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祭祀用什么

印尼祭祀用什么

发布时间:2022-07-27 03:04:01

‘壹’ 印尼最残忍部落,亲人去世后女人需要切掉手指来祭奠,这种“爱的方式”是否太过度

印度尼西亚的达尼部门,其曾经存在的亲人去世后女人需要切掉手指来祭奠行为是很霸道且过分的,简直是侮辱女性的地位。还好这个不人道的风俗已经被当地相关部门所废除,当地的女性不再需要面对如此变态的习俗,可以安心地生活下来,用最简单的方式怀念亲人。

达尼部落的“切手指”习俗确实很过分,还好终究被取消,当地女性也不用担心再次遇到。

‘贰’ 印尼最残忍部落,亲人去世后女人需要切掉手指来祭奠,为何时至今日这种习俗仍旧没有被废除

印度尼西亚的达尼部落以亲人去世后女人需要切掉手指来祭奠闻名,这种独特的风俗其实已经被当地相关部分废除了,现在不再允许切掉手指了。不得不说,在这个独特的达尼部落里面女性是安全没有地位的,甚至过得辛苦而且饱受传统变态习俗的影响,还好相关的制度都被取消。

归根到底还是男强女弱的生活模式,导致当地女性完全没有地位甚至经历着非人道主义的习俗生活。

‘叁’ 请问祭祀时用的“刑盐”“藁鱼”“韭菹”“菁菹”“菜菔”“芹菹”“笋菹”分别是什么东西

刑盐:特制成虎形的盐,供祭祀用
藁鱼:野生植物,一种喂鱼用的草饲料.一般生长在河堤上
韭菹:以酰酱腌渍的韭菜
菜菔:就是萝卜
芹菹:以酰酱腌渍的芹菜
笋菹:以酰酱腌渍的竹笋

‘肆’ 外国人是如何祭奠去世的亲人

外国葬礼属于严肃气氛,你当然不能穿着花花绿绿去了,黑白灰属于冷色系,比较适合气氛。外国人认为参加葬礼的时候,死者的灵魂会回来,一般大家穿着黑西装打着黑色的雨伞去墓地祭奠亲人。

‘伍’ 曾经生活在印度河流域的土着,为何要用活人去祭神

南亚的一些土着人用活人来进行祭祀。

在原始部落种群中,如亚洲非洲欧洲澳洲等有用活人祭祀的风俗。在南亚的一些部落中,这个风俗一直延续至今。搭起一个像屋顶一样的祭台,将人或者牲畜捆绑起来,放在祭台上面,在周围气燃起火堆,用烧红的烙铁来驱赶人兽,在祭台上挣扎,滚下来再上去,直到力竭而死,第二日,将人或者兽的肉被割下来。但是对于部落的人们来说,他们认为有新生物的诞生就会有旧事物的灭亡。他们认为新生和死亡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有了用活人来祭祀土地女神的风俗。

‘陆’ 印尼有什么忌讳的事情

1、在印尼人家里,当你看到长相可爱的小孩,切忌摸小孩的头,如果你抚摸他的头,对方一定反脸相向。

2、在印尼,进行裸体太阳浴是非法的,和他们交谈应避开政治、宗教等话题。

3、和别人谈话或进别人家里都要摘下太阳镜。

4、拜访印尼商人时要带上礼物,收下礼物即意味着承担了某种责任。

5、进入圣地特别是进入清真寺,一定要脱鞋。参观庙宇或清真寺,不能穿短裤、无袖服、背心或裸露的衣服。

6、进入任何神圣的地方,一定要脱鞋。在巴厘,进入寺庙必须在腰间束腰带。

7、印尼人忌讳夜间吹口哨,认为它会招来游荡的幽灵和挨打。

8、印尼人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所以不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他们。

9、忌讳吃猪肉食品,忌饮烈性酒,不爱吃海参,也不吃带骨带汁的菜和鱼肚等。

(6)印尼祭祀用什么扩展阅读:

