体对钠的需要。
中文名
食盐
外文名
Salt
主要食用功效
清污解毒 ,治肝顺
历史记载
盐在中国的源起。“盐”字本意是“在器皿中煮卤”。《说文》中记述:天生者称卤,煮成者叫盐。传说黄帝时有个叫夙沙的诸侯,以海水煮卤,煎成盐,颜色有
食盐晶体(微观)
NaCl, 食盐的主要成分,离子型化合物。纯净的氯化钠晶体是无色透明的立方晶体,由于杂质的存在使一般情况下的氯化钠为白色立方晶体或细小的晶体粉末,比重为2.165(25/4℃),熔点801℃,沸点1442℃,相对密度为2.165克/立方厘米,味咸,含杂质时易潮解;溶于水或甘油,难溶于乙醇,不溶于盐酸,水溶液中性并且导电。固态的氯化钠不导电,但熔融态的氯化钠导电。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略有增大。当温度低于0.15 ℃时可获得二水合物NaCl·2H2O。氯化钠大量存在于海水和天然盐湖中,可用来制取氯气、氢气、盐酸、氢氧化钠、氯酸盐、次氯酸盐、漂白粉及金属钠等,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食品调味和腌鱼肉蔬菜,以及供盐析肥皂和鞣制皮革等;经高度精制的氯化钠可用来制生理食盐水,用于临床治疗和生理实验,如失钠、失水、失血等情况。可通过浓缩结晶海水或天然的盐湖或盐井水来制取氯化钠。
晶体结构:晶胞为面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含有4个钠离子和4个氯离子。
食盐的作用很广:杀菌消毒,护齿,美容,清洁皮肤,去污,医疗,重要的化工原料,食用……
化学性质
编辑
1.可以与硝酸银反应得到氯化银沉淀;
2.固体食盐可以与浓硫酸共热得到氯化氢气体;
3.电解氯化钠溶液可得到氯气、氢气和氢氧化钠;
4.电解熔融氯化钠可得到单质钠和氯气。
制度变迁
编辑
封建社会的盐专卖制度,使其成为封建社会统治阶级的财政收入工具,为其封建统治掠取民众财富,赚取巨额利润。在盐专卖的实施过程中,统治阶级为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一方面极大地增加了制度执行成本。降低了制度运行效率,减少了盐专卖净利润收入;另一方面,因为官吏的腐败,各级官吏贿赂已成风气,严重损害了统治集团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使其执政能力受损,从而危机统治阶级自身安全。
盐专卖制度在中国存在历史十分久长,从春秋战国齐国开始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几乎伴随封建社会整个发展过程。专卖古称“禁榷”,禁的意思是禁止,榷的意思是独木桥,禁榷合起来就是自己独占,不允许他人涉及经营。具体到盐专卖制度,它是封建统治阶级人为制订并设立,由其独占食盐生产和销售渠道,从中赚取巨额利润,增加财政收入的一整套制度安排。封建社会中那些具有理财意识的士大夫们对此有一个形象的描述,“利出一孔”,它的形象之处就在于只看到利益,却不去看这利益是如何产生的。统治阶级巧妙地借用了盐所具有的商品外观形式,掩盖其掠取民众财富的实质,因此理清楚盐专卖制度的经济特征和运行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盐专卖问题,国内现有文献侧重于从经济史的角度整理各个朝代盐专卖制度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状态,较少从经济特征和制度变迁的角度进行考察,而在国外可能是由于历史上缺少与中国盐专卖类同的经济现象,相关文献很是少见。在封建社会经济的传统分析框架中,劳动人民对统治阶级承担赋税和劳役,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借此剥削广大劳动人民,尽管盐专卖制度在形式上与赋税制度有很大不同,阶级矛盾分析方法仍然为这一问题指引了方向。