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请问,印尼的生活水平高吗一个月大约要多少生活费用
印尼雅加达物价及消费水平一览:衣食住行多少钱?(详细)
经常有人在印尼鹰视野的读者群里问去雅加达生活大概一个月需要多少钱?雅加达的消费水平及生活成本是怎样的?印尼鹰视野带你一起来看目前(2019年)雅加达的物价,衣食住行多少钱?相对于其他东南亚城市呢?
雅加达饮食费用
图源:hargatoyotajakarta
全新的丰田卡罗拉Altis(Corolla Altis)约22万6人民币。
乘坐雅加达公共巴士、MRT或者用打车APP Gojek叫出租车、Ojek, Tuk-tuk出行是更便宜的选择。
雅加达一个月生活费用需要多少钱
一个人住宿舍生活费约2000人民币就足够了。
如果是夫妻两人生活想比较舒服的话,租一套每月2-3千元的公寓,购买超市的健康食物及中档餐厅用餐每月2千人民币,平时出行买辆车或者打车上班,周末看个电影买点零食。两人总花费一个月5千到1万人民币就可以在雅加达生活的非常舒适了。
外派人员生活成本对比
根据美世(MERCER)2019年对跨国公司外派人员生活成本的调查,今年的排名包括来自五大洲的209个城市,评估了各个城市200多个商品的相对花费,包括住房、交通、食品、服装、日用品和娱乐。雅加达排名105位,相对来讲还是生活成本较低的城市。
而在东南亚外派人员生活成本排名第一的新加坡(世界城市中排名第三),带泳池、健身房的公寓与人合租一个房间租金就高达5千到7千人民币了。
--END--
本文为印尼鹰视野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如果想加入、投稿(一张照片搭配几行字、自己的故事)或在群里和印尼及新加坡的小伙伴一起交流,请关注印尼鹰视野公众号。
② 你对印尼人印象如何
什么都不能以偏概全,在马来西亚旅游时遇到一家印尼游客,他们礼貌热情看着也许有华人血统
③ 印尼国土面积很大,可为何首都雅加达和泗水这些大城市都在小小的爪哇岛上
纵观大多世界强国,国家人口多、国土面积广、人均GDP高这些要素缺一不可,从体量上来看,印度尼西亚显然拥有成为世界强国的资本。
地区发展的严重不均衡,让印尼的发展被严重阻碍。近些年来,印尼迁都的话题不断,根据相关报道,总统佐科·维多多,已宣布将首都迁往加里曼丹省,什么时候能彻底完成,这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④ 去印尼工作怎么样那边环境气候、当地人对华人态度怎么样那边很落后吗物价高吗
来这工作不错比非洲强 印尼一年有2季 夏季和雨季没冬天 华人地位很高了现在 在大城市还可以吧(不过不要想象得太好) 至于小城市还是很落后的 物价绝对不次于中国
⑤ 印尼的生活水平怎么样
印尼生活之大环境
1
安全
大家其实不用过多担心,1998年的暴乱已经过去很久,现在印尼政府和人民对华人和中国人非常友好,所以不用顾虑会有人身或民族上的冲突。
中国老师一般都是由校方安排住宿,要么是别墅,要么是公寓,都集中在华人区,都配有专门的保安。我们出行也会选择正规的出租车公司,平时工作有校车接送,所以出行和住宿方面的安全不用那么担心。
2
消费
我今天说的消费主要是参考雅加达的消费水平,因为是首都大城市,所以消费水平比其他中小城市略高一些,也比较有代表性。
首先说一下出租车,雅加达起步价是印尼盾的7.5块,折合人民币不到4块钱。
我是自己买菜做饭,一般每周花费人民币150-200块。
油价也是印尼盾7.5块左右,折合人民币不到4块钱。
通过上面这些数据大家可以对这个城市的消费水平有一个大致了解。
我个人以及我身边的朋友们的感觉是印尼的消费并不是特别的低,但是收入肯定大于消费,甚至还会有不少节余。收入部分先暂时说到这里,后面还会有详细的分享。
3
民风
在印尼生活的人主要分两类,第一类就是华人。在印尼的华人比例可能是全球最多的,大概有一千多万人。这也是为什么现在中文老师在这边非常紧俏的原因。
华人拥有巨额的财富,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这边的华人非常友善且礼貌。我们接触的人群很多都是学生和家长,她们也都非常友善且守规矩。
第二类就是印尼当地人了。他们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收入能力也比较低,所以他们从事的更多的是一些体力劳动。很多印尼人都信奉伊斯兰教,而伊斯兰教的教义中就有忍耐,所以当地人也是很友善的,一般不会与人起冲突。
所以我建议大家学**一些当地的语言,这样才可以真正的走进这个国家,可以跟这边的人有更好的交流,你也可以更好的去了解这边的风土人情。我自己就经历过很多次因为在路上开车或是骑摩托遇到了困难,当地人就上来帮助我的情况,我很感动于他们的帮助。所以说对于当地人也完全没必要心存恐惧。
4
交通
