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首富林绍良与林定强什么关系

印尼首富林绍良与林定强什么关系

发布时间:2022-06-14 12:01:42

A. 林绍良的成长记录

华裔商人
大家都知道红顶商人胡雪岩,在华人中,他几乎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之所以叫红顶商人,是因为胡雪岩充分利用了当时中国的政治和经济环境,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在今天同样,华裔商人也能够在海外担当红顶商人的角色,甚至取得了远远超过胡雪岩的成就,这个就是印度尼西亚华裔商人林绍良创造的辉煌(1916年7月16日至2012年6月10日)。
卖杂货的小贩
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里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祖祖辈辈都是以种田为生,家里虽然不是大富大贵,但也过得安逸自在。
从小,林绍良就聪明好学,记忆力很强,在村子里很多人都不喜欢念书的情况下,他在私塾一直念到了15岁。然后开始学着做点小生意,家人给他在村口租了一间房子,开了一个小面店。
可是,好景不长,“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东三省,人心惶惶,林绍良的面店也只好关门了。
林绍良的家乡是个田少山多的贫困地区,正如当时许多出外闯世界的人一样,很多当地的年轻农民都去了南洋谋职。林绍良的叔父去了印尼,后来大哥林绍喜也离乡背井到了那里,可以说家里的顶梁柱就是林绍良和父亲了。
然而祸不单行,1935年,年迈的父亲因病去世了,操劳家务的重担全落在他母亲的肩上。而这时国民党抓壮丁的风声也越来越紧,母亲担心儿子被抓走,便主张他出走南洋,一来可以避免被抓壮丁,二来也可以去南洋闯一闯。
就这样,林绍良来到异国他乡,开始了自己的漂泊生涯。1938年春天,他来到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的古突士镇,投靠叔父。当时叔父林财金在镇上开了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他每天起早贪黑地干活,空余时间还要学习印度尼西亚语及爪哇方言。
作为东南亚一部分的印尼,也并非安乐之邦,日本侵略者的铁蹄也已经迈向了这里。爪哇岛上并不比家乡好多少,烽火连天,经济凋零,生意人想要赚钱,谈何容易。林绍良发现,在店中坐等顾客上门不行,他便向叔父提出要到外面去推销,叔父答应让他去试试。
于是,林绍良走街串巷,上门推销花生油。战时对日用品的需要其实是很大的,但因为战乱,顾客很少出门,林绍良的送货上门受到了热烈欢迎,销售额开始成倍地增长。叔父高兴地给他加了薪,鼓励他继续干下去。
两年后,林绍良有了些积蓄,他开始有了新的想法,光一辈子寄居在叔父家,不会有什么出息,他想独立,寻求更大的发展。没有太多的本钱,林绍良做起了贩卖咖啡粉的小本生意。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事实上,这段生活是非常艰苦的,为了生计和理想,林绍良每天半夜三更起床,先将买来的咖啡豆磨成粉,再用旧报纸包成小包,天还未亮,就骑上自行车,不管刮风下雨,赶到六七十里外的三宝垅市去贩卖。只有当夜深人静入睡时,才会忘记疲劳。这种生活虽然盈利不多,但却培养他的胆识,积累了社会经验,接触了很多人。时至今日,林绍良每当回忆起这段“骑自行车贩卖”的艰苦生活时,还不无感慨地说,人需要经得起磨练,才会有所进步。

B. 林绍良是如何成为印尼的“水泥大王”的

1975年林绍良又开始涉足水泥生产,没用几年,林绍良的“印度尼西亚洋灰公司”就成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印尼目前是东盟国家中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出口国,而林绍良所属水泥公司的产量,占全印尼总产量的60%,林绍良又成为了印尼的“水泥大王”。

C. 福清的富豪前十名是哪些呢

1、韩国龙,1955年3月出生于福建福清市三山镇韩瑶村,新加坡侨眷。现任冠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冠城钟表珠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2、周宗文,1957年3月出生,福建福清人,中国地质大学学士、清华大学EMBA,工程师。现任周大生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

3、俞熔,1971年出生,福建福清人,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硕士、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EMBA,他1998年成立天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4、魏成辉,1948年出生于福建福清,1954年随母移居新加坡,被称为世界薄饼大王、新加坡股神,现任新加坡第一家食品集团董事局主席。