从另一个视角看,根据现代西方国家理论,国家是一种在某个给定地区内对合法使用强制性手段具有垄断权的制度安排。国家的基本功能是提供法律和秩序,并以此换取税收。在这一分析模式下,封建国家作为全社会法律和秩序的提供者,征收赋税完全是一件合理的事情,封建统治者是以社会管理者或者说是社会服务提供者的面目出现,公众是以消费者的面目出现,消费社会管理者提供的社会服务,并根据服务的质量(办公效率)和价格(赋税水平)来决定是否消费该服务。但在盐专卖制度分析中,这一分析框架变得无能为力了,因为它既解释不了盐专卖制度发生的起因,也解释不了盐专卖制度发展变化的结果。
在盐专卖制度下,各相关经济要素发生了很大变化,重新审视和分析其经济特征对于全面正确的把握这一制度是非常必要的。[2]
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必需品之一,社会需求量大,消费弹性极小。在封建社会大部分生产和生活资料自给自足的情况下,盐却不可能自给自足,必须从外界获得。在中国古代社会,盐铁茶酒是少数几项大宗交易商品,但这些商品在不同时期都曾实行专卖,盐是其中实行专卖时间最长,范围最广,造成经济影响最大的品种。在专卖制度下,商品属性较之于其在自由生产流通条件下的情形发生很大的变化。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有其内在规定性条件,根据政治经济学的分析,自由买卖和等价交换是商品的内在属性,也是某一物品成为商品的必要条件。在盐专卖制度下,盐的生产、销售和定价都由官府组织执行,导致其商品属性退化。
2014年11月工信部确认2016年取消食盐专营,放开盐产品价格。据了解,取消食盐专营、许可经营制度后,将实行最严格的监管制度;健全食盐储备体系,确保食盐安全供应。此外,还将加快盐业体制调整,提升产业竞争力;健全法律法规,实施依法治盐。依照方案规划,将从2016年起,废止盐业专营有关规定,允许现有食盐生产定点经营企业退出市场,允许食盐流通企业跨区经营,放开所有盐产品价格,放开食盐批发、流通经营。2017年起盐业全面按照新的方案实行。[3]
相关制法
编辑
工业上用海水晒盐(也称盐田法)或用井水、盐湖水煮盐,使食盐晶体析出。这样制得的食盐含有较多的杂质,叫做粗盐。粗盐经溶解、沉淀、过滤、蒸发,可制得精盐。还有较多人为了补充更多的盐分,将碘元素加了进去。
生理作用
编辑
食盐是人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成人体内所含钠离子的总量约为60 g,其中 80%存在于细胞外液,即在血浆和细胞间液中。氯离子也主要存在于细胞外液。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生理功能主要有下列几点:
1.维持细胞外液的渗透压
Na和Cl是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K和HPO4是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的主要离子。在细胞外液的阳离子总量中,Na占90%以上,在阴离子总量中,Cl占70%左右。所以,食盐在维持渗透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影响着人体内水的动向。
2.参与体内酸碱平衡的调节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氢钠,在血液中有缓冲作用。Cl与HCO3在血浆和血红细胞之间也有一种平衡,当HCO3从血红细胞渗透出来的时候,血红细胞中阴离子减少,Cl就进入血红细胞中,以维持电性的平衡。反之,也是这样。
