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外阿语系招生
人数在增加吧,十几个的样子,貌似去年有20人。一般都是本科学阿语的吧。
Ⅱ 2013年北外的冰岛,挪威,瑞典,丹麦,芬兰语专业招生吗另外,这些专业有在四川招过生吗
我就具体的解释一下您所提到的北外相关小语种招生问题。
冰岛语:我所在的北京外国语大学冰岛语专业为国家唯一一处该语言的专业,于2008年开设。初定每4年招收16—24名学生,现2008级为国家第一届冰岛语本科生。而2011年6月,由于各方面原因,该专业被迫从本科专业降级为辅修通选课,即不再对外招生(2008级便成为目前唯一一届冰岛语本科生)。
挪威语:该专业开设时间也不算长,现今为4年一届,每届16——24人。2007级挪威语于2011年(今年)7月份毕业。因此,下次招生将在2011年(今年),以及四年以后的2015年,2019年···
瑞典语:瑞典语现今为4年招生一届,一届24人。在读本科学生为2009级,将于2013年毕业。即下次招生将在2013年进行。您可以考虑报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名额有限(每四年仅24人),因此2013年并不一定会在四川招生。
丹麦语:我北京外国语大学丹麦语专业于2008年开设。每4年招收16—24名学生,现2008级为第一届丹麦语本科生。因此下次招生将在2012年进行。
芬兰语:芬兰语为北京外国语大学老牌专业,现今为4年招生一届,一届16人。最近招生于2010年(去年)。下次招生为2014年。
因此,2013年可能有在四川招生的专业,仅有瑞典语专业,而如果招生,招生名额也只会在1-2名,且有男女性别和文理限制。
最后,附上2013年招生的欧洲小语种: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荷兰语,罗马尼亚语,匈牙利语,捷克语,意大利语(4年3届,或许会招生)
德语系:瑞典语。
Ⅲ 北外为什么招收的人数很少
北外非常小,而且招生规模也很小。我们小语种的上课时最多一个班24个人。这跟其他学校是不同的。。北外是精英教育,所以也就不招那么多人。
北外一年也就招1000来个人,500个左右是小语种的,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各大外国语中学的保送生。。就是这样。。。
Ⅳ 北外一年大概招多少人
北外每年所有的学院招的人加起来总共也就一千人左右,其中人数最多的是国际商学院,大概250人左右,其他每个学院都有招,但是总共有十几个学院,再加上英语学院的跟国际商学院的人数差不多,所以其他学院的人就非常少了。那些学院里的一个专业比如说法语德语等等一届只有一个班到三个班,每个班24人左右。北外在每个省招人都不一样,广东我不太清楚,但是平均应该都是每个省十几个吧。如果你要学语言的话,北外当然是倾向于文科生,因为好像北外在有些省是只招文科生不招理科生的。至于国际商学院则文理均可。其实建议你报国际商学院,因为这个学院虽然历史没有其他学院那么悠久,是个比较新的学院,但是它现在已经日益成熟并且完全站稳脚跟成为了北外第一大院。而且国际商学院所有的专业的学生都是双学位的,就是除了商学院里的专业外还有一个英语的专业,要求跟英语学院的是一样的,都要过专八,所以英语绝对不比英语学院的差。北外里,步伐最快的永远是国际商学院。最活跃的,也是国际商学院的学生。最累的,也是国际商学院,因为两个学位嘛,我也是国商的学生,呵呵,希望对你有帮助。
Ⅳ 嗨,你好,我是今年参加过高考的学生,报的北外翻译。有几个问题想求助您,拜托了。
北京外国语大学(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院。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门》
北京外国语大学坐落于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西口,周边高校众多,正北方向与北京理工大学为邻,沿西三环北路向北到苏州街有中国人民大学,继续北行则至北京大学;正南方向有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东南方向临近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校园东门外“后街”和魏公村路“酒吧一条街”有众多餐厅酒吧,便于同学外出就餐和消遣。
北京外国语大学校园面积相对较小,基本上分为东院西院两部分,中间被西三环北路隔开,主要的教学和生活区基本都位于东院。东院设施有学校主楼,体育场,网球场,日本研究中心,英语学院,电教中心,图书馆,阿拉伯语系,逸夫教学楼,宿舍楼,留学生公寓,多语言服务中心,体育馆。西院设施为北外宾馆,行政楼,国际商学院,德语系,教职工活动中心,附属小学,留学生公寓,网络教育学院,专家公寓,教职工宿舍。
《住宿》
老宿舍楼是由着名建筑师梁思成设计,已年代久远。老宿舍楼本科生原5人一间;2005年修建了新宿舍楼后,本科生住宿人数从一间5人下调到4人。宿舍有宽带接入。目前,学校正在对全校各个区域进行无线网覆盖施工。[5]
《餐饮》
校内有学生食堂2个,东西院各一,使用一卡通和现金。东院设有大食堂一个,食堂加上地下共4层。东院国交楼一层有国交餐厅。东院另有面积较小的清真食堂。 7号楼下有快餐窗口,地下超市也有多个餐饮店。 留学生公寓内有酒吧。北外宾馆一楼有粤菜馆。
北京外国语大学主楼
[3]学校现设有13个学院: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专用英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编辑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中国俄语教学》四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 《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学校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语、俄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瑞典语、葡萄牙语、柬埔寨语、越南语、老挝语、缅甸语、泰国语、印度尼西亚语、马来 语、僧伽罗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瓦希里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斯洛伐克语、匈牙利语、罗马尼亚语、保加利亚语、塞尔维亚语、克罗地亚语、阿尔巴尼亚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菲律宾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和马耳他语等共计49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5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学校开设专业62个,覆盖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和工学五个学科;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9国语言,10个二级学科);10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含培育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6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西班牙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化和学科自身的发展,北外按照李岚清副总理1994年提出的关于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指示,在保持传统学科的优势和特色学科的同时,又新建了国际经济与贸易、外交学、金融学、法律、新闻、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8个新专业,并且积极寻求外语与经贸、外交、法律及新闻等专业相复合的新途径,早已建立的高级翻译学院、对外汉语专业、国际商学院等,就是这种努力的尝试。
