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印尼在中国什么方向地图
印度尼西亚在中国的南部。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印尼语:Republik Indonesia,IPA读音:[rɛpʊblɪk ɪndɔnɛsɪa]),简称印度尼西亚或印尼,为东南亚国家;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别称“万岛之国”。
印尼群岛分布于北纬6度、南纬11度,东经95度至141度之间,赤道贯穿全境,东西达5,300公里,南北约2,100公里,位居亚洲大陆及澳大利亚间,为太平洋、印度洋间要冲,在全球战略上居重要地位。
印度尼西亚约由17,508个岛屿组成,其中6,000有人居住,较大的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婆罗洲(印尼称加里曼丹岛,岛上有部分地区属马来西亚及文莱)、新几内亚岛(岛上有部分地区属巴布亚新几内亚)及苏拉威西岛;
岛群大致上可分为大巽他群岛、小巽他群岛、马鲁古群岛及巴布亚四部分,首都雅加达位于爪哇岛上,为印度尼西亚最大城市,其他主要城市有泗水、万隆、棉兰及三宝珑。
印度尼西亚位居太平洋板块、欧亚大陆板块、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界带,因而印度尼西亚具有众多火山且地震发生频繁,全国至少有150座活火山,包括于19世纪毁灭性爆发的喀拉喀托火山及坦博拉火山,而多巴超级火山于7万年前曾经爆发,为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爆发之一,并造成全球性灾难。
近期地震灾难如2004年印度洋大地震即在北苏门答腊造成约167,736丧生及2006年5月爪哇地震等。但火山灰肥沃土壤对于农业有相当贡献,并支持爪哇岛及巴厘岛高密度的人口。
印度尼西亚地处赤道周边,属热带性气候,由于季风而分为干、湿两季,平地年雨量介于1,780–3,175毫米,山区最多可达6,100毫米,山区以苏门答腊、西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巴布亚西部为最高;湿度一般而言相当高,平均约80%;年温差小,雅加达日均温介于26至30℃。
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印度尼西亚有2.376亿人口,为世界第四人口大国,人口成长率为1.9%,全国有58%的人口居于爪哇岛,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岛屿。虽于1960年代起已实施家庭计划,但2020年及2050年人口分别将达2.65亿及3.06亿人。
2. 青岛在哪里
青岛位于山东半岛南端(北纬35°35'-37°09',东经119°30'-121°00')、黄海之滨。是全国70个大中城市之一。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1994年2月,被列为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之一。青岛依山傍海,风光秀丽,气候宜人,是一座独具特色的海滨城市。全市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为870公里,其中大陆岸线730公里,占山东省岸线的1/4。海岸曲折,岬湾相间。青岛现辖七区五市,总面积10654平方公里,总人口740.9万,2007年1-12月,全市户籍人口当年出生75342人,同比增加9205人,其中市区1159平方公里,人口265.43万人。
名称的由来
“青岛”这个名称,原指小青岛(也叫琴岛),以岛上“山岩耸秀,林木蓊郁”而得名。“青岛”之名的出现,就现在已发现的典籍文献来看,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是在明代中叶,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代万历七年(1579年),即墨县令许铤曾遍察即墨四方海域及乡土,主持过《即墨县志》的编纂。可以说,许铤是第一个全面了解青岛的人。尽管青岛在当时,还仅有一个小小的浮山所,但坐落于青岛湾畔的一座小岛“青岛”,亦被许铤所提及。
在许铤编撰的《地方事宜议·海防》中,有关青岛之名有这样一段记述:“本县东南滨海,即中国东界,望之了无津涯,惟岛屿罗峙其间。岛之可人居者,曰青、曰福、曰管、曰白马、曰香花、曰田横、曰颜武。”这里说的“青”,即是指青岛,也就是现在的小青岛。在许铤的眼里,小小的一个青岛,不仅可以设防,抵御倭寇的侵扰,而且还是可供人居的地方。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小青岛最初还是主要用于军事目的。
需要指出的是,许铤所此时所提及的“青岛”,是浮山千户所管辖的一个可以驻军的小岛。而在这个岛的对面岸坡上,一座小小的天后宫,也已在这里存在了一百多年。如果再往前追溯,还可以追寻到天后宫附近山坡上居住的村民初来辟建青岛村的时代。