5、曹德旺,1946年出生在福建福清,系享誉世界的着名企业家,首位获得安永全球企业家大奖的华人,被誉为中国首善与汽车玻璃大王。现任福耀玻璃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创始人。

6、林定强,1966年出生,原籍福建福清,中国香港籍居民。现任金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中国侨联常委、中国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北京侨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

7、林宏修,1951年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祖籍福建福清,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经济学士学位。现任融侨集团董事长兼总裁。

8、林逢生,1949年10月25日出生在印尼,祖籍福建福清,小学和中学在印尼和新加坡求学。其父为已故前世界华人首富并世界第六巨富、被誉为亚洲洛克菲勒的林绍良先生。现任印尼三林集团董事局主席、香港第一太平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9、蔡道平,1956年出生于印尼,祖籍福建福清,位列2018年福布斯印尼富豪榜第三,被誉为印尼烟草大王,已故其父蔡云辉先生和其兄蔡道行先生被并称为世界丁香烟大王。现任印尼最大香烟企业盐仓集团董事局主席。

10、林文镜,1928年出生,为福建融侨集团的缔造者,也是印尼林氏集团两大股东之一。集团拥有世界最大的水泥厂和面粉厂,在福州和重庆的项目更让他在房地产开发界声名鹊起。

(3)印尼首富林绍良与林定强什么关系扩展阅读:

福清华人在资历、财富、贡献,社会地位以及捐助公益事业等方面,所取得成就有目共睹,在海外成大业者更不在少数。颇具代表性的印尼融侨中,不乏一大批财力雄厚,享誉全球的商业巨头和华侨领袖。

早在1990年代,印尼50家最大的企业中,福清人的就占了8家。如富可敌国的华商巨子林绍良,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印尼面粉厂和印尼水泥厂的企业大佬林文镜,东爪哇谏义里世界丁香烟王国的缔造者蔡云辉,以及印尼哈拉班集团创办人陈子兴等已故顶尖级的老板,也都曾赫赫有名。

直至今天,在印尼的那批华人精英社团领袖中,其代表性的头面人物总少不了郑年锦、俞雨龄、纪辉琦、林文光,蔡道平,林逢生,林宏修这些福清人。

福清人老是被人叫做福清哥,现在更多福清人也乐意自称福清哥,福清人自早就喜欢创大业、做大事,喜欢当大老板,喜欢当大哥大。所以不管事在家里,还是在外面,都要当哥,所以就叫福清哥。

D. 林绍良的介绍

林绍良(1916.07.16-2012.06.10),印尼林氏集团董事长,印尼政府经济顾问,印尼前首富,美国《投资家》杂志将其列为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曾被称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1995年集团的总资产高达184亿美元,营业总额约200亿美元,所属公司640家。

E. 林绍良的人物生平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后,印度尼西亚宣告独立。但日军刚退出印尼,荷兰殖民军又卷土重来。一场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即将爆发。
当地华商在中华总会的领导下,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虽然林绍良不是最有钱的那一个,但却是表现最为突出的一个。乱世出英雄,少时熟读史书的林绍良预感到自己大显身手、独闯天下的时机到了。他确信,这场战争的最终胜利必将属于印尼人民,而自己的事业或许能在这场战争中找到一个契机、一个新的生长点。
就在这时,有一位高级领导人为摆脱荷情报人员的追捕,潜入古突土镇隐蔽,中华总会对林绍良很是信任,就把这项重要的掩护任务交给了他。而这位名叫哈山·丁的领导人在林家藏匿了1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事后他才知道,哈山·丁是印尼共和国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正是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很多部队上的人,当然也包括印尼的首任总统苏加诺,而当时苏加诺只是一个师的上校团长。
在当时,由于殖民军的封锁,共和国军队的军火、药品奇缺,林绍良看到这种情况,很是忧虑,如果持续下去,肯定无法抵挡住荷兰殖民者的侵略,于是他决定做起这方面的生意,为军队提供必要的军用物资。而在当时,这样做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要不怕风险,胆大心细。
林绍良先和共和国军方谈了自己的想法,受到了热烈支持,双方一拍即合,认真而又慎重地研究了运输路线。不久,林绍良冒着生命的危险,用帆船载着从新加坡购买的武器及军需物品,凭着对地形和海路的熟悉,左右回旋,巧妙地越过荷军封锁线,把一批军火安全地运到了中爪哇印尼军中。就这样,林绍良押运军火,一次又一次地穿越荷军的封锁线,如入无人之境。每次运抵前线,印尼官兵都向他欢呼致意。不仅他从军火生意中获取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同时又与苏加诺等印尼军官结下了深厚的私人友谊。这为他日后事业上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F. 林绍良的成功秘诀

