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食糖多少钱

印尼食糖多少钱

发布时间:2022-07-17 03:33:25

‘壹’ 白砂糖多少钱一斤

?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固定的价格数字,只能根据它的档次以及它的袋的大小来做区分,一般袋稍微大一点的白砂糖与袋稍微小一点的白砂糖,如果品质相同的话,它价差大约会在三块钱左右。平常散装的白砂糖它们是按斤称的,这样的时候一斤白砂糖的价格就会在七到八块,这也是普通品质的甘蔗糖吨糖利润为1545元,较上周增加123元;甜菜糖吨糖利润为1333元,较上周增加200元。截至目前,全国食糖工业库存量在80万吨左右,这使得糖厂惜售心理加重,给后期糖价在高位运行提供支撑。但近期大量进口糖的到港和第八批国储糖的投放将给短期的食糖价格以较大压力;此外,进入9月份后,消费量的下滑也将给糖价上涨以利空影响;预计短期内全国食糖价格和吨糖利润将小幅下滑。

‘贰’ 今天白糖价格多少钱一吨

白糖种类有甘蔗糖:南华一级糖厂库 6480 元/吨,甜菜糖:新疆中粮新糖报 6400 元/吨;内蒙荷马糖业一季白砂糖 6455 元/吨,下调 45 元/吨;绵白糖 6350 元/吨,下调 200 元/吨;加工糖:银霞牌绵白糖报价 6600 元/吨,白砂糖报价 6750 元/吨。白糖颜色洁白,颗粒细微、晶莹透亮,入口即化,给人一种软绵绵的感觉,而且甜度高,它是冷饮凉食的绝佳搭配。由于制作工艺、含水量、用途、外观、口感等多重因素的差异,一般情况下,相同品牌的绵白糖比白砂糖稍贵。
拓展资料:
1、在我国古代很久以前就有制糖工艺了,而且按照制作糖类的设备的不同,糖类又可以分为土糖和机制糖两种类型,而且这两种糖还可以再分出很多糖类来,其中机制糖主要可分为白砂糖和绵白糖两种,两种的区别就是一种颗粒感比较强,一种比较绵软,机制赤砂糖也属于机制糖。另外,土糖主要分为三种,有红糖、碗糖、砖糖这三大种。
2、红糖又叫“赤糖”或者“黄糖”,这两种不同的红糖分类有机制和土制之分。那些机制的红糖又叫黄砂糖、赤砂糖,呈现晶体的模样,多为红褐或者黄褐色的样子,红糖的含糖量低于白糖;而另外一种土制的红糖分为红褐、青褐、赤红等等,是依照颜色来划分的。而且大多数糖味浓厚,有的甚至还有焦的味道,也就是糊味,一般里面的杂质和水分比较多,而且颜色越浅品质就越好。而且四川和红糖比较出名,那里的红糖多为土制,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其中西昌附近等的地区是最好的地方。因此红糖经常用在川菜的烹调上,很多糕点的制作也喜欢加入红糖。
3、白糖是人们普遍会用的一种厨房佐料,白糖有很多别名,又叫“饧”、“糖霜”等等,白糖的制作是用甘蔗或者甜菜等作为天然的原料提炼而成的结晶体,现在已然成为最常用的调味品。而且我们国家白糖的历史也非常久远,我国制糖的历史其实已有大约2000多年了,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制糖的国家之一。甘蔗糖主要产于南方某些省份,甜菜白糖多在北方生成。两种食糖各有千秋。
4、冰糖跟白糖很有渊源,它是由白砂糖经过很长事事件的熬制和煎炼而成的块状结晶,因为结晶的样子就像冰晶一样,所以起名字叫“冰糖”,冰糖有很多养生功效,所以一般喜欢在煲汤的时候加入少许冰糖。冰糖里面混有少量杂质、而且的糖味道特别纯正,有补中益气、润肺生津的功效。冰糖多喜欢用于与滋补食物配合,两者结合煲出来的汤更是相得益彰。

‘叁’ 全球食品价格连续9个月上涨,这是否会引起抢购热潮

食糖和植物油价格涨幅最大。

报告显示,2月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为116点,环比上升2.4%,同比上升26.5%。其中,食糖价格环比上升6.4%,植物油价格指数环比上升6.2%,达到2012年4月以来的最高水平,乳制品、谷物及肉类价格指数分别环比上升1.7%、1.2%和0.6%。