据编修于1924年的《胡氏族谱》记载:“吾族相传自明永乐初年由云南迁居即墨,世居青岛之‘上庄’”,“聚族而居,五百余载”。这就是说,在天后宫还没修建的60多年前,胡氏族人就已经从云南迁居在现迎宾馆一带建村居住。胡氏族人建的村落,初名就叫“青岛村”。只是到了后来,村民繁衍愈众,原来的村址已不能容纳,故又分出一支来,搬迁到了现在的湖南路和广西路一带。这样,原先的“青岛村”就被称之为“上青岛村”,俗呼“上庄”;而新建的“青岛村”就被称之为“下青岛村”,俗呼“下庄”。胡氏族人的祖居地即是“上庄”。
这就基本上给了我们一个清晰脉络,即“先有青岛,后有青岛村,最后才有天后宫”。因为我们已知,青岛附近的一些岛屿是在宋代以前就已经有了名称。估计“青岛”之名,最晚也不能晚于明初。后来,胡姓族人从云南来了,他们除以青岛湾里这座小岛的名字命名自己的村落外,还将附近东面的一座山岭,命名为“青岛山”。来青岛之后,他们“可樵可渔”,在这里建了一座“妈祖庙”,这就是后来的天后宫。到了天后宫建成的1467年,青岛湾一带就成了整个青岛地区最大的渔货码头,被称之为“青岛口”。等有了这么多冠以“青岛”之名的地名之后,原先的“青岛”就被俗呼为“小青岛”了。
而另一个被称做“青岛”的小岛,位于今即墨市田横岛的东北方,又名“三平岛”。这个小岛曾在清同治版的《即墨县志》中有过记载,但因与“青岛”重名,故自20世纪初之后,便多称为“三平岛”。而这个“青岛”,也就慢慢地没有人叫了。
那么,什么时候才将“青岛”作为青岛地区的总称呢?现在有资料记载的,就是天后宫内的一块刻于清同治年间的《募建戏楼碑记》的石碑。此碑文记载:“窃闻青岛开创以来,百有余年矣。迄今旅客商人,云集而至。”在这里,碑文中使用的“青岛”一词,已不是一个岛、一个村、一座山和一个海口的概念,而是青岛地区的总称。对于碑中之“青岛开创”和“百有余年”的断语,时间当在清干隆年间,这应该是青岛的“开端口”之始,至今已近300年的历史。
3. 中国地图青岛在哪
在鸡脖子的位置
4. 青岛在地图哪个地方
自己看看吧网络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网络地图,最终结果以网络地图最新数据为准。
5. 青岛在中国地图的什么位置
青岛在中国地图东部偏北位置。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总面积为11282平方千米。
(5)印尼的青岛在地图哪里扩展阅读
青岛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青岛是中国北方重要的海防要塞,属山东莱州府境内。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6月14日,清政府在胶澳设防,青岛由此建置。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11月14日,德国以“巨野教案”为借口侵占青岛,青岛沦为殖民地。
民国三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日本取代德国占领青岛。民国八年(1919年),中国以收回青岛主权为导火索,爆发了“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水岭。民国十一年(1922年)12月10日,中国北洋政府收回青岛,辟为商端口。
民国十八年(1929年)7月,国民政府设青岛特别市,1930年改称青岛市。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1月,日本再次侵占青岛。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9月,国民政府接管青岛,仍为特别市。
1949年6月2日,青岛成为华北地区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改属山东省辖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青岛
6. 青岛在地图中的位置是什么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在地图中的位置:
7. 青岛地图的地理位置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
在地图中的位置:
8. 青岛在地图上的哪里
青岛市地处山东半岛南部,位于东经119°30′~121°00′、北纬35°35′~37°09′,东、南濒临黄海,东北与烟台市毗邻,西与潍坊市相连,西南与日照市接壤。全市总面积为10654平方公里,其中市区(市南、市北、李沧、崂山、城阳、黄岛等七区)为1102平方公里,所辖胶州、即墨、平度、莱西等四市为9552平方公里。
9. 青岛在中国地图上哪个方向
青岛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沿海,胶东半岛东部,濒临黄海,隔海与朝鲜半岛相望,地处中日韩自贸区的前沿地带 。东北与烟台毗邻,西与潍坊相连,西南与日照接壤 。青岛因地理位置优越继而1891年清政府驻兵建置,1897年德国租借建设港口和铁路,青岛遂因“一港一路”而兴,拥有国际性海港和区域性枢纽航空港,是实施海上丝绸之路、履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重要的枢纽型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