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黑鳘鱼是什么
黑鳘鱼指米鱼,属于鲈形目石首鱼科,似鲈而肉粗,但肉质略粗糙,体色发暗,灰褐并带有紫绿色,腹部灰白,背鳍鳍棘上缘黑色,鳍条部中央有一纵行黑色条纹。
体侧扁,略延长。口腔内为鲜黄色,上颌外齿为犬齿状,尤以前端2枚最大。体背部为银灰褐色,腹部灰白,背鳍灰黑,软条的基部具数列小圆鳞,占软条高度的1/3。
胸鳍腋部上方有一晴斑,其余各鳍灰黑色。米鱼体形为两侧扁平向后延长状,背、腹部浅弧形。产东海舟山洋面。以农历6一8月为渔汛期,而以7月为旺汛,每逢大潮汛,渔船竞相出海作业,晨出晚归,捕获甚丰,是宁波海渔特产之一。
大米鱼栖息于水深15—70米,底质为泥或泥沙海区,白天下沉,夜间上浮,喜欢小股分散活动,不集成大群。米鱼为小区域性洄游鱼类,产卵季节鱼群相对集中。大米鱼属于捕食性鱼类,以小型鱼类、关足类和十足类为食。
性成熟个体的体长约为500毫米,怀卵量70~200万粒。
不同地区的大米鱼具有不同的繁殖期,在长江口外的大米鱼为7~8月,在舟山群岛的大米鱼为5~6月,在福建平潭沿海的大米鱼为4~5月。产卵后鱼群重新游向摄食区,一部分游向较深的海区。
㈡ 这种鱼叫什么名字,有人知道吗急
如图 , 鳍天竺鲷 学名
天竺鲷科 Apogoninae 鳍天竺鲷属 Pterapogon 海生鱼类
下图为 考氏鳍天竺鲷 Pterapogon kauderni,俗称 泗水玫瑰、珍珠飞燕鱼
于印度洋海域,主要分布于印尼。由于过度捕捞,每年都有近90万条珍珠飞燕鱼被捕,这12年来珍珠飞燕鱼的数量减少了89%,已被列入IUCN红色名录,属于濒危物种。
㈢ 中间带黑条的什么的鱼
虎皮鱼,学名为四带无须魮(Puntius tetrazona),又名四间鱼、四间鲫鱼。原产地是马来西亚,印尼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等内陆水域。虎皮鱼体高,似菱形,侧扁,小的时候只有2——3厘米,大的时候长5-6厘米。体色基调浅黄,布有红色斑纹和小点。从头至尾有4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斑谰似虎皮。背鳍高,位于背上中部,尾柄短,尾鳍深叉形。
虎皮鱼体高,似菱形,侧扁,长5~6厘米。
体色基调浅黄,布有红色斑纹和小点,从头至尾有4条垂直的黑色条纹,斑谰似虎皮。背鳍高,位于背上中部,尾柄短,尾鳍深叉形。
最适生长水温24~28℃,最低温度不要低于18℃,在18℃这个范围内虎皮鱼就极容易生病,要求含氧量高的微酸性的老水。
杂食性,但爱吃鱼虫、水蚯蚓等活饵料,干饲料也摄食,爱吃杂食。
虎皮鱼好群居,游泳敏捷、活泼,成鱼会袭击它鱼,尤爱咬丝状体鳍条,不宜和有丝状体鳍条的鱼(如神仙鱼)混养。宜同种群养。
㈣ 泰国虎鱼和印尼虎鱼的区别
泰国虎鱼:
1、体型:多数的泰虎体型比较宽厚,在水族箱中体长可达60厘米左右。多数是“V”字尾纹的,只有少数的泰虎身体修长多数是“CT尾纹”的,还有“H”尾的,实际上本人觉得体型可以是辨别雌雄的依据之一,其辨别雌雄的方法还有好多,比如鳃盖,体色,肛门等,即使辨别出来也没有什么大作用的,在水族箱基本不可能繁殖成功的。
2、身体纹路:身体纹路有三纹和四纹的,常见的以三纹的为主,腮盖后面的纹路多数是“S”形的,中纹镰刀状直接指向肛门后端,第三道纹路基本是直线状的,中纹和第三道纹路基本是保持平行,多数是中纹宽于第3纹。尾纹有三道的(号称印尼尾)、有两道半的(V字尾和CT尾),很多初养虎者都以尾纹来区别印尼和泰虎的标准是错误的。
3、体色:由于泰虎生活的地域不同而有红皮虎和黄皮虎之分,大多数的泰虎的体色比较稳定很少变黑,只有在和其他鱼打斗时颜色会变的很灰暗,纹路会变的和肤色相当。
4、鳍、尾柄:30厘米以上泰国虎的鳍和尾柄是浓黑的并有好多斑点,虎越大越老鳍和尾柄越浓黑斑点越多
㈤ 印尼带鱼的特点
印尼带鱼的眼睛为黄色,表皮明显比东海带鱼黑,体型一般更大。肉质粗,烧好吃起来有“粉粉”的感觉。
㈥ 黑鲔鱼是什么鱼
黑鲔鱼(Thunnus thynnus),俗称魠乐或黑黯鲳,中文学名北方蓝鳍金枪鱼或是北方蓝鳍吞拿鱼,生活在大西洋的西部和东部以及地中海和黑海特色为鳍部为较深的青色,背部至腹部则为银灰色。