交通问题可以说困扰过很多刚刚来到印尼的老师。在这里我想说的是,有一种自由叫做“交通和行走的自由”。在国内我们的公交体系相比印尼而言还是比较完善了,包括公交车、地铁等等,但是在印尼目前这还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举个例子来说,雅加达的公交覆盖范围只有百分之三十到四十的样子,没有地铁,等公交车的时间也很长。所以一般出行的话我们还是会选择出租车。
雅加达的面积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城市,而印尼全国有一万八千多个岛,各个岛之间没有火车或海下通道来连接,一般都是靠飞机或者坐船。在印尼国内飞行的话,避开一些重大节日的话,机票还是比较便宜的。比如说雅加达飞巴厘岛,单程大概两个半小时,费用大概是人民币700块左右,还是很划算的。
5
生活环境
首先,因为是热带海洋性气候,对流性很大,所以这里没有雾霾。但是这里的日晒很强烈,这一点和国内不太一样。
水质方面要提醒一下在印尼工作生活的老师们注意,这里的水质很差,含有很多的重金属,所以基本不能直接饮用,做饭最好是用纯净水。就算是洗澡水也是通过了一些净水设备来过滤的。
⑥ 印度尼西亚人民是如何反对荷兰的殖民统治的
20世纪初,日趋衰落的荷兰在英、法、美、日等国的压力下,不得不向这些国家开放印度尼西亚市场,英、美、日等国资本迅速涌人印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印尼民族企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伴随着外国资本的涌人和本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印尼的工人阶级队伍及民族主义运动也发展起来。1905年,印尼第一个工人组织一全 国铁路工会成立。1908年5月20日,印尼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至善社”在中爪哇日惹成立。它主张采取法律所准许的一切手段,发展印尼的农工商业和教育。1911年,印尼花裙商在中爪哇建立了伊斯兰商业联盟,次年改名为伊斯兰联盟。他们要求在维持荷兰主权的前提下,建立印尼人的自治政府,保护民族工商业。
起义失败后,印尼共产党被迫转人地下,印尼民族解放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但印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没有中止。1927 年7月4日,一个新的民族主义政党——以苏加诺为首的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联盟宣告成立。第二年改名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它的目的是通过不合作方式争取印尼的独立。1929年,苏加诺被荷兰殖民者逮捕。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受到严重挫折,并于1930年4月宣告解散。1933年2月5日,印度尼西亚爆发“七省号”水兵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它打击了荷兰殖民者的气焰,鼓舞了印尼人民的反帝斗争。
⑦ 印度尼西亚人民的风俗习惯有什么特点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简称印度尼西亚(印尼),位于亚洲东南部,88%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
印尼人不喜欢别人问他的姓名。一个种族繁杂的国家,其人民的风俗习惯也是千差万别的,例如苏门答腊人通常喜欢睡在高地,而爪哇人都宁愿打地铺,印尼人一个显着的特点就是重深交,讲旧情,老朋友在一起可以推心置腹,若是一般交情的朋友,虽然也客客气气,甚至谈得相当的投机,那也只能是形式上的事,真正的心里话是不轻易掏出来的。
⑧ 1926年印度尼西亚人民反荷起义是怎样的
1926年11月至1927年初,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接连爆发了反抗荷兰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这是继19世纪着名的蒂博尼哥罗战争之后,印度尼西亚人民的又一次反荷斗争的高潮。它对印度尼西亚的民族独立运动具有深远的影响。 荷兰对印尼的殖民掠夺和压迫 1926年起义的爆发,是荷兰帝国主义对印度尼西亚实行殖民掠夺和压迫的必然结果。 19世纪末叶,荷兰、英国等国的垄断资本大量涌入印尼。它们利用当地的廉价劳动力,修建铁路、公路和港口;开辟种植甘蔗、咖啡、茶叶、烟草和橡胶的大种植园;大规模地开采锡矿和石油,掠夺这里丰富的自然资源。