粮农组织当天将2020年世界谷物产量预报调高至27.61亿吨,较上年增长1.9%,并预测2021年全球小麦可能连续第三年增产并创下7.8亿吨的新纪录。

粮农组织食品价格指数每月发布一次,用来衡量全球贸易中最活跃的食品类商品国际价格变化。该指数由谷物、植物油、乳制品、肉类和食糖5个商品类别价格指数的加权平均数构成。

在中国市场下,猪肉是越来越贵,因为供需关系的影响,上涨速度已超出季节性。

如何应对食品价格上涨趋势?

如果你已经买了房子,几乎没有办法去应对,能够做的,也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收入。那些还没有买房子的人,建议不要冲动,毕竟现在过分依赖于房产也不是一件好事。之所以要用房子来举例,也是因为现在房产是居民的主要资产,而且价格也非常高,影响比较大。

面对这种形势,当前我们最需要努力的重点之一,就是充分利用生产价格指数不高的条件,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等的支持,稳定提升食品供给能力。一年之计在于春,对于农业更如此。

通货膨胀的影响开始遍布每个国家,现在A股市场上整体行情还是不容乐观,我们怎么样让自己的钱袋子不会被动变不值钱呢?

看好国家规划,适当合理投资,看好外力环境的政策变动也是值得注意的一块。

‘肆’ 白糖什么时候最贵什么时候最便宜

白糖走势都是相对而言的,当产量产多的时候,需求少得时候价格就容易便宜,反之容易涨。

‘伍’ 真的是糖精打败了糖吗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糖厂每年产糖大约在800多万吨,1998年达到880万吨。按照人均7公斤的消费水平,大约消费800万吨左右。这样算起来,880万吨的总量在国内市场基本满足消费需要,食糖供需基本平衡,食糖市场不应该出什么大的问题。
可是,市场传来的信息让糖厂如坐针毡———大量的食糖卖不出去,只能积压在糖厂的仓库里,资金得不到有效周转,糖业亏损加剧。真的是糖精打败糖吗?
“除了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资金与体制等因素的制约以及前几年地方的盲目发展导致的行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规模偏小外,糖精等化学合成甜味剂的超量生产、超范围非法使用也是导致糖市萎缩、糖业亏损的重要原因。”中国糖业协会秘书长焦念民这样分析。
我国现有糖精厂14家,年生产能力4.7万吨,实际产量为2.7万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糖精厂生产的8000吨糖精可以供给国内市场,其余糖精要在国际市场消化。但是,一部分糖精经销商搞假出口,使部分原来准备出口的糖精返销国内市场。根据有关方面的测算,目前,国内市场的糖精销售量大约在1.3万吨,超出了国家规定份额5000吨。
5000吨糖精在市场上是个什么概念呢?食糖同糖精的甜度比是1:500,也就是说,5000吨糖精涌上市场,就等于向市场推出250万吨食糖。国内市场上的1.3万吨糖精意味着向市场推出650万吨食糖。由于糖精的替代,食糖市场就被压瘪了。
糖精的优势主要是来自价格方面。食糖和糖精的市场价格比是50:1,也就是说,食品加工企业买50元钱的食糖作为甜味剂,如果买糖精只要1元就够了。食品加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毫不犹豫地选择买糖精。
另外,由于有关部门对食品的标签通用标准及食品卫生法的执行监督不力,几乎所有使用糖精的食品都未按规定标注,一律标注为蔗糖。这就混淆了植物糖和糖精的区别,消费者吃了糖精还以为是吃了植物糖。对商家而言,这种状况更有利,既可以吸引消费者,又以低成本购买糖精用于食品工业的生产。

‘陆’ 白糖是哪儿国制造出来的

白糖就是从甜菜、甘蔗中榨出,再经提纯成白糖,全国糖厂很多。

‘柒’ 为什么燕窝要配石蜂糖

石蜂糖是燕窝伴侣:可以保护燕窝酸

燕窝中最核心的物质“燕窝酸”是一种蛋白质,其与PH值显酸性的食材会发生化学反应,导致珍贵的燕窝酸流失。而要保留燕窝中的“燕窝酸”,其不能与酸性食材及食糖一起炖煮。