科研机构
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欧美文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葡萄牙语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英国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瑞士研究中心、阿拉伯伊斯兰研究中心、马来语研究中心、独联体研究室、韩国语研究中心、魁北克研究中心、东欧研究室。
研究项目
从"六五"到"九五"期间,北外教师及科研人员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各类项目70余项,承担项目数量与级别在同类学校中一直居首位。
师资力量
阿联酋阿拉伯语教学与阿拉伯伊斯兰研究中心
[2]学校现有教职工1477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教授、研究员113人(博士生导师)、副教授、副研究员205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19人,还聘请来自全世界34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师130余人。 2007年,学校毕业生1326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毕业生1024人,全日制研究生302人;应届本科生就业率96.78%,研究生就业率98.5%。招生168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176人(男生368人,女生808人);全日制研究生523人,(研究生444人,博士生69人)。在校生近七千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4471人,全日制研究生1248人(博士研究生196人,硕士研究生1052人),在校留学生共计1040人。2010年,本科生一次就业率达到99.02%。学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持续走高。 2007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北外有10个项目入选:国际商学院“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试验区”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英语、德语两个一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欧洲语种群、亚非语种群四个二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院《国际经济法》课程被批准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葡语系董燕生教授的《西班牙语口笔语实践(精读》和网络学院顾曰国教授的《项目设计与论文写作——英语教育》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
Ⅵ 北京外国语大学怎么样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中历史悠久、教授语种最多、办学层次齐全的外国语大学。
学校前身是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三分校俄文大队,后发展为延安外国语学校,建校始隶属于党中央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归外交部领导,1954年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学院,1959年与北京俄语学院合并组建新的北京外国语学院。1980年后直属国家教育部领导,1994年正式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学校现设有14个学院:英语学院、专用英语学院、俄语学院、高级翻译学院、国际商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亚非学院、欧洲语言文化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学院;7个直属系部:德语系、法语系、日语系、阿拉伯语系、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系、计算机中心、体育教研部;40个研究中心(所):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中国海外汉学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外国语言研究所、外国文学研究所、国际问题研究所、高等教育研究所等;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另有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教学辅助单位。学校有全国最大的外语类书籍、音像和电子产品出版基地: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外国文学》和《国际论坛》三种全国核心刊物,此外还出版《英语学习》、《俄语学习》、《德语学习》、《法语学习》等刊物。
北京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格局。其中外国语言文学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具有传统优势的特色学科。目前学校开设英、俄、法、德、日、西班牙、阿拉伯、意大利、瑞典、葡萄牙、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印尼、马来、僧伽罗、土耳其、朝鲜、斯瓦希里、豪萨、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克罗地亚、阿尔巴尼亚、芬兰、乌克兰、荷兰、印地语、乌尔都语、波斯语、希伯来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和菲律宾语共计43种外国语课程,其中11种语言是国家唯一学科点。
学校开设56个本科专业,具有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学士学位授予权。北京外国语大学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涵盖43国语言,11个二级学科);9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有权接收在职人员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历申请硕士学位;新增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即翻译(口译和笔译)和汉语国际教育;1个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2007年出站3人,进站8人,在站18人)。4个国家重点学科,即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日语语言文学(培育)。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即俄语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
