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黄豆如何加工成纳豆啊
纳豆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 具有黏性,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 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
主料
黄豆 (250克)
辅料
纳豆菌粉 (一小包)
生抽 (一汤匙)
白糖 (一小勺)
味精 (少许)
凉开水 (少许)
厨具
高压锅
分类
自制食材 其它 其他 一天 简单难度
黄豆提前一晚泡上;
泡发后的黄豆,比原来大出2倍;
黄豆放入电压力锅中,放入清水盖过黄豆;
用煮豆的功能,约50分钟;
做纳豆的容器、工具用沸水消毒;
蒸好的黄豆沥掉水分放入容器中;
一小包菌粉放入汤匙中;
放一点煮豆子的水,把菌粉调拌均匀;
调好的菌粉倒入黄豆中,用汤匙翻拌均匀;
容器上附上一层保鲜膜,用牙签扎上眼;
把容器放在暖气上,上面盖一块干布或毛巾;
大约20个小时之后,变成这样;此时不能吃,要冷藏之后才能吃;
冷藏一夜后,用汤匙搅拌一下,会有很多拉丝。
把生抽、糖、味精,一汤匙清水拌在一起,
淋在黑纳豆上就可以食用;
㈡ 黄豆酱的发酵过程
食材:黄豆500克、面粉200克、水3000克、酱油曲精 1克、盐适量、玻璃罐或者瓷坛一个,
1、黄豆清洗干净后,将黄豆浸泡一夜,中间还1次水。浸泡后看黄豆表面膨胀无皱纹为最佳状态,将浸泡后的黄豆用流动清水冲洗几遍,冲洗到水透明状态,可以清楚看到黄豆。
1、发酵黄豆曲的时候注意通风,使用的包裹或者盖布最好用纱布,注意防霉。
2、黄豆曲装瓶后不要密封,要保证阳光日照,一定要晒透才可以使用,两天搅拌一次即可,不要经常翻动。
3、发酵过程中不要经常打开看,以免影响发酵。
4、如果发现黄豆在发酵中长黑斑,说明发酵失败,不可以食用。
5、黄豆酱制作是一个时间等待的过程,不要着急,享受动手制作的乐趣是最好的过程。
㈢ 用黄豆发酵制成的黄豆酱吃着对身体有害吗
1. 黄豆酱的主要成分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钙、磷、铁等,这些都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
2. 黄豆酱富含优质蛋白质,烹饪时不仅能增加菜品的营养价值,而且蛋白质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氨基酸,可使菜品呈现出更加鲜美的滋味,有开胃助食的功效;
3. 黄豆酱中还富含亚油酸,亚麻酸,对人体补充必须脂肪酸和降低胆固醇均有益处,从而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机率;
4. 黄豆酱中的脂肪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大豆磷脂,有保持血管弹性、健脑和防止脂肪肝形成的作用。
食疗作用
黄豆酱不仅味道好,对我们自身还有定的好处,下面是黄豆酱的食疗作用。
黄豆味甘平,可以“逐水胀,除胃中热痹,伤中淋露。下淤血,散五脏结积内寒”等,是食疗佳品。
据研究,黄豆中的皂草苷可延缓人体衰老;黄豆中的卵磷脂可除掉血管壁上的胆固醇;保持血管软化;黄豆中的抑胰每,对糖尿病有一定疗效;黄豆中磷含量可观,对大脑神经非常有益,神经衰弱及体质虚弱者,常食有益;黄豆中富含的铁质,对缺铁性贫血患者,大有补益。
药理作用:有补中益气,健脾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的功效;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可延缓动脉硬化,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增进食欲。同时它还含有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磷脂,并含有丰富的胆碱,有健脑作用,可增强记忆力。黄豆酱是降低前列腺增生症及肠癌发病率的食疗佳品。
㈣ 纳豆是黄豆做的吗
纳豆
(1)纳豆联系着中日两国。纳豆源于中国。纳豆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古书(和汉三才图会)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鼓。
据《食品文化·新鲜市场》(石毛直道着,第101页)一书介绍,两种纳豆都与中国有缘。特别是咸纳豆,大约在奈良、平安时代由禅僧传入日本。日本也曾称纳豆为“鼓”,平城京出土的木简中也有“鼓”宇。与现代中国人食用的豆鼓相同。