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绍良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林氏王国”,其控制的旗舰企业在东南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绍良也因其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势力,称雄印尼,富甲东南亚,被誉为“亚洲的洛克菲勒”。
“林氏王国”是一个多元化的集团,经营范围相当广泛,主要涉及纺织、水泥、化工、电子、林业、渔业、航运、保险、金融、房地产、黄金宝石、酒楼饭店、医疗器材、电信设备、钢铁等行业。它的基业中心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下属的公司企业,分布在印尼、新加坡、香港、利比里亚、荷兰、美国等国家和地区,成为一个跨亚、非、欧、美四大洲的国际财团。
分析林绍良巨大成功的原因,毋庸置疑的是,他与印尼前总统苏哈托的深交,对他事业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但苏哈托的帮助仅仅是林绍良成功的一个因素。立足于国计民生,适应国民经济需要,这是林绍良恪守的一个经营思想,也是获得印尼政府支持的前提。一家菲律宾报纸说:“林绍良的企业起到了‘应民族经济之所需,补民族经济之所缺’的作用”,这样既会得到政府的扶植,也赢得普通印尼人的认同。
林绍良本身的个人奋斗也是重要因素。林绍良曾对人说:一个人的创业,一半靠机遇,一半则靠个人奋斗——这是他事业成功的写照。林绍良善于摸清市场和顾客的变化,改变经营方针:“生意成功的秘诀,是要为顾客服务,赢得顾客的信任。”
此外,他善于抓住机遇,注重人才的选用和培训,注重人际关系的处理。林绍良自己曾十分感慨地说:“自己所学不多,本无力量经营如此庞大的企业,现今之所以能有所成就,主要是善于选择共事的伙伴。”
林绍良个人曾总结说:“勤俭奋发是华人的美德,方向、意志和策略是第一要素,不怕失败、奋斗不懈、运筹帷幄、出奇制胜和深思熟虑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G. 公司为什么要有财务

理财是公司的一个重要而且具有技巧的方面,不仅包括对赚钱的含义的清楚认识,也包括对成本控制、资金投向、效率、风险等关键问题的判断和把握,公司几乎所有重大决策往往与财务相关。

做生意的目的是为了赚钱;如果不会理财,就不可能会赚钱,即使赚了钱,也会白白流失。

创作不易,您的留言和转发是最大的持支

H. 亚洲前首富是谁

中国李嘉诚

年龄:78岁;净资产:230亿美元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在李嘉诚14岁的时候,其父因病逝世,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他被迫从高中辍学。

20世纪50年代末期,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常如今,他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地产商,同时还经营着世界上最大的港口,拥有最大的移动手机运营商的头衔,当之无愧地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最近,李嘉诚也响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发起的捐款风,正式宣布将把自己1/3的财产捐赠给慈善事业。

印度安巴尼兄弟

年龄:49岁和47岁;净资产:201亿美元和182亿美元在印度,提起这个号称是“印度的洛克菲勒”的安巴尼家族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2002年,一手创建信实集团的迪鲁巴伊·安巴尼辞世,他的两个儿子继承了他的财产。一向不甚和睦的两兄弟于2005年正式拆伙,哥哥穆克什继续主管集团石化产品、聚酯和精炼油业务,弟弟阿尼尔则退出集团核心权力圈,转而专攻集团下属电力、电信和金融服务业。如今,两兄弟凭借着各自的商业手腕和精明才智在各自的领域里打拼,他们的努力成果也从财富榜的排名上充分显现了出来。

韩国李健熙

年龄:65岁;净资产:29亿美元管理着韩国着名的三星集团,李健熙凭借着近30亿美元的个人资产坐拥韩国首富的宝座。在李健熙20多年的精心经营下,三星集团成为了韩国最大的企业集团。