2007年,在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实施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北外有10个项目入选:国际商学院“跨国经济管理人才培养试验区”被列为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英语、德语两个一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二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欧洲语种群、亚非语种群四个二类特色专业点被批准为教育部第一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法学院《国际经济法》课程被批准为教育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西葡语系董燕生教授的《西班牙语口笔语实践(精读)》和网络学院顾曰国教授的《项目设计与论文写作——英语教育》被评为2007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学校有教职工1413人,其中专任教师666人,教授、副教授329人,讲师261人,博士生导师70人,硕士生导师260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6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20人。另有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籍专家、教师159人,其中教授34人,副教授40人;长期专家106人次,短期专家26人次,讲座专家27人,兼课教师4人(未计入总人数)。
2007年,学校毕业347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337人(博士生32人、硕士生305人),普通本科生1024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368人(本科54人、专科314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734人(本科1559人、专科175人);研究生课程进修班8人。招生3491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491人(博士生64人、硕士生427人),普通本科生1176人(保送生214人,非通用语种299人,统招生663人,统招生占了本科招生总数的57%),成人教育本专科生200人(本科130人、专科70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24人(本科1334人、专科290人)。学校在校生总数8598人,其中,全日制研究生1221人(博士生195人、硕士生1026人),普通本科生4465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1310人(本科583人、专科727人),网络教育本专科生1602人(本科1314人、专科288人)。留学生毕业106人(本科103人,硕士3人),招生1682人,在校2396人(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其中长期留学生1759人,短期学生637人)。
2007年,学校普通本科一次性就业率为96.78%,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为98.5%。从1941年到2007年我校共培养了71942人,其中:抗日战争时期(延安)248人,解放战争时期(华北地区)179人,留苏预备部(1950-1963年)11245人,博、硕、本、专科30025人,成教(1986年始)5526人,网络学院(2003年始)4706人,留学生(1953年始)20013人。
学校与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2所大学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学校共承办了11所海外孔子学院,位于欧、美9个国家。它们是:德国纽伦堡孔子学院、杜塞尔多夫孔子学院、比利时布鲁塞尔孔子学院、列日孔子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孔子学院、意大利罗马大学孔子学院、波兰克拉科夫孔子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孔子学院、保加利亚索非亚大学孔子学院、捷克帕拉斯基大学孔子学院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孔子学院。
全校图书馆馆舍包括图书馆本部、中文分馆、法律分馆、高翻学院分馆、香山书库及院系资料室共计11440平方米,阅览座位400席,自习座位(食堂座位)1384席。图书馆总藏书量101万余册,涵盖44种语言;中外文电子图书25万多册;中外文报刊1122种,其中中文报刊687种,外文报刊435种;中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4700余种,其中中文全文电子期刊4400余种,外文全文电子期刊10300多种;中外文数据库22个。
建校67年来,北外作为培养外交、翻译、经贸、新闻、法律、金融等涉外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质量的涉外人才。仅以外交部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北外毕业的校友中,仅在外交部工作、先后出任驻外大使的就有350多人,出任参赞的近600人,北外因此赢得了“共和国外交官摇篮”的美誉。
Ⅶ 北语,北外,北二外都有哪些小语种专业,每年招生人数,现在校生人数等;
其他学校的我不太清楚 就跟你说说北外吧 我是北外07级的
北外有哪些小语种?好像是44种语言。我就不说了,反正你能想到的北外应该都有,你想不到的北外可能也有
招生人数每年1300人左右吧,在校生本科4000多要到5000的样子,加上研究生6000多人
Ⅷ 北京外国语大学每年招收多少个人文理一起算。
我就是北外的。
每年招收一千人左右,其中500人左右为小语种。包括文理科生和保送生。高考招生800人左右。文科生占大部分。
考试不多,难度要看你学的怎么样。考试有人拿很高的分数,也有不及格的,这个看个人。
北外作为外语学校,生活还是比较充实的。不过大部分同学对自己要求都非常严格,自习位置经常不够。这主要看你自己的态度,大学毕竟还是主要的是学习,尤其是北外对学生成绩要求还是很严格的,如果挂科两次就会留级,留级两次就会退学,这是其他很多学校没有的规定,因此需要注意。
语言学习如果你有天赋,又下功夫,那么就很有趣。不过如果没有天赋的话就会学得很痛苦,同时没什么效果,这和其他学科是不同的。
舞会每年都有,一两次吧。而且都是临时组织的,规模也不大。偶尔也有外校的联谊。
Ⅸ 北外的英语系本科生每年招多少呢
如果是英语语言文学的话是每年四个班,每个班24个人。此外还有两个翻译学班。 另外两个新闻学班也是在英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