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人会说荷兰语吗
印尼人不会说荷兰语。虽然印尼曾经是荷兰殖民地,但英语才是国际语言,学校的外语课程都是教英语。这种情况就如澳门是葡萄牙前殖民地,但澳门人不会说葡萄牙语;菲律宾曾是西班牙殖民地,但菲律宾人都说英语而不会说西班牙语。印度尼西亚语和马来西亚语的分别在于,印尼语掺了荷兰外来语,而英国殖民地的马来西亚却掺了英语外来语。印尼人不懂荷兰语,只要受了特别训练的导游才懂荷兰语。荷兰语导游也为数不少,因为有很多荷兰游客来印尼他们的前殖民地游玩。
B. 印尼是什么语言
印尼即印度尼西亚共和国,官方语言是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印尼语称为巴哈萨(Bahasa,在印尼语里就是“语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亚的2.3亿人口中,有超过300种方言。某些年长的印尼人能够说一些荷兰语,在商业、游览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语。
(2)印尼人为什么不讲荷兰扩展阅读
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的拼写非常接近。
在语言学分类中,印尼语属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印尼语源自于苏门答腊岛东北部的马来语,是该语言的一个地区性变种,同标准马来语有超过80%的同源性。
基本上,所谓“马来语言”和“印尼语言”的区别,是基于政治上的原因,而不是基于语言学上的考虑。使用这两种语言的人基本上是可以互相沟通的,虽然有不少语汇不一定完全相同。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马来方言彼此之间反而无法完全互相沟通。比如说,对很多马来人而言,他们就很难理解吉兰丹语(Kelantanese)的发音。
此外,印尼爪哇的马来语(Javanese Malay),则是拥有很多特有的词汇,即使是熟悉马来语的马来人也无法完全理解这些词汇的意思。
C. 印尼被荷兰殖民300多年,为什么很少人会说荷兰语
因为印度人一直在抵触荷兰人。
简单来说,在荷兰东印度统治下的大多数印尼人实际上是马来人。印度尼西亚的概念后来也被人为构造。仅仅是因为印度尼西亚独立运动迫切需要一个民族社区的概念一个论点。当时,葡萄牙和荷兰同时在远东地区发起了殖民竞争。葡萄牙以葡萄牙语为天主教传教士。为了促进他们的新教基督教,荷兰人将圣经的马来语版本用于宣教目的,作为教会学校的课堂语言。同时,除讲道外,荷兰殖民政府对当地人民的教育没有特别重视。
D. 为什么印尼华侨反抗荷兰殖民者的斗争
1740年,在印度尼西亚爆发了华侨与印尼人民的联合抗荷斗争。荷兰占领雅加达初期,为了解决劳动力的不足,竭力掳掠华民从事手工业和农业生产。
1706年,雅加达的华侨已超过1万人,1720年增至6万人。华侨人数的增多和经济势力的加强,使荷兰殖民者日益不安。
于是,荷兰东印度公司转而采取排斥、打击以至迫害华侨的政策。
1706年,荷兰殖民者颁布限制华侨入境的命令。
1727年,公司下令将无居留许可证的华侨遣送回中国,或押解到班达岛。斯里兰卡及好望角做苦工。
1740年7月25日,荷兰殖民总督命令贫苦华侨登记,以便送往斯里兰卡。
10月9日,荷兰殖民当局又以搜查华侨窝藏武器为借口,唆使荷兰士兵和暴徒疯狂屠杀华侨,抢劫和焚毁华侨住宅。暴行延续达7天之久,计有600多处华侨住宅被焚毁,l万多华侨被杀害。
广大华侨义愤填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对荷兰殖民者的起义。起义队伍在雅加达苦战7天7夜,终因力量较弱而转移。华侨的鲜血把雅加达的溪流都染红了,历史上称之为“红溪之役”。
起义华侨联合印尼人民共同反荷殖民者的武装斗争,一直坚持到1743年,在华侨和印尼人民反荷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E. 印度尼西亚人民是如何反对荷兰的殖民统治的
