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煤属于什么煤种
印尼煤主要的成分来自古近系和先近系。很多的煤炭一般埋藏的不深,能够有利于寻找和挖掘,并且对于煤炭含有的成分中,有褐煤、次烟煤和烟煤三种组成,其中最多的就是褐煤,含量一般在59%左右。由于印尼煤的使用一般用在动力煤身上,所以在印尼煤中可以分出它的高低所在,一般的印尼煤的使用在中等级的有60%,放热量一般占有煤炭的17%。它具有的经济效益很大,来自于它的本身低硫、低灰的成分,不易影响它的使用效果,像我国的很多沿海地区对于进口动力煤的使用就比较多。
2. 印尼:中国将从印尼大规模采购煤炭,为何需要进口煤炭
2020年11月25日,印尼煤矿企业协会(APBI)与中国煤炭运输和配送公司(CCTDA)通过视频会议,以谅解备忘录(MoU)的方式签署了有关印尼向中国出口煤炭的合作协议。在协议中,双方同意从2021年开始启动煤炭采购合同,合同期限3年,中方采购金额为20.6万亿印尼盾(合计14.6亿美元)。
除此之外,政策和市场也是推动中国向煤炭净进口转化的主要因素,在政策上能源发展要用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两大战略思想统领能源工作,贯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立足 国内、多元发展、国际合作的能源战略思想。国家也是出台一系列措施 “控制出口,鼓励进口”就是贯彻这一重大战略在煤炭贸易领域的重要体现。
3. 中国是煤炭大国为什么还要进口煤炭
首先是开采成本,我国主要煤炭进口国是澳大利亚和印尼,最近几年再加上蒙古、俄罗斯和印度(但量非常少),这些产煤国主要特点是以露天开采为主,比我国井工开采的吨煤成本低太多,而且生产也比较安全,事故较少。
其次是运输成本问题,澳大利亚和印尼进口煤炭主要是用于东南、华南和西南沿海地区,这些地方距离澳大利亚和印尼较近,海运运费低,比从内蒙古、山西、陕西等传统产煤省铁水联运的运费成本低不少。
2、煤种问题。澳大利亚和印尼有大量发热量较高的炼焦煤和动力煤,尤其是炼焦煤可谓是稀缺煤种,冶铁所用的焦炭主要是炼焦煤。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而焦煤却是比较稀缺少量的,从资源利用角度上说,进口一定量的炼焦煤还是很有必要的。但总的来说,进口的还是少。
19年消费了小40亿吨煤,进口也就3亿左右,并不影响大局,进口煤也就是起个调节作用。
1、国外进口煤海运到沿海电厂,比国内内地煤火车价格便宜。
2、炼焦煤煤种需要国外低硫煤配煤。
3、总之市场决定的。
4、烧进口煤也可以,只是国内行业有冲击。
总之:人多问题就多!小问题如果处理不好要出大乱子!
4. 煤炭的主要应用价值,及对中国经济和世界的影响
煤炭的用途十分广泛,可以根据其使用目的总结为两大主要用途:(1)动力煤,(2)炼焦煤。
我国动力煤的主要用途有:
动力煤
1) 发电用煤:我国约1/3 以上的煤用来发电,目前平均发电耗煤为标准煤370g/(kW·h)左右。电厂利用煤的热值,把热能转变为电能。 2) 蒸汽机车用煤:占动力用煤2%左右,蒸汽机车锅炉平均耗煤指标为100kg/(万吨·km)左右。 3) 建材用煤:约占动力用煤的10%以上,以水泥用煤量最大,其次为玻璃、砖、瓦等。 4) 一般工业锅炉用煤:除热电厂及大型供热锅炉外,一般企业及取暖用的工业锅炉型号繁多,数量大且分散,用煤量约占动力煤的30%。 5) 生活用煤:生活用煤的数量也较大,约占燃料用煤的20%。 6) 冶金用动力煤:冶金用动力煤主要为烧结和高炉喷吹用无烟煤,其用量不到动力用煤量的1%。
炼焦煤
我国虽然煤炭资源比较丰富,但炼焦煤资源还相对较少,炼焦煤储量仅占我国煤炭总储量27.65%。 炼焦煤类包括气煤(占13.75%),肥煤(占3.53%),主焦煤(占 5.81%),瘦煤(占4.01%),其它为未分牌号的煤(占 0.55%);非炼焦煤类包括无烟煤(占10.93%),贫煤(占5.55 % ), 弱碱煤(占1.74%),不缴煤(占13.8%),长焰煤(占12.52%),褐煤(占12.76%),天然焦(占0.19%),未分牌号的煤(占13.80%)和牌号不清的煤(占1.06%)。 炼焦煤的主要用途是炼焦炭,焦炭由焦煤或混合煤高温冶炼而成,一般1.3 吨左右的焦煤才能炼一吨焦炭。焦炭多用于炼钢,是目前钢铁等行业的主要生产原料,被喻为钢铁工业的“基本食粮”。
中国是焦炭生产大国,也是世界焦炭市场的主要出口国。2003 年,全球焦炭产量是3.9 亿吨,中国焦炭产量达到1.78 亿吨,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6%。在出口方面,2003 年我国共出口焦煤1475 万吨,其中出口欧盟458 万吨,约占1/3。2004 年,中国共出口焦炭1472 万吨,相当于全球焦炭贸易总量的56%,国际焦炭市场仍供不应求。2008 年我国焦炭产量总计约32700 万吨,2009 年1月至9月焦炭产量25276.87万吨。
在中国
资源概述
