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种白胡椒应该是农历几月份种植
在农历3月和9月份种植。
胡椒树的繁殖采用的是优良插条定植,这样窄众的胡椒植株生长快、结果早、产量高、寿命长。一般在春秋两季给胡椒树进行定植较为适宜。胡椒树定植时要选择在凉爽、下雨(雨不能太大)或者是晴天的晚上进行。
白胡椒的种植
1、生长条件
胡椒是一种生长在印度热带地区的爬藤。它能长到12英尺高。在夏季中期开始,它会开出白色或者乳白色的花朵。胡椒不能忍受冷或干燥的条件,如果在户外10-11方圆的地方种植,要保持水分充足。它不能忍受低于60华氏的温度。
2、播种
种子需要大量的水分和非常温暖的土壤(75-85°F)。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把种子浸泡一天,促进种子发芽和软化种子的外衣。播种应轻轻的压到土层的下面,大约离土层1/8之一就够了。在等待发芽时,保持土壤温暖和湿润。如果种植在区域低于10米。当温度低于60华氏时,胡椒可以放在容器中种植,能在室内很好的过冬。
3、维护
胡椒将做更好的与部分荫凉下或过滤的阳光。为了达到最好的效果,植物在一个位置,是潮湿和潮湿。保持水的。
作为一个攀岩藤,胡椒均需要一个格子,栅栏或类似结构的支持。当生长在冷却器区,周密计划以支持在必要时可以陪在室内植物。
种植白胡椒的注意事项
白胡椒种植方法是就是首先在开春的时候播种白胡椒的种子,然后保持土壤温暖和湿润。一定要保证土壤的氧分,因为白胡椒对于温度的要求比较高。最好放在大棚内种植。然后定期对土壤进行翻新,基本上一周一次即可。
② 种胡椒要多久才能有收成
胡椒植后2—3年形成树型,可让其开花结果,即3-4年便有收获,一般一年只收获1次,但没有控制花期的植株,全年都可开花结果,全年有少量成熟和收获。目前栽培的大叶种,在海南秋季开花结果的收获期是5—7月。春季开花结果的收获期是1--2月。
1、收获成熟度:胡椒果实在果穗上成熟时期不一致,必须按适宜的成熟度分期分批采收。果实适宜采收的成熟度为小熟期,即每穗果实中有2—4粒果变约时,即整穗采收。等每穗果实全部成熟(变红)后才采收,则容易造成落果,若果穗中大部分果粒变黄但尚未出现变红的果粒时就采或者果实青红时就采,就会造成减产。
2、收获期:胡椒的收获期长达1—2个月,甚至更长。一般整个收获期采果5—6次,每隔7—10天采1次。在海南省,生势正常的胡椒,最后一批胡椒果在7月20日左右采收完。最后一次收获将植株上所有果穗摘下来,便于施攻花肥,以免影响植株长势及下季开花结果。胡椒挂果时间长达9个月左右,特别是产量高的植株,营养消耗很多,如果挂果时间过长,植株重新积累养分的时间相应缩短,收获后植株生势差,恢复迟缓,影响下次开花结果,造成减产,大小年结果明显。为了保证来年产量,最后一批果要适当提早采收,保证植株有40天以上的恢复期,才能使来年正常抽穗开花结果。特别是生势良好的植株最后一批果实不要提早采收,否则植株生势恢复快,会提早在7---8月份抽穗开花,这时,气温高,抽生的花穗短,稔实率很低,产量不高,所以要根据生势适时采收,才能使不定期年有较高的产量。
3、收获前的准备:采果前应做好工具及加工池的准备,组织好劳力,打扫有机步园卫生,清除树冠下枯枝落叶。
4、收获方法:胡椒果穗上的果实有2—4粒变红时,变整穗采收,到收获后期,果穗上大部分果实变黄亦可采收,雨天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果穗上大部分果实变黄亦可采收,雨天或露水未干时不要采果,避免传播病害,特别是发生细菌性叶斑病的胡椒园,更应注意。
目前一般用手摘果,每个劳力平均每天可搞鲜果40千克,最高达75千克。采果时先把中下层果实采完,然后用三脚梯采收植株上部的果实。操作时不要损伤枝条,以免影响来年产量。采收时要逐株进行,避免漏收,造成果实过熟落果。
③ 印度尼西亚胡椒出口贸易发达的原因
胡椒是印尼历史上香料贸易毫无疑问的主角。尽管不是胡椒的原产地,但是印尼早在宋代就成为胡椒的输出国,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印尼胡椒出口量全球占比一度超过了30%。近年以来,由于受到越南等其他地方胡椒出口的冲击,占比有所下降,但依然是世界上胡椒产量和出口量最多的国家,甚至超过了原产地印度。
在东南亚及印尼本地菜里,胡椒的使用范围十分广泛,几乎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新加坡“黑胡椒螃蟹”、“黑椒炒虾球”及越南的“黑椒牛柳粒”都是典型的南洋风味。用胡椒新鲜或干燥的根须煲汤、炖肉也别有意境。泰国菜则常常使用新鲜的绿胡椒来调味,有点类似川菜中使用的绿色的藤椒。印尼菜中,使用切块后的时令果蔬,混入胡椒、辣椒、蒜和醋制成的酱汁及黄豆腐片,这道“雅加达咸味泡菜”虽然口味偏重,但同时透着丝丝清凉。印尼菜口味较重,椰浆及胡椒、丁香、豆寇、咖喱等各种香料调味是餐桌上标配,同中餐以辣椒为主的火辣不同,印尼辣菜用浓郁的胡椒味给辣味赋予了更多层次。
④ 黑胡椒几月份成熟
中国广西、广东、云南、海南、台湾等地都有栽培。秋季至次年春季当果穗基部的果实开始变红时,剪下果穗,晒干或烘干,取下果实,因呈黑褐色,称为黑胡椒,气芳香,味辛辣。
⑤ 马来西亚和印尼几月产胡椒
那边的季节气候与海南差不多 ,大概也是5至7月这个季节 !