马来西亚郭鹤年

年龄:83岁;净资产:70亿美元郭鹤年1923年出生于马来西亚新山市,是华人的后代。20世纪50年代初,郭鹤年从“糖王”发家,最终成为横跨酒店、地产、船务、矿产、保险、传媒和粮油等产业的马来西亚首富。他旗下的香格里拉酒店已在全球拥有50间酒店。

菲律宾陈永栽
陈永栽1934年出生于福建省晋江市一个普通家庭 陈永栽是一个传奇。从平凡到辉煌,从贫穷到富有,这样的经历听起来更像神话。对怀抱梦想的年轻人来说,陈永栽又是一个活生生的梦想成真的例子。陈永栽的经历向他们证明,通过个人奋斗获得成功不仅是故事,而且是可以实现的现实。
70岁的陈永栽,名列亚洲富豪第12位,菲律宾首富地位无人能够动摇。

新加坡郭令明
《福布斯》杂志2004年第一次公布了东南亚富豪名单,地产业和酒店业大亨、丰隆集团主席郭令明以28亿美元的个人资产成为新加坡首富,并在排行榜上名列第三。

今年62岁的郭令明,祖籍福建同安,是新加坡丰隆集团创始人郭芳枫的长子,10年前接管集团。郭芳枫1911年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庄户人家,14岁那年抱着一卷草席到新加坡谋生,白天在五金店当学徒,晚上去夜校补习功课。后来与三个弟兄一起开办了名为"丰隆"的小店,半个世纪后,丰隆成为亚洲最大的华商财团之一。

越南
在福布斯2007年亚洲富豪排行榜中,包括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印尼在内的东南亚国家都有富商上榜,独缺该地区GDP增速最迅猛的国家——越南。
根据美林公司的2004年度《全球财富报告》,上榜富豪有宏安加莱集团(Hoang Anh Gia Lai JS)总裁段阮德(Doan Nguyen Duc)。宏安加莱集团旗下资产包括木制家具公司、酒店、房产,以及越南足球联赛排名第一的宏安加莱足球队。作为宏安加莱足球俱乐部的主席,段阮德拥有该集团60%的股份,市值约为7430万美元。
越南信息技术公司FPT的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张家平(Truong Gia Binh),河内进出口总公司董事长武文天(Vu Van Tien),以及越南证券业龙头西贡证券公司(SSI)董事长阮维兴(Nguyen Duy Hung)
也有人说越南首富是Khai Silk ,有待考证

印尼林绍良

1916年7月16日,林绍良出生在中国福建省福清县海口镇牛宅村里一个殷实的农民家庭。林绍良是印尼林氏集团董事长,印尼政府经济顾问,印尼首富,美国《投资家》杂志将其列为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曾被称为“世界十大富豪之一”。1995年集团的总资产 高达184亿美元,营业总额约200亿美元,所属公司640家 企业类型 银行业。

新加坡女首富林爱莲
据马来西亚媒体9日报道,现年45岁的新加坡“水王国”凯发集团总裁林爱莲,日前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评选为“东南亚第一女富豪”。作为有史以来第一位杀入《福布斯》东南亚富豪榜前40名的女性,她以2.4亿美元的身家成为该排行榜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富豪。
林爱莲出生在马来西亚霹雳州金宝甘榜,是一名华裔的孤儿

日本山内溥
任天堂前任董事长山内溥(Hiroshi Yamauchi)以78亿美元的身价成为了日本最富有的人,而这得益于任天堂畅销的游戏机Wii。现年80岁的Yamauchi在过去的一年间,其身价猛增了30亿美元,这使其从去年第三的位置跃升到了首富。
在过去的两年间,任天堂的股价翻了三倍多,公司的市值达到了790亿美元,而Yamauchi拥有该公司10%的股份。

去年日本的首富是房地产老板Akira Mori,目前其身价为77亿美元,下滑到了日本第二富人的位置。83岁的Kunio Busujima以54亿美元的身价位居第三,他是弹球赌博游戏机制造商Sankyo的创始人。

朝鲜林尚沃
林尚沃,林尚沃从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店员成长为朝鲜首富,其友人金正喜总结林尚沃的商业之道:“非逐利而求义也”,悟透商道的林尚沃真正做到了自己所说的“财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