中国煤炭资源丰富,除上海以外其它各省区均有分布,但分布极不均衡。在中国北方的大兴安岭-太行山、贺兰山之间的地区,地理范围包括煤炭资源量大于1000亿吨以上的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河南6省区的全部或大部,是中国煤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其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50%左右,占中国北方地区煤炭资源量的55%以上。在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主要集中于贵州、云南、四川三省,这三省煤炭资源量之和为3525.74亿吨,占中国南方煤炭资源量的91.47%;探明保有资源量也占中国南方探明保有资源量的90%以上。 2007年度中国能源矿产新增探明资源储量有较大增加,17种主要矿产新增大型矿产地62处,其中煤炭新探明41处大型矿产地,其中资源储量超过10亿吨的特大型矿产地有14处,净增查明资源储量448亿吨。中国已经查证的煤炭储量达到7241.16亿吨,其中生产和在建已占用储量为1868.22亿吨,尚未利用储量达4538.96亿吨。
2006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698,829,61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45%;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709,234,867,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3.7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7,726,662,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5.34%. 2007年1-12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916,447,50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8.06%。2008年1-10月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行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155,383,579,0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57.81%。
“十一五”期间是煤炭工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的最佳时期。煤炭是中国的基础能源,在一次能源构成中占70%左右。“十一五”规划建议中进一步确立了“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基本方略,为中国煤炭工业的兴旺发展奠定了基础。“十一五”期间需要新建煤矿规模3亿吨左右,其中投产2亿吨,转结“十二五”1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将继续保持旺盛的发展趋势,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中国煤炭工业的发展前景都将非常广阔。
基本情况
中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中华民族赖以生息繁衍、发展壮大、立足世界民族之林的要物质基础。在已发现的142种矿物中,煤炭占有特别重要的位量,资源丰富,分布广泛,煤田面积约55万平方公里,居世界产煤国家之前列。 中国聚煤期的地质时代由老到新主要是:早古生代的早寒武世:晚古生代的早石炭世、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中生代的晚三叠世,早、中侏罗世、晚株罗世—早白垩世和新生代的第三纪。其中以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晚二叠世,早、中侏罗世和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四个聚煤期的聚煤作用最强。中国含煤地层遍布全国,包括元古界、早古牛界、晚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各省(区)都有大小小一、经济价值不等的煤田。
中国聚煤期及含煤地层的分布在:华北、华南、西北、西南(滇、藏)、东北和台湾六个聚煤区而各有不向。
煤炭储量分布
省(区) 预测资源量 褐煤 低变质烟煤 气煤 肥煤 焦煤 瘦煤 贫煤 无烟煤
北京 86.72 - - - - - - - 86.72
天津 44.52 - - 44.52 - - - - -
河北 601.39 9.98 7.24 508.44 30.19 - - - 45.54
山西 3899.18 12.68 53.85 70.42 343.90 508.02 301.89 589.79 2018.63
内蒙古 12250.4 1753.40 9004.00 1079.45 11.02 364.18 0.23 23.96 8.15
辽宁 59.27 6.04 25.35 7.52 1.05 1.63 - 2.15 15.53
吉林 30.03 7.46 11.06 3.68 0.48 0.71 1.88 1.96 2.80
黑龙江 176.13 44.49 8.53 83.33 - 37.65 0.55 1.58 -
上海 - - - - - - - - -
江苏 50.49 - - 34.71 1.57 6.90 2.022 3.45 1.84
浙江 0.44 - - - 0.44 - - - -