在南非有独立的族群,爱沙尼亚被认为不属本种分布范围,在日本还有该鱼种的养殖业。
黑鲔鱼肚子的肉质是生鱼片的极品,日语称Toro,肉质肥美,是日本生鱼片中的极上品,价位自然也因嗜好此道者的偏爱,随之提高。媲美冰淇淋,入口即化;背部是台湾松板,乾煎后,口感柔软,有如松板牛肉;下巴适合烧烤,鱼头用来炖汤或清蒸整条鲔鱼皆是美食家的最爱。
产量是鲔鱼的渔获量之2%,是鲔鱼类中最大的,分布北半球温带海域,属高度洄游鱼种。
台湾一般以黑鲔鱼肚当作生鱼片中的最好美食、背部吃起来就像高级牛肉、下巴多用烤的来吃、鱼头则是拿来煮汤或清蒸。血液含有铁质、鱼肉富则含EPA、DHA、核酸与多种维生素,黑鲔鱼身价超过民间的乌鱼子。
黑鲔鱼因受到日本等国家大量捕捞食用,数量大减且濒临绝种,极可能在近数十年内灭绝。
种类
黑鲔鱼有两种,一种是南方黑鲔(俗称油串)分布于南半球,另一种为北方鱼鲔(即俗称的黑瓮串),每年四至六月随着黑潮北上,经兰屿及绿岛附近海域,此时正是台东沿海飞鱼产卵季节,黑鲔鱼可能为捕食飞鱼而改变游速深度,因此东港鲔钓渔船在20~30公尺深的海域即可钓获。
此时正值交配期,黑鲔鱼的油腹非常饱满充实,且肉质丰实,制成生鱼片,入口即化,堪极品珍肴,虽然渔期不过短短三个月,东港黑鲔鱼的产量及产值,都是全省第一名,连日本老饕都趋之若鹜,不惜岛运抢鲜,因为等到七八月间,鲔鱼游至日本海域时,其油腹己不再肥厚好吃,还略带酸味。
因此翘船长在鲔鱼季时,特选顶级肉质的黑鲔鱼,超低温并真空包装保存,希望老饕们一年四季都可享用此人间极品。
㈦ 印尼的黑鱼能长多大拿什么好钓
印尼的黑鱼能长到4到6斤拿活饵好钓。高手一般采用长竿短线挂活饵逗钓的方式钓黑鱼,他们能够通过听声音,看水草翻动的痕迹,钓点结构分布的状况来推断该位置是否有黑鱼以及大致的藏身地点。黑鱼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当小鱼,小虾等游近时,它便发起突袭将这些小动物吞掉。
黑鱼的相关介绍
黑鱼,是乌鳢的俗称,又名乌鱼,生鱼,财鱼,蛇鱼,火头鱼等。
黑鱼生性凶猛,繁殖力强,胃口奇大,常能吃掉某个湖泊或池塘里的其他所有鱼类。黑鱼还能在陆地上滑行,迁移到其他水域寻找食物,可以离水生活3天之久。早在二千年前就被《神农本草经》与石蜜,蜂子,蜜蜡,蜂胶,牡蛎,龟甲,桑蜱蛸,海蛤,文蛤,鲤鱼等列为虫鱼上品。
黑鱼在中国是一种常见的食用鱼,个体大,生长快,经济价值高。黑鱼骨刺少,含肉率高,而且营养丰富,比鸡肉,牛肉所含的蛋白质高。黑鱼作为药用具有去瘀生新,滋补调养等功效,外科手术后,食用黑鱼具有生肌补血,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具有非常丰富的营养价值。
㈧ 这个是什么鱼叫什么名字
如图 , 高体鲃 、红鳍鲫白子 学名
鲤科 Cyprinidae 高体鲃属 Barbonymus 热带鱼类
下图为(白化的) 施氏高体鲃 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施氏魮) ,俗称 双线察、双线鲫、银凤、红鳍鲫、泰国鲫
未成年的鱼,背部有灰褐色向下至腹侧逐渐变成闪亮的银色,鳞片错落有致,三角形的背鳍上有一面凹陷。成鱼的背鳍为黑色,背鳍基部为红色,腹鳍和臀鳍为鲜艳的橘红色。色彩较为单调的尾鳍,上下缘为黑色。体长可达35厘米。
㈨ 黑魔神可以和什么鱼混养
黑魔神可以和灯鱼、鼠鱼混,比他大的异形不建议混。
黑魔神雷龙鱼学名梅花斑鳢,产地在泰国、印尼、马来西亚,是大型雷龙鱼,和五点雷龙归纳为梅花斑鳢,约40到45厘米以上,成鱼身体出现像梅花一样的斑块而得名,最大体长在野外有破米记录。
品种
黑魔神雷龙鱼也是比较名贵稀少的种类,主要品种有:马来西亚黑魔神、印尼婆罗洲黑魔神、泰国皇室黑魔神、丁加奴黑魔神四种。
马来西亚黑魔神:特殊粗暗纹,体侧上下颜色分层明显。
泰国皇室黑魔神:尾星为红色。随长大而浅色。梅花主分布出在侧线靠下位置。梅花叠放明显。
印尼黑魔神雷龙:产自婆罗洲加里曼丹河,细暗纹多,体侧梅花,纹多差距大,背鳍有大黑圈点的梅花点。腹鳍也是会有。大圈点个体不同有多有少。
丁加奴黑魔神:后三鳍梅花点分布规整,梅花大至整个体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