文莱刘锦国

88岁高龄的刘锦国号山河,祖籍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清代嘉庆年间,高祖父举家徙居同安县城内,后又移居同安县翔风里二十都烈屿保高厝社(今为金门县烈屿乡)。18岁时,他自大金门搭乘轮船抵达文莱,踏上人生艰辛的旅途。

到文莱后,经过几十年打拼,刘锦国旗下产业总资产达40多亿文币,折合人民币200多亿元,成为文莱国杰出的农商企业家、文莱国华人首富和华人领袖。

泰国苏旭明
泰籍华人苏旭明创办的泰乍仑机构,是以他本人泰文之名作为企业的名称,所辖工商企业300多家,涉及领域十分广泛。

在酿酒业方面,拥有盛颂酒业集团、万字康大酒厂等10多家大酒厂,年产一亿多瓶,占其本国市场80%以上;啤酒业方面,拥有泰啤公司、啤贴酒厂及与丹麦嘉仕伯啤酒总公司合营的“亚洲嘉仕伯啤酒公司”,年产啤酒100多万吨,纯净水、苏打水数10万吨,注册商标100多个,其中“象标”、“嘉仕伯”啤酒行销国内外,占其国内市场73%,年纳税达四五百亿泰铢(约百亿人民币),占泰全国财政收入百分之五。

酒店业方面,拥有国内外10多家星级酒店,在曼谷就有两家五星级大酒店,其中皇后花园酒店有1400间客房。

保险业方面,拥有六家独资或持股的人寿、物业等保险公司。

物业方面,拥有帝国大厦、攀蒂大厦、诗丽吉国际会议中心、挽甲必他婉纳商场、差庵度假村等休闲、购物、会议和写字楼。

金融业方面,持有军人银行等多家银行、证券市场的股份。

制造业方面,拥有相当规模的现代化酒精厂、糖厂、玻璃厂、造纸业等。

房地产业方面,辖有TCC房地产公司,购置多片地产,并投巨资与新加坡嘉德房地产公司合作,开发房地产工业村。

农业方面,包括农场、田产。

拥有曼谷、华欣和坤敬等三个高尔夫球场。

泰乍仑企业年经营销售额1000多亿泰铢(200多亿人民币),纳税600多亿泰铢(160多亿人民币)。苏旭明先生今年被列入世界600名亿万富翁行列,以30亿美元(1200亿泰铢)资产排名第194位,是酒业大王,泰国首富。

柬埔寨陈丰明
金边——柬埔寨富豪陈丰明,堪称该国资本主义新浪潮的标志性人物。他有着华人和高棉人的血统,被普遍认为是柬埔寨最富有的企业家。他掌管的的商业帝国以柬埔寨“皇家集团”(Royal Group of Companies)为龙头企业,在国家的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同时也推动了柬埔寨近年的发展。

陈丰明是首相洪森的私人顾问。凭借手中的政治关系,现年才38岁的他,拿到政府发放的特许权、许可证和租售土地。有时,他旗下的皇家集团会通过颇具争议的方式,从这些交易中牟取暴利。

他拥有CTN电视台、国内最大移动通信运营商Mobitel公司、还有Camlot彩票公司的控股权。他也在一间与澳纽银行(ANZ Bank)合办的“奥纽皇家银行”中持股45%,他是这间合资企业的董事会主席,据说负责战略决策。

去年,他收购了时髦豪华的“金宝殿大酒店”,又创立了“Infinity保险公司”,手中掌握了首都金边大量土地的开发权。批评人士说,这些都是不透明交易,牵扯到政府各部门

沙特阿拉伯阿瓦利德亲王
阿瓦利德亲王是沙特国王法赫德的侄子,个人资产的10%-15%(大约200亿美元)投资于饭店业.他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或经营着274家饭店,其中包括瑞士默温皮克饭店、伦敦四季酒店、美国费尔蒙特饭店、巴黎迪斯尼饭店等多家国际知名饭店.

