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口不多的荷兰,为何能统治印尼几百年
虽然荷兰现在的能力不足,已经从当年海上马车夫的地位慢慢没落,如今也只能算得上是一个二流国家,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曾经的荷兰也取得过相当好的成绩,为当时的国家经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印尼简直就是身边的肥肉,在全球都在殖民掠夺的时期,哪还有不取的道理?
最后,荷兰虽然之后慢慢在海上丧失了优势,但它依旧有实力驾驭印尼。由于荷兰对印尼统治和渗透的时间太久,想要脱离荷兰的统治,不论是在哪方面都是极其困难的,即使荷兰已经不再是海上霸主,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印尼还是干不过荷兰。
㈡ 印尼人会说荷兰语吗
印尼人不会说荷兰语。虽然印尼曾经是荷兰殖民地,但英语才是国际语言,学校的外语课程都是教英语。这种情况就如澳门是葡萄牙前殖民地,但澳门人不会说葡萄牙语;菲律宾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但菲律宾人都说英语而不会说西班牙语。印度尼西亚语和马来西亚语的分别在于,印尼语掺了荷兰外来语,而英国殖民地的马来西亚却掺了英语外来语。印尼人不懂荷兰语,只要受了特别训练的导游才懂荷兰语。荷兰语导游也为数不少,因为有很多荷兰游客来印尼他们的前殖民地游玩。
㈢ 印尼被荷兰殖民300多年,他们为什么不说荷兰语呢
印尼被荷兰殖民300多年,他们不说荷兰语是因为:01.荷兰没规定,印尼岛屿大,不好控制。02.文化宗教推入不深。03.荷兰殖民政府的半推半就,也有顾虑,荷兰语也难学。
01.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这个国家,一共有17508个岛屿所组成的,范围横跨了亚洲和大洋洲。国家领土被海水分割得几乎支离破碎,里面形成了的人种多达一百多,因此语言也分化成块两百多种以上。
03.印尼被侵入时,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高,甚至有些地方还属于原始社会的状态。一来荷兰语比较难学,马来语比较起来好学且方便。而且荷兰的殖民政府本身有顾虑,他们怕印尼人学会了荷兰语,就能偷学西方先进的知识,这样会反过来对他们不利。
㈣ 今天的印尼和荷兰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印尼本来荷兰就是统治印尼,然后带给印尼人民很大的痛苦,然后印尼一直以来都有和阿拉伯商人打交道,这些阿拉伯商人就是一边走商,一边传教,所以这样就自然而然很多人相信穆斯林了。
㈤ 印尼被荷兰殖民300多年,为什么很少人会说荷兰语
因为印度人一直在抵触荷兰人。
简单来说,在荷兰东印度统治下的大多数印尼人实际上是马来人。印度尼西亚的概念后来也被人为构造。仅仅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迫切需要一个民族社区的概念一个论点。当时,葡萄牙和荷兰同时在远东地区发起了殖民竞争。葡萄牙以葡萄牙语为天主教传教士。为了促进他们的新教基督教,荷兰人将圣经的马来语版本用于宣教目的,作为教会学校的课堂语言。同时,除讲道外,荷兰殖民政府对当地人民的教育没有特别重视。
㈥ 为什么印尼华侨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斗争
1740年,在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华侨与印尼人民的联合抗荷斗争。荷兰占领雅加达初期,为了解决劳动力的不足,竭力掳掠华民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生产。
1706年,雅加达的华侨已超过1万人,1720年增至6万人。华侨人数的增多和经济势力的加强,使荷兰殖民者日益不安。
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而采取排斥、打击以至迫害华侨的政策。
1706年,荷兰殖民者颁布限制华侨入境的命令。
1727年,公司下令将无居留许可证的华侨遣送回中国,或押解到班达岛。斯里兰卡及好望角做苦工。
1740年7月25日,荷兰殖民总督命令贫苦华侨登记,以便送往斯里兰卡。
10月9日,荷兰殖民当局又以搜查华侨窝藏武器为借口,唆使荷兰士兵和暴徒疯狂屠杀华侨,抢劫和焚毁华侨住宅。暴行延续达7天之久,计有600多处华侨住宅被焚毁,l万多华侨被杀害。
广大华侨义愤填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起义队伍在雅加达苦战7天7夜,终因力量较弱而转移。华侨的鲜血把雅加达的溪流都染红了,历史上称之为“红溪之役”。
起义华侨联合印尼人民共同反荷殖民者的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1743年,在华侨和印尼人民反荷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㈦ 印尼人民为何武装反抗荷兰殖民者
