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马格朗追什么鱼
空间合适的话可以混养,没有问题的,我家就是孔雀和斑马两种鱼混养。
追逐是它们的“天性活泼”,可能是在嬉戏,再说所有鱼类同类或非同类之间都会有竞争,适当放大些空间,保证弱者有躲避的地方,不会有事的。
以看客的身份在天涯混迹已久,从未注册也不想评论,纯粹只是看看,再看看,心里就抱着一个希望,总是希望她或许会在这里写下我们的故事,这样我就更好的了解她的一些内心世界,但是,等了10年了依然没等到,反倒是我现在想借天涯这个树洞,发泄一下,当然,最终目的都还是想让她看到。
想你了,我心心念念的女孩儿,yy你好吗?现在过得好吗?
4月3日那天,在豪无准备的情况下遇见你了,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真没想到,我才到这城市第一天就这么碰到你了,只是那一回头,那一抹微笑,那一声甜美的话语不是向着我的,你根本没有发现我的存在,但这熟悉的声线我又怎能忘呢。
第一天到这城市,走出机场,打车直奔分公司,交待了一下工作的事情,就让同事把我带到公司准备的住处,环境不错比较满意。将行李摆放好,看了看时间还早才5点多,就想着出去逛逛吧,宽别多年的GZ市,其实真的很熟悉了,这城市曾经有我美好的回忆,心底里的那个女孩现在还在这生活着呢,这地段真好离地铁近,公交车站也多,人也多,走着走着来到地铁站,其实我真的不知道要去哪里,正思考着要不要找以前的哥们聚一聚呢,哇这人也真多还得排队买票,突然不想去了,找出手机准备联系司机(公司配的一大叔司机)问问路况,打车算了。就在此时一个声音响起,多么熟悉呀,转头一看,果然是她,就在离我两三米的地方边走边跟地铁里头的一女孩打招呼,完了扭过头和后面的姑娘说话,那个笑容很甜很美,我真想冲上去抱抱她,但不敢,她还恨我吧,估计也不会原谅我,想到这就杵在那里就这样看着她们的背影消失在地铁站内。不见还好,这一见我就心绪不宁
❷ 这种水果叫什么
蛇皮果蛇皮果,东南亚水果拉丁名:SalaccaReinw,印尼(以及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名:Salak。棕榈科,蛇皮果属,非乔木。其植株与东南亚草本油棕榈类似,叶自根部丛生,高3~4米,果实丛生于根部叶腋处。叶柄密生尖刺。果皮外密生毛刺。
蛇皮果树
植株丛生,短茎或几无茎,有刺;雌雄异株。叶羽状全裂,羽片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呈S字形或镰刀状渐尖。花序生于叶间。雌雄花序异型。雄花序具分枝,着生几个柔荑状圆柱形的分枝花序;总花序梗及分枝被包于宿存的佛焰苞内;雄花成对着生于小佛焰苞(苞片)的腋部,通常伴随着有毛的小苞片;花萼和花冠管状,3裂;雄蕊6,着生于花冠管口,花丝短,基部变宽;雌花序分枝比雄花序的少,但较大;雌花成对着生或单生,比雄花大;苞片2;中性花伴随着雌花,只有1个苞片;花萼基部管状,上部3裂;花冠约与花萼等长或稍长,上部3裂;退化雄蕊6;子房3心皮,3胚珠,不完全3室,被扁平、光滑或直立的带刺状尖的鳞片,花柱短,柱头3。果实球形、陀螺形或卵球形,顶端具残留柱头,外果皮薄,被以覆瓦状反折的鳞片,鳞片顶尖光滑或呈刺状尖,中果皮薄,内果皮不明显,种子1—3,长圆形、球形或钝三棱形,肉质种皮厚,酸或甜,胚乳均匀,坚硬,带有从顶端孔穴。深侵入的种皮,胚基生。
蛇皮果上尖下圆,高5厘米左右,下部直径5厘米左右。果皮极像蛇皮,红褐色的外皮像蛇皮的鳞片。在印尼市场上销售的蛇皮果,其外壳上的毛刺已被除去,显得光滑。有人形容为鸡蛋大小,有的形状大小更像毛桃,或者大蒜头。呈褐色,由小鳞片构成。每一个小鳞片的上部似乎能与果皮分离,但其下部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果皮很薄,较硬,能将手指皮肤划破,如果不小心的话。很多人看了都会害怕而不敢吃这种果实。把皮剥开,那剥皮的声音,真的好像蛇皮一样,然后把一层薄薄的皮撕掉,就会见到果肉了。