印尼的美食习惯:

印尼地处热带、不产小麦,所以居民的主食是大米、玉米或薯类,尤其是大米更为普遍。大米除煮熟外,印尼人喜欢用香蕉叶或棕榈叶把大米或糯米,包成菱形蒸熟而吃,称为“克杜巴”。印尼人也喜欢吃面食、如吃各种面条、面包等。

印尼是一个盛产香料的国家,印尼制作菜肴喜欢放各种香料,以及辣椒、葱、姜、蒜等。因此印尼的特点,一般是辛辣味香。印尼人喜欢吃“沙爹”、“登登”、“咖喱”等。“沙爹”是牛羊肉串。

印尼盛产鱼虾,吃鱼虾也很讲究。除了煎、炸之外,有的鱼开膛后,在鱼肚里涂上香料和辣酱,然后烤熟吃。吃虾时,把活虾放在玻璃锅内,倒上酒精、点上火,盖锅盖,片刻便把活虾煮熟,然后蘸辣酱吃。

印尼风味小吃种类很多,主要有煎香蕉、糯米团、鱼肉丸、炒米饭及各种烤制糕点。印尼人还喜欢吃凉拌什锦菜和什锦黄饭。印尼人视黄色为吉祥的象征,故黄米饭成为礼饭,在婚礼和祭祀上必不可少。

印尼人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勺和叉子,有时也喜欢用手抓饭。抓饭时,先把米饭盛在盘上,然后用右手指将饭捏成小团,送到嘴里一口一口地吃。饭桌边上要放一碗清水,边抓饭,边不时用手沾沾清水,以免使米饭沾粘在手指上。

‘柒’ 印尼的铜铁器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大约公元3千年到公元二三世纪,是印尼的铜铁器时代。其代表就是铜钺(古代兵器)和铜鼓的出现。这2个物件不仅是祭祀仪具,而且还是氏族领袖的权力象征和团结部族的号召。

铜钺的形状各种各样,其中比较突出的是有羽冠盛饰的人形假面。据民族学者报道:在美拉尼西亚有些岛上居民(新爱尔兰岛)在跳着假面舞时就戴着各种羽毛装饰起来的盛冠。罗蒂岛地处印度尼西亚的东部,那里的居民有更多美拉尼西亚人的遗风和习俗,盛饰的羽冠人形假面同美拉尼西亚人假面舞蹈形象有联系。有人因之认为罗蒂岛上的铜锁的艺术风格是表现了亚洲的东山文化同巴布亚、美拉尼西亚的原始艺术的结合。而这一艺术以此为起点一直可以探索到大洋洲以至于美洲。

‘捌’ 印尼的铜铁器时代是在什么时期有哪些代表性物品

大约公元3千年到公元二三世纪,是印尼的铜铁器时代。其代表就是铜钺(古代兵器)和铜鼓的出现。这2个物件不仅是祭祀仪具,而且还是氏族领袖的权力象征和团结部族的号召。

‘玖’ 印尼的节假日

印度由于宗教多,民族多,加上地方大,所以节日多达上千个。全国性的较大的节日有(印度节日多充满宗教色彩,但日期多以印历计算,有别于公历,故无法确定其公历日期,以下月份均以公历计算):

元旦:1月1日。

印度共和日:1月26日,即国庆日,个邦首府均有庆祝省会及巡行,而以首都新德里的循行最壮观。

甘地逝世纪念日:1月30日,是日在首都的甘地陵有诵经文、祈福活动。

湿婆神节:湿婆神节也叫湿婆神之夜节,在印度教寺庙庆祝,时间在公历2-3月(印历12月黑半月第四天)举行。节日时期,不分男女老幼、高低贵贱都要斋戒。

洒红节:洒红节就是波水节,是印度教纪念黑天的节日,源于古时的丰收祭仪,在每年的2-3月(印历为12月望日)举行。节日期间,成群结队的印度教徒,载歌载舞,在篝火旁尽情地跳跃,庆祝春天来临,并互相波水,向路人撒红粉或红水。