3.氯离子在体内参与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强酸性,pH约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胃体腺中的壁细胞能够分泌盐酸。壁细胞把HCO3输入血液,而分泌出H输入胃液。这时Cl从血液中经壁细胞进入胃液,以保持电性平衡。这样强的盐酸在胃里为什么能够不侵蚀胃壁呢?因为胃体腺里有一种粘液细胞,分泌出来的粘液在胃粘膜表面形成一层约l mm~1.5 mm厚的粘液层,这粘液层常被称为胃粘膜的屏障,在酸的侵袭下,胃粘膜不致被消化酶所消化而形成溃疡。但饮酒会削弱胃粘膜的屏障作用,往往增大引起胃溃疡的可能性。
此外,食盐在维持神经和肌肉的正常兴奋性上也有作用。 当细胞外液大量损失(如流血过多、出汗过多)或食物里缺乏食盐时,体内钠离子的含量减少,钾离子从细胞进入血液,会发生血液变浓、尿少、皮肤变黄等病症。 人体对食盐的需要量一般为每人每天3 g~5 g。由于生活习惯和口味不同,实际食盐的摄入量因人因地有较大差别,我国一般人每天约进食食盐10 g~15 g。
食盐用途
编辑
中药用途
【药名】食盐
【别名】盐、咸鹾
【汉语拼音】shi yan
【英文名】Salt
【归经】胃;肾;肺;肝;大肠;小肠经
【中药化学成分】主要成分为氯化钠(NaCl);因来源、制法等的不同,夹杂物质的质与量,都有所差异。普通常见的杂质,有氯化镁(MgCl2)、硫酸镁(MgSO4)、硫酸钠(Na2SO4)、硫酸钙(CaSO4)及不溶物质等。
【功效】涌吐;清火;凉血;解毒;软坚;杀虫;止痒
【考证】出自《名医别录》
【科属分类】钠化合物类
【拉丁文名】Natrii Chlorim
【主治】食停上脘;心腹胀病;脑中痰癖;二便不通;齿龈出血;喉痛;牙痛;目翳;疮疡;毒虫螫伤
【资源分布】主为海盐及池盐、井盐。海盐产于辽宁、河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池盐产于山西、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一带;井盐产于云南、四川。销全国各地。
【功效分类】清热药;凉血药
【性味】咸;寒;无毒
【药材基源】为海水或盐井、盐池、盐泉中的盐水经煎、晒而成的结晶体。
【用法用量】内服:沸汤溶化,0.9~3g;作催吐用9~18g,宜炒黄。外用:炒热熨敷或水化点眼、漱口、洗疮。
【出处】《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
引起高血压的原因之一是由于体内氯离子偏多,氯离子就是酸根离子。过多的氯离子使体内血管紧张素Ⅰ向血管紧张素Ⅱ转化,造成血管收缩,从而引起高血压;之二是由于血脂偏高,使血管硬化,造成血管腔变窄,从而引起高血压。而氯离子和血脂都是体内的酸性物质。因此,高血压和酸性体质有着密切关系。
改善酸性体质是远离高血压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途径
一定要在饮食中注意,平时可以多吃些高纤维的碱性健康食品,坚持要少盐多醋,可以食用高浓缩的黑醋胶囊,醋酸可以抑制血液中钙的凝固现象,氨基酸、醋酸能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并抑制脂肪的合成,使脂肪不易堆积,血液清澈不粘稠。从而降低血液粘稠度。针对20世纪40年代关于食盐摄入过量是高血压发病率高的一种说法,出现了质疑。有研究指出,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是饮食中的钙和钾过低,而不是钠摄入量过多。并认为,为预防高血压而采取的低盐饮食,可能会影响其他营养元素的摄入,因此低盐饮食不是无区别地对所有人都适合。
古代用途
在《红楼梦》中曾记载贾宝玉每天清晨就有用盐擦牙的习惯。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陈可远指出,古代人是用盐来刷牙,但是随着朝代更替,单纯的盐牙膏也变得丰富了。