20世纪初,日趋衰落的荷兰在英、法、美、日等国的压力下,不得不向这些国家开放印度尼西亚市场,英、美、日等国资本迅速涌人印尼。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印尼民族企业也有了较大发展。伴随着外国资本的涌人和本国民族资本的发展,印尼的工人阶级队伍及民族主义运动也发展起来。1905年,印尼第一个工人组织一全 国铁路工会成立。1908年5月20日,印尼第一个民族主义组织“至善社”在中爪哇日惹成立。它主张采取法律所准许的一切手段,发展印尼的农工商业和教育。1911年,印尼花裙商在中爪哇建立了伊斯兰商业联盟,次年改名为伊斯兰联盟。他们要求在维持荷兰主权的前提下,建立印尼人的自治政府,保护民族工商业。
起义失败后,印尼共产党被迫转人地下,印尼民族解放运动暂时处于低潮。但印尼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并没有中止。1927 年7月4日,一个新的民族主义政党——以苏加诺为首的印度尼西亚民族主义联盟宣告成立。第二年改名为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它的目的是通过不合作方式争取印尼的独立。1929年,苏加诺被荷兰殖民者逮捕。印度尼西亚民族党受到严重挫折,并于1930年4月宣告解散。1933年2月5日,印度尼西亚爆发“七省号”水兵起义,虽然很快被镇压,但它打击了荷兰殖民者的气焰,鼓舞了印尼人民的反帝斗争。
F. 印尼人民为何武装反抗荷兰殖民者
印度尼西亚自16世纪开始沦为葡、荷、西、英等国的殖民地。在西方列强的激烈角逐中,荷兰殖民主义者的势力日益扩大。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逐渐控制了印度尼西亚的统治权。1610年,东印度公司在印尼委派总督进行统治。1619年,荷兰人打败英国人,占领了雅加达,并以此为据点向整个印尼和亚洲地区扩张。
荷兰殖民者势力的扩张及对印度尼西亚的掠夺,引起印尼人民的强烈仇恨。1674年,马都拉王子杜鲁诺·佐约举起了反抗荷兰殖民主义者的旗帜,领导了一场抗荷的武装起义。起义军占领了马都拉城。
然后,进军爪哇,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支持。杜鲁诺·佐约提出赶走欧洲强盗,恢复麻诺八歇国家的口号,吸引了攻克爪哇和马打兰。万丹国和勃良安地区先后响应起义。
马打兰封建王公惊恐不安,投靠荷兰殖民者请求支援。1677年,马打兰王同东印度公司签订卖国协定,给予东印度公司在马打兰进行免税贸易的特权。割让加拉横、勃良安和三宝垄等地给东印度公司,偿付公司援助所需费用,将马打兰海港交公司暂时使用。荷兰东印度公司遂派兵镇压杜鲁诺·往约的起义军。
1678年,东印度公司军队大举入侵马打兰,起义者顽强抵抗,1679年底,起义军被彻底镇压下去,杜鲁诺·佐约被杀害。这次起义揭开了印度尼西亚人民反抗殖民统治斗争的序幕。
G. 那什么印尼居然不是荷兰语国家
印尼被荷兰殖民将近350年,然而荷兰语却并没有占领印尼的土地。
其中一个原因是荷兰在印尼实行的语言政策,他们看不上印尼人,认为自己的文化和语言是高人一等的,不愿意让印尼人学习,人为地制造下层和上层荷兰政府的文化、语言沟通的屏障。
H. 印尼人讲什么语言
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语(Bahasa Indonesia)是以廖内方言为基础的一种马来语,是印度尼西亚的官方语言。全世界约有3000万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他们的母语,还有大约1.4亿人将印度尼西亚语作为第二语言,能较熟练的读和说印度尼西亚语。
印度尼西亚国内所有地区都通用印尼语,同时在荷兰、菲律宾、沙特阿拉伯、新加坡和美国也有许多人使用印尼语。为了能与马来语书面文字统一,1972年印尼政府推出以马来文拼写系统为标准的精确拼音(Ejaan Yang Disempurnakan)使得现在印尼语跟马来语的拼写非常接近。
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的官方印尼语称为巴哈萨(Bahasa,在印尼语里就是“语言”的意思)。在印度尼西亚的2.3亿人口中,有超过300种方言。某些年长的印尼人能够说一些荷兰语,在商业、游览和教育方面也通用英语。
I. 印尼说荷兰语吗
主要有这几个原因:印尼语本身比荷兰语简单;荷兰语当时在印尼普及情况一般化;印尼独立领袖们对荷兰没什么好感,这个能理解,与殖民军作战,伤亡难免,而且血迹斑斑的历史旧账也确实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