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环境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印度尼西亚地跨赤道(12°S-7°N),其70%以上领地位于南半球,因此是亚洲南半球最大的国家(东帝汶也是南半球国家)。经度跨越96°E到140°E,东西长度在5500千米以上,是除中国之外领土最广泛的亚洲国家。 印尼岛屿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各岛内部多崎岖山地和丘陵,仅沿海有狭窄平原,并有浅海和珊瑚环绕。
加里曼丹岛,山地从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广阔,南部多沼泽。
苏门答腊岛,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山脉东北侧为丘陵和较宽的沿海冲积平原,平原东部多沼泽。
苏拉威西岛,大多为山地,仅沿海有狭窄平原。
爪哇岛,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的盆地。
伊里安岛,西部高山横亘,有印尼最高峰和世界最高的岛屿山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较宽广。 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7-9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12月、1月、2月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Ⅱ 印度尼西亚的自然资源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印尼能源矿产部的统计(2013年),印尼煤炭资源储量约为580亿吨,已探明储量193亿吨,其中54亿吨为商业可开采储量。由于还有很多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印尼政府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将达900亿吨以上。印尼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约有123 589 兆亿立方米 (相当于206 亿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为24 230兆亿立方米,主产于苏门答腊的阿伦和东加里曼丹的巴达克等地。印尼镍储量约为560多万吨,居世界前列。金刚石储量约为150万克拉,居亚洲前列。此外,铀、镇、铜、铭、铝矶土、锺等储量也很丰富。
亚洲地区是印尼煤炭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占出口总量的70%以上,其次为欧洲和美洲。在亚洲地区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印度、日本、中国等。印尼煤炭对中国的出口2010年达到4290万吨,已经成为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主要煤炭来源地。
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印尼约有40000多种植物,其中药用植物最为丰富。印尼全国的森林面积为12000000 平方千米,其中永久林区11200000 平方千米,可转换林区810000 平方千米。印尼的森林覆盖率为67.8%。印尼盛产各种热带名贵的树种,如铁木、檀木、乌木和袖木等均驰名世界。印尼海域广阔,且有一个适合各种鱼类生长的热带气候。印尼的渔资源极为丰富,苏门答腊岛东岸的巴干西亚比亚是世界着名的大渔场。
Ⅲ 印尼被称为“万岛之国”,它的地理位置究竟是怎样的
印度尼西亚之所以被称为“万岛之国”这是由于它的地理位置,那么我们来看看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究竟是怎么样的吧。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由13667个大小岛屿组成,其中6000多个岛屿有人居住,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的群岛国,它横贯赤道,领土有190多万平方千米。由于印度尼西亚的岛屿多,因此这个国家的国土也十分辽阔,这也导致了各个岛屿还形成各具特点的地方性气候。这个国家的邻居还不少,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对了,由于印度尼西亚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的消亡边界,所以印度尼西亚还多发地震灾害和火山喷发,因此,印度尼西亚还是世界上拥有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
