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科莫多龙生活在哪里
学名: 科摩多巨蜥,又叫科摩多龙 拉丁文: Varanus komodoensis 英文: Komodo dragon 动物学分类 门:脊索动物门 类:爬虫类 目:有鳞目 亚目:蛇蜥亚目 科:巨蜥科 属:巨蜥属 种:科莫多巨蜥 蜥蜴亚目(Sauria)巨蜥科(Varanidae),现存种类中最大的蜥蜴,学名为Varanus komodoensis。产于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的科莫多岛和邻近的几个岛屿上。濒于绝种,现已列为保护对象。体长可达3公尺(10呎),重达约135公斤(300磅),寿命约100年,能挖9公尺深的洞,生卵其中,至4、5月分孵出。幼体在树上生活几个月。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每天出洞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 栖息于爪哇(Java)岛周围丛林中,世界上最大的蜥蜴,长达3.5公尺,重达130公斤。蜥蜴亚目巨蜥科现存种类中最大的蜥蜴。 分布及形态 在印尼的一些小岛上能发现科莫多巨蜥。这些小岛最大的也不过长32千米,宽19千米。科摩多巨蜥是一种巨大的蜥蜴。成年雄性科莫多巨蜥大约有3米长,136千克重。 皮肤粗糙,生有许多隆起的疙瘩,无鳞片,黑褐色,口腔生满巨大而锋利牙齿(世界二十六种巨蜥蜴,只有它有牙齿)。但是,它基本上是“哑巴”,声带很不发达;即或激怒时,也仅能听到它发出的“嘶嘶,嘶嘶”的声音。它扑食动物时,凶猛异常.奔跑的速度极快。它那巨大而有力的长尾和尖爪是扑食动物的“工具”。它以岛上的野猪、鹿、猴子等为食。只要成年的巨蜥一扫尾巴,就可以将三岁以下的小马扫倒,然后一口咬断马腿,将马拖到树从中吃掉。吃不完时,它还将余下部分埋在沙土或草里,饿时可吃。生活在科摩多岛上的野鹿、野猪、山羊和各种猴子,见到巨蜥就逃。蜥蜴吃饱后,趴伏于丛林间,沙滩上或礁岩上,甜睡,晒太阳。它善游泳,具有潜入水中捕鱼吃或在水下呆几十分钟的特殊本能。 科摩多巨蜥三—五年性成熟,每年七月发情,交尾,八月开始产卵。刚成熟的雌蜥只能产四--六枚卵,每隔二--三天产一次。十岁左右,进入产卵旺期,每次产下二十几枚,将卵埋在沙窝里,靠太阳辐射的自然温度孵卵,八个月后,幼蜥才破壳而出。刚出壳时,小蜥大小如同我们饲养的家鹅。它能活五十至八十年。 生活习性 科摩多巨蜥生活在岩石或树根之间的洞中。每天早晨,它们钻出洞来觅食。它的舌头上长有敏感的嗅觉器官,所以在科摩多龙寻找食物的时候,总是不停地摇头晃脑、吐舌头,靠着灵敏的嗅觉器官,能闻到范围在1000米之内的腐肉气味。通常情况下,它们会找寻那些已经死去的动物腐肉为食,但成体也吃同类幼体和捕杀猪、羊、鹿等动物,偶尔也会攻击和伤害人类。 同许多蜥蜴一样,科莫多巨蜥的舌头既是味觉器官又是嗅觉器官。它的舌头吐进吐出,搜寻空气中腐尸的气味。 每天早晨,科摩多龙从洞穴中爬出来,先躺在岩石上吸收阳光的热量,直到太阳晒暖了身体后才去捕食。科摩多巨蜥在动物经过的路旁伏击猎物。当猎物临近(距离约1米远)时,它会扑上去,先以暴力把猎物打倒在地,或咬断猎物的后腿,在猎物无法移动后,用利齿撕开猎物的喉部或腹部,猎物因大出血而丧命。此刻,巨蜥便用锯齿状的利齿和强有力的脚爪,把猎物撕成碎块,并迅速吞下大块大块的肉。科学家曾亲眼目睹一条体重不超过50千克的雌巨蜥,竟然在17分钟内吃完了一头31千克重的野猪。巨蜥的胃像个橡胶皮囊,很容易扩张。成年巨蜥一餐就能吃下高达体重80%的食物,所以,巨蜥在餐前餐后体重相差很大。猎物的香味吸引了四处觅食的巨蜥,它们纷纷前来欲分享猎物。分餐是有规矩的,体型最大的雄性优先,顺从者或“亲朋好友”其次,陌生的食客通常被安排在最后就餐。腐尸是科摩多巨蜥爱吃的食物。巨蜥的唾液中含有多种高度脓毒性细菌,受到攻击的猎物即使逃脱,也会因伤口引发的败血症而迅速衰竭直至死亡。这些逃脱的猎物就成了攻击者送给其他巨蜥的礼物。 在一群科摩多巨蜥中,通常年长而且体形较大的优先进食。它们会用强壮的尾巴击打年幼者,使之不能接近食物。科莫多巨蜥进食的狼吞虎咽,尽其食量而吃。有时吃得太多,以至于不得不歇上六七天来消化食物。