安徽 611.59 - 0.66 370.42 35.00 154.37 33.69 3.56 13.89
福建 25.57 - - - - - 0.09 - 25.48
江西 40.84 - 0.38 1.60 0.83 6.09 2.35 5.52 24.07
山东 405.13 24.67 3.23 220.68 76.50 5.64 - 27.66 46.75
台湾 - - - - - - - - -
河南 919.71 8.82 3.75 86.11 19.20 163.77 87.94 109.29 440.83
湖北 2.04 - - - - - - 0.49 1.55
湖南 45.35
0.15 1.27 2.28 2.06 1.31 1.65 36.63
广东 9.11 0.41 - - 0.06 0.07 - 0.74 7.83
广西 17.64 1.69 1.44 - - - 0.44 5.46 8.61
海南 0.01 0.01 - - - - - - -
四川 303.79 14.30 - 4.90 5.71 75.46 55.38 14.78 133.26
贵州 1896.90 - - 5.22 41.40 319.57 133.97 247.27 1149.47
云南 437.87 19.11 0.67 6.22 3.58 124.00 31.17 125.48 127.64
西藏 8.09 - 0.08 0.08 0.20 0.13 0.14 0.03 7.43
陕西 2031.10 - 523.79 800.15 115.89 111.49 64.45 94.53 320.80
甘肃 1428.87 - 242.49 1172.99 1.63 - 5.72 4.83 1.21
宁夏 1721.11 - 1264.83 84.31 20.73 17.75 24.79 123.52 185.18
青海 380.42 - 143.60 51.86 7.85 33.00 30.34 81.18 32.59
新疆 18037.3 - 12920.0 4754.50 312.60 24.80 25.40 - -
全国 45521.0 1903.06 24215.1 9392.38 1032.11 1957.29 803.75 1468.88 4742.43
发展建议
调整铁路运力结构
由于运输瓶颈的影响,运力配置的失调,我国煤炭主产区的煤炭长期以来集中供应到华东、华南相对狭窄的沿海地区,而中部的湖南、湖北、江西省,西南的大部分省区及西部的部分地区由于铁路运输的运力分配问题使煤炭供应特别是电煤供应一直比较紧张。因此,应努力调整好铁路运力结构,加大对煤炭供应紧张、运力短缺地区的铁路建设投入。
加快大型煤炭企业、煤炭基地建设
我国煤炭行业的集中度还较低,煤炭开采企业过于分散,存在大量个体开采的情况,这一方面导致中央和地方政府对煤炭企业的管理难度增大,安全问题令人头痛;另一方面加剧了煤炭供给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煤炭作为一种日趋减少的不可再生资源,国家应当对其开采、使用实施统一管理、统一规划,而不是放任自流。而大型煤炭生产企业在技术性、安全性、可控性等方面的优势勿庸置疑,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煤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一方面,对所有不具备安全和科学开采条件的企业坚决关闭,另一方面,由政府牵头,按照市场运作方式,将大量分散的煤炭开采企业以股份制的方式,组成大型煤炭集团和基地,实行统一开采、统一管理、统一销售。针对此块精英人才,也是目前我国最稀缺的,目前收纳煤炭人才较多的有煤炭英才网,是煤炭行业人才的一个专业性招聘、求职网站。
积极探索煤电联营的新模式、新途径
煤炭与电力是密切相连的上下游产业,电力企业煤炭消费量占全国煤炭消费量的一半以上,煤电联营模式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同。煤炭是我国能源的主体,长期以来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由于资源的布局无法改变,要改变阶段性能源供应紧张的情况,必须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煤电矛盾,推进煤电一体化建设、推进产业融合。煤电联营模式可以多种多样,如在煤矿所在地建立坑口电厂,改“输煤”为“输电”,加快发展特高压输电,提高煤电就地转化比例,减轻电煤运输压力。其次,煤电企业之间还可以签订长期煤炭供需协议,进行煤电战略合作。再次,大型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之间可以通过相互参股,形成煤电一体化的企业。最后,使煤电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上市、兼并收购等多种形式,促进煤电企业的战略合作。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中国许多行业的高速发展是建立在低电价、低煤价和高能耗的基础上,市场化的煤炭价格不断上涨,恰恰反映了这些产业对能源的过度消耗。应下决心、下力气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势头,完善产业政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不合理的能源需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方面,对高耗能产业和过热行业在项目许可、土地、环保、信贷投放等方面要收紧口子、抬高门槛。另一方面,尽快改革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使资源价格充分反映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成本,使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加快资源税费改革,促进煤炭资源的节约