Ⅳ 印度尼西亚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与泰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是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以及亚洲南半球最大的国家,同时还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
印度尼西亚在哪一年成立
印度尼西亚于1945年8月17日宣布独立,成立印度尼西亚共和国,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
约在150万至3.5万年前,生活于印度尼西亚群岛的原始居民称为爪哇猿人,目前是世界上穆斯林人口最多的国家
印尼是世界上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其中药用植物最为丰富,矿业也在印尼经济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Ⅳ 印度尼西亚位于哪几个板块的交界处
印度尼西亚处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火山和地震。
印度尼西亚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约有17000多个岛屿组成,这些岛屿地势高峻,沿海有狭窄的平原,位于板块交接地带,多火山地震,人口超过2亿,超过一半分布在爪哇岛。语言多达200多种。印尼的胡椒、金鸡纳霜、木棉和藤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天然橡胶、椰子产量居世界第二。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环境
印尼处于南北半球两大季风系统间的暖海面上,同时又有山地的抬升作用,因此成为世界多雨地区之一。除努沙登加拉群岛旱季较长,降水较少,属热带草原气候外,印尼大部分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风小、潮湿等特点。
年平均湿度25〜27℃,年降水量一般达2 000mm以上。山于印尼国土十分辽阔,各个岛屿还形成各具特点的地方性气候。
Ⅵ 印度尼西亚
刘增洁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由大小13700多个岛屿组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国土面积191.94万km2,陆地面积182.64万km2,人口2.38亿。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矿业产值占GDP的10%。为亚太地区唯一的欧佩克石油生产国,石油和天然气为印度尼西亚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占政府收入的24%,油气出口收入占印度尼西亚出口总收入的15%。2006年国际矿产品市场价格高涨,印度尼西亚GDP增长5.5%,2007年增长6.1%。
一、储量与资源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镍、铜、金、银等矿产。其中重要的矿产资源有锡居世界第三位、铜居世界第二位、镍居世界第八位和金居世界第六位。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7年终号报道,截至2007年底,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5.99亿t,占世界总储量的0.3%,居世界第二十五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6589.66亿m3,占世界总储量的1.5%,居世界第十三位。印度尼西亚约有60个沉积盆地,其中73%位于海上,目前已勘探的36个含油气盆地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主要的含油气区有苏门答腊油气区、爪哇油气区、东加里曼丹油气区。
表3 印度尼西亚主要矿产品消费量
资料来源:①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2007;②World Metal Statistics,February 2008。
三、矿产品贸易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矿产品出口国,2006年印度尼西亚煤炭、铜、天然气、镍和锡等资源性产品出口大幅度增长。2006年印度尼西亚贸易出口总值1010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4.4%;主要出口商品为石油、天然气、煤炭、铜、锡、镍、电力设备、橡胶等,其中矿产品占15.7%,石油和天然气占21.2%。主要贸易出口国或地区为日本、新加坡、美国、中国、韩国和中国台湾。贸易进口总值 610亿美元,比 2005年增长9.1%;其中石油产品占77%,主要贸易进口国为新加坡、中国、日本、韩国和马来西亚。