盐为什么能刷牙?因为食盐不但能稳固牙齿,还具有保健作用。在我国南北朝梁代陶弘景的《名医别录》中,就记载了食盐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作用。按照中医的理论,食盐味咸,入肾,齿为骨之余,肾又主骨,所以,食盐能稳固牙齿。
我国现代中医学也赞同用食盐保健口腔,除了可以借鉴古人的做法外,方法还可以再简单一些。陈医生说,比如每天早晚用温的淡盐水漱口,牙齿疼痛或者牙龈出血的时候,直接将食盐撒在疼痛处和出血处,可以帮助消炎止痛、解毒凉血。也可以用湿牙刷蘸些食盐,每天早晚或者吃完东西后,刷一刷,可以促进整个口腔的健康和卫生。
同时,陈医生也强调,食盐只能辅助治疗口腔疾病,不能代替看医生和用药。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病人,用食盐漱口或者刷牙的时候,尽量在刷完牙或漱完口后,再用清水把口腔漱干净,减少盐的额外摄入。
防治青鱼病
食盐有较强的杀虫灭菌作用,是防治多种鱼病的常用药物,特别是防治细菌、真菌、多种寄生虫引起的鱼病,有显着的效果,现将防治方法分述如下。
1.细菌性鱼病的防治
用3%的盐水浸洗3寸以上的鱼种10~15分钟,或全池遍洒食盐水,浓度11~22.5毫克/升,水深1米,每亩用食盐7.5~15公斤,可防治青鱼烂鳃病、赤皮病。在配合饲料中,掺入2.5%的 食盐,可防治青鱼肠炎病。用敌百虫和食盐配合使用,对青鱼上述三病的预防有效率可达100%,早期治愈率90%以上,中期治愈率也有80%左右。其方法是在全池遍洒生石灰块,每亩平均水深1米用量20公斤,再立即用取去筛片的喷雾器全池遍喷90%晶体敌百虫和食盐合剂,敌百虫0.5~0.7毫克/升、食盐5~7毫克/升。早期一次可愈;中期连续2~3次,每隔一天一次可愈;预防,30~50天一次。防治肠炎病,可将合剂少量喷洒在草架内的青饲料上,效果更好。
2.水霉病的防治
越冬鱼种或成鱼,常因人工操作受伤易患水霉病,可用30%的食盐水浸洗10~15分钟治愈。
3.多种寄生虫病的防治
用3%的食盐水浸洗患寄生虫病的夏花鱼种,1分钟斜管虫全部死亡;5分钟鳃隐鞭虫全部死亡;10分钟车轮虫、根体虫、口丝虫全部死亡。1寸以上的鱼种,浸洗时间可适当延长。用1.7%~2%食盐水浸洗患寄生虫病的夏花鱼种30分钟,三代虫、指环虫全部死亡,鱼虱全部脱落。鱼种的气泡病,可将原有的池水排出三分之一,再注入新鲜清水,然后全池遍洒食盐水,浓度5~7毫克/升,即可治愈。
科技用途
科学最新发现了食盐的科技用途,可将硬盘存储空间增大6倍。新加坡的国立研究机构——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新加坡国立大学和数据存储研究所的科学家联袂做出了这项发现。他们表示,新的硬盘制造过程通过使用简单的氯化钠(食盐),可将硬盘的数据记录密度增加到3.3TB/英寸,是现有存储密度的6倍[4]。公司和个人制造出的和需要存储的数据与日俱增,现有的硬盘制造技术也将很快接近极限,因此科学家们需要探寻新的解决办法。而今新加坡科学家就让毫不起眼的食盐通过增大硬盘存储空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在制造过程中添加食盐意味着位于每个磁盘表面的比特(信息量的单位)的排列方式会更加匀称整齐,这样会使该表面能“塞下”更多比特。另外,盐也会增加用于“刻印”比特的电子束的清晰度。如果不使用食盐,就需要尽最大努力让这些比特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这些比特最终很可能会变成巨大而模糊的一团。最新制造过程将于2016年开始进行商业化生产。
食盐妙用
1、食盐洗脸亮肤
食盐洗脸清洁去污能力好,有很好的去黑头、清透毛孔的作用。除敏感肤质外,经常使用食盐洗脸有很好的提亮肤色的作用。具体方法如下:
洗脸后,把一小勺细盐放在手掌心加水3-5滴,再用手指仔细将盐和水搅拌均匀,然后沾着盐水从额部自上而下的搽抹,边搽边做环开按摩。几分钟后,待脸上的盐水干透呈白粉时状时,用温水将脸洗净,涂上保湿乳液或继续正常的护肤步骤。持续进行,每天早晚洗脸后各一次。
2、食盐洗脸明目
遇上刮风的天气,外出归来时,可用温水冲一杯淡盐水,以棉棒蘸取擦拭内外眼角,达到洗眼明目,去除污物的目的
3、食盐美容祛痘
食盐有很好的杀菌消肿的作用,用食盐洗脸沐浴有很好的祛痘作用。尤其是对于身体背部的痘痘非常有效。具体方法如下:入浴后让身体充分温热,待毛孔张开后多抹些盐在后背,各个角落都要抹到。用浴刷按摩1分钟,不要太用力,只要让皮肤及刷子间的盐分移动即可,然后用海绵蘸上淡盐水,贴在背上10分钟,用清水洗干净.。
4、去除痘痕及平复皮肤凹凸
以指腹沾少许盐,在青春痘痕迹或凹凸部位依螺旋状按摩三次,再取充分的盐敷在需要“解决”的部位,过五六分钟后洗去。注意:不要按摩正在生长的青春痘。
5、控制T区油脂分泌
用细盐抹在T区,轻轻按摩之后休息3分钟,然后在两侧鼻翼毛孔张开的部分用中指指腹由下向上做挤压式按摩。
6、去角质和去除黑斑
用水把盐打湿敷在脸上,按摩1分钟,力道和洗脸时相同,以鼻头为中心在两颊由下往上画大圆。然后用指腹在黑斑部分打圈搓揉。
7去除腋下异味
盐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洗澡时可直接在腋下抹盐。平日可用棉块浸上比海水稍淡的盐水随身携带,随时用它来除去汗水。
8、巧除双下巴
将抹了大量盐的右手指沿着下颌及右脸颊边沿由中间往右移动;同样,左手指沿下颌及左脸颊边沿往左移动;左右手交替进行,有节奏地做50次。然后用保鲜膜把抹盐的部分包起来,用发带固定,休息10分钟后用水冲掉,隔一天做一次即可。
9、去除脚臭
用大量的粗盐抹在脚尖、脚趾之间及脚底部分,并用手搓揉5~6次,休息5分钟后用水冲净即可。
10、以盐护发好处多
盐有深层清洁、杀菌排毒、舒经活血、收敛皮脂腺的作用,用盐洗发是油性头发的首选。你可以用厨房里的食用盐,也可以用市场上出售的现成的洗发盐。具体是用法是:如果你只是头皮油腻,头发还不算太油的话,可以用洗发液正常清洗头发后,将洗发盐均匀涂抹于头皮之上,再配合指腹轻轻的按摩3-5分钟后,清水洗净即可。建议每周2-3次。
注意事项
编辑
一、少买及时吃
少量购买,吃完再买,目的是防止碘的升华。因碘酸钾在热、光、风、湿条件下都会分解挥发。
二、忌高温
在炒菜做汤时忌高温时放碘盐。炒菜爆锅时放碘盐,碘的食用率仅为10%,中间放碘盐食用率为60%;出锅时放碘盐食用率为90%;凉拌菜时放碘盐食用率就可以达到100%。
三、忌在容器内敞口长期存放
碘盐如长时间与阳光、空气接触,碘容易挥发。最好是放在有色的玻璃瓶内,用完后将盖盖严,密封保存。
四、忌加醋
碘跟酸性物质结合后会被破坏。据测试,炒菜时如果同时加醋,碘的食用率即下降40%~60%。另外,碘盐遇酸性菜(比如酸菜),食用率也会下降。
五、盐与辐射
2011年3月,国内多个地方超市出现的食盐抢购现象,据了解,市民抢购食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国的食盐全部是加碘盐,其中的碘正是碘片的主要成分碘化钾。不少市民可能觉得多吃食盐,关键时刻可防辐射。另外一个就是广东一些沿海城市的居民,担心海水被日本核辐射污染不能用,食盐一旦库存不足会引起涨价。
对于第一种担心,广东省疾病控制中心一名专家表示,食盐里碘的含量是很低的,市民就算吃很多盐,也起不到多大的防辐射效果。过量吃碘盐对人体有害,这个是卫生部门负责人说的。
对于第二种担心,盐业总公司相关负责人称,国家有关部门已作出回应,称日本核辐射对我国未造成任何影响,“这种无影响是全方位的,包括海域。且广东供应市场的除海盐外,还有矿盐。”该负责人说,矿盐都是从地下3米处提取的,没有任何污染。对食盐的质量,市民不用恐慌。
㈤ 印度人喜欢吃什么
喜欢咖喱 不吃牛肉!
