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度尼西亚说什么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的拼写非常接近。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印尼语称为巴哈萨(Bahasa,在印尼语里就是“语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亚的2.3亿人口中,有超过300种方言。某些年长的印尼人能够说一些荷兰语,在商业、游览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语。
(1)印尼语系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语言学上的考虑。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虽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比如说,对很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是拥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即使是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
㈡ 印尼语翻译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在语言学分类中,印尼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目前中国只有十几所大学开设了印尼语这个专业,所以相比于其他语种来说,会印尼语的人员很少,翻译公司基本上也没有相应的译员。一般印尼语的译员只有在翻译达人这样的翻译平台才能找到。平台译员多,语种多,行业也广泛,可供选择多。
㈢ 请问印尼语是什么语系的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全世界约有1700万到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的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的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到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拼写非常接近。
㈣ 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印度尼西亚语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
在语言学分类中,印尼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尼语源自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的马来语,是该语言的一个地区性变种,同标准马来语有超过80%的同源性。
印度尼西亚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使得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的拼写非常接近。
(4)印尼语系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可以类比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差别。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汇上有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中借用了不少词汇。
比如说,马来语中的“邮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语中的“邮局”则是“kantor pos”,这是借用“kantoor”这个荷兰语中的“办公室(office)”而产生的词汇。
㈤ 世界语言九大语系
世界语言九大语系
1、汉藏语系(英语:Sino-Tibetan languages)是法国学者让·普鲁祖斯基(Jean Przyluski,1885—1944)于1924年提出的语言学术语,是语言系属分类(Language family)的一种,分为汉语族和藏缅语族,是用汉语和藏语的名称概括与其有亲属关系的457种语言。母语人口有14亿以上,约占世界人口的20%。
2、印欧语系(英:Indo-European languages)是十九世纪的英国人威廉·琼斯提出的一个语言学概念,即认为印度和欧洲的大部分语言都是从“原始印欧语”分化出来的,这些语言彼此之间具有亲属关系和相似性。按照母语人口来排名,印欧语系是世界上第一大语系,占世界人口的41.8%。
3、阿尔泰语系(Altaic languages),别译阿勒泰语系,是中国五大语系之一,是语言学家按照语言系属分类(谱系分类法)方法划分的一组语群,包括了60多种语言。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起,阿尔泰语系已普遍被学术界否定,即认为这些语言是互相接触而非同源,现在分为突厥语系、蒙古语系和通古斯语系。
4、闪-含语系,全称闪米特-含米特语系(Semito-Hamitic languages),又称亚非语系(Afro-asiatic languages),是375种语言的统称。分布于西亚和北非的一个主要语系,包括阿拉伯语、希伯来语、豪萨语和阿姆哈拉语等主要语言。使用人口近2亿。通常分为以下5个语族:闪米特语族、埃及-科普特语族、柏柏尔语族、库施特语族和乍得语族。闪含语系的命名来源于《圣经·旧约》。
5、乌拉尔语系(Uralic languages)分布于从斯堪的纳维亚往东经乌拉尔山脉到亚洲西北部广大地区的一组语言 。它分为芬兰-乌戈尔语族和萨莫耶德语族。芬兰-乌戈尔语族包括芬兰语支和乌戈尔语支,共约15种语言。萨莫耶德语族分南 、北两个语支,有4种语言。
6、高加索语系(Caucasian languages)是分布于黑海和里海之间的高加索山脉及其周边地区、有超过一千万使用人口的庞大而多变的语系,但语言比较使得此语系可以分为三种语系:拥有约520万使用人口的南高加索语系(Kartvelian languages)、拥有约380万使用人口的东北高加索语系(Northeast Caucasian languages)和拥有约250万使用人口的西北高加索语系(Northwest Caucasian languages)。它们相互之间没有明显的亲和力,然而,“高加索语系”有时被错误地称为是一个语系。
7、南岛语系是世界上唯一主要分布在岛屿上的一个语系,包括1200种以上的语言。其分布东达南美洲西方的复活节岛,西到东非洲外海的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则是该语系分布的最北端。其东西的延伸距离,超过地球圆周的一半,说该语系的总人口数大约两亿五千万之多,绝大多数居住在东南亚,至于新几内亚以东只有一百多万人。
8、南亚语系(Austroasiatic languages)是德国人威廉·斯密特(Wilhelm Schmidt)于1907年首先提出的语系类别,旧称“孟高棉语系”(Mon-Khmer languages)。南亚语系的代表语言是越南语、高棉语、孟语、蒙达语、尼科巴语等。
9、达罗毗荼语系(Dravidian family)又译德拉维达语系。主要分布在印度南部和中部,其次在斯里兰卡北部和巴基斯坦等地。达罗毗荼诸语言跟印度其他语言没有亲属关系。达罗毗荼语系通常分为南部、中部和北部3个语族。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主要是南印度的语言,其包括泰米尔语、泰卢固语、马拉雅拉姆语和坎纳达语等。
㈥ 印尼的官方语言是英语吗
不是,印度尼西亚语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
印度尼西亚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使得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的拼写非常接近。