印度尼西亚为亚洲重要的石油出口国,2006年石油出口收入为153.3亿美元,占其出口总收入的15.6%。2006年石油出口量为52.7万桶/日,其中原油出口量为30.13万桶/日,主要出口到亚太地区的日本为10.97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36.4%,韩国为6.21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20.6%,澳大利亚为5.04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16.7%,美国为1.57万桶/日,占原油出口量的5.2%。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第二大LNG出口国,2006年LNG出口量为295.7亿m3,占世界LNG总出口量的14.0%,主要出口到日本(186.0亿m3)、韩国(67.2亿m3)和中国台湾(42.5亿m3)。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煤炭出口国,仅次于澳大利亚,为世界第二大煤炭出口国,煤炭产量的70%用于出口,2006年出口量为1.62亿t,比2005年增长28.6%,主要出口到中国香港、日本、朝鲜和中国台湾。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重要的铜矿出口国,仅次于智利,为世界第二大铜出口国,2006年出口量为58.27万t,占其矿山产量的71.4%,主要出口到日本、西班牙、韩国和印度。精炼铜出口量为11.09万t,比2005年下降60.4%,居世界第十七位。精炼铜进口量为1.77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镍矿石和精矿出口量为439.41万 t(毛重),主要出口到日本(206.75万t)、乌克兰(72.62万t)和澳大利亚(70.79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精炼锡出口量为11.29万t,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主要出口到新加坡(8.25万t)、英国(1.33万t)、马来西亚(0.42万t)、美国(0.08万t)及其他国家(1.22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铝进口量为18.61万t,出口量为15.61万t。
2006年印度尼西亚锌锭进口量为7.42万t。
四、矿业政策
印度尼西亚宪法规定矿产资源归国家所有,鼓励国内和外国公司投资矿业。为吸引外国投资发展本国经济,印度尼西亚政府早在1967年就制定了外国印度尼西亚投资法,并不断改善投资环境,鼓励外国投资,并进一步简化手续,降低关税,外资对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投资协调委员会(简称BKPM)为非官方组织,负责投资主管。由总统并直接对总统负责,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同时兼任投资部长。BKPM的职能是协助总统制定投资政策,办理投资批准许可,监督实施投资项目。外资公司可以单独投资的方式成立,即外方可拥有100%的股权。要求在15年的商业经营期限内,公司可通过直接销售或通过国内证券交易所非直接方式,把部分股权转让给印度尼西亚的个人或法人。通常而言至少转让5%给印度尼西亚方。同时规定外资企业自建立起,准予30年的经营期限,若在此期间增加了投资额(扩大投资项目),对于所扩大的项目另行准予30年的经营期。对印度尼西亚规定外资可进入领域方面,在1967年的外资法中规定比较简单,只是规定了禁止外资占全部股份的领域(主要是国计民生领域):港口、公用电力、海运、电讯、航空、饮用水、公共铁路、原子能开发和大众传媒。同时规定,采矿业领域需要和政府合作。印度尼西亚政府在1995年第31号总统令中对限制和禁止投资的行业目录作了补充和修订,其后,2000年又进一步作了修正和完善。2007年3月印度尼西亚国会通过政府拟订的新《投资法》,该法规定除国防、军火等领域外,内外资享有同等权益,并规定了投资企业享受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服务等内容。
2007年印度尼西亚政府又颁布2007年1号条例,规定15类行业的投资和增资企业将获得减税及分期支付所得税的优惠政策,企业所得税减为全部投资额的30%,并可分5年付清;外国投资企业红利所得税则减为10%,15类行业为食品、纺织品与成衣、造纸与纸浆、化学工业原料、化学药品、树胶、陶瓷、钢铁材料金属、非铁材料金属、机械及其配备工业、电动机和发电机、电器和遥控仪器、陆路运输工、船舶及造船业,该条例2007年1月1日起生效。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颁布有关工业发展的总统决定书,给予32种工业免税或减税优惠,以此促进其发展,获得税务优惠的32种工业概括为五大类,其中第一大类是工厂生产类,具体包括铁矿开采和钢铁工业、水泥工业、化工产品业和瓷砖工业等基础原料工业。