拉玛节:3-4月,印度教徒庆祝毗湿奴的化身拉玛的生辰。

马哈维那节:耆那教徒庆祝其祖师马哈维那(大雄)寿辰之日(3-4月)。过节时,数以方针的教徒聚集在当地耆那教圣人的大石像前举行祭典和参拜活动。

复活节:4月,纪念耶稣基督被钉在十字架后第三日的复活。

佛诞节: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公历在5-6月。每年的此日,各国的佛寺及僧众都要举行诵经法会,并根据“佛生时,龙喷香雨浴佛身”的传说,用香水洒洗佛身。同时,崇佛之家还要以花献佛,,祭拜佛祖,施舍僧人。

独立节:8月15日,是印度的全国性节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摆脱了殖民主义统治,获得了独立。独立节这一天,印度总理要在德里的红堡上升起山色国旗,发表讲话,总统要向全国人民支辞祝贺独立节。

十胜节:是印度教最盛大的节目,又叫凯旋节。仪式共举行10天,庆祝拉玛战胜邪魔。时间在9-10月。

灯节:灯节是印度教徒四大节日之一,在公历10-11月举行。灯节这一天,全国各地的印度教神庙显得格外热闹,人山人海。妇女们虔诚地手棒摆满祭品的盘子,缓步朝庙堂走去。祭祀仪式开始时,人们双手合十,闭合双眼,对着神灵,默默祷告。祈祷结束之后,祭司在教徒的前额上点白灰、朱砂等,然后给教徒一点神赐的圣水和祭物。庆祝灯节汇使人的身心得到净化,逢凶化吉,同时表示光明战胜黑暗,善良战胜邪恋。