在语言学分类中,印尼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尼语源自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的马来语,是该语言的一个地区性变种,同标准马来语有超过80%的同源性。1972年以前印尼文和马来文的拼写大不相同,这是由于1972年以前印尼文拼写系统由荷兰人发明的,而马来文拼写系统则是由英国人开发的。
(6)印尼语系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在20世纪初期,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者在策划脱离荷兰殖民统治而独立时,一致同意将拥有着较大词汇量的一种马来语改良版本,命名为印度尼西亚语,以作为即将独立国家的官方语言。根据康奈尔大学的印度尼西亚学者本尼迪·安德森的说法,马来语"简单而灵活,可以迅速发展成一种现代的政治语言"。
选择印尼语目的是为打破民族沟通障碍,促进300多个民族融入新的国家,印尼独立在1949年正式得到承认。当时的做法是,不把任何主要的民族,包括爪哇人所使用的母语作为官方语言,这样才不会产生或强化各民族间的不平等,新生的印尼语将有助于印尼这个多民族国家维持统一。
㈦ 印尼语翻译是什么呢
印尼语翻译是BahasaIndonesia。即印尼化的马来语廖内方言,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属马来玻里尼西亚语族,属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全世界大约有1700万到3000万人使用这种语言,还有1亿4000万人将印尼语作为第二语言,其他民族语言和方言约300种。
印尼语的特点
简称印尼Indonesia,是东南亚国家首都为雅加达,与巴布亚新几内亚,东帝汶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相接,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1913578.68平方公里,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是全世界最大的群岛国家。
疆域横跨亚洲及大洋洲,也是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面积较大的岛屿有加里曼丹岛,苏门答腊岛和伊里安岛和苏拉威西岛和爪哇岛,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㈧ 印尼是什么语言
印尼即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官方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印尼语称为巴哈萨(Bahasa,在印尼语里就是“语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亚的2.3亿人口中,有超过300种方言。某些年长的印尼人能够说一些荷兰语,在商业、游览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语。
(8)印尼语系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的拼写非常接近。
在语言学分类中,印尼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尼语源自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的马来语,是该语言的一个地区性变种,同标准马来语有超过80%的同源性。
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语言学上的考虑。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虽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比如说,对很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
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是拥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即使是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
㈨ 印尼语和马来语有什么区别
马来语(Malay language),跟印尼语是同一种语言。是马来西亚和文莱的官方语言,也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
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上的马来语泛指属于南岛语系印度尼西亚语族的诸语言;狭义上的马来语指一种使用于马六甲海峡附近地区的语言。狭义上的马来语在语言分类上属于南岛语系的印度尼西亚语族。
(9)印尼语系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一、细微差别
马来语和印尼语之间的差别,可以类比为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之间的差别。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彼此沟通的,只是在书写系统的拼音和语汇上有一些差异。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印尼语从爪哇语和荷兰语中借用了不少词汇。
比如说,马来语中的“邮局(post office)”是“pejabat pos”,但是印尼语中的“邮局”则是“kantor pos”,这是借用“kantoor”这个荷兰语 --- 荷兰语中的“办公室(office)”--- 而产生的词汇。
二、词汇特点
马来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从14世纪开始,随着越来越多的马来人阪依伊斯兰教,他们开始使用一种叫作Jawi的阿拉伯字母书写体。19世纪,英国人基于拉丁母设计了现在普遍使用的马来文字,而印尼文则是由荷兰人设计的。
除了拼写之外,印尼文和马来文的区别不大。马来语的语法与西欧语言有着根本的不同。马来语没有词前缀和词后缀,属于分析语。而相应的功能则由附加单词来实现。
而名词的复数形式则由简单的将该名词重复说两次来实现,比如,"rumah-rumah"的意思就是"houses"。而跟在数词后面的名词又恢复为单数形式,并且添加了一个数量单位,有些类似于英文"seven head of cattle"的结构。
㈩ 印尼的官方语言是什么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的拼写非常接近。
(10)印尼语系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印尼的人口中仅有7%以印尼语当作母语(主要在雅加达附近),但其使用人口却超过二亿人,通用于全国,但他们印尼语的流利程度也不一。这是因为对于一个拥有超过300个地区语言的国家来说,印尼语是联系印尼不同地区的重要沟通工具,主要用于印尼商业、行政、各级教育以及各大众传播媒体上。
然而,大多数以印尼语当母语的印尼人都承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标准印尼语:人们可以在报纸、书本上读到,也可以在电视新闻上听到标准印尼语,然而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却很少使用这种正式的印尼语。
虽然这个现象在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存在(例如英语口语就不一定与标准书面语相符),然而以语法及词汇而言,印尼语口语的“正确度”比较起正式书面印尼语而言相当的低。这可能是因为大多印尼人都倾向于在使用印尼语时混入当地语言的词汇(如爪哇语、巽他语、汉语)。
结果,大多数外国人造访印尼时都常常听到各式各样口音的印尼语。这现象因为俚语的使用而更明显,而且在城市里尤为明显。现实中一个典型的例子便是前印尼总统苏哈托——他演讲时总会混入一些爪哇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