印度尼西亚自16世纪开始沦为葡、荷、西、英等国的殖民地。在西方列强的激烈角逐中,荷兰殖民主义者的势力日益扩大。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逐渐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统治权。1610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尼委派总督进行统治。1619年,荷兰人打败英国人,占领了雅加达,并以此为据点向整个印尼和亚洲地区扩张。
荷兰殖民者势力的扩张及对印度尼西亚的掠夺,引起印尼人民的强烈仇恨。1674年,马都拉王子杜鲁诺·佐约举起了反抗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旗帜,领导了一场抗荷的武装起义。起义军占领了马都拉城。
然后,进军爪哇,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支持。杜鲁诺·佐约提出赶走欧洲强盗,恢复麻诺八歇国家的口号,吸引了攻克爪哇和马打兰。万丹国和勃良安地区先后响应起义。
马打兰封建王公惊恐不安,投靠荷兰殖民者请求支援。1677年,马打兰王同东印度公司签订卖国协定,给予东印度公司在马打兰进行免税贸易的特权。割让加拉横、勃良安和三宝垄等地给东印度公司,偿付公司援助所需费用,将马打兰海港交公司暂时使用。荷兰东印度公司遂派兵镇压杜鲁诺·往约的起义军。
1678年,东印度公司军队大举入侵马打兰,起义者顽强抵抗,1679年底,起义军被彻底镇压下去,杜鲁诺·佐约被杀害。这次起义揭开了印度尼西亚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序幕。
㈧ 印尼人民是如何反抗荷兰殖民者的
1674年,马都拉王子杜鲁诺·佐约举起了反抗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旗帜,领导了一场抗荷的武装起义。起义军占领了马都拉城。
然后,进军爪哇,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支持。杜鲁诺·佐约提出赶走欧洲强盗,恢复麻诺八歇国家的口号,吸引了攻克爪哇和马打兰。万丹国和勃良安地区先后响应起义。
马打兰封建王公惊恐不安,投靠荷兰殖民者请求支援。1677年,马打兰王同东印度公司签订卖国协定,给予东印度公司在马打兰进行免税贸易的特权。割让加拉横、勃良安和三宝垄等地给东印度公司,偿付公司援助所需费用,将马打兰海港交公司暂时使用。荷兰东印度公司遂派兵镇压杜鲁诺·往约的起义军。
1678年,东印度公司军队大举入侵马打兰,起义者顽强抵抗,1679年底,起义军被彻底镇压下去,杜鲁诺·佐约被杀害。这次起义揭开了印度尼西亚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序幕。
㈨ 印度尼西亚人民是如何反对荷兰的殖民统治的
20世纪初,日趋衰落的荷兰在英、法、美、日等国的压力下,不得不向这些国家开放印度尼西亚市场,英、美、日等国资本迅速涌人印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印尼民族企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伴随着外国资本的涌人和本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印尼的工人阶级队伍及民族主义运动也发展起来。1905年,印尼第一个工人组织一全 国铁路工会成立。1908年5月20日,印尼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至善社”在中爪哇日惹成立。它主张采取法律所准许的一切手段,发展印尼的农工商业和教育。1911年,印尼花裙商在中爪哇建立了伊斯兰商业联盟,次年改名为伊斯兰联盟。他们要求在维持荷兰主权的前提下,建立印尼人的自治政府,保护民族工商业。
起义失败后,印尼共产党被迫转人地下,印尼民族解放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但印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没有中止。1927 年7月4日,一个新的民族主义政党——以苏加诺为首的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联盟宣告成立。第二年改名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它的目的是通过不合作方式争取印尼的独立。1929年,苏加诺被荷兰殖民者逮捕。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受到严重挫折,并于1930年4月宣告解散。1933年2月5日,印度尼西亚爆发“七省号”水兵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它打击了荷兰殖民者的气焰,鼓舞了印尼人民的反帝斗争。
㈩ 荷兰对印尼的殖民统治有何影响!
