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印尼南部发生5.2级地震吗
据美国地质勘探局网站消息,北京时间2018年8月20日9时30分左右,印尼南部地区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34公里。
据统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即每天要发生上万次的地震。其中绝大多数太小或太远,以至于人们感觉不到;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二十次;能造成特别严重灾害的地震大约有一两次。人们感觉不到的地震,必须用地震仪才能记录下来;不同类型的地震仪能记录不同强度、不同远近的地震。世界上运转着数以千计的各种地震仪器日夜监测着地震的动向。
当前的科技水平尚无法预测地震的到来,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地震也是无法预测的。所谓成功预测地震的例子,基本都是巧合。对于地震,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提高建筑抗震等级、做好防御,而不是预测地震。
‘贰’ 世界上造成极大破坏的地震平均每年几次
这个说不好,地球不会根据人口分布情况来地震,也不会嫌贫爱富。我看了40年的地震分析。近十几年地震明显增加。现在每年7.5级以上的地震有3、4次,印尼为首的太平洋西海岸一带为主要地震区,印尼及附近海域几乎每年都有1、2次的7级以上地震。地震在海里或人口稀少的地方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大的破坏。但是如果正好在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那就惨了。近年来人口迅速增长,很多原本无人地也有人居住。今后地震破坏只会越来越大
‘叁’ 印尼21年已遭873次自然灾害,致277人死亡!面对天灾该如何自保
每一个人对于严重的自然灾害都会有着非常大的恐惧,因为这样的情况目前通过人力并没有完全避免的办法,并且非常容易出现生命受到威胁的情况,比如在今年印尼就已经遭遇了873次自然灾害,现在已经导致了277人出现了死亡的情况,而在面对这样的情况时有很多人也都出现了一个疑问,就是在面对天灾的时候,应该如何进行自保?
虽然自然灾害听起来好像离我们非常远,但是实际上灾难随时都会有可能发生,所以大家在平常生活中一定要提高警惕,随时随地都要拉紧安全这一根线,只有大家对于安全有着足够的重视才能够更好的解决这种问题,也才能够在自然灾害来临的时候更快逃脱。
通过以上的了解,大家就可以发现自然灾害,虽然对于我们产生的威胁是比较大的,但是这些危害并不是完全没有办法避免,而如果想要更好的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那么相关部门和普通民众之间都需要做好万全准备,这样才能够真正起到比较好的效果。
‘肆’ 地震最频繁的国家有哪些
地震频发的国家有美国的旧金山、日本的福岛、印度洋的安达曼海、意大利的拉奎拉等。
日本是个多火山、多地震的国家。全国有大小火山200多座约有45座活火山地震+分频繁,日本每年地震平均多达1500次以上,日平均地震发生率在4次以上。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全球各地的地壳运动状况不同,从板块构造学说的角度来说就是板块内部岩层稳定,地震少发;而板块交界处,特别是板块消亡边界附近,岩层碰撞挤压受到巨大压力,极易发生地震灾害。
‘伍’ 世界上地震发生次数最多的国家是哪个
根据现在各方面权威的统计,日本是世界上地震次数最多的国家,为什么会这样呢?人们普遍认为这与它位于高度活跃的地震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陆’ 印尼为什么经常地震
01 因为印尼处于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处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而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是最不稳定的,容易相互碰撞挤压,因此就容易产生地震或者火山爆发。
印度尼西亚,一个由约17508个岛屿组成的国家,号称“千岛之国”,同时,印尼也是世界上拥有火山数量最多的国家,全国共有火山数量超过400座,其中活火山数量达129座之多,也有“火山之国”之称。印尼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几起火山地震。
其中,印尼地震海啸给大家印象最深的,是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级的超级大地震,并引发了超大海啸。海啸的高度高达10多米,10多米的海浪,加上巨大的冲击力,不管是建筑还是人类,在它的面前没有任何的反抗余地,此次海啸对印度尼西亚以及东南亚等国都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并造成印尼及周边国家30万余人失踪或伤亡。
许多人不禁好奇,为什么印尼会有那么多的地震海啸发生呢?
