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防治煤自燃
对于煤自燃的防治,一般采取以下综合防治措施:
(1)煤层自燃的预防措施:
1)鉴于煤在低温氧化阶段产生CO,因此,CO是早期揭露火灾的敏感指标。在矿井的采煤工作面回风道及上隅角、综掘煤巷等有自然发火的地点设置CO传感器,若发现CO浓度超限,便可采用便携式CO检测仪追踪监测确定高温点。
2)采用红外探测法判断高温点的位置,红外探测法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红外辐射场的理论,建立火源与火源温度场的对应关系,从而推断出火源点的位置。
3)用钻孔测温辅助监测。对顶煤破碎或有自燃危险的地点,埋设测温探头,定期监测温度变化情况。
4)加强漏风检测。对于漏风通道不确定的区域,可采用示踪气体法,检查顺槽漏风量。对漏风集中的区域加强观测。
(2) 预防措施 :
1)均压通风控制漏风供氧。均压通风是控制煤层开采中采空区等漏风的有效措施。首先,要在保证冲淡CH4,风速,气温和人均风量的要求下,全面施行区域性均压通风,其调压措施包括单项调压和多项措施联合调压,具体实施中的形成的工作面均压逐步扩大到邻近工作面采空区的区域性均压。
2)喷浆堵漏钻孔灌浆。对煤层开采中的可疑地点或已出现隐患地点进行全封闭喷浆和打浅密集钻孔注浆,是防止自然发火的2个有效措施。
3)注凝胶防灭火。采用注凝胶技术处理高温点或自然发火是煤层开采中防灭火的重点措施,其方法是将凝胶注入高温点或火点的周围煤体中,其作用是既可以封堵漏风通道,又可以吸热降温。
㈡ 煤矿里煤自燃该怎么灭
千万别用水灭,因为煤里的碳元素和水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使燃烧更旺,甚至爆炸,也不能用含二氧化碳的灭火器,因为碳和二氧化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也能使燃烧更旺,如果有必要,最好是用沙子或泥土覆盖住燃烧物,使其与氧气隔绝,就能灭火.因为自燃是缓慢氧化的结果,缓慢氧化可以不断生热,最终达到燃点,即自燃,最好是能通风良好,还要适当的翻动煤块,以释放热量.希望可以帮到你
㈢ 什么是 煤堆自燃原因及防止方法
煤堆过大,内部的温度释放不出来而产生自燃。对大的煤堆要喷水降温。
㈣ 煤炭自燃怎么办
煤炭自燃会释放一氧化碳很危险,远离现场,拨打119火警处理。
煤炭自燃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煤炭自燃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客观现象,已经存在了数百万年,它是矿井火灾控制管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化学中可知,自燃是物质在空气中发生氧化作用而自动发生燃烧的现象,而燃烧则是物质剧烈氧化而发光、发热的一种化学现象,由此可知,煤炭自燃是煤长期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发生物理、化学作用的结果。
影响自燃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水份:水份的含量及变化是影响煤自发热最主要的因素,当水蒸发时从外界吸收大量的热,冷凝时就将这些热传给煤粉,理论上讲,含水量增加1%将使煤温上升17℃。因此不能用水来冷却已经产生自发热的煤堆,这是因为冷却水很难将全部的煤浸透而只是让部份温度下降而已。
2、通风率:理论上在松散的煤堆中不流通的空气完全反应的话将使其温度上升2℃,实际上当高速流通的空气在提供煤以氧气的同时也会带走大量的热。
3、颗粒细度:与自发热成反比的关系,颗粒越小其表面积越大,与空气的接触越充分,更容易产生自热。但出于堆置上的考量,使煤堆不致于容易坍塌,一般会将其细度控制在一定范围。
4、挥发份:按挥发份可以将煤分为烟煤、褐煤、无烟煤,其热值递增,自发热可能性降低。而且由于煤粉飞灰都搀在生料中使用(G生料配料必须考虑到这一点),因此根据不同的燃煤要求不同配比的生料,烧成操作上也作调整。
5、温度:最重要的操作参数,跟据实验室检定,80℃以下温升其反应率反而下降,80℃其活性随温度上升而上升。
㈤ 电厂存煤自燃应急预案
如果是筒仓存储,应该上马筒仓安全监测系统或者加上筒仓氮气惰化系统,发生自燃后,此时切勿开启通风机,否则会加速助燃。此时应该停止储煤,紧急卸煤;并在筒仓煤出口处对煤流喷水降温,确保卸煤皮带和其他设备的安全。在仓顶撒干粉灭火剂、泡沫灭火剂,或大量注入惰性气体,消灭火源。如筒仓内的温度值偏高时,应密切注意,并优先卸掉该仓的存煤。预防方面,可以协调调配筒仓之间的储煤量,避免某个筒仓存煤时间过长,确保倒仓时间。你可以再发挥一下!!!