石蜂糖其PH值为7.5~8.5,属于弱碱性食糖,可以有效保护燕窝的核心成分“燕窝酸”其被誉为“燕窝最佳伴侣”,是所有食糖中唯一不会破坏燕窝酸的糖。

而像黄冰糖、白砂糖、方糖等常见的调味糖,他们的PH值都是在7.5以下,属于酸性食糖,如果用这类食糖调味燕窝,就会破坏“燕窝酸”,使得燕窝的营养成分完全的流失,所以石蜂糖是能保护燕窝营养的唯一碱性食糖。

‘捌’ 中粮糖业成交量为什么这么大中粮糖业2021一季报时间中粮糖业最少买多少钱

食糖在人体中属于三大必需的养分之一,人体活动所需能量的70%来源于糖类。可是食糖行业的周期性比较显着,所以投资难度相对较大。但是国内食糖的龙头企业--中粮糖业,目前以全产业布局和提升技术的办法,让周期波动的影响不那么明显,借此达到实现平稳性长牛增长的目的。下面我们就和大家重点分析中粮糖业。


在开始分析中粮糖业前,我整理好的食糖行业龙头股名单分享给大家,点击就可以领取:宝藏资料!食糖行业龙头股一览表


一、公司角度


公司介绍:中粮糖业是中粮集团控股国内A股上市公司,是中粮集团食糖业务专业化公司,国内外制糖、食糖进口、港口炼糖、国内食糖销售及贸易、番茄加工等都是其主要业务,在中国的食糖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中,规模居于首位,同时也是中国第一大、世界第二大的番茄加工企业。


大概清楚了公司的基本情况后,下面要进一步研究的是公司拥有的特殊投资价值。


亮点一:全产业链布局,打造糖、番茄领域龙头


中粮糖业在国内外建设了一条十分完整的食糖产业链,建立了从国内外制糖、进口及港口炼糖、国内贸易、仓储物流的全产业链运营模式。另外还打造了供产销高度配合的全产业链特色,将上游原材料供应、中游生产加工及下游市场营销全部纳入运营体系当中,创建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产业链各环节之间做到战略性有机协同,价值链增值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另外,中粮糖业(番茄业务)是目前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番茄加工企业,创办了从种子、种植、初加工、深加工、销售等为一体的番茄制品全产业链运营体系,在种子研发、种植管理以及加工技术等方面均处于国内顶尖的水平。


亮点二:人才储备丰厚,助力公司做大做强


中粮糖业拥有一支专业度高、执行力强、经验丰富、视野广阔的核心管理和经营团队,对中国食糖行业发展趋势具有敏锐的理解力和洞察力,可以根据市场趋势变化、政策动向以及客户需求,不断的去调整经营策略,并积极与中粮海外团队不断沟通合作,时刻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果断占领市场好机会。


并且,中粮集团的农业团队具有很足的经验,借助产学研合作,针对种业研发、机械化种植等方面仍发挥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行业中的领导作用,持续为公司做大做强提供帮助。


由于篇幅受限,更多关于中粮糖业的深度报告和风险提示,我整理在这篇研报当中,点击即可查看:【深度研报】中粮糖业点评,建议收藏!


二、行业角度


食糖涉及到国计民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是食品加工行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原料。诸多的情况、因素影响着食糖供需,影响原因主要如下:天气、原料种植、进口政策、国际糖价及金融市场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是故糖价走势呈现出的是规律的周期性波动,因而,对其进行投资,一定要把握住食糖行业的周期节奏。


中粮糖业在中国糖业中属于头部企业,产业布局蓝图极大,在扩大精炼糖产能同时还不断升级自产糖工艺,将食糖从周期品逐渐向消费品看齐,使得将来的糖价格周期不会给公司业绩带来过大的波动,进入稳定增长期,中粮糖业未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文章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如果想更准确地知道中粮糖业未来行情,直接点击链接,有专业的投顾帮你诊股,看下中粮糖业估值是高估还是低估:【免费】测一测中粮糖业现在是高估还是低估?