㈥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吃的盐是矿盐还是海盐
我们吃的盐属于矿盐,因为对盐的需求比较大,如果使用海盐的话,成本会比较高,代价也会比较大,所以就用矿盐。
㈦ 印度人的饮食习惯
印度人做菜喜欢用调料,如咖喱、辣椒、黑胡椒、豆蔻、丁香、生姜、大蒜、茴香、肉桂等,其中用得最普遍、最多的还是咖喱粉。咖喱粉是用胡椒、姜黄和茴香等20多种香料调制而成的一种香辣调料,呈黄色粉末状。
印度人对咖喱粉可谓情有独钟,几乎每道菜都用,咖喱鸡、咖喱鱼、咖喱薯仔、咖喱菜花、咖喱饭、咖喱汤……每个餐馆都飘着咖喱味。
印度人的主食主要有米饭和一种叫“加巴地”的烙成的小薄饼,还有一种油炸的薄饼。印度的蔬菜主要有花菜、圆白菜、西红柿、黄瓜、豆角、薯仔、洋葱、冬瓜等,全部都是制作印度咖喱的好食材。
由于印度有很多人是素食主义者,为了补充蛋白质,豆类就成了他们每餐必吃的东西,并永远作为他们的一道主菜呈现给你。 印度的豆子种类繁多,有大如蚕豆的红豆,还有黄豆、豌豆等,这些豆子都加上香料和盐,用来做汤。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人的饮食习惯也不同。印度教徒绝对不吃牛肉,因为他们把牛奉为神牛。穆斯林不吃猪肉,但大啖牛肉。因此,杀牛和吃牛肉常成为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冲突的导火索。 虔诚的印度教徒和佛教徒是素食主义者,不沾荤腥。
耆那教徒更是严格食素,连鸡蛋也不吃,但可以喝牛奶,吃乳酷和黄油。印度的素食者大约占人口的一半。印度的牛奶价格便宜,质量也很好,男妇老幼,都喝牛奶。奶制品如冰淇淋、奶酪、酸奶、蛋糕等,质量也属上乘。一公斤一盒的冰淇淋只要几十个卢比。
印度人进餐时一般是一只盘子、一杯凉水,把米饭或饼放在盘内,菜和汤浇在上面。多数印度人进食时不用刀叉或勺子,而是用右手把菜卷在饼内,或用手把米饭和菜混在一起,抓起起来送进嘴里。留洋的知识分子或中产阶级家庭则使用刀、叉和勺子。
(7)印度人吃的盐是什么盐扩展阅读
印度人包括印度各族人民。总人口约13亿,有100多个民族,其中印度斯坦族约占总人口的30%,海外主要分布在美国。其他较大的民族包括马拉提族、孟加拉族、比哈尔族、泰固族、泰米尔族等。 72%为印度-雅利安人,25%为达罗毗荼人。
印度的种族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尼格利陀人是印度最早的居民,也是目前印度人口最稀少的种族。他们属于尼罗格人种尼格利陀类型,最初来自非洲。这一人种的特征是:肤色暗黑,头发纤细卷曲,身材矮小,鼻子扁平,嘴唇宽厚。
今天,在印度喀拉拉邦的卡达尔人和普拉衍人、曼尼普尔邦和库奇山区的安加米那加、南印度森林居民乌拉里人和安达曼群岛的原住民身上,都还可以看到这些特征。
尼格利陀人长期停留在石器时代,过着最为原始的狩猎、采集生活。在新移民到来以后,尼格利陀人多被他们屠杀、同化,或驱赶到人迹罕至的丛林以及孟加拉湾中的岛屿
在尼格利陀人之后,原始澳大利亚人大规模迁入印度。他们亦被称为前达罗毗荼人,属于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原始澳大利亚人一般为中等身材,头发卷曲或呈波浪形,肤色深棕至黑色,鼻子较宽,嘴唇较厚。
现今居住在印度西部、中部和东部广阔地带的蒙达人、高尔人、桑塔尔人和比尔人普遍被认为就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他们至今保留着自己独特的体貌特征、生活方式以及语言和信仰。生活在南印度的琴楚人、库龙巴人和耶拉瓦人也是原始澳大利亚人的后裔。
原始澳大利亚人信奉泛灵论。泛灵论可能是一些原始宗教的前身,至今依然为印度东北部梅加拉雅邦等地的若干部落民所笃信。他们轻易不对树木等施以斧斤,因而该邦还拥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