这是因为印尼处于全球最活跃的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上,还处于印度洋板块、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交界处,而板块和板块的交界处是最不稳定的,容易相互碰撞挤压,因此容易产生地震或者火山爆发。
地震时,海底地层挤压发生断裂,部分地层出现猛烈上升或下沉,造成从海底到海面的整个水层发生剧烈“抖动”,释放大量能量,并以地震波的冲击波的形式传递,海水紧紧挨着大陆架,所以当海底地震,海水作为震动媒介继续传递能量,传到海面的形式就是海啸了。当然,只有当地震震级足够大时,通常在6.5级以上的地震,震源深度小于20-50公里,才可能引发海啸。
‘柒’ 怎样查找印尼苏门答腊岛海啸和地震的详数据
10月26日电 据法新社最新消息,印尼官员称,印尼地震引发海啸造成的死亡人数已经升至108人,数百人失踪。
此前报道称,印度尼西亚国家灾害管理部门表示,当地时间25日,苏门答腊岛发生7级以上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印尼一个群岛上有10个村庄遭海啸冲击。
在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岸的明打威群岛南巴盖(South Pagai)岛,海啸掀起的巨浪入侵到沿岸村庄600米之内;而北巴盖岛的海浪直接打向民居的屋顶。大浪还对救援人员及时赶赴灾区造成了阻碍。
印尼地处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的大小地震不下数千次。
世界海啸知多少
海啸是一种灾难性的海浪,通常由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在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发也可能引起海啸。在一次震动之后,震荡波在海面上形成圆圈,并不断扩大,传播到很远的地方,犹如卵石掉进浅池里产生的波浪一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轨道运动在海底附近也不受多大阻碍,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浪都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海啸掀起的狂涛骇浪,汹涌澎湃,卷起的海涛高可达数十米。这种“水墙”内含极大的能量,冲上陆地后仍然所向披靡,造成对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毁。
据称,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东方后,打算走海路返回希腊,他带领着军队抵达海岸时,才发现他的马其顿舰队已被一场神秘的海浪吞没。现代地球史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近海海底发生地震,引发海啸,卷走了他的舰队。公元前15世纪,地中海地区也曾发生地震,引发的巨大海啸摧毁了整个爱琴海地区的克里特文明。
世界上最早的海啸报道则是在1883年8月27日,喀拉卡托火山爆发,引发斯里兰卡海域发生海下地震,地震引起的海啸一直波及到印尼。这次海啸引发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地区高达15-42米高的海浪,3.6万人遇难。这次海啸引发巨大灾难,将大小帆船抛在岸上数公里远。 两百年来,引发上千人死亡的海啸有: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墨西拿地震引发海啸,震级7.5级。在近海掀浪高达12米的巨大海啸,地震发生在当天凌晨5点,海啸中死难8千人,这是欧洲有史以来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灾难性地震,也是20世纪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地震海啸。1933年3月2日日本三陆近海地震引发海啸,震级8.9级,是历史上震级最强的一次地震,引发海啸浪高29米,死亡3千人。1959年10月30日,墨西哥海啸引发山体滑坡,死亡人数5千人。1941年,在安达曼中南部岛屿发生的地震使当地一座三层楼监狱被夷为平地,使距离震中数千公里外的斯里兰卡城市科伦坡城所有建筑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高楼开始摇晃,门窗被飓风吹垮,室内的家具倾倒。在室外明显感受到地面在震颤。这是自1899年以来,世界上最为严重的海啸。这次海啸一直波及到印度加尔格达。1960年5月21号到27号,智利沿海地区发生二十世纪震级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其中最大震级为8.4级,引起的海啸最大波高达25米。智利大海啸形成的波涛,移动了上万公里仍不减雄风,足见它的巨大威力。这次海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筑物成为瓦砾堆,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坝被冲毁,2000余艘船只被毁,损失5.5亿美元,造成1万人丧生。智利沿海的大地震引发的海啸,不仅在智利沿海肆虐,22小时后,还波及到日本,波高仍然达6-7米;智利海啸以每小时600-700公里的速度扫过太平洋,使日本沿海1千多所住宅被冲走,2万亩良田被淹没,15万人无家可归。1964年阿拉斯加一带海域发生了里氏9.2 级的地震,地震引起的巨大海啸袭击了大半个阿拉斯加。1976年8月16日,菲律宾莫罗湾海啸,导致8千人死亡。 1998年7月17号,非洲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底地震引发49米巨浪,2千人死亡,数千人无家可归。2004年12月26 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发生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截至2005年1月9日,导致近20万人死亡,这是世界近200 多年来死伤最为惨重的海啸灾难。