为了促进石油工业的发展,印度尼西亚1960制定出台了石油和天然气工业法,并在不同时期颁布了不同的石油法令,从租让合同到工作合同又到产量分成合同制和联合经营产量分成合同制,目前主要采用产量分成合同形式,主要内容:印度尼西亚对石油资源拥有所有权;外国石油公司承担从勘探、开采到经营的全部费用,并承担一切风险;勘探期限为6年,可申请两次延期,每次2年。近年来印度尼西亚原油产量不断下降,目前为95万桶/日,比2001年的130万桶/日减少35万桶/日,为鼓励在边际地区投资,增加油气开采,2007年11月印度尼西亚政府拟向在深海和边疆地区油气区块进行开发开采的公司提供更优惠的产品分配方案,这些公司将得到49%的产量,印度尼西亚政府得51%,而目前的分配是油、气开采公司分别得15%和30%,同时政府也将修改产品分配方案中有关补偿营运费用的规定。
为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2007年印度尼西亚财政部和内政部的联合工作小组已经废除了1276项阻碍投资的地方条例,其中省政府签发的135条,市政府签发的231条,县政府签发的910条。
2008年4月15日印度尼西亚国会正在审议的新《矿产法》对拥有矿业特别许可证和开采许可证的矿场,将根据开采的矿产品限定采矿面积,如:
(1)黄金、锡: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10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2.5万hm2;
(2)钻石、宝石: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2.5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5000 hm2;
(3)煤:勘探期间面积限制为5万hm2;开采期间面积限制为1.5万hm2。
对于持矿业代理委托书的矿业公司,则根据其为个人经营、团体经营还是合作经营,面积分别限定为1 hm2、5 hm2、10 hm2。
五、展望
印度尼西亚以初级矿产品出口为主,为增加矿产品出口收入,防止锡降价,印度尼西亚能源矿产部官员表示,自2008年起印度尼西亚中央政府将限定每个省份的锡锭出口额,其中产锡大省邦加勿里洞省的出口限额为9万t。目前印度尼西亚国内煤炭需求超过4000万t,预计2015年将达到3亿t,为了保证国内市场需求,印度尼西亚政府将从2010年开始限制煤炭出口,每年出口限额1.5亿t,目前印度尼西亚每年的煤炭出口为1.45亿t。
1950年4月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建交,1967年10月断交,1990年8月恢复外交关系。近年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贸易发展较快,印度尼西亚已成为我国在东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2006年实现双边贸易额190亿美元。
中国深圳中金岭南有色金属公司与印度尼西亚多种金属公司所组成的棠果公司已对当地的先驱锌矿公司正式提交有条件收购要约。该要约表明,棠果公司愿意以每股2.5 澳元,总金额约合4.48亿美元的资金收购先驱锌矿公司已发行的全部2.02亿股股份。
先驱锌矿公司是在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矿产资源勘探和开发企业,主要是在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从事金属和金矿的勘探、开发及投资。2007年度该公司销售收入631万澳元,净亏损为123万澳元。
主要参考文献
[1]Chin S Kuo.The Mineral Instry of Indonesia,USGS.Mineral Yearbook,2006
[2]British Petroleum Company.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London,June 2007
[3]Oil,gas reserves inch up,proction steady in 2007.Oil&Gas Journal,Dec.24,2007
[4]06 Charts Some Remarkable Finds..Http://www.Aapg.org/2006/01jan/discoveries.cfm
[5]Indonesia Country Analysis Brief,January 2007.http://www.eia.doe.gov/emeu/cabs/Angola/Background.html