应答时间:2021-11-17,最新业务变化以文中链接内展示的数据为准,请点击查看

‘玖’ 开个糖厂要多少钱成本

受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持续走低的影响,本周巴西糖市除二级市场稍好外几乎停滞不前。 来自圣保罗食糖和酒精咨询机构Bioagencia的主任塔希洛-罗德里格斯认为,本周巴西糖厂停止出货可能与最近各种不利因素交织导致国际糖价暴跌有很大的关系。 最近国际糖价的走势实在太可怕了,谁都没有想到国际糖价跌得如此之快、如此之猛,尽管此前市场方面已经预感到糖价会进行回调整理,因为自半年前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突破18美分/磅的高位以来基本面的前景的确已发生了变化,没想到0610和0703期约糖价相继跌破了12美分/磅的关口。 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在11-13美分/磅的区间震荡了数周后于本周急转直下,本周三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已下滑至10.15美分/磅,较上周三下滑了约200个点,0703期约糖价也已下滑至11.17美分/磅,较上周三下滑了约170个点。 与NYBOT糖市原糖期货价格暴跌相对应的是,本周巴西食糖市场上几乎没有成交,目前糖厂方面已纷纷把手中持有的0610期约滚入0703期约,都想看看周五0610期约摘牌时糖价将如何走。 目前部分巴西厂商坚持认为,即便中期内国际糖价冲得不是太高,至少也会回升到13美分/磅一线,不过,也有一些厂商认为,基于新制糖那国际食糖市场将转为供给过剩,国际糖价还有进一步下跌的空间,当然,大家希望糖价能够保持在目前的水平。 来自法国BNPParibas银行圣保罗代办处软性商品交易部的经理安东尼奥-奥古斯托-杜瓦称,其本人并不是那么悲观,尽管不排除糖价进一步下跌的可能性,但目前糖价似乎已见底,估计后市NYBOT糖市0703期约糖价将在10.50-12.50美分/磅的区间波动。 由于巴西北部-东北部地区的产糖厂本相对较高,本周该区的糖厂同样面临着来自海外的新订单减少的问题。来自巴西东北部地区的大型糖业集团--CarlosLyra糖业公司董事会的顾问马格诺-布里托说,如今大家都对糖价的走势感到惊恐,因为按当前的汇率计算,中-南部地区的产糖成本基本上只达到10美分/磅左右,而北部-东北部地区的平均产糖成本则高达10.5-11.50美分/磅,如果国际糖价不回升,北部-东北部地区肯定会吃亏。 虽然现阶段国际市场对巴西产白糖的需求量仍很大,但如果按照目前的国际糖价,糖厂根本没办法买糖。目前CarlosLyra糖业公司正考虑把部分高等级原糖(VHP原糖)转化成白糖,但前提条件市白糖对原糖的升水须保持在目前的水平,一旦国际糖价上涨,公司就马上开始出货。 不过,本周巴西二级市场上VHP原糖的成交情况不算太糟糕。据圣保罗糖商说,由于国际期糖价格下跌,本周部分商家已经按极具竞争力的价格买进了一些VHP原糖。 至于酒精市场,由于国内需求继续复苏,本周巴西国内酒精价格基本与上周持平或者下跌了1-2分钱/公升,无水酒精和含水酒精的含税价均报0.90雷亚尔/公升;出口市场上的酒精价格也变化不大,由于欧盟买主仍在询问纯度在99.7-99.8%的无水酒精的售价,本周Santos港此类无水酒精的报价仍处于FOB480美元/立方米的水平,含水酒精的报价也保持在400美元/立方米左右。 消息方面:生产进度:据巴西国内贸易商说,目前巴西中-南部地区还有约20%的甘蔗有待收割。由于今年干旱天气影响了甘蔗的生长,估计新制糖年该区的部分糖厂,尤其圣保罗州RiberaoPreto市附近生产较顺利的糖厂的停榨时间有可能提前到10月底。 至于北部-东北部地区,目前Pernambuco州以及Paraiba州和RioGrandedoNorte州的大多数糖厂均已开榨,Alagoas州的半数糖厂也已进入06-07制糖年。 行业动态:本周NOVA集团已决定增资2亿美元,共拿出9亿雷亚尔(约合4.11亿美元)在MatoGrossodoSul州新建一家糖厂,其中5.80亿雷亚尔(约合2.65亿美元)用于厂房建设,另外3.20亿雷亚尔(约合1.46亿美元)用于农业生产。 另据巴西国内媒体报道,新制糖年甘蔗入榨量可望达到550万吨的巴西东北部地区TavaresdeMelo糖业集团打算在未来两年内上市。 巴西国内食糖市场:根据巴西圣保罗大学应用经济高级研究中心(Cepea-Esalq)追踪到的数据,本周巴西国内市场上50公斤袋装150色值白糖的含税出厂价已从上周的38.00雷亚尔/袋跌至37.90雷亚尔/袋。 巴西食糖出口市场:本周三10-11月份交货的巴西产150色值白糖的出口报价对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的升水已从上周的75-79美元/吨攀升至80美元/吨,对NYBOT糖市0703期约糖价升水70美元/吨,虽然目前NYBOT糖市0703期约糖价相对较高,但卖方仍打算本周五0610期约摘牌后再决定是否卖糖 与此同时,10-11月份交货的巴西产高等级原糖(VHP原糖)的出口报价对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的升水已从上周的-15--+15个点变为+5--+10个点的水平,但部分商家仍不愿意出货,希望以对NYBOT糖市0610期约糖价升水15个点的价格卖糖。 巴西不仅是全球最大的食糖生产国和出口国,而且还是全球最大的酒精出口国,其酒精产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位。