海啸的成因
地震活动
地震活动是海啸最主要的原因。在海洋中或在海洋附近,在地震的形成或减弱时都会发生海啸。在地震发生时,海底板变形,造成海水移位。在地震减弱时, 地壳板块之间相互滑动,造成大量的旋流,而引发了大量海水的置换和转移。
世界上大多数海啸都是由于海下发生地震,而引起巨浪。能引发海啸的地震,首先是发生在海里的大地震,而且必须是具有垂直运动的逆冲构造型地震。它的特点是断层面上部地壳向上移动,下部下降,以垂直运动为主。上部在抬升过程中把海水向上抬,同时又在逆冲方向推动海水作水平运动,从而形成破坏力极强的海啸。强烈的地震往往引起海底结构变化。地震过程中,地壳运动打乱海下地质结构的变化,海浪以每小时600-800 公里的速度向四面八方冲击,相当于飞机的飞行速度。抵达浅海地带,海浪逐渐平缓下来,但余波足以使沿岸陷入灾难。
海啸的形成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底下50千米以内、里氏地震规模6.5以上的海底地震引起。海啸波长比海洋的最大深度还要大,在海底附近传播也没受多大阻滞,不管海洋深度如何,波都可以传播过去,海啸在海洋的传播速度大约每小时五百到一千公里,而相邻两个浪头的距离也可能远达500到650公里,当海啸波进入陆棚后,由于深度变浅,波高突然增大,它的这种波浪运动所卷起的海涛,波高可达数十米,并形成“水墙”。由地震引起的波动与海面上的海浪不同,一般海浪只在一定深度的水层波动,而地震所引起的水体波动是从海面到海底整个水层的起伏。此外,海底火山爆发,土崩及人为的水底核爆也能造成海啸。
海底山崩
海底山崩也能导致海啸。海底山崩常发生在地震期间或在海底火山爆发时。这些山崩以及地震中落下的沉淀物和岩石也会导致大规模海水的移动,引发海啸。
宇宙的影响
在海洋中,宇宙的影响是最不经常引起海啸的因素。这就好象是向池塘里扔石头,除非扔进大量的石头,否则不会引起海啸。当石块冲击水时,从落水点处向外会引起阵阵微波。在宇宙的影响中,这些微波也会导致大规模的海啸,当海水接近岸边时海啸增强。
人类如何预防海啸
海啸属于自然灾害,人类要避免几乎很难,但若能准确预测,就可及早逃生,远离灾害现场。当然,这要取决于人们对海啸的预测能力、技术水平和公众对海啸危害性的认知能力。
测定的数据若欠准确,那么必然导致误报。误报往往也会带来灾难,并且有时候让人们遭受更大的损失。近年来,由于技术越来越先进,海啸警报系统也日趋完善,可信性越来越高,但预报并非时时准确。它只能根据一些现象分析得出结论。其数据本身十分复杂。预测遥远的地质结构变化往往很难。
自从1946年夏威夷发生海啸后,美国就在1948年确立了海啸预警系统。该系统不断监测海底地质结构的变化,将数据发给预警中心。1953年,美国已将预警系统延伸至加州、俄勒冈和华盛顿州,但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仍然在夏威夷。此后,国际太平洋海啸合作组织成立。世界上共有22个国家加入了联合国海啸预警组织。非成员国和地区也可享受到海啸预警研究带来的成果。太平洋海啸预警机构就一直在不断的收集海啸数据,测定海底地震位置,发布警告信号,划定灾害范围等等。
随后,前苏联、日本、美国阿拉斯加与夏威夷先后创办了自己的海啸预警系统。美国还创办了太平洋海洋环境实验室、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中心。一个由环太平洋海啸预警国家组成的预警网渐渐形成。由于有了海啸预警系统,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海啸,预警系统都能预测并大大的减轻了灾害范围。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和日本在深海布设了观测仪,探测海底地震的发生和水位的变化,随后中国加入了设在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警报系统。
如何逃避海啸呢?
一旦发生海啸,居住在低处的人们一定要往高处跑,否则你跑的速度再快也难逃生。若轮船在大海中航行遇到海啸,那么就另当别论。你需要以最快速度往深海里去。这是因为,波高跟水深成反比,海域越深,波浪就越弱。反之,海啸的能量会在浅海积聚起来,形成一堵几十米高的水墙,沿岸无论有多么坚固的防波堤也难以抵挡巨大的波涛。因此,专家认为,“一般船只若要逃避海啸,不应往港口里跑,而是往深海里去,跑得越远,危险就越小。不过,最重要的还是在灾难来临时,一定要听从指挥,不要盲从,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捌’ 印尼万丹省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当地政府是如何安置受灾群众的
印尼万丹省附近海域发生6.7级地震,由于这次地震震中位于万丹省板底兰县西南52公里处海域,震源深度为10公里,所以并未造成印尼人员伤亡,政府给失去房屋的群众安排了临时避难所。
印尼出于环太平洋地震带,每年发生的地震多达上千次,这次地震发生时,印尼首都雅加达的一些高层建筑持续晃动了十几秒钟,最终造成了257所房屋和建筑被破坏。地震属于一种破坏性很大的自然灾害,尤其是如今的城市中有很多高层建筑,一旦发生震级较大的地震,必然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是由于地震的特殊性,并不能完美的预测到地震的发生时间跟地点,所以一旦感觉到地震,采取积极的自救措施能够有效的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下面就来说一说面对地震如何处置:
一、要有防范地震的安全意识
对于经常发生地震的地区,要有足够的防范地震发生的安全意识,比如一旦发现动物行为反常,很可能就会发生地震,这时就要采取避险措施,再就是家中要常备一些避险物资,如果发生地震,没有时间逃跑,或者被困在屋内时,避险物资能帮助自己维持到救援赶到。
你了解印尼万丹省附近海域发生的地震情况吗?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