荷兰殖民者除在印尼建立各级殖民政府以外,同时在一些地区如中爪哇的日惹、梭罗等保留了原有的土邦。荷兰政府在形式上只向这些土邦委派驻扎官,而由土邦王公进行统治。实际上,这些王公要服从驻扎官的一切指令。荷兰政府从安汶和未那哈萨等地招募基督教徒士兵,给予较高待遇,利用他们镇压其他地区穆斯林的反抗斗争。 在雅加达的荷印总督是殖民政府的最高负责人。他拥有荷兰政府赋予的多种权力,包括他认为必要时可以将印尼人放逐到特定地区,可以不经法律手续对任何嫌疑分子实行“临时监禁”,可以勒令任何报刊停止出版。
⑨ 现在雅加达人均收入多少元 一个三口之家每月2万人民币算高么
印尼的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还有庞大的贫困阶层,近半人口日均生活费在两美元以下,约有3000万人口每日收入不足1美元。因此每月20000人民币,足以让他们过上中上的生活了。
雅加达的企业高管月薪轻松便可达到2.5亿印尼盾(约2万美元),雅加达最低工资却仅为250万印盾(约200美元)。2013年,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增至0.41,这一数字在2010年为0.32。
⑩ 印尼人眼中的印尼民族是什么样子
你好,乐意为你解答:
我们数十年如一日勤于维持登革热病的疫情。可笑的是,因患上登革热病而医治无效者,其家属一般都会泰然处之,毫无怨言。在荷兰,只因路面有窟窿而损坏汽车排气管,车主也会吵吵嚷嚷向政府索赔。
雅加达的机动车税是全印尼最昂贵的,而市内的许多街道沥青剥落、坑坑洼洼简直就像乡间水牛浸泡的水塘一样。每遇到这样的路面,我认识的一位来自苏北的的士司机便会风趣地对乘客说:“路况与波斯尼亚差不了多少。”
或许,这正是管理印尼人民的写意之处。印尼人民充满幽默感,心平气和,笑容可掬,又多愁善感。如果有一两个人表现极端或鲁莽,他们属于不具备逆来顺受政治基因的个别类型。
但有一点必须承认,我们的民族疑心大,心胸窄小。某位社会学家认为,这事与他们那种人穷面子大的心态有关。于是我们会发现这么一个有趣的现象:虽憎恨一个人,但对其馈赠却来者不拒。
在城际公交车上,我们有时会见到这样的景象:一批人泰然自若地挤坐在车顶上,他们都是买全票的乘客;车还未到达目的地,乘务员往往会把一些乘客赶下车,这些人非但毫无怨言,而且还会说笑。这一切我们完全可以理解。或许,从孩童时代起我们的民族就生活在欢声笑语的环境里。潜移默化中铸就了笑脸迎人的习性。
看到这些现象,一位心理学家说,或许,这正是为什么我们的民族被视为耐苦的民族的原因。从年轻时代,他们就开始与压力、危机、矛盾和绝望和平共处,具有较强的精神承受力。他们能毫无怨言地面对亲人的枉死甚至是横死而坦然处之。
他们遭遇到再差再坏的公共服务,在服务者中也还有他们所推崇备至的人。明明是人为的因素导致他们受苦受难,却偏偏把它说成是要他们受苦是上天的意旨。
看看每天挤在没有空调的公交车上的那些人,车子只能在堵塞的马路上缓慢爬行,是人为的因素和执政者管理不善造成马路的堵塞,或者尝试一下在坑坑洼洼的乡村道路上坐车的滋味。对这一切,大家都毫无怨言,逆来顺受。按理,在独立50多年后的今天,在他们眼里,所有这一切都不是大问题。看来,他们可以忍受肉体上的劳累或酸痛,只要心理舒畅,他们就不轻易动怒。
只要不故意伤害他们的心,我们的民族是好打交道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虽面临种种物质上的匮乏,我们的民族还能眉开眼笑地与别人搭讪。或许,这正是外国游客喜欢来这里旅游的主要原因。在生活的磨难中,还有一丝真诚的微笑,这种景象,在电影导演眼中是一首诗,在哲学家眼里是饶有风趣的生活写照。
在别的国家,公民被石块绊住脚也会大呼小叫。而我们的民族,长时间被践踏非但不吭声,还面露真诚的笑容,一种勇于承受生活重担的得意笑容,一旦动怒,他们也会以彬彬有礼的态度去发泄。这是我们民族的可爱之处。
别的民族可能会忍不住而叫苦连天,而我们的民族却无怨无悔地承受起生活的酸甜苦辣。领导人些微的关切就足以使他们笑得合不拢嘴,能让他们丰衣足食,那就更不用说了。可笑的是,我们的民族至今仍畏惧警察,虽并不犯错,而对于村长及其班底,他们始终毕恭毕敬,虽然乡村道路的建设资金被侵吞。
在前苏联时代,政治经济的双重压力使人民笼罩在愁云惨雾中,过着暗无天日的日子。他们无力对抗强权。无法摆脱残酷的生活现实。无奈之下,俄罗斯民族通过他们的智慧创造出许许多多充满讽刺意味的笑话。他们用嬉笑怒骂当武器与统治者抗争,也为自己排忧解愁。这些笑话在民间广为流传,引起强烈的共鸣,是民众喜闻乐见的另类文艺作品。人们读了这些笑话,捧腹大笑之余往往会油然而生一种莫明的酸楚。
如果说前苏联时代曾产生被称为“俄罗斯式幽默”的社会现象,那么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地球的另一边也生活着一群在处世观念与幽默表现上可与俄罗斯人相媲美的物种,它就是我们可爱的印尼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