‘拾’ 郭鹤年怎样担纲糖业成为糖业霸主

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出洋谋生,来到马来西亚。先是当店员,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成了家。郭钦鉴的哥哥郭钦暖也在南洋,兄弟俩经过数年努力,共同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有限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上面有两个哥哥。他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家境优裕,严父慈母,弟兄3个在新山市一家英文学校读书。郭鹤年自幼聪明过人,而且非常好学。从英文学校毕业以后,他考入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在求学期间,他刻苦发奋,博览群书,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他在这儿还认识了一位对政治颇为热衷的同学,即是日后成为“新加坡强人”的李光耀。

194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入侵东南亚。马来西亚也被日军占领,并实行军管。郭钦鉴公司的大米生意被迫停止。祸不单行,不久,与郭钦鉴共同管理公司的侄儿郭鹤青又被日本宪兵扣押。公司只好关门,郭鹤年也被迫中途辍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郭钦鉴重整河山,再次开张。东升有限公司不仅恢复了生意,而且,由于他们的精心经营,市场不断扩大,发展得很快。然而,好景不长,郭钦鉴本来身体就欠佳,又因多年创业操劳过度,终于一病不起,于1948年病故。

父亲去世前不久,郭鹤年在新加坡独自创办了从事航运业的利克务公司。由于父亲的病故,他只好又回到马来西亚。

郭鹤年的母亲郑格如女士受过高等教育,是个识大体也很有眼光的聪慧女性,她不希望因为丈夫的死,使郭氏家族的事业分崩离析,建议郭鹤年与他的哥哥以及堂兄弟们互相帮助,大家拧成一股绳,联手重新创业。成功之后,郭鹤年说:“母亲对我今天的成就有很大的功劳,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格,也是影响我一生最大的人。”

郭氏兄弟遵照母亲的意见,集中了各自所得的遗产,并邀请堂兄弟们来共同商量,各人入股,于1949年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鹤年当时虽然才25岁,但他精明强干,博学多才,众兄弟一致推举他为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年纪轻轻的他便挑起了重担,继承父辈开创的基业,继续经营大米、面粉、豆类和糖。

与此同时,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的利克务公司的业务也正常进行,而且越做越好,日渐红火。1955年,郭鹤年将该公司改成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他同时兼管。

身居要职的郭鹤年深知自己的担子重,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要进一步发展事业,还必须拓宽眼界。为此,他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

在伦敦,郭鹤年对英国人优秀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调查研究,他发现了糖业的潜在能力。于是,他把精力集中起来,专门地对糖业的经营做了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当时,马来西亚人食用糖的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本国制糖业极为落后。郭鹤年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大刀阔斧地干一番。