B. 科莫多龙的冷知识
母科莫多龙在不具备交 配条件的情况下,身体会产生类似精 子一样的细胞,让卵 细胞受 精,也就是说,母科莫多龙可以自己生小宝宝。
C. 科莫多龙是什么啊,详细点,生化习性等
学名:
科摩多巨蜥,又叫科摩多龙
拉丁文:
Varanus komodoensis
英文:
Komodo dragon
动物学分类
门:脊索动物门
类:爬虫类
目:有鳞目
亚目:蛇蜥亚目
科:巨蜥科
属:巨蜥属
种:科莫多巨蜥
蜥蜴亚目(Sauria)巨蜥科(Varanidae),现存种类中最大的蜥蜴,学名为Varanus komodoensis。产于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的科莫多岛和邻近的几个岛屿上。濒于绝种,现已列为保护对象。体长可达3公尺(10呎),重达约135公斤(300磅),寿命约100年,能挖9公尺深的洞,生卵其中,至4、5月分孵出。幼体在树上生活几个月。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但主要以腐肉为食。每天出洞到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觅食。
栖息于爪哇(Java)岛周围丛林中,世界上最大的蜥蜴,长达3.5公尺,重达130公斤。蜥蜴亚目巨蜥科现存种类中最大的蜥蜴。
研究推翻唾液细菌致命观点 由于科莫多巨蜥十分丑陋肮脏,而且它的唾液有许多的细菌,因此人们普遍认为被咬过的动物会在三天之内因为细菌侵袭身体而死亡。不过,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布莱恩-弗莱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发现,科莫多巨蜥不仅唾液中含有大量的细菌,而且其下颚发达的腺体能够分泌致命毒液,这才是科莫多巨蜥巨大杀伤力的秘密所在。
几十年来,大量野生动物纪录片一直宣扬这样的观点,科莫多巨蜥唾液中的大量细菌使其具有巨大的杀伤力。2002年的一项研究似乎也印证了这种观点,给实验室白鼠注射科莫多巨蜥的唾液后,白鼠死亡。弗莱教授带领的柏林洪堡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研究小组对一头受保护的科莫多巨蜥头部进行磁共振成像发现,它的下颚前部有巨大的毒腺管。
下颚分泌剧毒毒液最具杀伤力
科莫多巨蜥研究小组对新加坡动物园一只高龄科莫多巨蜥的毒腺体进行了摘除,通过基因和化学分析,进一步证实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分析发现很多种剧毒成分,包括扩张血管、导致血液无法凝固的成分。实验发现,注射进哺乳动物体内后,这些成分会使血压迅速下降,诱发昏迷。研究小组的计算机模拟还发现科莫多巨蜥的咬合力并不是很大,最大咬合力只有39牛顿,而同样大小的澳大利亚海水鳄鱼咬合力达到惊人的252牛顿,但巨蜥强有力的脖颈和锋利的牙齿使它能够发动猛烈袭击。
弗莱说,“它们发动猛攻,不是唾液里的细菌而是毒液杀死了猎物。毒液能迅速降低猎物的血压,阻止凝血。猎物甚至来不及挣扎就昏迷了。”他还表示,他们还将利用这一研究成果研制新型的抗毒试剂。在新加坡动物园,弗莱还观测到一名被科莫多巨蜥咬伤的管理员,同样证实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十分害怕。流血不止达3到4个小时。细菌感染不会是这样子的,普通的伤口几小时后就会愈合。”