剥开果皮后,也类似大蒜头,呈瓣状。一般3~4瓣,其中有一两瓣较小。果肉白色,有时略带黄色。肉质板实,似椰肉,咬起来很爽脆。大的瓣中有硬核,剥开后大小和形状极像剥了皮的板栗,有两面是平的,另一面近似圆面,深棕色。气味微带酸臭,入口以甜味为主,略带酸味。不过在不同的地方,所产的品种略有差异,有些较差的会有臭的气味,而肉质很干硬,非常的酸涩。印尼峇里岛产的蛇皮果是最好,肉质甜中带酸,不会苦涩,也不会很干硬的感觉,果肉饱满像苹果一样的爽脆,果核也比较小,带有点点淡淡的香气。据说蛇皮果还有美容的效果,所以最近也有用蛇皮果做的保养品。在印尼,以巴厘岛和爪哇岛的日惹、万隆等地出产的蛇皮果品质较优。在互联网上有介绍说有的蛇皮果果肉较涩,当属较差品质。
还有一种是泰国的蛇皮果,是比较长身一点,果肉外表有点像榴连,核比较大一点,但味道也很不错,偶然可以在生果店看到,但价钱并不便宜。
注意:蛇皮果外壳很坚硬但是很薄,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很容易划破手指头的噢!蛇皮果果肉脆,成熟的比较甜,果肉黄色和榴莲类似,没有成熟的果肉比较白,酸甜适口。具体的味道买家要自己尝试了,可以说难以形容比较特别!一斤数量在8个左右!
蛇皮果,又名沙叻,是棕榈科(Palmae或Arecae)蛇皮果属(Sa-lacca)植物,英文名为“salak”或“snakefruit”,拉丁学名为"Salaccazalacca(Gaertner)Voss”,又名“SalaccaelisReinw",是东南亚着名水果。据文献资料,每100g蛇皮果含热量321.86J、蛋白质0.5g、碳水化合物20.9g、钙28mg、脂肪18mg、铁4.2mg、维生素(B1)0.04mg和维生素(C2)mgL。
蛇皮果-分布
全球约14种,分布于印度、中南半岛至马来群岛等亚洲热带地区。我国1种,分布于云南西部。
附录
1.《亚热带植物科学》2004年03期刊登了胡建湘、郑玲丽的文章《西双版纳引种栽培蛇皮果初报》,报道了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引种栽培的蛇皮果在引种地的生长状况及繁殖、栽培技术。
2.《林业实用技术》2008年第6期刊登了李荣生、尹光天等的文章《尼西亚蛇皮果的开发利用》,报道了热带林科所在印尼的考察及资源
3.《江西农业学报》2009年第4期刊登了孙程旭、曹红星等的文章《应用电导率法及Logistic方程测试蛇皮果抗寒性研究》
第一次介绍了4种蛇皮果的抗寒性,文章报道了4个蛇皮果品种Bali、Pondoh、Galing和M9进行了不同低温胁迫处理,结果显示4个品种的抗寒性依次为Pondoh〉Gading〉M9〉Bali。
4.热带作物学报2009年第6期刊登了曹红星、孙程旭等的文章《蛇皮果不同品种幼苗耐寒性比较的初步研究》报道了在海南试种及全面的研究了蛇皮果的抗寒性问题。主要是以蛇皮果Bali、Pondoh、Galing和马来西亚(M)4个品种的盆栽幼苗为材料,通过低温胁迫,测定叶片伤害率、叶片的可溶性糖、丙二醛和脯氨酸等生理指标,研究其抗寒性。
5.印尼蛇皮果资源(来之李荣生的《尼西亚蛇皮果的开发利用》)
序号品种名原产地出品年份
1Pondoh印度尼西亚日惹斯勒曼县地区1988
2Swaru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玛琅市地区1991
3Enrekang印度尼西亚南苏拉威西省恩勒康县地区1992
4Nglumut印度尼西亚中爪哇省马格朗(马吉冷)地区1993
5Bali印度尼西亚巴厘省卡朗阿森县地区1994
6Gulapasir印度尼西亚巴厘省卡朗阿森县地区1994
7PadangsidempuanMerah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南塔帕努里地区1999
8PadangsidempuanPutih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南塔帕努里地区2000
9GadingAyu印度尼西亚日惹斯勒曼县地区2000
10Pangu印度尼西亚北苏拉威西省米纳哈沙县地区2001
11Sanggatta印度尼西亚东加里曼丹省东库台县地区2002
12Sibakua印度尼西亚北苏门答腊省南塔帕努里地区2002
13Riring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省地区2003