欧洲之行不仅大大地丰富了郭鹤年的商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一个清醒的提示。1955年回国后,除了经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外,他又在新山市创办了明因私人有限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50年代后期,郭鹤年开始着手致力于糖业经营。

1955年,郭鹤年回到马来亚,他在柔佛新山成立民天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生意。

通过民天有限公司和原本已成立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同时应用在伦敦学到的现代商业管理经验,郭鹤年大胆地改变营业方针,开始设法从泰国大量输入白米,分销至新加坡、柔佛及马来亚各大城小镇。这也是郭鹤年家族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该家族跨国化企业的牛刀初试。很快,郭鹤年在马来亚生意场上建立起知名度和信誉。同行都知道,新山郭家那个从英国回来的“罗拔”(Robert Knob)长袖善舞,不可小觑。

郭鹤年堂兄郭鹤尧在谈到郭氏发迹时指出:“郭氏集团能够今日在本地及国际上大展拳脚、一帆风顺,主要是郭鹤年的眼光及工商业才华造成的!”

郭鹤尧继而称:郭氏兄弟集团的真正盈利并不是来自米业,而是靠“工业”;首先是靠炼“糖”工业,而且郭氏兄弟集团的真正发迹期,前后只不过30年!

作为兄长评价堂弟的业绩,如非心悦诚服,郭鹤尧要说出这样的话是不容易的:“我应该很公平地指出,过去30年来,鹤年对工商业的许多准确分析、判断和决定,造就了郭氏兄弟集团今日的局面。”

1957年马来亚宣告独立。为了改变单一制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多元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马来亚联邦以及稍后的马来西亚政府(新加坡独立后易名)基本上沿袭了英国统治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57年的“独立宪法”默许非马来人在经济领域的活动自由,不受人为或法律上的干涉。从马来亚1957年独立后到1969,年“5·13”事件这段时间,被人称为“马来人的政治力量与华人的经济力量相结合的时期”。

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为华人经济发展,尤其是向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在50年代初期从经营锡矿业、橡胶业以及商业所积累的资金,开始向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地产业、制糖业、金融业、航运业和旅游业等领域发展。在这遍地是金、充满机会的年代,不少马来西亚华人把握住快半拍商法,谱写了一篇篇多姿多彩的传奇故事。

就在郭鹤年在经营民天和郭氏兄弟公司的时候,发现糖价不断飚升,几乎使得每个经营白糖的经营者,都赚得盆满钵满。

一经了解,当时的食糖供应命脉,掌握在外国商家手里,主要依赖进口。食糖的价格一度涨得怨声载道,一磅树胶的价格竟然不敌一磅食糖的价钱。

郭鹤年在英伦学习、考察期间发现食糖交易和期货交易大有可为,心弦为之一动。

就在这一时刻,一位同郭鹤年有着广泛业务往来的日本商人找到他:“郭先生,炼糖业在马来亚很有发展前途,咱们联手一起干吧。”

这个提议,令郭鹤年怦然心动。

因为马来亚地处亚热带,具有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只不过没有自己的炼糖厂,不得不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

因为此际首相东古·拉赫曼领导的政府拟订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国内的工业。在这项计划下,凡是被列入新兴工业的领域,均可获得极大的奖励,其中包括免税优惠措施。

与此同时,曾一度控制东南亚糖业市场的黄仲涵家族已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逐步淡出这个领域,真空地带谁来填补?

于是,郭鹤年决定投资炼糖业。

但是,不要忘记,郭鹤年虽说20余岁就执掌家族经营的帅印,虽然他比家族其他成员见多识广,读过书,留过洋。华人家族毕竟有长幼尊卑的传统,而且郭家人多想法也不少;更重要的当时郭鹤年虽具备大手笔运作的筹划,但毕竟还没有拿出响当当的杰作来。

因此,他对炼糖业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同日本商家进行冗长的谈判,一个揭开郭家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主意就在心底拍板。

在郭氏家族董事会上,郭鹤年向家族成员端出他的全盘计划:将全部身家财产投资到“炼糖工业”上。

郭鹤尧是参加此次会议的成员之一。他在接受新加坡名记者冯仲汉的采访时是这样说的:

“我们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赞同鹤年的主张。当然大家都明白,那次的投资也是一个冒险,万一失败的话,所有郭氏家族累积了几十年的财产都会全部化为乌有。”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郭鹤年话音刚落,就出现赞成派和反对派,而且势均力敌。

赞成者认为,鹤年计划缜密可行,跟着他走没错。更重要的是眼下大马商机难得,如不加以把握,郭氏家族难有出头日。

反对者则言之凿凿:投资炼糖业在大马史无先例,如今把全部身家都押在这上面,风险太大,这无异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万一砸了就“玩完”。

郭鹤年条分缕析,侃侃而谈: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这些年来糖价一直飚升,而食糖供应的钥匙掌握在外国商家手里。如今大马政府鼓励国内企业界发展民族工业,并予以优惠,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迅速捕捉,可能转瞬即逝。

所有身家押在炼糖业,正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兵法与商法同理,假如别人抢先从事炼糖业,我们随后跟进,即使没有风险,其利润必然大打折扣。

我们现在不是要求稳,小打小闹;我们要开创一个新世界。

郭鹤年不是滔滔不绝的演说家,然而他陈说炼糖业前景、风险结论有理有据,条条是道,极具说服力。

原来持肯定态度的家族成员更加放心,持有异议者也举手表决,全盘同意郭鹤年的决策,倾尽全力发展制糖业。

于是,马来亚第一家白糖提炼厂在1961年诞生了。

这便是建于马来亚槟城北赖的马来亚制糖厂。它是郭鹤年家族与马来亚联邦土地发展局、三井物产和日新制糖公司合资创办的。

郭氏家族为此注资60多万马币。用郭鹤尧的话来说:当时这个数字对很多大财团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当时的郭氏家族,就非同小可了!我们当时只是一家米商。一家稍具规模的杂货铺而已。

观察家认为,创办制糖厂是郭鹤年家族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分水岭便是建厂前后。在兴办制糖厂之前,属于郭氏蛰伏时期。而当他毅然兴办制糖厂并付诸实施,则是他朝着现代企业迈进的重要关头,为他日后糖王的企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当第一批白晶晶的蔗糖从北赖制糖厂的流水线哗哗流出,郭鹤年随手将一把糖放进杯子里,冲进一杯水,微微地呷了一口。这时,他心里的感觉就跟口里的味道一样——甜极了。从此,郭鹤年确立了在世界食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此后的一两年间,郭鹤年在东南亚各地的食糖贸易异常活跃,常有大手笔表现。他向中美洲的古巴购糖,然后转手卖给印尼;从泰国买入原糖,经过制糖提炼后通过有关渠道倒卖给中国。他低进高出,左右逢源,赚得盆钵皆满。

这时,郭氏家族原来对投资糖厂持有不同看法的成员,都庆幸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庆幸遵从鹤年的决策,郭氏家族事业才能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

60年代的整整10年,是郭鹤年全力投入食糖生意的10年。

马来西亚在传统上是一个以锡矿和树胶立国的国家,至于食糖,一向是依靠进口,因为一无种植甘蔗的基地,二无炼糖厂,因此,食糖的供应权都控制在外国商家的手中。

郭鹤年投资搞炼糖厂,可以自己提炼白糖,然而仍需从国外进口原糖,仍然受到外国商家的控制。

要想在糖业上进一步发展,必须跨越这个障碍,自己生产原糖,郭鹤年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况且,马来西亚本身并非没有种植甘蔗的条件,只是因为独立前殖民统治下经济畸形发展,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必须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这个地方必须有大片的荒地待开垦,土地的价格又不太贵。

郭鹤年的目光落在马来半岛最北端一个不起眼的小州上。英国人统治时把它叫做“Perlis”,译音过来就是玻璃市,这“市”字经常给人误解,其实它并无市镇的意思。玻璃市州是全国最小的州,面积为795平方公里。它毗邻泰国,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有大片的森林地待开发,这是郭鹤年建立他的种植基地的理想地点。