阿联酋扎耶德·苏尔坦·阿勒纳哈扬总统

年龄:86岁净资产:200亿美元

财富来源:家族遗产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扎耶德·苏尔坦·阿勒纳哈扬是元首富豪榜上最年长的人。

扎耶德是阿布扎比酋长谢赫苏尔坦的第四子,生于1918年,年轻时酷爱捕鹰、骑马和背诵诗歌。1946年,他任阿布扎比酋长国东方省省长,1966年8月6日接任阿布扎比酋长。1971年12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成立后,扎耶德作为国家缔造者当选为阿第一任总统,一直连任至今,是阿联酋的国父,曾获1988年“世界伟人”称号。
和许多阿拉伯人一样,扎耶德也是多妻多子,膝下有19位王子殿下。这些喜好猎鹰的兄弟个个高官显爵。像许多阿拉伯国家一样,阿联酋名义上是联邦制共和国,但实际实行的是家族统治。扎耶德家族几乎控制着阿联酋全部政治、军事和经济大权。长子哈里发,是联邦军队惟一的副总司令;次子苏尔坦,是阿联酋惟一的政府副总理;三子扎耶德,是联邦军队参谋长;四子哈姆丹为阿联酋外交事务国务部长;五子哈扎为阿布扎比情报局长、阿布扎比造船公司董事长;九子塞义夫是阿联酋内政部长。其余几个王子也都在政府主要领导部门或大财团担任重要职务。

I. 谁被媒体誉为“世界华人第一富豪”

林绍良1916年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海口镇牛宅村。

1938年,林绍良漂洋过海来到印尼爪哇;1945年,在印尼独立战争中进行军火买卖,认识后来统治印尼32年的铁腕总统苏哈托,先后成为“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金融大王”。

拥有近100亿美元资产的林绍良,被美国《投资家》杂志列为当今世界12大银行家之一,号称是“世界第六巨富”,被一些媒体誉为“世界华人第一富豪”。

印尼独立战争中的军火买卖让他结识了后来的铁腕总统苏哈托

林绍良家祖辈以种田为生,有祖传的水田30亩,一头水牛和一些农田。林的父亲为人朴实敦厚,他在父母的教诲和熏陶下,性情温和。幼年林绍良在村中林氏祠堂念私塾,先后念完了“四书”、《诗经》、《左传》等书,养成推崇忠烈侠士以及儒家道德观念的思想。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第二年,日军侵占福清,为了避免被抓壮丁,林绍良漂洋过海来到印尼爪哇,投奔叔父林财金。叔父开了一个花生油店,林绍良就在店里当学徒。当时的印尼也是兵荒马乱,市面萧条,赚钱并不容易。林绍良独辟蹊径,向叔父提出到外面去“搞推销”,这一招十分有效,油店销售额于是成倍增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印尼抗击荷兰殖民者的独立战争又打响了。当地华商大力支援印尼的抗荷独立战争,林绍良感到自己大显身手的时机到了,经过周密策划过后,决定从事一项充满机会但危险的业务——给印尼军队运送军火和药品。

当时恰逢一位名叫哈山·丁的印尼军队领导人在林家藏匿了一年多,与林绍良结成了莫逆之交。这位哈山·丁不是别人,正是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通过哈山·丁的关系,林绍良结识了中爪哇第四军区蒂波尼哥罗师的军官们,其中有一位便是后来统治印尼32年的铁腕总统苏哈托。

就这样,林绍良通过哈山·丁结交苏哈托,通过苏哈托开始了军火、药品生意,并获得了相当可观的利润。在这期间,他善于经营的作风和才干,给苏哈托等印尼军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林绍良也因此在患难交往中与他们建立了亲密的私人友谊,为日后事业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

印尼的“面粉大王”、“丁香大王”和“水泥大王”

曾有评论说,林绍良是胡雪岩式的红顶商人:通过结交政要,抓住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本国经济发展、人口快速增长之机,围绕衣食住行等传统产业,因缘际会,积聚巨额财富。

印尼独立后,国家百废待兴。

1967年之后,苏哈托出任印尼总统,次年政府颁布了国内投资法。林绍良紧紧抓住了这个机遇,利用他与苏哈托以及其他军政官员的良好关系,迅速拓展自己的事业。

印尼是个条件优越的农业国,但由于长期受殖民主义单一经济的影响,粮食不能自给,每年政府都要拿出大量外汇进口粮食,成为国家经济的一大负担。林绍良瞅准时机,向印尼政府建议,在印尼国内自行加工面粉。政府采纳了他的建议,并把全国生产面粉的2/3专利权交给林绍良。为此,林绍良成立了波戈沙里公司,经过10年的努力,公司生产的面粉已达国内需求量的80%,成了亚太地区最大的面粉公司。林绍良由此也成了全国首屈一指的“面粉大王”。