⑥ 胡椒是什么季节成熟
胡椒是春季成熟。
胡椒,又名:昧履支、披垒、坡洼热等,L属胡椒目,胡椒科、胡椒属木质攀援藤本;茎、枝无毛,节显着膨大,常生小根。
花杂性,通常雌雄同株;浆果球形,无柄,花期6~10月。生长在年降水量2500毫米的热带地区,生长期中间还需要一段干热的间隔时间,春季成熟。
施肥:
幼龄椒施肥,应以含氮较多的水肥为主,配合有机肥和少量化肥,贯彻勤施薄施,生长旺季多施的原则。春季施有机肥和磷肥。每株施腐熟的牛粪堆肥30公斤,过磷酸钙0.5公斤,并结合施肥时进行扩穴改土。在植株两旁和椒头正面轮流穴施。
初次肥穴在椒头一方,穴内壁离椒头60厘米,使肥穴和植穴连通。肥穴宽30厘米,长80~100厘米,深70厘米。施肥时选将表土回穴至一半,然后下肥,将表土和肥料充分混匀,回土时要压紧,并稍高出地面,以防肥穴积水。扩穴改土应在植株封顶放花前完成。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胡椒
⑦ 胡椒有哪些历史
胡椒是比利亚的国树。胡椒原产印度,另一种药用胡椒——毕拨,原产印度尼西亚,同是胡椒科多年生藤本植物。
胡椒不能独立生长,但靠其强劲的攀缘能力沿着其他物体向上攀缘。它长达6米,茎圆形,茎节膨大,并有许多吸根。呈互生,卵圆形,革质,有5~7条大叶脉。夏季开花,圆锥花序,腋生,花序细长下垂,有黄白色花100多朵。浆果初时绿色,成熟后鲜红色,果实圆形,一穗可结50粒左右,它原是野生香料植物,生长在印度西海岸的山地。
公元初,胡椒由印度传到中国,当时用的是梵文的音译“毕拨”。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达柯枝国(今印度西南部),亲眼看到那是一个盛产胡椒的国家,并作了生动的记录:从航船工远远望去,就能见到一片长满胡椒的海岸,郁郁葱葱。这里的人民都靠种胡椒为生。
中古时代,阿拉伯人将胡椒传到欧洲,由于数量很少,价格昂贵,要用黄金来买,甚至干脆把它当作货币来流通。当时,人们估计一条货船所载的货物价值,总要看看船舱里装有多少胡椒。商人们甚至把钱袋叫做“胡椒袋”。
公元409年,西哥特人侵占了罗马,而赎回这个城市的代价是胡椒3000磅。
1462年起,葡、荷、英、法、德等国殖民者相继入侵利比里亚,掠夺胡椒和贩运黑奴。这一带成了着名的谷物海岸和胡椒海岸了。
种植胡椒的技术相当复杂,不仅要竖立一根根木桩或水泥柱,供胡椒的藤本攀缘,而且它喜欢吃荤食,经常要施一些有叽肥料,如鱼内脏、碎骨、虾米等,只有这样,才能盛开花朵,多结硕果。
胡椒栽培品种有大叶和小叶两种,大叶种叶大、果大,生长快,花穗少,但果实成熟期一致;小叶种叶小、果小,花穗多,但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产量较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海南岛引进大叶种胡椒栽植,现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都有大量栽培。
现在,栽种胡椒较多的国家有印度、越南、柬埔寨、斯里兰卡等国,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生产胡椒最多的国家,摩鹿加群岛有“香料之岛”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