由于豆鼓在僧家寺院的纳所制造后放入瓮或桶中贮藏,所以日本人称其为“唐纳豆”或“咸纳豆”,日本将其作为营养食品和调味品,中国人把豆豉用锅炒后或蒸后作为调味料。
纳豆传入日本后,根据日本的风土发展了纳豆,如日本不用豆豉而用大酱,或用酱油不用鼓汁。而且由于系禅僧从中国传播到日本寺庙,所以纳豆首先在寺庙得到发展。例如大龙寺纳豆、大德寺纳豆、一休纳豆、大福寺的滨名纳豆、悟真寺的八桥纳豆等,均成为地方上寺庙的有名特产。
日本人喜欢食用纳豆。他们主要食用咸纳豆与拉丝纳豆,关西人喜欢前者,关东人则爱吃后者。拉丝纳豆由于发酵方法不同,而出现一种黏丝,是不放盐的。
至于拉丝纳豆是否来自中国,日本学者有不同看法。不过中国也有不放盐的纳豆,系大豆发酵食品。当然除中国外,尼泊尔、不丹、缅甸等国也有。但来自何方?也许日本土生土长?尚无定论。不过无论盐纳豆还是拉丝纳豆,都是使大豆发酵制成。大豆原产中国,而且大豆的发酵加工方法远在4000多年前巳在中国大地出现,说两种纳豆均与中国有关,井非无道理。
(2)纳豆的营养价值。近年来,经日本的医学家、生理学家研究得知,大豆的蛋白质具有不溶解性,而做成纳豆后,变得可溶并产生氨基酸,而且原料中不存在的各种酵素会由于纳豆菌及关联细菌产生,帮助肠胃消化吸收。纳豆的成分是:水分61.8%、粗蛋白19.26%、粗脂肪8.17%、碳水化合物6.09的%、粗纤维2.2%、灰分1.86%,作为植物性食品,粗蛋白、脂肪最丰富。纳豆系高蛋白滋养食品,纳豆中含有的醇素,食用后可排除体内部分胆固醇、分解体内酸化型脂质,使异常血压恢复正常(《身体科学》杂志1994年1月号,日本评论社出版,第4页)。
纳豆适合日本的风土。日本人的主食是大米,一般以粒状食用。纳豆也是粒状,使日本人备感亲切,而且食用纳豆帮助消化米饭,并使爱食用精白米饭的日本人不易得脑血管病。
食用纳豆前方法很多。在买回的纳豆中,一般都附有芥末和调味料,搅拌一下,即可食用,多和大米饭一起吃。也可根据个人喜好加些葱末、紫菜等食用。由于其营养价值被揭晓,食用者日益增多。
如今由于食品加工技术越来越发达,纳豆也被制成许多不同的口味,个人可以根据口味和需要选择购买。
研究表明,纳豆的保健功能主要与其中的纳豆激酶、纳豆异黄酮、皂青素、维生素K2等多种功能因子有关。纳豆中富含皂青素,能改善便秘,降低血脂,预防大肠癌、降低胆固醇、软化血管、预防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抑制艾滋病病毒等功能;纳豆中含有游离的异黄酮类物质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酶类,如过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等,它们可清除体内致癌物质、提高记忆力、护肝美容、延缓衰老等有明显效果,并可提高食物的消化率;摄入活纳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平衡,预防痢疾、肠炎和便秘,其效果在某些方面优于现在常用的乳酸菌微生态制剂;纳豆发酵产生的粘性物质,被覆胃肠道粘膜表面上,因而可保护胃肠,饮酒时可缓解酒醉的作用。
最新的研究还表明,纳豆对引起大规模食物中毒的 "罪魁祸首"---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的发育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这一新学说是由被誉为“纳豆博士”的日本宫崎医科大学须见洋行教授发表的。在"仅限于研究室的实验结果,但尚未搞清纳豆能抑制0157大肠杆菌发育的原理"的前提下,须见洋行教授指出,纳豆所含有的食用菌对许多菌种都有阻碍生育繁殖的作用,因此应当对0157大肠菌也有抑制作用。日本的纳豆是发哮的黄豆
㈤ 黄豆作为肥料腐烂发酵之后,主要成份是什么
黄豆的主要成分是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还有少量纤维素。腐烂发酵后,就是它们的分解产物了。
淀粉的分解产物有糖和糊精什么的,还有一些酸类物质,基本上可以直接作为生物营养物质。
蛋白质的分解产物有小分子肽、氨基酸、有机酸和胺(氨),都可以作为生物营养物质。
脂肪的分解产物有脂肪酸、有机酸,也可以作为生物营养物质。
黄豆的营养很充分,发酵产物的种类也很多,绝大部分都能作为生物营养物质。
㈥ 大豆发酵产物是个什么东西
由黄豆通过纳豆菌(枯草杆菌)发酵制成豆制品,具有黏性,气味较臭,味道微甜,不仅保有黄豆的营养价值、富含维生素K2、提高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更重要的是发酵过程产生了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具有溶解体内纤维蛋白及其他调节生理机能的保健作用。
㈦ 什么是发酵黄豆
人们吃的纳豆
酱
豆豉等就是用炒熟的黄豆放在容器里放酵一定时间做成的.