在这期间,林绍良仍继续经营他所熟悉的丁香生意。在当年贩运军火、药品的同时,林绍良发现了另一宗大买卖——丁香生意。中爪哇生产的丁香烟远近闻名,作为生产香烟原料的丁香每年进口量高达2万多吨。凭借与苏哈托的特殊关系,林绍良的美卡有限公司和默朱布阿有限公司相继获得政府授予的丁香进口专利权。这两家公司进口的丁香,约占非洲盛产丁香的马达加斯加和桑巴尔的总产量的90%,林绍良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丁香大王”。

1975年林绍良又开始涉足水泥生产,没用几年,林绍良的“印度尼西亚洋灰公司”就成为印尼最大的水泥企业集团。印尼目前是东盟国家中最大的水泥生产国和出口国,而林绍良所属水泥公司的产量,占全印尼总产量的60%,林绍良又成为了印尼的“水泥大王”。

在政府的帮助下,一个兼有工业、商业、金融的林氏集团已初显雏形,并控制着印尼90%的方便面市场、85%的面粉市场、35%的牛奶市场及超过30%的食用油市场。

善用银行家李文正,林氏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融大王”

林绍良在金融界迅速崛起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不惜重金聘用了一名能干而忠实的合作伙伴——李文正。正如一个与他打过交道的商人所言:“林绍良事业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他懂得量才用人,敢出大价钱。”

李文正原是香港汪印银行总裁。1972年,林绍良因事前往香港,在飞机上遇到刚辞去汪印银行总裁职务的李文正。交谈中,林绍良对李文正十分赏识,当即邀请他到自己的中央亚细亚银行里来,并允诺给李17.5%的股份。当时,林绍良的银行实际规模比李文正的“汪印”银行小得多,资产也只有“汪印”的1/33,但是林绍良的诚挚邀请打动了李文正,遂决定领命上任。

两人的坦诚合作使中亚银行飞速发展起来。到1983年,中亚银行的资产总额比原来增加332倍,存款额增长1253倍,在全印度尼西亚设有32处分行,形成了印尼最大的私人银行网。中亚银行不仅在印尼,在东南亚也被公认为是规模最大的银行之一。1983年,美国《公共机构投资者》杂志公布的世界最富有的12位银行家名单中,林绍良被列为第六名,成了不折不扣的“金融大王”。

经过几十年的苦心经营,到1988年,年逾七旬的林绍良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林氏王国”,其控制的旗舰企业在东南亚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林绍良也因其雄厚的财力、庞大的势力,称雄印尼,富甲东南亚,被誉为“亚洲的洛克菲勒”。

J. 印尼首富林绍良为什么会被苏哈托迫害

林绍良当初并没有被苏哈托迫害,他一直都是苏哈托的伙伴,以他的努力和智慧,加上苏哈托的支持,才坐上了首富的宝座!因为,林绍良曾经救过印尼第一任总统苏加诺的岳父哈山.丁,随后成为莫逆之交,也是他介绍苏哈托给林绍良

阅读全文

与印尼首富林绍良与林定强什么关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半自由行换印尼盾多少钱 浏览:574
意大利对英格兰决赛盘口怎么开的 浏览:284
中国革命为什么会这样成功 浏览:275
中国人在越南旅游怎么办 浏览:863
意大利人为什么叫狼 浏览:758
伊朗发什么什么是 浏览:947
意大利哪些音乐学院有博士 浏览:507
伊朗在伊拉克做什么 浏览:418
越南哪里产花生油 浏览:774
印尼中国什么时候通航 浏览:129
中国联通被销号之后怎么办 浏览:377
越南来中国找工作没身份证怎么办 浏览:707
中国与日本对战会怎么样 浏览:557
英国在二战起什么作用 浏览:377
伊朗和以色列分别信仰什么教 浏览:278
印尼乌龟为什么不怕人 浏览:601
中国最大的寺庙在什么地方 浏览:947
越南语怎么教 浏览:670
梅雨在中国哪些城市 浏览:481
在印尼怎么找人 浏览: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