Ⅶ 印度尼西亚盛产什么
印尼气候湿润多雨,日照充足,农作物生长周期短,主要经济作物有棕榈油、橡胶、咖啡、可可。
印尼油气资源丰富,共有66个油气盆地,其中15 个盆地生产石油天然气。政府公布的石油储量为97亿桶,折合13.1亿吨, 其中核实储量47.4亿桶,折合6.4亿吨。印尼天然气储量176.6万亿标准立 方英尺(TCF),折合4.8-5.1万亿立方米。石油勘探开发基本上依靠国外 石油公司。印尼石油产量逐渐下降,自2003年以来,印尼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2008年初印尼宣布退出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2012 年印尼原油和凝析油产量降至87万桶/日,低于政府制定的93万桶/日产量 目标。印尼最大的石油企业为国家石油公司(Pertamina,《财富》2014 年世界500强排名123位)。
印尼采矿业为印尼国民经济发展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它是出口创汇、增加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也为保持经济活力、创造就业和发展地区经济做出了积极贡献,同时还具有辐射社会经济其他领域的间接作用以及对边远地区发展的 推动作用。印尼主要的矿产品有锡、铝、镍、铁、铜、锡、金、银、煤等。印尼最大的国有矿业公司为安塔公司,另外还有印尼国有锡业集团公司。
印尼的工业化水平相对不高,制造业有30多个不 同种类的部门,主要有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纸浆、 纸张、化工、橡胶加工、皮革、制鞋、食品、饮料等。其中纺织、电子、木材加工、钢铁、机械、汽车是出口创汇的重要门类。印尼最大的钢铁企业为国有克拉卡陶钢铁公司,年产量约300万吨。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英语: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是东南亚国家。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千岛之国”,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
印尼人口超过2.48亿(2013年),仅次于中国、印度、美国,居世界第四位。印尼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创立国之一,也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及20国集团成员国。印尼群岛自公元7世纪起即为重要贸易地区。
印尼当地统治者吸收外国文化、宗教及政治型态,曾出现兴盛的佛教及印度教王国。穆斯林商人带入伊斯兰教,欧洲势力则带来了基督教,并于地理大发现后垄断香料群岛摩鹿加群岛的贸易。经历了350年的荷兰殖民统治后,印尼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宣告独立。
Ⅷ 印度尼西亚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
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地跨赤道,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马来西亚接壤,与泰国、新加坡、菲律宾、澳大利亚等国隔海相望。
印尼岛屿分布较为分散,主要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伊里安岛、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各岛内部多崎岖山地和丘陵,仅沿海有狭窄平原,并有浅海和珊瑚环绕。
加里曼丹岛,山地从中部向西面伸展,沿海平原广阔,南部多沼泽。
苏门答腊岛,山脉自西北向东南斜贯,山脉东北侧为丘陵和较宽的沿海冲积平原,平原东部多沼泽。
苏拉威西岛,大多为山地,仅沿海有狭窄平原。
爪哇岛,北部是平原,南部是熔岩高原和山地,山间多宽广的盆地。
伊里安岛,西部高山横亘,有印尼最高峰和世界最高的岛屿山峰查亚峰,海拔5030米,南部平原较宽广。
印尼河流众多,水量丰沛,但都比较小。较大的河流有爪哇岛的梭罗河以及加里曼丹岛的巴里托河、卡普阿斯河、马哈坎河,其中梭罗河全长560公里。较大的湖泊有多巴湖、马宁焦湖、车卡拉湖、坦佩湖、托武帝湖、帕尼艾湖等,其中苏门答腊的多巴湖为印尼第一大湖。
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温度25-27℃,无四季分别。北部受北半球季风影响,7-9月降水量丰富,南部受南半球季风影响,12月、1月、2月降水量丰富,年降水量1600-2200毫米。
Ⅸ 印度尼西亚海域有石油吗
印度尼西亚,作为世界有名的旅游胜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但它不但有美丽的岛屿,还有富饶的资源,流淌着丰富的油气资源。