㈥ 煤自燃的防范措施有哪些
会自燃,而且在煤矿在非常常见。我国大中型煤矿中自然发火危险程度严重或较严重的煤矿占总数的72.86%。
煤同时具备了下列四个条件煤自燃才会发生。
(1)煤具有自燃倾向性且呈破碎状态堆积
(2)有连续的通风供氧条件
(3)热量易于积聚
(4)持续一定的时间
㈦ 煤炭自燃用什么灭火
满意回答
1、隔离法,中间部分取走,适用于矿脉煤,大型料场;
2、窒息法,用土用其他不燃物料覆盖,适用于料场煤;
3、抑制法,用化学制剂抑制。
4、冷却法,灌水,适用于中、小型矿堆。
.......
一、冷却灭火法冷却灭火法,就是将灭火剂直接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从而使燃烧终止。这是扑救火灾最常用的方法。冷却的方法主要是采取喷水或喷射二氧化碳等其它灭火剂,将燃烧物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属于物理灭火法。 在火场上,除用冷却法直接扑灭火灾外,在必要的情况下,可用水冷却尚未燃烧的物质,防止达到燃点而起火。还可用水冷却建筑构件、生产装置或容器设备等,以防止它们受热结构变形,扩大灾害损失。二、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就是将燃烧物体与附近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停止。这种方法适用扑救各种固体、液体和气体火灾。采取隔离灭火法的具体措施有:将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质,从燃烧区内转移到安全地点;关闭阀门,阻止气体、液体流入燃烧区;排除生产装置、设备容器内的可燃气体或液体;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或扩散的可燃气体;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结构,造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以及用水流封闭或用爆炸等等方法扑救油气井喷火灾;采用泥土、黄沙筑堤等方法,阻止流淌的可燃液体流向燃烧点。三、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就是阻止空气流人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质断绝氧气的助燃而熄灭。这种灭火方法适用扑救一些封闭式的空间和生产设备装置的火灾。在火场上运用窒息的方法扑灭火灾时,可采用石棉布、浸湿的棉被、湿帆布等不燃或难燃材料,覆盖燃烧物或封闭孔洞;用水蒸气、惰性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等)充人燃烧区域内;利用建筑物上原有的门、窗以及生产设备上的部件,封闭燃烧区,阻止新鲜空气进入。此外在无法采取其它扑救方法而条件又允许的情况下,可采用水或泡沫淹没(灌注)的方法进行扑救。
㈧ 煤场自燃怎么办
预防煤场自燃的方法:
1 、按水分堆存法
实验证明,当煤中含有一定水分时,就会使氧化后产生的热量在煤堆内积聚,引起自燃。而煤堆中的水分含量过高时,煤的内部孔隙以及煤粒之间都被水充满,空气不易进入,难于氧化,即使有少量空气进入而使煤氧化,但生成的热量被周围的水吸收,达不到煤的燃点。相反,若煤中的水分很低,煤的内部孔隙和煤粒间充满大量的空气,由于煤堆的通风良好,煤氧化生成的热量很快被空气带走,也很难使煤达到着火温度。所以,应将水分含量过高或过低的煤分开存放,切勿混在一起。