1973年正是世界市场上白糖价格飞涨的时候。蔗园这个时候开始收获,无疑给郭鹤年的生意注入了一支兴奋剂。

在边建种植基地的同时,郭鹤年一边在世界糖业市场呼风唤雨,屡有上乘表演。

1970年,世界食糖市场酝酿着一场风暴。很多人看到的是歌舞升平的日子,以为糖价还是像以前那样小幅的波动,不以为意。而郭鹤年就像一只有着一双锐利眼睛的鹰隼,看到糖市上涨的先兆。

于是,他将在伦敦学到的期货交易的方法运用于实践中。他抢在世界糖价上涨之前,收购了大批原糖,并投巨资于白糖期货交易。随着糖价的上涨,人们发现“罗拔·郭”手中拥有大量的食糖。

据说,仅此一役,就为郭鹤年赚得600万马元的入项,令国际食糖交易市场的资深人士刮目相看。

到了1971年,郭鹤年家族已控制了大马来西亚(东、西马)原糖进口的80%。

1972年3月30日,郭鹤年领衔的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要交易板挂牌上市。

1973年,郭鹤年的“糖王”地位得到真正的确认。他不但拥有自己的炼糖厂,而且有自己可靠的原料基地。

说来也巧,1973年正是世界糖市好价钱的时节,源源的甘蔗送到炼糖厂,然后变成白色的食糖,变成一捆捆马币、美元。

玻璃市种植园的收获的意义,还不在于为郭鹤年赚得盆满钵满。同时,它还有另一层的意义:以前从未大面积种植甘蔗的马来西亚,其食糖供应已经自给自足。

拥有自己的蔗糖种植基地和炼糖厂,郭鹤年在糖业界的发言权更大了。他成为伦敦糖业联合会的会员,同美国、古巴等国的糖商和机构也关系密切,往来频繁。他的名字,不仅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商界和糖业界人士所熟悉,就是在国际糖业经济中也是大名鼎鼎的金字招牌。

70年代初期,郭鹤年不仅控制了马来西亚、新加坡80%的糖业市场,还把他的产糖业务扩展到印尼、泰国、菲律宾乃至中国等国家。

1979年9月,在印尼苏门答腊的楠榜举行了郭鹤年集团所属的石头山种植园的开业典礼。人们注意到,印尼总统苏哈托出席了这一典礼,并手持金剪刀为之剪彩。

郭鹤年在糖业界呼风唤雨、气势如虹可见一斑。

玻璃市种植园是郭鹤年“初恋”的一个重要结晶。这个宁馨儿,使郭鹤年在商界首度加冠晋冕。

1976年,郭鹤年通过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发动了一场倒置收购行动,从而使马来西亚制糖厂成为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这样,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就成为郭鹤年以糖业为主的商业舰队,其经营项目包括糖的生产、提炼以及销售等各个领域。

六七十年代,无疑是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糖业贸易的黄金时代。在这20年间,郭鹤年集团控制了马来西亚食糖市场份额的80%以上。

伦敦同业界估计,郭氏兄弟集团在全盛时期频频出击,风头强劲,在国际市场1600万吨食糖的交易中,该集团无论是现货交易还是买卖期货,乃至充作中间人抽取佣金,都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并有效地控制了150万吨食糖的交易量。

有人甚至惊叹:糖业天下,郭氏几乎占了一成。

于是,“大马糖王”、“亚洲糖王”的封号,自然非他莫属。

阅读全文

与印尼食糖多少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奔驰车要多少钱 浏览:32
中国最美的海花岛在哪里 浏览:928
印尼indosat怎么查话费 浏览:98
越南语柴油怎么说 浏览:522
英国投资总额多少钱 浏览:854
印度女人怎么炖鱼 浏览:248
越南的小说平台有哪些 浏览:51
印度产的牛肉是什么 浏览:819
伊朗为什么高核武器 浏览:536
中国什么时候开始接种新冠疫苗 浏览:222
英国的鸡怎么画 浏览:506
遨游中国中如何休息 浏览:800
英国留学公章怎么写 浏览:381
为什么印度电影比较好 浏览:241
印度大选花费多少 浏览:24
印尼雅加达亚运会为什么举重 浏览:782
印度银行有多少家 浏览:734
意大利现代轻奢家具有些什么品牌 浏览:278
为什么印度人咬脚 浏览:854
中国西电历史最高股价是多少 浏览: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