一、地理位置
印度尼西亚海域位于亚洲东南部,北跨赤道,东邻太平洋,与巴布亚新几内亚接壤,西濒印度洋,北接马来西亚,南邻澳大利亚,处于国际东西交通要道(图13-4)。
图13-5亚太地区天然气产量图
印度尼西亚约有60个沉积盆地,73%位于海上(其中的31%分布在深海区),27%分布在陆上。目前已勘探的36个含油气盆地主要位于西部地区,主要的含油气区有苏门答腊油气区、爪哇油气区、东加里曼丹油气区。印度尼西亚70%的天然气储量位于海域。
据美国《油气杂志》2007年终报道,截至2007年底,印度尼西亚石油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5.99亿吨,占世界总储量的0.3%,居世界第25位;天然气剩余探明可采储量为26589.66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5%,居世界第13位。
石油主要分布在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斯兰等岛和巴布亚。较大的油田有中苏门答腊的Minas、Duri和Bangko油田,苏门答腊东南海上的Cinta和Rama油田,重度为东加里曼丹的Bunyu、Handi和Bakapai油田,西爪哇海上的Arjuna和Arimbi油田等。印度尼西亚的原油品质范围很广,其中大部分原油的API重度为22~37°API。印度尼西亚两大原油出口品种——苏门答腊轻质油或米纳斯原油的API重度为35°API,而更重的Duri原油的API重度为22°API。
近几年印度尼西亚原油产量一直呈下降趋势。减产的主要原因是一些老油田的自然减产和油气领域勘探和开采新增投资缺乏。印度尼西亚国内的原油产量不能满足国内的需要。从2004年上半年起印度尼西亚已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国际油价的上升导致印度尼西亚的预算赤字增加。
2005年天然气产量为859.3亿立方米。印度尼西亚大部分天然气资源位于北苏门答腊省的Aceh和Arun天然气田、东加里曼丹陆上和海上气田、东爪哇Kangean海洋区块、巴布亚的一些区块。主要的经营商是印度尼西亚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RoyM.Huffington公司和法国石油巨头道达尔公司。
2007年印度尼西亚共获得18个新的油气发现,其中石油发现7个,天然气发现11个,海域有5个,陆上有13个。
三、发展历史
印度尼西亚的石油勘探起步很早,公元前8世纪就曾采用原始方式在苏门答腊开采原油。
1859年开始了石油调查。
1889年在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进行陆上油苗调查,并于1885年在苏门答腊北部钻出了第一口具有商业价值的油井。
1889年荷兰殖民者在印度尼西亚建立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并进行了普遍的石油勘探。
1907年成立皇家荷兰—壳牌集团,1933年在苏门答腊南部发现了油田,1936年在苏门答腊中部进行了大规模的石油勘探。1922年印度尼西亚发现了塔郎阿卡尔油田,1937年发现打拉根油田,1940年发现桑加油田,1944年发现米纳斯油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原油产量大幅度下降,从1940年的900万吨降到1945年的103万吨。
1963年印度尼西亚政府规定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归国家所有。1967年政府按照新的外国投资法与11个外国石油公司签订了勘探开发合同。后来发展到8个西方国家35家石油公司向印度尼西亚投资17亿美元。
1968年成立统一的印度尼西亚国家石油公司,从此石油勘探活动由只限于陆上逐渐向海上发展,在此期间发现了90多个油气田。钻井井数由1968年的80口增加到1971年的636口,其中海上钻井144口,并于1970年发现阿卡塔海上大油田,1972年发现Arun气田。
1972年地震勘探发现了巴达克油气田。
1972年发现贝卡拜油田。
1974年发现乌当油田。
1979年发现克里斯纳油田。
1991年道达尔公司在东加里曼丹海上马哈坎区块发现大气藏。
西方石油公司在伊里安查亚海域Beran区块钻的Roadiba-1井在侏罗系地层获得工业油气流,测试日产气66.8万立方米,这标志着印度尼西亚在中生代储层的重大发现。
1993年3月,壳牌公司在东爪哇海发现天然气,发现井为Kaladi井,位于Muriah区块。该井在钻至井深1260米时,在中新统地层中遇到了良好的天然气显示。
1994年4月,尤尼科公司在东加里曼丹Mahakam地区海上的Serang油田东部获得油气发现。
印度尼西亚曾经为亚洲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2006年产量为693亿立方米,比2005年增长0.9%。2007年产量为667亿立方米,比2006年下降3.8%,居世界第10位。