14Condet8592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地区2003
15Condet8590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省地区2003
❸ 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东方五大古迹的名称、特点、所在国家及首都。 会的快进!急
印尼婆罗浮屠:
印尼婆罗浮屠佛塔位于中爪哇省马格朗县的克杜山谷里,在日惹市北边,距高区约41公里,游客一般都从日惹乘车前往参观,行程约40分钟。这座已有1000多年历史的宏伟佛教建筑,与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和柬埔寨的吴哥窟一起,被誉为古代东方的四大奇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它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外国游客首选的旅游景点之一。
婆罗浮屠是座实心佛塔,它没有门窗,也无梁柱,完全由石头砌成。佛塔的基层呈四方形,每边长113米,从底层至塔顶最尖端高42米。佛塔共有10层,四周的中间各有一条石阶通道,从基层直通塔顶。塔的构造是根据佛教的“三界”之说设计的。基层为“欲界”,第一层至第六层为“色界”,都呈四方形,各层共建有石壁佛龛432个,每个佛龛内置一佛像。第七层以上为“无欲界”。七至九层呈圆形,是塔顶的脚座,三层共建有72个钟形小塔,塔内亦各置一尊佛像。塔的各层都有回廊,回廊的石壁上都刻有各式各样的浮雕,其中描述佛本身故事的浮雕1460幅,装饰性浮雕1212幅,如全部连接起来长度可达2900多米,构成一部“石块上的史诗”。每层回廊的浮雕都表现不同的内容,所雕人物鸟兽,形态各异,情趣盎然,形象生动地解释了人由尘世走向极乐世界的路程,再现了印尼古代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风貌。
婆罗浮屠佛塔建在山谷平地中的山丘上,它远含青山,近拥碧翠,周围景色十分壮丽。其东南方向的墨拉比火山,海拔3150米,高居于群山之上,雄伟无比。登临塔顶还可望见烟波茫茫的印度洋海面,令人眼开胸阔,心旷神怡。
中国万里长城:
长城是中国也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一项古代防御工程。自公元前七八世纪开始,延续不断修筑了2000多年,分布于中国北部和中部的广大土地上,总计长度达50000多千米,被称之为“上下两千多年,纵横十万余里”。如此浩大的工程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因而在几百年前就与罗马斗兽场、比萨斜塔等列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柬埔寨吴哥寺:
位于洞里萨湖西北暹粒市北6公里处。始建于公元9世纪,13世纪建成,前后历经400多年,共建有各式建筑物约600座,散布于约45平方公里的森林之中。
吴哥寺的建筑布局规模宏大,比例匀称,是建筑艺术的奇迹。所以世人把吴哥窟、中国长城、埃及金字塔、印度尼西亚婆罗浮屠并称为“东方四大奇迹”。吴哥古迹在历史上遭到多次破坏,直到19世纪中叶,柬埔寨人民加以发掘、修复和保护,才使这个稀世珍宝重放异彩。
埃及金字塔:
埃及金字塔建造时间:大约公元前2700-2500年(这是一种公认的说法)建造地点:埃及开罗附近的吉萨高原我们最熟悉的,现存唯一的七大奇迹。——埃及法老的陵墓,世界七大奇观之一。
金字塔还给人类留下许多未解的迷,远在4500多年前,古埃及人是如何把数百万块石头砌成刀刃都插不进的建筑体?这座宠大的建筑物,其东南角与西北角高度误差仅1.27厘米,古埃及人是如何计算得如此准确?金字塔吸引着无数科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去思考和探究,也吸引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前来观光游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