‘拾’ 少数民族祭祀神灵的器物应该叫什么

少数民族祭祀天神的风俗祭祀天神在民族地区十分普遍。天神崇拜是自然崇拜的最高形式。人生于天地间,生命源于父母,天如父,地如母,五谷百物滋养生命,生命结束,遗体入土,灵魂升天与祖先团聚,这就是祭天文化的人生内涵。这种观念自古以来就贯穿于少数民族的民族意识之中,成为伦理道德的基石。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古代祭天的民俗事象在广大汉族地区已经淡化甚至消失,可是在民族地区,祭天却还可见到昔日的风采。云南佤族是聚居在祖国西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至民国时期,仍然处于原始社会末期状态。他们信奉祭祀的天神称为“木依吉”。在佤族的传统宗教信仰中,木依吉不仅是创造神,而且是祖先神,他支配着自然界的风、雨、雷、电,掌管着人类的生、老、病、死。他既可以造福人类,也会给人类带来灾祸,故必须向木依吉顶礼膜拜,虔诚献祭,祈求其不要降下灾祸而赐福人类。历史上云南西盟县的佤族有猎人头血祭木依吉天神和谷神(即古代之稷社,属地祗之列),以求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的古老风俗。猎头祭是佤族宗教中最隆重的祭祀活动,活动围绕木鼓(木鼓为通天神物,是天神和谷神的象征符号)进行,具有复杂而又严格的祭典程式,包括猎头、接头、祭头和送头等一套仪式。由巫师代表全部落民众向人头祈祷,求神灵保佑全寨人畜平安,庄稼丰收。随着佤族社会的发展,猎头血祭逐渐发生变化。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在当地政府的教育引导下,佤族人民已经逐渐放弃了这种旧俗,而保留用剽牛血祭天神、谷神,祈求安居乐业、吉祥如意、幸福安康的的祭祀风俗。牛是佤族的吉祥物,祭牛头则表示对神灵的虔诚。
许多少数民族的天神信仰和祭祀仪式,表达了对天神的感念之恩。云南景颇族的“目脑纵歌”是由祭祀太阳神的祀神歌舞发展而来,其文化渊源是天神、太阳神崇拜。“目脑”,意为盛大祭典;“目脑纵歌”,意为大家来祭祀、来唱歌跳舞。祭天大典的祭场是选在开阔的山谷荒原平地,祭场中央竖立高大宏伟的神牌和擎天柱、天神柱,四周立有多个图腾木桩。整个目脑祭典均以神牌为核心进行,由景颇族最高级别的祭天官“斋瓦”(大祭司)主持大典。首先举行祭天仪式,包括向天神请示、念诵祭文、敬献牺牲(即杀猪、宰羊、剽牛)。当“斋瓦”念诵的祭天神祭词告一段落后,众多祭司和领舞者“脑双”举行开跳仪式,然后,成千上万的景颇族人逐步踩着鼓点缓缓有序进入舞场,在领舞者的率领下,组成蜿蜒、规整的舞蹈队列,按目脑柱上的云纹线路载歌载舞,先由北朝南行进,重蹈祖先由北方(即甘青高原)往南方迁徙的艰辛之路,然后再由南向北行进,象征返回祖先来源地,以求在心理上与祖先“汇合”。此时“目脑纵歌”正式开始,通宵达旦不停息,一直歌舞三天三夜才结束。“目脑纵歌”的舞蹈动作象征性地向众神灵(主要是天神、太阳神)鞠躬朝拜,歌舞娱神,意即用音乐舞蹈祭祀神灵,祈祷人畜兴旺、五谷丰登、平安无灾等。
生活在我国西南地区的纳西族,普遍信仰传统宗教东巴教。《东巴经》讲述了东巴教的天神、地鬼、人世的三种境界,认为天神保佑人类,鬼怪作祟,人只有依靠天神才能求福免祸。因此,纳西族自古以来就极重视祭祀天神(称为“美布”),认为不参加祭天就不被承认是纳西族,祭天成为民族认同的标志。他们自认是“天的儿子”,是祭天的子民(“纳西祭天人”)。纳西族祭天的宗教仪式,无论是群体还是独户祭祀,都要请东巴教祭司(祭天官)来主持。所崇拜的偶像,用两棵黄栗木代表天神和天妻,中间一棵柏树代表先祖崇仁丽恩。纳西族的“祭天”,其实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宗教祭祀风俗。东北地区的满族祭天称“祭杆子”,或称“祭神杆”,这是其最具特色的“立杆祭天”古俗。天神称为“阿布卡恩都里”。立神杆、设祭坛、立锅灶、摆祭品,由萨满主持祭祀。参祭族人下跪恭听“神谕”,之后将牺牲敬献天神,把牲血抹在神杆顶上,行血祭天神礼。将牲畜的生殖器缠在神杆上,象征人畜生殖力旺盛,这是远古先民生殖崇拜的遗风。
http://www.douban.com/note/394792562/

阅读全文

与印尼祭祀用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注册足球球员有多少人 浏览:678
三国时印度叫什么名字 浏览:875
越南人为什么被称为船佬 浏览:89
中国文化的特质主要有哪些 浏览:931
印度人主要吃什么植物油 浏览:981
中国女排杨昊在哪里工作 浏览:254
伊朗租俄罗斯多少港口 浏览:871
中国乐器有哪些种类 浏览:834
伊朗边境到中国边境有多少公里 浏览:903
印尼天然硫磺块怎么运会国内 浏览:11
中国有多少冤案 浏览:152
英国人都怎么问别人的名字 浏览:493
英国憨豆来安阳干什么 浏览:769
在英国买英国转换插头多少钱 浏览:163
英国女王头像银元多少钱 浏览:300
印尼檀香怎么盘玩 浏览:866
从中国寄包裹到印尼运费多少 浏览:598
怎么申请印尼apec签证 浏览:516
如何在中国区使用美区兑换码 浏览:166
越南的钱能挣多少 浏览:596