印度尼西亚为世界最大的LNG出口国,两个最大的LNG处理厂为Arun和Bontang,近年来产量也不断下降,为了弥补产量下降,印度尼西亚不断加强天然气勘探,努力增加天然气产量,满足长期LNG供应合同需求和国内需求,目前有几个在建的新项目,其中在西巴布亚岛的Tangguh LNG厂已初具规模。
据1994年5月在挪威召开的第14届世界石油大会报道,印度尼西亚的最终可采石油量为47.7亿吨,到1993年1月1日累计探明储量为39.3亿吨,探明程度为82%。最终可采天然气资源量为5.4万亿立方米,到1993年1月1日累计探明储量为3.6万亿立方米,探明程度为67%。在未探明的含油盆地中,70%的盆地位于水深超过200米的海域。
四、主要产区
库特盆地西部为加里曼丹地块,东部为望加锡深海槽,南是帕特诺斯特隆起,面积10万平方千米。目前该盆地有20多个油气田,其中海上油田10多个,气田4个。库特盆地的勘探早在19世纪后期就已经开始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加里曼丹岛的东部沿海一线,陆续发现了几个油田。1970年起陆续发现一批油田。其中汉迪尔油田的可采储量为1.09亿吨原油和700多亿立方米,为印度尼西亚最大的近海油田。巴达克气田的天然气储量达1900亿立方米,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气田。
巴达克(Badak)油气田位于加里曼丹岛东海岸,赤道以南35千米处,濒临加锡海峡。1972年地震勘探发现了此油气田。1976年探明天然气储量为1980亿立方米,凝析油储量1800万吨,1973年开始采油,1977年开始采气,1980年最高年气产量为60亿立方米,现有生产井155口。巴达克油田是目前库特盆地最大的油田,也是印度尼西亚的第二大气田。
阿塔克油田位于马哈坎三角洲东北部,距加里曼丹东海岸约19千米,水深约61米,发现于1970年9月,1972年11月投产,是印度尼西亚最大海上油田。
贝卡拜油田位于库特盆地马哈坎三角洲南缘,距海岸15千米。发现于1972年4月,1974年正式投产。原始可采储量2624万吨,是库特盆地内居第四位的油田。
西北爪哇盆地面积为22万平方千米,陆上从西边的西冷(Serant)向东延伸至井里汶(Cirebon),海上以阿朱纳次盆地为主体,该次盆地中心在雅加达东北约105千米处,海水深36米,有利于海上作业。目前有20多个油气田,除了4个在陆上外,其余均在海上,位于巽他和爪哇。海上有两个油田群,即阿朱纳油田群和阿里姆比油田群。
克里斯纳油田位于雅加达西北35英里的爪哇海上,1976年钻Krisna-1井,认为无商业价值。1979年底,钻Krisna-3井,展现出巨大的石油潜力。1980年11月在第一个平台上开始生产石油。
巽他盆地位于苏门答腊岛以东、爪哇岛以北的西爪哇海内,南北长,东西窄。1970年发现了森塔油田,1971年投产。至今巽他盆地已钻了600多口井(包括开发井),发现含油气的构造27个,其中具有商业价值的18个,已开发的油田15个,主要油田有塔贝玛、拉玛、克里斯纳、泽尔它等。巽他盆地水深20~60米,加上气候温和,有利于海上作业。
该油田位于海域,1974年发现,水深91米,含油面积42平方千米,石油地质储量2695万吨。
南海领域部分已进入中国传统领海边界内,目前只有西纳土纳盆地产油,该盆地中已发现乌当、特鲁布克和卡卡普油田,自70年代投入开发。近年发现的纳土纳气田,位于纳土纳岛东北225千米,水深145米,估计储量1.3万亿立方米,二氧化碳含量达71%。
Ⅹ 印尼有哪些矿产资源
【印尼的资源】:
印度尼西亚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已探明的有石油、天然气、煤、锡、铝、镍、铜、金、银等矿产,重要的矿产资源有煤炭、铜、金、天然气、镍和锡,其中锡居世界第2位,铜居世界第5位,镍居世界第8位,金居世界第4位。
印尼的石油、天然气和锡的储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根据印尼能源矿产部的统计(2013年):
印尼煤炭资源储量约为580亿吨,已探明储量193亿吨,其中54亿吨为商业可开采储量。由于还有很多地区尚未探明储量,印尼政府估计煤炭资源总储量将达900亿吨以上。
印尼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约有123 589 兆亿立方米 (相当于206 亿桶石油),其中己探明的为24 230兆亿立方米,主产于苏门答腊的阿伦和东加里曼丹的巴达克等地。
印尼镍储量约为560多万吨,居世界前列。金刚石储量约为150万克拉,居亚洲前列。此外,铀、镇、铜、铭、铝矶土、锺等储量也很丰富。
【参考资料】:
印度尼西亚矿产资源与开发形势分析 袁玉平 秦红群 吴涛
http://wenku..com/view/c06e845bf01dc281e53af0c7.html?fr=
http://ke..com/link?url=MaM_Uxk4jWaOuw__--J1LfWzyRQvqfHWrR-K#2_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