2 、按粒级堆存法
块煤和末煤混在一起堆放,煤堆里面的空气不畅通,煤与空气的接触面大,容易氧化,易发生自然。所以,不同粒级的煤应分开堆存。
3、 选择合适的堆煤方式
储存时除了仔细考虑贮煤的地基、周壁、排水、周边设备及气候影响外,对堆煤方式也需要正确选择。
4、 选择适宜的堆煤高度和时间
堆煤不要过高,贮煤时间不要太长,尤其是年青煤应尽可能缩短贮存期。
利用煤堆测温仪测量煤场煤堆内部温度,可及时了解煤堆内部的发热状况,及早采取措施,消除煤堆自燃现象的发生,防止煤场煤堆自燃带来的严重后果。
在煤场管理中,如果可以减少或者减轻储煤自热和自燃现象,不仅可以节能降耗,还可以减轻煤场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保护环境。
㈨ 怎么解决煤粉自然
(1)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对掌握煤自燃火灾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火措施,保证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贮存自燃倾向性较大的煤和贮煤时间较长的煤场,应作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测定煤的挥发分的含量、最低着火温度、自燃发火期等指标。
(2)应选择合适的贮煤场和堆置方式,保持通风良好,防止煤堆暴晒。宜将贮煤场设置在宽敞的区域,背阳光的地方 (如高山的北坡 ),或设置煤棚。周围和煤场下部不得有高温热源。这样可降低煤的氧化速度。<br>  
(3)正确核定贮煤时间,尽量不要超过煤的自燃发火期。在露天贮煤场情况下,贮煤时间过长是发生自燃的主要原因之一。而且,贮煤时间越长,氧化程度越高,煤的经济价值下降越多。
(4)用推土机将煤一层一层压实,尤其是要将堆边大块部分压实,铺盖一层粘土更好,这样可以减少煤堆的空隙度,赶走煤堆空隙中的一部分空气,减少煤与氧气的接触。铺盖粘土会增加煤的灰分,对煤质要求较高的情况不适用。在煤堆表面喷洒凝体材料,可阻止外界空气向煤堆内部渗透,防止煤堆自燃。该方法适应性较广,但成本较高,而且增加煤的灰分,对煤质有影响。
(5)使煤堆保持适当的水分能延长煤的氧化期,有效防止煤自燃。根据分析,煤自燃前的全水分为5%~7%。当煤的含水量达到12%时,不会发生自燃。贮煤场的底部和周边应采用混凝土结构,以防止水分渗漏和流失。煤场周边设置喷洒水设施,定期向煤堆喷洒水,这样做还能够防止煤场扬尘。有把煤浸在水中来防止煤氧化自燃的作法。
(6)加强煤场现场管理,尽早发现煤自燃征兆,并采取处理措施。每天派人巡查自燃情况,发现有局部温度升高、冒热气、冒烟等现象时,即可判断该处氧化层已发生自燃。发生自燃还伴随着CO浓度升高,因此,用CO检测仪能检测出来。处理煤堆自燃主要用喷灌水的方法。将水直接洒在煤堆表面上,或挖沟浇灌的方法都会使渗入煤堆内的水量不均,而且容易流失,把煤冲走,由于受热压作用,进入自燃部位的水量少,防火效果不好。改为插管注水将注水管直接插入自燃部位,用压力水湿润氧化自燃部位的煤体,降低了煤体的自热温度,抑制了煤氧化自燃。对于较小的煤堆,可把发生自燃部位的外表层扒掉,露出氧化自燃层来散热冷却,或经常倒堆破坏氧化层以延缓或阻止自燃。如同时喷洒水,则阻燃效果更好。该方法只适用于煤堆较小、四周有空间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