改革我国的资源税制度,改从量征收为从价征收,实行以储量为基数、与回采率等挂钩的资源有偿使用办法,这一方面加大了煤炭资源获取的难度,增加了煤炭生产的前期投入和财务成本,使得煤矿不能够盲目扩大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将使煤炭生产企业更加珍惜资源,节约资源,更加科学合理配采,在某种程度上遏制“采肥丢瘦”,盲目增加产量的行为。
加快煤炭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
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成立于2009年7月,致力于推动煤炭市场体系的建设与发展,建立高度信息化、标准化、开放性的煤炭电子交易平台和煤炭供应链服务平台。
随着煤炭产业环境的深刻变化以及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提出“成为领先的全球煤炭产业链整合者”的愿景,并以“建设煤炭交易和煤炭供应链服务标准,优化煤炭产业资源配置,促进产业价值链的高效协同,推动煤炭市场体系建设与发展”为使命,明确提出建设成为“煤炭交易与煤炭供应链服务平台”的战略定位。 依托中国、蒙古、朝鲜、俄罗斯远东、越南、印尼、澳大利亚等全球主要煤炭产地,辐射东北亚主要煤炭消费市场,通过集约的交易平台和电子交易系统,提供公开、高效、公信的煤炭现货交易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引进和整合金融、物流等专业服务商,为交易提供信息资讯、仓单质押监管、代垫货款、结算、库存管理、代理采购、运输代理、综合物流、化验检测等综合一体化的服务解决方案。
5. 您好! 很高兴认识你, 能否问下, 我现在想做印尼的煤炭,从印尼运到国内出售给电厂 会有什么风险呢
最好是自己开采了。
关键是要有诚意和足够的资金实力。
其次是亲自去矿区现金收购。
可以去2楼那个角斗士博客看看相关资料或咨询他吧,
6. 有人需要印尼煤炭吗
这么好的煤炭你直接到电厂就行,那里用量大。
7. 印尼煤炭采购
电煤主要就是供应电厂呗。有的电厂没有进口权,只能通过平台公司。
8. 哪位高手能给我解释下印尼煤炭在中国是否适用,它跟国产煤的区别是什么谢谢!
可以用的,尤其是混煤!
印尼的煤炭产量分别为1.83亿吨、2.15亿吨和2.4亿吨;2009年进一步升至2.54亿吨,居世界第七位,其中78%的产量(近2亿吨)用于出口,使印尼成为世界第一大煤炭出口国。亚洲占印尼煤炭出口量的70%以上,其次为欧洲和美洲。在亚洲的主要出口对象是印度、日本、中国等
煤质特性分析表明印尼煤具有较高发热量,高挥发分和低灰分,具有很好的着火特性,但也有较强自燃倾向性。印尼混煤相比印尼单煤更加适合国内的电站锅炉。
印尼的煤炭多具有高水分、低灰分、低硫分、高挥发等特性。次烟煤热值为5700—7200kcal/kg,挥发份为37%—42.15%,低硫0.1%—0.85%;褐煤热值为4345—5830kcal/kg,挥发分24.1%—48.8%,硫分0.1%—0.75%。
9. 我国签订煤炭进口协议,关于煤炭你都知道什么
最近,中国驻印度尼西亚大使馆发布了关于进口煤炭的公告,公告称国煤炭进口企业与印尼煤炭出口企业签订了一份期三年印尼煤炭出口企业为对华出口权限,出口总量2872万吨,总交易金额高达14.67亿美元。
人尽皆知,煤是从地下开采采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地下有这么多煤,印尼又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数量呢?在回答这一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知道煤是如何形成的。
煤炭虽然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它的开采和使用对环境的破坏十分严重,容易造成地表塌陷、水资源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地质损坏等无法逆转的破坏。因此,使用进口煤炭势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煤炭开采的损害,相信随着能源科技的进步,人类也会更合理的使用开采煤炭。
10. 印尼煤,越南煤,澳洲煤,南非煤和国内煤的区别请按各项主要指标具体分析。并说明各地煤的主要用途
其中印尼,越南煤炭的质量低,较软。大多是露天开采的矿。南非稍好点。澳洲的煤炭比较好。属于忘记了。指标肯定给不了你的。我啦印尼煤的指标也没见那边的工作人员有。用途一般都是海边的火力发电厂(国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