钟运荣着,〈试论荷兰殖民统治对印尼现代政治发展的影响〉 《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二期,页19─24。 摘要 荷兰在印尼的殖民统治长达三百多年,影响了印尼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直到印尼独立后至现今仍是如此。 一、 荷兰殖民者的到来,打断了印尼群岛大部分地区的独立发展。在二十世纪以前,荷兰殖民者实行的政治体制是直接统治和间接统治相结合方式,行政体系也分设欧洲人系统和当地人系统。这样的统治使印尼的传统社会开始受到冲击,不过影响是有限的,因为荷兰人在这一时期的主要目的在于经济,其统治的特点是夺掠。对印尼政治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主要开始于十九世纪末期的自由主义政策和二十世纪的伦理政策。 伦理政策是打着“分权”的旗号开始的,重点是对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其次,殖民者创设了各级代议机关,部分下放权力。作为东印度代议制度发展的最突出一点就是国民参议会的设立。 通过殖民地的行政改革,荷兰的殖民体系完善起来了。当地一些土着知识份子参与殖民政府,从而累积了一定的行政经验,为印尼独立后的政府管理和政治稳定了一定的作用。然而,荷兰殖民主义者虽然创立一套殖民统治机构,却未给现代印尼留下多少可以直接继承和借鉴的政府体制、行政制度和宪法系统等。 二、 在三百多年的统治中,荷兰殖民者留下的一个重要的“遗产”是:把整个印尼群岛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统一的东印度殖民地,从而为现代印尼建立了一个基本的轮廓。 二十世纪初,殖民者完成了最后阶段的扩张,消灭或削弱独立的国家和部落,使之处于绝对控制之下,建立了现代“殖民地国“。伴随着荷属东印度殖民帝国的建立,整个群岛都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统治之下,加强了殖民地内地的交流和联系,使印尼人民真正有了一个统一体的感觉,这便成为日后各地区和人民相互粘合的重要纽带。 首先,殖民者加强了领土的占领和控制。这突破了过去封建割据的局面,也突破了早期纯商业联系,使印尼政治上处于统一的统治之下。 第二,殖民者发展了殖民地的交通事业。这有利于成为一个从横交错的统一体,并加强了印尼群岛内部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联系,缩短了各地时间和空间的距离,为民族共同市场和民族统一体的出现提供了条件。当然,殖民者发展交通事业只是为了降低成本,将强掠夺和控制,但它不可避免地打破了传统的封闭和落后状态,并为印尼的民族运动提供了一个地理和政治界限。 三、 荷兰的殖民终于使得印尼爆发了民族独立运动! 两方面的因素使得印尼民族运动具备激进和革命色彩: 首先,随着殖民地商品化和边缘化程度日益加深,这一过程造就了一大批无产者,他们憎恨殖民者,因民殖民者带来他们所不愿意看到的社会变化。这为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广阔和新型的群众基础,这是使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不同于往日由封建王公领导的反抗殖民主义的武装运动(即所谓原始民族主义)的重要条件之一。 第二,在“伦理政策”时期,为统治的需要,荷兰人兴办了一些现代和西式的学校。殖民地近代教育的发展使一部分印尼人(重要是中间阶层)接受西式教育。由于荷兰殖民政府未能为这些土着知识份子提供足够职位,使得这些人走上了反抗殖民者的道路,并成为民族运动的带头人和领袖。 还有,知识份子接受了新的思想以及新的理论之后,开始反对荷兰仍扶持和利用旧阶层这种自相矛盾的行径。殖民者规定使用共同语言也增强了殖民地人民的民族意识。在二次大战初期日本人短暂的“辉煌”点燃了印尼压抑多时的民族主义情绪,印尼与之合作对抗荷兰。 但战争一结束,荷兰就急于恢复其殖民统治,因为殖民地的资源对于恢复它在二战中受到毁灭性打击的经济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达到目的,荷兰不顾一切地发动了两次“警察行动”,支持地方的叛乱,并玩弄“联邦计画”等种种手法,以求肢解印尼共合国。不过荷兰最终没有成功,于1949年退出印尼。 四、 印尼虽然获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印度尼西亚共和国,但是因为受到了之前殖民主义的影响,现代印尼政治发展遇到种种困难和挑战。 首先,荷兰殖民统治的极不平衡,是由于在各地区统治的时间长短不一,而且在不同的地区所造成不同的影响。它往往利用印尼人文化上和地区间的不统一问题并使之永久化,从而妨碍了印尼作为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实体而发挥更大的作用。荷兰殖民者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的统治政策,如分而化之、种族隔离、挑拨离间等,以便于操纵和统治,这些不仅使印尼社会更为复杂,而且还在其中播下了新的分裂和仇恨的种子。 其次,在反对殖民主义的历史过程中,各种传统的原生性纽带在反对殖民主义过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随后却很难被整合到印尼的现代社会中。在印尼民族主义过程中最基本的意识形态有三种:宗教民族主义(主要是伊斯兰教)、社会主义和世俗民族主义,在反对所有的殖民问题上,发生了难以克服的矛盾和分歧。就现代民族主义的发生和趋势来讲,它不仅反抗西方殖民主义,也必然反对与“民族国家”不合拍的传统政治势力和集团,因此,伴随着民族主义发展出各种“现代性”与被同时激发起来的各种原生性纽带之间的冲突也严重地困扰着印尼的政治发展与稳定。 第三,荷兰殖民主义统治的掠夺性和急功近利性的特点使其影响主要在物质层面,而在较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方面,则影响有限,典型地反印出“两元社会”的特征。殖民者退出后,在政治体制上留下了一个危险的“真空”:即不能恢复传统,又难以走向现代。现代印尼的政治发展虽然有很大的进步,但它在很长时期内其政治和社会仍保持着传统──现代的二元结构,给人一种不太成功的国家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