通过生态学研究和比对科莫多巨蜥、巨齿蜥、帝摩尔花点巨蜥的骨骼结构,弗莱的研究团队还得出结论巨齿蜥是地球上曾经有过的最大有毒动物。巨齿蜥体长可达5.5米,是科莫多巨蜥的祖先,但如今已经灭绝。
D. 科莫多巨蜥的生长繁殖
巨蜥3-5年性成熟,每年七月发情,在5-8月期间交配,雄性巨蜥通过打斗来确定交配者,时常有伤亡发生。胜利的雄性巨蜥会用下巴摩擦雌性的头,刮她的背,若雌性巨蜥对雄性满意,则会反过来摩擦雄性。一般来讲,交配后,雄性会继续留下几天,阻止其他雄性交配。
巨蜥约于9月产卵。刚成熟的雌蜥只能产4-6枚卵,每隔2-3天产一次,一窝卵平均有20颗卵,孵卵期为7个月,雌性会将卵产在地底或树穴,保护它们。十岁左右,进入产卵旺期,每次产下二十几枚,将卵埋在沙窝里,靠太阳辐射的自然温度孵卵,八个月后,幼蜥才破壳而出。刚出壳时,小蜥大小如同我们饲养的家鹅。它能活50年左右。
生活习性
科莫多巨蜥把家安在岩石或树底的洞里,每天早晨太阳升起时,它们就离开家先到岩石上晒晒太阳,将僵硬的身子晒暖和,然后就开始寻找食物。巨蜥在进食完毕后,趴伏于丛林间,沙滩上或礁岩上,甜睡,晒太阳。它善游泳,具有潜入水中捕鱼吃或在水下呆几十分钟的特殊本领,甚至能游过海洋。
E. 科莫多龙到底有没有毒腺
科莫多龙,学名叫做科莫多巨蜥,是目前人们所发现最大的蜥蜴,属于巨蜥科巨蜥属里面的一员,它们多数生活在印尼小巽他群岛上面,直到1910年才开始被欧洲人记录,当时人们把它称作是“陆地鳄鱼”,再后来由W·道格拉斯·伯登创造了科莫多龙这个俗名。
科莫多龙起源于4000万年前的亚洲地区,后来迁移到澳洲,由于澳洲的生态系统比较特殊,缺乏竞争,所以在这里它们逐渐演化成巨大的形态。再到后来由于地壳运动,使得它们重回印尼群岛,并且向东扩展。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它们所生存的岛屿逐渐变得孤立,最终形成现在的生存状态。
早晨它们会在洞口附近晒下太阳
作为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产物,科莫多龙足够强悍,但是正所谓“老天为你打开了一扇门,就要关上一扇窗”,虽然科莫多龙嗅觉异常灵敏,但视觉很差,由于其视网膜仅包含视锥细胞,不能很好分辨静止状态下的物体,尤其是夜视能力,堪称极差。
另外它的声带也不发达,只能发出一些“嘶嘶”的声音,听力也不灵光,还很害怕烈阳,在正午的时候,科莫多龙一般都躲在阴凉的地方休息,只有早上才会起来晒晒太阳,暖暖身子之后去捕猎。
F. 科莫多龙的冷知识有哪些
又叫科摩多巨蜥、科莫多龙,英文名komodo dragon【大英简明网络】(栖息于Java岛周围丛林中,世界上最大的蜥蜴,长达3.5公尺,重达130公斤)
蜥蜴亚目巨蜥科现存种类中最大的蜥蜴。
在印尼的一些小岛上能发现科莫多巨蜥。这些小岛最大的也不过长32千米,宽19千米。科莫多巨晰是一种巨大的晰蜴。成年雄性科莫多巨蜥大约有3米长,136千克重。
科莫多巨蜥生活在岩石或树根之间的洞中。每天早晨,它们钻出洞来觅食。它们的舌头有分叉,能辨别气味,不断地吐进吐出。通常情况下,它们都尽量找那些已经死去的动物腐肉为食,但成体也吃同类幼体和捕杀猪、羊、鹿等动物,偶而也会攻击和伤害人类。
G. 请问,科莫多龙生活在哪里
科莫多龙
火山岛科莫多是马来群岛的一部分,非常接近澳洲,每年有很短的雨季,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十分干燥。科莫多龙就生活在这样的岛上。
恐龙不是已经灭绝了吗?是的,但它们也还是留下了少量的后代,这种巨大的猎食蜥蜴科莫多龙就是其中一种。