纯正的酱油也是用黄豆发酵成的,这些食物的主要成份就是发酵黄豆
㈧ 黄豆发酵需要加入发酵菌吗一般是什么菌
黄豆发酵不需要加入发酵菌。
黄豆发酵,一般用于制作酱豆。
酱豆的制作原料为黄豆,要经过选豆,煮豆,捂豆(发酵),腌制,晒干等步骤,其中捂豆这一步骤和纳豆的做法相像,纳豆营养丰富,有抗癌防癌的作用,而腌制过的酱豆,除了盐分高外,其营养也是不错的。而制作酱豆的过程也属捂豆这一步骤最难掌握,但对于老家经常做的人来说,这些都是轻车熟路的事,在下面我会一一介绍制作过程。
酱豆的制作过程
1、制作酱豆的第一步就是选料,要选择饱满无坏的干黄豆作为主料,干黄豆洗净后浸泡6个小时,然后再下锅里煮3个小时,煮至完全熟透,颜色发红,口感面面的就可以了。
2、第二步就是捂豆子了,老家以前都是用蒲筐(一种竹片编的筐)来装豆子的,现在这种东西也不是太好找,在家里可以用簸箕或者一个硬纸盒(最好在纸盒上扎一些小洞,用来透气)在里面铺几层报纸和一层油纸,煮好的豆子沥干水分,趁热倒进去,然后找一些旧衣服或者棉被包起来放在潮湿不见光的地方发酵。
3、下面的时间就是静静的等待了,看似表面非常的安静,其实内部是汹涌激烈的发酵反应,天气热的夏天一般也就是两三天的事就完成了,冬天的时间会相应的增加的,可以用手试一试表面是否有温度,如果变凉了说明反应基本结束了。
4、在等待的同时,我们准备干辣椒,花椒,大料,桂皮和香叶等香料加适量的水煮成大料水,然后晾凉备用。
5、发酵结束后即可打开纸盒,这时的豆子呈现深褐色为最好,颜色过深发黑且有臭味即为发酵失败,颜色太浅说明发酵的不是太完全。
6、把发酵好的豆子倒出到一个干净无油的盆里,立刻加入盐和大料来搅拌,大料水也要倒入,不要到的太多防止太稀(也可以不用大料水,直接用辣椒酱拌匀即可)。豆子和盐的比例为1比0、5左右即可,根据自己口味调整吧。
7、按道理这个时候的豆子也就可以吃了,但是少了酱香味,就需要把豆子装进坛子里放在太阳下晒,这时就会产生浓郁的酱香味,而且变得粘稠,这时候的味道是最好的。在夏天高温的时候酱豆子容易变质,就需要把酱豆捞出晒干就可以长时间的保存了。
总结
1、老家煮豆子都是直接煮的,时间比较的长,一般都需要5到7个小时,把豆子先浸泡6个小时再煮。可以缩短煮的时间。
2、发酵一定要是避光,阴暗潮湿的地方,发酵的过程不要打开纸盒观看,这是导致最后发黑,发臭的主要原因。我记得小时候都是埋在土灶台的柴火堆里的。
3、发酵好的豆子要立刻拌入食盐,因为发酵好的豆子长时间的暴露在空气里会发苦,大料水也要晾凉再使用,否则酱豆会发酸。
4、想要酱豆有酱香味就得晒,阳光好的时候打开盖子晒,到了晚上就盖起来,有点类似晒酱油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