历经几千万年的变迁,科莫多龙仍保持着其祖先原始的面目和生态习性,至今没有任何进化。科莫多龙长得很像鳄鱼,但比鳄鱼要大得多。成年龙一般身长可达3~4米,尾巴约占体长的一半,体重150千克左右;它们的头大而扁长,牙齿像锯子,尖锐而有剧毒;它们的四肢短粗,孔武有力,趾爪更是锋利无比。
科莫多龙是绝对的肉食动物,它们凶猛、残忍,野性十足,就连一向以凶残着称的鳄鱼也望尖莫及。它们善于捕捉鹿和野猪等动物。一头活鹿一旦落入它们的利爪,不到几分钟就会被撕得四分五裂。科莫多龙的食量很大,是狮子食量的3倍之多。也许是因为食量大,摄取的热量多,吃饱后,它们可以逍遥半个月不用进食。
科莫多龙的嗅觉异常发达,它用舌头搜寻猎物。它的舌头有20多厘米长,像蛇的舌头一样前面有分叉。利用它,即使是深藏地下两三米的龟蛋,科莫多龙也可以很准确地找到。
水牛体重是科莫多龙的五倍,然而科莫多龙能独力箝制并杀死一头成年水牛。它使用的手段既卑劣又狡诈,只需狠毒地咬一口,水牛就只好慢慢的等待死亡了。等到水牛的伤口感染,行动无力,甚至死亡的时候,一直跟着的科莫多龙才会轻松地饱食一顿。原来科莫多龙有两个高明之处:它的牙齿和牙龈上的毒液可以杀死任何猎物,但其血液中却蕴含着抵抗这种毒菌的抗体。
科莫多龙虽然非常强壮有力,但也有弱点,它是冷血动物,承受不了白天的高温,必须停止一切活动,在阴凉的树荫下栖息。
小科莫多龙是从蛋壳里面孵出来的,年幼的它们和蜥蜴没什么两样。为了防止被六亲不认的长辈吃掉,它们住在树上,独自生活。小龙具有强烈的领土保卫意识,不让其他动物接近它的领地。到两岁的时候,它们开始下地活动,有的甚至有勇气在成年龙的猎食现场抢食几口。小科莫多龙要六到八年才会成熟。
几世纪来,科莫多龙与人类分享它们的家园。岛上只有一个村庄,人们依赖海中丰富海产为生。科莫多龙曾在科莫多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非只是渔民心中惹人厌的东西。关于科莫多龙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第一位在科莫多生产的女人生了一对双胞胎:一个女孩与一个跛脚的男孩,因为当时的人过着游牧生活,很难照顾跛脚的男孩,因此他的母亲把他丢弃在森林里。但小女孩从未忘记她的同胞兄弟,她长大后回到森林里,遇到一只科莫多龙,它跛着脚。“这是我的兄弟,”她这样认为,并将食物放在它面前以表尊敬。从那时起,村民就拿食物供奉科莫多龙。
据说曾有九个人被科莫多龙杀害,但其中没有一个是科莫多的村民。有人相信这些龙与科莫多人间存在着特殊关系。科莫多龙在村子里自由游荡,有时还可能在校园中出现。它们捕食鸡、羊等家畜,但可能是由于村民对科莫多龙的尊敬,而且与它们保持了安全距离,所以他们能相安无事。
目前,科莫多龙数量不多,全世界共存2 000条左右,面临灭绝的危险。由于科莫多龙对研究生物的进化和地壳的演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科学价值,印尼政府已经设立了国家公园,对科莫多龙加以保护。
H. 没有配偶的雌性科莫多巨蜥,为何能产下科莫多巨蜥幼崽
根据美国电视台的消息,有一只雌性科莫多巨蜥在没有雄性的情况下生产了三只幼崽。这是因为科莫多巨蜥除了两性繁殖,已经进化出了先进的孤雌繁殖。也就是不需要雄性科莫多巨蜥就可以繁育后代了。
科莫多巨蜥是是已知现今存在种类中最大的蜥蜴,是巨蜥科巨蜥属的一种动物,又名科莫多龙。体长一般约2到3米,迄今为止发现最大的约为8米。科莫多巨蜥凶猛,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它们能迅速运动,偶尔攻击人类。科莫多巨蜥已濒临灭绝,野外仅存3000只左右。
科莫多巨蜥
相信这种独特的繁衍方式,能够为已经被列为濒危物种的科莫多巨蜥提供更多的生存机会。也能够为人类的科学研究做出巨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